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逍遥子:误入歧途的神武王,我要改变他拯救他(1 / 2)
第112章
听到鹦歌问话。
坐在轮椅上。
“......”
顶着一张刘一菲脸的无情,身上穿着一袭淡粉衣裳,年纪轻轻的她样貌绝美,个性好强,不爱说话。
此时正在微微低头。
静静看着手上握着的一份《武韩皇家日报》。
自从日报流行开来后。
基本上认识字的人都会买来看,因为总能够在包罗万象的报纸上找到你感兴趣的内容。
相比于第一周的首刊。
第二刊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
主要增加了一些版面。
第1~6版为政策板块,主讲武韩朝廷的一些最新政策的发布和解读,用最浅显通俗的话,让每个哪怕没读过什么书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个新政策的真正目的。
另外这上面也有神武王韩辉的一些讲话与批示,和群臣的交流的话语 ,偶尔也会上报,都是故意让外界知道的,至于不能知道的肯定不会有一个字出现在上面。
主要撰稿人,主笔目前有韩辉,以及武韩出版社的编辑如张良,及其他朝臣。
所以1-6版,最重磅,也最受各界人士关注。
7-8版,为武韩-国内民生新闻版块,这个版块涉及的就是各类民生问题。韩辉在第一版的时候就做出重要指示:“一个国-家当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段话,这半个月来一经传出。
立刻让无数武韩百姓感动的忘乎所以,哭泣掉泪,无数人朝着韩辉的王城方向磕头叩拜!
无数朝臣将士,对韩辉更是,“圣上不只是不世雄主,也是爱民如子的伟大明君,武韩之幸!”
还有各国的诸子百家、朝臣百姓们看到这一段话,对韩辉的形象更是各自都有了猛地一大段拔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段话,其实是出自《荀子.哀公》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虽然不是由韩辉所说,但他能够以一国主君说出这句话,就代表他至少对外是认可、肯定这一句话!
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则不是这个时代的,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天下安定,统治阶级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会受苦。
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作者忧民忧国的伟大情怀。
两句话叠加在一起。
特别是由一个国君口中所说。
就给这个时代的人无比强烈的冲击。
哪怕是大恶人,都不由对韩辉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好大王!”
※※※※※※※※
※※※※※※※※
也因此。
儒家的荀子等人和道家的人更尤其欣赏韩辉,没少赞颂。
9-10版,为武韩-国内及国外经济新闻版块。韩辉同样在第一版的时候就做出重要指示:“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当之立国之本,孤认为是不对的,我华夏子民,不应只局限于脚小黄土,自囚于井,应当向往星辰大海!”
这段话又是引起无数人的激烈的讨论。
无数人试图解读韩辉的核心思想。
有人说韩辉说的不对。
重农抑商才是正确的。
因为华夏民族的主体从远古开始便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几千年前就已逐渐摆脱狩猎和采集经济,进入以种植经济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所以重农抑商有什么不对?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观念。
因为在迈入文明门槛的前夕,在交通极不方便的条件下,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