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曹氏的人自然希望姜璃和姜家修复好关系,姜璃虽然不是曹氏所生,但她是嫡母,曹家的那些小辈和姜璃乃是表兄弟姊妹,大家若是关系好,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惜,姜璃宁愿给李家脸面,也不给姜明辅一个眼神。
此时听到这人的话,大家看向李晋桓,只见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眼神也颇为不悦。
穆正脩感觉李晋桓马上就要开口和曹侍郎争辩了,只好率先开口,悠悠道:“老祖宗的话总是有道的,不然怎么会说父慈子孝,怎么不说子孝父慈呢对吧?”
众人一哄而笑,纷纷散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原来一人是户部的尚书,一人是兵部的侍郎,各部找户部要钱的时候骂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兵部,他们要的最多也最急,经常打乱他们户部的手脚,他身在户部尤其不喜欢兵部的这些同僚。
直至某一日,李晋桓端着饭走到了他的那一桌上,乐呵呵的与他说起如今物价乱糟糟没监管,民以食为天,尤其是这口吃的。
他当时以为李晋桓又是为了兵部来找他要钱,都不太想搭,结果李晋桓稀稀拉拉的说了一堆,最后叹气:“哎,也就是太后娘娘随意提了这一嘴,微臣考虑得还不是很周到,还想说和穆大人讨论讨论。”
穆正脩想到了寿宴上姜璃对李晋桓夫妇的和气,这太后说的话怎么能是随意一提呢?
既然是太后的想法,那背后说不定就是陛下的想法,那他们尽管去做就好了!陛下必然会支持,穆正脩才忙喊住吃完饭要走的李晋桓,又一起喝了个茶。
户部的官员各种商量探讨,还喊着李晋桓一起,这一来二去大家也熟悉了,没那么不顺眼了。
再者后来姜璃拿来曲辕犁找他,也都喊上李晋桓,很明显的李家和姜璃的关系很好;以及那一心只有武的痴儿,经常在他耳边念叨姜璃做的猪肚鸡汤好喝,功夫如何厉害,他便有想和姜璃结交之意,只不过一直没什么合适的机会。
如今为国为民天下事自当效忠陛下,一些鸡毛蒜皮的私事,他们必然是毫不犹豫的站在姜璃这边。
再说,姜璃与他们提的事情,姜璃做的事情,也都是于民生有利的。
新朝初立,一切百废待兴,太后不培养自己的党羽,不争权夺利,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尤其是姜璃和薛长临他们这种关系。
晚上回了家,曹兴说起官署中的小插曲,长兄曹璋幽幽的抬眸看了他一眼幽幽说道:“我听闻最近太后娘娘经常去官署。”
曹兴回道:“是经常来,来了就往楼上藏书阁去。”
曹璋闻言微微蹙眉:“四弟,慎言!太后去官署,李大人,曹大人,谢大人都一同商讨事情,怎么到了你嘴里,如此的不中听?”
“争这些口舌之利做什么?我们曹家和姜家是姻亲不错,妹妹想要什么我们也知晓,可这结局是谁造成的?是姜明辅造成的,也是她造成的,如果是你的女儿丢在了外面,你会像他姜明辅一样?”
曹兴低声嘟囔道:“我就一个女儿,我死也不能让他丢外面!”
曹璋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事已成定局,姜家的事情不要掺和,而且太后已经发善心了,你瞧瞧之前二妹回来,和母亲说几个女儿亲事,愁得不行,现在好了,都定下了,知足吧,还想怎么样?”
