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吉祥如意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病弱美人被迫反派[快穿] 这个婢子不简单 太子妃只想和离 贵族学院万人迷是社恐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我在江南开饭馆[综武侠] 魂穿异世欧洲奋斗日常 你打开了猎人RPG [综英美]试论不义联盟的可行性 怪谈宠物情人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90-100(第1/23页)

第91章 第九十一回:修画稿寡妇换老公,挑纸扎来春戏少年

第九十一回:修画稿寡妇换老公,挑纸扎来春戏少年

噩耗来的太快,如意换了一身月白色素净的衣裙,头上的珊瑚璎珞也改用了青玉簪,鹅姐换了鸭蛋青的衣裙、赶车的吉祥也穿上那夜走百病时穿的月白圆领袍,三人匆忙上了车。

在摇晃的车里,如意问鹅姐:“来寿家里,只有孙子脱了奴籍,来寿夫妻和儿子儿媳都还是张家奴,若他家还住在西府里,自不会给来寿办葬礼——来寿家的得罪人太多,肯定会被人告发咒主子呢,但是他家住在石老娘胡同,这葬礼会怎么办?咱们该送什么奠仪合适呢?”

这是个难题,在法理上,家奴是主人的“财物”。主人的财产权是凌驾于家奴血亲关系之上的,所以,家奴们原则上只能给主人戴孝,不能给父母亲人戴孝。

家奴地位再高,比如来禄和腊梅夫妻还是东府大管家呢,当来福夫妻炸炕而死时,夫妻二人带着儿子来春赶到沧州料理丧事时,也只是穿着素服,没有公然戴孝。

倘若来寿家的只草草了事,如意和鹅姐只需去问候安慰几句“节哀”,再封一封银子随礼就可以了——就像去年对待来禄和腊梅一样。

倘若来寿家的得了主家的容许,可以大操大办,那么如意和鹅姐就需要送全套的奠仪,比如三牲祭品、金银纸锭、金山银山、冥纸柱香之类的,一个马车都装不下,得要白事店铺的人跟在后面抬着,一箱箱的送到石老娘胡同。送礼也得看菜下碟啊。

鹅姐伸手点了点如意的鼻头,说道:“不错,知道一些人情世故了,今天一清早,来寿家的亲自去颐园老祖宗那里报了来寿战死的消息,老祖宗可怜来寿家的孤零零等了十五年,结果还是成了寡妇,就跟咱们西府侯爷侯夫人说,把来寿全家的身契都拿出来,放了来寿全家出府,都脱了奴籍。”

来寿用生命、来寿家的用多年在老祖宗那里伺候的体面和奉承,最终换得了全家人的自由。

“既然来寿全家都不是张家奴了,来寿的葬礼肯定得大操大办起来,咱们的奠礼可不能简薄了。若不是来寿家的仙人指路,你能在承恩阁平步青云吗?再说来寿家的三年前还给了你鹅伯伯五千两银子的本钱出海做买卖,对我们两家都有恩啊。”

“那是自然。”如意很为来寿一家得到自由身而高兴,反倒是对来寿之死的噩耗没有什么感觉了,对赶车的吉祥说道:“挑一家好的白事店,我们去采买奠礼。”

吉祥说道:“西四牌楼的登仙楼全京城最好,他家的纸扎做的精致,听说那里金童玉女就像活人似的,就是有些贵。”

如意说道:“贵不打紧,要体面才是。”

鹅姐还在感叹,“这个来寿家的真是厉害,通常豪门家奴,爬的越高、赚的越多、就越难脱籍——因为脱籍就不受主家控制了啊,可来寿家的真有本事,先是给孙子脱了籍,好让孙子读书将来走仕途,现在又借着来寿之死,哄着老祖宗放了他们全家。”

“这些年,来寿家捞不少银子啊,单是石老娘胡同的三进大宅院,现在得值一两万,都不用当赎身银子吐出来,老祖宗放的不只是来寿一家人,这是放了一大笔银子不要,全都准许来寿家的带走了。”

若是以前,如意听到这么大数目的银子,估计头都麻了,但是如意见识过东府曾经的大管家来福夫妻几天就吐出三十五万两银子的巨大数目,再看来寿家的几万两银子,心中波澜不惊。

来寿夫妻曾经是西府的大管家夫妻,西府向来比东府会打理财物,家底厚实,也没有胡乱花钱,如今看鹅姐扒拉来寿一家的家底,如意顿时觉得来寿夫妻简直“清廉如水”了!

