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1/17页)
第81章
按雍正的原计划,是借着太后身患沉疴,让迦陵方丈入宫,假意测算一番,说瓜尔佳氏命格贵重,能旺国运,他好借此言,顺理成章的纳瓜尔佳氏为妃。
可是,计划才进行到一半,就受到了阻力。
让迦陵入宫倒挺容易的。
雍正在潜邸时,和他结交,经常坐在一起讲经论禅,且雍正现在是皇上,迦陵方丈出世又入世,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清宫里面,信奉佛法的人很多,在慈宁宫后殿,就建有一座大佛堂,面阔7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是顺治帝当年为孝庄皇后建的,后来成了一众太后和太妃们的礼佛之所。
迦陵方丈一入宫,就住进了大佛堂。
雍正元年阴历六月二十六日,晴。
这日,雍正一下朝,就听到迦陵已入住宫中的消息,迦陵在国中声望很高,又是他的旧友,不好怠慢,雍正当即吩咐人,摆驾去大佛堂。
他在一路上,把心里想的事捋了一遍。
谁知等到了大佛堂,在角屋的静室见到迦陵,才把话说出口,就被迦陵一脸正色的拒绝了。
“皇上恕罪,出家人不打诳语。”
说完,他就把眼睛闭上了,手中拿着一串念珠,慢慢的打转,进入了坐定模式。
雍正:“……”
这个犟脾气的和尚。
他派人请迦陵入宫的时候,没说实话,就是这个原因。
要让迦陵提前知道,他费尽心思的赚他入宫,不是为了太后的病,而是为了纳妃,那他肯定不会来的。
迦陵这个人,虽然是个和尚,但有些地方,和朝里有的御史鉴臣很像,譬如说:不会转弯的正直。
俗称,死脑筋。
有时候,雍正觉得,他要还俗了,来朝里当官,绝对和唐朝的魏征有一拼。
这会儿把实话一说,迦陵也不顾他是个皇上,直接把他晾到一边了。
他要是个昏君,就该让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但理亏的到底是自己。
雍正无奈又气结,又说了几句诸如“君子有成人之美”之类劝解的话,见迦陵始终不为所动,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好暂时放弃了。
怀着烦闷的心情,出了大佛堂的大门,看着阶下空地上的进香大铜鼎,只觉得那铜鼎就跟迦陵一样,脾气又臭又硬,丝毫不通人情,让他很想一脚踹翻在地,闭了闭眼,到底忍住了。
平复好心绪,又不禁苦笑,怎么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就这么难呢?
要是瓜尔佳氏不是先帝妃嫔该多好。
他下一道旨,就能直接将她召进宫来,到时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
可要真是那样的话,他也遇不着她了。
显然,这是个谬论。
还是得想办法,让迦陵转过弯,帮他这个忙才行。
要不,找个人去劝劝他?
雍正心里正物色合适的人选,慈宁宫一个近侍带着一队宫婢过来,屈膝跪下,恭敬道:“皇上,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太后?
想到太后,雍正便皱了皱眉。
“何事?”
那近侍小心道:“太后她老人家,没跟奴才说。”
“罢了,”雍正道:“朕去看看吧。”
反正现在他已经在慈宁宫后殿了,离慈宁宫也不远。
…………
太后乌雅氏理好了妆,坐在窗边炕沿上,腿上搭了一条蚕丝薄被。
她一句一句的嘱咐着旁边人。
“昨儿皇上踢十四的那一脚,太医看过,虽说不要紧,养养就好了,但哀家还是放心不下……”
“等会儿十四起身了,再请太医来看看,记得一定要让薛太医来,十四从小的脉案就是他负责的。”
“对了,早膳多加几道补气血的菜,红枣对身体也好,吩咐寿膳房,熬一道红枣燕窝羹,等十四起身了用……”
“还有……”
严嬷嬷一一答应着,让底下宫人去办了。
又笑道:“太后不必多虑,十四王爷身体健壮,不会有事的。”
太后想了想,也笑了,道:“哀家知道,可就是放心不下,总觉得他还是个小孩子,怎么一眨眼就长大了,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
她感叹了这么一声,又问道:“宜太妃那边怎么样了?”
