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6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40-260
第241章 第241章
行过礼,把收到的礼物交给王嬷嬷,傅家兄弟认识谢家亲戚,相对京里复杂的人际,谢家几门亲戚太容易记住,更何况,这当中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各种攀比,有的是纯朴的笑容,眼里满满的善意
宴席散了,大人三三两两聚一起聊天,谢云舒谢承瀚好奇靠近傅家兄弟,刚爹爹介绍了,他们有三个师兄,谢云舒抬头看两人,凶巴巴地说:
“你们是大师兄和二师兄,要爱护师弟师妹,以后打架你们冲前面,我们买东西你们付钱,我们闯祸锅你们背!”
傅启烨傅启松: 他们第一次当人师兄,师妹,你确定师兄是这么当的吗?
傅启烨:总觉得不妙!小师妹这种生物
傅启松摸头傻笑:师兄爱护师弟师妹是应该的,小师妹好漂亮,好精灵,凶巴巴的好可爱
谢承瀚双手叉腰:“哈哈,海子哥是三师兄,看他以后敢甩掉我去摸鱼,嘿嘿嘿嘿!海子哥呢?”
傅启烨:这个师弟有点傻
傅启松兴冲冲地说:“摸鱼,小师弟,去哪里摸鱼?我也去”
傅启烨扶额
被叫小师弟的谢承瀚傻笑,这称呼他喜欢,马上说:“对岸的水渠里,好多小鱼,现在太热,傍晚去”
谢云舒:“我也去,表哥呢?”
谢承瀚纠正:“是三师兄”
待苏叶夫妻俩送走了客人,谢卫远三口也回城了,大孩子们都跟谢卫辰出门,谢承熹和谢云芙在谢母屋里睡觉
傍晚,谢卫辰带一身泥水的谢云舒和谢承瀚回来,两小孩兴奋得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对此,苏叶和谢卫华没说什么,乡下孩子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跟正常,
女孩子也一样,夫妻俩并不想掐掉谢云舒童年的这种乐趣
经收徒送礼这事,苏叶觉得家里应当备几样上好的礼品,上好的礼品所费银子就多了,苏叶拿出家里公帐帐本看了一会,以前觉得家资不少,现在看了看,家底还是薄了些
叶德武夫妻俩从她这学做的各种皮鞋,皮靴,他在府城的皮毛店腾出一半地方卖皮鞋,这年代,除了兔皮,牛皮各种皮都很少,皮鞋卖得贵,没想到生意出奇地好,各式皮鞋订单源源不断,二表嫂娘家现在专收皮子,做皮鞋。
大伯一家五年前分家后,二堂哥苏景柏也从她这学走最详细的卤肉和卤下水方法,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府城开的卤肉店,生意兴隆
苏叶每三个月能从这两处分到一笔不小的银子,这笔银子没充入公中,是她的私房钱。
谢卫华洗完澡回房看苏叶盯着帐本发呆,轻声问道:“怎么了?”
苏叶回神,放下帐本,拿出棉布巾,帮他绞着湿漉漉的头发,说:“我想着家里应当备几样上好的礼品,比如好点的玉佩,几套上品的文房四宝,上好的端砚、徽墨,我粗略算了算,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加上你想寻把好剑
以前觉得家底不差,这么一算,家底还是薄了点,这几年猪肉价便宜,我娘家和舅舅家做的熏猪腿,市场上价格不变,今年我们也买些新鲜猪腿回来做怎么样?”
谢卫华:“嗯,几年前岳父和舅舅也叫我们做,我嫌麻烦就推了,现在家里人多,孩子也逐年长大,银子还是得多挣些,果园和布铺每年出息也差不多固定在那个数了,养的肉牛也不能加养太多,鸡鸭鱼,皮蛋挣的是小钱”
“有一头母牛快生了吧,生了以后给傅家送点牛奶过去,孩子那么瘦还开始练武,身体会顶不住的。”
“还有十天左右生,前一个月姑父家有两头母牛生了,牛奶多的是,每天从他家拿点便是,明早晨练时我和昊哥说一声。”
苏叶想起前世一年比一年贵的陈年熟普,她从开始喝六年的,到后面只喝得起两年的,便说:“我想另挖一个通风的地窖,每年都囤点当年的普洱茶,当年的便宜,几年后就值钱了,我们自己喝,送礼也省钱,你觉得怎样?”
