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装甲轿车?大国重器!(1 / 2)
沈厂长的心思还无人所知,这时候轮到后桥工部部长进行提问,同样是工艺方面的问题。
赵阳在新机床资料说明文件中并未展开说明。
除此之外,这位部长更是提出了惊人的构想,能否将半自动机床改造成全自动机床?
“全自动的话,受限于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制约,还没那个条件。”
赵阳摇摇头,倒是对他的这种大胆想法,很是欣赏。
其实对他们部门来说,能落实应用半自动新机床,对加工帮助的提升已经是十分巨大的了。
就拿他们部门的半轴套管来说。
80毫米的直径,加工以后要求的标准是75毫米,光洁度要达到3到7,公差不能超过三道半。
这么精密的活,加工的时候一不注意,搓小了,磨小了,套管就报废了。
可以说这么多年,所有汽车的零部件制造都是在这样的情况当中进行的。
而也证明了,汽车工人的经验积累需要付出大量的生产成本。
通俗来说就好比易中海的八级钳工,那都是吃了大量的零件培养出来的。
而这样的损耗,对目前的我国来说并不轻松,却又没有办法。
有干部甚至喊出:一个零件毛坯一两黄金的话来。
但这话并不夸张,因为当时我国很多毛坯零件都是拿黄金去苏连采购的。
......
持续了一天的问题解决会算是结束。
得益于赵阳的高效率,也不讲废话,在座的技术干部更是心满意足,除了沈厂长。
“赵阳同志,请!”
从技术中心大楼出来,赵阳跟着沈厂长来到一辆红旗轿车面前,对方伸手示意了下。
赵阳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车子,然后坐了进去。
沈厂长似乎不方便说,只表示带自己去一个地方,看一个很重要的项目。
等来到工程大楼,七拐八绕的来到一个车间。
而从进门开始的繁琐核查步骤,让赵阳意识到了不简单。
这程序比他当初去三局所在的那个地方还要严格。
在好不容易进到里头,约莫有十五六名技术人员在忙碌,见到沈厂长和赵阳进来,他们只是抬头笑了下,随即立马低头继续忙手头上的事情。
“赵阳同志,这里研发的车子我们称之为保险车,是专门给国家领导人配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