严嬷嬷老实回答道:“听宫里人说,她对太后您怨怼良多。”
太后默了默,道:“随她去吧。”
严嬷嬷道:“您不打算,帮她一把?”
自皇上登基后,宜太妃生怕皇上记旧仇,迁怒郭络罗家和九贝子,和她丽太妃天天来慈宁宫,对太后殷勤的不行,就是想着,万一出了事,太后能保保他们。
宫里人都看到的。
如果太后完全不管,依附太后的一众后妃,恐怕会觉得心寒。
太后淡漠道:“哀家管不了那许多。”
太医说过,她这病,长则一年,短则半载……
以前或许还想着,怎么笼络人心,逼老四退位,等老十四登基,她再做明正言顺的皇太后。
可现在,随着朝堂越来越稳固,她已经没有那么多心力了。
她唯一担心的就是,等她撒手归西,雍正会对十四下毒手。
她得替十四留好一条后路。
至于其他人,各扫门前雪吧。
严嬷嬷忧心忡忡道:“您不打算跟十四王爷说一声,您的病情?”
满宫里的人都以为,太后身体渐愈,可实际上,却是一众太医在太后的强制要求下,被迫改口的。
因为十四王爷回京,太后不想让十四王爷担心,所以才这样做。
但瞒是瞒不住的。
万一太后有一天忽然倒下,让十四王爷情何以堪呢?
太后沉声道:“不要说,哀家还要别的打算。”
话已至此,严嬷嬷也就不多劝了。
待雍正进来,其他宫人低头出去,严嬷嬷见宫里气氛不对,因着昨天的事,太后和皇上心里头都留着一个结,她便将茶盘端过来,道:“皇上,这是内蒙进贡的奶茶,太后吩咐过,专门给您留的。”
皇上端起茶盏,淡淡道:“太后有心了。”
他没心思跟太后演母子情深,太后也没心思跟他演母子情深。
喝了一口清茶,开口道:“皇上,可是想纳瓜尔佳氏为妃?”
雍正静静地瞥了她一眼,太后知道这事一点儿也不稀奇,自他回宫后,就没有掩饰的意思。
朝堂反对的奏折一封又一封。
且他近一段时间,常常去看望瓜尔佳氏,数不清的好东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2/17页)
流水一般送进乾西四所,宫里的人只要有些脑子的,都能猜出来。
但以太后和他的关系,无缘无故的提这件让他颇为头疼事,让他不得不防。
雍正点点头,冷声道:“太后有何意见?”
他语气压低,带上了几分威严。
他以为太后会严辞反对,已经想着她一开口,就拂袖而去了。
可太后揉了揉额头,忽然笑了,道:“恐怕这事要办成,不太容易。”
雍正淡漠道:“这就不劳太后操心了。”
太后道:“若是哀家开口的话,这件事的阻力会小很大。”
雍正微微一怔。
确实是这样的。
太后负责管理一众太妃,只要她开口,说:皇上跟前没个贴心的人,她见瓜尔佳氏温柔端庄,想让她去皇上身边服侍他。
那些拥护理学的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说,太后一片慈母之心。
可问题是,太后怎么可能这般好心的帮他?
里面必定有其他的事。
雍正手指在桌上敲着,等太后继续往下说。
果不其然,太后紧跟着道:“只是,哀家也有件事,想要拜托皇上。”
“请皇上加封十四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永久王爵,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基本上都是立了功才受封的。
大清建朝以来,凡被封为铁帽子王的,从没有削爵和降位之说。
换句话来说,类似于现代人追求的“铁饭碗”。
一旦老十四被加封,将来雍正想动他,也很难动得了。
雍正的脸色沉了下去,半天不说话。
显然是不愿意。
太后见状,脸色也有几分难看,反问道:“十四和皇上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皇上为何不能一视同仁?”
能加封十三为铁帽子王,怎么就不能加封十四了?
雍正垂下眸,并不做回答,冷硬道:“换一个条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老十四本就颇具野心,再加封他,那不是自寻烦恼吗?他以后恐怕得睡不着觉了。
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太后没想到雍正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气结道:“皇上能封年羹尧为大将军王,封十三为铁帽子王,为何对自己的亲弟弟这般狠心?”
