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1/15页)
第151章 儿子非她不可
四月二十九,天晴,宜动土搬迁开市。
姜璃选在了这一天把豆腐坊搬到了城里,挂上了早就定做好的牌匾,苏记福黎坊。
奚氏给姜璃请了一个敲锣打鼓的戏班子,在外面热闹了一天。
因为会吵,姜璃提前一天就拎着东西左邻右舍的拜访了一圈,到今日开门时,大家也纷纷上门祝贺。
毕竟是正式成立豆腐坊,有不少得了信儿的人都派人送上了一份礼。
姜璃没打算收这个礼的,左邻右舍嘛离得近有来有往,京中其他人家,收了少不得还要操办一场宴席,她懒得折腾。
但人送上门了,不收退回去又容易让人误会,只得让账房收下记录。
来人最让姜璃意外的当属穆正脩,她们没有什么私交,但这人拎着东西乐呵呵的就来了,还是亲自前来。
姜璃想到了他的身份,又觉得颇为合。
她提出的意见,第一个实行的人也得是她。
穆正脩瞧着大门上悬挂着的牌匾,再看两侧的红绸,再看立在门口的两块牌子,一张批发招商,还贴了舆图,准备做这个买卖的得按她舆图上标的位置选摊位地址,从她这里拿货的价格和售卖价格都公开透明。
另一个牌子写着招工,提供食宿,月银两贯钱,有提成。
穆正脩微微蹙眉:“何为提成?”
姜璃笑道:“我这福黎坊做黄豆腐,块小数量多,做这个的人完成每日的最低数量,多余做的有个提钱标准。”
穆正脩闻言有些不解的瞧着姜璃,以姜璃的身份,奴仆很多,每个月给月银,要做什么事情管事儿的安排就好,怎么还弄得这么麻烦?
姜璃瞧出了他的疑惑说道:“我这做活的很多人都是打工的,她们来去自由,并非我的奴隶。”
穆正脩神色怔怔的看了看姜璃,心中缓缓的掀起了一小股风暴。
“往后娘娘若是有空,可以来官署喝茶,微臣的好友从泉州给微臣寄来了两罐茶叶,微臣一直不舍得打开。”
姜璃想到请喝茶的那个梗,没由来的笑了笑。
“没问题。”
谢倾人没到,但礼他提前给了姜璃,送了俩金貔貅给她。
谢逡还说谢倾俗气,哪有送喜欢的女子貔貅的。
谢倾不予会,姜璃收到礼物打开一看,喜笑颜开,两只大大的金貔貅,姜璃笑道:“我得找个位置摆放起来。”
忙碌了一天,由于在城中,姜璃带着小满和阿宁回了府邸。
薛长临和贵妃出宫了,没去豆腐坊直接来了府里,姜璃累了一天懒得下厨,让管家看着安排菜,大家一起吃个晚膳。
都快开饭了,小满才忽然问姜璃。
“娘,不喊谢先生来吗?”
姜璃闻言一顿,抬眸看了一眼薛长临和贵妃,只听薛长临笑着和身后的谭舟说道:“你去官署看看谢大人回去了没有,没回让他过来用晚膳。”
谭舟过去时谢倾还在官署,闻言后跟着谭舟便来了,带来了两坛西域葡萄酿。
吃过晚膳之后,四人就在院子里坐着小酌。
喝完了那两坛酒薛长临和贵妃才回宫。
送走他们之后,谢倾陪姜璃坐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他还是没有回谢府,而是回了自己的宅子。
次日他还没睡醒,徐氏就派人来寻他了。
“大公子,夫人让您今儿个回府,有事情相商。”
“何事?”
那小厮眼神闪躲,谢倾也没为难人,随着一同回去了。
到家才发现,徐红缨来了。
徐氏瞧着他进屋门笑道:“用过早膳没有?快过来坐。”
徐氏说话间,徐红缨缓缓起身,对着谢倾盈盈一拜:“红缨见过表哥。”
谢倾微微颔首,淡淡问道:“红缨表妹何时到的?”