谢卫华想好一会,才说:“这主意不错,不过马帮一般不运当年的出来”
“跟他们订货就行了”
“这操作理应可行,不过这事还得经姑父那边,他有熟识的西南商队,西南马帮林立,不像赣南,我们还真不能组队自己去。”
“马帮多了才有竟争,要是被垄断价格才贵,你看这两年去贩橙的人多了,橙子一年比一年便宜”
“也是
,姑父说今年不去贩橙了,利润太低,不值跑一趟,对了,好的文房四宝,端砚,徽墨这些我跟姑父说,二表哥明年开春下江南时捎带回来”。
“好啊”
傅家,晚饭后,傅启烨想到苏华灏收到师娘送的鞋时,那兴奋的样子,觉得那鞋不一样,便叫王嬷嬷把鞋拿出来,脱鞋换上,走几步,和郁文殊说:“娘,这鞋真不一样,好舒服!”
傅启松听了也换上,走几步,跳了几下,惊奇:“是真的舒服!师娘说是练武时穿的,娘,练武费鞋子,你给我照这个多备几双”
郁文殊拿过傅启烨另一双,里外仔细看过,除了鞋底是皮,其它都一样,她比了比大小,脱右脚的鞋,试穿进去,果然舒服,皮底耐磨,还不咯脚,孩子的师娘有心了
她摸摸鞋底的硬度,回小儿子的话:“鞋底这硬度,我们做不来,牛皮我们也没有,以后好好孝顺你们师父师娘”
傅启烨傅启松:“娘,我们知道!”
傅启烨换回鞋子:“娘,师娘舅家二表哥便是卖皮鞋的,我们去定做几双,您和妹妹也要”
月桂也说:“我听说穿皮鞋不怎么浸水,特别是走石子路不咯脚。”
郁文殊:“那家里一人买一双吧”
次日用完早饭,苏叶收拾两斤干蘑菇,一小坛介菜做的咸菜,一小坛菜脯,虽说是小坛,也是五斤装的小坛,一点干海带和紫菜。
赵三竹提着两个篮子,苏叶牵着谢承熹,来到果园别墅,傅家兄弟这时已去学堂,双方打过招呼,郁文殊母女把他们迎进去。
苏叶让赵三竹把篮子放下,说:“小咸菜送粥最好,送你们一些,介菜做的咸菜太咸,泡清水一个时辰再炒,菜脯也要泡泡”
郁文殊感激,微笑着说:“太好了,谢谢!我正想怎么开口跟你讨点。”
苏叶笑了笑:“果园通向后园的门一直开着的,想吃什么菜自己去摘,不用不好意思,也不用担心不够,我和婆婆种的菜很多”。
郁文殊微笑:“那倒不用,青菜每天都有人送来,我们都吃不完,咸菜也有人送,但我和几个孩子就是馋你家的。”
两人不怎么熟,苏叶和她说几句客套的话,便告辞离开
苏叶一走,傅齐瑜和郁文殊说:“娘,见谢婶婶几次,我有点不相信京里风霏好多年的话本是她写出来的,她身上没一点文雅气质”
郁文殊摸摸女儿的头发:“人不可貌相”,她顿了一会又说:“我也不相信,可事实在眼前,书里的风长渠风长歌兄妹俩不折不挠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包括我们母子四人,我心里感激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40-260
她,那话本令我们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期。”
傅齐瑜笑了笑:“嗯”,现实生活中不是那个热血的江湖,却也需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才能令自己活得更好,十岁的傳齐瑜已经有这样的觉悟。
苏叶不知她写的话本娱乐的同时还有其它作用,谢卫辰回来照顾自己的妻儿,苏叶轻松了许多,昨天听小叔说小弟媳妇怀上了,回到前院,收拾点东西,放一个布袋里,又带着谢承熹去了娘家
苏家,听说小儿媳怀上了,叶梅装了快一马车的东西,苏叶到时看车厢里装鸡装鸭装鹅的几个笼子,叶梅还往里装东西,苏世伟站一边,脸上显无奈,苏叶有些无语:“娘,小弟院子不大,你确定要送去这么多活的?”
