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50(2 / 2)
不过按照秦二公子这个认错哄人的法子……
程绾绾摇摇头。
怕是一时半刻哄不好了。
大理寺的牢房通常只用来暂时羁押人犯,人犯定罪之后,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或是移送刑部大牢。
所以大理寺的牢房并不多,没多久就到了。
周晋指了指:“往里第三间就是。臣就不送太子妃过去了。”
程绾绾点头谢过,想了想,把晴云也留在了原地,自己一个人过去。
晴云有些担心,但还是听令行事。
虽说大理寺的牢房并不阴森,但到底是牢房,每间牢房只有墙壁最上方开了一个不足人头大小的小窗,狱内的光线到底昏暗。
程绾绾越往里走,视线越暗。
走到周晋说的第三间牢房时,她眯了眯眼才适应眼前的光线。
等她适应过来,隔着牢门,她看见了大兄长。
程珉也听见了脚步声,朝牢门外看过来,正与程绾绾视线对上。
两人俱是愣了愣,俱都沉默。
片刻,程绾绾低低出声:“大兄长……”
程珉眸色动了动。
他既然身处此境,便知阴谋失败,一切败露。
那小太子妃也应当知道他做了什么,知道他利用了她。
这个时候,她还愿意叫他一声‘大兄长’……
程珉喉间哽了哽,极其沙哑地‘嗯’了一声。
但是很快,他道:“太子妃这声‘大兄长’,我不配受。”
“大兄长……”程绾绾眼眶发涩。
曾几何时,她不过是程府最偏僻最受冷落的院子里,一个失去母亲、只能自生自灭的小小庶女。
那时,大兄长却是程府最尊贵、最众星捧月的嫡长公子。
那时候他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那时候,天上的大兄长,却愿意不厌其烦地在刻薄的嫡母和刁钻的嫡姐面前,维护于她,维护她这个卑微到泥土里的小小庶女。
那时候程绾绾觉得,大兄长是程府最好最好的人,不,是整个大邺最好最好的人。
比嫡母和程湘湘好,比血亲的爹爹,也更好。
沧海桑田,世事巨变。
如今一切却调转过来,她成了尊贵的太子妃,大兄长却被关在昏暗的牢室,二月的春寒天,只得几垛枯草掩身取暖。
为什么这世事是这样?
赵氏和程湘湘都还好好的,在遮风避雨的府邸之中锦衣玉食,而最好的大兄长,却反而沦落到眼前的境地。
程绾绾快要忍不住眼泪。
程珉坐在铺在牢室地面的枯草上,隔着牢门,看见门外的人眼睛不停地眨动,嘴角耷拉拉撇着,眼眶里,有什么泫然欲坠。
程珉喉头一紧,慢慢站了起来。
“三妹妹,别哭。”
程绾绾赶紧抬手,揩了揩眼角。
她含着哭音道:“大兄长不是说不配受绾绾一声‘大兄长’吗,那怎么还叫绾绾‘三妹妹’。”
程珉:“……”
程珉道:“是我僭越。”
“大兄长!”程绾绾微恼,“大兄长,殿下都告诉我了,本来那子母蛊十分厉害,若是大兄长把整支笛子都浸过毒草汁,那母蛊就会越强,子蛊的毒性就会越快的发作。可是大兄长为什么只将笛子里面一小截涂了毒汁?”
程珉抿了抿唇角,没回答。
程绾绾却知道:“殿下说,大兄长是因为顾念绾绾,怕绾绾被那毒草汁所害,所以才选择了更慢的法子。”
程珉没想到,太子会这么对程绾绾说。
“太子是这么说的?”