曹兴听着大哥的话,点了点头。
“兄长教训得是,弟弟记下了。”
曹璋以往还是满意姜明辅这个妹夫的,温文儒雅,学识也不错,生了一张还不错的脸得了妹妹青睐,成亲后夫妻感情也尚可。
倒还是姜璃之事他才看明白,这人自私自利,虚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倒逼姜璃认亲,被陛下斥责,后一蹶不振。
虽说薛长临可能会看他不顺眼,但薛长临是一个公私特别分明的人,若能做出政绩,对民生有利,薛长临既然没有贬他,就说明还看重他的能力。
如今这般半死不活的,才是说不定哪一天乌纱帽就要丢了。
毕竟是自己妹夫,曹璋和老太太提了一嘴,希望通过妹妹的嘴给姜明辅一点警示,有没有用能不能听进去,就听天由命了。
五月中旬,春闱发榜,录取了二百五十四名贡士,比前朝的最后一年少了二百人左右,薛长临解,但不是很满意,他有意在各地重新修建宫学,他需要更多的人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6/15页)
会试发榜之后,未中的学子纷纷返家,已中的学子等待六月中旬参加殿试。
也是在这期间,发榜后的第五天,五月二十。
朝廷贴了布告,有关新的赋税法令。
各地的八百里加急送达各地,去看的百姓满眼惶恐不安,赋税就像是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春种刚结束,新的赋税就下来了,这是又要让人没活路吗?
不是说了免三年的税?皇帝说话不算话吗?
很多百姓不识字,当地官员在场宣读解释。
听完之后这些农民都松了一口气,这征税不是对他们的啊,大家纷纷松了一口气,新想着心皇帝说话还是算话的。
但那些豪绅和商人,就没那么高兴了,这场赋税是针对他们的。
不过好在税率不算特别高,宣读的官员在给大家动员,总而言之就是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陛下还是很体谅大家的,收取的这点税对于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希望大家都认真缴税,切勿有偷税漏税行为,京中已经正对税收专门成立了一个部,专用于查大家是否正常缴税,若不对的,所有田地庄子,将会重新量取,这不是只量某一家,是全县城,全州府一起量。
听到这里的商户们脸色一变,全州府一起量,家家户户包括这些官员,谁家没有隐田?
谁要是因为这一点点赋税让京中重新量土地,可能京中没来人,他们全家就已经死了。
大家心中有了数,纷纷应下。
宣讲的官员最后说,予大家信任,大家也切勿辜负陛下的信任!大家先回家账本,明早带着账房先生,带着账本来官署登记。
姜璃原先说的开具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繁复,最主要是如今纸很珍贵,一人收走一张,加起来那将是巨大的量,太浪费了。
最后穆正脩他们商讨之后决定,做成册子,商户各家一本,按月收缴核实誊抄。
姜璃去官署领了第一本,挂在了福黎坊的账房里。
京中的各家各族,心中都有些怨气,但他们想了想收得不是特别多,也就认了,再者他们可以做手脚,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但他们不知道的事,姜璃说过的收不够,年终还会有,穆正脩已经给薛长临上过折子,薛长临让他先等一等。
徐徐图之,这个温和的法子还是有用,商户的税收按月收缴,第二个月便收上来不少钱,穆正脩和薛长临都还算满意。
不过就是到了月末月初,户部的人成天成夜的熬,穆正脩忙完这事儿之后就上折子要人。
他的人手不够!
薛长临目前也没什么人,最后的法子是各部门借调。
穆正脩几次想要开口和薛长临说,让姜璃来户部帮忙。
但大殿之上,他终究还是没有开口,私下里就去和谢倾说,他想让谢倾去和薛长临说。
谢倾沉声说道:“太后娘娘那么多事儿,哪里有空去你们户部帮忙。”
穆正脩瞧着找谢倾无用,蹲到了福黎坊去,找到了姜璃。
姜璃听完穆正脩的话之后笑道:“穆大人,你们户部要核对账册,抄录工作也很多对吧。”
穆正脩点了点头:“当然。”
姜璃笑道:“核对账册的话我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这抄录……就有点难了,穆大人是没看到过哀家写的字啊。”
穆正脩眉头一簇,只见姜璃拿过一张纸铺开,拿起了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个鬼画符。
当场就让穆正脩目瞪口呆!
他忘了,人是不可能全能的,太后娘娘也不例外。
她已经很厉害了,字写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不过是字写的不好而已!
