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重生种田日常 > 200-220

200-2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顶级捏脸大师 在万人迷文里当卷王 我是勤行第一人 咸鱼总裁她被迫营业[穿书] 太子暗恋太子妃 嘉好 参加夫妻档荒野综艺我爆红了 圣眷正浓 六零娇美人海岛养萌娃 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

果然,这话才说没多久,小家伙就眯上眼晴,苏叶瞧着苏景林:“哥,你行啊,都会带小孩了。”

苏景林弹她额头一下:“说傻话呢,你都是我带大的。”

苏叶傻笑,问他小孩的故事有哪些,苏景林想了想,说:“我知道的不多,农夫和蛇,狼来了,你问这干嘛”

苏叶跟他说了排戏的事,后说:“也不光有大人的戏啊,也该有小孩的戏,比如说关于人贩子拐卖小孩的故事,人贩子拐小孩时除了用迷药,还有什么手法,可以用大人演出来,小孩儿该怎么应对。”

苏景林看已经睡着了胖乎乎的儿子,说:“很可行,跟旭哥说说。”

苏果叫吃饭的声音从饭厅传来,刚好苏世伟和谢卫华苏景枫从二楼下来,不知那三人上二楼干什么。

中午,以客人的身份重新坐在坐了五、六年的饭桌上吃饭,旁边多了一人,苏叶心里有些感慨,尽管每一个人待她如初,没有一丝生份,但她心里清楚,一切都不同了。

下午,申时中,苏叶便准备回家做饭,她不回去做饭,谢家人不会说什么,她却不能这么干。

苏叶翻过谢过厨房,没见有萝卜干,苏叶先去了娘家,跟叶梅拿了开口要些萝卜干。

叶梅了然笑了笑,她曾听谢雯说这,她那个嫂子点心做得精致,不过腌咸菜就不怎么拿手,说:“除了萝卜干,介菜腌的咸菜要吗?”

苏叶:“家里有多的就要。”

叶梅转身去了厨房,一会提下篮子出来递给她:“喜欢吃什么,缺什么就过来拿,别像你大姐一样,嫁出去就生份了。”

苏叶接过篮子:“谢谢娘,缺什么我来拿”,她才不会客气。

叶梅看了看四周没人,跟她小声说道:“你食量大,你的嫁妆田收获的这一季,你爹本想给你拉去,但又顾及到卫华的自尊,怕造成谢家养不起你的误解,下了谢家脸面。”

苏叶心生感动,摆手道:“不用,嫁妆田这季粮食是家里的,谢家粮食够吃,放心,我不会委屈自已,没饱装饱。”

叶梅想了想:“要不然提些白面和面条回去,放自已小院里,不是饭点饿时弄点吃的。”

苏叶笑:“不用,我那杂物房里,华哥有备些面粉和面条,饿时我们是自已做点吃,家里人都知道,婆婆也没什么不满。”

叶梅面露笑容:“那行,回去吧。”

苏叶提着满满的一篮子回到家,把东西倒腾出来,最上面的是油纸包的咸菜,下面是油纸包的萝卜干,最下面排着三条熏腊鱼,每条鱼都是二斤多。

苏叶把一条腊鱼斩块,让打下手的婆子烧水煮上两刻,顺便让她把早上买回来一斤半肥瘦后腿肉剁碎,泡半海碗的萝卜干,介菜做的咸菜也泡了一小把一会洗净剁碎,和鲜猪肉搅匀后蒸熟即可,之后和面。

晚上吃的依然是凉面,但卤子换了,炒的西红柿卤子,萝卜干切小丁,先炒一炒,放小许酱油,再加小许水煮小会,炒干,装盘,拌到面条里很好吃。

腊鱼块煮软后洗净,放花椒、辣椒、酸笋丝、姜丝放热油里炸香,放腊鱼块炒,加酱油炒上几回,加水,焖半刻钟就能装盘,夏天这菜很下饭。

晚上就三个菜,香辣腊鱼,咸介菜蒸肉,一个炒青菜,主食西红柿酱拌面,半碗通红的辣椒油,简简单单,可每个人都吃得无比满足,吃完了,谢卫远摸着肚子说:“吃了好多天凉面,还是觉得那么好吃。”

谢晓竹点头:“我从来不知道拌面的卤子能有这么多种。”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00-220