进院子看到苏世伟,谢承熹跑向他:“外公”,苏世伟开心应一声,抱起外孙:“我也说了,不用送去那么多,你娘不听,说我不关心小儿子。”
叶梅不确定地问苏叶:“真的多吗?”
苏叶把布袋递给她:“这是我送给弟妹和小侄女的,多,每样两、三只就行了,吃完再送去,送去太多,小院里养着又脏又臭的,让弟妹心情烦燥”
叶梅满心的热情稍减,理智回归:“你说的有理,那卸下来,每样送两、三只就好”
苏叶和江福又折腾一会,重新安置好东西,江福赶走马车,苏叶问叶梅:“大嫂和长岚去哪了”
叶梅擦额头上的细汗,说:“在后园呢,吃早饭时长芸姐妹俩打架了,长岚哭了,你大嫂哄着呢,卫华收的徒弟表现怎样?”
苏叶失笑:“这才第二天,而且他怎么教徒弟我不过问”
叶梅叹了一口气:“卫华收外来人为徒,村里没人闹,但背后说你们闲话的人不少”
苏叶:“不用管,也不用放心上”
第242章 第242章
苏世伟和叶梅逗了一会外孙,便忙去了,这会正是家里桃子成熟旺季,桃子不像苹果放的时间长,烂得快,鲜桃卖的较少,多数做桃脯和水果罐头
虽请的都是熟人熟工,但苏世伟心里清楚,人有惰性,什么活做的时间长了,总有些人想懈怠或偷工减料,这吃进嘴里的东西,他俩不亲自把关心里都不安,更不能砸了自已几年竖起来的招牌。
苏叶和郭采玥说了会话,带着孩子转回家,堂屋里,谢母带着云芙,谢承熹开心跑进去。
这么些年,张婆子和谢卫辰买回来的厨娘做饭手艺大有长进,苏叶进厨房看她们准备午饭的食材,见没什么不妥。
叫来吴大妮和赵三竹,回房翻出适合三双苏景林穿的木头鞋底、鱼鳔胶、处理好的粘一起的两层牛皮和其它料,她打算做两双高帮棉布鞋(一双里层加一层兔皮毛),一双皮底布鞋,一双羊皮短靴,中秋后苏世伟差人给苏景林送东西时一起捎过去。
什么做多了都熟能生巧,苏叶做鞋也一样,并不断改变样式,她做的各种鞋质量越来越来,外表也越来越好看,速度更是越来越快。
赵三竹边在裁好的棉布鞋面上缝上兔皮毛,边看大太太咔咔地剪出底样,再刷刷地包上木头底,密密实实地缝上,心里羡慕,她要是有大太太的一小半的力气也好,晚上下工后,她给她爹纳一双皮底都要半个月,双手还经常被扎得生疼。
吴大妮佩服大太太干活又快又好,她自己干的慢,快一点活就干得粗糙,怎么提速都不行
傍晚接谢云舒回来时,没到吃饭时间,苏叶领着四个孩子出了南侧门,来到晒场了,晒场上热闹非凡,孩子们一堆一堆地玩游戏,傅家兄弟也在和新交的朋友一起玩,四个孩子窜来窜去,在一个玩砣螺的人堆旁停下看热闹。
苏叶站一边看着孩子,突然离他们远一点的人群里传来一声惨叫,苏叶转头看过去,一个八、九岁的男孩猛从人群中跑开,苏景海提一木棍追后面,男孩子边喊救命边跑着绕过一堆又堆人,苏景海紧追不放。
顿时晒场上玩的人都停下,站着看热闹,这场面久不久来一次,大家都习惯了。
谢承熹和谢云芙回来抱苏叶小腿,好奇地看苏景海: 这个伯伯好奇怪,明明能追上大哥哥的,棍子快落大哥哥身上时,伯伯速度明显变慢。
谢云舒和谢承瀚加一些孩子嫌热闹不够,冲男孩子大叫:“快点,快点,快追到了,快!快!”