穆正脩紧紧的盯着姜璃写的那一个字,他非常的难受,此生从未见过有人能把字写得那么丑陋。
姜璃瞧着这人的面色,抿着的唇忍笑忍得格外辛苦。
第155章 调
姜璃可以出个主意,但是她不想接户部这堆事儿,即便给她钱她也不想掺和。
穆正脩这个人是个做实事儿的人,这才没多久,税赋这事儿敲定了,物价统一核定也敲定了,各大市集的管员租摊子,还得负责监督价格。
其他街道上铺子里的价格由于京兆府的官员和户部官员一起监督。
具体实行下来会怎么样姜璃不知晓,但大框架定下来了。
穆正脩神情严肃的看着姜璃,他微微抿唇,几次欲言又止,姜璃淡淡道:“大人有话直说,不用忍着。”
穆正脩说道:“娘娘在姜府时,未练过字吗?”
姜璃笑道:“练过呀,我以前字写得还挺好看的,就是后来伤了手,我写字会抖,努力控制后就只能写成这样了,所以还请穆大人不要笑话哀家。”
此话一出,穆正脩脸上的纠结瞬间散去,有些惋惜,有些忧心的看着姜璃,非常诚恳的回道:“娘娘恕罪,微臣绝对不敢笑话娘娘。”
姜璃在心中叹了口气,她柔声说道:“我提个小建议,市场上有很多账房先生,查账抄录这事儿很多账房先生,还有很多管家娘子都会做,你如果人手实在不够,可以外聘,写个布告,招这些人来帮你干活,你们户部出银子,你可以安排具体的考试,参加过了的可以去,以及保密细则什么的,确定就好了。”
“可能闲赋在家账房先生不多,但是每日空闲的管家娘子在这京中数不胜数,至于如何规避你要的人是别人安插进来的眼线,你们再去琢磨一下就好了。”
穆正脩闻言都怔了怔,所有官员的任用,都是因为科举考试,层层筛选,哪一个坑里种什么品种的芦菔,那都是确定好的,姜璃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很多日夜挑灯夜读的书生愤怒。
姜璃瞧着他眼眸微动,似在思索,有些发愁。
姜璃说道:“这些人没有官身,只是干活拿钱,没那么多讲究,你也可以找一些书生去做这事儿,可他们到底还是要继续读书,继续考试,户部的这个工作事儿很多。”
“微臣明白了。”
没过两日,穆正脩便出了布告,开始招人,还特意写了不限男女,账房先生和擅长管账的娘子皆可去报名考试,考过之后才可接手这份工作。
谢倾来时和姜璃说起穆正脩做这事儿,薛长临很高兴,夸了穆正脩不说还给了赏赐。
但穆正脩回了官署后却忧心忡忡,低迷了好几天。
姜璃有些不解,问谢倾:“为何?”
谢倾微微摇头,“不知道。”
姜璃笑他:“还能有你谢大人不知道的事啊?”
俩人说笑间,就听到管事儿的徐嬷嬷前来禀报:“掌柜的,楼下有位大人,带了四个太医前来了。”
谢倾:“……”
姜璃:“……”
姜璃看了谢倾一眼,问道:“你要不要回避一下?”
谢倾看着姜璃,她是商量的语气,也不是他不能见人,随后微微摇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7/15页)
。
穆正脩带着人上来时,根本没在意谢倾为何在这里,他和姜璃说道:“娘娘,微臣特意请了太医院的太医,前来给娘娘看看手。”
姜璃:“……”
“穆大人真是有心了,那哀家便让太医们把个脉?”
为首的太医说道:“穆大人说娘娘是伤了手,那不用把脉,应该是伤了骨骼,摸一下骨骼便能知晓伤在何处。”
姜璃微微颔首:“辛苦各位了。”
说着就坐下准备好,摆出姿势,为首的太医将布盖在姜璃的手腕上,开始诊断,越摸眉头皱得越紧,看着他神色变化,连谢倾都怀疑姜璃是不是手真的有什么伤了。
“娘娘这骨骼没什么伤啊。”
这人话落,穆正脩便道:“周太医看看?”
