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100-110(第1/16页)
第101章 三人的生意
青脊后背泛绿, 边缘偏灰,其下银白,身圆而头尾尖, 在海底见多了奇形怪状的丑鱼,钟洺觉得青脊在里面绝对称得上眉清目秀。
这日他总共下了三次网, 得了八条青脊,留出两条大小适中的自家吃, 又挑六只红蟹出来, 剩下的一并送去乡里, 趁还鲜活时出手。
路过唐家船,他接上了小弟,这小子见了他, 非闹着要跟去乡里。
“你不是要挖蛤蜊赚钱,今日挖了多少了?”
“不少了!”
钟涵给他看手里的小桶, 钟洺站到船舷边把他抱回自家船。
“跟二姑和阿雀哥说再见。”
唐大强上山打柴了, 唐莺在石屋做酱,现在唐家船上大部分时间只有钟春霞和唐雀母子两人。
“先别急,你姑父早上随网捞上来几个海星,这玩意也不当一顿饭, 我刚煮好捞出来,你们拿两个吃着玩。”
钟春霞用片蕉叶裹了三个煮熟后红通通的海星,钟洺笑道:“我今日下海也得了几个,看着个头大就手快捡了, 本还想送些过来。”
钟春霞忙道:“可别送, 这东西里面没几口吃的,还费水费柴火的,家里若得了就尝尝, 没有谁也不惦记。”
“那我拿着了,去乡里也给阿乙分一个。”
半路上钟洺就让小弟去洗洗手,掰了个海星腿给他吃,海星外面的皮很厚,摸起来还有点扎手,拨开后吃的是里面的籽,模样和口感有点像海胆,一只大海星的籽剥出来也没有两口,确实只能随便吃吃。
“大哥,你吃。”
钟涵拨开一条海星腿,垫着脚给钟洺,钟洺弯腰叼过,单手拿着,把里面的都吃干净,将外面的皮直接丢进海。
到了乡里,和苏乙一起把得来的鱼获铺开叫卖,很快黑脚子便以四十八文一斤的价,卖予一户人家,说是拿回去做鱼豆腐待客。
鱼上秤后有个六斤六两,三百一十六文钱,那人讲了讲价,便将零头抹了,三钱银子卖出。
黑脚子这种鱼,运气好了十几斤的都能捕到,钟洺得的这两条只算中等,像是六斤多的那条,单鱼肉能分出个二斤多来,鱼肉做豆腐,鱼头、鱼骨煲汤,倒是正好够给家里的席面添道菜。
“刚刚那阿伯说吃鱼豆腐,都给我说馋了,好像咱们还没在家里做过。”
做鱼豆腐要把鱼肉搅成泥在上锅蒸,和鱼丸一样,不止黑脚子鱼可以做,只是用它来做最好吃。
“还剩一条,要不不卖了,留着晚上蒸鱼豆腐。”苏乙开口道。
只是剩的一条更小些,估计只能出不到两斤肉,也就能做一小盘鱼豆腐出来。
“我就是一说,今天家里菜多,我还留了青脊、红蟹和红海葵。”
苏乙惊奇道:“红海葵?我还没吃过呢,只听别人说起过,这东西极少被冲到海滩上来。”
一般人想吃海葵,只能等赶海的时候捡,哪能像钟洺似的潜水如买菜,想吃什么就收什么。
“在海里也不太多见,今天是正好撞见了,就凑了一盘子出来,以前吃过一次三婶做的,很是特别。”
他道:“若你要跟我说没吃过,我早就给你装一筐子上来。”
苏乙抿唇笑道:“又不是非吃不可的东西,往常都想不起来,既得了,那晚上咱们也做来尝尝。”
至于那条黑脚子,还没商量好要不要留下做鱼豆腐,就有人上来问价,过了秤给提走,二钱多银子到手。
“下次下海我再捉两条去,或是不下去,使活饵也能钓到。”
出门做生意,总不能把什么好的都留给自家吃,能卖钱才是最好的,不过口腹之欲一旦被勾起,就轻易忘不了。
钟洺咂咂嘴,心道这一口早晚能吃上。
十来只红蟹在这个时节价不低,大的能卖到三十五文,小的也有三十文,得了四钱多银,过了春日价就贱了,最贵不过二十文出头。
龙虾两只,一共三钱,鲍鱼也不多,一共八个,被一人以一钱银子尽数买走,黑棘鱼、大眼鱼各卖了几十文。
青脊二十文一斤,约有个十六七斤。