棍子落孩子身上时,一些孩子捂着眼,嘴里喊:“啊啊啊,好疼”
看小孩子的大人们
最后男孩子靠近苏叶,抓着她的胳膊:“姑,救救我,我爹要打死我了”
苏叶看快跑瘫的孩子:“你又干什么坏事了,小子,你爹要真想揍你,你是跑不了的”
男孩气愤道:“我不过抓了家里两只鸡去做叫花鸡吃,拿自己家里的东西能叫偷么”
谢承瀚朝他做个鬼脸:“重点是逃学又干坏事”
男孩噎住,苏景海也不废话,上来和苏叶打声招呼,揪着他耳朵回去,四个孩子摸摸自己的耳朵,大哥哥的耳朵肯定很疼
谢承瀚咽了咽口水:“大伯娘,我以后要是逃课,爹会不会这样揍我?”
苏叶笑了笑:“你爹不揍,大伯也会揍”
谢承瀚打了个寒颤,他还跟小伙伴们商量怎么逃课去摸鱼,这
没见过这阵仗的傅家兄弟目瞪口呆,心里却也羡慕,有父亲管者,被打也情愿。
谢卫华晚上回房,看做好的两双高帮棉鞋,还有两双开始做,这大小一看就是大舅哥的,酸溜溜地和苏叶说:“你对大哥真好,他能穿得了这么多鞋吗?”
苏叶好笑:“卫辰回来不是说大哥估计以后会经常下乡,高帮棉鞋下乡穿的,布鞋平时穿的,皮靴是应酬时穿的,不多,我给你做的鞋好几双新的都沒穿,这种醋也吃?”
谢卫华小声悻悻嘟囔:“他又不是没成亲”苏叶虽说得有理,谢卫华心里就是不痛快,给老人孩孑做就算了,现在大人也包了。
苏叶看他表情还是有些不愉,跟炕上玩的谢云舒说:“云舒,爹爹不高兴了,你哄哄他”
谢云舒从小人书中抬头:“不是大人哄小孩的吗?爹,娘做错事了,你罚她面墙站!”
苏叶
谢承熹站起来,
扑进苏叶怀里,嘴里喊:“不要,姐姐坏!”
苏叶激动亲亲抱抱儿子:“哎呀,我儿子真好,爹爹和姐姐就会惹娘生气”
谢卫华: 到底谁惹谁啊,怪不得旭哥老说女人不可理喻
这么一打岔,谢卫华心里那点不痛快消失了
夫妻俩在说着话,俩小孩不知何时睡着了,苏叶把谢云舒抱上楼,放床上,小孩儿脸红扑扑的,苏叶心里柔软,亲了亲
中秋节的前两天,在外奔波的人陆续回来团圆,叶德武中午到家,下干就来找苏叶,叶德武喝了杯茶,说:“叶子,高帮棉鞋不管男式或女式、男童或女童,不知怎么流行起来的,卖断货了还有好多人来找”
苏叶高兴:“这不是挺好吗?”
叶德武苦笑:“高兴是高兴,只是我岳家那边做皮鞋多,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40-260
做不过来,按这流行架式,我是想你在村里招些妇女来干,你监督下生产一批出来”
苏叶倒茶的手顿了一下,“你确定做出来能卖掉吗?”