徐红缨柔声回道:“昨儿个傍晚到的。”
一问一答,随后便没了话。
谢倾盛了一碗菽浆,吃了个饼,便停下了筷子。
徐红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他,谢倾微微蹙眉,这就是这些日子爹娘安静考虑后给出的答案。
他扯了扯嘴角,起身净手,随后去了旁边坐下。
徐氏说道:“你最近应该忙得差不多了吧,红缨好久没来京中了,你空了带她逛逛。”
谢倾看了一眼徐红缨,随后看向徐氏。
“让嫣儿妹妹带着表妹去逛更合适,她们是女孩也更知晓表妹喜欢什么。”
谢倾直言拒绝,徐氏的脸色微微变,徐红缨缓缓起身,谢嫣也放下筷子,只听她柔声说道:“表哥说得有,那就劳烦嫣儿妹妹了。”
谢嫣带着徐红缨离开,谢谕也起身走了,屋内就剩下了谢倾和徐氏还有谢国公。
奴仆们瞧着气氛不对,纷纷出了屋门。
谢国公沉声说道:“我和你母亲已经决定,让你和红缨成亲。”
他开门见山的通知谢倾,不是商量。
这些天的避着,谢倾心中也有数,他面色平静的看着二人。
“不可能。”
谢国公微微蹙眉,徐氏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谢倾,正想开口就被谢倾打断了。
“想来你们也已经猜到了我心悦之人是谁。”
徐氏深呼吸,柔声说道:“猜到了,然后呢?你们要成亲吗?你要嚷嚷得人尽皆知吗?”
“若她愿意嫁我,又为何不能让人知晓?”
谢国公瞪大了眼睛看着谢倾,仿佛从未认识过这个儿子一般。
“荒唐!太后再嫁,你以为是什么光彩之事?谢倾,你是我谢家子!满京城的女娘选不出一个做你的妻子吗?你要如此?”
谢倾微微挑眉,瞧着他们说道:“真是遗憾,是我先冒犯了她,自然要为她负责。”
“所以我不可能娶别的女人为妻,我甚至都不娶妻,你们操心操心谢谕谢嫣他们吧。”
谢国公紧紧的握着茶盏,深呼吸才能让他不把茶盏给扔出去。
徐氏一脸不解的看着谢倾,“你图什么啊?”
谢倾看着徐氏说道:“无所图,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们常念叨我年纪不小了,我知晓,但也请父亲母亲看在我这二十多年来毫无怨尤的份上,成全儿子。”
二十多年毫无怨尤,他说出这话,就说明他心底是有过怨的。
徐氏抿了抿唇,想到了很多往事。
谢倾是她的第一个儿子,自然是众星捧月。
可谢倾身子很差,偏生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对他颇为严格,不论刮风下雨天冷亦或炎热,鸡鸣时分必起床念书,老爷子亲自监督。
他经常病着坚持着,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2/15页)
氏想到有一年的寒冬,他从老爷子那边回来,小脸通红,嬷嬷还说老爷子怕他冻着在屋子里烧着炭盆,是热的。
可谢倾明明是发热了,没过多大会儿就惊厥了,她吓得心惊肉跳。
后来谢倾有了弟弟妹妹,家中这些小孩淘气的有娇气的也有,任性的有,活泼的也有,但刻板规矩冷静的,就只有谢倾一个。
他在践行着老爷子的教导,成为年纪最小的状元郎,天下四分五裂时,他力排众议带着谢家人选了薛长临,成为了薛长临的左膀右臂,谢家的地位无人撼动。
她这个当娘的心疼过儿子,可慢慢的随着他长大,她也快忘记那些旧时光里的回忆了。
他不说,她不知,不代表他无怨。
徐氏一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谢国公瞧着儿子陌生的神色,他眉心紧锁。
“你此生非她不可?”
“非她不可。”
谢倾的眼神坚定,徐氏才恍惚的想起来,谢倾认定的事情,是任谁都改变不了的。
就像是他选了薛长临的那一年,谢家所有人都不赞同,可他还是孤注一掷的定下了。
谢国公张了张嘴应该是想要训斥谢倾,被徐氏拉住了。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谢谕和谢逡以为的暴风雨没有来临,可眼前的风平浪静还是让他们不安,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更大的暴风雨?
姜璃不知道谢国公和徐氏已经知晓她与谢倾之事。
可即便她知晓也没所谓,她与谢倾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无论如何那也是谢倾的选择。
五月初,历时近一个月,春种终于结束。
春种后庄子上的事情少了,姜璃大部分时间都在豆腐坊。
孙姨娘寻到豆腐坊来时是五月初二的傍晚,她在门口四处张望,她说要找姜娘子,管事的以为她是要来谈买卖的,便把人接了进去。
俩人四目相对,姜璃的眼神微变,只见孙姨娘泪眼婆娑的扑了上去。
“璃儿!真的是你啊!”
