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25-30(第1/8页)
第025章 第 25 章(倒V开始)
屏风后, 正是族学上舍硕果仅存的五名“尖子生”。
其中四人,已老大不小,磕磕绊绊过了县试、府试, 卡在院试一道上如何也挤不过独木桥, 是典型屡试不中还不死心的“老童生”。
但徽州六县儒生三千人众, 五十取一的府试通关率, 足以教他们自信心爆棚。
即便“老童生”, 那也是凤毛麟角的“老童生”。
最后一人,倒是年轻。
二十岁年纪,肤色白皙, 五官出众, 可偏偏眉目萧索, 神情一派疏离冷淡, 站在一众胡髭拉茬的大叔中间,简直是鹤立鸡群。
不知有意无意, 他落在人后,与其他四人隔得甚远。
耳畔隅隅私语不断,他却眉头都没挑一下, 只微微下压的嘴角,泄露几分不耐。
这时,有人跳出来,假意唱白脸,“严苛至某叶某行, 这般加码,委实难为他了。”
此言一出, 另几人趁势,群起攻之。
“既然敢称过目不忘, 就该知道,古来就不乏博闻强识者。汉有张衡、魏有王粲……”
“宋朝杜镐杜万卷,更是翘楚。书囊无底,书吏每以异书问之,答‘某事,某书在某卷、几行’,从来一字不差。”
“下舍盛传,不论什么书,顾三皆能一遍成诵,今日不过按书索叶,默个三百千千,这就不行了?”
几个人你逗我捧,说相声似的,吵得顾劳斯脑瓜子疼。
被动挨打,可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顾悄冷着脸,“砰”得一声,镇纸拍得山响,震得大家愣了愣。
这时刚好,顾冲老大人一口茶水才进口,登时干瘦的老脸被呛到通红。
一连串汹涌的咳嗽,教几个胸中不忿的学生终于意识到“座前失仪”,他们连忙噤声,忐忑瞧了眼顾冲,又瞪了眼顾悄,拱手认错,“是学生们无礼了。”
顾悄摸了摸鼻子,等到顾冲平复,才慢悠悠走到几人跟前,深深作了一揖。
“几位学长高才,琰之受教。无须比类博士鸿儒,就说易安居士,一介女流,与夫君赵明成赌书,对着堆积成山的书史,亦能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从未有过败绩。想来各位师兄,雄辞闳辩,默记这等小事,也定不会逊于闺阁。”
后世李清照被尊为婉约词宗,但明中以前,她却一直是个边缘人物。
文坛虽然认可她,但也轻慢与她。对她的最高评价,不过“女妇之首”。她的词学成就,封顶也只得一句“妇人之所难到也”。
甚至多数时候提及她,道貌岸然的男人们,言必及其再嫁张汝舟事,嘲讽她一把年纪不守晚节,活该嫁了个堪比市侩的卑贱人渣。
直至明中,才有人为她正名,称她不应囿于闺阁,可出与秦七黄九(秦观、黄庭坚)争雄。
大历初期,文坛风气与明相类,亦瞧不起闺阁、寒门。
顾悄拿易安出来,纯纯是反语讥刺之意。
那几人被捧得一愣一愣的。
就算猜到这话明夸实贬,也只心虚讪讪,张口结舌,不知如何辩驳。
承认吧?自己才学,几斤几两心中还是有数的。
不承认吧?刚刚训人说得那般轻易,轮到自己见风改口,可不就是纯纯自己掴嘴?
顾悄压下心下不耻,脸上却一片诚恳,直又再揖,请道:“左右闲着无事,几位师兄不如以身垂范,好教我这白丁开开眼,看看上舍如何按书索叶。咱们今日不妨效仿古人,也来场赌书泼茶的风雅事?”
话到这里,几人终于明白,顾悄这是要拉他们下水的意思!