叶德武语气坚定:“能卖掉,到十一月份,里面加一层兔皮毛,就算卖不掉我自己压着”
苏叶没立刻应承他,说:“你让我想一想”。
叶德武:“好吧,你和卫华商量一下,最好节后给我信息”,叶德武很想趁这波热度赚一笔,他可以找别人做,但却没有一人比苏叶和谢卫华更令他放心。
叶德武走后,苏叶算了算高帮棉鞋成本,木头底一双加工费是十文,包木头底的是三层棉布用糯米浆粘成的硬布,所费不大,布料好的鞋面鞋带加起来要二十文顶天了,一双鞋全部料人工加起来不超五十文,这鞋大人叶德武卖二百文一双,给她的价是一百五十文,一双鞋她能挣一百文,大童鞋给她的价是一百二十文,小童一百文,好像太多了,苏叶算了几次还是这个数,心动了。
相比二十两一双,十几两一双,几两一双的各种皮靴,皮鞋,这鞋算便宜,只是这是棉布做的啊,胜在款式新颖,一般老百姓不会买,中等人家
还有一个月才到农忙,请二十个人来,用流水线的方法做,一天能做出八十到一百双基本上没问题,小孩的更容易。
晚上苏叶把这事说了,谢卫华思考一会,说:“做是可以做,你想自己做还是谢家做”
苏叶:“当然是谢家,我爹的徒弟都不在村里,木头底我爹没时间做,要一人拿样板去城里找景楠订做,布料要人买回来”
谢卫华:“这都我去办,布料去府城自己铺里拿”
苏叶:“卫远夫妻俩明天回来,这样,明天下午大家都在了,一起商议再说?”
习惯了拿主意的谢卫华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顺着妻子说:“好,看他们有什么意见没。”
次日下午,家里大人聚堂屋里商量时,谢母说:“我没什么意见,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谢卫华看向谢卫辰夫妻俩,谢卫辰说:“大哥决定就好,一天我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出力或跑腿,总看书会头晕,读书要劳逸结和”
赵晴笑道:“我可以缝鞋面”
谢卫远爽快道:“大哥说什么就什么,用我的地方直说。”
谢卫远媳妇何氏期期艾艾地说:“节后我留家里帮忙。”
谢卫华和苏叶没说不用她留下来,谢云靖一岁多了,回来的少,跟家里人都不亲,谢母不说,苏叶知道她心里惦记这小孙女的,这次留下来也好,兄弟姐妹一起长大感情才深厚。
做棉鞋的事确定了下来,大家散了,苏叶谢卫华没走,两人要把需要置办的东西记录下来,鞋面大人小孩所需的布料颜色也要商讨一下。
谢卫远出了堂屋门,伸下懒腰,穿过走廊,来到后院院里,看见女儿走路摇摇摆摆,咯咯笑地追谢承熹谢云芙后面,沉默了,他想,以后女儿要常回来,或是在家常住。
“三叔,三叔” ,谢云舒和谢承瀚朝他跑来,谢卫远笑着把谢云舒抱起抛起来,谢云舒兴奋地咯咯笑,谢承瀚楸着三叔的裤子:“我也要,我也要”。
谢承熹谢云芙谢云靖被吸引过来,三小期待地看向谢卫远,每个小孩轮流玩过几次,还追着谢卫远不放。
谢云舒谢承瀚: 老爹不和自已玩这游戏,三叔回来了,怎能轻易放过。
第一次这么玩的谢承熹谢云芙眼亮晶: 好好玩,三叔真好!
