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鱼水的(1 / 2)
长信寄余生
第一章 初遇江南雪
江南的雪,总带着三分诗意的缠绵。
沈清辞裹紧了素色锦袍,立于乌篷船的船头,看着漫天飞雪将乌镇的青瓦白墙染成一幅淡墨山水。她此行是为寻一味失传的古籍医方,却不想刚到乌镇便遇了这连日大雪,耽搁了行程。船家将船泊在烟雨桥边,笑着劝道:“姑娘,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不如先去桥边的‘晚晴茶馆’避避,那可是咱乌镇最好的歇脚处。”
沈清辞颔首,提着药箱踏上积雪的石板路。茶馆里暖意融融,说书先生正讲着“青梅煮酒论英雄”,台下茶客听得入神,偶尔传来几声喝彩。她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点了一壶龙井,便见门口进来一人。
那人身着玄色锦袍,腰束玉带,墨发用玉冠束起,身姿挺拔如松。许是赶路急了,肩上落着一层薄雪,却丝毫不减其清贵之气。他目光扫过茶馆,最终落在沈清辞对面的空位上,拱手道:“姑娘,叨扰了,可否借坐?”
沈清辞抬眸,撞进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她微微颔首:“公子请便。”
男子道谢坐下,小二很快端来热茶。他看着沈清辞面前的药箱,温声问道:“姑娘是行医之人?”
“略懂医术,”沈清辞浅啜一口茶,“公子看着不像本地人,也是来乌镇办事的?”
“在下萧玦,自京城而来,为寻访一位故人。”男子声音温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可惜大雪封路,暂时不得见。”
两人闲聊起来,从乌镇的风土人情,到医理典籍,再到诗词歌赋,竟意外地投缘。沈清辞惊讶于萧玦对医理的了解,萧玦也赞叹她对诗词的独到见解。说书先生的故事讲完,雪渐渐小了,夕阳透过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萧玦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看着沈清辞道:“沈姑娘,明日雪若停了,可否与在下一同游乌镇?听闻西栅的雪景极美,还有一处‘听雪楼’,是赏雪的绝佳之地。”
沈清辞望着他眼中的期待,心头微动,轻声应道:“好。”
次日雪霁,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积雪的屋檐上,折射出晶莹的光。萧玦准时在茶馆外等候,见沈清辞走来,眼中泛起笑意,递过一只暖手的汤婆子:“天寒,姑娘拿着暖手。”
沈清辞接过,掌心传来阵阵暖意。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的轻响。西栅的雪景果然名不虚传,白墙黛瓦间覆着一层白雪,河道里的乌篷船披着雪衣,宛如画中景致。走到听雪楼时,楼外的红梅开得正艳,白雪红梅,相映成趣。
萧玦牵着沈清辞的手登上二楼,凭栏远眺。寒风拂过,沈清辞的发丝被吹起,萧玦伸手为她拢了拢衣领,轻声道:“此地风大,仔细着凉。”
沈清辞脸颊微红,低头看着楼下的雪景。萧玦望着她的侧脸,忽然开口:“清辞,此次相遇,我很欢喜。若他日有缘,你愿不愿意……等我回来?”