卖青脊时每个人都要拿起来看腮帮,都知腮帮亮堂的最好,发黄的滋味就不如意,钟洺拿来的肯定没有差的,很快卖完。
只要钟洺下海,随便转两圈,一次的收获至少能换一两银,多则不好说,在别人眼里已是大钱了。
他却还想着既天暖了,海参的生意倒是又能做起来。
他不贪多,开春后也忙得很,不妨和裘大头说定,一个月只捕一次海参,得个几十两就知足。
只是这回不能再直接去花楼寻人,不然岂不显得太过主动,没有裘大头,他照样能卖出海参,只是需花时间再找门路,或是卖不得那么高的价,反过来,裘大头没了他却是再没法子挣这笔外快。
“大哥,嫂嫂,吃海星。”
还没到操心年纪的钟涵还坐在后面,抱着他的大海星啃,一只海星五只脚,他啃一个,就给钟洺和苏乙各分一个。
“乖小仔。”
苏乙含笑接过他递来的海星脚,剥开尝了尝,味道不差。
晚上归家,做清蒸青脊、酱焖红葵、姜葱炒蟹,三道菜摆上来,香气熏人。
青脊多刺,钟洺让钟涵小心点吃,随后夹了红海葵到苏乙和小弟碗中。
“先吃一个这个尝尝,哪怕是在咱家桌上也不常见,要是喜欢,以后下海我留意着,隔三差五捉几个来吃。”
红海葵下锅前是红黑二色,洗时要切开两半,挤掉里面的东西,过了水就成了灰褐色,翻炒两下加葱姜和酱油,吃起来是外脆里嫩,就说明没有炒过火,如果过了头将葵肉炒老,滋味便大打折扣。
苏乙觉得新鲜的同时也挺爱吃,一连吃了两个,吃相很香,对面的钟涵则已经两手并用,剥起炒蟹的螃蟹壳。
炒的时候为了能入味,一只大螃蟹斩作几块,有用刀背拍碎,不用牙咬也能吃到肉。
这两天钟涵又有一颗小牙在晃,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把牙齿吃掉了。
“有个拔牙的笨办法,就是用一根线拴在你的牙上,另一头系在门上,然后猛地一关门……”
听他这么讲,别说钟涵了,苏乙都打了个哆嗦,钟涵吓得螃蟹都不咬了,扁嘴委屈道:“我不要拔牙!”
“不拔不拔,到该掉的时候自然就掉了。”
苏乙安慰完小仔,暗中轻推一下钟洺,“你吓他什么,他才多大点胆子。”
“就是说说,大哥哪舍得这么拔小仔的牙。”
钟洺飞快道歉,伸手要帮小弟拆螃蟹,钟涵不要他帮,嘟着嘴巴,自己拿手慢慢抠。
兄弟俩的别扭闹到饭后,钟洺陪他去屋前围栏转着圈玩木头小狗,陪了两刻钟小哥儿的气才消,哼哼唧唧地任由大哥拽着自己去洗脸刷牙,然后爬上小床睡大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100-110(第2/16页)
——
过两日,钟洺喊上詹九,约了裘大头出来吃酒,裘大头等了一个年节,总算等到钟洺的准信,进了食肆坐下便豪气地说今天由他做东。
席间先说海参生意,听钟洺一月只愿下海一次,看裘大头的神情,分明是嫌少,他却不敢直说,毕竟顶着风险下深海的人不是自己而是钟洺。
自己还指着人家赚钱,不能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言辞拐弯抹角,钟洺哪能听不出,遂直白道:“裘大哥,不是我不愿意多下几回,只是家里事多,春季渔汛旺,我出海尚忙不过来,家里还有做酱的生意,同样离不开我。”
詹九适时帮腔,同裘大头道:“裘大哥,事情得这么想,有道是物以稀为贵,阿洺哥手里海参的品相咱们都是见识过的,市面上轻易难寻到更好的,这等好东西,一旦打出名气,不得一堆老爷公子排着队等?越是如此,越不能让他们时时如愿。”
裘大头细一琢磨,好像这道也说得通,他顿了顿道:“我只是觉得,人家问一回你说没有,问两回你说没有,万一第三回人家不来了呢?”
