第六百七十八章 统筹各部,独断乾刚?(2 / 2)
作为后桥总成里关键里面的关键部件,汽车好不好的衡量标准之一的齿轮咬合声音、噪音大小因素中,这项工艺的精度要求相对总体其它部件,是最高的。
相对靠后世精密机床就能轻松完成的工作,在目前只能靠着工人金刚砂纸和粗笨的砂轮来完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才能得出合格标准的齿轮。
用底盘车间的工人话来说,就跟养孩子一样,造出来一个合格标准的齿轮是真的不容易。
而他们的进度也影响着总装配车间,没有合格的齿轮,他们就无法开展下一步工作,这也是制约汽车产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这次在收到新机床的资料后,他们部门全体人员,上到领导干部,中到技术人员,下到车间工人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沈厂长跟着看向另一人,“你们车身部门同样要做好准备,不要有遗漏。”
车身需要车模压制,可制造模具需要大量的财力以及机床要求,这对一汽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
所以车身部门他们一直采用最原始的办法,那就是用榔头把车身敲出来,这也是制约车辆产量的重要因素。
就在车身部门负责人点头应下,这时秘书走了进来,随即走到沈厂长的身旁小声说道:“厂长,爱尔兰和德意志代表们非要明天见赵阳,我怎么解释他们都不听。”
“他们为什么非要见?理由我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沈厂长神色变得肃然。
这次赵阳过来的这几天,好巧不巧,爱尔兰和德意志的车企代表在前段时间受邀前来考察和观摩。
可中调部的邢部长专门打电话给沈厂长,说明敌我的严峻形势。
不单单是海峡那边的果党,现在盯上赵阳的还有西方各国。
所以沈厂长在一开始就排除了外国代表的会见可能。
但谁知道这些人居然非要见!
“他们听说了新机床的事情,说要跟赵阳当面聊聊,看看有没有引进的可能。”
秘书的话让沈厂长脸色瞬间阴晴不定。
第一,他们是怎么知道新机床的?
不过他转念想到这次上头把新机床的资料分发给许多重工单位,难保不会有人是间谍,从而传递出去。
但这也就罢了,这些人居然说要看看有没有引进的可能?
这谁不知道你们西方各国在工业领域一向走在世界前沿,就连苏连都赶着你们屁股,现在却说引进?
其次,哪怕赵阳研发的机床真领先世界,我们自己用还不够呢,起码几年内是绝对不会出口。
“告诉他们,赵阳同志这次来的时间很短,但事情很多,所有外宾一律不见,要见让他们跑北京去找赵阳见,我这里反正是不行,你跟他们强调这是通知,不是商量,也没得商量。”
沈厂长本想起身去打个电话给赵阳,可后来想想还是独断乾刚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