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军工科技 > 四千二百二十四章 “沙行者”机器人

四千二百二十四章 “沙行者”机器人(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被逼吃下霸王餐,曹操还求我出山 四合院:从成为傻柱开始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把贫困山村打造成旅游胜地 海贼里的二次元系统 洪荒:此刻,离截教覆灭还有三天! 太初有魔于道先 帝王聊天群:开局秦始皇请求入群 全民觉醒:我能查看人生剧本! 特种兵:他救了我,因为他是兵

林溪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着,抬头时眼里闪着光:“谢谢各位领导的建议!这些点我们确实没考虑周全,回头立刻调整方案。其实我们还有个想法??如果能和智能微电网系统联动,让机器人成为移动的‘能量节点,在光伏

板和储能站之间传递电力,说不定能帮电站解决分布式供电的平衡问题。”

“这个思路好!”吴浩笑着插话,“能源中心的调度系统正缺这种移动节点,你们下周可以去对接一下,把机器人的能量管理模块和微电网系统做个接口适配。’

离开会议室时,走廊里还能听到年轻人热烈的讨论声。张副总望着那扇紧闭的门,感慨道:“以前总担心技术断代,现在看,这些年轻人不仅能接得住,还能跑得更快。”

周院士点了点头,望着窗外的光伏阵列:“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比我们远,也敢闯。这‘沙行者”不光是个机器人,是把光伏、储能、人工智能拧成一股绳,这种整合能力,才是真本事。”

走出会议室,午后的阳光透过光伏膜幕墙,在走廊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考察团一行人放慢脚步,目光扫过墙上年轻人的研发笔记、3D打印的原型样品,还有那张写着“第73次测试失败”的照片,空气中仿佛还飘着刚才讨论

时的热烈气息。

周院士停下脚步,指尖轻轻划过走廊里的“创新时间轴”??上面贴着三年来工作室孵化的37个项目,从最初的光伏板清洁涂层,到如今的“沙行者”机器人,每个项目都粘着团队成员的合影,照片里的年轻人笑容越来越

亮。“你们不是在做实验室,是在种一片’创新雨林啊。”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吴浩身上,语气里带着欣慰,“给土壤(机制),给阳光(资源),给空间(容错),让种子自己生根发芽。刚才那几个孩子,谈技术时眼里有光,说

应用时心里有数,这就是最好的成果。”

张副总顺着时间轴看到“边防帐篷降温材料”的案例,照片里实习生和哨所战士的合影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旁边标注着“已推广至23个高原哨所”。“我在部队待了大半辈子,最知道有用”两个字的分量。”他感慨道,“不是实

验室里的漂亮数据,是能让战士少挨点冻、少受点累的实在东西。你们这工作室,没搞花架子,全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这种‘接地气得创新’,比拿多少专利都金贵。”

汪良工翻着手里的项目手册,指尖在“成本优化”“产可行性”等标注上停顿。“从12万到8万的成本控制,从实验室样品到边防试用,你们把‘创新'和'落地'拧得很紧。”他抬头望向不远处碰撞区里调试无人机的年轻人,“很

多地方的研发是“纸上谈兵”,你们是‘战场练兵’??知道用户要什么,知道生产线能做什么,这种技术转化能力,才是真功夫。”

兵器工业集团的王总忽然指着悬赏墙上一条新发布的需求笑了:““装甲车夜间红外伪装材料,赏金120万,发布方是装甲兵工程学院。这就是军民融合的活例子啊,部队提需求,企业出方案,年轻人当桥梁,比我们开十次

协调会都管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