他虽然在花楼见识过不少人,可到底不是生意人,这方面的魄力少了些。
钟洺道:“只要保证每一回海参的品相,让他们知晓不会白等,总能卖得出去,而且肯定人多参少,价钱还不是随裘大哥你定?”
这话正说到了裘大头的心坎上。
去花楼的都是一帮子急色鬼,掏一样的包夜银子,软玉在怀,自是希望自己能多战几个回合,可越是常去的,越容易力不从心,平常的日子里,但凡什么补肾补精的东西,恨不得当水喝、当饭吃。
要么说他们的银钱最好挣。
他也暗忖自己不该太贪心,生意刚起步,还是先收着些,有个度,少赚一些就少赚一些,省的引来眼红的人,想要从自己手里分走这杯羹。
“那就这么定,咱们各自出力,今年一起发财!”
他举起酒盏和钟洺对饮,詹九也跟着举杯喝了一盏,笑道:“二位哥哥一起发财,可不能把小弟给忘了,今日来此,实则也是想和裘大哥谈谈我这边的生意。”
裘大头得知,詹九这边有鸡鸭鹅,还能送鸡蛋、鸭蛋和鹅蛋。
“年前还识得了两门子猎户,说定了有野味先给我,甚么野鸡、竹鼠、麂子都有,还有野山羊、野鹿。”
对于禽肉蛋几样,裘大头直言楼里有常年供应的农户在。
“说来也不是寻常农户,和楼里管事沾亲带故的,这上面我暂插不进手。”
但野味就不一样了,猎户打猎和渔民打鱼一样,都是看天吃饭,不好说出去几日收获几何,所以他们楼里的野味一直是等一些零散猎户上门,挨个商价,有合适的就要。
要是能有个稳定的来处,且他还能从里面捞点油水,实在最好不过。
三人一顿饭商定了两桩生意,裘大头最是开怀,他搓搓手,心道今年他定要走财运,得了银子便可乡里置屋子,娶媳妇,越想越乐。
故而不仅抢着付账,还又多添了一壶酒、两个菜,吃了快两个时辰才散。
第102章 尝试种菜(小修)
年后家里新买了十口装酱的陶缸, 三口大的用来封虾酱,加起来上百斤,剩下的小些, 用来存其余几样做出来还未及卖出的酱。
东西实在多到屋子里放不下,为此钟洺去找六叔公, 再次从族人手里买走一处旧石屋,和现在这间离得不远。
上次那间花了二两, 这次的更大也更贵, 给了人家三两银。
把石屋的屋顶墙面都修补一番, 暂且先将三缸子最占地方的虾酱挪了过去,其后又陆陆续续搬过去一些家里和船上都放不下,扔了又觉可惜的日用杂物。
“再刮风下雨, 咱们就住这间新屋,旧的那个纯当个干活用的就是, 省的到时搬进去还要费心打扫。”
虽然唐莺和方滨都是干净人, 每天忙完都会冲洗石磨,再把地上脏了的沙子扫出门去,但现今那屋子里堆的东西实在太多,住惯了水栏屋, 早就受不了一股子鱼虾味的逼仄地界。
新的石屋比上一处大得多,都快赶上原先钟家一大家子住的那间,钟涵在屋里哒哒跑一圈,多多贴着墙根溜达完毕, 若无其事地在角落刨了个坑, 竖起尾巴蹲下。
钟涵一眼发现,蹦起来道:“多多,不许在这里嘘嘘!”
多多不管, 解决完问题就转身埋坑,然后趁钟涵冲过来抓自己前飞快跑掉。
钟涵认命地拿了个铲子去铲沙子,丢得远远的,见到多多在墙角下晒太阳,他上去揪一下猫耳朵,“臭小猫!”