程绾绾点头:“殿下根本不想要大兄长的性命,只是想让大兄长离开大邺,不要再回来大邺,殿下会把大兄长好好送出去的。”
程珉看着这位单纯的三妹妹认真同他解释的样子,只觉得一阵可笑。
程珉轻嗤一声,嘲弄笑道:“我不需要他的恩赦。我这条命,他若要尽管拿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妃今天哭了吗》 240-250(第6/18页)
就是。”
第244章
程绾绾:“大兄长……”
“当年登州贪渎之案,太子杀了那么多的人,贪官该死,但是还有一些人是不知情被卷入其中的。可是他呢?他冷酷无情,不容申辩,将那些人也一样全部严惩,抄家的抄家,处死的处死。”
“当年我舅舅,只是收留了一位自称府中遭歹人报复、无处暂避的昔年同窗,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最后,却被太子命平康侯带人拿了他全家下狱,我舅舅身死……那时,他怎么不说恩赦?怎么不说轻判?”
当年赵家和平康侯这件事,程绾绾进东宫不多久,举办东宫宴的时候便因为平康侯夫人和赵氏的争端而有所耳闻。
当年的事,已经无从分辨对错。
站在太子的立场上,当年他初初掌权,朝中暗流涌动,而登州一案举国震惊,若是不一举扼杀住朝中的贪渎之风,不仅他的政权和储君之位,就连大邺将来也必定被这些朝中蠹虫钻营成空。
赵家舅舅说他不知情,只是收留了一个前来投靠的昔年同窗。
可是,当时登州一案轰动朝野,那么多贪官闻风而逃,他难道就一点都不知道消息吗?同窗这个时候来投靠,他难道就一点都不怀疑吗?也未曾查证吗?
即便他真是粗枝大叶,而全然不知才包庇罪人,可是严令之下,他公然让贪官藏身府中,又岂是一句不知情就能掩盖过去的?
他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不知情?
而站在大兄长的立场上,那是自己的亲舅舅,小时候抱过他,背过他玩耍,出门回来带给过他南货鲜果、稀罕玩物。
听说大兄长自小和赵家的舅舅是最亲的。
他肯定相信自己的舅舅是真的不知情。
明明不知情,却被卷入朝局漩涡,全家都被下狱,自己更是落得个背负骂名惨死的下场。
大兄长心中有怨,认为太子的罪罚过重,也实在是情有可原的。
程绾绾不想去争论这些,她只是几乎带着恳求道:“那若是这是绾绾作为太子妃的恩赦呢?大兄长也不愿意接受绾绾的好意吗?”
程珉愣了愣。
虽然三妹妹嘴上说的是恩赦,可是语气里分明是请求,程珉知道,她这是记得他少时维护她的那一点情谊,恳求能回报他。
程珉脸上的嘲弄之色收起,终究还是难以严词拒绝。
可是程珉也不可能接受。
他只是笑道:“可惜啊……绾绾若是我的亲妹妹该多好。”
程绾绾的眼泪再忍不住,一下子掉了下来。
她赶紧扭过身,用袖子挡住脸,将落下的泪接入袖中。
程珉未觉她的异常,只是说道:“三妹,不必再为兄长费心了。两日前,我已经在送呈宫中的认罪书上,写明了我与谋逆的安王同谘合谋,陷害太子、发动宫变之事。”
程绾绾身子一僵,一下子愣住。
她转过脸,惊愕地看着程珉。
大兄长在说什么……
什么与安王合谋……
程珉见她如此,口中漫上一阵无法言说的苦涩。
在他这个三妹眼中,一直将他当做仁人君子,将他当做值得她敬爱的兄长吧?
可是现在,他却要亲手撕碎这一切。
“三妹不知吗?认罪书两日前就已经递上去了,太子没有把认罪书上的内容告诉你吗?”