如意说道:“也难怪老祖宗一分赎身银子都没要,就放了来寿一家,比起京城各个大家族的大管家,来寿一家那点家底算不得什么,全家伺候张家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看曹鼎夫妻再干个两年,家底肯定能够超过来寿家的。”

如意问鹅姐,“曹鼎夫妻将来也会放出去吗?”

鹅姐摇摇头,“估计不太可能,他们夫妻两个太能干了,谁家舍得把会下金蛋的鸡放走?再说,曹鼎夫妻也不可能离开张家,做大买卖没有大家族在后面撑腰,肯定做不起来的,什么都要靠关系,光有本事没有用。”

“你看杨数,他已经是自由身,还不是主动让出七成利给西府,不就是为了找个靠山么,自由身又如何,没有靠山,也是不成事的……”

鹅姐和如意聊着这些人情世故,吉祥驾着马车来到了专门做白事生意的登仙楼。

与此同时,石老娘胡同。来寿家的正在看画师给亡夫来寿刚画出来的一轴大影(注:就是全身的遗像)。

来寿去边关十五年了,画师当然没有见过来寿,这幅大影是按照来寿儿子的相貌画老了二十来岁而成的。

目前只是勾勒出了线稿,还没有着颜色,还可以修改。

来寿家的看了看线稿,说道:“眼睛画的大一些、眉毛浓一些、鼻子再挺一些、颧骨平一平,别那么突兀、下巴收一收、肩膀和胸膛再宽阔一些、腰瘦一些、腿长一些 ,就差不多了——总之,你画的英俊一些,就照着绣像上的赵子龙画。”

画师为难啊,说道:“您儿子和绣像上的赵子龙一点都不像啊,照着这个画,您亡夫的大影就更不像本人了。”

来寿家的用手指戳了戳画稿,说道:“像不像有什么要紧?十五年了,我都忘记亡夫长什么样,我只要挂在墙上好看,看的舒坦,还不快去改好了上颜色?客人们陆续都到了。”

来寿家的是一家之主,给钱的就是大娘,画师麻溜拿下去修改画稿。

来寿家的长舒一口气,她的眼睛红红的,一副哭过的样子,但是精神非常好——甚至比昨天如意给她拜年的时候还要好!

因为昨天从边关来报丧的人告诉她:来寿其实死在了姑娘身上。

来寿名为戍边,其实从未上过沙场。

有钱人即使被发配边关,也吃不了苦,花几个钱,自有一群人争着抢着替他当差。比如这次,就是来寿使了钱,让别人冒名顶替,拿着他的军牌站岗放哨,鞑靼有些部落到了冬天,过不下去,就会来边关抢夺粮草,抢了就跑,拿着来寿军牌的倒霉鬼死在了乱箭之下。

来寿本人去那里呢?这十五年来,来寿在边关过的滋润,没有断过女人。只是年纪大了,睡不动,靠吃猛药来睡,结果药吃多了,死在了姑娘身上,来寿不寿,白瞎了这个好名字。

来寿家的对外当然不会这么讲,以军牌辨人,毕竟战报上写的来寿中了鞑子的箭,是战死的。来寿家的靠这个来博得老祖宗的同情,放了全家脱奴籍。

死的真好,来寿家的心道:来寿啊来寿,你的死换来了全家自由,死的好啊!且看老娘将你风光大葬!

另一边,吉祥赶着马车来到了登仙楼采买奠礼,巧了!来禄腊梅来春一家三口、王善和王嬷嬷两口子、魏紫和夏收夫妻、甚至曹鼎夫妻,居然都在登仙楼!