刚才坐下的那太医姓郑,缓缓起身让位,那位周太医也坐下来,看了看也无碍,姜璃瞧着他们说道:“哀家这应该没有伤到骨头,而是伤到了筋,这个摸不出来吧?”
几人都愣了一瞬,随后说道:“若是如此,那便针灸一下,内服外敷,需要慢慢养。”
开了药,针灸后,四个太医中有一位女医,瞧着四十来岁的模样,进来后也跟在身后,一直没说话,也没抢着做什么,手腕的事情定好了,那女医不动声色的看了谢倾一眼,随后看着姜璃说道:“来都来了,不如微臣给娘娘号个脉?”
旁边几个太医顿了一下,姜璃笑道:“可以,那劳烦穆大人带着几位太医去楼下喝茶。”
说完之后穆正脩才忽然反应过来姜璃的话里没有包含谢倾,他微微挑眉看向谢倾,还不等他问,谢倾就说道:“家母有点私事要和娘娘相商,穆大人先下去,我一会儿就来。”
穆正脩领着三人下去,管事的泡了茶上了点心。
姜璃看着女医问道:“大人贵姓?”
女医回道:“微臣姓顾,名红袖。”
姜璃微微颔首,“顾大人请吧。”
她号脉,看的月事,只说是因为之前伤了身体,需要慢慢调养,姜璃说道:“如果只是因为身子亏空,那这段时间应该也养回来了。”
顾红袖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谢倾,她抿了抿唇半晌才说道:“娘娘之前应该是吃过药,那药可令月事不来,但对身子的损伤也很大,和毒药无差。”
姜璃微微蹙眉,这事儿她不知晓,记忆中也没有喝过什么药。
但她落在人牙子手中那一段,难保不是人牙子给她下了药。
想了想姜璃才说道:“其实这也无碍,不痛不痒的,没什么关系。”
顾红袖说道:“表面是不痛不痒,但娘娘不论吃多少东西都很消瘦,其实也是受它的影响,将来娘娘会更加容易衰老,不是什么好事。”
姜璃沉思了片刻说道:“那若喝药调,需要喝多久?”
“可否制成药丸?”
顾红袖唇角微弯,浅笑着回道:“药丸制作比较麻烦,可以制成膏,娘娘每日吃三顿,一顿吃两勺。”
姜璃说道:“那就麻烦顾大人了。”
顾红袖下楼之后,姜璃看着谢倾微微挑眉。
“你之前找过她啊?”
谢倾神色有些慌张,姜璃笑了笑:“这也没什么,我是懒得管,还以为只是因为身子亏空导致的呢,若是喝药导致的话,我还是需要调一下身子的。”
“总归还是调到正常比较好。”
姜璃微微颔首,柔声说道:“下去吧,穆大人他们在楼下。”
这话落,谢倾才道:“这穆大人,怎么会想着带太医来给你看手腕?”
姜璃轻笑着低声道:“他请我去户部帮忙,我说我手腕伤了抄录不了账册,并且写了个字,字太丑,给了他一点点震撼,我说我伤了手腕所以才写不好字……”
谢倾噗嗤的笑出声。
姜璃说道:“现在事情太多了,出出主意我可以,但做事情我没空。”
因为上次参加谢嫣生辰的缘故,阿宁和小满交到了年纪相仿的朋友,但她们现在都是在书院念书了。
对于启蒙之事,阿宁一直是很认真的,小满就是认真了但无效,或许只是表面上认真了,也没往心里去。
为了能更快的去书院念书,小满变得努力了起来,连带着薛家其他几房的那些孩子,都进入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里。
在六月底,薛长临喊了他们入宫,考了他们的功课,最后宣告启蒙结束,入书院念书。
考核功课当日,皇后、贵妃都在场,姜璃谢倾也在。
功课考核结束后,皇后当众提起了阿宁的亲事。
薛长临挡了回去:“皇后,阿宁还小,再等几年吧。”
皇后笑意吟吟的说道:“陛下日万机,长嫂如母,为皇弟皇妹们操心亦是臣妾应该做的,阿宁现在年纪是还小,但定亲后可以等几年后再成亲。”
姜璃淡淡的看了薛长临一眼,眉头紧蹙,这人是没把她之前说的话和霍氏说吗?