姜璃微微错身,并未让她抱住,孙姨娘神色一顿,她捏着帕子捂着胸口说道:“璃儿,我是娘啊。”
在原身的记忆里,姜璃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张脸,这个人,抱着儿子跑了,抛弃了伤了腿的她。
这个人若是外人也罢,偏是生她之人,怎能不怨不恨?
“今日没带儿子出来?”姜璃问道。
孙姨娘愣了一瞬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启儿记在夫人名下,他偶尔有空了才会来看我,我怎么可能带他出来。”
姜璃弯了弯唇就笑了。
“我还真不知道,他记在夫人的名下,做了夫人的儿子,你也依旧疼爱他,但女儿呢?生来跟着你,还得不到你的一丝怜悯吗?”
她哽咽道:“娘不是故意要抛下你的,娘对不起你。”
姜璃微微摇头,“孙姨娘,这些都已经过去了,我和姜家也早就没关系了,所以不重要了。”
孙姨娘怔怔的瞧着姜璃。
陌生得让她心惊。
“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我也不奢求你会原谅我,璃儿,你好好的活着就好。”
姜璃垂下眼帘,她不想听这些,扬声喊道:“送客。”
孙姨娘怔住,只见管事的已经进来,孙姨娘只得跟着离开。
在她出大门的时候,姜璃追了出来,孙姨娘的眼睛一亮,只听姜璃说道:“孙姨娘,姜璃已经死了,她不可能原谅你,你也不要觉得见我一面就良心安了,你的女儿姜璃,并没有好好活着!她早就死了!”
第152章 谢嫣生辰
姜璃的话落,孙姨娘脸色惨白,眼神惶然的看着她。
孙姨娘这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姜璃视若无睹,她沉声道:“往后莫要再来,我们没有相见的必要。”
说完姜璃就转身离开了,孙姨娘站在原地怔了片刻之后才出摇摇晃晃的出了大门。
上一次在东市集找姜璃之后,没几天她因为和姚姨娘有了点口舌,被夫人罚了禁足在院子里。
她才听府中的丫头提起姜璃开了福黎坊,这才寻过来。
她终于见到姜璃了,可是姜璃不认她。
她知道姜璃会怪她怨她,可以姜璃的性子,她善解人意又懂事,向来解她的难处,只要她道歉,姜璃是会原谅她的。
可是这次不管用了,姜璃不但没有原谅她,还变得异常决绝。
姜璃变了,她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
孙姨娘恍恍惚惚的游荡着回了姜府,进府就遇到了姜姝,她看着失魂落魄的孙姨娘,开口问了一句:“孙姨娘这是去了何处?怎么这副样子?”
孙姨娘回过神来看着姜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大小姐,我有一点事情想问问你。”
姜姝微微蹙眉,“姨娘有何事?”
“关于阿璃的。”
姜姝想到了姜璃,再看看孙姨娘,淡淡道:“姨娘去我的院子里坐会儿吧。”
话落,她领着孙姨娘去了院子,姜姝也没藏着掖着,把在宫中遇到姜璃的事情说了,也把姜璃的身份说了。
姜璃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姜府庶女,她是当朝太后,皇帝,王爷公主都敬着她。
寿宴上有刺客刺杀皇帝,阿璃还救了陛下。
孙姨娘心下一惊,“她受伤了?”
姜姝笑了笑,看着孙姨娘回道:“自然没有。”
“姨娘你是没看到,阿璃现在的身手,禁军都比不过她,当场她就把那些刺客全部杀了,一刀割喉,眼睛都没眨一下的。”
“才这么一段时日,阿璃都变得我们都不认识了。”
孙姨娘微微颔首。
“多谢大小姐相告。”
孙姨娘起身离开,她的脑海里回荡着姜璃说的话。
姜璃说她的女儿并没有好好活着,她早就死了。
此时此刻她才知道,姜璃说的是真话,她的女儿她最了解,柔柔弱弱的,杀鸡都害怕,何况是杀人。
所有人都没有去探究姜璃到底是如何活下来的,好像不问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一样。
可此刻仔细想想,她的女儿,怎么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活下来?
她早就没了,是一颗不知道何处来的妖孽,化成了她女儿模样,行走到了世间。
不然以姜璃胆小怯懦的性子,她是如何有了这身厉害功夫的呢?