人还没坑上,哪有如此轻易被反坑的道理?大叔们怒目而视。
顾悄也不急,稍顿片刻,才抛出饵食,“既然赌书,当有赌注——”
他含笑开出一笔叫他们拒绝不了的筹码,“我输,就将大哥在家时,所作朱子疏,送一本给各位。”
朱熹《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乃本朝科举官方认可的唯一注本,奈何朱子与当下,又相隔两百余年,时人读之,难免隔阂。
是以“朱子注”再注,市场需求大,但供应少。稍有见地的,大多为私人笔记,一本难求,更遑论状元笔记、翰林心得,何其珍贵!
几人瞬间不气了,眼底流露出几丝狂热。
鱼儿果然上钩!顾悄憋住笑,“若是你们输了,”他故作难为情道,“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太可能,但既是赌,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若是各位师兄输了,就……请帮我个小忙好了。”
几人甚至没心思深究什么忙,忙不迭答应了。
反正也不会输不是?
他们之中,平均书龄不下二十五年,科考拢共那么几本书,盘都盘烂了。
无聊之余,便如孔乙己钻研“茴”字写法那般,也以死记硬背之多少,作为攀比炫耀的资本,是以默写倒真不算难事。
唯有那淡漠青年,撩起眼皮,冷冰冰道:“弟子驽钝,不敢跟易安相提并论,赌书泼茶自认尚不够格,就不参加了。”
说着,他向夫子执礼:“既然今日夫子另有安排、无暇讲学,请容学生先行告退,明日再来。”
顾冲眯着小眼,向他点了点头,露出今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你且去吧,应白。”
说话间,顾小夫子已经指挥着小厮,理出四张案子,铺好纸张,就等着几人上场。
顾悄装模做样拱手,“师兄,承让。”
那几个傻子,满脑子都是学霸秘笈,完全没注意到顾悄不怀好意的微笑。
唯有顾小夫子,与顾悄目光交错间,满是意味深长。
顾悄心下一个“咯噔”,忙垂头装死。
很快,诸人各自提笔,誊抄卷题后,开始潜心作答。
场中一时寂静,仅剩毛笔舔纸的沙沙轻响。
顾劳斯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心中毫无诚意地致歉。
不好意思,这场,悄赢定了。
虽然他没有刻意记过页数,可一来,他文献学底子尤在。
想当年,为了修那位魔鬼老师的满学分,顾悄挑灯夜战三个月,裁纸打版,润毫摇笔,穿线缝书,完美复刻了三版明藏。自此养成了看竖排繁体本子,先观版式刊印辨版本的习惯。
至于为何独选明刻大藏经来仿制?
自然因为,他能摸到的真迹,全靠谢景行赞助。而学长家藏的最多的,竟是各种佛经。
所以,他翻外舍教材,条件反射就将版心、行界,鱼尾、书耳都与明刻本比对了一番,又下意识留意了题跋、目录、页行字数。
二来,他的记忆方式,本就与常人不同。
多数人习惯逻辑记忆,即所谓的理解性记忆,须得理清内容,才能输入大脑存储。可顾悄习惯眼脑直映,他是靠画面记忆内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25-30(第2/8页)
两相结合,翻看过的书目,他靠着脑中画面复刻页码,原就记得、没怎么翻过的书目,他靠版式字数倒推页码,倒也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当然,他还得感谢顾悯小夫子,考前无心替他放了最大的一桶水。
顾氏三百千千私刻诸本,工艺精良,制式统一。除去名、牌,题、目,正文均无双字注疏,每页8行,每行大字16,软字雕版,极其规整,绝无衍字漏字,甚至错字都极少。
这就极大方便了顾悄作弊。
甚至他都没用到两个时辰,便将顾悯出的所有页码尽数默完。
时间尚有余裕,可顾悄不能交卷。
挫敌太狠,反噬必重,他这小身板承受不住,嘤嘤嘤。
顾悄偷眼瞧了下另三人,见几位都在奋笔疾书,他百无聊赖,有点想提笔在卷子上画画。
等等,画画?
