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割鹿记 > 第九百七十章 今日之双雄

第九百七十章 今日之双雄(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错嫁高门,主母难当 美剧疯人狂想曲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魔劫临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财阀独女穿七零 荒岛求生,绝美女神恋上我 四合院:山一程,水一程 救下的落水少女,竟是宝藏女孩 特种兵:特战精英,震撼狼牙

就在此时,高台最后一道光芒收敛。卢青词的身影缓缓消散,但在原地,留下了一件东西??那是一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上面刻着半个“卢”字,边缘焦黑,显然是从某块更大的铭文上硬生生掰下来的。

李烬拾起它,眉头微皱:“这是……愿力石板的碎片?”

瞎眼老僧伸手触碰,忽然浑身一震:“不对,这不是普通的石板碎片。这是‘初愿碑’的残角。”

“初愿碑?”郭光不解。

“传说中,三百六十块愿力石板最初并非分散天下,而是合为一体,立于上古圣王祭坛中央,名为‘初愿碑’。”老僧声音低沉,“据说,只要集齐所有碎片,重新拼合此碑,并以至诚之心点燃灯火,便可实现一个超越因果的愿望??不是改命,不是逆天,而是重塑规则本身。”

三人默然。

良久,李烬将残片收入怀中,淡淡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郭光急道,“如果我们能许愿,为什么不直接许一个‘天下太平’?”

“因为那样的太平,不是我们赢来的。”李烬看着远方燃烧的余烬,“它是施舍,不是果实。我们要让世人相信,太平不是神赐,不是帝王恩典,而是无数普通人咬牙挺过来的结果。只有这样,它才不会轻易被人夺走。”

郭光低头,看着手中流动的铜钱,终于点头。

数日后,幽州废墟之上建立起第一座“明灯亭”。亭中悬挂一盏油灯,永不熄灭。灯下石碑刻着一行字:

> **此火来自燕山地火,燃于民心所向。

> 每夜子时,凡有愿者,可前来添油一滴,诉愿一句。

> 若愿成,请归来熄灯;若未成,请继续燃之。**

消息传出,四方百姓络绎而来。有人为病重亲人祈福,有人为亡故战友送行,更多人只是默默放下一勺菜油,低声说一句:“我不想再饿肚子了。”

十年后,这样的明灯亭遍布天下,连昔日门阀庄园的废墟上也都建起了灯亭。孩子们在灯下读书,老人在灯旁讲故事,旅人在灯下写下家书。

又三十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幽州旧址,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手稿。他是当年余烬盟中最年轻的成员,如今已是史官。他将手稿放入新建的“割鹿书院”藏书阁,并在扉页写下:

> **本书名《割鹿记》,非记帝王将相之事,乃记凡人奋起之志。

> 其中无一人姓卢,无一人居庙堂,但他们的眼睛,曾照亮过最深的黑夜。

> 吾不敢称其为英雄,只愿后人读至此处,能想起??

> 那个愿意活下去的自己。**

百年之后,童谣依旧传唱,但歌词悄然变了:

> 铜钱冷,灯笼暗,

> 谁把余烬捂在心坎?

> 莫问前路多风雨,

> 割鹿原上,人人执灯行。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一名盲眼少女坐在门槛上,听着祖母讲述“那位看不见却看得最远的姑娘”的故事。她忽然抬头,微笑道:“奶奶,我好像听见她在说话。”

祖母愣住:“你说谁?”

“那个姐姐。”少女指向东方,“她说,下一个该轮到我了。”

风拂过屋檐,吹动檐下悬挂的一枚旧铜钱。那上面的“太平”二字,依旧缓缓游动,宛如活物。

长安城外,一座荒山上,新坟累累。其中一座墓碑无名,只刻着一行小字:

> **她曾替千万人流泪,

> 故天地许她长眠于此,

> 不入轮回,不堕幽冥,

> 唯守一盏人间灯火。**

每逢清明,总有人悄悄带来一盏纸灯,放在碑前。灯焰跳动,映出碑石上隐约浮现的笑意。

李烬最后一次来此,已是须发皆白。他放下一壶浊酒,轻声道:“我们都老了,可世界还好好的。”

风起,灯不灭。

他知道,这场火,终究是不会熄的。

因为只要还有人不愿沉默,还有人敢说“我想活着”,就一定会有人接过那盏灯,走向更深的夜。

就像当年那个坐在破马车里的盲女一样。

就像郭光手中那枚始终温热的铜钱一样。

就像史册未曾记载、却真实存在的,每一个平凡的名字一样。

割鹿之刃已断,但执灯之路,永无尽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可说 重拾再爱的勇气 幻蝶魔影 重生未来之星核战记 重生之后 我和他的小故事 缺月纪行 唯唯诺诺 总裁你别来 小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