孙姨娘坐在院中的石椅上,脑海中一直浮现出姜璃当初趴在地上仰头看她,求她带她走的样子。
最后掩面痛哭,哭得整个姜府的人都听见了。
一个姨娘的痛哭,无人在意。
姜姝原先是要和谢谕相看的,但因为姜家与姜璃的切割,当初想要牵线的人没再提过,曹氏也没有脸面上赶着去联系徐氏,这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3/15页)
儿就这样不了了之。
姜姝是跟着曹氏去铺子盘帐遇到了谢谕和徐红缨。
早就知道和谢谕准备相看,姜姝对谢谕自然也是满意的,她更喜欢谢倾,可是姜家和谢家有距离,谢倾的妻子出身门第必然要更高,退而求其次的选了谢谕。
当她看到谢谕和其他女子走在一起时,心口像是被什么堵了一下。
曹氏还没看到谢谕和徐红缨,姜姝就把车帘子放下了。
没过几日,是谢嫣的生辰,谢嫣决定请京中小姐妹们过府吃宴。
谢嫣把帖子都写好之后,徐氏找了谢嫣,说让谢嫣给姜璃和阿宁她们也下一个帖子,还有薛家的女娘们,都请一下。
姜璃和阿宁收到帖子的时候都愣了一下,她们和谢嫣不熟。
到了晚上谢倾过来,他送过来一个盒子。
是上次在胡商那里买的两支玉钗。
他打开玉钗和姜璃说道:“我们一人一支。”
姜璃看了看钗子,随后浅浅的笑了起来,她问谢倾:“一起带?”
谢倾点了点头,脸颊微红。
姜璃拿出来看了看说道:“这个比较简约,倒是男女都可戴,也不突兀。”
谢倾拿过钗子取出指环给挂上。
“这个挂上会好看一些,我在指环里面刻了字。”
姜璃瞧着那小小的指环,有些惊讶:“你自己刻的?”
“嗯。”
“刻了什么字?”
姜璃问着,她已经看到了指环里面的字了,刻了谢倾的字,谢倾指了指玉钗,姜璃看了过去,上面刻了璃字。
字刻得很好,主要是钗子和指环都比较细,在上面刻字极其不容易。
姜璃还是很喜欢的,她笑着说道:“谢谢。”
谢倾亲手给她入发髻里。
姜璃笑道:“你的需要我给你带上吗?”
谢倾脸颊绯红,他低声道:“等嫣儿生辰那日带吧。”
姜璃点了点头,随后说起了请帖,谢倾才和姜璃说起,她们的事情谢国公和徐氏都已知晓。
姜璃微微挑眉说道:“说起来京中这些年纪小的女娘们我都不认识,还得谢谢四娘子。”
谢倾还以为姜璃会问谢国公夫妇的态度,对这件事情的意见,但没想到姜璃完全没有问。
说起来谢倾的心情其实是有些复杂的,姜璃如果问,那是姜璃在乎,若是长辈不同意,多少都会有些麻烦,但姜璃什么都没说。
说明在她的心里,这事儿不重要。
谢倾沉默着,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姜璃牵过他的手捏了捏他骨节分明的手,询问道:“那天你会在府中吧?”
“在。”
“你去我一天都在。”
听着他这话姜璃抿了抿唇便笑了起来,“四娘子喜欢什么?”
“她喜欢那些钗子首饰。”
姜璃无奈,就凭谢倾这话,和随便送什么有啥区别?
谢倾瞧着姜璃无奈的样子,他解释道:“是真的,嫣儿就喜欢各种各样的首饰,我三妹妹不一样,她喜欢捣鼓一些奇怪的东西,倒是不喜欢这些什么珠钗首饰。”
“真的吗?那我就准备珠钗镯子这些了。”
谢嫣生辰那日,薛小朵她们都来找了阿宁,由姜璃带着一起前往。
徐氏帮忙张罗,谢嫣乖巧的站在徐氏身旁,瞧见姜璃来时候,谢嫣怔了一下,她惊呼道:“娘,太后娘娘真来了。”
徐氏顺着谢嫣的眼神看了过去,瞧见姜璃带着阿宁她们几个年纪稍小的女孩一起下了马车。
她今日穿了一身青色襦裙,明明是偏老气的颜色,穿在她身上却显得很有韵味,她几乎没见到过年轻女娘穿这个颜色好看的。
明媚的阳光洒在姜璃身上,徐氏第一次仔仔细细的看姜璃,她的皮肤不算是特别白,但看着很有气色,她人有些瘦,但偏偏又不是骨瘦如柴的感觉,颇有些利落爽利感。
她迎了上去,不自觉的扫了一眼周围,瞧见了不远处的谢倾,正含情脉脉的看着姜璃。
徐氏收回目光的瞬间忽然发现,谢倾和姜璃好像戴了一模一样的玉钗,她深吸一口气再次确认,姜璃这儿的她看得很清楚了,谢倾的她刚才也看过了,这俩人是说好的吗?