母心里也感慨,咸介菜和半肥瘦的猪肉一起剁碎了拌着蒸竟然这么可口。

第205章 发展

家里有粗使婆子,吃完饭就能摞筷子回房,这感觉不要太好,进了外间,苏叶当即把鞋袜脱下,光着脚走地上,凉兹兹的,就是舒服,苏叶回来得早,这会暑气消下去了,她对还站在门外的谢卫华说:“热水我烧了,你先去洗澡。”

谢卫华浑身粘乎,虽然现在很想马上洗澡,但还是说:“你先去洗,我去冰窖砸一桶冰块上来,太热了,我用凉水洗还舒服一些,今天起我用凉水洗,不用给我留热水。”

“好吧”,以前修路太热时回来,苏叶也喜欢用凉水洗澡,后来给叶梅说了几次,为自已身体好,天多热也用温水洗,至于阳气重的男人用凉水洗于身体无碍。

夏天时,苏叶喜欢每天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进门就脱鞋,光脚走地上,谢卫华给她带着也习惯了这种行为,并喜欢上了光脚走地板上的感觉,苏叶走进睡房,天已全黑,屋里更是黑得看不清东西,她摸索着找到火折子,把炕两头的油灯点上,点上两个油灯,屋里光线还是昏暗,拿上睡衣,出了外间穿上竹编的拖鞋,苏叶进了澡房。

谢卫华从杂物间提一个木桶到厨房旁边的小房间,从这下到冰窖,装了满满的一桶冰块,回到房间,把冰块分装到两个木盆里,放到房间角落,没一会,原来有些闷热的房间凉爽下来。

他又把前后窗帘都拉上,拿出睡衣,做完这些,便见苏叶穿着短袖棉质套头睡衣和露出大长脚的热裤进门,露出白析的胳膊和修长的大腿,这一幕谢卫远已看了好多次,但冲击力还是很大,他脑门一热,抓起睡衣往外掠去,声音传来:“我洗澡去。”

苏叶微微一笑,用一块布巾坐炕上的窗台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夏天这么热,让她在自已房里也穿着长衣长裤,这是无法忍受的,谢卫华头两天不习惯穿着短袖热裤,第一次穿时扭扭捏捏的,多穿几回,这不也习惯了。

谢卫华洗得很快,浴桶洗净后,换上干净温水,回房时苏叶还在擦头发,他重拿一块布巾,温柔地帮着她擦,苏叶手停下,眯着眼,享受着丈夫的服务,开口说:“华哥,天越来越热,等进了三伏天更热,要不要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上两套我们这样的睡衣。”

“在家里倒还好,更热时大不了多放两盆冰块,冬天存的冰块用完了,用硝石制一些便是,卫辰去书院要的,不过……明天我把我的睡衣拿给娘,让娘照着给他做便是。”

“你也觉得我做衣服手艺不好”

“不,很好,你只给我做便好。”

两人你一搭我一搭地说着一些没意议的话,之后谢卫华擦头发的手停下来,两人亲吻着,两人的喘息声加大,灯光下,苏叶两眼迷离,脸上红润,艳艳红唇,刺激着谢卫华的感官。

许久之后,余韵平息,就算屋里放了冰块,但两人浑身全是汗水,苏叶推开谢卫华,声音无力:“不许再来了,热死了。”

谢卫华眼里闪过遗憾,不过……抱起苏叶进了了净房,放入倒满水的浴桶里,浴桶里的温水变凉,不是井里提起的凉水,却是无碍。

苏叶站着把头发绑成一团,在浴桶里坐下,谢卫华眼神暗了暗,跨进浴桶,苏叶惊愕:“我没洗好呢”

谢卫华进了浴桶,抱起她,声音充满性感和诱惑:“一起洗,我们在水里试试,嗯,出汗了马上洗,这方法不错。”

苏叶听这声音,身子一软,双手环上他脖子,谢卫华笑了,苏叶被他的笑容晃了神,谢卫华轻轻地吻上她的唇,苏叶能感觉到他的珍惜,轻轻回应,这一次从头到尾,谢卫华都很温柔,完事后,谢卫华抱着她靠着浴桶,在她耳边低声说:“喜欢吗?”