话说到这里,显然是进行不下去了。
雍正站起身,道:“皇额娘保重身体,朕还有事,改天再来看望您。”
“皇上!皇……”
话音未落,雍正的身影已消失在门畔。
严嬷嬷忙扶住喘吁吁、晃悠悠的太后,在她后背婆娑着,急切道:“太后,您千万别……”
“行了,哀家知道。”
太后累了一般,靠在枕上,疲倦道:“你出去吧,哀家想睡一会儿。”
第82章
慈宁宫中静的可怕,能听到不远处柜顶上的钟表指针,哒哒哒走动的声音。
太后躺在软枕上,眉宇间一片萧索。
她有些怀疑自己了。
莫非瓜尔佳氏在老四心里没那么重?
若真如此,她费心筹谋许久的美人计,可真要落空了。
作为“美人计”本人的苏沐瑶,此时正在用早膳。
她和雍正不同。
雍正这个人自律的很,不论晚上睡多晚,他早上都按时起床,往往等苏沐瑶醒来,枕边就空空的。
雍正就像一阵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
让她不禁怀疑,晚上出现在这里的人,其实是她的幻觉。
苏沐瑶只有在有事情要做的时候,才会晚睡早起,通常情况下,她晚上睡得晚,早上也起得晚。
云墨她们知道她的习惯,所以一般来说,只要苏沐瑶不特别吩咐,她们便不去打搅她睡觉,直到苏沐瑶自己起来,她们才去打水准备,帮她梳妆。
今天也是一样。
因昨晚和雍正说话说的太晚了,所以今天苏沐瑶也起得晚,用早膳的时间,也比平时推迟了大半个时辰。
正用膳时,陈太贵人身边的婢女小泉来到乾西四所,喜冲冲的说:“听说迦陵方丈来宫里诵经礼拜,为太后祈福,我们家贵人让奴婢过来,邀您用罢早膳,一起去大佛堂见一见呢。”
彩蝶道:“徐太常在她们也去?”
小泉笑道:“这当然啦,宫里的人谁不想见见迦陵方丈呢?”
苏沐瑶笑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跟你们家贵人说,我一会儿就过去。”
“哎。”小泉脆脆的答应了一声,走了。
苏沐瑶吃完饭,换了一件得体的水绿色旗装,带着云墨、春兰、彩蝶、秋蕊、水生、来福六个人一起往永和宫而去。
这是头一次,他们整个乾西四所的人集体出动。
没办法,迦陵方丈实在太出名了,云墨、水生他们也都想见见。
永和宫门口,陈太贵人、徐太常在、瑞太常在、妙太答应她们正等着她,身后跟着乌泱泱一群宫人,都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眼迦陵方丈到底长什么样子的。
众人集合完毕,一边说说笑笑,一起往大佛堂而去。
等到了大佛堂,外头有几个和尚在扫地,还有几个和尚在清理铜鼎香炉里的余灰。
看到这么一大帮子人过来,纷纷停住手中的动作,不明所以的看过去。
到了近前,和尚们只在衣服上看了一眼,立即合十了双掌,垂下眸子,念道:“阿弥陀佛。”
他们是新从大觉寺调过来的和尚,虽然不认识眼前这几位贵人,但他们也知道,宫里规矩大,他们虽是和尚,也不能直视后妃的脸。
陈太贵人笑着解释道:“我们来求见迦陵方丈。”
“哎。”
为首的和尚答应了声,进去禀报了。
苏沐瑶抿了抿唇,难得的,心里有些忐忑。
除了说,迦陵方丈的名头很大,她身边人常常提起之外,还有一点,论起来,她是迦陵方丈的“笔友”了,因为海东青的事,两人常常书信来往,后来,她还和迦陵方丈谈成了一笔生意……
第一次见自己的“笔友”兼“生意伙伴”,她还真有点好奇。
据说,迦陵方丈今年五十有五,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古代人老得快,大概迦陵方丈已经胡子斑白了吧?