程绾绾呆在原地,愣愣地看着牢室中的人。
程珉心中钝痛,仍残忍地开口:“太子暗中前往豫州,在山中遇上塌山,乃是我得到安王的消息后,赶去豫州,提前布置的火药所致。”
程绾绾瞪大眼睛。
“你大婚之夜,太子东宫遇刺,乃是我和安王的合谋安排。”
“太子前往程府,紫鹃备下掺有杏仁的点心,意图谋害太子,亦乃是我主使。”
程绾绾听得彻底呆住,心头如遭雷击。
这一桩桩、一件件,程绾绾来之前都完全不知道。
程珉看她的反应,也知晓她必定什么都不知道就来了。
太子没有告诉她这一切,看来还是不想让她过于失望和伤心。
可是程珉已存了求死之心,这些事情,说出来更好,她失望了伤心了,等他死了,她就不会那般难过了。
为他难过,原本就不值得。
程珉笑道:“三妹,这桩桩件件的事加起来,我还能得到恩赦吗?”
程绾绾说不出话来。
程绾绾虽然震惊,却也很快明白过来,大兄长之所以在狱中把这些事情都招供出来,就是为了求死。
若只是蛊毒一事,太子尚可以隐瞒处置。
但是牵涉进与安王合谋、宫变谋逆的事情当中,大兄长的罪,就不可能轻易揭过去了。
本就是死罪,现在成了罪上加罪,每一桩都是拆家灭族的不赦大罪。
心软如程绾绾,她也知道,不能再心软了。
大兄长就是在求死……
程绾绾意识到这一点,顿时想哭,但是浑身却有种无力之感,却连哭也哭不出了。
她不由地攥紧袖间,瀛珠硌在手心。
可惜再多的瀛珠,也只能医病,而医不了心。
程绾绾再无话。
程珉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管怎么样,兄长还是要多些三妹,若不是绾绾,太子必定株连整个程家。三妹,多谢你。”
程绾绾心中一片怆然,缓缓摇了摇头。
程珉笑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便在这里,祝愿江诀从此往后,再无病无灾吧。”
程绾绾看他。
程珉:“我不是祝太子,我是祝我妹妹的夫君。他日后若待你不好,那兄长的祝愿,也就不作数了。”
程绾绾眼前又蒙起一片雾气。
模糊间,她看见大兄长对她笑着,还如从前一般。
*
从牢中到外面,天光亮得刺眼。
程绾绾谢过周晋,便离开了大理寺。
走出来不远,晴云远远便看见马车停着的地方多出了一辆马车。
晴云认出来是东宫的马车。
“太子妃……”晴云提醒。
程绾绾心中低落,一直垂着脑袋,晴云提醒,她才抬头看了一眼。
便看见多出来的马车外,青影站在那里。
程绾绾怔了怔。
随即她就知道,是男人来了。
程绾绾觉得胸口堵得慌,好像被灌进了好多沉甸甸的浆糊,闷闷的,难受得紧。
此时一看见男人的马车,她心口说不出地涌上来一阵委屈。
程绾绾嘴巴一撇,脚步加快,朝着马车快步跑过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妃今天哭了吗》 240-250(第7/18页)
晴云跟到马车旁,就识趣地和青影一样,只守在马车外,没有跟上去,只搀着小太子妃上了马车。
程绾绾撩开车帘,果然看见男人在里面。
江诀知道,小太子妃过来见了程珉,必然心里难过。
所以他紧赶着把要紧的朝务先处置了,过来接小太子妃。
程绾绾噘着嘴巴,脸上的委屈都快要漫出来了。
但是她还是忍着委屈问:“殿下怎么过来了?”
