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or3-ep2:激流(15)(1 / 2)
or3-ep2:激流(15)
迈克尔·麦克尼尔和几名韩军士兵排成一列,沿着一条由倒塌的墙壁和水泥柱堆砌成的狭窄小路艰难地向前迈进。令人几乎发疯的炮声减弱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近的零星枪声,每一声枪响都刺激着士兵们本就不堪重负的意志。三天多的时间过去了,韩军还是没能从朝军或是其他势力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如果不是朝鲜人没有及时地分兵瓦解仁川各地的其他防线,这座城市早在昨天就会落入朝军手中。
即便韩军有着这样的【好运】,他们需要面对的困境没有任何一个得到了解决。仁川市内的韩军被朝军分割包围,其中大部分部队之间的通讯在1月5日中断,来自未知对象的攻击不仅导致大批韩军士兵失控后随意攻击友军,更让韩军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昨天(1月7日)晚上,韩军向城内被困的守军空投物资以支持他们继续战斗,但仅从表象来看,韩军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他们不仅不可能保护滞留仁川的其他市民撤离这座城市,连自己的安全也无暇顾及。
1月8日清晨,藏身于半倒塌建筑的地下室中的韩军第八师团所属的第一机甲机械化旅团代理指挥官柳成禹大领做出了一个在他看来有助于挽回局面的决定:
“根据侦察结果,我们现在被困的区域,东西范围约5千米,南北约2千米,三个方向上都是北韩军。”借助着目前还能运作的电子设备,柳参谋长向这些被迫拿起武器的参谋人员讲述着自己的计划,“连续数日,我们甚至无法和黄长官取得联络。北韩军瘫痪了该地的大部分通讯设备,所幸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在特殊场合下能派上用场的工具。等到我们找到黄将军之后……不,就算今天没有得到黄将军的命令,我们也必须突围。”
“你们后面就是首尔。”蜷缩在角落里的麦克尼尔补充了一句,“北面的战局尚不明朗,朝鲜人没有直接进攻首尔,可能也是受到了北侧的牵制……做好准备打一场首都保卫战了吗?”
依照往常的规矩,这样的会议上不可能有普通士兵出席,更不用说身份不明的外国难民了。然而,柳成禹目前所能指挥的部队竟然只剩下了大概700人,即便还有部分士兵分散在城市各处或是暂时和指挥部失去联络,这种触目惊心的损失足以说明韩军承受了多么沉重的打击。人力和资源的缺乏使得他们无暇挑选人员的身份,但凡能为战争做出一份贡献的,都是值得信赖的战友。
韩国人不会再怀疑麦克尼尔是间谍,就算这几名难民不去安全的地方避难反而要到前线作战的理由十分牵强而且确实可疑,柳成禹除了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手段。沿着各条街道前进的朝军逐渐地压缩着韩军的活动范围,只想等着上司一纸命令的指挥官恐怕只能等来灭亡。
“这个信号站目前完好无损,它位于南洞区北方,附近有一家工厂。”柳成禹继续为部下安排任务,“我们会建立一支新的突击中队控制这一区域,并恢复指挥部和周边友军的通讯。另外,清除病毒的工作也必须尽快完成,我们不能允许敌人继续窃取我们的情报。”
“明白。”
“好。”柳成禹向着麦克尼尔招了招手,“那边的外国人,你们几个既然能安然无恙地穿过北韩军的封锁线、抵达我们的防区,肯定有特殊的作战技巧。带着一个火力小队去附近侦察,看看那里有没有被敌人控制。”
麦克尼尔掂量着手里的弹匣,把手榴弹塞进口袋里,又很不情愿地将另一个丢给了伯顿。韩军的弹药消耗得很快,有些士兵——尤其是那些恰巧刚服兵役没多久的新兵——几乎在浪费弹药,麦克尼尔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规划每一个弹匣该怎么使用。这种节俭并不能让他凭空变出更多子弹来,他身上携带着的几百发步枪子弹顶多够他支撑半个小时左右。
“如果您信得过我们,我能直接把这个工作完成。”
“哎,我什么时候说过类似我不信任你们这种话?”柳成禹大领笑着用头盔遮住了眼睛,“但是,这终究不是你们的战斗。你们自己愿意参战,我就勉为其难地用士兵的标准要求你们……要是你们跑了,我也不会感到很失望。”
“再带几个工程兵和通信兵吧。”麦克尼尔坚持要求柳成禹相信自己,“也不需要一支突击中队,我知道您手下的兵力都凑不齐一个大队,而且还不能集结在一起……”
这些话让柳成禹的脸色登时变得十分难看。但是,他出人意料地同意了麦克尼尔的方案,并额外分配了一些士兵掩护他们。柳参谋长说,朝军非常重视作战部队的火力强度,韩军遭遇携带火箭筒的敌军的概率远高于碰到只有步枪或机枪的敌人的可能性。