薛长临是近日事情太多,加上阿宁和小满被姜璃带出宫了,他也没操心这事儿,便还没有和霍氏说起。
谁曾想霍氏这么着急,现在又提,还是当着阿宁的面。
“长嫂如母,皇后把哀家置于何地?还是在皇后的心里,哀家这个后娘可以无视忽略?”
皇后的脸色微变,正准备解释,就见姜璃把矛头指向了薛长临。
“皇帝,这是您授意皇后给哀家的下马威?”
薛长临都怔住了,他连忙说道:“母后息怒,儿子绝无此意,是前些日子太过于忙碌,忘记和皇后传达母后的话。”
“原来如此,皇帝为民生忙碌,哀家知晓,只是再忙也要保重身子。”
薛长临柔声应下:“多谢母后关心。”
姜璃缓缓抬眸看向皇后,眼神冰冷无温:“不是皇帝授意,那便是皇后自己的想法了。”
皇后急忙起身跪了下去:“陛下恕罪,臣妾绝无此意。”
薛长临没有说话,皇后转向姜璃,“母后,臣妾绝无此意,只是想着替公主寻一门好姻缘,仅此而已。”
“哀家是住在宫里,但公主和小王爷皆在哀家膝下,她们的亲事,轮不到皇后做主,皇帝太忙没空说,那哀家今日就说一遍,小满和阿宁的亲事,十八岁以后方可定。”
第156章 带着姜花花去书院
皇后闻言脸色惨白,薛长临只有这一双弟弟妹妹最为宝贵,在他们的亲事上竟然全由姜璃做主。
霍氏的心里就像是被什么狠狠的撞了一下,有些麻木,有些微疼。
她甚至在想,这是薛长临和姜璃合演的一场戏。
薛长临最近对贵妃越发的宠爱,又是几个月过去,这宫中没谁的肚子有动静,她心中急切,家中何尝不是,因为娘和祖母的威逼利诱,贵妃虽然还客客气气的,但难保心底不存怨气。
如果她失势,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8/15页)
么秦家和霍家,便是泾渭分明。
贵妃不可能再帮霍家做什么,她得保证即便她失势,霍家也依旧稳稳的绑在薛长临身边。
霍家已经没有适合的女娘了,从旁支过继也不行,那是薛满,薛长临唯一的亲弟弟,他们不敢冒险,最合适的就是阿宁和弟弟,弟弟只比阿宁大三岁,算是年纪相仿。
姜璃一句要等十八岁以后,到那时弟弟都已经二十一岁了。
……
皇后闻言后缓缓抬眸看向姜璃:“母后,臣妾也是为了皇弟和皇妹好,十八岁再定亲,这京中的年轻女娘公子十三四岁都全部定亲了,十五六岁成亲,到皇弟和皇妹十八岁时……很难挑选合适的王妃和驸马了。”
姜璃看着她轻笑了一声。
“这有何难?王爷和公主十八岁,他们到时候挑衅十五六岁正适合成亲的,不也正好吗?”
薛长临看了谢倾一眼,君臣都微微挑眉,一言不发。
贵妃抿了抿唇,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姜璃。
皇后身子僵住了,顿在了原地。
姜璃挑了挑眉,淡淡道:“皇后可还有事儿?没事就起来吧。”
“若有人问起小王爷和公主的亲事,劳烦皇后把哀家的话给传下去,哀家可不想再听人提起他俩的亲事了。”
此事告一段落,姜璃带着薛满和阿宁出了宫,回了府邸。
回去的路上阿宁紧紧的抓着姜璃的手,她抬眸看着姜璃说道:“娘,我见过霍家的那个公子,我听说才十三岁,但我见到他那天他刚从观花楼里出来,那儿是青楼。”
姜璃眉头紧蹙,心里忍不住有些反胃。
“皇后要给你定亲之事,你早知道了?”
