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诡三国 > 第3791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第3791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 四合院:情义十字路 斗罗:从俘获女神开始无敌 北朝帝业 大造化剑主 半岛:时间之外遇见你 全民三国:我能看见截胡提示语 物价贬值十亿倍,我成了神豪 开局等死?忽悠病友报考修仙大学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三声咳,四声醒。

> 莫怕黑,莫怕冷,

> 喝下这碗,天就明。”

女人跟着哼了几句,忽然眼眶红了:“我外婆临死前,就在哼这个。她说,要是哪天大家都忘了这首歌,咱们就得一直睡下去。”

她没说话,只是把手中的辣粉放回摊位,又多买了三包。

离开集市时,她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来自匿名技术团队:“你的视频已通过去中心化网络扩散至全球2.3万个节点,无法彻底删除。同时,国内至少出现47个模仿账号发布‘辛娘日记’系列内容,部分附带真实史料与田野调查记录。#辛娘真相 热搜排名回升至第三,微博屏蔽词新增‘辣汤’‘蓝花’‘蒜井’等十余项。”

她苦笑。他们终究还是怕了。怕一首童谣,怕一碗蒜汤,怕一群不肯闭嘴的女人。

但她也知道,这场战争早已超越个人生死。真正的战场不在法庭,不在媒体,而在千万普通人每日的选择之中:是选择相信官方通报里“疫情可控”的冰冷陈述,还是相信邻居家老太太熬的那一锅呛鼻辣汤?是选择遗忘课本上从未提及的辛素娥,还是记得她临刑前写下的“我非治病,乃治愚”?

第三日,她启程前往青海湖畔的一个牧区。那里最近爆发集体性神经症状,患者表现为嗜睡、流涎、定向障碍,与YX-409实验动物表现高度一致。当地牧民怀疑水源污染,但环保部门检测无果。她推测可能是新型变种毒素通过食物链传播,遂携带便携式质谱仪前往采样。

途中经过一片盐碱地,远远望见一座倒塌的土庙,庙前立着半截石碑,上面刻字已被风沙磨平。她走近查看,忽然发现碑背有凹陷痕迹,拂去尘土,赫然是熟悉的五瓣花纹!再仔细摸索,竟在碑底夹层中摸出一枚铜钱??正是建安通宝,背面铭文清晰:“辛八,永和七年置。”

她心跳加速。这枚钱不在任何出土记录中,意味着它一直在民间流转,从未中断。而“永和七年”虽非史书记载年号,却是东晋时期民间反抗组织惯用的隐秘纪年。辛八,或许正是那段空白年代里的无名守护者。

她将铜钱收好,继续前行。傍晚抵达牧区,受到一位藏族女医生接待。对方名叫卓玛,曾在青海大学学医,毕业后执意回乡服务。她听完许知遥来意,沉默良久,然后从佛龛后取出一个小木匣。

“三年前,有个汉族老太太路过这里,病死了。临终前交给我这个,说‘若有人来找辛娘,就给她’。”

匣中是一册手抄本,纸张泛黄,以藏汉双语记载了数十种草药配伍法,其中一种名为“玛尔吉”(藏语“觉醒”之意),主料竟是辛草与高原野蒜混合发酵产物。更令人震惊的是,书中多次引用《辛诀》原文,并注明“由第十一世辛娘口授,贞观十年译成藏文”。

她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一行朱砂批注:“火种南渡,分支三路:一入川藏,二走漠北,三隐江南。若有召,同燃。”

原来辛娘之路,从未止步于中原。她们的身影曾穿越雪山,踏过草原,潜入寺庙经卷,藏进游牧部落的迁徙歌谣。权力可以封锁城市,却挡不住风把种子吹向天涯。

她在牧区停留两周,协助卓玛建立简易检测点,培训村民识别中毒症状,并推广“辣汤应急方案”。当第一个昏迷患儿在服用蒜姜汤后睁眼说话时,整个帐篷群爆发出欢呼。一位老牧民跪地磕头,称她们是“菩萨派来的辣椒女神”。

她哭笑不得,却也深深动容。或许在百姓心中,科学与信仰本就不分彼此。重要的是,有人肯挺身而出,哪怕手中只有一把蒜、一口锅、一首歌。

临行前夜,卓玛带她登上附近山巅。月光下,青海湖如银镜铺展,远处群山轮廓似巨龙盘踞。卓玛指着湖心一小岛说:“那是海心山,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那里闭关。我们也管它叫‘醒眠岛’,因为过去常有疯癫之人漂流到那儿,醒来后就说看到了前世。”

她凝望良久,忽然问:“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开始忘记这一切,怎么办?”

卓玛微笑:“那就再唱一次歌,再熬一次汤,再种一次花。只要还有人记得味道,记忆就不会真死。”

她点点头,掏出那枚建安通宝,轻轻抛入湖中。涟漪扩散,月影破碎,又缓缓复原。

回到甘肃后,她接到消息:陈国栋公司旗下三家合作实验室被曝非法进行人体神经实验,两名研究员叛逃并提交证据,其中包括YX-409仍在秘密改良的文件,以及一份名为“清忆工程”的社会控制计划草案??旨在通过空气喷洒微量神经抑制剂,降低公众对敏感事件的记忆强度与情绪反应。

国际舆论哗然。多个国家宣布制裁相关企业,联合国启动紧急调查程序。而国内,终于有主流媒体记者顶住压力,发表深度报道《谁在让我们遗忘?》,引用她发布的资料,还原辛娘千年抗争史。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陆续出现“辛泉行动”:有人自发清理废弃古井,在周围种植蓝花;有人收集祖传药方,汇编成《民间醒魂录》;更有高校学生发起“辣汤挑战”,拍摄自己饮用蒜姜醋混合液的过程,配文“今日份清醒摄入完成”。

她躲在祁连山脚下一个小村落,看着这些消息,久久无言。

直到某天黄昏,村口跑来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气喘吁吁地塞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画着一口井、一朵花、一个戴眼镜的女人,下面写着:

“阿姨,我奶奶说你是辛娘娘派来的。我们家 cellar 里还有去年晒的蒜片,要不要拿去救人?”

她蹲下来,认真地说:“要。而且你也要学会煮,以后说不定你来救别人。”

小女孩用力点头,蹦跳着回家去了。

晚风拂过院墙,带来远处孩童嬉闹声。其中隐约夹杂着歌声,稚嫩却坚定:

> “井边开花不开灯,

> 月下熬汤唤魂灵……”

她倚门而立,望着天边最后一缕霞光,忽然觉得,也许所谓的胜利,并不是揭开全部真相,也不是扳倒某个权贵,而是当一个孩子本能地选择相信光明,而不是服从黑暗时,火就已经赢了。

夜深了,她再次打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添上一行字:

> “今夜,我又看见了井。

> 它不在敦煌,不在玉门,不在任何地图上。

> 它在每一个敢于记住的人心里。

> 而我终于懂得??

> 辛娘不死,因人间尚有不甘沉睡的眼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