她心里想着,之前那传话的和尚出来了,在前头带着路,绕着游廊,一直带着她们往静室去。
路上,瑞太常在问法会的事。
那和尚笑着回道:“给太后祈福的法会明天开始,师傅会在前头拜佛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3/17页)
我们轮番念经,一直持续八天,一二日略诵,三四五六日为广诵,第七日上午略诵,下午是送祟仪式,第八日沐浴供经,这八日所诵经文有《善写母》《释迦牟尼佛赞》《行愿品》《初中后善愿》《献浴》《王道普门品》《回向发愿品》《忏悔文》《圣教弘法》等等……贵人们要有空,可过来听讲经文。”
说着,到了静室门口。
云墨她们在门口等着。
苏沐瑶和陈太贵人、瑞太常在等一起进去了。
见到迦陵方丈的第一眼,便让苏沐瑶惊讶的不行,年近六十的人,保养的非常好,盘坐在蒲团上,看起来不过三十来岁,虽穿着宽大的僧袍,但虎背熊腰,身量高大,能明显感觉到眼前人很强壮。
苏沐瑶暗想,说不准这位迦陵方丈,真的会少林功夫。
她正想的入神,迦陵方丈站起身,行了礼,抬首时,目光落在靠后站着的她身上,忽然凝住不动了。
苏沐瑶被那清透的目光一看,愣了愣,心下不禁惴惴,她还没介绍自己是谁呢,难道迦陵方丈这就认出来了?
旁边的陈太贵人见状,回过头,介绍道:“这是怡太常在,”
顿了顿,疑惑的问道:“大师,可有什么不妥?”
她听说,修为高深的禅师一眼就能看到人身上的吉凶祸福,莫非怡太常在有灾?所以迦陵方丈才露出这样的神色。
瑞太常在、徐太常在、妙太答应也担心的看着苏沐瑶。
闹得苏沐瑶倒有些不好意思。
迦陵方丈定定的看了她半晌,问道:“太常在可是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初九生人?”
苏沐瑶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迦陵方丈笑道:“贫僧当年夜观天象,看到有一火流星划过,始为绿,后为金,途经两次爆闪,心中震撼,掐指一算,发现是有吉星降落我大清,只是多年寻觅,却不知是何人也……”
“今见太常在,方解心中所惑,太常在命格贵重,能旺大清国运,以至于贫僧刚才失神,还望诸位贵人莫怪。”
苏沐瑶:“……”
她猛然想起来,雍正请迦陵方丈进宫的目的。
就是欲借迦陵方丈之口,改换她的身份。
可是,火流星什么的也太扯了吧?
别人不知道,她可是一清二楚。
火流星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
直径达1米以上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因为质量较一般的流星体大,所以和大气摩擦,流星体会烧灼开,最后引发空爆,流星体瓦解。
夜晚在地上看过去,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金色火龙,因为流星体中蕴含的元素不同,颜色也会有差异,绿的、金的、红的、白的……都是有可能的。
她觉得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她根本不知道,雍正不久前才被迦陵方丈狠狠拒绝过,根本就没有串通之说。
迦陵方丈这么一说,陈太贵人她们都信了,喜形于色的看着苏沐瑶。
“我看妹妹也不是普通人……”
“对对对,怡太常在平日里,行事就与我们不同……”
“自从认识怡姐姐,宫里给咱们这些太妃们的赏赐越来越多了,看来都是怡姐姐的功劳……”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恨不得将今年以来,发生的所有好事,都安在苏沐瑶的身上。
直到苏沐瑶回到乾西四所,心累了一般,往摇椅上一躺,云墨她们还在旁边喋喋不休。
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今儿迦陵方丈说的话,恐怕很快就要像一阵风一样,传遍整个皇宫了。
苏沐瑶摆摆手道:“子虚乌有之事,你们别再提了。”
“怎么会是子虚乌有之事呢?”
她这么说,云墨可不同意,认真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迦陵方丈说的肯定是真的。”
春兰道:“一定是真的,咱们主子福泽深厚,我和彩蝶、秋蕊要不是遇到主子,早就没了。”
她还找出了许多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苏沐瑶和她们辩论不过,索性找了几件事把她们都打发走,这下,耳朵根子总算清静了。
她躺在阶下摇椅上,抬头看向院中的天空,这会儿的天忽然变得阴阴的,起了风,一层一层的云卷积起来,似乎快下雨了……
她闭上眼睛,盘算着,下雨也挺好,一场透雨后,她在院子里新栽的花苗就该开花了。
…………
苏培盛从养心殿外急匆匆的走进来……
雍正一抬头,惊讶道:“真的?”