“嗯,原来打浴桶时,你特地拿来的好木头,是为这个”,来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房事上苏叶没有时下女子的扭扭捏捏。

谢卫华低低笑道:“被你看出来了”,他早打这主意了,开始时怕苏叶不自在,今天才行动,谢卫华眼里越来越暗,好不容易才成婚,期间又有几天月事,一天一次怎么够。

这一晚,苏叶不记得自已怎么从浴桶到炕上的,醒来时,天微亮,枕边人已经不在了,想到昨晚后来的疯狂,苏叶动了动身子,并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果然年轻就是好,苏叶换上衣服,进入净房,昨天换出来的衣服不见了,想必是谢卫华趁天没亮时拿去洗了,这会估计已晒好,苏叶咬咬牙,果然是练武的,体力就是好,洗漱后,

她把屋里从上到下擦过一遍,才去前院。

早饭后,一天的序幕拉开,苏世伟请的人多,田埂只三天便全筑好,对于吃得好、身体好的福家村里人来说,双抢的日子不难过,除佃苏世伟家田地和少数劳力少的人家,其它人家双抢可以说很轻松。

快至六月中,手脚较快的人家玉米地里的玉米冒出了头,河对岸的良田全插了秧,插完秧后每块田都要灌进足量的水,刚插的秧苗在阳光照下有些蔫蔫的,第二天清早就会立起来,三天后会完全扎根成活。

今年苏世伟和叶国健两家是忙到最后,谢家的活忙完后,夫妻俩每天都回娘家帮忙,今天快到午时才插完,苏景林和谢卫辰早几天农假就结束,回了府城。

请的短工都回去了,苏世伟谢卫华苏叶留在最后,苏叶看这一大片的农田,抹把汗,跟苏世伟说:“爹,这里的田地也佃出去吧,自已种家里附近那七亩半,再管管果园就好了。”

苏世伟沉思一会,说:“河对岸和门口那几亩地明年就开始交税了,这块地是圣上赐的,原本该是良田,但因这边没良田,赐的是荒地,所以这里免了五十年赋税,我就想着辛苦一点,每年多收点粮食。”,在农民眼里,收的粮食越多越好。

苏叶:“河对岸赐的那两百亩明年也开始要交税?”

苏世伟:“对”

微风拂过,苏叶眯着眼看向果园那边,说:“这几年风调雨顺,有了玉米和红薯,粮食会一年比一年便宜,各家的粮食多了,养的家畜也越来越多,肉类也会越来越便宜,生活好了,水果类销得越好,吃得起红枣的人会越来越多。”

苏世伟一听就明白了,以前穷的时候,吃都吃不饱,就算是城里中等人家水果也不能敞开了吃,什么东西都一样,多了就价格就贱了,就像西瓜他们家最早卖给和风楼时几百文一斤,现在不过是五文一斤,每年最早出时也不过十文,穷人自家种了吃,城里富人和中等人家能敞开了吃,梨和苹果桃子就不一样,种上几年才结果,种下去还得花精力管着,一般人不会种太多,自家后园里种上一、两棵自家吃便罢,所以这年头能卖上价的只有水果和制出的果脯了。

还不如把田地佃出去,精心管起果园,山坡中段和下边还能开出几十亩的地方,再种些果苗,翻转间,苏世伟心里下了决定,说:“这季粮食收了便佃出去,天凉些时便开荒,全种上枣树,红枣晒干便成,不需要白糖做成果脯。”

在一旁的谢卫华见岳父几息间就下了决定,心里是佩服的,要是其它人说不定还要思考上几天,谢卫华眼神闪了闪,说:“这边河流少,养鱼的人少,冬天鱼类价格也不会降。”

苏世伟呵呵笑起来:“你们两个想得周到,南边那里的荒山较矮,有几座荒山土质还是可以的,要不要去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00-220

买下来,开荒种果树,挖塘养鱼。”

小富即安的苏叶立即说:“不,麻烦,辛苦。”

谢卫华朝苏世伟笑子笑,说:“家里的银子都跟着我姑父投到府城的房子那里了,现在家里没什么活钱。”

苏世伟叹道:“你小子胆子大。”

苏叶想着桔子和橙就流口水,在这里最不好的是能吃的水果太少了,说道:“可惜这儿种不了桔子和橙,不知在暖棚那里面种上两棵行不行”

苏世伟:“应该可以吧,种上两棵也无防,我让你姑父帮忙打听一下,哪里可以买到果苗。”

谢卫华:“这边估计没有,得从南边运过来。”

“看情况吧,总有办法的。”

三人回来路上,经过叶国健田地时,他家也余下最后一点了,下午便能插完,其它人都回去了,叶国健在路边等着他们,等走近了,几人打过招乎,边往回走,苏世伟边和叶国健说了自已的打算。