她强迫自己深呼吸先去迎姜璃。
“臣妾见过太后娘娘,公主殿下!”
徐氏见礼之后,姜璃笑道:“夫人切莫多礼,今日最大的寿星。”
她说着从伺候的人手中拿过礼盒递了过去,看着谢嫣柔声说道:“祝贺四娘子生辰快乐,永远年轻漂亮,天天开心。”
谢嫣亲手接过礼盒,随着姜璃盈盈一拜,“嫣儿谢过太后娘娘。”
阿宁也送上了自己的礼物,谢嫣谢过之后领着年龄小的女孩进府入座,姜璃则是和徐氏一起。
徐氏因为谢倾之事,心情复杂极了,偏姜璃这边和没事儿人似的。
“太后娘娘随臣妾去正院里喝茶吧,她们小孩们在玩游戏,宴席还未开始。”
姜璃微笑着跟着徐氏进了正院,谢倾看到她们的走向之后,也跟着走了过来。
今日忙,大家都在外面,正院里没人。
坐下之后徐氏让下人上了茶。
看着姜璃泰然自若的模样,徐氏抿了口茶说道:“臣妾今日喝了两杯桃酿,现在还有些迷糊,若有冒犯之言,还请娘娘勿怪。”
“夫人有话尽可直言。”
徐氏瞧着她,微笑着,好说话,可她提前打预防针,无非也是亲眼见到了姜璃一刀砍下一个人头之事。
“臣妾记得娘娘今年仅十八,说起来也只比嫣儿大两岁。”
姜璃面不改色的点了点头。
“夫人好记性,哀家确实是才十八岁。”
“娘娘如此年轻,可有再成亲的打算?”
徐氏直接问出声,姜璃缓缓抬眸看向她:“夫人既然直接问,那我也不瞒夫人,目前哀家没有再成亲的打算。”
徐氏闻言后感觉整个人都要裂开了,她和谢倾在一起,但现在明着说不成亲。
徐氏原先就猜测谢倾不成亲这事儿必不是他的本意。
现在好了,姜璃直接说出来了,那就是她想成亲啊。
徐氏艰难的扯了扯嘴角,唇角微颤。
第153章 谢大人眼光好
沉默了片刻之后她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盏,面带苦涩的看着姜璃说道:“谢倾是谢家的长子,他身上的责任不轻,那日他同我和他父亲说不成亲一事,我们脑子里都是懵的。”
“娘娘也养育着小王爷和公主,想来如果有一天他们与你说不成亲,你也会着急。”
徐氏话落,姜璃轻轻舒了口气,随后静静地望向徐氏,她笑了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4/15页)
“这不会,夫人不了解我,如果将来小王爷和小公主同我说他们不成亲,不生子,只要是他们十八岁以后的决定,我可能会同他们细谈一下未来,如果他们还坚持,那我会支持他们的决定,在我心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决定自己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
“前些日子我回宫了一趟,听说有人已经准备要给阿宁议亲了,就这件事情我都不同意的,原因很简单,她还很小,我同陛下说了,公主十八岁之前不议亲,十八岁之后让她自己选择。”
“如果是我生了孩子,我同样希望她来这个世界上快乐生活的,她有选择的权利,我做娘的,更应该给她选择的权利,而不是给她带上枷锁。”
姜璃这一席话出来,徐氏愣愣的看着她,心底掀起了波涛骇浪。
“娘娘……你!”
姜璃瞧出了她的惊愕,随即笑了笑。
“或许夫人要跟我说孝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孝心有很多种,而且就孕育孩子的那一瞬间,我们肯定都是满心欢喜的迎接他到来,夫人怀着谢倾的时候会想着,我生这个孩子来孝顺我吗?”
