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 第44章 四川方言:端豆腐

第44章 四川方言:端豆腐(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可儿的周爷 致命诱惑,沈总忙追妻 长安诡异见闻录 我都死遁了,男主们把我骨灰扬了 不栖梧桐只伴君 野性缠绵 一觉醒来被八块腹肌的糙汉缠上了 渣了财阀少爷后,被抓回强制亲哭 甜婚蜜意 魔道仙踪,道同悲

四川过去的豆腐作坊,用的大多是统一尺寸的方形木框(一框豆腐称一厢豆腐),并用模具做出了每墩(块、坨)豆腐的大小。

买卖的时候,根据买主的需要,用划刀划出对应的数量即可,而不必用秤去称重。据了解,南方豆腐作坊大多都是用这种方形木框做豆腐模具。

四川地区不像北方,动辄买一二十斤(称重量),平时也就买一两墩。只有到了冬季做红豆腐的季节,会买的比较多。比如半厢、一厢甚至更多。但是实际算账,还是按墩数来的。

过去无论农村,还是城镇,经常听到豆腐作坊的人流动叫卖声:端豆腐啦!有人应声:这ㄦ哩zēr lī 端两墩!

至于为啥豆腐的买卖,要用“端”字?

在各种资料中未查到来源,笔者只能根据特定的环境做个推测。

因为过去农业时代,工业不发达,当时没有如今随处可见的塑料袋,豆腐买卖需要的容器,只能是买主自己从家里拿个碗或盆出来。

装好豆腐之后,必须是“端”着而且得“端稳”,万一倒了就搞白伙食了。

这也是过去豆腐作坊卖豆腐必须流动售卖的原因吧。那时候如果像现在固定在集市或菜市卖,没有盛装的容器,买主拿不走!

2000年前后,我也看到本地开始出现按重量售卖的豆腐了,豆腐商贩自己的容器是个大大的筲箕,这是所谓的“筲箕豆腐”。但是,按墩(块、坨)计量售卖,仍然是四川地区豆腐买卖的主要方式。

只不过,城镇慢慢没有了流动“端豆腐”的叫卖声,都在菜市摊位上买卖了,“端豆腐”成了“买豆腐”。

在农村,有了塑料袋后,人们赶集买菜,豆腐顺便就买了,加上农村人口也少了,所以农村“端豆腐”的叫卖声也少了,即使有,也变成“买豆腐”了。

“端豆腐”这个方言词,也逐步被时代所掩埋了。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让你宣传环保,车诺比什么鬼 说好摆烂拍电影,年度游戏什么鬼 和景光结婚之后 我上交了时空穿梭卡 我的生活变成了游戏 苏格兰水仙观察日志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 师尊是美强惨男二 冉老师别请我妈妈吃饭了 请记住你只是一个配角(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