叶国健被他说得心动:“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买些荒山开了,不用到南边去买,对岸沿着水田上去,买些坡地就可以。”

苏叶:“那边山上开荒好吗?如果那边砍伐过度,会引起山洪和滑坡,毁了下边的农田。”

叶国健惊:“这么说还真不行。”

苏世伟:“这个,我瞧着好像有人在那边开了几块小地,得跟村长说说。”

第206章 生活

苏世伟没亲眼见过山洪爆发和山体滑坡,但这几年雨季时曾陆续传来哪个山村发生山体滑坡,埋了几户人家,哪里发生山洪,冲走了几座房子,多少人,这山洪和滑坡危害性太大,想到这里,苏世伟心里很不安,回家匆匆用完午饭立即去了村长家。

村长正和大儿子苏世泽在院里的四角亭下喝茶,见苏世伟这时候来,有些惊讶:“坐,喝杯茶,瞧你神色不对,出什么事了?”

苏世伟便把事跟村长说了,村长哈哈笑道:“你能想到这事,也不错了,早些年开荒时,老十三就说过那边山不能开,砍伐也不能太过”

苏世伟急道:“那,那边现在开了几块小地。”

村长笑着说:“现在开的几块小地是我充许三家人开的,经过查探,是能开的地方,不会对山体有什么影响,这三家人男丁多,又都没有一技之长,每家一人在纸坊和瓷坊里干活也帮不了家里多少,比不得会打猎会钻营的,东边我们屋后的荒地实在太贫,我就开例让他们在那边开,每家不能超过两亩,种一季玉米每年多收一千斤粮食也好,村里的贫富总不能拉开太过,时间长了会出事。”

苏世伟心里不安消失,说:“南边你们几家合力开几百亩的那地方下去,有几座矮坡,像北坡一样可以开的,那里也可以开荒。”

村长叹气:“那里离村太远,来回太费时间,为方便干活,我们几家都在那边起几间小房子,供请的短工休息,农忙时也能在那边过夜,山坡上水源也不方便,除非是买下整座,像你一样拦湖挖塘,那样工程量大,他们做不来。”

苏世伟心里想着苏叶说的话,风调雨顺,粮食会越来越贱,肉价也会越来越贱,这旱灾刚过几年,水灾?这边会有水灾吗?

苏世伟心里想到了,便问:“八叔,这边有过水灾吗?”

村长不知他为何问这话,奇怪地看着他,回道:“查过县志,没有。”

苏世伟组织一下语言,说:“水灾没有,旱灾刚过几年,想来未来很多年会风调雨顺,现在天下太平,更没战乱”

苏世泽插话:“这是好事啊。”

苏世伟:“我意思是说,现在玉米红薯推广种植,这两种产量高,水稻种植也改良了,亩产增产近四成,我们这良田少,没觉得怎么样,但江南一府呢,那边可是粮仓,每年两季,得增加多少粮食?”

村长在沉思,苏世泽还是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这很好啊,老百姓能吃饱饭。”

苏世伟又喝了杯茶,说:“风调雨顺,粮食会越来越贱,肉价也会越来越贱,所以村里想像前几年一样把多余的粮食卖出去加上卖点猎物,就能起座宅院,去年就不行了,搁今年更是不可能,更不用说明年田税得开始交了。”

村长从沉思中回神,喝杯茶:“不错,现在不可能了,开头那会一头野猪值三十来两,现在最多七两,这还是两百斤以上的,世伟,你觉得现在什么农产品能卖上价格?”

苏世伟:“花生辣椒西瓜土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这些种点自家吃还好,拉进城卖都不值拉去一趟,叶子说,生活变好,舍得买水果和红枣的人会越来越多,水果还能做成果脯。”

村长笑了,笑得很开心,说:“你不说,我还没想到这问题,唉呀,世伟,你今天来得太对了,我们几个老头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苏世伟心里的不安去了,开心说道:“好,八叔和泽哥有空上我家喝酒。”

村长开心应道:“好,早想你家的饭菜了。”

苏世泽把苏世伟送出院门,坐回父亲对面,感叹:“世伟人变了许多”,记得以前在老家时两人在路上相遇,苏世伟总是满面愁容,面色苍白,现在眉头疏朗,脸上红润,看着比以前年轻了五、六岁,完全不一样了,几年间,苏世伟一家变化快得有些不可思议。

村长白儿子一眼,这不是废话吗,村长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句:“叶子要是个男的就更好了”,而且心态平淡得不可思议,要不要激一激她呢?

