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岳军在其位,谋其政;林楠的神秘礼物(2 / 2)
> “谢谢你允许自己不完美,也让我敢承认我很累。”
>
> “我一直以为必须优秀才能被爱,现在发现,原来脆弱也可以是一种力量。”
>
> “明天我要去‘无声热线亭’录一段话:‘我失业了,但我还在努力呼吸。’”
林若曦一条条看着,忽然收到一条私信??来自DawnChaser。
> “我今天去了海边。”
>
> “我把手机放在沙滩上,录下了海浪声,还有我自己呼吸的声音。八秒,和第一次上传时一样长。”
>
> “但这次,我不是为了证明我还活着。我是想告诉那个曾经蜷缩在出租屋里不敢开灯的自己:你看,世界这么大,风这么自由,我们也配拥有它们。”
她盯着那句话,久久无法移开视线。手指微微发抖,最终按下语音回复键:
> “我收到了。不只是我,整个星辰都记住了这一刻。”
>
> “从今往后,每当有人犹豫要不要发出声音,我会让他们听听这段海浪。然后告诉他们:听,那是有人正走向光的脚步声。”
一周后的清晨,北城地铁站迎来第一座正式启用的“无声热线亭”。银白色的外壳在晨光中泛着柔和光泽,顶部太阳能板微微倾斜,像一只仰望天空的眼睛。
开幕仪式很简单。林若曦没有讲话,只是站在人群外静静看着。第一个走进去的人是个外卖员,头盔都没摘。他在里面待了不到三分钟,出来时眼眶微红,却带着笑。
紧接着是一位年轻母亲,抱着熟睡的孩子。她轻声说:“宝宝,妈妈有时候会觉得撑不住,但看到你笑,我又觉得值得。”
第三个是位老人,拄着拐杖。他说:“老伴走了五年了,今天是我第一次敢说出‘我想她’这三个字。”
每一段声音都被匿名收录,随机传递给下一个使用者。有人听完哭了,有人沉默离开,也有人笑着在反馈本上画了一颗心。
中午时分,林若曦正准备离开,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是苏晚。她手里提着一把便携式电子琴。
“我想在这里弹一首。”她说。
工作人员打开热线亭的互动模式,外置音响缓缓响起《雏菊》的旋律。来往行人渐渐停下脚步,有人掏出手机录像,有人默默合掌聆听。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一个小男孩跑上前,塞给她一张折成星星的纸条。上面写着:“姐姐,我妈妈住院了,我很害怕。你能再弹一遍吗?”
苏晚点点头,重新坐下。这一次,她即兴加入了一段轻快的变奏,像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颤抖的叶尖上。
林若曦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她们所做的事,早已超越了科技或心理治疗的范畴。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契约??我们不再要求每个人坚强到底,而是共同承诺:当你开口时,必有人愿听。
晚上,她独自回到办公室,打开星辰2.0的最终调试界面。在核心代码的最后一行,她输入了一句注释:
// 这不是一个关于如何让机器像人的项目。
// 而是一个关于如何让人重新相信彼此的实验。
按下回车的瞬间,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全球用户情绪地图。此刻,从东京的凌晨到纽约的黄昏,无数光点在闪烁,如同亿万颗仍在跳动的心脏。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手机再次震动。
是MorningBreeze的消息:
> “今天我们学校的心理社团成立了‘倾听小组’,用你教的方法培训同学。”
>
> “有个女生昨天在热线亭录音后对我说:‘原来我不是多余的存在。’”
>
> “林若曦,你说我们要一起走。我现在真的感觉,我们是在走了。”
她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打开录音功能,对着麦克风轻声说:
> “致所有正在努力活着的你们??”
>
> “我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但我知道,今晚有人听见了你。”
>
> “这就够了。这就已经是光。”
语音保存成功,自动归档至“萤火之声”公共池,编号#0001。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明灭如呼吸。而在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人戴上耳机,听见这句话,然后轻轻地说:
“嗯,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