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1章 去征服……(1 / 2)
付青表情淡定,暗忖:不是撞邪,而是心性如此。
不过,他没有当着韦春喜的面评价王洋。
过了片刻,韦春喜突然眼珠子一动,自己回过神来,说:“让他去京城也行,那边有妞妞照应他,不至于变叫花子。”
“说不定去了京城,他就改邪归正了。”
付青一听这话,感到好笑,连忙把右手握成的拳头挡到嘴唇前面,清咳两声,掩饰笑声,劝道:“嫂子,依我看,京城反而是个容易学坏的地方,那里贪图享乐,到处是销金窝。”
韦春喜想一想,看着付青,那眼神,显然并未完全相信,目光反而闪烁出一点固执的、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暗忖:姑母早就说过京城很大,很好。那开纸扎铺的苏家、大财主郭家、霍捕快一家,还有石师爷一家,去京城之后,就不回老家住了……如果京城不好,皇帝为什么要住京城?
街头巷尾聊天时,个个都说,天下最好的东西肯定在皇宫里,最享受的人就是皇帝。
韦春喜能说会道,经常跟顾客们聊天,心里对那种说法十分赞同。
所以,此时她怀疑付青的话,心想:阿青不肯带洋洋去京城,肯定是嫌麻烦。
于是,她干脆大方一次,说:“阿青,你给嫂子帮这个忙,路费方面,我肯定不少给你。”
“另外,我还想给妞妞和女婿捎信和东西过去。”
付青口头上暂时答应,微笑道:“行!”
他告辞离开,没说何时出发,反而顺着街道走到官府里去,又去问问王玉娥、赵东阳和乖宝的意思。
当着赵家人的面,付青一边看小小的立哥儿踢藤球,一边说清楚王洋之事的前因后果,又补充道:“春喜嫂子已经答应让他去,但我怕他闯祸,不敢擅作主张,所以来问问你们的意思。”
立哥儿追着藤球跑,嘟着嘴巴,脸蛋胖嘟嘟,脸上的肉肉随着跑动而晃动,似乎因为无法征服这个乱滚的藤球,而不高兴,于是更加卖力地“征服”。
王玉娥、乖宝和赵东阳面面相觑。
赵东阳神情不赞同,说:“京城是个大销金窟,王洋哪有那么多钱花?到时候,恐怕要借一屁股债!王猛和春喜哭都来不及!”
王玉娥轻轻叹气,把不小心摔一跤的立哥儿扶起来,拍拍衣衫上的灰。
因为王洋是她的娘家人,她此时反而不方便表态。
于是,她问:“乖宝,你觉得呢?”
乖宝正在琢磨这事,露出微笑,说:“表哥不是什么囚犯,既然他要去京城,别人反对也没用。”
“何况,人这一生,有数不清的机遇,如果天天窝在小家里,说不定就把机遇错过了。”
显然,她赞成王洋上京城去闯一闯,碰碰运气。
王玉娥一听这话,顿时松一口气,顺水推舟地说:“洋洋坏倒是坏不到哪里去,但就是懒,让他去京城见见大世面,说不定就生出上进的心思了。”
付青察言观色,心想:赵叔反对,但婶子和乖宝赞同,结果是多数赞同。
看清形势之后,他爽快地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带他去,下个月上旬就出发。”
赵东阳也看清楚以多胜少的形势,眼看自己属于少数派,他干脆懒得再发表意见,暗忖:反正王洋跟我的关系不亲,随便他去哪里。如果我多嘴,恐怕孩子奶奶又生我的气。
乖宝反而保持一颗平常心,既没把王洋当成臭狗屎一样的外人,也没把他当成亲近的自己人,甚至把上次拿扫帚驱赶王洋的事忘到只剩虚影。
她眼看王玉娥愁眉不展,便主动安慰:“奶奶,别担心。”
“石爷爷不是在京城养病吗?我写封信给他,托他帮忙看顾一二。如果表哥不老实,石爷爷就可以派人把他送回老家来。”
王玉娥听完这话,舒心许多,说:“石师爷是个聪明人,肯定靠谱。”
“洋洋做假和尚,在本地被别人议论,反而丢咱们的脸。放在京城,他就像一滴水落进大江里,谁也顾不上说他的闲话。”
付青眼看事情彻底商量好了,便感到身心轻松,起身去和立哥儿玩耍,抢走立哥儿的藤球。
立哥儿不服输,追着他跑。
乖宝和赵东阳看得忍俊不禁。
王玉娥反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眼神像发呆。
付青陪立哥儿玩半天,干脆留下来吃午饭,显得亲近极了。
— —
半个月之后,王洋、梅大河和梅大江乘坐付青的马车,跟随长长的商队,高高兴兴地出发,说说笑笑,内心异常兴奋。
一路上,付青请他们吃饭,照顾他们,顺便对他们说一说去外地时需要注意的事。
比如:百里不同俗,所以千万不能随便取笑别人的习俗。
比如:与人为善,不要因口角之争而火上浇油。
比如:不要好色,小心仙人跳。
……
听这些话时,王洋显得心不在焉,因为他的脑子正在做白日梦,梦里的他当上京城最富寺庙的方丈,亲自见到皇帝,被皇帝赏赐黄金袈裟,那种荣光真是灿烂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因此,他把付青的话当耳边风。
反而是梅家两兄弟在认真听,十分感激付青,因为付青和气、大方,不但请他们吃饭,不收他们的钱,而且眼看梅大江生病,付青还请大夫给他治病,真像亲人一样。
这种善待,对从小就是孤儿的梅家兄弟而言,如同荒漠里突然出现绿洲,稀有极了,又美好极了。
所以,等到夜深人静时,这两兄弟回想白天经历的事情,忍不住热泪盈眶。
— —
送走王洋以后,韦春喜既松一口气,又免不了提心吊胆,既高兴,又担忧,内心充满矛盾。
恰好王玉安赶牛车进城来,给韦春喜送活鸭、木炭、菜等东西,一听说大孙子已经走了,他眼睛忍不住变红、变湿润,用手背擦一擦眼角,担心地问:“你拿了多少盘缠给他?”
“他嘴馋,恐怕把钱花光就饿肚子。”
韦春喜亲自递茶水给他,说:“爹,甭操心这个,反正他是个光头,没饭吃还可以去化缘。”
“再说了,妞妞和石师爷都在京城,肯定不会袖手不管。”
一提起妞妞,王玉安反而哭得更厉害,老泪纵横在深深的皱纹里,说:“这好几年,都没见妞妞回来。”
“昨晚上我和孩子奶奶商量,等我们干活干不动了,就坐牛车去一趟京城,看看妞妞、孙女婿和那几个娃娃。”
“如果不亲眼看见她日子过得好,我们死不瞑目啊!”
韦春喜本来没哭,但一听他说这种话,心里变得格外难受,说:“姑母和乖宝亲眼看见了,都说她做官夫人,哪里还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