苏叶压着手指咯咯响:老娘好不容易过上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生活,谁破坏修理谁。

苏叶夫妻没在娘家吃午饭,提着叶梅给的一篮杏,便回了家,也不知苏世伟用过午饭后去了村长家,两人回家吃过午饭,灌上一壶谢晓竹煮的薄荷水,便回房冲个快澡,换上干净衣服,苏叶还把两人的脏衣服来到前院洗了,上二楼晒上,才回卧房。

卧房里谢卫华放了两盆冰块,一进里面就凉丝丝的,光着脚走在地板上,舒服到

了里子,谢卫华坐炕桌边上,练着字,苏叶在小圆桌上倒杯薄荷水喝了,又倒满,又用另一个竹杯倒满,走过去放炕桌边上。

谢卫华停下笔,喝了水,没再继续写,磨娑苏叶小手,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苏叶:“最喜欢赣橙、脆枣”,曾吃过的脆枣又脆又甜,说不出的好吃,听说那曾是贡品,这边的气候倒是适合种植,也不知现在有没有这品种,赣橙,记忆中是有,曾见苏世昌拿回来过,到了这里还没吃过赣橙,不知现在的赣橙跟以前吃的赣橙味道是不是一样的。

谢卫华心想,赣橙约十月中采摘,从产地到这里单程马车走约十五、六天,往年府城赣橙不知价格作几,不知姑父愿不愿意组织人走一趟,待稍后问问他。

谢卫华脸上笑了笑,说:“赣橙是很好吃,产量不算少,还是有机会吃到的,脆枣听说只有少数大家族的人才能吃得上,我们试着找种苗看看,我想着从我们家后园朝山岭方向再买下三十五亩荒地,慢慢修整,种些果树,虽然地很贫,整理得很麻烦,但靠家,南边那里太远了,你觉得怎么样?”

苏叶想了一会,说:“挺好,你是想三兄弟一人十亩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00-220

,晓竹陪嫁五亩?”

谢卫华笑:“还是你懂我。”

“公账里银钱够吗?”

“目前来说是够的。”

“晓竹都订亲了,卫辰那边也不知怎么样了?”,谢晓竹订亲的对象是谢雯牵的线,苏氏族里,跟嫡枝关系较近,苏叶记得那个族兄叫苏景昆,长相一般,个子倒是挺高,狩猎队里的中坚人物,所以说地方小,绕来绕去全是亲戚。

“今年又是府试年,我猜他想府试后再做决定。”

“还有一个多月,你要去看看他吗?”

“要去瞧瞧,明年是乡试年,大哥会下场吗?”

“不知道,我没问他,中秋节他回来时问问,青青八月底出嫁,三婶家的苏贝是九月初,两人都是嫁城里,我们要送她们什么好?”

“这个我真不知道,你问岳母吧”

“这人情往来有点烦。”

“慢慢来吧,习惯了你就会觉得,啊,这些东西原来这么简单”

“呵呵”

谢卫华挠头,感觉这呵呵两字含有好多种意思,好在苏叶转移了话题:“过段时间,我娘就育介菜苗,玉米培土后就栽在中间,我们家也一样吗?”

“一样就可以了,做这咸菜时娘不愿用脚踩,往年做得不多,所以只种一点,有你在,今年可以多种,萝卜也多种一些,菜脯好吃,后园半亩多的花生种时比别人早上十天,收完全种萝卜。”

“我家也不用脚踩啊,用手使劲揉的,菜脯切碎煎蛋好吃,这个时候早上,有虾米做点虾仁菜脯送粥更好,可惜虾米都吃完了,哎,我回娘家问我娘还有没有。”

“也行,等我去府城买些回来再送过去一些。”

“哎呀,这么一说我晚上就想吃,我现在就去,娘家没有,舅妈那肯定有,她用东西没那么大手大脚。”

“现在外面那么热,申时后再去吧。”

“好吧,那晚上煮白粥,做点土豆饼当主食,一个炒腊肉片,中午我看厨房里有豆角和茄子,用芝麻酱拌豆角,再一个肉沫茄子,菜园里青椒能吃了,再做个虎皮尖椒,这就行了。”

“不少了,那个青绿的大长辣椒,姑父从和风楼拿来的那种种子?”