屋子里再没什么可看的,转了一圈后钟洺和苏乙也退出来,掏出铜锁挂上木门。
苏乙见钟涵要强行把猫抱起,但多多拼命挣扎,喵喵直叫,便道:“你把它带回家,它也要到处乱跑,这时节的猫就是这样。”
一开春,夜里常听见村澳里猫的叫春声,有家养的船猫,也有野猫,年年这时节都要生一批小猫崽出来,有些被人捡回去养了,有些就野生野长,好在无论吃不吃得饱,起码是饿不着的。
钟涵却是没听懂,仰头问苏乙是什么意思,苏乙也不好跟一个孩子说得太细,含混道:“它要去找喜欢的小母猫,一起生猫崽当爹爹。”
“原来多多也能当爹爹吗?”
钟涵揉了两把猫肚子,有些困惑。
多多趁机从他怀里跳下,一溜烟没了影,气得小哥儿在原地跺脚。
趁着搬大缸,旧石屋里也重新收拾了一顿,淘换下来三个破了口的酱坛子,因破了口,坛子就封不紧,酱放进去容易坏,钟洺瞧一眼,说不如拿回船上去种点葱姜试试。
“咱们没把握种菜,葱姜总能种出来,我看乡里也有人拿些破口罐子种这些的,要是能成,再看看寻个什么东西装了土,洒点菜种进去。”
苏乙一听也觉得好,把破罐子抱回去第二天,去乡里见着詹九,两人问他该怎么种葱姜。
詹九道:“这两样最容易,连我都会,不用种子,种葱就用切下来的葱根,在水里泡几天长出芽,再挪到土里就是,姜要用发了芽的老姜,也是直接埋土里。”
苏乙若有所思道:“好似确实容易。”
“对吧,种这个可比种菜简单多了,不用肥土也不用捉虫,就是姜长得慢,春天种秋天才能收,可要是种得多,那真是怎么吃也吃不完,葱就快了,两个月就能掐。”
他得知钟洺和苏乙以后想在船上种菜,说道:“不如再种点韭菜,也长得快,割完一茬又长一茬,还有番薯,发了芽栽在土里,可以掐叶子吃。”
他说得起劲,钟洺和苏乙听得也起劲,已觉得三口罐子都不够用的,恨不得种上两排才好。
詹九得了他们的话,趁晚上收摊前送来几个发芽的番薯,一捆韭菜根。
“这两样都要先放在水里泡,番薯要泡到长出根,韭菜不用泡太久,两三个时辰就够了。”
为此,小两口回村澳后又去别家讨了几个破罐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100-110(第3/16页)
钟洺去山上挖了些土,回来后分填到几个罐子中,先将老姜种进去,葱根、番薯和韭菜泡上,晚上睡前又将韭菜根挪到土里种下。
“想想种地也真是个辛苦活,种下去后一年半载才能吃上,天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那等田亩多的,还要时不时地去除草捉虫、浇水浇肥。”
所以他过去即使总想着去陆上生活,想的也是城里而非乡下,种地这等事离水上人太远,想想就觉应付不了,要是靠种地吃饭,他迟早饿死。
东西种下,离收获还早,除了每日换换水、浇浇水,不用再做什么,因以前没种过,一家子还觉得是个好玩的事,像是浇水换水的活,往往都轮上钟洺和苏乙,钟涵就抢着做了,还天天比划它们又长高了多少,拿了几个小竹片做记号。
一晃到了二月底,唐大强撑船,带着钟洺一起去了趟虾蟆澳,为的是请林阿南来修屋。
本说既然唐大强去,钟洺就不用跟着了,钟洺却念着去虾蟆澳的路上途径鱼山澳,还能再去上回去过的红树林里捉蟹赶鸭。
海鸭子味道好,不是农家家养的鸭子能比的。
最要紧的是那片海他尚未好生下潜探过,不如趁此机会随船过去,看看能不能遇见好海参,赶在二月里卖一回。
不过因村澳之间离得远,音信不通,他们实则也不知这会子林阿南在不在虾蟆澳,去了后能见到人最好,见不到就托他家里人递个话。