他们都穿着月白或者石青、烟青色等等素净的颜色的衣裳,大家寒暄打招呼,登仙楼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场的各位,除了吉祥如意,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90-100(第2/23页)

张家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地位最高的当然是王嬷嬷——原本应该是来禄,但是来禄三年前成了王嬷嬷的外甥女婿,权力虽大,但辈分矮了一截。

王嬷嬷发话了,“既然大家都要去石老娘胡同里送奠礼,我就倚老卖老说一句,咱们送的东西不要重复了,猪羊祭品、吃看桌面、金山银山、车马房产、冥纸香烛等等,先挑了好的,一起都买全乎了,然后大家按照各房分摊便是,如此,好看又体面,别乱哄哄的买一大堆重复的,堆在孝棚里也不好看。”

众人皆道:“我们听王嬷嬷吩咐便是。”

腊梅对继子来春说道:“来春,你刚刚给我爹娘办过百日祭,各种纸扎祭品都是你挑的,现在我们要一起送奠礼,你来帮大家挑一挑。”

来春说道:“登仙楼做的最好的是纸房子和纸人纸马什么的,猪羊祭品,吃看桌面着实一般,这两样我们去点心铺子里再挑好的。”

于是长辈们都坐下吃茶聊天,尤其是刚刚结识的魏紫夏收和曹鼎曹婶子等两对夫妻,热烈的聊着各种生意经,简直把这个丧葬用品铺子当成了社交的茶楼。

吉祥如意年纪小,辈分小,插不上话去,也对这些生意经没有多大兴趣,倒是对登仙楼的纸扎好奇,就跟着来春屁股后面挑纸扎。

来春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相貌周正,腰身板直,他先要了一个最大的纸房子,“石老娘胡同很宽敞,这个纸房子能够抬进去。”

这个纸糊的房子比如意还高,红墙绿瓦,门口还有一对纸狮子,就像真的似的。

如意好奇的推开“门户”,朱红色的纸门居然还可以打开!

如意就钻了进去,“哇,吉祥,里头还有家具摆设,什么罗汉床,衣柜,梳妆台,椅子桌子,甚至马桶都有!”

吉祥个子高,猫腰钻进去,这纸房子大的两人都可以转身走动。

少男少女,都还没有确切地体会到死亡为何物,只是觉得纸扎新奇。

如意说道:“若不是这东西不吉利,我都想给我的娃娃们买一间这样的屋子。”

吉祥惊道:“你还在玩那些娃娃啊?我那套西洋锡兵早送给长生玩去了。”

如意说道:“承恩阁就我和蝉妈妈两个人,晚上就是娃娃陪着我睡觉,一年四季胭脂红霞都至少给我的娃娃做一套新衣裳。三年过去,我娃娃的衣服一个箱子都放不下呢。”

吉祥啧啧几声,想要评价几句,见如意叉腰瞪眼看着自己,顿时把话吞了回去,嘿嘿赔笑,“我们快出去吧,来春要挑下一个纸扎了。”

吉祥和如意,活脱脱另一对鹅姐和鹅姐夫。

来春挑的纸扎小人,是两对丫鬟小厮,栩栩如生,连身量都和吉祥如意差不多。

如意一瞧,赶紧躲在吉祥身后,“我怎么感觉纸丫鬟朝我使眼色来着。”

来春笑道:“他家的纸人眼睛里装着机括,遇到风吹就眨眼。”

说完,还朝着纸小厮吹了口气,小厮疯狂朝着吉祥使眼色。

吉祥看着瘆得慌,把如意拉到纸车马那里去了。来春童心未泯,故意逗这对少男少女玩耍,按动了纸马的机括,那纸马居然还能走动!

“哎呀,闹鬼了!”吓得吉祥又拉着如意躲到纸房子里头去了。

“来春!”腊梅连忙喝止继子的恶作剧,“你比吉祥如意大十岁,有个当哥哥的样子没。”

来春立马关了机括,纸马不动了。

吉祥如意从纸房子里钻出来,也不恼,只是求来春告诉他们纸马的机括在何处,他们也要玩,两人一人挑了一匹马,一起按动机括,赛起马来了。

就这样玩玩闹闹的,车马,猪圈,磨房,厕所甚至水井农具扫把簸箕等等活人过日子需要用的东西,来春都挑选齐全了,确保来寿在地底下能过上鬼上鬼的好日子,舒服的舍不得投胎。

此外,还有金山银山、蓬莱仙岛、冥纸香烛之类寻常的奠礼祭品。

掌柜算了总账,来春拿起算盘,拨了一个数目递过去,不出声的讨价还价——毕竟是给死人买的东西,大声讨价还价不好看。

掌柜也在算盘上拨了个数,几次拨算盘讨价还价后,双方定了总价,五十两银子,包送货,大概是颐园一等大丫鬟两年半的月钱——愣是把这些白纸竹篾糊出来的东西卖出了银子的价格!这些纸扎够买一件上等的皮袄了!