“对啊,晚点你去摘,摘多点,炒腊肉也用些。”

……

苏叶回娘家要东西前,先去厨房看了看香油罐子,只余浅浅一层,香油也先从娘家借来一点,从娘家回来时,又提了满满一大篮子的东西回来,谢母看了心里叹气,却也不好说什么,她怕外面的人说他们谢家吃软饭的,儿媳妇是好的,心里没那么多弯弯曲曲,亲家心地也是好的,送的都是自家没有的东西,但外面的人看了,理解就不一样。

事实上苏世伟还想把家里的腊肉腊鱼送一半过来,为谢家脸面,他忍着没送过来。

苏叶想着虾仁菜脯做好了送一半回娘家,便把拿来的一斤海米泡三分之二,菜脯泡了两斤。

青尖椒谢卫华摘回来有约一斤,足够了,苏叶让他把籽弄出来,洗干净放一边,拿三个来切丝,炒腊肉。

第207章 上门

泡软的海米剁成茸状,咸味泡淡的萝卜干切成碎粒,热锅倒入香油,灶下烧着中火,先炒海米茸,再加萝卜干,加一小勺糖提鲜,炒几回可以装盘,但苏叶为了让虾味和萝卜干更好的相融,倒入小半碗的水,再把水靠干,装了三海碗。

在灶前给苏叶烧火的谢晓竹把这过程看得仔仔细细,心想下回自已动手做一次,大嫂真好,简简单单的东西做出来都很好吃,也从不吝啬,只要自已想学她就教,需要注意的细节也讲得很清楚,姑姑说过,大嫂这人很大气,会的东西从不捂着掖着,现在村里哪个妇女不会做腊肉腊肠、不会做酸菜鱼、不会处理牛肉、不会做酥锅、不会做凉皮,不会……,这些她们这些曾经的南方人从来就没做过的,自家娘教她做的点心,娘还嘱咐过她,不要随便教给别人,谢晓竹瞪着星星眼看她大嫂清洗炒锅。

准备炒腊肉的苏叶不知她旁边有个小迷妹,菜谱传出去她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她所会的全是以前按买回来的大众菜谱做的,或是跟旁人学的、网上搜菜谱照做的,虎皮尖椒这个菜她还是跟一个湘省人学的,地道得很。

她不觉得一个人会或几个人会是件好事,大家都会了,能省了许多麻烦,也能提高村里的生活水平,村里人就算都学会了,个人手艺不同,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同,看她婆婆就知道,在这落户几年了,和面也没和好。

这时谢卫远从学堂回来了,后面跟着苏景枫,苏景枫在外面的谢母谢卫华打过招乎,从厨房外探头进去:“晓竹姐,二姐,你们做的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做个虾仁萝卜干,正好你带回去一碗”,苏叶应道。

谢晓竹朝苏景枫笑笑:“小枫,晚上在这吃饭吧。”

苏景枫看散发出香味的三个海碗,这味道真好闻,说:“不了,我娘说再呆这里吃饭,就别回去了,给谢家当儿子。”

放了书包出来的谢卫远插道:“那正好啊,咱俩一同练武上学。”

苏景枫摇摇头:“我爹会把我腿打断”,随后又说:“现在我们也天天一起练武上学,有什么不同?”

谢卫远……对哦,这么蠢的话怎么会从我嘴里说出来的。

谢卫远恼羞,拿一小篮子,把一海碗虾仁菜脯放进去,盖上盖子,递给苏景枫:“给,快开饭了,别让叔婶等你。”

被赶的苏景枫幸幸拿过小篮子,跟苏叶说一声:“二姐,我回了。”

忙着炒菜的苏叶‘嗯’了一声。

虎皮尖椒是最后炒的,花生油冒热气,放青椒,大火爆炒,整个厨房呛辣,苏叶和谢晓竹咳个不停,待青椒皮蔫了,成虎皮状,放盐炒几下,再把一头量的蒜茸倒进去快炒,加点酱油,陈醋,小火靠一会,装盘。

大夏天的晚餐,一碗温温的白粥上面,舀上两勺虾仁菜脯,简直是绝配,一碗粥喝完了,舒服得胃口打开,切成三角的椒盐土豆饼,抹上前两天做的杏酱,这时代的冰糖贵得离谱,杏酱苏叶用白糖做的,白糖放得也不多,只能尝到一点甜味,在椒盐土豆饼抹上正好。

