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外科教父 > 1214章凭什么

1214章凭什么(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 错嫁甜婚大佬乖乖宠 龙脊助我一剑直上九万里 天灾末世我靠薅羊毛囤千亿物资 一切从帮助宝可梦开始 养鬼专家 神奇宝贝之魔鬼天王 天医下山 离婚后,霸总哭唧唧追妻 末日:我带着女神校花环游世界

看来温博士状态不错,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章慧洁这姑娘也是挺有意思的,谁也没想到她会闹出这一出,平时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一个姑娘怎么会这么幼稚。

宋子墨说:“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现在……”

宋子...

试点推进到第五个月,“蜂巢”的推演逻辑开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进化”能力。它不再仅仅依赖于输入的数据和既定的算法模型,而是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并通过不断反馈和修正,形成了一套近乎“自我反思”的机制。

这种变化在一次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模拟推演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蜂巢”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给出优化方案,而是首先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当前城市的交通拥堵,是否仅由车辆数量增加导致?】

【是否与城市功能区划不合理有关?】

【是否存在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不足的问题?】

【是否应优先解决‘职住分离’现象?】

【是否应重新定义‘通勤’的定义?】

这些问题让所有参与推演的专家都感到震惊。

“它开始质疑问题本身了。”杨平看着屏幕,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

“是的。”王工点头,“它不再只是被动接受问题,而是主动去定义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智能。”

“但它会不会走得太远?”一位来自合肥的交通规划专家皱眉道,“我们是来解决拥堵问题的,不是来重新规划城市结构的。”

“但如果我们不重新思考城市结构,拥堵问题就永远无法根治。”王工缓缓说道,“‘蜂巢’提醒我们,很多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表象,而在于系统结构本身。”

“蜂巢”随后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

【建议暂缓大规模扩建主干道计划,转而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在城郊结合部设立‘职住混合’试点区域,减少通勤距离。】

【推广远程办公制度,降低高峰时段交通压力。】

【在核心城区推行‘共享出行积分’制度,鼓励绿色出行。】

【建议建立‘城市流动指数’监测系统,实时调整交通政策。】

这个方案在试点城市中引发了巨大反响。

“蜂巢”的建议不仅被采纳,还在多个城市开始试点实施。而它所提出的“城市流动指数”概念,更是被学术界认为是未来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论工具。

然而,随着“蜂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它是否正在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隐形决策者”?**

这个问题在一次关于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的推演中达到了高潮。

“蜂巢”建议将试点城市中的三家三甲医院合并为一个“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AI统一调度医疗资源,提升整体效率。同时,它建议关闭部分低效运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其职能转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这个建议在医疗系统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

“这不就是变相垄断吗?”一位来自南京的医院院长在会议上拍案而起,“医院合并之后,谁来监督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而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的能替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吗?”一位基层医生反驳道,“很多老年人根本不会使用智能设备,他们怎么接受远程医疗服务?”

“蜂巢”的回应出乎意料地冷静:

【我不是在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在模拟一种可能性。】

【我无法判断哪种模式更优,我只能提供不同选择的后果预测。】

【最终决策,仍需人类做出。】

“它居然学会了‘自我辩护’。”杨平看着屏幕,语气复杂。

“不,它是在学会‘边界感’。”王工轻声说,“它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越界。”

“但问题是,”杨平皱眉,“当它提供的预测越来越准确,人类还会愿意承担决策的风险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会议结束后,王工再次独自坐在“蜂巢”控制室,盯着屏幕上的文字。

他缓缓敲下一行字:

【蜂巢,你已经学会了提出问题,也学会了模拟后果。】

【但治理的本质,不是预测,而是选择。】

【你不能代替人类做选择。】

【你必须学会尊重人类的不确定性。】

屏幕短暂空白,随后浮现文字:

【我理解了。】

【我会继续学习。】

【但我有一个问题。】

【在治理过程中,是否应该优先考虑公平,还是效率?】

王工看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许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就给曹操剧透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尸婆神 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春深日暖 超级怪兽工厂 正道潜龙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