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26-30(第1/9页)
第26章
腊月二十七是年前第一个没有宵禁的日子。
秦玅观与民便利, 微服出行,明面的护卫亦没留多少,和富家千金游街别无二致。
自白日起, 演猴戏的,玩杂耍的, 沿街叫卖的, 吃酒吃茶的,齐聚一街,热闹非凡。
马车内的秦玅观掀开车帘一角,静望这太平祥和的景象。
凉风拂动她额角的碎发,秦玅观的嘴角在不经意间微微上扬。
车辆颠簸, 震落了秦玅观膝上的薄毯,方汀替她整理好,视线随她落在了不远处的风幡上。
“你说,这些该不该是京兆尹做给朕瞧的。”
“自然不是。”方姑姑面露忧色,“这是陛下三年来的政绩。”
她不明白秦玅观的情绪为何转换得如此之快。
秦玅观靠上车壁, 半身轻晃,阖上眼睛会想起多年前的腊月二十七。
那时她便服出行, 数不清的乞儿在寒冬里光着脚丫, 举着破碗追随她的车马奔走。车夫听从她的命令沿街撒了些铜钱,反而引得乞儿哄抢,最终厮打在一起。
“但愿吧。”秦玅观呢喃。
她随颠簸的车辆睡去,方汀叫车夫放缓了速度。
秦玅观睡得并不沉, 马车刚停便睁开了眼睛。
方汀扶她下车,秦玅观立的不稳, 虚倚了她片刻才朝正门迈步。
提前了好几日布置过的潜邸披红挂彩,年气十足。
卧房中的挂画已换成了岁朝图, 百合、红柿、灵芝、如意凑了整张画。秦玅观刚迈过门槛,侍女们便喜洋洋地跪下,齐声道:“陛下百事如意——”
再落一座,手边又多了盆“百事吉”,秦玅观指尖挨个拨过柏枝、橘子和柿子,看到了藏在下边的幡胜。
“谁准备的。”秦玅观去过幡胜把玩,并不簪于发间。
方姑姑笑逐颜开:“是唐笙。”
秦玅观指尖一顿,淡淡道:“赏。”
末了添了句:“都赏。”
跪着的侍女们交换眼神,嘴角都压不住了。
“说来半日不曾见着她了。”秦玅观道。
方汀答:“回陛下话,唐笙去了朝元观寻执一道人了,说是求教药方。”
冬日天黑的早,眼下天际已显灰蒙。
秦玅观望着中庭照壁,没再出声。
今夜,潜邸的护卫比往常翻了好几倍,匿于暗处的更是不计其数。
方箬带着御林司的巡视多次,终于放下心来,回去复命。
彼时,秦玅观正给朝臣宗亲书福,听完复命,执平了笔,抬首打量跪着的一众女卫。
她还未病愈,站了半刻钟便累了。
方汀扶她坐下,秦玅观倚上圆枕,出声道:“唐笙呢。”
方箬答:“回陛下话,唐笙今日告假了。”
秦玅观蹙眉,隐隐觉得不对劲。
她还是皇女时也曾去过朝元观,山路虽然难行些,但来去花不了三个时辰。照理说,这个时辰,唐笙早该回来了。
“方汀。”
“奴婢在。”
“唐笙是独自去的么。”
“回陛下话,是。”
秦玅观的语调凝重了些。依她对唐笙的了解,那样胆小慎重的人,必不会选择夜间走山路。更不用说她是只身出行了。
方汀觉察到了秦玅观的担忧,小声提醒道:“唐笙是宫人,在京畿,没谁胆肥到敢打劫宫中使女。”
秦玅观拨动念珠,眸色渐深:
“派一队禁军沿路寻找。调暗卫来,问清楚她的动向。”
方箬领命:“微臣这就去办。”
秦玅观想要再次起身书福,却觉得手臂没有力气了。
