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 第44章 四川方言:端豆腐

第44章 四川方言:端豆腐(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可儿的周爷 致命诱惑,沈总忙追妻 长安诡异见闻录 我都死遁了,男主们把我骨灰扬了 不栖梧桐只伴君 野性缠绵 一觉醒来被八块腹肌的糙汉缠上了 渣了财阀少爷后,被抓回强制亲哭 甜婚蜜意 魔道仙踪,道同悲

端豆腐,四川方言里有两个意思。

一、双手捧(别人)的脸。

为表示喜爱的动作。

多用于小孩。如:来,乖娃娃,给叔叔端个豆腐,就给你糖吃。

偶尔也见年轻夫妻或恋人之间相互端豆腐。

二、买(卖)豆腐。

四川地区过去豆腐的买卖,都是不用称重的,量词用的是“墩”,后面也说“块”、“坨”。买卖豆腐叫“端豆腐”。

比如,卖家吆喝“端豆腐啦!”。

比如家庭里,“今天去端两墩(块、坨)豆腐来吃”。

过去豆腐的量词为啥用的是“墩”、“块”、“坨”?而不是斤等重量单位?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墩”这个量词通常用来形容比较厚实、大块的物体,就像一块坚固的石头或者一堵墙一样。而豆腐由于其质地柔软且相对较厚,所以用“墩”来计量可以突出它的立体感和质感。

其次,“块”则更加强调了豆腐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每一块豆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被单独拿出来使用或加工。同时,“块”也比较通用,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品。

最后,“坨”这个词则带有一些口语化和形象化的色彩。它给人一种随意、不拘小节的感觉,仿佛豆腐就是那么一坨放在那里,没有经过精心雕琢。这种用法可能更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中。

当然,不同地区对于豆腐的量词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这些词汇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事物。

具体到四川地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团宠的我试图魅惑全横滨 被美人夫郎攻了后 红底鞋和钉子鞋 和五条的直球恋爱 跟前任参加恋综后 钓系美人搞崩自卑受剧本[快穿] 当绝色美人成为路人甲 呆萌美人被捡回豪门后 笨蛋在综艺陷入修罗场[快穿] 我在西幻当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