众人按照房头分担了纸扎钱,鹅姐替如意出了份子钱。

接下来,众人去了熟肉铺子买了猪羊祭品、去点心铺子买了吃看桌面。吃的就是一些果品点心,看桌就是用来看的——用染色的面点做出鲜花、新鲜水果的样子,或者用蜜饯的果子一层层堆成高山一样的造型,只是用来给客人们看的,不是吃的,所以叫做看桌。

这个吃的看的摆的精致食物花了约十两银子。曹鼎夫妻抢先全部付清了,说道:“都别跟我们两口子抢,大家都是熟人,我们付了吧。”

曹鼎夫妻这个大财主开了口,众人都乐意顺水推舟,卖他这个人情。

猪羊祭品和吃看桌面也都是送货上门,他们跟着抬纸扎的人身后,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足足有五十来抬!都朝着石老娘胡同走去。

众人到了胡同口,就听见里头传来唢呐的声响,到了来寿家的门口,昨天的大红灯笼已经取下来了,换成了白灯笼。

一群踩着高跷、扮成神神鬼鬼的人戴着各色面具,手里举着各种旗帜魂幡等物,随着唢呐和鼓乐声起舞。

乍看去就是一群神魔乱舞,虽然众人还没有进屋,就已经看见了好大的排场,来寿果然是风光大葬啊!

这些神神鬼鬼踩的高跷比吉祥还高!好像真的遇到了守着地府之门的神鬼,一个个庞然大物,看得如意脖子都仰疼了,真是大开眼界。

神鬼们围绕着他们这一拨贵客手舞足蹈的转了一圈,然后把大门让出来,让客人和后面抬着奠礼的人进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王嬷嬷和王善夫妻,其次是来禄夫妻,之后是曹鼎夫妇,鹅姐,魏紫夏收次之,之后是来春,吉祥如意辈分最低年龄最小,走在最后面,两人都好奇的四处张望。

这个三进大宅子和昨天四处张灯结彩的完全不同,来寿家连夜请了专门做白事的队伍,一夜之间,就用毛竹、杉条、芦席、麻绳等等,搭建了七个宽敞的大孝棚,因而昨晚一场大雪没有影响到丧事,院子并无泥泞潮湿之处,干干净净的。

来寿家的下人们都穿戴白色重孝,神色肃穆,分散在各处伺候。虽是曾经家奴的宅邸,但十分整肃,进退有度,居然有些官宦人家的气派。

众人进来的时候,后面跟着各种店铺里送来的五十多抬纸扎三牲祭品吃看桌面等等奠礼,都在来寿家的下人们指引之下,分别摆放陈列在孝棚的各处,井然有序。

原本空荡荡的七个孝棚一下子填了一大半奠礼进去,着实给来寿家的长脸——单是那个纸扎大房子就占了一片地。

送了摆放的奠礼,众人还按照户头,各自随了二两银子的礼钱,主人家给客人们的答礼是每户一匹上好的白绢。

众人跟着王嬷嬷去了灵堂,里头没有棺材,只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90-100(第3/23页)

一个木匣子装的骨灰——边关那么远的地方,运送遗体不现实,能烧成灰带回来就很不错了。

来寿家的儿子媳妇和大孙子都穿着重孝,在灵前答礼。

王嬷嬷等一行人进来灵堂,门口小厮大声说道:”有客到!

灵前有十来个专业嚎丧的妇人们跪在蒲团上,一听有客到,赶紧开始嚎哭起来,十来个人的哭声震得吉祥如意耳朵都是麻的,哭声几乎要盖过外头的唢呐声了。

除了哭丧的,灵堂还有一群人扮作判官和小鬼,跳着鬼判队舞,也是一副群魔乱舞的景象,只是没有踩高跷。

有一群小厮们捧着已经点好的三炷香,高高的捧起来,递给王嬷嬷等来吊唁的贵客。

吉祥和如意也都接过了香,跟着王嬷嬷等长辈们一起上香,拜了拜。

拜毕,小厮们又收了每个人手里的香,一起插进香炉。

门口小厮又大声说道:“家属答礼!”