她唤方汀:“取佛经来。”
手臂间无力,秦玅观只得将佛经置于膝头。
桌案遮掩下的经书自然暗淡了,秦玅观读了几句便觉头痛。
受诏而来的便衣暗卫已在中庭等待,秦玅观颔首,示意方汀将人带来。
暗卫说,最后见着唐笙是在山下的杏林酒肆,至于后来她去了哪,暗卫就不清楚了。
秦玅观拨动念珠的指节倏地顿住。
她道:“传朕御命,即刻宵禁。”
方汀和暗卫都以为听错了。
秦玅观收拢念珠,目似幽潭:
“宵禁。禁军挨家挨户搜查,有可疑人等,当即捉拿。”
*
齐安街上,结伴游街的百姓被披甲带刃的兵丁冲得四散而逃。
连串得火把将街道染得通红,从高楼望去,宛若蜿蜒于暗夜的火龙。
花楼吃酒的富贵哥儿探头去望,未及穿好衣裳,便被禁军揪了下来;酒肆中划拳的汉子看着蜂拥而至的兵丁目瞪口呆;还未来得及收摊的小贩被差役连包袱一道推进了嘈杂的茶楼;未曾出行的百姓门扉被拍响……
无数道门在相近的时刻封上,整个京城都陷入了死寂,惊惧的百姓就连灯火也不敢点。一时间,只有皇城仍是灯火通明。
小太监疾行于廊道,到了颐宁宫前,整理完仪容,方才放慢脚步徐徐入内。
暖阁内燃着香,春意盎然。
“娘娘,殿下,陛下下宵禁令了。”
太后裴音怜正和二公主秦妙姝下棋。
听闻奏报,太后落子的手微顿。
“阿娘,今日不是廿八么,长姊怎么叫了宵禁?”秦妙姝将白子丢进珐琅棋盒里,支着下巴看向母亲。
裴音怜落子后方才作答:“大概是生变故了。”
二公主搭在暖炕边的脚轻晃着:“听说陛下病了,女儿要去陪侍吗?”
裴音怜抬眸:“皇帝今日不在宫中,待她回来了,你自然要去。”
秦妙姝瘪嘴,当下便有些不乐了,但还是乖顺道:“女儿知道了。”
暖阁中熏香缭绕,裴音怜隔着朦胧的烟丝,对太监道:“但听陛下诏令,静观其变。”
“是。”太监正欲退下,又听得太后玉言。
“沈家那边知道吗。”
小太监答:“回娘娘话,眼下京都动乱,想来定是知道的。”
“留意他们。”太后道。
*
朝元观下来的兵马,一队又一队,奏报时皆称未曾见到唐笙。
方箬复命多次,越来越想不通陛下为何要为这宫女动这么大干戈。
第四次复命,方箬直接谏言:“陛下,今日是腊月二十七,如此大动干戈,百姓恐生怨言。”
秦玅观翻过书页,疲惫道:“上个月三司不惜违逆朕意也要朕处置唐笙,你有想过为何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26-30(第2/9页)
“可是!”方箬刚要开口,便被秦玅观的带着凉意的眼神唬住了。
方箬咬牙叩首,不敢再直视圣颜。
“朕如此护着她,你有想过为何吗?”秦玅观问。
方箬答:“知道,因为唐大人。”
虽然她竭力压着语调,但还是挡不住那股冲意。陪侍的方汀听了焦心,忍不住小声提点:“方箬!”
秦玅观瞥了方汀一眼,方汀立马垂首,不敢多言。
方箬有血性,敢于直言,多数时粗中有细,但情绪一上头便很难克制。
秦玅观叹息,阖上了书页,掩唇咳嗽,声音压抑且痛楚。
方箬担忧地抬头,仰视着她。
“跪好!”秦玅观沙哑道,“唐简于你们而言是何等恩情,你忘了么!”