因谢母的关系,谢家饭桌上很安静,不像叶家那样说说笑笑,谢卫远没抹杏酱,椒盐土豆饼搭着虾仁菜脯,真香,太佩服大嫂了,看着简单的食物也这么好吃,这什么虎皮尖椒好辣,不过真好吃,谢卫远边吃边想着,自已今年十三岁快十四了,也能说亲了,想想村里哪个小姑娘的茶饭最好。

椒盐土豆饼苏叶用花生油烙的,很香,没有荤油的重味,抹上杏酱很合谢母的胃口,比平时多吃了一块。

谢晓竹尽量控制着自已,不能多吃,再放开吃衣服就穿不下去了,她可不像大哥大嫂弟弟一样活动量大,不会长胖,她吃完平时的量,巴巴地看着土豆饼,可是还是好想吃怎么办?

谢晓竹咽了咽口水,脑子里想着长得圆滚滚的二丫,粗胳膊粗腿,壮硕的熊腰,记得二丫以前也长得苗条,后来…,谢晓竹打了个寒战,意志坚定的放下筷子,还好,大嫂只做晚上这一餐。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00-220

次日上午,谢雯抱着孙子过来窜门,跟谢母在聊天时,谢母小声问小姑子:“他小姑,叶子经常回娘家拿一篮又一篮的东西回来,在外面你有没有听到有人说闲话?”

谢雯奇怪地看着她:“没有啊,谁会说这种闲话?”

谢母不安地说:“我就是担心别人说我们谢家攀着叶子娘家吃喝。”

谢雯逗着孙子,呲笑一声:“嫂子你就是想太多,村里谁不知卫华能干,猎物还很值

钱时,卫华和小昊明面上卖的猎物能让人眼红得发狂,叶子经常从娘家拿什么东西回来?。”

谢母小声说:“就一些咸菜,腊鱼水果什么的”

谢雯:“不过这一点小东西,也值得让你不安,我倒希望小暖嫁近点,经常回来拿东西。”

经谢雯这么一说,谢母心头开阔了许多,不再把这事放心上,随后说:“小暖嫁城里很好啊”,她倒是希望晓竹能嫁到城里,不过小姑牵线的这家也不错就是了。

谢雯:“嫂子,不是嫁到城里就是好的,叶子大伯家的苏怡日子就没那么好过,她那几个妯娌都不善茬。”

谢母:“她大哥堂哥都是秀才,能给她撑腰”

谢雯笑了笑:“且不说景林对他大伯一家有几分情谊,她亲哥苏景榆根本就没管自已妹妹在夫家过得怎样,不过有两个秀才摆在那,咱村不好惹也是出名的,苏怡跟她娘一样,是个玲珑心窍的,不会吃亏就是了。”

谢母想到晓竹跟自已的性子一样,软弱又没啥心眼,这么一想,女儿嫁还是嫁在跟前好。

谢雯看谢母脸色就知道她想什么,自已这个嫂子不幸却又很幸运,不幸的是年纪轻轻就守寡,幸运的是有卫华这个儿子迅速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除了逃灾那段时间,几乎没吃过什么苦,没经历过什么磨难,比起有些丧夫又要拉拨孩子长大的妇人要好上太多,自家哥哥是个没福的,早早去了。

想到这里,谢雯心里有些黯然,虽说哥哥不在了这么多年,一想起心里还是难过。

农忙过去几天,下了一场大雨,滋润了禾苗,少量冒出来的夏笋,都被折回来煮了晒干,这些活往年苏叶跟叶梅后面干的,嫁到谢家,这些活就由她主导着干。

这一天下午,苏叶和谢晓竹在院里翻着半干的笋片,苏景旭和苏景昊兄弟俩提着一篓东西联秧而来,听到脚步声,苏叶抬头,站起来,说了一声:“哎呀,稀客。”

谢晓竹急忙站起来,叫道:“旭哥,大表哥”

两人‘嗯’一声,同时说:“晓竹妹子”,苏景旭朝苏叶笑道:“叶子,我们闲着没事,来找卫华喝酒,我提些小鱼过来,晚上炸一炸给我们下酒啊。”

苏叶接过篓子,看了看竹丛那边,那边石桌石凳还在太阳底下,便说:“行啊,你们先进堂屋坐着,华哥在后面,我去把他叫来,两个嫂子怎么不一起来?”

苏景旭微笑:“下回再叫她们一起来。”

谢晓竹有点小紧张,家里较少待客,小声地说:“我去倒茶,两位哥哥,喝热茶还是薄荷茶?”