来寿儿子儿媳齐齐拜了拜客人们还礼,还说道:“多有劳动各位贵客,还送了这些个奠礼,叫我们如何担待的起呢。”

王嬷嬷作为代表,走到来寿儿子儿媳前,声泪俱下的说道:“是我们吊迟了!令尊几时没的?”

其实一点都没迟,反而是来的最早的第一拨客人,来寿家的一报丧,大家就立刻就换了素服来了,只不过要客气一下。

来寿儿子哭道:“是去年腊月初一没的——死在鞑子箭下。”

一旁王善也落了几滴泪,“令尊是为保家卫国而死,我等钦佩至极。”

众人也纷纷哭泣落泪,吉祥如意也跟着干嚎了几声,只是他们毕竟年纪小了些,在人情方面的修行还不够,没能嚎出泪水。

来寿儿子说道:“请各位去后面先歇一歇,吃些茶果,待会就开流水席了。”流水席是随到随吃,没有固定的早中晚饭点。

王嬷嬷问道:“你娘在何处?我跟她说说话。”

来寿儿媳说道:“我娘悲伤过度,在暖阁稍息片刻,请跟我来。”

男客们都去了后面的席棚里喝茶聊天,女客们在王嬷嬷的带领下,都去了暖阁看望来寿家的。

灵堂和席棚都冷,来寿家的向来怕冷,横竖有儿子儿媳大孙子答礼来吊唁的客人,她一大清早去颐园老祖宗那里报丧之后,就一直在暖阁没出去,等着画师修改来寿的大影。

门外,丫鬟春花来报,“老太太,东府的王嬷嬷、来禄家的、夏收家的,西府的鹅姐、曹婶子、如意姑娘来看您了!”

来寿家的正歪在炕上打盹呢,听闻王嬷嬷一行人来了,立刻坐起身来,双手拍打着大腿,声泪俱下哭道:“来寿啊,你走的这么早,叫我以后怎么活哟!”

第92章 第九十二回:吃大席豪掷放赏钱,俏红霞妙语说新闻

第九十二回:吃大席豪掷放赏钱,俏红霞妙语说新闻

书接上回,来寿家的要画师按照绣像上的赵子龙来修改亡夫来寿的大影,王嬷嬷等人来暖阁看望来寿家的,见她眼睛哭红了、声音也嚎的嘶哑了,但气色精神都还好,刚坐下来说了些“节哀”的开场白,来没来及细劝呢,丫鬟春花进来说开席了,请各位宾客去坐席。

来寿家的扮演悲伤寡妇着实有些累了,实在不想在和王嬷嬷等老狐狸精应酬——很容易露出马脚啊!便连连催着王嬷嬷等去吃席,“大冷天的,吃点酒暖和暖和,你们不用挂念我,我那大孙子读书上进,乖巧懂事,从今往后,他就是我的指望了。这人有了指望,日子就不愁过,我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谢各位来看望我,去吃席吧。”

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来寿家的这话有理,众人顿时放了心,去赴席了。

因他们这一拨客人来的最早,人数不算多,就把席面按照男女,分别安排在两间空屋子里,这里比席棚下的流水席暖和。

众人告别来寿家的,去坐席。来寿家的叫住了如意,“如意,你留下来,我有话跟你说。”

来寿家的坐在炕上,这一回,她坐在了炕上东边的位置上——来寿死了嘛,就不用给他留了。

“你坐这里。”来寿家的指着炕上西面的位置说道。

如意自是不肯,说道:“我辈分小,坐椅子上就行了。”这地方也就王嬷嬷这样的体面的妇人有资格坐。

来寿家的说道:“要你坐你就坐,这里又没别人,再推辞我就恼了啊。”

如意忙道:“哎哟,嬷嬷别恼,我坐就是了。”

如意麻溜坐到炕上去,和来寿家只隔着一个炕桌。

来寿家的问道:“你娘最近忙不忙?”

提到我娘作甚?不会是因我娘没有来送奠礼有想法了?如意斟酌着说辞,说道:

“我难得放假在家里,我娘正月里就没有接做席面的大活,只是我娘生性腼腆,这种人多的场合不自在,刚好今天一大早胭脂和长生都在我家里玩,我娘要招呼这两个小客人,我就没有要我娘过来吊唁。”

来寿家的说道:“你想茬了,我不是怪罪的意思。我就是问你娘最近得不得空,你娘在颐园年夜饭做了两道菜,都说不错,我就想请你娘来我家里做三天流水席。”

“她只需做那几道拿手菜、锅塌豆腐、鱼腹塞羊肉、水晶鹅之类的,摆在席面上好看又好吃,我们家也得些体面不是?来寿在边关吃了十五年的苦,他的葬礼得办的风光些,我就怕慢待了客人,人家上门来吊唁,得让客人们吃好再走。”

“价格嘛,好说,采买食材的钱我们全包,你娘只出手艺,每天二两银子,连做三天,客人们给席面上的打赏,谁做的菜就给谁。”

哎哟!这来寿家的真大方啊!