突然间,他福至心灵。
他有了一个极佳的主意。
既能赢了这场,堵住学堂诸人的嘴;又能嫖到赌注叫这几个上舍骄子吃瘪,最重要的是,大家提起他,还能摇头叹息道一句“朽木难雕!”
第026章 第 26 章
窗外日晷寸寸偏移, 门外小厮终于脆生生报了时辰。
顾悯闻言,敲了敲桌,“晨课结束, 诸位停笔。”
随后, 五份答卷便由小厮收总, 送往顾悯手中。
他笑着掂了掂分量, 打趣道, “你们小子比拼,劳累的却是我这个夫子。”
上舍那几人忙躬身,连道, “是学生之过。”
顾悯也就随口一说, 闻言摆摆手, “到底年轻, 争强好胜也全非坏事,只是……”
只是什么, 他卖了个关子,只道,“这些答卷, 我们批阅须得一时,其他种种,便等结果出来,一并由执塾斧正吧。”
除了顾悄,另几人闻言心中均是一凛。
他们在上舍呆得太久, 久到差点忘了族学夫子一惯的作派。
不论是哪舍夫子,他们从不介入学子间明争暗斗, 但学子一言一行,他们均看在眼中。
该到秋后算账的时候, 他们从不手软。
顾小夫子这话,就是明着暗示,他们要倒霉了……
可怜几人一把“老童生”,万万没想到,这霉一倒,就倒了个大的。
午课后没多久,学院休课集合的大钟再次响起。
外舍、内舍学子再次集聚操练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今日又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一人眼尖,注意到操练场边不远的箭靶上,张贴着数张纸卷。
顾悄与上舍四人到场时,听见的便是大家交头接耳,蛙声一片。
“今日并无射、御课,执塾这是何意?”
“看到那纸墨没,我猜定是三日之约公布考校结果。”
“那也不必如此阵仗。”
“怕不是某人海口夸大了,如今名不副实,执塾较真,要好好清理书院渣滓了。”
另四人也没想到小小“赌书”,竟弄得人尽皆知,脸色都不太好看。
其中一人性情急躁,恼羞成怒,朝着顾悄啐了一口,“是不是你捣的鬼?我等自降身份与你这纨绔比试,胜之不武,传出去更是徒增笑料!只恨我一时脑热,经不住激将之法,才中了你这阴毒小子的计!”
“师兄多虑了。”顾悄微微笑,意有所指,“我可太冤枉了,必输的局,我何必自掘坟墓?”
几人将信将疑,实在想不出,事情何以至此。
这时,前头传来老执塾一声轻咳,镇下满场聒噪。
“今日,集合各位,是书院有一事,须得大家见证。”干瘪瘦弱的小老头,说气话来中气倒是十足。
“进入正题前,老朽先来说下缘起。想必大家也听得风声,三日前,外舍一新进学子找到我,执意换舍,小老儿便应允他,若他三日内能习完外舍课业,天赋异禀,便可直接入上舍。”
“今日便是三日之期。只是这约定,诸弟子多有不服,认为三百千千,不过小技,更有四名童生联名,要我加大考校难度,以至于双方越过我,赌书一场,比拼指定书目某叶某行。如今胜负已出,为防有人不服,我特将几人答卷抹去名姓,并夫子评阅,张贴场中,以供尔等亲鉴。”
顾悄听完,这才理清前后因由。
原以为上舍诸人不过凑巧碰上,没想到竟是有备而来。
他从未想过去上舍,正准备过考就婉拒执塾提议,改去内舍同原疏一起发奋。
哪知这群“老童生”没事找事,上赶着找抽。
顾悄冷眼着看众人小跑着挤向张榜处,朱庭樟更是冲在最前头。
他的卷子最好认。毕竟一众老成规矩的方正小楷里,顾悄的左手书欧体,气力不足,笔锋虚浮,空具其形,不得其神,首先落了下乘。
但很快,朱庭樟的嘲讽就僵在了嘴角。
五份答卷看下来,顾悄那份卷上,无一处批红。虽然其他卷子也少有错漏涂改,但连天头、地脚、板框、书口,都完美复刻,与一旁对照本一般无二的,还真的只顾悄一家。
朱庭樟瞪着眼,“这怎么可能?”
