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三国之袁家长子 > 第163章 因为短?

第163章 因为短?(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炮灰逆袭:绝世美人进入快穿 我在异界开百货商店 神豪:盲盒签到开出万亿身家 长安有妖气李尘 被绝色师娘赶下山,祸害未婚妻 傅爷的满级小可爱打架超凶 我的谍战岁月程千帆白若兰 九幽剑帝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洪荒:从九叶剑草到混沌第一灵根

蔡府正房之中,蔡琰、阮瑀、袁谭的已立在长案之后。

案上,笔墨纸砚齐备。

三人的目光望着站在窗前的蔡邕。

蔡邕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怔怔的看着远方。

阮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一只手抬在胸前,形态雅致。

蔡琰静静的站着,眼神中带着缅怀的光彩。

尤记得少年的时日,阿翁高朋满座,弟子成群。

每逢节日及月中,众人便要聚在一起,弹琴听乐,饮酒斗诗。

席间大家喜笑晏晏,品评优劣,最后全部奉于家翁处,由家翁点评。

她自小耳濡目染,对诗文也有涉猎,自忖虽然算不上大家,但也雅致有趣。

做一般士家子弟的师父,却也是无碍的。

可自搬到青州以来,阿翁虽然衣食无忧,但却兴致消沉,每日里多静坐发呆。

已有痴痴之相,岂不令她着急。

所以看出袁谭今日不欲作诗,她仍勉力为之,便是难得阿翁今日有了些兴致。

虽只有三人作诗,再无往日之盛况,但也未尝没有的好的诗作流传。

良久,蔡邕回身叹道:“自光武中兴汉室以来,已近两百载。

纵使我等士家竭力维持,亦无法避免乱世的到来。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百姓有倒悬之危,令人不胜叹息。

今日,便以乱世为题。”

“唯。”

三人躬身应唯。

接着阮瑀便凝眉思索起来,他的神色自信,即便思索也似成竹在胸。

不过盏茶的功夫,阮瑀便眉头松开,眼睛中灵光乍现。

随即提起笔,字字不停,如行云流水一般。

蔡琰要慢一些,她闭着眼睛,似是在回忆一些景象。

眉头蹙起很深,不时还有些牵动,就像是卧床而眠时做到了什么噩梦。

相对两人,袁谭的神色就轻松多了。

他脑海里有太多太多的诗文,而且大都是千古绝唱。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

或许随便扔出几句唐诗宋词,就足以秒杀整个汉末时代。

接着成为汉末士人之冠冕。

但袁谭实在不喜在文抄公,窃书不算偷,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常年累月读书养成的气质,岂是抄几句诗词就可以达到的。

可被人挤兑成这样

罢了罢了,就窃曹老板的吧。

上一世,你不但斩袁谭,杀其妻子儿女。

这一世,我窃你几首诗,不算过分吧。

想到这里,袁谭抬头看去,只见蔡琰面前的纸帛上,已写了数行。

他笑了笑,自己抄的太少,就先等等他们吧。

注意到袁谭的目光,蔡琰好奇的扭过头,却只看到一张空白的纸帛。

不由得嘴唇微微一撅,哼,早知道你那篇短歌行是抄的了。

现在好了,少不得要露馅,若是有空,我倒是可以教你一点,没得被人挤兑。

随着文字的不断的增多,阮瑀愈发的轻松写意,行文之时,姿态也愈发的端庄。

不多时,他勾勒了最后一笔,这才将笔放下,双手忍不住放在一起。

显然对此诗极为满意。

这时,蔡琰的情绪却有了变化,她似是沉浸到了诗作之中,眉头愈蹙愈深,脸上尽是悲戚之色。

待最后收笔的时候,泪水已经充满了眼眶。

“蔡师,我们都好了!”

阮瑀拿起诗作,闲庭信步般上前,躬身放在蔡邕身边。

蔡邕微微颔首。

随即,蔡琰也抹着眼泪上前,把诗作同样放在了蔡邕的身边。

两人看向袁谭,只见纸上依旧一片空白。

蔡琰正要说话,袁谭忽地抬起笔,唰唰唰,写了寥寥二十三个字。

“蔡公,小子也好了!”

袁谭拿起诗作,同样放在了蔡邕的身边。

蔡琰看着袁谭纸上可怜的几个字,暗想上次短歌行,就算不是抄袭,也定多日呕心沥血所作。

如今临场作诗,却是有些难为他了。

阮瑀温和的笑着,目不斜视,实际眼角的余光也扫了下。

心道短歌行这种千古经典,还是要意境结合,灵感迸发才行。

如蔡师这般类似考校出题的诗词,还是他们这些文人的强行。

蔡邕先拿起了阮瑀的诗作,一边看,一边不住点头,似是对阮瑀这个弟子的诗作极是满意。

待反复两遍之后,朗诵道:“元瑜此作《无题》。

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尘。虽称百龄寿,孰能应此身。尤获婴凶祸,流落恒苦辛。

我行自凛秋,季冬乃来归。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

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疏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丹墀自歼殆,深树尤沾裳。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

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

念完之后闭上眼睛思索一番,方才开口点评道:“元瑜此诗《无题》,开篇便是乱世之景象,情感真实,辞藻华丽。

最后又点名所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明德,实乃上乘佳作。”

阮瑀躬身一礼,口中道:“多谢蔡公点评。”

蔡邕接着道:“可惜未能逃出旁观者的圩垸,不免有些超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