阿宁微微点头,“知道了。”
“怎么不同我讲?”
阿宁抿了抿唇,柔声说道:“我在学着长大,娘你不用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那你和哥哥商量过吗?”
她微微摇头,“哥哥事情很多,太忙了,我也不想打扰他。”
姜璃顿住了脚步,她垂眸看着阿宁,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她是希望阿宁他们和薛长临关系好,即便她离开也有依靠,而不是逼着她们自己长大。
薛长临太忙了,而且也不够细心。
姜璃想兄妹俩与其交给薛长临,还不如交给贵妃,不过贵妃也没有这个义务,还有霍氏一族虎视眈眈。
她一直都想避开皇家纷争,到此刻才发现,但凡她想护着这俩小崽子,那就避不开。
“阿宁,我更多的希望是你们和哥哥的关系变得紧密,变很好,有哥哥能够护着你们,这样我会放心,我不是想要你们自己独立,我在哥哥也在,家人之间就是不管忙还是不忙,有一些事情是一定要和大人说的,你说你会保护好你自己,但你这个判断是很片面的。”
姜璃很少会否定别人,尤其是小孩子,这是她第一次否定了阿宁的话。
阿宁有些茫然的看着姜璃。
旁边的小满也说道:“娘,我经常和妹妹在一起,我会保护好妹妹的。”
姜璃看着他,心里是欣慰的。
回到了家中时,姜璃把阿宁喊到了屋子里,俩人单独聊这个事情。
权力争斗,大多时候是你死我活,在皇后和霍家的眼中,阿宁是个物品,是个可以获得利益的工具,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甚至都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姜璃和阿宁说了霍家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做的所有事情。
阿宁听完之后泪汪汪的瞧着姜璃,有些茫然不安。
“即便哥哥是皇帝,他们也敢这么对我吗?”
姜璃微微颔首:“哥哥是君,他们是臣没错,但霍家手握重兵,并且是哥哥当皇帝这条路上的功臣,若是你有意外,你哥哥即便想要替你讨回公道,但如果霍家联合朝臣逼迫哥哥,天下重要还是你重要?到时候或许所有的罪名都会落到你身上。”
姜璃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些都是我的假设,是可能会发生但是不一定真的发生,有我在阿宁不要害怕。”
“有很多事情,不方便和哥哥说也一定要和娘说。”
阿宁郑重的点了点头,“娘,我记住了。”
“我会努力习武,像娘一样,自己能保护自己!”
姜璃轻轻的揉了揉她的头,“是该要努力练习了,往后要去书院读书,哥哥和你一人会有一个伴读。”
母女谈话结束,小满从外面跑进来,她看着姜璃说道:“娘,我们想吃五香鸡子了,好久没吃到了。”
姜璃笑了笑说道:“做,明日就做,今天没有大骨汤,今晚先熬点大骨汤出来,明天早上就做。”
说完姜璃去厨房看了看,找了两根大骨洗净放到锅中煮着。
薛满和阿宁跟在她的身侧,他看着姜璃说道:“娘,我们明日要不要多做一点,后日早上带去书院。”
姜璃:“……”
“我听说书院有早食,去书院吃去。”
阿宁接过话头说道:“娘,我听谢娘子说了,书院的不好吃,她们也经常是自己用食盒带着点心去的。”
姜璃微微蹙眉:“是这样的吗?”
“应该也不会很难吃吧?”