如意说道:“行啊,我这就回去问问我娘。若行,我娘会带着做席的全套家伙事过来。”

“不着急,待会你吃了席再回去不迟。”来寿家的说道:“有了好席,就差好戏了,总不能让客人们吃哑酒,最近有没有听到好的戏班子?”

无论红白喜事,吃好席就的得配好戏,吃哑酒会被笑话的。

如意想了想,说道:“最近最有名气的班子当然是在大朝会上奏乐的女乐,是教坊司臧贤的私班,曹婶子带我们去看过女乐们唱的套曲,真真如听仙乐一般。”

来寿家差一点点就憋不住笑了!此刻,她憋笑憋的好辛苦啊,说道:“你也太瞧得起我们家了,刚刚脱了奴籍而已,那有那么大面子请的来这些人。得实惠一点,俗一点,能在客人吃酒的时候,当个佐餐的声音就行了。”

如意脑子里闪过一个人,说道:“我去逛护国寺庙会的时候,郑家茶楼楼下有露天的戏台,有一班唱南曲的,《狮吼记》演的很好,每天都有一堆看客围观,里头有个青衣,叫做河东,与我一面之缘,捡到了我的珊瑚手串,还特特归还了,我觉得人品唱功都不错,嬷嬷不妨派人去听听,觉得合适就请他们来唱。”

“最近下雪,道路泥泞,天气不好,逛庙会的人少,他们的生意清淡,嬷嬷肯定能请得动他们。”

来寿的命家里管事去护国寺庙会请人,如意去坐席,此时画师改好了画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90-100(第4/23页)

—这回是按照绣像上赵子龙的相貌身材画出来的。

当然,相貌上稍微参考了一点点来寿儿子的长相,没有太离谱。

来寿的看了线稿,沉吟道:“还行,虽不十分好看,也有八分好看,可以着颜色了。”

画师领命而去。

且说如意去坐席,女桌的席面统共就王嬷嬷、鹅姐、腊梅三个人——曹鼎夫妻太忙了,另有应酬,没时间在这里吃席,夏收魏紫要陪着曹鼎一起,方才两对夫妻匆匆辞别的主人家就离开了。

如意理所当然的奉陪末座,这一大早的,女人们都不想喝酒,只是吃菜。

第一道菜是水晶鹅,如意尝了尝,味道不及如意娘的手艺,看来来寿家的厨子做茶果点心还不错,做大席就露了怯,难怪来寿家的要请我娘过来。

按照吃席的规矩,头三道硬菜,其余客人可随意放赏,给不给,给多少都行,但是坐在席面主位的客人是必须放赏的——也是如意娘做大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意这一桌席面,当然是王嬷嬷坐在主位上,第一道菜是水晶鹅,王嬷嬷打赏了五钱银子。

如意心道:啧,有钱。

第二道菜,是八仙过海,用海参、鲍鱼、鱼翅、海虾、火腿等八种食材烧出来的合菜。

如意夹了海参吃了,柔韧弹牙,还挺好嚼的,只是如意对海鲜之类的食物兴趣了了,这道菜好是好,不太对她的胃口。

王嬷嬷打赏了约三钱银子,依然是大手笔。

第三道菜,是清蒸鲥鱼——这个季节能够吃到鲜美的大鲥鱼,可见来寿家为了席面体面,是花了很多钱买好食材的。

但是如意不喜欢有骨头的食物——鱼刺也是骨头嘛,她干脆连筷子都没动。

鹅姐是看着如意长大的,晓得她的毛病,就夹了一块鱼腹上的肉——这里的刺少,鹅姐把鱼刺挑了出来,把挑干净的鱼肉给了如意,如意一口就吃了。

腊梅在一旁看着,笑道:“都这么大了,在鹅姐跟前还是小孩子似的,鱼刺都不会挑。”