迦陵那个老秃毛,明明当着他面拒绝了的,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是,宫里都在传呢,恐怕再没几天,前朝就要闻到风声了。”
“好,”雍正一拍桌子,做出一个庆祝的动作,高兴道:“不要阻止,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苏培盛愣了一下,皇上一直讨厌宫里传一些风言风语,严令阻止的,怎么今天……不对,或许这个传言,就是皇上放出来的。
他心念电转,很快想通了其中的楚窍,答应着,立马出去办了。
事情传的很快,等到晌午的时候,慈宁宫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彼时,太后正在喝药,听宫人禀报完,手里端着的瓷碗“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了好几瓣。
“太后!”
严嬷嬷慌了,忙道:“您别着急,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太后抬起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命其他人下去,手紧捏着被角,脸色惨白,好半晌,道:“哀家不甘心。”
她费心筹划了这么久,本以为是胜券在握。
她以为,老四看上了先帝的太常在,要想光明正大的纳妃,不惹人诟病,只能依靠她出面……
那么,她就可以和老四做交易,给十四谋划一条安安稳稳的后路。
即便将来她闭了眼,也能放心。
可现在……
是她大意了,居然忘了还有迦陵方丈。
太后手指甲已经陷入了肉里,她闭了闭眼,再睁开,眸中已是一片冷寒。
连一旁的严嬷嬷都觉得心惊。
太后定定道:“看来,只能如此了。”
第83章
彩蝶端着铜盆,将用过的水往假山底下一泼,恰好看到水生拎着两个竹篮子从二门外头走进来,她好奇的往篮筐里瞅了一眼,见里头满满当当的,放着好些个油纸包。
“这是什么?”
“内务府新发下来的,说是分给各宫的花种。”
“这么多呀!”
水生露出洁白的两行牙齿,笑道:“不多,咱们乾西四所地方大,前前后后都种上,这些也就消耗光了。”
“你忘了,前段时间云墨姐姐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4/17页)
托采办处买了许多花种,”彩蝶手往花圃处一指,道:“喏,你看那边,都抽出枝了。”
“那这些要怎么办?”
水生一时有些发愁。
彩蝶不假思索道:“拿出来挑一挑吧,能放的就先放着,等明年种,放不了的,先种到花盆里。”
花盆在仓库里,库房的钥匙是云墨保管的,彩蝶去放了铜盆,顺便把这事跟云墨说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云墨、春兰、彩蝶、秋蕊四个人都过来了,每人手上都抱着几个空花盆。
各色花种在阴凉处摆了一地,水生正蹲在地上一一分类。
有些花的种子长得太像了,油纸包上也没有标注名字,他只能凭借经验,像是比较干燥的种子一般都能放一段时间,而像是湿润的,还有种球之类的,那是立马就要下土栽种的。
秋蕊大略扫了一眼,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着近处的一包种球,道:“水生你干嘛?这不是蒜头吗?怎么把它分出来了?”
那包种球很新鲜,还带着根和湿湿的泥,有的种球顶上还结出了小小的芽,怎么看,怎么都像是蒜苗初发的样子。
水生道:“不是蒜头,不信你们闻。”
几个人好奇的蹲了下来,你拿一个,我拿一个,仔细辨别后,发现确实不是蒜头。
“这个有点臭,蒜头是带着冲味的。”
“比蒜头嫩些。”
“这个外皮也能剥开,里头却是一片一片的,跟洋葱一样。”
…………
彩蝶还想掰一块,放在嘴里尝尝,看看和大蒜是不是一个味道。
苏沐瑶从房内走出来,见她们几个交头接耳的聚在一起说闲话,悄悄的走过去,只看了一眼,就制止道:“别碰,这是风雨兰的种球,有毒的。”
众人都转过头,好奇的看向她。
“小姐,什么是风雨兰?”