徐氏说道:“那必然不是,我只是希望着他能够健康平安的长大。”
姜璃微微颔首,接过徐氏的话头。
“我听说他以前身子不大好,夫人必定操了很多心。”
徐氏微微垂眸,眼眸瞬间就红了:“他从小懂事,你都不知道,以前他跟在祖父前念书,脸都烧红了,也没吭一声,回来后就惊厥过去了,把我吓坏了。”
姜璃能解她的心情,柔柔说道:“他很优秀,我不会毁一个优秀的人。”
“如果哪一天,他想要和其他娘子成亲生子,那我必不会拦,但若他心悦我,喜欢同我在一起,也还请夫人和国公爷宽心,支持他的选择。”
徐氏看着姜璃,她竟然快被姜璃说服了,她当娘的,自然知道谢倾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快乐,她心底自然是愿意支持谢倾的,只是别人不会,家中这些长辈不会。
她沉默了良久说道:“娘娘这席话妾身受教,只是若传出去,明日陛下的手中,必有参娘娘的折子。”
“多谢夫人提醒,但越辩越明,我无惧。”
谢倾在院中,姜璃和徐氏说话的声音不小,字字句句皆入了他的耳。
俩人平静的对话,谢倾想到的是姜璃说,有人要给阿宁议亲,这事儿他有所耳闻。
霍家想要最小的那个小子和阿宁定亲,驸马,皇后,皆是他们霍家的,这真是安排得好,这要是霍家有适龄的女子,怕不是也给薛满安排上一个,那还有个王妃。
皇帝不会同意,但也不便直说。
这下好了,姜璃不同意薛满和阿宁十八岁前议亲,倒是给薛长临解决了一点麻烦。
是误打误撞,还是有所考量后的决定,谢倾不知道。
但薛长临必然会记姜璃的好。
霍家必然会对姜璃起怨。
徐氏和姜璃没再说话,俩人静静喝茶,谢倾准备离开时,徐氏忽然开口说道:“宴席快开始了,娘娘,臣妾娘家侄女也在府上,妾身之前是想要她和谢倾定亲的。”
谢倾闻言后微微蹙眉,也顿住了脚步,姜璃笑了笑柔声说道:“有缘份自然能让两情相悦者心想事成。”
含糊其辞的回答,徐氏也微微勾唇,她今日不但没说服姜璃,还差点被姜璃说服了。
“娘娘这簪子好看。”
姜璃柔声笑道:“谢大人的眼光好。”
徐氏微微瞟了一眼门口,随后听见了离开的脚步声。
她无奈的摇了摇头,领着姜璃起身,快要开席了。
姜璃在席上见到了姜姝,还有姜家的二娘子和三娘子。
对上眼神,姜姝领着两个妹妹走了上来,这一次她没再喊姜璃四妹妹,而是称呼的太后娘娘。
姜二娘子和三娘子有些茫然,以前一起在府中的时候,姜璃和她们的关系还不错,虽说不是一个娘生的,但也是很和气的,本应该亲切称呼四妹妹的,现在却只能陌生的称呼太后娘娘。
很多女眷看着,姜璃厌恶姜明辅,也厌恶孙姨娘,也不喜曹氏,但终究还是给了姜姝面子。
姜姝是嫡女,大姜璃一岁多,二娘子和三娘子分别是其他姨娘所生,一个姨娘落水身亡了,一个病死了,俩人都在曹氏名下养着,她俩和姜姝同岁,但只比她大两三个月。
她被孙姨娘抛弃可怜,二娘子和三娘子也没多好过,如今还因为姜璃和姜家的关系,影响婚事。
姜璃看着二娘子和三娘子,受了她们的礼,没有特别热情也没有特别冷淡,就是普普通通。
在府中的时候,曹氏特意交代姜姝,如果姜璃也在,那她一定要抓住机会,只要姜璃与她亲亲热热的,世人都捧高踩低,姜璃回不回姜家不重要,只要大家知道,她是姜璃的嫡姐,是太后的亲姐姐就够了。
按照曹氏的交代,姜姝应该挽着姜璃的胳膊亲亲热热的叫四妹妹,让世人知晓即便姜家和姜璃不和,但她们的姐妹情分也还在。
可姜姝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是她清高孤傲,是这段时间她想了很多。
娘说世人势利,但她们何尝不是这样的人?