如意说道:“我看到这些刺啊、骨头啊就头疼,鲥鱼味道这么鲜,为什么非要长一身刺呢,可见人无完人,鱼无完鱼。”

腊梅笑道:“鲥鱼要是刺少,早被人吃绝户了。”

王嬷嬷把鱼眼睛附近的肉都夹给了如意,这是鲥鱼唯一没有刺的部位,但是如意不敢夹,因为这两块好肉是留给坐主位的人吃的——人家主位是要给厨子放赏的啊!谁给的钱多给谁吃。如意这种奉陪末座的客人稍微有些眼色,都不会碰鱼眼睛。

到了王嬷嬷这个年纪,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腻了,还不如把这东西给如意吃。

如意连忙谢过王嬷嬷,把鱼眼睛肉都吃了。

这道菜,王嬷嬷依然打赏了三钱银子。

如意在心里默默算着数目,五加三加三,仅仅一桌的放赏,就是一两一钱银子呢。

如果一天有十桌这样豪横的放赏,那就是十一两银子啊!

想到这里,如意恨不得马上回家,把如意娘带来做大席!

如意正思忖着,冷不防王嬷嬷问道:“如意啊,今天的字练了没有?”

把如意吓一跳!如意说道:“今儿一早就跟着鹅姨来吊唁,没来得及,我这就回去练。”

王嬷嬷说道:“不着急,吃了饭再走。”

鹅姐说道:“嬷嬷对我家如意真好,放了假也不忘督促她上进。如意啊,你要知好歹,嬷嬷是在提携你呢。”

同样一句话,长辈和晚辈的看法不一样,如意觉得扫兴,吃饭都没胃口了,鹅姐觉得是王嬷嬷重视如意:瞧瞧,鱼眼睛肉都挖出来给你吃了,还问你的字,这样的好上司去那里找去!

之后陆续有八道菜上了桌,吃了饭,散了席,各回各家,吉祥如意鹅姐回到四泉巷,如意跟如意娘说了来寿家的请她做大席的事。

来寿家的给的工钱丰厚,放赏也全都归如意娘,如意娘当然心动,只是舍不得如意,“你一年就放这一次假在家里,我还是想陪着你。今天正月十二,你正月十五一大早就要回颐园的当差了,正好三天。我要是去来寿家做三天大席,这三天都没法在家陪你。”

如意说道:“做大席也一样陪啊——我陪着娘一起去来寿家的厨房,像以前一样,给娘打下手,娘能轻松一些。反正我在家里也是憨吃憨睡的,不如帮娘多赚点钱。”

吉祥说道:“我也去,磨豆腐这种力气活就交给我。”

胭脂说道:“我也同去,带着长生,我跟着如意娘学些手艺,长生会剁肉,他剁的肉臊子可细了。”

于是,如意娘带着做大席的家伙事,都装在吉祥的马车,带着如意他们都去了石老娘胡同,炉火正旺,开始做席面。

如意娘手脚麻利,又有吉祥如意胭脂的帮忙,到了中午,如意娘做的水晶鹅、鱼腹塞羊肉、锅塌豆腐这三道拿手菜就都上了席面。

红霞和赵铁柱跟着父母一起来来寿家里吊唁上香吃席,就来灶间跟三人一起玩。那时候如意正乘着有空,在练字呢。

赵铁柱和吉祥一起推磨,赶着做第二锅豆腐。

长生剁肉,胭脂正在搅拌羊肉馅。

红霞是副小姐般长大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没有下过厨,就不帮倒忙了,搬了个小杌子,看如意写字,“这才过了十天,就写的这么好看了,将来蟾宫折桂,可别忘了我。”

如意一笔一划稳稳当当,不复最初的浮躁,“你和赵铁柱都来了——看来你们东府来了不少人啊,平日里都嫌来寿家的事多,个个在背地都嚼她,结果有什么大事,该来还得来。”

红霞说道:“这不来寿全家都脱籍了么,老祖宗恩准的 ,且看在老祖宗面子上,也要给来寿家的面子啊。我们东府那些有头有脸的管事、管事媳妇们都来了,什么潘达夫妇、来钱夫妇都是说准了要来,就是今天不来,明天也会来。”

红霞对着胭脂招招手,“你把盆端过来忙活,我跟你们说个颐园的新闻。”

胭脂端着一盆羊肉馅过来搅拌,“说吧,神神秘秘的。”

红霞说道:“腊月时候,我跟你们讲过东府要搬进来一个新姨娘帚儿了嘛,这个帚儿还派了丫鬟抹儿来东府挑选院落,准备好新房,抹儿不知天高地厚,挑了个最大的,就是东府的梨园,以前是府里养的私班小戏子们住的地方。”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这事居然黄了!你们猜猜出了什么事?”