苏沐瑶这才想起来,古代还没有这个称呼,顿了顿,道:“也就是韭莲。”
她前世的时候,在自家阳台种了好些盆花花草草,其中,许多花的苗子和种球都是从拼夕夕上买的。
有一天,她很想研究一下怎么种水培花卉,作为新手,就买了一包郁金香的种球,按着商家教的,把花种下去,结果一天天过去了,事情越来越不对劲。
她明明买的是郁金香,怎么长出来的,却不是郁金香。
而是一种粉红色的,类似于兰花的花?
她就拍照上网搜了一下,结果发现那花叫做风雨兰。
种球类似郁金香,但实际上不是郁金香,而是石蒜科的一种植物。
对于自己买花的种球被骗的事,苏沐瑶心情还挺复杂的,不过,既然费尽心思的养了起来,也舍不得把那盆花直接扔掉,所以她还是选择继续养。
也因此,苏沐瑶对这种花很了解。
风雨兰,又叫韭莲,长得像韭菜,属于石蒜科,因为每次一下雨就开花,所以有个雨中兰花的雅称。
耐寒耐旱,四季都能种植,长出来的花也好看。
不过,它也有两个缺点。
一是它身上的味道不太好闻,离近了,能闻到一股腥臭味。
二是它的花瓣和鳞茎会分泌一种带有毒性的植物碱,一旦误食,会出现头晕、呕吐、皮肤过敏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致死。
对于自己宫里出现这种有毒的种球,苏沐瑶心里难免升起几丝防备。
这东西不能种,一种下去,万一将来有人因为误食这个出事,自己就是嫌疑人。
那,让人拿出去扔了呢?
这是内务府分发下来的,那边有自己宫里领取的记录,领完再去销毁,就跟销毁证据似的。
好像也不太妥当。
苏沐瑶沉吟了半晌,道:“留十来个种球,放到那两个盆里种着吧。”
“主子,那其他的呢?”水生问道。
这包种球分量不少,至少也有一百多个吧。
苏沐瑶看那包种球,就跟看烫手的山芋一样,纠结了半晌,终于咬定了主意。
“给其他太妃嫔的宫里都分一分,对了,也别光拿这个种球,其他花种也包一些进去……”
“还有,送去时,千万提醒清楚了,这个种球可不是韭菜,不能吃,小心别误食了。”
顿了顿,又道:“她们宫里要原就种有这个的话,你打探清楚了,回来再跟我说一声。”
她也觉得自己心机,可她也实在没其他好办法,只能分担风险了。
如果大多数妃嫔宫中都种有韭莲的话,一旦有人误食出事,想必也是法不责众。
怪不到她头上。
苏沐瑶嘱咐完,就暂时把这事放下了。
近两天,也不知道太后是不是听了宫里的传言,当真以为她命格贵重,白日的时候,总让她过去,说是侍疾,其实也不干什么,就是偶尔陪太后说说话,大多数情况,都是独自坐在外间案前抄写祈福经文。
抄经这活儿,苏沐瑶已经轻车熟路了。
太后催的不紧,所以她也不算累。
苏沐瑶蘸了蘸墨汁,将《金刚经》翻了一页,正准备抄写下一页时,严嬷嬷从内室走出来,笑道:“怡太常在受累了,今儿已经晚了,太后让老奴来跟您说一声,您早点回去歇着吧,明儿再来。”
“哎。”
苏沐瑶答应着,将今日抄好的经文整理好,放在案边一角,用镇纸压着,对着里间福身行了一礼,出了慈宁宫大门。
夏天昼长夜短,天儿还亮得很,只是这几天总下雨,地上湿湿的,空气很清新。
苏沐瑶也不着急往回走,踱着步子和云墨等绕着宫道走了一圈,权当消食了,等到日暮之时,才回到乾西四所。
雍正今日好像很高兴,似乎发生了什么喜事,将苏沐瑶压在床上,咬着软唇,亲了好一会儿,亲的她嘴巴发麻,又红又肿,实在受不了,给他推开了。
苏沐瑶有些无语,问道:“您这是怎么了?”
不高兴了亲她,高兴了也亲她。
合着她是天生就该挨他亲的是吧?
