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21章 根据地狠抓农业种植和生产建设

第1021章 根据地狠抓农业种植和生产建设(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 后宫三千,我独得暴君恩宠 偏想对你撒个野 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嘎嘎乱杀! 反派的团宠小师妹惹不起 我的床上通古今,暴富很合理吧! 小仙姑下山,上综艺打假火爆全网 飒爽后娘,携崽拽夫杀进暴富圈! 主母重生退婚,摄政王哭着求入赘

各地的青年参军、农民交粮、商人捐钱,连以前躲在城里的知识分子都跑来根据地,说“这里才是华夏的希望”。

陈振华站在太原城头,望着远处的太行山。夕阳下,120师、115师、129师、365师、366师、367师的军旗在不同的方向飘扬,像六颗明亮的星,照亮了华北的天空。

他知道,八路军扩编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抗日;布防不是守旧,是为了更有力地进攻。

“小鬼子想再来,得先问问这晋冀鲁豫的百姓答应不答应。”他对身边的副总指挥说。副总指挥笑着点头,眼里映着晚霞:“等明年开春,咱们就跨过平津线,把小鬼子赶回老家去!”

城墙上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那是根据地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六个师的战士们在不同的地方操练,口号声此起彼伏,汇成一句话:“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这声音穿过山谷,越过平原,像一道惊雷,预示着一个新的黎明。

太原城的废墟上,陈振华正蹲在原太原兵工厂旧址的机床旁,指尖抚过锈迹斑斑的齿轮。

这台德国造的车床曾是阎长官的宝贝,小鬼子占领时用来生产步枪,现在却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太行山,那里藏着黎城和平顺县的两个兵工厂,烟囱里的烟柱细得像线。

“光靠缴获,打不了持久战。”他对身后的副总参谋长说,声音里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弹咱们能自己造,但是却得靠捡他们的火炮过日子。昨天367师的炮营报告,每门炮只剩15发炮弹,再打几次伏击就空了。”

副总参谋长踢了踢脚下的弹壳,弹壳在地上滚出清脆的声响:“黎城的兵工厂每天能造5000发步枪子弹,平顺县黄崖洞兵工厂每天能够生产一万发子弹,这些子弹产量以前还够使用,现在咱们30万大军,光子弹消耗每天就得上十万发,如果没有缴获,子弹根本不够用的,更别说炮弹了。”

陈振华捡起块碎钢片,阳光在上面折射出冷光:“小鬼子厉害,不是因为兵多,是因为他们的钢厂能生产出合金钢,机床能造炮管。咱们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得自己炼钢铁、造机器、产弹药。”他忽然指向原太原兵工厂的厂房框架,“这里,就得是咱们的起点。”

指挥部的油灯下,他铺开草拟的《晋冀鲁豫军工建设规划》,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三个月内恢复太原兵工厂基础生产,六个月产出第一批优质钢材,一年内造出射程超四一式山炮的新型火炮。”旁边还附着一张草图,是他凭着记忆画的轧钢机结构。

“最难的是原材料。”副总指挥看着规划,眉头微蹙,“铁矿石在冀北,焦炭在晋省,以前都得穿过日军的封锁线运过来,现在煤炭虽然不用担心了,但是铁矿石还缺乏,没有足够多的技术工人,咱们现在懂合金钢的技师不足五十人。”

“封锁线挡不住人。”陈振华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几条秘密通道,“让地方游击队组织运输队,晚上走山路,用驴驮、用人背,总能运过来。“

“技术工人的事,我已经让敌工部去做了——太原城里有不少以前兵工厂的老工人,只要晓以大义,他们会来的。”

他特别提到小鬼子的军工体系:“他们的九二式步兵炮之所以厉害,靠的是铬钼合金钢,炮管能承受高膛压。咱们现在造不了这个,但可以先从普通钢材入手,把迫击炮、掷弹筒的产量提上去,再一步步攻关。”

窗外的月光照进指挥部,在规划图上投下一片清辉。陈振华知道,这场生产革命比打仗更难——打仗靠的是勇气,而办工厂靠的是耐心、智慧和百折不挠的韧性。

但他别无选择,因为他清楚,未来的战争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工业实力的比拼。

太原兵工厂的废墟上,王芳林副政委正领着后期部的工人们清理瓦砾。这位戴着眼镜的政工干部以前是学机械的,此刻却抡着镐头,额头上的汗珠混着灰尘往下淌。

“同志们加把劲!”他喊道,“早一天清理完,就能早一天开工!”

工人们大多是当地的铁匠、木匠,还有几个是从日军工厂逃出来的苦力。当听说要重建兵工厂造武器打鬼子时,没人犹豫——有个老铁匠把家里传了三代的砧子都搬来了,说“这玩意儿能打大刀,也能打炮坯”。

陈振华派来的技师正在调试修复的车床。这台机床的齿轮缺了个牙,老技师用錾子一点点凿出个新的,再用锉刀磨光滑,试机时竟转得平稳如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