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泪火相映(2 / 2)
"师父…好像又糊了…"
易年灰头土脸地捧出一盘黑乎乎的炒笋。
钟万爻面不改色地夹了一筷子,咀嚼片刻后点评:
"盐放多了,火候差了,笋也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易年垮下脸时,老人却把整盘菜拉到面前:
"但比为师当年第一次下厨强——至少没把房子点了…"
那晚,师徒俩就着这盘难以下咽的菜,喝了三壶茶解咸。
月光从窗棂洒进来,照得桌上那本《太玄经》微微发亮。
……
"师父,我救不了他…"
十四岁的易年跪在草席前,席上躺着个面色青紫的猎户。
他试遍了所学,却还是没能解掉那罕见的蛇毒。
而那时的他,还不能完全掌控青光。
钟万爻没有安慰,只是递来一块湿帕子:
"擦擦手。"
"可——"
"记住这种无力感…"
老人指着猎户腰间的绳结,"他出门前,妻子特意打了平安结,医者一念,系着的是一家老小的悲欢…"
易年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突然明白了师父总说的"敬畏"二字。
回忆渐远,山洞中的火光也暗了下来。
易年望着洞外星空,眼前浮现出师父最常有的模样。
躺椅吱呀轻响,老人仰望着夜空,手边矮几上放着喝了一半的茶。
有时兴起,会随手摘片竹叶吹支小曲。
更多时候只是静静躺着,任月光洒满衣襟。
"人死后会变成星星…"
有次易年问起生死,师父如是说,"所以夜里抬头,永远有人看着你…"
如今青山小院已成焦土,竹园随风而散,那把老藤躺椅想必也化作了飞灰。
唯有夜空依旧,繁星如故。
易年眯起眼,在浩瀚星河中寻找可能的踪迹。
那颗特别亮的,会是师父吗?
旁边稍暗的,是别人吗?
如果自己认出他们,星星会不会眨眼睛?
夜风拂过洞口,带着远山的雪沫。
怀中的七夏睡得安稳了些,呼吸均匀地拂过他心口。
易年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对着星空无声呢喃:
"师父…您看见了吗…"
星河垂野,故人长眠。
而那些温暖的记忆,将永远照亮前路。
师父走了,竹园毁了,青山变了模样…
天地之大,竟只剩怀中这个伤痕累累的姑娘,与他相依为命。
夜风突然加剧,洞口堆积的雪沫被卷进来,落在火堆边沿"滋滋"作响。
易年沉默地添了把柴,看着新燃起的火苗吞噬干燥的树枝。
那一瞬腾起的光亮,照出他染血的衣袍,照出满地散落的染血纱布,也照出石壁上两道依偎的影子。
一道垂着头,肩膀微微颤动。
一道安静地蜷缩着,仿佛与世界隔绝。
火光渐弱时,易年终于抵不住疲惫,抱着七夏沉沉睡去。
睡梦中,他的手指仍紧紧攥着七夏的衣角,像是怕连这最后的温暖也会消失。
而洞外的风雪依旧肆虐,将一切痕迹掩埋得干干净净。
疲惫,心碎,涌入心头。
易年只觉得眼皮越来越重,最终沉沉睡去。
而就在易年入睡的瞬间,山洞中开始有画面出现。
恍惚间,一缕青烟从火堆中升起,在空气中缓缓凝结,化作一片模糊的幻景。
那是一片燃烧的世界。
大地龟裂,赤红的岩浆如血脉般在裂缝中奔涌,喷薄而出的火柱直冲天际。
天空被染成血一般的颜色,云层不是飘浮的水汽,而是翻滚的烈焰。
在这片火海的中央,悬浮着一道模糊的身影。
那人影周身缠绕着纯粹的金红色火焰,仿佛是整个火域的核心。
火焰从他脚下升腾,又在头顶汇聚,形成一道通天彻地的火柱。
地面上,无数人影跪伏。
他们的轮廓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他们仰着头,嘴唇开合,似乎在吟诵着什么古老的祷词。
火风呼啸,卷起地面的灰烬,如同黑色的雪。
那些灰烬飘到高空,又在那道人影周围盘旋,最终化作点点火星消散。
整个画面没有声音,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近乎神圣的炽热。
第一幅画面尚未消散,第二幅景象已悄然浮现。
这是一片青翠到极致的群山。
山峦起伏如浪,每一座山峰都笼罩在薄雾之中,宛如水墨画中的留白。
但最奇异的,是其中一座最高的山峰——
它的山体上,竟天然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壁画。
那壁画描绘着江河奔流、山岳巍峨,笔触苍劲如龙蛇游走,仿佛不是人力所绘,而是天地自生的纹路。
山脚下,密密麻麻的人影站立,他们仰望着山壁上的画,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俯身跪拜,有的则伸手指向天空。
天空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凝聚。
云层翻涌,隐约可见一道青光穿梭其中,如同游龙。
但那光芒太过模糊,看不清究竟是什么。
唯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磅礴的生机,仿佛整座山、整片天地,都在呼吸。
……
喜欢归处有青山请大家收藏:归处有青山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