一旁内舍学子也一脸便秘,“他是怪物吗?是怎么做到不仅字体,就连原书上的卷浪花纹,都分毫不差画上去的?”说着,他点了点脑袋,迟疑道,“他是不是……这里有病?”
不止内外二舍,就连赌书的四人,也难以置信。
他们盘书,可也没盘到这般无脑的程度,连书上点、线、框这等无用饰物,也不假思索、全都照抄。
顾悄将一众反应收在眼底,心中甚是满意。
不过寥寥几笔,他就用小公子超群的“画技”,完美将自己从天才降格成了傻子。
全场真正懂他的,大约只有原疏一人。
高高大大的俊朗少年,艰难从人堆里挤出来,撞了撞顾悄,轻声嘀咕,“顾三,你老实交代,是不是故意的?”
顾悄睨了他一眼,一脸纯良,“哪里故意?大家不都是这般记书的吗?”
与他临近的几人,闻言更是一脸菜色,心中大呼“不!我不是!”
并光速与傻子拉开了距离。
原疏却鼓着脸,凑近了些,“你这招真狠。虽然大家都在骂你,是狗屁的天才,文墨不通,全凭蛮力。可想想上舍几人,却要输给这样的你,哈哈哈,那青红交错的嘴脸,实在太解恨了。”
“我被人这么说,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顾悄白眼,“你又怎么这般自信,认定这局我会赢?”
“因为你从不打没把握的仗!”原疏与有荣焉,“不过我很意外,你竟能将那几个眼高于顶的饭桶诓到下场,与你进行这般无聊的比试。”
他摸着下巴,“话说回来,你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做哪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25-30(第3/8页)
小画?在我看来,不画你也是最厉害的。”
“自然是为了好看。”
不待顾悄多说,操练场前方,执塾就再次发声,“按照赌书约定,夫子出叶行,学生默写,以还原原本之多少,评定优劣。卷子你们也看了,我们夫子三人一致认为,造诣上显然上舍略胜,可按规则评判,顾悄的本子,无论字体、版式、内容,还原度都略胜一筹,不知这个结果,大家可有话说?”
下面一群人缩了缩头,不敢摇头,也不愿应声。
显然,这结果大家都有点难以承受。
毕竟,能叫他们服气的,是天降紫薇,可不是这种只知蛮记的“笨鸟”。
顾冲再次点了上舍四人名字,“你们可有异议?”
四人涨红了脸,犹如吃了苍蝇一样,又不得不承认,确实输在了边角料上。
“规则是你们定的,奈何死记硬背都比不过外舍,谅你们也不敢再有异议。”顾冲冷脸哼了一声,“如此,按照约定,以后顾悄便入上舍,由我亲自教导。”
此言一出,学子们一片哗然。
唯有原疏,看不到他人嫌弃似的,向着顾悄比了个大拇指,“行啊,顾三。”
倒是顾悄,弱弱举起了手。
台上顾悯眼尖,“琰之想说什么?”
顶着一众各异的目光,顾悄为难道,“谢执塾大人抬爱,可弟子深知,德不配位,不敢与诸位师兄同列受教,是以,还请夫子按旧例,让我与两位哥哥一样,过了外舍试炼,入内舍进学即可。”
语罢,顾悄又扫了四人一眼,补了一刀,“这几日,我在家中发奋,被老父训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书不是雕版,平白沾一身匠人呆板气’。没成想今日开眼,族学外舍,竟全是这般强记枯学之流,小子深感惶恐,亦不敢与之为伍。”
话里话外,竟是谁看不起谁,还不一定呢。
“你!”童生们何时遭人如此奚落?性格冲动的,已经撸起袖子上撵着要好生教育教育他。
原疏不答应,冲上前对峙;小班顾影停几个怕顾悄吃亏,也一窝蜂涌上。
上舍自然不示弱,几个年纪大的作势就要搭把手拎人。
一时间,起哄的,拉偏架的,唏嘘的……乱作一团,沸反盈天。
“肃静!”老夫子一声清斥,现场才再度安静下来。
“进学之所,何其肃穆,这番吵嚷如村妇推搡,你争我斗,成何体统?”