胭脂一边搅和肉馅,一边说道:“内宅的事情,无非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猜肯定是周夫人找了由头,阻止新姨娘进门。”

如意装傻,说道:“新姨娘病倒了?”

红霞笑道:“胭脂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如意啊,你也有猜错的时候。梨园才收拾了一半,周夫人就哭哭啼啼去了颐园松鹤堂找老祖宗,说了新姨娘的惊天大秘密!”

“原来,新姨娘在教坊司臧贤的私班女乐里头弹箜篌,今年正月初一大朝会,还进宫演奏宫廷雅乐呢。”

“不仅如此,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90-100(第5/23页)

姨娘还在棉花胡同开山东菜馆分店,是那里的老板。”

“老祖宗就把东府侯爷叫了去,说这个钱帚儿在外头抛头露面,要是纳进府里,有失侯府的体面,外头肯定风言风语。眼瞅着大小姐婚期将至,别节外生枝。”

“老祖宗发话,侯爷得听啊。梨园的修到一半就停工了,新姨娘自然也进不来。”

胭脂听了,说道:“周夫人真是好手段,把新姨娘的底细都摸清楚了。”

红霞摊了摊手,居然一副很遗憾的样子,“如此一来,这妻妾争宠的好戏我们看不成了,真是没意思。我还想看得宠的新姨娘和周夫人打擂台呢。”

如意听了,心里明镜似,整件事都是钱帚儿的算计,故意放出风声,为了是利用周夫人的手,把她进东府当新姨娘的事情搅黄了。

下午的时候,来寿家孝棚里的戏台开了锣,演起了南曲《狮吼记》,扮演柳氏的还是河东。

原本这个南戏班子要在护国寺庙会唱到正月十八,但最近天气都不好,看客少,来寿家的提出包场,给的包银丰厚,在孝棚里唱戏,比露天暖和多了,于是提前拆了戏台,到了来寿家里来唱。

如意等人去听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折《跪池》,红霞还是老习惯,看到入迷了就往戏台上哗啦啦撒钱。

来寿家的依然托词伤心过度,歪在暖阁里休息,戏台上的声音隔着窗户传到了耳边。

《跪池》一开始,就是柳氏唱了一曲《生查子》:“儿夫喜浪游,不把盟言守。嗃嗃奈予何?伊作伊还受。”

柳氏一下子唱进了来寿家的心里,心想,我和这个死鬼年轻时也山盟海誓、你侬我侬的好过,一同生儿育女、在侯府勾心斗角、一步步往上爬,成为大管家夫妻,一起风光过。

死鬼戍边十五年,我每年都派人给他送银子,还亲手置办一年四季的衣裳送过去,嘘寒问暖。

没曾想,死鬼也和戏台上《狮吼记》里的陈季常一样,“不把盟言守”,背叛了我,夫郎成了白眼狼。

既如此,就别怪我利用你的死,去换全家自由……

就这样忙忙碌碌过了三天,如意娘得了六两银子的工钱,除了一些散碎的铜钱,还得了十五两银子的放赏,三天赚了二十一两,开年就赚了一大笔钱。

正月十四傍晚,如意娘收拾了做大席的家伙事,辞别了来寿家的,带着众人回到四泉巷,明天吉祥如意还有胭脂都要回颐园当差了。

因如意明天一早就要走,鹅姐今晚也特意告了假,回家里住一晚。

如意这三天也想好了说辞,要说服鹅姐心甘情愿的同意吉祥去豹子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同人]异能是智与障的我要如何求生 穿成总裁的顶流替身 完结+番外 炮灰攻逆袭记[穿书] 我靠吃火遍全网 黑化男主为我爆灯 爱不爱 来自未来[娱乐圈] 暴君洗白计划[穿书] 追妻不晚:历少的心尖宠 [斗罗]自创魂环后还要拯救武魂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