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大唐双龙传(石青璇 下)(1 / 2)
二人沿着被落叶半掩的幽径,深入这片秋意浓郁的山林。越往深处,人迹越罕,惟有鸟鸣啾啾,更显空山幽静。
行不多时,前方竹林掩映之处,隐约现出一角飞檐。
师妃暄停下脚步,轻声道:“先生,前方便是青璇小姐的‘幽林小筑’了。”
就在话音落下的刹那,一阵箫音自山林幽谷深处升起,悠悠扬扬地传了过来。
初起时,极其幽远、轻柔,如一线清泉,自石缝中悄然渗出,带着山间的凉意与纯净,缓缓流淌。随即,箫音渐响,曲折婉转,时而如秋风拂过竹海,万叶吟唱,空灵而略带悲戚;时而如寒潭映月,清冷孤寂,照见心底最深处的那一抹幽独;时而又似有无限怅惘与追忆,在音符间流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悲伤的故事,不激烈,不张扬,却丝丝入扣,直抵心扉,让闻者不由自主地心生宁静,又隐隐泛起一丝莫名的感伤。
“是青璇小姐的箫声。”
师妃暄侧耳倾听,清冷的眼眸中也流露出一丝迷醉,片刻后,叹道:“每次听闻,都觉心灵如同被清泉洗涤过一般。”
易华伟驻足,负手而立,静静聆听,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这箫音,确实已臻化境,不仅技艺超群,更难得的是其中蕴含的那份超然物外、却又深谙世情的灵性与情感。与他任盈盈那带着几分江湖儿女洒脱与深情的箫声相比,石青璇的箫音更显空灵孤寂,不染尘埃,仿佛来自另一个远离纷扰的纯净世界。
“果然名不虚传。”易华伟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许。
两人循着箫声,穿过一片青翠竹林。竹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与那清越的箫音交织,更添几分雅趣。竹林尽头,地势微隆,几间造型简朴雅致、完全由竹木搭建的屋舍映入眼帘,这便是“幽林小筑”了。屋舍周围,一圈低矮的竹篱,院中植着几株秋菊,正傲霜绽放,白的如雪,黄的似金,还有淡紫浅红,为这清幽之地点缀了几分生动的色彩。
箫声,正是从院中传出。
只见小院中央,一株叶片已转为金黄的古树下,设有一张石桌,两张石凳。一位女子,背对着易华伟二人的方向,正坐在石凳上,臻首微侧,手持一管青翠欲滴的竹箫,红唇微张。
女子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长裙,裙摆如云霞般铺散在石凳周围,材质看似普通,却淡雅出尘。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自然垂泻至腰际,仅用一根同色的青色丝带松松挽住一小束,更添几分随意与自然的风致。
虽然只是一个背影,但那纤柔合度的身姿,那如天鹅般优雅修长的颈项,那仿佛凝聚了天地间所有灵秀之气的轮廓,已足以让人心驰神往,想象其正面该是何等的绝世风华。
师妃暄并未出声打扰,只是与易华伟静静立于竹篱之外,等待着这一曲的终了。
箫音在一个悠长而渐次微弱的尾音中,徐徐消散,余韵却仿佛依旧萦绕在竹林间、山谷内,久久不散。
那青衣女子缓缓放下竹箫,置于石桌之上,似乎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才盈盈起身,转了过来。
就在她转身,目光与易华伟接触的一刹那——
时间,仿佛有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凝滞。
正如师妃暄所描述,这是一张美得难以用言语精确描绘的玉容。肌肤莹白胜雪,光滑细腻,仿佛上好的羊脂美玉精心雕琢而成。五官的每一处都恰到好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致和谐、清纯至极的美丽。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蒙着一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轻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与疏离。琼鼻挺秀,唇色是自然的淡樱色,不点而朱。
气质空灵剔透,仿佛不属于这纷扰的尘世,任何世俗的欲望与杂念,在她那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目光注视下,都会自行惭秽,消弭于无形。然而,在这极致的清纯与圣洁之中,又隐隐透着一股源自其复杂身世与经历的、深入骨髓的孤寂与易碎感,仿佛一件精美绝伦却易碎的琉璃器皿,让人在惊艳赞叹之余,又忍不住心生怜惜,生怕一丝俗世的风雨便会将其摧折。
石青璇的目光先是落在师妃暄身上,唇角微动,声音清冷:“你来了。”
随即,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师妃暄身旁的易华伟。
就在与易华伟那平静、深邃,仿佛能容纳星海的眼眸对上的瞬间,石青璇那原本波澜不惊、清澈如湖的眸子里,极其罕见地,泛起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她见过太多人,有武林豪雄,有文人雅士,有隐逸高人。他们的目光,或惊艳于她的容貌,或敬畏于她的身份,或痴迷于她的箫艺,或带着各种目的与欲求。
但眼前这个青衫男子的目光,却完全不同。
他的注视平和而坦然,带着欣赏,却绝非占有;带着洞察,却并无冒犯。那目光太过深邃,仿佛能一眼望进她灵魂的最深处,看透她所有的过往与隐藏的孤寂,却又奇异地不带任何评判,只有一种近乎自然的“理解”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超越了时光的平静。
这种感觉,是她生平从未经历过的。仿佛在他面前,一切伪装与屏障都失去了意义。她那颗因身世坎坷、因看透世情而常年保持静默疏离的心,竟不由自主地微微悸动了一下,一种莫名的、连她自己都无法解释的情绪悄然滋生。
想起师妃暄所言,石青璇持箫的玉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分,心中有许多疑问,却怎么都开不了口。
这一切的变化,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细微得几乎无人能察。
石青璇毕竟是石青璇,心性修为非同一般,那瞬间的异样很快便被压下,恢复了那副清冷自若的模样,只是看向易华伟的眼神中,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一丝探究。
师妃暄将石青璇这极其细微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亦是微微讶异。这位‘师叔’性子清冷,对陌生人向来保持距离,今日初见易华伟,竟会流露出如此细微的失态?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足以说明易华伟此人气场之独特,连青璇这样的性子都无法完全免疫。
同时,师妃暄也敏锐地注意到,易华伟在见到石青璇真容时,眼神依旧是那般平静深邃,并无寻常男子那种惊艳失神之色,唯有纯粹的欣赏与一丝坦然。这份定力与超然,再次让师妃暄心中对他的评价提升了一层。
“青璇小姐,”
师妃暄上前一步,为两人引荐:“这位便是妃暄曾向你提过的,天道盟盟主—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