这还是顾悄第一次见顾冲发火。
“不过一人一席而已,竟引得族学半数以上学子联名抵制。”老头怒目圆睁,狠狠将手中几张请愿书掷在空中,“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你们就是这般做的顾家人?”
“想我顾氏先祖,逢过政变,遭过战乱,也抗过灾荒,历经风霜绵延数百年,靠的不过是全族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血脉牵连!独木不成林,百川才聚江海!可如今我辈,身在盛世,宗族离心,连小辈也内斗不断、堕落如斯!扪心自问,尔等行径,是我之过!”
“不,是我这族长的无能之过!”一道苍老威严的声音打断顾冲的自责。
来人已古稀高龄,须发近白,一双鹰眼带着雷霆,教人不敢直视。
竟是鲜少出祠堂的族长,顾净。
他一出场,场上连风都刮得谨慎起来。
顾净身后,跟着一群护院,灰褐夹袄短打扮,个个手提丈八粗棍。
老人面容冷峻,越众而前,至顾冲跟前,拱手见礼,“顾大人毋须自责,治族不严,怪不得大人,是我之过。”
语罢,他转身面向众人,狠狠一跺脚,“是我对你们太过仁慈,叫你们数典忘祖,记不清先祖教诲。尔等还在巢中,就已相煎至此,他日若你们翅膀硬了,大权在握,又如何保证手中屠刀不挥向同族?”
这番话,山雨欲来,寒意凛然。
猎猎北风中,顾净说到恨处,声音喑哑,“大历二十年顾氏惨案,我绝不允许重蹈覆辙!今日,便要好好整治家风!”
大历二十年,顾悄刚好出生。
他不解其意,却也莫名打了个冷颤。
“近日族中种种,我已知晓。先时课上构陷,我秉族规小惩大戒,显然,你们并未领会我之苦心。是以今日,我们便逐一纠治。”
“十二房顾悄,虽然顽劣,却无大过,你们联名讨伐,声势浩大,但师出无名。所有参与之人,尽数按族规寻衅内斗之条严惩,以儆效尤。上舍四子纠集众人,恃强凌弱,排挤同窗,既无仁爱之心,又无容人之量,刑罚之外,须随我回宗祠修心修德,何时德以配位,何时再回上舍应考。”
被夺院试下场资格,对童生来说,如被击七寸,他们连忙跪地讨饶。
顾净冷眼看他们,却并不宽恕。
比之秦老夫子,他动作更快。
话音未落,身后那群黑脸战神,便奉命开始施罚。
其中一人捡起散落在地的“联名请愿”书,按署名叫号,如有不应的,便另有两人下场捉拿,一左一右拎小鸡似的,提到比武台上,扒了裤子就打。
联名者一人三棍,罚得不多但狠,一个都跑不掉。
“啪啪啪”三下打完,小子们如破抹布一样被扔到台下,一瘸一拐,不多时就已哀鸿遍野。
学堂里六七十号人,抛开外舍没有掺和,剩下近五十人一通打下来,日头都已偏西。
渐渐大家老实起来,只几个外姓借读的,比如朱庭樟,捂着裤子跳脚,“我非顾氏族人,顾氏祖训何以治我!?”
老族长可不会惯着他。
顾净冷冷应了一句,“入我族学,就要遵我顾氏规矩,你若不服,亦可退学回家。”
这般毫无转圜,朱庭樟只得咬咬牙,期期艾艾上了刑凳,“不劳您手,我自己来。”
说着便一撩锦衣下摆,咬在口中,趴上大条凳。
也有几人金尊玉贵,不愿挨打,袖口一甩怨怼道,“顾氏族风,如此专横,在家我族中长辈都没对我动过家法,这学不上也罢!”