第243章 第243章
谢卫远每月俸银不过三两银子,如不是还有些许灰色收入,细养一家三口都不够,粮食农产品还是从家里拿去的,大部份衣服布料也是拿家里的。
果园是免税十年,拖二哥是秀才的福,对岸的良田和后园的旱地都免了税,徭役和人头税也不用出,谢卫远想来想去,对家里最没贡献的是自己了。
所以对大哥大嫂要做什么他都支持,况且他觉得自家大嫂做什么就没有不挣钱的。
次日,顾不上当天是中秋节,谢卫远找上了同样回来过节的苏景楠,找他来家里,跟苏叶谢卫华一起谈妥做木头鞋底事项,样板也给苏景楠打包一份回去
苏叶前世曾在一家做鞋贸易的公司工作过,前世今生脚大小一样,标准的37码脚。
鞋子每个码相差05厘米,其它码的模型就按这标准扩展或收缩,虽不是绝对的标准,但也相差不大,32码、33码、34码、35码、40码、41码、42码这几个码鞋底订做的较多
订做了鞋底,中秋一过,谢卫华去府城拉回布料
请人,备料,订的鞋底做好一部份,谢卫远送了回来,三天后正式开工,原以为很容易,上手了苏叶才知道锁碎的事情太多,码数多,鞋面尺寸自是不同,她后悔了,很想甩手不干了,但不行,只能硬着头皮解决时不时冒出来的问题
包底的布料糊三层,没干,用家里和娘家舅家备用的,好在三层薄,干得较快,能赶上。
同时做几个码容易混乱,只能一个一个来,忙乱了两天才变得有序起来,而且速度比预计的慢上许多。
苏叶告诉自己不能急,一步一步来
既然做了,就做好点,苏叶用绣虚线的蔷薇图案作为标志,蔷薇花图中间绣一个谢字,鞋面裁好后,这图案绣脚跟外侧的那地方,谢母接过了绣这标志的活。
开工三天后出成品,当天做出五十双,苏叶亲自一双双地验过,还好请来的妇女做事很认真,没有不合格的
她这一忙,照看两个孩子就沒那么仔细了,谢卫华做鞋帮不上忙,便把看孩子,傍晚溜孩子的活接过。
之后上了轨道,每天做出的成品逐日递增,又过了五天,码数没做齐,叶德武等不及谢卫华把货送去,自己回来拉货
叶德武看所有现货,只有320双,码数还不齐,不过各颜色配的不错,质量更不用说
货物搬上了马车,他和苏叶说:“叶子,速度再快点啊”
苏叶脸色难看:“我都想甩手不干了,你还要我加快,要不你重找别人做?”
叶德武唬的一跳,赶紧说:“别,别,叶子,表哥错了,你别甩手不干啊,我走了,你慢慢来”叶德武利索的跳上马车,生怕苏叶和他说不干的话
接下来忙碌了二十天,稻谷黄了,红枣能摘了,做鞋的活停下来
发完工钱,上午拉走最后做出来的一批,苏叶算了算,忙活一个月,纯利是一百五十两银多一些,个种材料还留有一些
中午,用完午饭,苏叶把帐本给大家看
谢母只看最后的数目,说:“不错,没想做棉鞋也能挣这么多钱”
谢卫辰仔细看过,说:“不错,纯利竟比布铺多一倍,辛苦大嫂了”这一个月他也了解到,鞋子分码做,事情很琐碎,大嫂不出两天便安排得条理分明,果然是大嫂
谢卫远没在,何氏看了一眼帐本后面的数目,心里是震惊的,她娘家有五十多亩良田,除去田税,佃户分成,每年卖粮所得基本上是五百多两上下,在县郊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40-260
已是非常不错。
这才一个月,纯利一百五十多两,材料还剩有,没成亲前她总听她爹说福家村的许多户人家是隐藏的富户,果园结果后,收入已算是大笔,还有府城的布店。
为什么她觉得夫家挣钱很容易呢,这一个月辛苦是辛苦些,但挣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苏叶眼睛看过每一个人,赵晴的肚子大了,最后看向何氏:“三弟妹,农忙过后鞋子还要做,到时你来管这个,如何?”
何氏吓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双手乱摆:“我不行!什么都不会”
苏叶笑了笑:“这一个月下来,你做得很不错啊,各
流程你也清楚,开始时难,捋顺了不是容易了么”她不想每天做那么琐碎的事,何氏有着这时代女子的温顺,不代表她没能力。
谢卫远:“就这么决定,明天开始收稻,卫远回来你们商量”
何氏脸上快哭的表情,苏叶视而不见:“这一个月大家都累了,农忙也不用我们女人下地干活,这段时间大家好好歇,今晚我下厨,大家好好吃一顿。”
听苏叶说要亲自下厨,大家眉开眼笑,只有何氏满心的不安,希望相公能马上回来,把这事推了
大家都走了,她还呆坐着,谢母站起来,拍拍三儿媳的胳膊,说:“不用想太多,又不是你一个人,还有我们呢,解决不了找你大嫂啊,你怕请来的人不老实,压不住,你大嫂只要边上一站,什么人都老实了”
何氏被婆婆这么一说,心想也是,便放开,说:“婆婆,我去看看云靖”,她感觉回来,女儿都不粘她了,早上一挣眼便叫着找哥哥姐姐。
麻烦甩出去,苏叶心情很好,回房让丫头们退下,亲亲抱抱两个孩子,谢云舒打个哈欠,眯着眼说:“娘,你忙完了”
苏叶小低声说:“忙完了,以后没那么忙了,睡吧,睡起来娘送你去学堂”
谢云舒嗯一身,睡着了,谢承熹睡了手还抓她的衣服,苏叶把小孩儿的手轻轻掰开,和回房的谢卫华说:“孩子你照看一下,我去厨房看看。”
谢卫华抱着她:“休息一会再去”
苏叶握着他的手:“不累,有段时间没做扣肉了,这菜大家都爱吃,今早我让张嬷嬷买五花肉,这菜要早准备”
“辛苦你了!”