依唐大强和钟春霞的意思,是想在入夏前把水栏屋修完,夏天人挤人,一起睡在船上最是憋闷,今年要是能搬进大屋子里度夏,想想就心情好。
他们平日俭省,好不容易咬牙花一笔大钱,就愈想早日见着结果。
去的路上,唐大强跟钟洺说闲话打发时间,提起几句自己的旧事。
“我老家比虾蟆澳还远,挨着的那座山叫螺山,那山的走向很有意思,朝海的方向像开了个口子,远看像个横着放倒的海螺,所以那地方就叫螺口澳。”
唐大强感慨地指了指船下水路,“当初我来白水澳,走的就是这条路。”
其实在钟洺的记忆中,二姑父很少说起自己的老家事,自己长这么大,都还不怎么清楚二姑父当初为何会带着老娘,大老远跑到白水澳定居。
要不是他成功娶到二姑,估计都难在这里立足,因村澳之间,别看平常不会没来由地生出事端,其实真要有外乡人搬来,澳里人往往会有些排外,且你寡母孤儿,没个亲族撑腰倚靠,很是吃亏。
说到底,全凭二姑父有一身打鱼的好手艺,而且来时孙阿奶手里也有一笔银钱,算不得一穷二白起家,这才能让钟家松口嫁人。
后来有了钟家帮扶,日子越过越好。
“二姑父,你和孙阿奶再没回过老家?”
钟洺不禁问了一句。
“没回了,最多去那附近的岛上给我爹上个坟。”
这次唐大强依旧没提当时为何背井离乡,钟洺识趣地没多问。
这么多年下来,他深知二姑父母子二人的秉性没得说,所以定不是他们干了什么伤天害,在村澳里无法立足的事。
因这样的想法,他连带着也对那螺口澳没了什么好印象。
海路一程,将近两个时辰,多亏了特地赶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出发,一路顺风而行,到虾蟆澳时未到中午。
巧的是林阿南前两日刚回来,这才没歇多久,又有新生意上门,见是钟洺,很是热情。
比起之前见识过的鱼山澳,虾蟆澳的水栏屋更多,听林阿南的意思,他们澳里除了确实穷得叮当响,家里娃娃连裤子都穿不起,只能光屁股到处跑的人家,其他水户已没有住在船上的了。
他把二人请到自家的屋内,商量明白唐家要盖什么样的屋,划出几间房,又算出需要多少银子。
“因知晓地方,我不用再为量屋专门去一趟,阿叔要是信得过我,就直接给我五成银子,包括木头钱,待买齐了我直接使船运去,更省工夫。”
唐大强是带了三十两银子来的,对此早有些预料,毕竟钟洺早就跟人家说过,要将自家水栏旁边的那片地方空出来,到时给二姑家这门亲戚用。
“你替我们村澳盖了那么多间屋,全都结结实实,哪会不信你。”
一栋水栏屋整五十两,唐大强便给他数出来二十五两,又去虾蟆澳里正那处讨了张契书,按了手印存下。
事成后林阿南留他们吃了顿简单些的渔家饭,钟洺和唐大强道了谢后不再多留,还要赶早回家去。
林阿南送人出门去船上,唐大强先去收船锚,钟洺刻意放慢步子,同林阿南落在后面,闲聊似的开口。
“先前你提起过的那族兄弟,似是已去跟卢家提了亲,两家定下了日子,我还未曾道声恭喜。”
林阿南抓两下后脑勺,一听这事就皱起眉。
他那族兄弟唤作林成,今年快二十,迟迟没定亲事,个中缘由别处人不知,他们虾蟆澳人可都心知肚明,皆因林成的小爹魏氏是个出了名的刻薄人,遇见事了,又惯会撒泼打滚那一套。
澳里人都说,谁家姐儿哥儿嫁去他家,定没好日子过,林成爹和林成当着魏氏都没脾气,窝窝囊囊,两个软蛋罢了。
魏氏声名在外,也拖累了他儿子的婚事,迟迟不定,无人肯嫁,没办法,只好往别的村澳寻,而林成眼光又高,来回几次,惹恼了两个媒婆。