残阳如血,倒也应景应情。
可终究重典严罚,难以服众,顾净又如何不知。
一通发作后,他望着咬牙气闷的后辈,长叹一声,苍凉而无奈,“你们可知,顾氏十二房,为何只剩如今五房?而这五房,又为何多孤儿寡母?不知道的,便回去问问你们长辈。”
他淡淡扫过众人,目光中带了些悲悯,“日后,你们都将是我顾氏栋梁,难道要继续斗下去,让五房十不存一,让同窗死于非命,好剩一支一脉独大?真若如此,还谈什么休宁顾氏,不过寂寥一姓氏耳。”
一群半大的孩子,做得最狠的事,也不过坑一把同窗,又哪里起过诛灭异己这种凶残想法,闻言也顾不得喊疼,只一个劲高呼“小子不敢”。
“身为族长,我亦当自省。十几年前,两京二派各为其主,斗得族人七零八落,水字、心字辈死伤过半,顾氏传至我手,分离崩析;十几年后,族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25-30(第4/8页)
休养生息,好容易有了起色,竟又再起祸乱之相,大厦将倾,我难辞其咎!”
连族长都开始下罪己书了,学生们更是无地自容。
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伏地,“我顾氏子弟都有,还不跪下自省?”
瞬息间,六十多人齐刷刷跪下,无人有暇顾及后臀伤势。
那人领头叩首,“顾氏第十三代孙顾影朝,愧对宗亲教诲,日后必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顾氏第十二代孙顾云庭……”
“顾氏第十三代孙顾影停……”
“顾氏第十一代孙顾悄……”
少年们清脆干净的声音,如某种力量的传承,一棒接一棒,直至最后一人。
顾悄随在人群里,第一次感受到了“顾”这个字沉甸甸的重量。
“今日我以棍棒之无情,唤宗亲敦睦之有情,只望他日士农工商,不论行当,诸位一定记得,你们都姓顾。”老族长语重心长,是谆谆教导,亦是某种责任的托付。
“我等谨遵教诲!”
这群小屁孩,象牙塔里第一次经风雨,惊惧之余,终于意识到,象牙塔里无风雨,只因塔顶有瓦檐,那瓦檐——名唤宗族。
不得不说,这场景颇为震撼。
未来人顾悄,三服以外没了亲戚,别说宗族,兄弟姐妹都不曾多出一个。他曾在纸上侃侃而谈宗族流衍与某诗派兴衰之联系,可唯有身临其中,方知现代人终究是理解不了。
也难怪那时谢景行笑他——纸上谈兵,本本主义。
“顾悄,你可知错?”料理完惹事的,老族长又将矛头指向“祸源”。
顾悄突然被点到,也是一愣。
“小子愚钝,不知何错,还望族长明示。”顾悄唯一好处,就是能屈能伸。
小公子半点不带脾气,十分诚恳地请长辈教诲,倒也给顾净整得没了脾气。
到了族长那般年纪,遇着俊俏听话的小辈,也会多几分耐心。
他抻着银白的长胡子,语气缓了几分,“你父亲怜你体弱,不忍训导你,养而不教父之过,原我也不便说你什么。可如今你既已入学,便该从学里规矩,怎能将赌书这些在外玩闹的劣习带入学里?何况还是女子的嬉笑玩闹之举!”