厨房里没人了,苏叶看了看食材,五花肉约有三斤,一个木桶里有两条约三斤的草鱼
苏叶备些调料,香料,把五花肉洗净,切成长短皆是一指长的方块,焯水,烧火,小炒锅里倒半锅油,肉块炸成金黄,夹起晾凉,抽出烧旺的柴火。
锅里油舀出来,留一点点油在锅底,加一根柴,放入葱姜蒜炸香,加点米酒,半勺糖,一勺酱,三勺酱油,划拉一下,倒入一瓢半水,放进备好的香料,大火烧开再小火煮。
锅盖盖上,之前炸的肉块不烫了,拿来切成半指甲厚的长块,放一个干净木盆里,后去地窖里拿出五两左右的介咸菜泡上。
锅里的汤水煮了两刻钟,苏叶熄了火,连汤带料地倒入装肉片的木盆里,用筷子拔了拔,保证每片肉都泡汤水里。
张嬷嬷歇得迷糊,听到厨房有动静,起来洗把脸,人清醒了,进厨房看大太太忙活,不好意思地说:“大太太怎么不叫老奴一声”。
苏叶应道:“没事,五花肉我都拿来做扣肉了,晚点你去果园里抓两只阉公鸡,两斤左右的,杀了放着,我来做”
张嬷嬷应道:“好的”
傍晚,饭桌上的菜种类不多,只扣肉,白切鸡,蘑菇炖鸡,麻酱拌豆角,炒青菜五个菜,但量都很足
谢卫辰一进饭厅,就紧盯着扣肉,待开饭,筷子直向扣肉,连夹子三次才吃米饭
苏叶做的白切鸡和其它人不一样,不是煮,是浸,浸鸡的水不煮开,水保持要冒泡而不冒的状态,浸一刻钟多一点,捞起来凉了,切块。
蘸酱是用花生油炸红葱头,倒入酱油烧开,鲜嫩的鸡肉蘸这酱料,无比的美味。
谢承瀚和谢云舒一口扣肉,一口米饭,一口鸡肉,吃得喷香,大伯娘(娘)做的菜就是不一样
谢承熹吃了扣肉,用勺子挖扣肉下面的咸莱拌进白米饭里,美滋滋的,小云靖也乖乖地给奶娘喂,小胖手时不时指向扣肉。
这饭吃得没人说话,小孩也不闹了。
三斤五花肉油炸后缩一点,分五个大海碗蒸,留给下人一碗,小孩那桌一碗,三海碗的扣肉全光了,碗底留一点点咸菜
最后剩下一半的蘑菇炖鸡
谢云舒放下筷子,冲苏叶喊:“娘,明天还吃扣肉”
谢承瀚接道:“大伯娘,明天我还想吃扣肉”
谢卫辰夫妻俩也期待地看向苏叶,苏叶笑笑:“明天买到五花肉就做”
第244章 第244章麻烦
忙的这个月里,苏叶顾不上傅家,晚上孩子们睡着后,她才有时间问谢卫华:“傅家兄弟现在怎样了?”
谢卫华回道:“在打基础,身子养好了些,没那么瘦了,正式学武得年后”
苏叶边铺炕边问:“他们跟村里孩子处得怎样?”