她话落小满就拉着她的手撒娇道:“娘,我们想吃你做的,我们还想喝菽浆,还想吃豆饼,我们还想吃嫩豆腐。”
姜璃想着最近一段日子里她忙着各种事情,偶尔才做吃的,俩人刚要去书院念书,提了这么个要求她也就答应了。
“行吧,想吃什么都说一说,我给你们做。”
姜璃这话出来,兄妹俩可就敞开了说,像是倒豆子似的,把之前吃的都顺了一遍,到最后还想吃腐竹,想吃臭豆腐,还想吃铁锅炖大鹅……
姜璃只顾着点头了。
天黑之后炖好了骨汤,姜璃带着他们把白日里挑出来的鸡蛋洗了煮上,随后配了卤料,等着鸡子煮熟,拿下来敲碎之后,放到锅里去煮。
刚煮下来的味道有些淡,装到坛子里面泡着。
至于豆浆姜璃让管家去福黎坊取了点回来煮,因为要送小满和阿宁去书院,所以很早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了。
隔壁的几家也是,薛小朵她们也要去,一群人加起来有二三十个,说好了一起上下学,出发也是浩浩荡荡的。
霍家小公子也在书院,这让姜璃不是很放心。
她寻思了许久之后决定让姜花花陪着阿宁去书院。
薛家的这群人孩子都是见过姜花花的,那个时候在村子里,还不是特别害怕。
现在的姜花花长高了,也开始吃肉了,不过它还要吃煮熟的瘦肉,还要姜璃手撕成条它才给面子吃点,姜璃感觉它越大越娇气。
最近姜璃经常在福黎坊呆着,它也就在姜璃旁边趴着,每日半盆嫩豆腐给它吸溜,吸溜完后心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50-160(第9/15页)
意足的跑来蹭姜璃,经常被它蹭一身的渣……
姜花花与阿宁和小满也是很要好的,听姜璃安排陪阿宁去念书,它也没什么意见,不过是姜璃还得提前把它的吃食准备好,让它在书院里吃。
姜璃看着它说道:“阿宁没有危险的时候,你不许咬人,有人欺负阿宁和小满,你*可以吓唬一下。”
姜花花耷拉着眼皮,微微颔首。
姜璃摸了摸它的头笑道:“我就把阿宁和小满交给你了啊。”
姜花花叹了口气别过了头。
这是嫌她啰嗦了。
第一天去书院,姜璃亲自送她们去,书院门口有先生前来迎接,孩子们在家中都教过礼的,此时见了先生都躬身行礼,承了礼之后才招呼着孩子进去。
阿宁回头喊了一声姜花花,它才懒洋洋的从马车里探出头来,门口的先生都被吓一跳,顾不上仪态连连后退。
姜花花从马车上一纵而下,随后摇摇晃晃的走到了阿宁身边,阿宁摸了摸它的头就乖巧的跟在身侧。
姜璃养了虎,他们早就听闻了。
但听说的都是姜璃抱着那虎到了何处。
乍一听还以为是个什么猫咪呢,如今一看很大只,像是轻而易举的就能扑倒一个人。
先生有些惊愕:“娘娘,书院里都是孩子,这大猫进书院会孩子们会害怕的。”
姜璃看着老先生微笑着说道:“姜花花会听公主的话,它听得懂人话,只要大家不是恶意的,它不会主动攻击人。”
姜璃看了一眼不远处围观的孩子,想来是好奇今日入学的小满她们,都来看热闹。
他们除了震惊还有满满的好奇,根本不像老先生说的那般,害怕。
霍凖站在藏书楼上,身后跟着三五好友。
此时正清楚的瞧见阿宁带着姜花花入了学院。
身侧的公子说道:“霍九,你说公主殿下带大猫来书院,会不会就是为了防你啊?”