顾悄忙点头如啄米,“小子聆训,定不再犯。”
老族长却不放过他,“近日诸多矛盾,皆是由你入学而起。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你究竟是幡然醒悟,还是换个地方玩闹,只你知晓,整个族里,断没有为一人废众人的道理。今日,我便与你下最后通牒,若你真心向学,就拿出诚意来,潜心读书,往后再由你生事,族学绝不再容你。”
“可若是他人刻意刁难呢?”一旁的原疏一激动,话不过脑就蹦出了口。
倒是顾冲,看了他一眼,语气不冷不热,“以德、以能、以才、以理……皆能服人。一条都做不到,自然是不配入这族学之门。”
原疏讪讪。
顾悄扯了扯他衣袖,十分服气,“执塾所言极是。我答应二老,若再生事,定会自行离开。”
一场越级考,因整个族学差点造了反,落得个谁也没讨得好的下场。
唯一好处,就是明目张胆对顾悄的针对刁难少了,可悉数换算成了冷眼白眼。
说到底,还是内舍众人没能接纳他。
但顾悄不愁。既然他能降服外舍神兽、上舍刺头,也自然能搞定内舍一众反骨。
争分夺秒拿下二月底童生试,便是当务之急。他不仅要自己考过,更要带着全舍都过。
因为那么多条服人的路子,顾劳斯毫不犹豫选了——“以能”。
第027章 第 27 章
童生试第一关, 就是县试。考期在每年二月,具体日期由知县裁夺。
前些日子,顾悄还躺在床上养伤时, 各州府通知已下, 各县各自拟定日期错峰上报, 休宁县初场考期定在二月最后一日, 各处早已贴上了告示。
入学第一天, 顾悄起意准备下场,早已招呼了知更出去打听消息。
值得庆幸的是,大历初期县、府、院小三元, 总体比较宽松, 县试更是只考一天两场。
顾悄掂量自己这小身板, 尚且扛得住。
要换作大比, 一共三场,九天八夜, 那可就悬了。
第一场是大头,从四书中选一题,按八股制式作文一篇便罢。
文之好坏, 阅卷官通常只看破题与束股两股。
顾悄摸了摸下巴,这跟现代公考的申论大作文得分点差不多,换汤不换药。
第二场按制默《大历仪礼篇》指定章句;另因知县方灼芝酷好诗赋,于是效仿唐时旧制,另加五言四韵试帖诗一首。
按往年经验, 方灼芝会在考场面试直取前二十名,试帖诗便是第二大得分点。
坐上下学的小马车, 顾悄抿了一口琉璃递到嘴边的香茶,愁眉不展。
八股尚有章法, 作诗却全凭天赋。
若是他有谢景行那样的才华,倒也不怯场,可他修古典诗词课时,交上去的作业就被老师直批“匠气有余,灵性不足”。
后来,谢景行给他开了小灶,期末他也得了个A,但毕竟十个香菱抵不过一个林黛玉。
要他点原疏那样比他还不开窍的顽石,顾劳斯突然有点没谱了。
“唉——”反正县试取五十人呢,姑且先祭出他的诗词速成大法试试水吧。
只要诗歌不拖后腿,做不成县令亲点,混个入围取中应该不难。
而眼下最终极的难题,也不是考典,而是短短半月时间,怎么令内舍那群反骨——
信悄哥,不挂科。
县衙告示贴了已很有几日,要下场的学生,这时也差不多都去了礼房报名。
可知更打探到的,族学报名人数,还不够五个手指头。
就连顾悄自己,也还没填亲供,没拿到保结。
这就好比,公务员考试挂公告了,可班上同学谁也不愿意报名。
网站不注册,信息不填写,准考证明也不开,顾劳斯就算提前拿着考题,也难为无米之炊好嘛!
放下茶盏,顾悄默默又在他的小本本上,再记一项待办。
琉璃瞧着他又是叹气,又是摇头的模样,好奇他写什么,边念了出来,“编……英才教程六册,教材详解四册……诗词格律一本……激将法再来一次?”
小姑娘捂着嘴偷笑,“三爷这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瞧你这般苦恼,可是发现读书编书也没甚趣味?”
顾悄停笔,思考了一会,反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你还记得最开始玩蛐蛐的时候,我们养死多少颗虫卵吗?”
没人比琉璃更清楚那时情境了。
光成对的蛐蛐,他们就养了一屋子,生得虫蛋攒起来,比米缸的米只多不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25-30(第5/8页)
“别说了,到现在,偶尔做梦,我还被乌黝黝的蛐蛐大军追杀呢!”她浮夸地拍了拍少女已有些明显的胸口,“三爷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