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 第1299章 新的时代更不能丢掉信仰1

第1299章 新的时代更不能丢掉信仰1(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完蛋!我被合欢宗妖女包围了 全家读心被迫吃瓜,我喝奶躺赢 综影视:花欲燃待君温 农家福妻种田忙 蓝钰茗烟 贪官爹,白莲娘,搬空王府去流放 魔女,哪里跑 逆天毒妻:萌宝陪我来重生 将军府的小娇妻 实教:D班正是需要培养的人才

“老杨啊!你们新播的那个剧很好嘛!就是一天一集太少了,怎么着也得两集。”

“哎呀!我们现在的剧都是按年度排播,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提前播完了,那就出现空档了……录像带?我这可没有录像带!”

...

陈奇走后,会场的气氛像是被抽走了热气,冷了下来。牟其中站在原地,手里还端着半杯香槟,酒液微微晃荡,映出他脸上那点未散的怒意。他盯着陈奇离去的方向,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什么。周围的人三三两两地散开,低声议论着刚才那一幕。有人笑,有人摇头,也有人眼神发亮,像是看到了某种可能性。

许格辉凑到杨兰身边,低声道:“这陈奇,胆子是真大啊。敢当面驳老牟的面子,还一套一套地说卫星盈利模式,听着倒像真干过似的。”

杨兰抿了口酒,淡淡一笑:“他可不是说说而已。你没看他去年在珠海搞的那个电子产业园?三个月落地,半年投产,现在每个月出口创汇八千万美金。国家科委都派人去调研了。”

“可那是实业。”许格辉皱眉,“卫星?那玩意儿烧钱比印钞机还快。俄罗斯那边自己都揭不开锅,拿什么发射?就算真上了天,谁租他的转发器?央视?地方台?人家现在用的是亚太一号,便宜又稳定。”

杨兰没接话,只是望着远处的落地窗。夜色里的重庆山城灯火如星,层层叠叠爬满山坡,像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熔炉。她忽然道:“你知道为什么陈奇要来这个招标会吗?”

“不就是为了拿‘剧王’这块牌子?”

“错了。”杨兰轻轻摇头,“他是冲着央视来的。不是为了节目,是为了渠道。卫星电视一旦铺开,传统电视台的垄断就会被打破。他要做的,不是内容,是管道??就像当年美国的HBO,靠一个信号,改变整个行业。”

许格辉愣住,半晌才道:“疯了……这人简直是疯了。”

“可疯子往往最先看到未来。”杨兰收回目光,“你记得九十年代初那会儿,谁敢想手机能普及?谁信互联网能赚钱?可现在呢?深圳那些搞IT的小伙子,一个个身价过亿。时代变了,许格辉,风口不在房地产,也不在罐头换飞机了,而在天上。”

许格辉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说得对。老牟那一套,确实过时了。”

另一边,史宇柱追上陈奇时,他已经走到停车场。

“陈总!”史宇柱快步赶上,“刚才您说的那番话,我越想越觉得震撼。星链计划……真的能行?”

陈奇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夜空。云层稀薄,几颗星星若隐若现。他缓缓道:“你知道为什么我选在这个时候提卫星吗?因为窗口期就这几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航天体系崩盘,大量工程师失业,火箭、卫星积压仓库。他们缺钱,我们缺技术突破的机会。这是历史给的缝隙,错过就没了。”

史宇柱听得心跳加速:“可国内政策……”

“政策是人定的。”陈奇转过身,目光锐利,“只要做成一件实事,政策就会追着你改。当年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没说必须按部就班。我问你,如果现在有一颗卫星能覆盖全国农村,让五千万农民看上清晰电视,中央会不会支持?如果这颗卫星还能用于气象、通信、国防,会不会有部门站出来合作?”

史宇柱猛地睁大眼:“您是想先斩后奏?”

“不,是边走边奏。”陈奇笑了笑,“我已经联系了成都电科院、西工大和北航的几位教授,组建了一个秘密团队,在做低轨道通信卫星的可行性研究。明年上半年,我们会放出第一颗试验星,重量不到一百公斤,成本控制在八千万以内。”

“八千万?!”史宇柱倒吸一口冷气,“那可是卫星!”