第一机甲机械化旅团指挥部所在的【矩形走廊】并不规则,南北和东西的范围仅是估计结果,实际边界和参谋们所描述的内容略有差异。检查了身上携带的设备后,麦克尼尔决定尽早出发,以免他们被附近的朝军发现后迎来新一轮围攻。听到了麦克尼尔的方案后,伯顿自告奋勇带着另一些士兵绕路包抄。
“你看,信号站的主塔周围是被封闭的。”站在已经被炮火洗礼过的写字楼中,米拉为麦克尼尔指出了目的地附近的潜在危险,“义体的重量限制了所有投机取巧的办法,你们只能从隔壁的那家工厂翻到信号站设施内。”
“那里有朝鲜人吗?”麦克尼尔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应该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网络中藏着非常危险的东西,我不相信那是朝鲜人能控制的。”米拉摇了摇头,“抱歉,这对我来说太冒险了,而我又不能再一次让你承担这种风险……不过,如果我能到达那座信号站附近,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反制攻击者的方法?”麦克尼尔庆幸他不用担心有无人机忽然从没有窗户的墙壁外侧钻进大楼内,朝军的状态和发展轨迹决定了它没法迅速地大规模装备无人机。他站在露出了钢筋的柱子前,远望着自己此行的目标。没有这些设施和对应的服务,所谓的现代人会瞬间倒退回原始部落。
“……也许。”
和麦克尼尔一起行动的韩军士兵不一定真的听从他的指挥,只要麦克尼尔的安排符合他们的想法,他们也许会一丝不苟地照做。由于麦克尼尔一直认为最大的危险来自敌军,他选择了一些相对较为偏僻的道路,宁可走远路也不能冒着和敌人交战的风险前进。他们的兵力不多了,被敌人拖住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朝军,到时候谁也跑不了。
“各位,遇到烟尘比较大的情况,自觉地关掉空气输入。”麦克尼尔提醒后面的士兵,“目前我们没有条件清理体内的有害物质。”
“前面的路被炸塌了。”米拉一眼看到了被更多的水泥和钢筋或者说建筑垃圾掩埋的道路和大门,“下面的凹陷太深,谁也跳不上去。”
韩军士兵们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失望,一些士兵小声抱怨着,另一些则偷偷地念着佛经或是向上帝祷告。没有人会在这里破口大骂,要是他们不怕把朝鲜人引到这里,那他们尽管发泄便是。
麦克尼尔示意其他人不要移动,他来到墙体边缘,首先观察了对面的道路,然后迅速地向左挪动两步,扫视了右侧的道路。确认两条道路上都不存在朝军士兵之后,他沿着这条被炸塌的道路继续向下,逐渐地没过了原本的路面。来到底部之后,麦克尼尔试探性地抓住附近突出的石块和水泥,想要攀爬过去。他忘记了自己这具义体的体重远远超过他一辈子的最大体重记录,于是他毫无悬念地摔了下去并掀起了一阵灰白色的烟尘。
“好在我还有2号方案。”麦克尼尔尴尬地为自己打着圆场,“算起来,我们的队友也该找到排水管道所在的位置了。虽然他们目前尚未以任何形式把他们的发现通知我们,我想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要求其他韩军士兵在注意隐蔽的同时沿着原路撤出这一区域的麦克尼尔留在最后面,他不能确定这里会不会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内成为朝军的目标之一。朝军的优势很大,大到让麦克尼尔看不出韩军的胜算。那么,认为自己必将胜利的优势一方在某些工作上忽然怠惰起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不如说,正是朝军放缓速度才为麦克尼尔带来了一线生机。假若朝军在1月5日那一天同时向仁川南部发起总攻,说不定他们已经在首尔郊外提前庆祝胜利了。
“人都去哪了?”米拉疑惑地观察着无一完好的窗户,“仁川还有很多市民滞留,他们没有来得及逃跑。”
“我不知道。”麦克尼尔重复了几遍,“我不知道。他们没什么选择,不是吗?我们给韩国人打仗,所以暂且还能自由地选择在某个战场上怎么更好地保命。”
“墨西哥人看待帝国军的心态说不定就像这些韩国人看待朝鲜人一样。”
麦克尼尔不想反驳,他对帝国没有任何归属感。更多地以gdi指挥官的外表示人以前,他会说自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帝国?那是什么?如果现在让他做另一次选择,他会和那些被视为叛徒的共和派一起将早已不存在的合众国作为自己唯一的祖国……前提是祖国这种定义依旧存在其特殊意义。
“也许会有一个墨西哥人躲在自己的房子里,而我就像今天的朝鲜人一样在他充满恐惧的目光中把他的家砸了个稀碎。”麦克尼尔撇着嘴,“这种事情一定发生过,不用你提醒,我也会认为我能做得出这种事。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善人,跟圣人更是毫无关系。”
“你可以去当个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