爹怕找回丢了的四妹妹让家族蒙羞,所以知晓了在何处也没有接回来,甚至都没有关心一下,她是姐姐,可她也同样怕失了名声的妹妹影响自己的亲事,她同样势利。
原本都放弃了姜璃的爹娘,在得知姜璃是太后的一瞬间,就迫不及待的认亲了。
认亲没成功,阿璃厌恶父亲,父亲隐瞒了她事情真相,再次去挑战姜璃的底线。
挨了那一巴掌之后她想过,她一直以自己为嫡女,在父亲的心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到那天她才明白,姜璃可怜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做是她,也是一样。
她们姐妹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是她们先亏欠了姜璃,她没有这个脸面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一样亲亲热热的拉着姜璃表现姐妹情深。
今日遇见了,她上来招呼,姜璃愿不愿意她们,是姜璃的选择。
如今所有人都看着她们的方向,姜璃的态度在她的预料之内,她请了安心如止水,准备带着俩妹妹告退。
姜璃却忽然开口问道:“二娘子三娘子议亲了吗?”
姜姝愣了一瞬,二娘子微微福身:“回太后娘娘,祖母之前说过等大姐姐议亲之后,就安排我和妹妹的。”
姜璃微微蹙眉,随后淡淡道:“议亲也不代表就先成亲。”
三娘子看着姜璃说道:“我们回去就和祖母说,到时候给四妹妹送喜糖。”
四妹妹这三个字,让姜姝的脸色微变,她看向姜璃,但姜璃并未生气,还微笑着说:“好。”
姜姝始终警惕着,姜璃看了她一眼渐渐收了笑意,“大娘子也抓紧吧。”
姜姝应了一声,盈盈一拜,带着俩妹妹们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5/15页)
去。
今日宴席上的那些娘子回*府后大人必会盘问一番发生了什么?
姜氏姐妹之间的事情自然也都一字不漏的说了。
有人说姜家和姜璃毕竟是血亲,一时的矛盾,以后终归是好的。
姜璃没想到这竟然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有看上姜家女娘的人家便开始蠢蠢欲动。
没过多久,姜璃陆陆续续的听到了有人上姜家给三位娘子提亲,姐妹三都定了下来,姜姝成亲的时间就在今年,二娘子和三娘子在明年。
姜明辅也渐渐的活了过来,在官署中终于也比前一阵子爱说话了一点。
前几次姜璃去官署没遇到姜明辅。
后来穆正脩请姜璃去了一趟官署,还是讨论税收之事,正好姜明辅也在,大家眼观鼻鼻观心,都在想姜璃已经关心姜家那几个娘子的亲事,会不会也主动和姜明辅破冰。
姜明辅亦满怀激动的等着姜璃和他说话。
但姜璃从他的旁边走过,像是没看到他似的,大家连忙收回自己的眼神,姜明辅羞得整张脸爆红。
讨论正事是穆正脩和谢倾一起参与,三人讨论,一直到了午食时辰,依旧在官署里吃午食。
从藏书阁下来之后,姜璃探头进去扫了一眼,李晋桓还坐在位置上忙碌着,姜璃看着他招呼道:“李大人,午食时辰到了。”
李晋桓笑着收了东西,随后起身前去,姜璃谢倾穆正脩和李晋桓一起吃的午食。
所有人都有些懵,不解姜璃的所做作为,既然不想和姜家和好,何必给出这个信号。
后来姜明辅不在官署的时候,大家聊了起来,不解的问李晋桓。
李晋桓笑了笑说道:“姐妹是姐妹,别人是别人。”
第154章 税赋
李晋桓说得很清楚,但大家听起来却很含糊,有些迷茫不解的看向李晋桓。
“李大人,这从何说起。”
李晋桓瞧着后面的一个同僚,还和姜家定了亲,此时手磨着墨,耳朵却竖得直直的。
他弯了弯唇说道:“就是字面的意思,姐妹们品行如何,她自有斟酌,往后和谁往来和谁不往来,她也有判断,在太后娘娘的心里,品行好坏有区别,是什么身份不重要。”
听了这话之后,有几人骤然松了口气,自家娶了姜家女娘,不会因为她姓姜,就会成为姜璃眼中钉。
官署中人多,有人忽然叹了口气,感叹道:“百善孝为先啊,我瞧着姜大人颇不是滋味。”
众人忽然回头看了过去,说话的是曹氏的堂兄长,任礼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