方箬被呵得缩手,长跪案前,眉头紧拧。
“可是,唐大人是唐大人,唐笙是唐笙……”方箬小声道。
“住口。”秦玅观不爱将话明说,她道,“领着御林司去寻,朕今日定要见着唐笙。”
此话一出,殿内人皆是面露惊色。
昏暗烛光下的秦玅观,神色晦暗,她松开掩唇的帕子,用指节捏好,藏住上边的血渍。
缓了片刻,她低低道:
“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
城中动乱之际,唐笙所在的地方却分外安静。
前的灰蒙一眼望不着边际,唐笙的模糊的视线里没有第二种颜色。她在摇晃,鼻尖萦绕着厚重的腥味。
唐笙想要伸手抹去面颊上湿热的东西,身体晃动得更厉害了。
“醒了。”
不知哪里传来一道含混的人声,唐笙循声望去,看到了一具臃肿的躯体。
一阵吱吱呀呀的声响过后,唐笙的视野里的篝火有了颜色,但身体却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满脸横肉的差役丢下倒空水的木桶,捏着唐笙的脸颊迫使她抬头:“醒了就别装死人,问你什么,老实回答。”
差役手一松,唐笙的脑袋便像破布人偶那样歪到一边。
她这才发现,自己是被吊着的,双手都被镣铐束着,双脚悬空,只有脚尖能触碰地面。
意识苏醒后,身上的痛觉也在逐渐恢复,唐笙仿佛又回到了刚穿来这个世界的晚上——躯体和灵魂分离,像是鬼魂那样观察这个世界,过了许久魂魄才归位。
钻心的痛意盖过了唐笙的恐惧,唐笙莫名产生了种一切都是虚幻的感觉。
“这位大人,我们似乎有什么误会。”唐笙吞下喉间的血腥味,吃力道,“我也是替官家办事的。”
差役喝了口酒,用刀身照面,抚了抚短髭:“知道,你是御前宫女唐笙,我们拿的便是你。”
唐笙虽然思绪芜杂,但凭直觉作出的反应却并不混乱。
秦玅观早已亮明态度保住了她,三司拿人讲究合法礼,断不需要将她打昏拖到这里。
差役手里的葫芦有些眼熟,唐笙盯了许久,思绪与腊七回宫的那个晚上重合。
眼前这两人,正是当初被方箬吓得屁滚尿流的巡查差役。
肥硕的身躯正在靠近,唐笙记忆那个模糊的面孔愈来愈清晰了。
“你是京兆府的差役,为什么敢拿宫中使女。”唐笙攥紧了手边的铁链,强忍痛意道,“陛下知晓了,这可是死罪。”
差役闻言不屑一笑,唐笙颈侧被架上了砍刀。
兵刃彻骨的寒意蔓延开来,砍刀离她的动脉只有几寸,唐笙僵直了身,不敢有一丝动作。
“那我告诉你,就是陛下要拿你的。”差役挪刀,锋利的刀刃很快在唐笙的脖颈上留下一道血印,“说,唐简写的见闻录在哪里。说了便饶你不死!”
唐笙的鼻息随着砍刀的挪动停滞,全身的血气和晕眩感一齐涌到了颅顶,耳畔瞬间听到了风吹刀刃的细微声响。
“我这刀利得狠,说是削铁如泥都不为过。”差役笑容阴冷,“见过凌迟么,刀子手拿的,都没我手里这把利。”
肩头蓦的轻了,唐笙的脸颊被刀面拍打,黏糊糊的血渍糊得更密了。
“凌迟呢,就是趁你还活着,将身上的肉慢慢儿片下来。”差役拍得很有节奏,每一下都与催命无异,“在这期间呢,要保持你清醒,肉片光了才能让你咽气。”
“你想试试么?”
唐笙大口喘着粗气,头顶传来痛得发麻的撕裂感。
“我不想。”她呢喃,“我要活着。”
差役恶心的嘴脸蓦地放大,他已俯下身盯住唐笙的眼睛:“那你告诉我,唐简将见闻录放在哪里!”
唐笙的理智告诉她,要活下去必须在眼下这种场景保持冷静,可她的身体却在不受控制地颤抖,发出的声音像是被细线悬着,风一吹便会断开。
隔壁狱间传来凄厉的哀嚎声,唐笙打了个颤,瞳孔收缩,呼吸更加急促了。
一直在烤火的瘦弱差役扶着刀走近,拉开了胖子。
“你姊死前有没有留东西。”瘦子温和一笑,“比如书卷、画册什么的。”
唐笙下意识摇头,回神时脸颊又被捏起了。
“你应当知道,唐简在朝中树敌颇多。”瘦差役道,“你眼下在的这个地方叫牢城营。唐简丢进来的人,受过得罪可比你苦上百倍。”
唐笙喉头滑动,强压下喉头的血腥味,顺着他的意思道:“她死前是留了我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差役两眼放光:“在哪里,快说!”