沈清辞抬头,对上他认真的眼眸,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他来自京城,身份定然不一般,而自己不过是个云游行医的女子,两人之间隔着的,或许不止是距离。可她想起昨日的畅谈,想起此刻的心动,终究点了点头:“我等你。”
萧玦大喜,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萧”字,质地温润。他将玉佩递给沈清辞:“这是我的贴身玉佩,你拿着,他日我必寻你。”
沈清辞接过玉佩,紧紧握在手中:“我在乌镇等你,若你不来,我便一直等。”
萧玦郑重颔首,两人在听雪楼前约定,待他处理完京城事务,便回来寻她,此生共赏江南雪,共赴余生路。
第二章 京城风云起
萧玦回到京城,才发现等待他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波。他本是太子太傅之子,因不愿卷入朝堂纷争,才以寻访故人之名离开京城。可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太子与二皇子的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太子被二皇子设计陷害,打入天牢,太子太傅府也被牵连,面临抄家之祸。
萧玦刚踏入家门,便被禁军围住。二皇子萧煜亲自前来,假传圣旨,说他通敌叛国,要将他拿下。萧玦深知这是萧煜的阴谋,奋力反抗,却因寡不敌众被擒。
天牢里阴暗潮湿,萧玦被铁链锁在墙上,身上满是伤痕。他想起与沈清辞的约定,想起她在听雪楼前温柔的眼眸,心中便涌起一股力量。他不能就这样认输,他要活着出去,要回到江南,回到她的身边。
就在萧玦濒临绝望之际,牢门忽然被打开,一个黑影闪了进来。黑影是太子的旧部,他递给萧玦一把匕首和一张出城的令牌:“公子,太子殿下已在城外安排好船只,你快走吧,这里交给我们。”
萧玦道谢,趁着夜色逃出天牢,一路辗转,终于抵达城外的码头。登上船的那一刻,他回头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此次离开,他不仅要寻回沈清辞,还要积蓄力量,为太子和家人洗刷冤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章 重逢烟雨间
江南的烟雨,总是带着几分朦胧的诗意。
沈清辞在乌镇等了萧玦三年。这三年里,她一边行医救人,一边打探他的消息,却始终杳无音讯。有人说他在京城的争斗中殒命,有人说他远走他乡,再也不会回来。沈清辞不愿相信,她每天都会拿着那枚玉佩,坐在听雪楼前,望着京城的方向,期待着他的出现。
这日,沈清辞正在茶馆里为一位老人诊脉,忽然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清辞。”
她猛地抬头,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男子,身形依旧挺拔,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沧桑。是萧玦!
沈清辞手中的脉枕掉落在地,她快步走到门口,不敢相信地看着他:“萧玦……真的是你?”
萧玦走上前,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声音哽咽:“是我,清辞,我回来了,我来兑现约定了。”
沈清辞靠在他的怀里,泪水夺眶而出。三年的等待,三年的担忧,在这一刻都化为了重逢的喜悦。
两人回到听雪楼,萧玦将京城的变故一一告知沈清辞。她听着他的遭遇,心中满是心疼,轻轻抚摸着他脸上的伤疤:“以后,再也不要离开我了。”
萧玦颔首,将她拥得更紧:“再也不会了。清辞,我此次回来,不仅是为了履行约定,还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你说。”
“太子殿下被陷害,我需要你的医术,帮我救治一些被萧煜迫害的忠良,同时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太子洗刷冤屈。”
沈清辞毫不犹豫地答应:“我答应你,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此后,沈清辞利用行医的便利,暗中为萧玦联络忠良,救治伤员。萧玦则一边招兵买马,一边搜集萧煜的罪证。两人相互扶持,在江南的烟雨间,谱写着一段关于爱与坚守的传奇。
第四章 携手定山河
经过数年的筹备,萧玦终于集齐了足够的力量。他率领大军,兵临京城城下,要求萧煜交出皇位,为太子洗刷冤屈。
萧煜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沈清辞随军出征,在军营中设立医帐,救治伤员。她不仅医术高明,还凭借着对药理的精通,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止血的药膏,为大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斗持续了数月,最终,萧玦攻破京城,擒获萧煜。他将萧煜的罪证公之于众,为太子洗刷了冤屈,太子重新登上储君之位。
京城的风波平息后,萧玦拒绝了太子的封赏,他只想带着沈清辞回到江南,过平淡的生活。太子感念他的恩情,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一块封地,让他在江南安度余生。
萧玦和沈清辞回到乌镇,重修了听雪楼,将天文馆改成了医馆,继续行医救人。他们在江南的烟雨间,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第五章 此生共白头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萧玦和沈清辞都已白发苍苍,却依旧相濡以沫,恩爱如初。他们的医馆声名远扬,救治了无数百姓。每到下雪天,他们都会携手登上听雪楼,赏雪、品茶、回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