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4章惴惴(1 / 2)
话说,夜袭『应该』是骠骑军的『老传统』了。
骠骑军在早中期,采用夜袭战术,确实是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战绩,良好的战果。
但问题是……
熊孩子的下鞭腿,并非是万试万灵的妙药。
就像是...
第五百一十二日,申时,邺城内,魏军大营。
司马懿端坐帐中,手执羽扇,神色沉稳如常。帐外忽有斥候飞马而入,疾步奔入帐中,单膝跪地禀报:“丞相,鲁肃军于陈留以南设伏,曹真军遭伏击,损失惨重,已退守陈留以北。”
司马懿闻言,神色未变,只轻叹一声,道:“鲁肃果然不凡,竟能于魏军围追之下反设伏兵,实乃大敌。”
张?拱手问道:“丞相,若鲁肃与朱然合兵,恐将直扑许昌,届时陛下安危如何?”
司马懿淡然一笑,道:“无妨。鲁肃此计,虽妙,然其根本仍在于牵制我军,而非真攻许昌。他若真欲攻许昌,必先与孙权合兵,否则孤军深入,难有胜算。”
张?皱眉道:“然孙权此刻已在邺城外重整军势,若鲁肃引军来援,我军恐难两面兼顾。”
司马懿轻抚案上舆图,缓缓道:“孙权若再攻邺城,正中我计。彼军连日攻城,士卒疲惫,士气已衰。我军以逸待劳,只需坚守数日,待其锐气尽失,便可一举击溃。”
话音未落,帐外又有一骑飞驰而来,斥候疾步入帐,禀报:“丞相,江东军已整军备战,明日辰时将再攻邺城!”
帐中诸将皆露凝重之色。张?沉声道:“主公若再攻城,我军虽有准备,然若久战不下,恐亦损耗甚巨。”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诸将勿忧。我已有安排。”
第五百一十三日,辰时,邺城外,江东军营地。
孙权立于营前,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目光如炬。王平策马至其身旁,低声道:“主公,士卒虽已休整,然连日攻城,伤亡惨重,士气已不如前。”
孙权冷声道:“我知将士疲惫,然战机稍纵即逝。若不趁魏军分兵之际再攻邺城,待其援军回防,我军更难取胜。”
王平沉吟片刻,终是拱手道:“主公有令,末将遵命。”
随即,战鼓再响,江东军列阵而出,士卒如潮,再度扑向邺城。
第五百一十三日,巳时,邺城外,江东军阵前。
战鼓声震天,江东军士卒士气虽不如前,然仍奋勇向前。孙权亲临前线,立于高台之上,手持长剑,高声喝道:“将士们,此战若胜,江东便可立足中原!若败,我等皆无退路!随我冲锋!”
全军士卒齐声高呼:“誓死效忠主公!”
冲锋号角吹响,江东军如潮水般涌向邺城。城墙之上,魏军早已严阵以待,弓箭手列阵,滚木?石堆积如山,火油罐亦已备齐。
第五百一十三日,午时,邺城墙上,魏军守军阵前。
张?立于城头,手执长枪,目光冷峻。见江东军再度攻城,他沉声道:“传令各营,弓箭手准备,待敌军近城,万箭齐发!”
话音未落,江东军已至城下,云梯搭上城墙,士卒攀爬而上。魏军弓箭手齐射,箭雨如蝗,江东军士卒纷纷中箭坠地。
张?高喝:“放滚木?石!”
顿时,巨木巨石自城头砸下,江东军阵前顿时一片惨叫。
第五百一十三日,未时,邺城内,魏军大营。
司马懿端坐帐中,听闻前方战报,神色平静。张?遣人来报:“江东军攻势猛烈,然我军守备森严,敌军伤亡惨重,仍未破城。”
司马懿点头,道:“传令张?,继续坚守,切勿出城迎战。待敌军士气耗尽,我军再以奇兵出击。”
第五百一十四日,巳时,邺城外,江东军营地。
孙权立于帐前,神色阴沉。昨夜一战,江东军再度伤亡惨重,然城门未破,士卒士气已显低迷。
王平走入帐中,拱手道:“主公,若再战,恐士卒难以承受。不如暂退,重整军势。”
孙权咬牙道:“我孙权宁死,亦不退兵!”
王平沉声道:“主公,若再战,我军恐遭灭顶之灾。不如暂退十里,修整军势,再图一战。”
孙权沉默良久,终是叹息道:“罢了……传令各营,暂退十里,重整军势。”
第五百一十五日,申时,陈留以北,鲁肃军中。
鲁肃率军行至陈留以北,接到斥候急报:“将军,曹真已重整军势,率军再度南下,意图拦截我军。”
鲁肃神色平静,道:“无妨。我军本就不欲与魏军正面交锋。传令各营,分兵两路,一路由朱然统领,继续东进;一路由我亲率,引魏军追击。”
朱然拱手道:“将军,若你引魏军追击,恐有危险。”
鲁肃笑道:“无妨。我自有退敌之策。”
第五百一十六日,辰时,陈留以北,魏军大营。
曹真端坐帐中,听闻斥候回报:“鲁肃已分兵两路,一路由其亲率,引我军追击;一路由朱然统领,继续东进。”
曹真冷笑:“鲁肃果然狡诈,欲以分兵诱我军追击。然我岂会上当?传令各营,分兵追击,务必全歼鲁肃军!”
帐中诸将皆应命而去。
第五百一十七日,巳时,陈留以北山道。
鲁肃率军疾行于山道之中,身后魏军紧追不舍。朱然率军绕道东进,亦遭魏军拦截。
鲁肃立于山道之上,望向远方,神色平静,道:“时机已到。”
忽闻山道两侧鼓声大作,伏兵四起,蜀军精骑自两侧杀出,直扑魏军。
曹真惊怒道:“中计了!”
鲁肃哈哈大笑:“曹真,汝亦非无谋之人,然今日却中我计矣!”
话音未落,朱然亦率军杀回,魏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
第五百一十八日,辰时,邺城外,江东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