如今林成年纪大了,魏氏也开始着急,之前听说林阿南来族里寻帮工,他撺掇儿子也去。
“去看看那边有没有心仪的姐儿哥儿,任他什么人物,小爹都有法子给你娶过门。”
听闻卢雨之事后,林成爹不是很喜欢,只说听起来是个爱惹是非的,魏氏却觉得没什么。
“他是外头嫁进来的,没半个亲戚在此处,哪个还威风得起来?就算是不听话,我把他管教到听话就是,只需他把阿成伺候好,给林家传宗接代,务必生个小子出来。”
乐意嫁过来的哥儿不多,难得又是他儿子看得上的,听说模样身段都不差,这桩要是错过了,下一桩更难遇上。
林阿南却不好把这些说给钟洺听,也知钟洺和卢家不对付,便笑笑道:“多谢钟兄弟,只能说两家子缘分到了。”
他说得简短,显然和林成家是当真不太亲近,钟洺观其态度,选择有话直说。
“林兄也晓得我家和卢家素有嫌隙,说句惭愧的,之前还担心那哥儿嫁过来,会不会生事,以至于耽误了咱们两家的生意,我那三叔、四叔,还有几门子堂叔,可都攒着银钱等着修屋。”
林阿南听出钟洺话中深意,忙表态道:“又不是多近的亲戚,无非是他嫁过来那日,我过去吃两盏子喜酒罢了,多了定不会有什么牵扯,你们只管放心,我做事素来一板一眼,修的屋是要住几十年的,岂是儿戏。”
“得你这句话,我们也就放心了。”
钟洺笑两声,转而说起旁的话,没两步走回船边,就此别过。
回去路上经过熟悉的红树林,两人停下船拿了网兜,预备速战速决,捉两只海鸭,逮几只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100-110(第4/16页)
蟹就撤,晚上回家做个海鸭蟹肉煲。
第103章 【加更】
船板上捆了两只蔫脑袋的海鸭子, 唐大强把六个海鸭蛋小心挪进一只竹筐,海鸭蛋是意外之喜,他们没打算专门去捡, 结果正好遇见了,便带了回来, 身后还有八只大青蟹在桶里乱爬。
钟洺看看天色,同唐大强说自己想下海一趟。
“我打算下去两趟, 一刻钟一趟, 瞧着有好东西就捡上来, 没有就算了。”
唐大强早在来时路上就听了他打算,嘱咐道:“要是深水里冷就赶紧上来,别逞能, 这里毕竟不常来,你没那么熟悉。”
海底和陆上一样都有地形的说法, 不仅有隆起的礁石山, 也有突然凹下去的海沟,神出鬼没的漩涡,想靠着下海潜水混饭吃,水性好是最基本的, 还需有好头脑、好身手,乃至好运气。
钟洺很快跳下水,唐大强守在船边等他上来,坐了一会儿又想起什么, 起身去翻出陶灶烧上火, 掰几块船上常备的老姜头煮姜汤。
船下深海,钟洺在三丈深左右的地方停了停,随后缓慢下潜到六丈左右的地方, 周围明显要比浅水处暗上几个度,他睁大眼睛,专心找起海参。
这次无论是螃蟹、龙虾还是鲍鱼,都没能让他分心去捉,一条黑白花的海蛇缩进一个洞口,钟洺只好放弃这一小片区域,免得被海蛇当成威胁,冲上来咬他一口。
海参的颜色很容易和所处环境融为一体,水流让人眼睛凉而泛酸,钟洺几乎是一寸寸摸索过这片陌生海底,成功收获了五个花刺参,三个小些的红海参。
还是太少,不过上次那么多,全因他接连下海五次,这次时间有限,只得下来两次,也没办法。
他调转方向,看见疑似海参的东西就用铁夹去戳两下,结果不小心戳到了一只变了色的大八爪,它挥动着触手逃窜,不忘喷出一股浓浓的墨。
钟洺后退避开墨汁挡住视线的地方,行到一片珊瑚附近,找到另外两只红海参,到这里他不得不开始上浮,出水时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船边的二姑父。
“你是直接下去还是上来歇歇?”