谢卫华:“总体上还不错,孩子多,中间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只要排挤不太过分,不是大问题”
“族长一家的态度很重要,傅夫人是邀请来的,傅家在村里不会被刁难”
“女学快建好了吧?”
“大体上好了,装修和细节农忙后继续,腊月前能整好,傅家年后才搬走的了”
“这两天短工就来,短工那边你交代一下,别闹出什么误会”
“我知道!”
夜深,谢卫华拥抱熟睡的妻子,右手轻抚妻子额头,鼻子,粉唇,成亲前他曾承诺让她过简单的生活,尽管他尽量不让她操心太多,但做为长嫂长媳,很多事避免不了
被骚扰的苏叶迷糊挣眼,油灯还亮着,手抚上谢卫华的脸:“什么时辰了?有心事睡不着?”
谢卫华声音亲昵,说:“叶子,辛苦你了”
苏叶愣了愣神,后笑了笑:“说傻话呢,今天怎么感性起来了”
谢卫华亲着她的手:“成亲前我应承你,让你过简单的生活,这几年你不仅操持几个小的婚事,现在又为挣钱忙碌。”
苏叶白他一眼:“几个小的婚事是娘和姑姑操持的,做鞋那一块不是甩给三弟妹了吗?”
谢卫华觉得苏叶翻白眼也是风情无限,顾不上回话,欺身轻吻妻子的粉唇。
次日,天没亮,谢云华和谢卫辰领着果园里的两家男人下地
谢卫远辰时中到家,苏景枫值班不能回来,他去和苏世伟说了才去田里,谢承瀚和谢云舒跟着他去,嚷着去抓蚂蚱
巳时,谢母和苏叶在院里摘中午用的食材,陆城拉脱粒的稻谷回来晒,说傅启烨傅启松兄弟俩也在田里割稻,谢卫华让她们多做些饭,两孩子中午在这吃饭
谢母一惊:“这俩孩子怎么去割稻了?千万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40-260
别割到自己啊”
陆城笑着回答:“老太太,是傅夫人差两人去的,说要锻炼锻炼,两孩子很聪明,很快学会割稻,干得还行”
谢母还是不放心:“还是不行,两孩子没干过活,割到手脚怎么办,陆城啊,你去了叫他们回来吧”
苏叶开口:“娘,两孩子去田里时,华哥没让两人回来,自有他用意”
谢母想想也是,大儿子办事一向妥当,不再坚持
而这时府城,叶德武遭遇了一点麻烦,昨天拉来一批货,他想着再呆一天再和叶德正回家看看,分家后他和叶德正分到的田地佃出去了,但老爹还自已侍弄五亩,大哥自己种,帮不上忙,两人得回村帮忙几天。
生意好,叶德武正忙着给客人拿鞋,这位客人大手笔,各种码都买五双,不想被一老太太和三个中年妇人骂上门。
四人一来,老太太扔一双女款高帮棉鞋在前面,大骂道:“黑心的奸商,卖二百文的鞋老娘穿两天就烂了。”
老太太开了头,她带来的三个儿媳帮着婆婆骂
有热闹,从来就不缺看热闹的人,很快,叶德武铺子门前被人围得里外三层
叶德武也不说话,就这么站着,静静看四个女人和看热闹的人面目狰狞地骂够了,才慢条斯理地从货架上拿下一双鞋,跟老太太扔他前面的鞋摆在地上,对周围的人说:“我不想说什么,大家看看我家的鞋和老大娘的鞋有什么不同。”
围在最前面的几个当真仔细看地上的两双鞋
四人来闹时,叶德武正拿鞋给的那位客人是个中年男子,中等身材,面相很和气,他只瞧地上的鞋两眼,便说:“大娘的这鞋和老板店里的鞋猛看上去一模一样”。
老太太大喝:“放屁,这鞋就在这店里买的。”
那位客人也不恼,笑眯眯地说:“猛看是一样,细看差别大了,一,老板的鞋外侧虚绣着蔷薇花,大娘的那双外侧绣的不知是什么
二,老板的鞋面布料是五两一匹的上等棉布,里衬里柔软的松江白布,大娘那双是二百文一匹的棉布,且没有里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