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1031章 大唐双龙传(石青璇 上)

第1031章 大唐双龙传(石青璇 上)(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高武:我的武学每天都在离家出走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华娱:从房车旅行直播开始 千岁词 白骨道人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遮天之妖女请助我修行 让你设计装备,你给我搞科幻?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我能进入众生前世

易华伟抬手示意对面的座位,语气温和:“清晨来访,不知有何指教?”

师妃暄在他对面优雅落座,目光清澈地看向易华伟,直接道明了来意:“先生,妃暄此次冒昧打扰,是想为先生引荐一位朋友。”

“哦?”

易华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眼中露出一丝兴趣:“能让妃暄亲自引荐的朋友,想必非同寻常。不知是哪位高人?”

师妃暄端坐如莲,轻启朱唇,声音空灵:“妃暄想为易盟主引荐的,乃是妃暄的一位师叔,亦是当今世间一位奇女子——石青璇,石大家。”

“石青璇……”

易华伟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脑海中迅速掠过相关的信息。他对这个大唐世界的重要人物自然有所了解。

“正是。”

师妃暄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神色:“青璇师叔的母亲,乃是我静斋上一代最杰出的门人之一,碧秀心师伯。”

语气微顿,似乎斟酌着用词,方才继续道:“当年,‘邪王’石之轩惊才绝艳,却亦正亦邪,行事偏激,为祸武林,其《不死印法》诡谲莫测,更兼身兼花间派与补天道两家之长,无人能制。碧师伯为化解其戾气,挽救苍生,毅然选择……舍身饲魔,以无上慈航慧剑与至诚之心,试图引导石之轩回归正途。”

“然而,邪王心性之复杂,远超想象。碧师伯的深情与感化,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石之轩,却也导致他体内善念与恶念激烈冲突,最终……人格分裂,陷入长久的挣扎与痛苦之中,这数十年来,虽未再如以往般兴风作浪,却也成了武林一桩难以言说的憾事。”

易华伟静静听着,面色平静。石之轩与碧秀心的故事,他知其梗概,但听师妃暄以慈航静斋的视角道来,更添几分宿命的悲情色彩。

“石之轩与碧师伯相恋后,生下了青璇师叔。”

师妃暄继续道,语气中带着对石青璇的怜惜:“然而,因其自身性格的扭曲与矛盾,石之轩竟将他自创的《不死印法》心法写于卷上。碧师伯为寻化解其戾气之法,潜心研读,却不知此法诡异霸道,最耗心神……最终导致碧师伯心力交瘁,减损寿元,在青璇师叔年幼时,便……撒手人寰。”

说到此处,即便是心境修为如师妃暄,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黯然。碧秀心为苍生、为爱人、为女儿付出了一切,其结局却令人扼腕。

师妃暄抬眸看向易华伟,语气转为一种由衷的赞叹:“青璇师叔继承其母之清雅,其父之灵秀,堪称钟天地之灵气于一身。仙子下凡,亦不足以形容其风采。气质清纯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玉容娇颜,美得不可方物,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亦难描其万一。体态完美,尽得风流妙致,然其周身自带一股圣洁风华,令人见之忘俗,不敢生出丝毫亵渎之念。”

“青璇师叔虽不喜武林纷争,常年隐居,却以一手超凡入圣的箫艺名闻天下。其箫声,可引空山鸟语,可动幽谷流泉,可抚平人心躁动,亦可演绎红尘百态。天下间,论及萧艺,无人能出其右。加之她性情高洁,与世无争,许多武林前辈高人都与她有交情,对其十分敬重。”

师妃暄最后道:“妃暄思忖,先生胸怀天下,志在平息纷争,开创太平。青璇师叔虽不涉俗务,但其人其艺,或可为这纷扰乱世,带来一丝清宁与慰藉。且她身世特殊,对正邪之道、人性之复杂,亦有独到见解。故妃暄冒昧,想引先生与青璇师叔一见。”

当师妃暄提及石青璇“以萧艺名闻天下”时,易华伟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他早已波澜不惊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一个久远的身影,一抹带着羞涩与倔强的清丽容颜,仿佛穿越了百年的时光,悄然浮现在脑海深处。