“不上了,今天暖和,水底也没多冷。”
唐大强伸手接过钟洺递来的网兜,往里一瞧,笑道:“收成不错。”
钟洺抹一把脸上水,不然水珠子都挂在睫毛上,搞得他睁不开眼。
“还成,我再下去一趟。”
说罢憋一口气沉入水中,船上的唐大强把海参放好,给他盛一碗姜汤出来晾凉。
钟洺方向感不差,不然早在海里迷了路,再度下沉到深处,拨开几丛高高的海草,惊走躲在其中的小鱼,他用夹子轻轻敲了下路过的扇贝,森*晚*整*在扇贝掠过的沙地附近看见一只趴着不动的大石参。
收入囊中后继续在附近搜寻,海参和海参之间不会离得太远,不可能方圆大一片只有一只参。
他耐心观察,又得了三只石参,丢进网兜。
转过身换个方向游出一段,目之所及看见了好几种颜色的海蛞蝓,这东西本身没见过有人吃,大概因为颜色太艳,像是有毒,但产的卵绿油油的,也有点像海菜,海边叫做“海粉丝”,偶尔从海里冲到海滩上的竹竿、石头上会附着一坨,揪下来晒干能保存很久。
以前钟洺不知道“海粉丝”是什么,因海蛞蝓又不会在岸上产卵,没人看得见,还是后来成了半大小子,贪玩下海,在海底见到了海蛞蝓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才知。
海粉丝也少有直接吃的,咸里带腥,并不好吃,一般是煮汤当药喝,说是可以治咳嗽和瘤子,前者钟洺看见过治好的,后者还真没怎么有,估计就算是想治,也不能只靠这一样东西,还得拿去医馆让郎中入药调配。
他扒拉走前面小小的海蛞蝓,在心中暗暗祈祷今天也能遇见黑狗参,一只顶别的十只,可惜有些事也不是次次如愿,复捞了两只红海参,且在收工前碰见一群花刺参,选肥的尽数捞起便结束。
爬回船上,简单擦了擦头发和身上,他接过姜汤一口喝干净,继而披上外衣。
海参在浅浅的海水里挤作一团,各个刺大肉肥,钟洺凑过去清点收获。
十六个花刺参,按照重量算,一斤大概有三个,加起来五斤左右。
七个红海参,只能凑到一斤多,四个石参,有个一斤半。
依着上回裘大头的要价,这些卖出去他能赚个十两出头的银子,因只下了两趟水,好似也不差。
姜汤入胃,浑身都热乎起来,回去的路上他来撑船,让二姑父在舱里打个盹,水上人都是起大早的,他年纪小撑得住,但一般人都会在晌午小小歇一觉。
唐大强确实困得很,也没推辞,进船舱躺下,没一会儿就传出鼾声。
……
在白水澳靠岸时算是傍晚,钟春霞早早在船上候着。
“你们来回跑这么远,竟还有空去捉海鸭子。”
她见相公和侄子带着两只鸭和一桶蟹回来,就猜到他们又去了那片红树林。
“那地方被你们说得这般好,我听着也想去了。”
“还有我,我也想去!”
唐雀在后面插嘴。
钟洺笑道:“也不是多远的地方,既想去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去,哪日得了空,一家一艘船,说这话就到了。那边好些海鸟,海鸭子满地随便捉,螃蟹比赶海时海滩上遇见的大多了,泥里还能翻出龙虾,等天再热些,林子里有海桑果能摘来吃。”
海桑果是一种长在红树林里的绿果子,盛夏时成熟,能生啃也能炒菜,没熟透的时候是酸的,熟透后能从酸里品出甜。
钟春霞看一眼自家眼巴巴的小哥儿,无奈道:“你快少说两句,你信不信这哥儿今晚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梦见吃果子?”
唐雀岁数也不小了,脸皮薄,瘪嘴道:“娘,你又说我!”
说完就走进舱里去了,只给他们一个后脑勺。
“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
钟春霞抱怨一句,唐大强则道:“阿莺这个岁数时不也这样,过两年就好了。”
长辈管孩子,钟洺可插不上话,不过他把去红树林这事记在了心里,想着确实该找日子带二姑出去转转。
他和苏乙尚没孩子,走得潇洒,即使有生意在,有事去不成时也能拜托二姑帮忙照看,反过来,二姑却极少让他们帮什么忙。
“我说真的,也不用等太久,下个月不就是海娘娘诞,到时大家都得歇上个一两日,咱们不如就直接从平山岛去红树林,回来晚些就晚些,人多也不怕,退一步,真要是赶不回来,大不了去鱼山澳借着停一夜船。”
他朝舱里喊一声,“阿雀,听见没?”