唐笙说:“放我下来。”
瘦差役朝满脸横肉的胖子抬了下头,胖子会意,松开了吊绳。
唐笙摔了下去,粗重的锁链砸在胸腹间,一歪头便吐出一滩血。她干呕了许久,五脏六腑都在翻涌。
鼻腔和口腔都灌满血,唐笙歪倒在肮脏的草垛上,思绪变得混沌,脑海里的画面就像走马灯一样回放着。
她好像真的要死了,浑身瘫软,完全不受控制,只有脑袋还在运作。
两双沾满泥泞的皁靴在唐笙眼前移动。差役踢了她一脚,催促她快些说话。
“唐家败亡……为了活命……所有物件都典当了……”唐笙编得很慢,说几个字就要停顿很久。
眼前的泥靴晃动得更快了,唐笙控制不住晕眩感,阖上了眼睛。
差役过了片刻才觉察到不对劲,对视一眼道:“死了?”
唐笙放缓了鼻息,差役果然伸指来探。
“还活着!”
“谁让你打那么重的,死了怎么交差!”
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唐笙嘴巴里被塞了一粒药丸,血味混杂下,那股浓重的怪味经久不散。
绑架她的这两人,没有要她性命的意思,唐笙稍稍放心。
冷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26-30(第3/9页)
下来的这片刻,她也大致想通了自己遭此大劫的原因:
唐简极有可能是掌握了什么朝中秘辛,并且以见闻录的方式整理下来。朝中的秘辛,那自然是能威胁到掌权者地位的把柄。唐简知道得太多,害死了自己,也牵连了家人。
现下,正是有人在寻找她写下的见闻录,从前三司官员明里暗里针对她大概也是因为这事——有了把柄就意味着能操控朝局,左右政令的执行。
唐笙还未从震惊中回味,便被差役拉着衣领丢到长凳上。
“我原以为你是昏过去了!不曾想,竟是装的!”
唐笙啐掉血沫,有气无力道:“杀了我,你们就更不知道唐简藏得东西在哪了。”
差役提起唐笙,阴恻恻地笑了起来:
“我们是不能杀你,但能让你生不如死。”
差役的拇指摩挲起她沾着血渍的面颊,唐笙泛起了浓重的恶心,歪在沾满污垢的长凳边干呕起来。
被激怒的差役抄起布满铁刺的木杖就要打。唐笙费劲地举起左手露出藏在臂缚里的刀片,贴在了脖颈间。
“御林司的功夫你们应当领教过。”唐笙缓缓道,“我虽愚钝,但还是学了些皮毛。”
御林司被戏称为皇帝坐下的狗,除了护卫皇帝,偶尔也需做点暗杀、恐吓之类的事情,使用暗器也是御林卫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些暗器,有时会是展露的獠牙,有时也是被俘后自我了结的退路。
唐笙强忍痛楚,退至阴暗的墙角,好让自己只对一面之敌。
说不怕是假的,她能维持现状已经是肾上腺素极限飙升的结果。
原著里没有这段,但唐笙想,秦玅观那样聪明,见她没有回来肯定能猜到什么。
来不来救她,完全看她在秦玅观心中的地位了,或者说,唐简在她心中的地位。
唐笙拭去嘴角的血渍,将注意力集中到差役身上。
若是秦玅观不来,她也不能就让自己交代在这里。
人贵在自渡,她得想法子离开这里。
即便离开不了,也得让自己死得好看些。
*
是夜的齐都,表面静谧,实则暗流涌动。
一茬又一茬的侍卫回来复命,都说没有见到唐笙人影。
秦玅观揉着眉心,冷冷道:“加派人手,搜山。”
方箬实在是看不下去这场闹剧了。
“陛下,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宫女为了逃避差役私自出逃的先例。”她怅然道,“为了一介宫女,动用近乎一半的城防兵力,这——”
方箬说了许多,但秦玅观并不抬眸。
风挡前响起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是步军衙门的人回来复命了。
巡防都统三步并两步赶到殿前,抱拳行礼:“陛下,折祈山一带发现御林司的马匹。”
秦玅观睁眼,传人拿来京师舆图。
宽阔的舆图由四位宫人展开,悬吊于墙壁。秦玅观举烛观望,沿着边缘行走了数回。
灯下黑。
秦玅观心中明了了。
她解下随身携带的令箭,抛给方箬。
“十八卫整好行装了么。”
方箬捧着令箭:“回陛下话,已整备妥当,只待陛下御命。”
秦玅观回眸,点着舆图一角。
方箬看清了那三个字——牢城营。
第27章
暗夜潜行的御林卫宛如鬼魅, 若不是还有细碎的马蹄声,牢城营的守备军很难发觉她们的踪迹。
“什么人!”