第157章 带姜花花串门
霍凖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
他紧紧的盯着走在先生身侧的阿宁和姜花花,幽幽问道:“虎肉好吃吗?我听我爹说过狼肉味道一般般。”
几人的脸色微滞,随后恭维道:“虎肉还没人吃过吧,还是大将军厉害,竟然吃过狼肉。”
霍凖勾了勾唇,回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
低声喃喃道:“一群泥腿子。”
身后跟着的人抿了抿唇不敢接话,只是默默的跟在身后。
阿宁和小满他们刚入学,自然不会和霍凖他们在一个室内听先生授课,但休息至于是不限制学生活动的地方的。
阿宁带着姜花花入书院已是所有人的焦点。
霍凖带着人站在窗外盯着阿宁她们,又让人面面相觑。
书院很多学生都是京中各世家的小辈,也隐隐约约听说过霍家想要尚公主,但是太后不同意。
霍凖的姐姐是皇后,表姐是贵妃,亲爹是大将军,大家都觉得霍凖娶公主是早晚的事情。
特别是听说公主和小王爷他们也要来书院的时候,看好戏的人尤其多。
姜花花的出现之后,让大家有些意外。
阿宁听着前面先生讲话,感受着那带着恶意的目光,她摸了摸袖中的匕首,随后安心的看向姜花花。
只见姜花花微微扭过头,正好看向窗外的霍凖。
它的眼神凶狠,呲呲的龇了一下牙。
霍凖身后的那几个小跟班吓得腿软,连连后退,霍凖的脸色微变。
“这虎,它是不是要咬人?你看它这样!”
“公主就能带着老虎来书院里面吓人吗?”
“就是,要是这畜生忽然发疯咬了人怎么办?”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
次日的早朝上就有人上了折子,参了姜璃一本。
说姜璃纵容公主和小王爷,让阿宁带着虎去书院影响先生授课,吓坏学生,大家都害怕姜花花,不想去书院念书了。
薛长临没会这折子,但消息传到了姜璃耳朵里。
她问了参她的那御史是谁,找到了人家的位置,带上礼品,带着姜花花的饭食,直接登门去了。
那御史姓陶,叫陶赟。
他是受霍家人所托,才为这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了一道折子。
本以为皇帝不会,也不会对他怎么样,霍家这边呢他事情也干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但没想到算漏了折子中的人,姜璃。
还是午后,他刚午睡起来,准备吃个晌午再去官署。
门房急色匆匆的跑了进来:“老爷,门口来两个女人说要找老爷,还带着一只大猫!”
陶赟的腿一软,差点就跌了下去,旁边的乔氏急忙拉住他,厉色道:“姓陶的,你竟敢背着老娘在外面找女人?”
陶赟听着夫人这话,比刚才还惊恐。
“你给我闭嘴!来的那人肯定是太后!”
乔氏懵了,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丈夫,只见陶赟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今天早上参了太后一本,这是上门问罪来了!”
“你参她什么?”
陶赟有些烦躁的说道:“还不是她养的那只虎,被公主殿下带去书院了,听说书院的学生都很害怕!”
乔氏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忙说道:“既然猜到是太后,那还愣着干啥,去接人啊!”
夫妻俩一同前往门口,打开大门看到了一手拎着食盒,一手抱着姜花花的姜璃。
姜花花如今的体型已经很大了,但姜璃单手抱着似乎还丝毫都不吃力。
她笑意吟吟的看着陶赟和乔氏说道:“陶大人,夫人,哀家上门可有打扰到你们?”
乔氏看着姜璃的笑脸,丝毫没有压迫感,要不是因为她抱着一头虎子,还以为是隔壁邻居过来串门呢。
“太后娘娘前来,我们这小院蓬荜生辉,娘娘快请进!”
乔氏说着就伸手引着姜璃进门。
“娘娘这拎的什么?妾身来拎吧。”
姜璃也没客气,递了一盒过去。
“这一盒是给孩子们的点心,这一盒是姜花花吃的吃食。”
乔氏试探着微微抬眸看了一眼姜璃,有些惶恐的接过那食盒。
姜璃笑了笑说道:“点心是我亲手做的,公主和小王爷爱吃,小孩子应该都会喜欢的。”
“多谢娘娘赏赐。”
姜璃笑笑:“夫人言重,哀家就是串个门,陶大人对哀家的一言一行都知晓,哀家也得知道这陶大人家门在何处,故不请自来。”
进了正厅,姜璃坐下,姜花花就伏在姜璃旁边的椅子上,陶赟和乔氏坐在她的对面。
这院子姜璃看了看,是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