苏景昊:“薄荷茶”。

苏叶进厨房放了篓子,从转去后院,进了他们的小院子,谢卫华坐在外间地上,摆弄一个小木头,苏叶站门外:“华哥,旭哥和昊哥来找你喝酒,你出去待客。”

谢卫华听了站起来,应道:“马上就来。”

苏叶又说:“我去冰窖提一桶冰块上来”

谢卫华:“好”

苏叶回前院,进了厨房旁边小间,提一木桶下了冰窖,装了一桶冰上来,进了堂屋,堂屋里,谢卫华已经到了,谢母也从自已的房间里出来,四个人正说着话,能看出来,两人的到来谢母很开心,苏叶把冰块移到角落置放的木盆里,屋里很快凉了下来。

苏叶放了冰块,问两人:“旭哥,昊哥,冰窖里有绿豆冰棍,你们要用吗?”

苏景旭摇了摇扇子,说:“好啊,这会吃冰棍,正好。”

谢母从不吃冰棍,苏叶还是问她:“娘,你要吗?”

谢母微笑着说:“我不用,不用拿我的。”

苏叶又下了冰窖,拿出三个冰棍,看向井水冻成的冰块那头,想了想,先把三个冰棍送到堂屋,回厨房,看到谢晓竹坐里面,便让她开个西瓜等着她,拿上斧头,洗干净,拿个小木盆又下了冰窖,用斧头砸出些碎冰。

回到厨房,谢晓竹已经把西瓜切成片,苏叶摆出六个小碗,两人一起把西瓜肉切小成块放碗里,装满六碗,又把碎冰块碾得更碎些,用勺子把碎冰铺匀在西瓜肉上,每个碗搁个小勺,拿出一木托盘,问谢晓竹:“你在这里吃还是一起去堂屋再吃?”

谢晓竹知道自已行事不够大方,红着脸说:“我在这里吃就行。”

第208章 为了吃

苏叶端着托盘进了堂屋,放八仙桌上,看三人这么快就把冰棍吃完,说:“冰棍吃这么快,你们咬着吃的吧,牙口挺厉害”。

苏景旭打趣:“我们还没到七老八十的,哎呀,西瓜上有碎冰,这心思太巧了”。

谢卫华微笑,苏景昊看他脸上表情眼神闪了闪:大表弟从里到外看上去轻松了许多。

苏叶把只有少许碎冰的一碗选给谢母:“娘,这碗放的冰最少”,谢母接过:“好,好孩子”

稍后,苏景旭用勺子拌着碎冰和西瓜块,说:“这方法挺好,脾胃弱的吃不了冰棍,这个能吃点,哄小孩好,我家那熊小子为了吃冰棍天天给他祖母挖坑”。

五人吃完西瓜,谢母心想两人不一定是来找卫华,也有可能是来找儿媳妇的,便用托盘把空碗收走,空间留给他们。

苏叶用纸擦了擦手,开口说:“你俩是单纯来喝酒还是有其他事?”

苏景旭笑了笑,说:“还真有,前两天世苓叔请几人跟他进深山采一味药材,回来说山里那群野牛壮大许多,附近那群狼由二十多只壮大到四十多只”。

苏叶眨眨眼,这两物种壮大了也沒危害到村里,那群狼不知是因为打不过或山里不缺猎物,从沒攻击过他们,也没在中岭见过它们。

谢卫华开口说:“旭哥你是想进了八月秋猎一开始就进深山猎野牛,今年多猎几次野牛”。

苏景旭笑:“对”

苏叶恍悟:“旭哥谗牛肉了,现在才六月底”

苏景旭噎住,他就是谗了,他托人留意城里有牛肉卖就帮他买下来,从年初到现在硬是没碰到一次卖牛肉的,总不能为了吃上牛肉就想法子让牛出意外吧,这种事他做不出来更不能做。

苏叶嘻嘻笑道:“我也谗得不行,要是能养草原上的肉牛就好了,一户养起来麻烦,几户合着养,一个月宰一头分肉吃,羊都能养活,虽然肉质差上一点,没道理牛不行”

苏景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说:“南边买下一座荒山围起来,专养肉牛,可行!一家建起来困难,风险也大,几家就容易了”

苏景昊:“牛崽子可让我岳家那边人联系,张家闲着的子弟不少”

苏景旭:“很好啊,这比我们自己联系省事多了,南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