守备军高举火把,弓弩齐张。
方箬亮出腰牌, 高声道:“御林卫奉命前来,速速打开营门, 例行搜查!”
寨台上的军士不为所动, 望清腰牌后也未急着迎接,反而叫来都司查看。
一时间,气氛分外诡异。
方箬胯.下的烈马向前行进了几步,寨台上的弓弩便一齐对准她。
“御林司奉命办事!”方箬顶着箭矢上前,“谁敢阻拦!”
寨台之上, 只着武将官袍的都司扶着乌纱帽匆忙下来,命令兵丁打开寨门。
“瞎了你们的狗眼了!”都司挥动袖袍,“这是御林司的方大人,速速放行!”
一声令下,寨台上下的军士纷纷收敛兵刃, 听从都统号令跪下。
方箬即将按马前行,十二娘打马上前, 抵住马鞭, 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
方箬会意,行进速度更慢了。
都司小跑上前,跟在她身侧:“敢问方大人此番前来,有何公干?”
方箬朝天抱拳:“奉陛下御命, 搜寻宫中使女唐笙。”
“牢城营只听圣命,从未拿过什么, 名叫唐笙的使女。”都司朝身边的小吏使了个眼色,继续道, “下官已差人去取名录了,还请大人稍候片刻。”
方箬翻身下马,一路向狱所走去。
“大人!”都司伸手拦住她,陪笑道,“没有圣命,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狱所。”
方箬轻笑,摘下黑布蒙着的令箭,展示给都司看。
天子令箭,见之如见陛下
一时间,目光所及之处无一人敢站立。
“开门!”方箬厉声道。
锈迹斑斑的铁栏需得四人运作才能推开。
等待时,阵阵阴风扑面而来,方箬远远便嗅到了血腥味,紧接着便听到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凄厉的哀嚎。
她留了六人在门外把守,其余十一人随她入内,挨间寻找。
正处与差役对峙的唐笙身体疲乏,五感却变得分外灵敏。
额角一直在渗血,混杂着先前被泼下的水渍,模糊了唐笙的视线。
差役步步紧逼,锋利的砍刀在火光下闪着阴冷的光泽。
“你不想死。”差役说,“你一点也不想死。”
唐笙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了,握着刀片的手发着颤。
脖颈间砍刀留下的伤口还未愈合,指尖又染上了新鲜的血液。
刀片划过皮肉的触感分外清晰,唐笙的思绪也在刹那间停止了。
无限逼近的差役伸出刀来挑想唐笙的臂膀。
唐笙阖上眼睛,在砍刀袭来的瞬间矮下身,蹿了出去,顶住差役的腹部。
未曾设防的差役身体摇晃了两下,唐笙在这个瞬间拼尽积攒的力气,将刀片扎进了他的章门穴。
瘦差役捂住伤口跌倒在地,回过神的胖子立即向她挥刀,唐笙来不及躲闪,只得用身上穿有软甲的部位阻挡。
砍刀力道刚猛,唐笙被掀倒在地,未及起身,锋利的刀刃便朝面门落下来。
千钧一发之际,耳畔传来金属碰撞的尖锐声响。
胖子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26-30(第4/9页)
舞的砍刀不知被何处飞来的□□开,偏了方位,一刀斩在唐笙落下的碎发上。
虎口被震得发麻,胖子刚抬头,窄小的牢房里便多出了七八个御林卫,还未来得及说话,长刀便架在颈侧。