“小型化、模块化、民用化。”陈奇语气平静,“这不是军工项目,是商业航天。我们要做的,是把卫星从‘国之重器’变成‘工业品’。将来,它会像空调、冰箱一样走进企业、走进家庭。”

史宇柱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忽然想起自己在珠海创业之初,被人嘲笑“保健品骗子”的日子。如今他已是巨人集团董事长,可内心深处,仍渴望一次真正的颠覆。

“陈总,我投!”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五十亿!只要您点头,巨人集团立刻注资!”

陈奇看了他一眼,没笑,也没拒绝:“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信任。你得明白,这条路走下去,可能会得罪很多人。广电系统的既得利益者,传统媒体巨头,甚至某些主管部门……他们不会愿意看到一个民间资本掌控全国信号网。”

史宇柱咬牙:“我不怕。”

“好。”陈奇终于点头,“那你先做一件事??以巨人集团名义,向国家广电总局提交一份《关于开放民间卫星转发器租赁业务的建议书》。措辞要温和,立场要坚定,最好能拉上几家省级电视台联署。”

“明白!”

“还有,”陈奇补充道,“别提我的名字。”

史宇柱一怔,随即会意:这是要借力打力,用体制内的方式推动体制外的变革。

两人正说着,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来,车窗摇下,露出阎娜的脸。

“陈奇,上车。”她声音清冷,“我送你回酒店。”

陈奇略一犹豫,还是拉开后座车门坐了进去。史宇柱站在原地,看着车子消失在夜色中,久久未动。

车内很静。阎娜开车很稳,双手搭在方向盘上,指尖微微泛白。

“你今天太狠了。”她终于开口,“牟其中再不堪,也是个符号。你当众拆他的台,不怕树敌?”

陈奇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我不是针对他。我是针对那种思维??靠关系、靠忽悠、靠政策套利的野蛮生长模式。中国需要真正的创新者,而不是投机家。”

“可你现在做的事,不也被很多人视为投机?”

“区别在于,我有没有创造真实价值。”陈奇睁开眼,“卫星不是玩具。它可以提升教育公平,可以助力偏远地区医疗远程会诊,可以让牧民在草原上收看到最新的农业技术讲座。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

阎娜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你知道我爸为什么让我接近你吗?”

陈奇没说话。

“他说你是少数几个能‘把梦做出实绩’的人。”她嘴角微扬,“他还说,如果你真能把星链做起来,或许能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的格局。”

陈奇笑了笑:“令尊太高看我了。”

“但他也警告我,别陷得太深。”阎娜语气转冷,“因为你太危险。不只是对对手,对自己人也一样。你的目标太大,步伐太快,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陈奇望着窗外飞逝的霓虹,低声道:“我知道。所以我才需要盟友,需要像你这样既懂体制,又有远见的人。”

阎娜侧头看了他一眼:“所以,你接受我的靠近,是有目的的?”

“不。”陈奇摇头,“我接受你,是因为我相信你。你能看清方向,也能承受代价。”

车内再度陷入沉默。直到车子停在酒店门口,阎娜才低声说:“下周二,发改委有个闭门会议,讨论民间资本进入通信领域的可行性。我会想办法让你列席旁听。”

陈奇眼中闪过一丝光:“谢谢。”

“别谢我。”她看着前方,“我只是不想看见,又一个理想主义者倒在黎明前。”

说完,她踩下油门,绝尘而去。

陈奇站在酒店门前,风拂过衣角。他掏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老周,试验星的推进系统进展如何?”

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的声音:“氢氧燃料微型发动机已完成测试,推力达标,但稳定性还需优化。另外,莫斯科那边传来消息,能源科研所愿意出售三枚‘旋风’运载火箭的闲置舱位,每枚可搭载两百公斤载荷,报价一亿两千万人民币。”

陈奇眉头微皱:“太贵了。砍到八千万,最多八千五。”

“对方说这是友情价,再降就要取消合作。”

“告诉他们,我们同时在和乌克兰谈判,‘第聂伯’火箭也有空位,价格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让他们自己权衡。”

“明白。”

挂掉电话,陈奇走进大堂。电梯里,他对着镜子整理领带,却发现镜中的自己眼角已有细纹。四十二岁,正是男人最疲惫也最锋利的年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柯南:从警视厅到国会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