绿竹巷中,幽篁里,那清越婉转的箫声,曾伴随他度过许多筹谋与静思的时光。那份于权谋争斗中依然保有的纯粹与深情,那份因音律而结下的默契……虽时光流转,世界变迁,此刻被师妃暄的话语触动,竟依然清晰如昨。

易华伟的眼神出现了刹那的恍惚与追忆,虽然转瞬即逝,便恢复了一贯的深邃平静,但那一闪而过的微澜,并未逃过师妃暄敏锐的观察。她心中微动,却并未点破。

易华伟缓缓放下茶杯,指尖在微凉的杯壁上轻轻摩挲了一下,抬眼看向师妃暄,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弧度:

“听妃暄如此描述,这位石青璇大家,果然是位世间难得的奇女子。本座虽是一介俗人,对这等清音妙艺、高洁之士,亦是心向往之。妃暄盛情引荐,岂有推辞之理?不知石大家现在何处?”

师妃暄见易华伟答应,清丽的脸上露出一抹浅笑,如冰雪初融:“青璇师叔不喜喧嚣,常年隐居在成都郊外的一处清幽之地,名为‘幽林小筑’。若先生方便,妃暄此刻便可引路。”

“好,那便有劳妃暄了。”易华伟欣然起身。

两人离开悦来客栈,出了成都城,沿着一条蜿蜒于田畴与山丘之间的小径,向郊外行去。

师妃暄白衣飘飘,步履轻盈,行走在这乡间小路上,更显仙姿绰约,与周围自然景致完美相融。易华伟青衫磊落,步伐从容,看似寻常步行,速度却丝毫不慢,始终与师妃暄保持着并肩而行的距离。

行走间,师妃暄看似随意地眺望着远山,语气平和地开口,仿佛只是在闲聊:“先生,方才在客栈院中,见绾绾姑娘……似乎与数日前大有不同。妃暄观其气息,圆融流转,隐然已有宗师气象,天魔大法显然已臻至一个全新的境界。想不到短短数日,精进如此之速,实在令人惊叹。”

绾绾的突破太快太猛,完全不合常理,而这一切,显然与易华伟脱不开干系。她想知道,易华伟究竟用了何种手段,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易华伟闻言,神色不变,目光依旧欣赏着路旁的景致,淡然道:“武学之道,玄妙无穷。有时突破瓶颈,或许只差一个契机,一点外力。绾丫头的天赋本就不错,此前积累也已足够,我不过是顺手推了一把,助她凝聚真气,贯通关窍罢了。说起来,也是她自己的造化。”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师妃暄心中却更是凛然。助人突破天魔大法十七层,这等于是造就一位接近大宗师级别的高手,在他口中竟只是“顺手推了一把”?这需要何等深厚的修为与对天魔大法本质的深刻理解?

“先生修为通玄,手段莫测,妃暄佩服。”

师妃暄由衷说道,随即话锋微转,带着一丝探究:“只是,阴葵派武功路数,向来以诡谲霸道著称,与中正平和的玄门正道大相径庭。先生竟能洞悉其奥妙,并助其突破,实在……匪夷所思。”

易华伟侧头看了师妃暄一眼,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高深莫测:“天地万物,皆有其理。武功亦然,无论正邪,其本源无非是精气神的运用与升华之法。洞悉其理,把握其枢,则万法皆可为我所用,亦可助人所用。所谓正邪之分,有时不过是运用之心与目的之别罢了。”

顿了顿,易华伟意味深长地道:“便如那《不死印法》,在石之轩手中是颠倒生死、惑乱人心的魔功,但若得其真意,换个角度运用,未尝不能化生出无穷生机,成为守护之道。关键在于……执掌力量的人,心向何方。”

师妃暄秀眉微蹙,陷入沉思。

易华伟的话语虽有些离经叛道,但其中蕴含的某种超越门户之见的“道理”,却又让她无法反驳。

见她沉思,易华伟也不再多言,转而将目光投向小路前方那片愈发浓郁苍翠的山林,那里,想必就是“幽林小筑”的所在了。

他心中对那位身世坎坷、以萧艺冠绝天下的奇女子,也生出了几分期待。不知她的箫声,与记忆中那抹绿竹倩影的琴音相比,又是何等光景?(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 三流侦探玄学破案 烟花灿漫的日子 今天也不受待见 查无实据 越爱越寂寞 皇上别闹 迪奥先生 失忆了别闹 如果能够挽回 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