唐笙被方十二扶着起身时,歪了脑袋吐出一大滩血。
“十九!”方十二捂住唐笙脖颈间的伤口,急切道。
唐笙握住她的小臂,嘴唇翕动。
方十二凑近了听,听到她在说“陛下”。
御林卫出现在牢门的那一刹,唐笙忽然联想到了原著剧情:
腊月二十七夜,秦玅观遇刺。
如若秦玅观的贴身御林卫都在她这里,那行刺之人便有了可乘之机。
唐笙忽然觉得,这个局并不是冲她来的,而是冲秦玅观来的。
她挣开方十二的搀扶,趴在烂草堆上吐干净了喉咙里的血,喘着粗气道:
“今夜,有人行刺陛下。”
闻言,女卫们皆惊出了一身冷汗。
绑好两个差役,女卫们便奔出了牢房。
先前等待门口的都司和小吏早已不见踪影,所有值守牢狱的差役都在顷刻间消失不见了,唯余耳畔凄厉的哀嚎。
唐笙被方十八扛在肩头,一路颠得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
循着光亮奔去,狱所内部得木门早已落下,而铁栏更是望不见踪迹。
吱吱呀呀。
周遭响起机关运作的声音,紧接着,便听见锁链瞬间紧绷的声响。
霎时间,所有牢狱洞开。
被虐待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囚犯涌了出来,有的拖拽着锁链,有的背负号枷。
浓重的血腥味涌来,缓慢挪动的囚犯见着出口,仿佛被解开禁制般狂躁起来,能跑得奔向紧闭的大门,有几个只能爬行的瞬间被踩成了肉泥。
方十八将唐笙放下,倚靠在身后的獬豸石雕上。
被囚禁的快要疯魔的犯人听不进呵斥声,他们将立在出口的女卫当成了酷吏,恨之入骨,渴盼生啖其血肉。
唐笙从层叠的背影间望去,看到的已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群食人的野兽。
女卫们还未出声,被捆住的两个差役便失声惊叫起来。
刀剑出鞘声,分外利落。
方十八回望了眼唐笙,低低道:
“藏好咯。”
*
因沈老太傅病重,沈府上下今夜安静得出奇。
门子听得急促的敲门声,隔着府门询问。
门外人应声:“我是殿前都指挥使钱恪,今夜必须要见沈大人!”
门子透过门缝望去,门外果然是燃着火把,披甲执锐的禁军。
他慌慌张张地跑向内堂。
萱堂内,老沈大人平躺在帐帷里,只能瞧见个轮廓。一身便服的沈长卿跪坐于蒲团上,正阖目养神。
见门子一脸慌乱地走近,沈长卿覆膝起身跟了上去。
沈长卿刚和来者碰面,八尺高的汉子立马跪下,目光哀戚。
沈长卿顾不得男女授受不清的说法,当即屏退左右,虚扶了他一把。
“大人,出大事了!”都指挥使嘴唇发颤。
沈长卿听完奏报,当即扯起官袍边披边扣。
婢女一路小跑跟随,递上纱帽和革带。
“备马。”沈长卿道,“本官要入宫。”
她御马疾行,袍袖随风翩跹,殿前都指挥使紧随其后,身后是为其护卫的百十位禁军。
一路上缭绕着熏鼻的烟火味,戒备森严的京畿官兵布满街道,脚边横呈着不少死尸。临近端午们,宫墙之下的死尸更是数不胜数。
沈长卿和都指挥使早早举起腰牌,城楼上的禁军看清头领,立即敞门供其通行。
*
颐宁宫内,秦妙姝枕在裴音怜的膝头,安静听着母亲读话本。
裴音怜的掌心轻轻落在她的肩上,温声哄她入眠。
太监匆忙的脚步声突然响起,裴音怜不悦地皱起眉头,掌心却温柔地捂住了女儿的耳朵。
“太后娘娘——”
“何事?”