“听见了!”
唐雀很快回应,听声音就知又开心了。
唐大强也乐意带着家小去松快松快,他见钟春霞好像有些犹豫,开腔道:“阿洺说的是,那红树林离白水澳、鱼山澳都不远,咱们要去的话,竹哥儿肯定乐意跟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100-110(第5/16页)
到时再问问老三、老四两家去不去,要是都去最好,一大家子多热闹,也能多和竹哥儿说几句话。”
到底是在一起过了十几年日子的人,唐大强最懂得如何说服钟春霞,一听可以多和自出嫁后聚少离多的小弟多待一阵子,钟春霞很快答应。
说完闲话,钟洺从二姑父家的渔船上下来,提着海参、鸭子和分到手的螃蟹回家,海鸭蛋他没要,家里不缺蛋吃,什么煮鸡蛋咸鸭蛋,想吃何时都有。
到了家中,见夫郎和小弟都不在,猜测可能是去了石屋那边去,他犹豫半晌,没跟着去石屋,而是烧了些开水,先把鸭子杀了。
待苏乙牵着钟涵回来,鸭子都剁成快在锅里炖着了。
“你回来了。”苏乙语气惊喜。
“好香哦!”小仔则一脸陶醉地闻味道。
钟涵松开苏乙的手,几步后扑进钟洺怀里,钟洺揽住他后背拍了拍,苏乙也眼睛亮亮地望过来。
“何时回的,锅里做了什么?闻着炖了有阵子了。”
他边说边走去堂屋的脸盆架,想舀水时发现里面已经放好了干净水,浅浅一笑,搬过小凳子让钟涵踩着洗手。
“回来路上去了趟红树林,和二姑父逮了两只鸭子还有些螃蟹,做个海鸭蟹肉煲。”
钟洺答罢,看小弟洗完了,扯下布巾给他擦手。
“我还下水捞了些海参,不太多,鸭子要久炖才好吃,螃蟹我也收拾好了,你看着火候差不多就放进去,我趁这工夫去乡里一趟,趁早把海参送去卖了,趁早没心事。”
要不是考虑到海参养一夜可能会吐肠子变小,他不得不今日去怡香楼送货,其实在海上时完全可以多下水几趟。
“你这刚回来又要走。”
苏乙觉得他太累,要不是去处是怡香楼,他都想帮着去送。
“你不也出摊回来又去石屋,忙完了下来,想挣钱不就是这样不得清闲,不过我只是送去放下,拿钱回来罢了,来回也就半个多时辰。”
“也好。”
苏乙给他整整后衣领子,抬步送他出门。
“等你回来正好吃饭,今晚早些休息,睡个好觉。”
第104章 眼疾
过了秤后, 花刺参有个五斤二两,红海参一斤四两,石海参一斤半, 裘大头算了算账,咂咂嘴道:“这回实是有些少。”
而且还没有黑狗参, 上回他从黑狗参里很是得了一份利,现如今再看这些个寻常些的海参, 竟还看不上了。
可见人的胃口都是越养越大。
“原不是专门去的, 想着离岸太远, 要赶在天黑前回来,不敢多在半路耽搁。”
钟洺同裘大头道:“过两日我再下几回水,凑个二十斤再送来。”
他也想趁黄鱼渔汛来之前再挣一笔, 之后少不得有阵子起早贪黑,再没这个闲心了。
“那就行, 我等着你。”
裘大头跟钟洺解释, “多少咱们都有得赚,不是我嫌少,实是你不知那些个老爷官人的,包括楼里的管事、后厨的灶头催我催得多紧, 还有那欲讨恩客欢心的姐儿哥儿求到我这里来,想提前定上黑狗参,我手里却哪是说有就有的。”
但他实则受了上回饭桌上詹九的启发,学着吊起这些个客人的胃口, 预备再把黑狗参的价钱加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