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九十四章 “月球实验室”(1 / 2)
9“样本编号YL-73,采集深度1.2米,保存温度-5℃,真空密封状态。”陈玥调出样本参数,同步到三人的手腕终端,“实验第一步需将月壤温度缓慢升至25℃,避免温度骤变导致微生物失活,升温速率控制在0.5℃
分钟。”
“收到,升温程序已加载至操作终端。”刘畅将样本罐放入恒温箱,按下启动按钮,屏幕上立即跳出温度曲线,“心月狐、林队,月壤样本开始升温,初始温度-5℃,目标温度25℃,当前升温速率0.48℃
分钟,符合要求。”
张明站在培养区前,检查三台智能培养箱的状态:“培养箱1号:温度25℃,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0.04%,模拟地球地表环境;培养箱2号:温度15℃,湿度40%,二氧化碳浓度0.1%,模拟月球极地生态;培养箱3号:温度30℃,湿度80%,二氧化碳浓度0.02%,极端环境对照组。三台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报警。”
陈玥递给李锐一支无菌移液枪:“下一步,待月壤温度稳定后,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按1:10的比例稀释样本,取0.1毫升稀释液接种至培养基表面。移液枪的量程已校准为0.1毫升,误差不超过±0.005毫升。”
“明白,稀释操作将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全程无菌环境。”李锐戴上双层无菌手套,指尖握住移液枪的推杆,感受着精准的阻尼反馈,“吴刚01号请求启动超净工作台,风速0.3米
秒,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准许启动。”林队的声音传来,“超净工作台已开始紫外线消毒,倒计时29分58秒。”
等待消毒的间隙,陈玥展开实验流程图:“接种后,将培养皿分别放入三台培养箱,培养周期72小时。期间每12小时检测一次微生物群落数量、代谢产物浓度,数据需实时记录并上传。刘工负责检测分析,张工负责数据记录,李队统筹操作,有问题随时沟通。”
刘畅走到检测区,调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设备自检:激光功率50W,分辨率0.1μ,荧光探测灵敏度正常,可识别微生物的DNA荧光标记。”
“紫外线消毒完成,超净工作台开始送风。”30分钟后,工作台的指示灯由红转绿。李锐打开恒温箱,取出月壤样本罐,罐壁的凝霜已完全消退:“月壤温度已稳定在25℃,湿度5%,符合稀释条件。”
张明递过无菌生理盐水瓶:“生理盐水浓度0.9%,无菌等级100级,瓶身无破损,有效期剩余6个月。”
李锐将月壤样本倒入无菌离心管,用量筒加入生理盐水,轻轻摇匀:“稀释操作进行中,月壤与生理盐水比例1:10,摇匀时间30秒,无沉淀产生。”他举起离心管,对着灯光观察,液体呈淡灰色,无明显杂质。
“移液枪吸取稀释液0.1毫升,准备接种。”李锐将移液枪的吸头对准培养基中心,缓慢按下推杆,淡灰色的液体在透明的培养基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圆点,“接种完成,培养皿编号A1(地表环境组)、A2(极地环境组)、A3(极端环境组)。”
刘畅立即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皿边缘:“密封操作完成,无漏液,培养皿表面无划痕,可放入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