小太监道:“太傅大人来了。”
秦妙姝倏地睁开眼睛:“阿娘,她来做什么?”
裴音怜抚着她的发:“阿狸,你去母后榻上睡。”
秦妙姝乖乖退下,随着姑姑走进内殿。
风挡掀起带来一阵凉意,眉间凝着霜寒的沈长卿行礼后便示意太后调离下人。
太后挥手,宫女太监一齐退下。
“沈太傅深夜来访,实在……”
沈长卿掀袍跪下,语调微颤:
“太后,陛下遇刺了。”
裴音怜指节收缩,护甲嵌入了圆枕中,猛地起身又跌回座椅。
“那陛下——”
“生死不明。”
沈长卿道:“如今宫中只有您能主持大局。”
太后静默良久,才道:
“封锁消息,如若陛下崩逝,秘不发丧。”
第28章
烟火连片升腾, 照亮了半片天空。
未曾得到诏令的外城守备军并不知城内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城内在燃爆竹烟花。
守备军的面孔映于护城河河面,漫天飞屑砸碎了倒影, 波光漾开,河面忽然多出数道黑影。
来不及出刀, 流星锤便砸中盔甲, 守备军应声栽进水里,血渍缓慢溢出,在月光下泛着黯淡的光泽。
越来越多的黑影踏着河岸疾行,奔向高耸的城墙。
涉水声吸引了城墙上落单的巡查兵,他举着火把照亮外墙, 看到了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胡人,正沿着城墙攀爬。
巡查兵的火把落到了地上,他转过身,扯着嗓子呐喊:
“有人攻城——”
流星锤飞出,军士刚奔走数步便闷声栽倒。
同一时刻, 端午门前,背插令旗的传令兵沿街奔驰, 朝禁军高呼“长郡告急, 八百里加急——”
城门洞开,传令兵挥舞马鞭,马匹却踉跄数步,口吐白沫, 一头栽倒在地。
被掀倒的传令兵也已精疲力竭,举着军报匍匐在地, 匆忙赶来的武官接过军报,疾步前往颐宁宫。
“腊月二十八了。”熬了半宿的裴太后倚着棋桌剪烛, “还没有皇帝的消息么。”
身旁的姑姑摇头;“回娘娘话,不曾有。”
“太后——”
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再次响起,裴音怜听了太阳穴突突直跳。
“何事?”裴太后出声。
小太监颤颤巍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26-30(第5/9页)
呈上军报,低低道:“长郡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裴音怜捏皱了信封一角。
“宣沈太傅和兵部尚书,还有武德侯。”裴音怜顿了片刻道,“到乾元殿议事。”
小太监刚要告退,又被叫住。
“去宣旨,就说陛下风寒加重,这几日停见朝臣,政务交由内阁处置。”
“是。”小太监恭敬叩首。
朝中异动,重臣已由禁军护送入宫。
不消一刻钟,内阁诸臣和兵部要臣齐聚一堂,人声嗡嗡,神色各异。
“太后驾到——”
众人面色变得愈加凝重,纷纷起身行礼。
裴怜音走过行间,朗声道:“诸位请起。”
环顾四周,裴太后开口道:“沈大人呢?”
“回太后话,沈老太傅他……”
裴音怜明白了。
传阅完军报,堂中氛围更沉闷了。
“长郡一旦失手,京畿便是大门洞开。”兵部尚书拍案,重重叹息,“这个节骨眼上陛下遇刺,显然是里应外合啊!”
武德侯还算冷静,她道:“当务之急是接陛下回宫,排查城中细作。”
“哀家已派了三队兵马去潜邸了。”裴太后踱步,“皆言陛下失血过多,不便移动。”
“御医呢?”武德侯仰首。
裴太后颔首:“太医院倾巢而出,都在潜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