或者说,他这皇帝有点变态,患有皮肤饥渴症。
苏沐瑶在心里腹诽雍正,神色多多少少也流露出来了一点儿。
雍正看出来了,但完全不在意,扯起唇角笑了,打着哑谜,道:“明日大起。”
苏沐瑶眨眨眼。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大起的意思她当然懂,大起比平日上早朝隆重些,平日上早朝,俗称“叫起儿”。
能来参加早朝的,要么是皇上点了名,要么是军机大臣、王公、满汉大学士或六部堂官以及封疆大吏等一干位高权重的重臣。
但大起呢,是凡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得来上早朝,哪怕乾清宫里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5/17页)
不下,也得规规矩矩的站到外面广场上,直到皇上宣布退朝为止。
可那又怎么样呢?
不过是普通朝会、和大朝会的区别。
开个大朝会,不至于让一个皇上高兴成这样吧?
她眼神茫然,明显没领略其中的涵义,雍正也无意点醒她,露出一抹很有魅力的笑容,道:“睡吧。”
该有的铺垫已经都有了。
明日一早,他就准备在大朝会上,宣布纳她为妃的消息。
…………
雍正元年六月三十日,晚间一场风雨,至晨时方歇。
一大早,苏沐瑶和雍正就各忙其事去了。
雍正去乾清宫召开大朝会,苏沐瑶去慈宁宫为太后侍疾。
但怎么说呢,苏沐瑶觉得自己今天大概要走霉运。
一大早起来的时候,右眼皮就跳个不止。
用早膳时,又被一口红枣热粥烫到了舌头。
出宫门的时候,宫墙旁的梨花树上停着两只乌鸦,扯着沙哑的破锣嗓子,叫个不休。
过转角的时候,差点和一个拎着洒水壶的宫女撞上了,新上身的青花瓷马面裙被溅出了一小块浅浅的湿痕。
好在不要紧,平平安安的来到慈宁宫。
一向跟在太后身边寸步不离的严嬷嬷竟然不在。
听宫人说,去寿膳房给太后看膳去了。
苏沐瑶看了看空空荡荡的外间宫室,皱了皱眉,按着往日的习惯,坐在案前,开始研墨抄经。
经文才抄了没两行,一个宫婢端着托盘走进来,托盘上头,是一个小小的白瓷碗和白瓷勺,里头放的是给太后熬好的药。
苏沐瑶听到动静,抬眸看了一眼,就低下头继续抄经了。
那宫婢进了内室,过不多久,就听到里头传来太后不满的声音:“你不中用啊,哀家要严嬷嬷,服侍哀家喝药的一直是她。”
宫婢声音怯怯的有点小,听不太清楚,苏沐瑶猜测,大概是解释严嬷嬷为什么不在吧。
反正不关己事,她没怎么放在心上。
倒是很快,太后扬声唤道:“瓜尔佳氏,你进来。”
苏沐瑶拿着毛笔的手一顿,搭在砚台上,心下暗叹,莫非太后不满意那个婢女,所以想让她来喂药吧?
这可是个容易挨骂的活。
但目前也没办法拒绝。
她依言进了内室,那婢女退了下去,离开了慈宁宫。
宫内,只剩下太后和她两个人。
苏沐瑶看向四周,忽然有些不安,道:“嫔妾出去叫人把严嬷嬷找来。”
“不用了,”太后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沉声吩咐道:“你过来。”
苏沐瑶没办法,只好一步步的走过去,坐在床畔的杌子上,如坐针毡。
太后看她这样,骤然笑了,摇头叹道:“哀家都不怕,你怕什么。”
苏沐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端起放在托盘上的瓷碗,用勺子搅了搅黑乎乎的中药汤,道:“您喝药吧,一会儿凉了,就没有药效了。”
太后往床沿方向配合的靠了靠。
苏沐瑶松了口气,舀了一勺,放在太后唇边,太后喝了下去,眉头骤然拧的死紧。
不知是被这药苦到了,还是烫到了。
苏沐瑶差点以为这药有问题,想也没想,舀了一勺正要亲自尝尝。
“别,”太后忙阻止住她,好笑道:“这药的效力强的很,你一年纪轻轻的女娃娃,可喝不得。”
苏沐瑶听出话里的好意,道:“多谢太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