江诀看着小太子妃可怜巴巴的模样,叹口气:“孤再不过来,绾绾都要委屈坏了。”
男人一边说,一边张开了手臂。
程绾绾一看,再忍不住了,立马扑进男人怀里。
程绾绾把脑袋埋进男人颈间。
江诀接住小妻子抱到膝上,湿乎乎的气息蹭在他颈上。
江诀温柔摸着小妻子的后脑勺:“想哭就哭吧,孤在这里。”
程绾绾再忍不住,埋在男人颈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江诀无声叹气。
他抱着她,让她把心里的难过都哭出来,又一边轻抚着她的背,安抚着。
程绾绾哭了一会儿,慢慢抽着气停了下来,从男人颈间退开。
她眼泪糊了一脸,江诀看得心疼又好笑,身上没带帕子,直接用衣袖给她擦脸。
男人一边擦脸,程绾绾一边看着男人。
她刚才离开牢房的时候,程珉叫住她,他说,其实他只将竹笛内涂了一点毒汁,并不是因为顾虑到她,而是因为太子为人谨慎敏锐,他怕要是将整支竹笛都浸毒,会被太子察觉,反而功亏一篑。
大兄长还说,太子思虑万全,不会想不到这一层原因,但是太子没有告诉她,只说是因为大兄长顾虑她,这是太子为了她不想让她伤心。
江诀把小妻子的花猫脸擦干净,就看见程绾绾眼巴巴地盯着他,一双莹润杏眸里,湿漉漉的全是眷眷依恋。
江诀愣了愣。
程绾绾哭完,没那么难过了,但心里又被另一种温暖柔软的感觉填满。
她噘起小嘴巴,不管不顾地往男人脸上亲过去。
那副气势,颇有些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的架势。
江诀愣了下,小妻子的软唇已经贴了上来。
马车里‘吧唧’一声,特别大声。
江诀:“……”
江诀只有些猝不及防,但倒是十分受用。
等小妻子退开,一看,程绾绾的脸却红了。
她也没想到刚才亲那一下,怎么那么大的声音,不会马车外面都听得见吧?
胆子才肥了一点的程绾绾,立马又不好意思起来。
江诀失笑,捏她小脸:“现在知道羞了?”
程绾绾受不得激,他越是这样说,她越是要装作镇定的样子。
程绾绾又贴上去,在男人下巴上亲了一口。
这回她省着力道,没亲那么响,就软乎乎地在男人下巴上亲了亲。
江诀依旧受用,噙着笑看小妻子。
程绾绾也看他,脸颊微微红着。
“殿下,”程绾绾细声道,杏眸里却噙着认真,“殿下是世上最好、最好的人。”
江诀看着她。
笑意敛了些许,但神色仍旧温和。
男人不知道小妻子怎么突然说这样好听的话哄他,但他也认真听着。
程绾绾说完,整个人埋进男人怀里。
江诀抱住她。
他有一点回过味来。
小太子妃突然这样依恋他,只可能是和见过程珉有关。
他无心去追根究底他们说了些什么,他只要她好好的。
“绾绾,不管怎么样,孤都会留他体面的。”
“绾绾知道。”程绾绾轻声。
她知道,因为江诀是世上最好、最好的人。
第245章
程珉伏罪之后,江诀才彻底明白江煜死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因为蛊毒一事,程绾绾的生辰没有过。
程珉的事尘埃落定之后,江诀决定要给小太子妃补过一个生辰。
程绾绾原本不想麻烦,但男人执意如此,她也就没再拒绝。
程绾绾本来以为,男人只是要在东宫给她补办一个生辰,但谁知道男人是要大办。
江诀要在宫里给程绾绾办生辰宴。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寿阳城里都忙开了。
补办的生辰宴定在三月初六,这几日放晴,再过几天会更暖和。
但是也没几日了,寿阳城里世家宗族,官员贵戚,为了讨好东宫——未来的大邺君主,都争相在程绾绾的生辰礼上下功夫。
程绾绾自小长大没正经过过几回生辰,最正经的是两年前及笄,程府办的那次生辰宴。
但是那回生辰宴,程绾绾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那回的生辰宴,留给她的只有羞耻和不堪。
她过得最开心的生辰,是去年,男人把整个玲珑阁都送给了她。
程绾绾那时起才知道,原来嫁了人,也不用整日闷在后宅,和赵氏一样,成日为了后宅里的事情盘算计较。
程绾绾以前觉得,她这一辈子,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头,但是从那天起,她突然觉得,她往后的大半辈子,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期盼的事。
所以,她最喜欢、最开心的生辰,就是去年了。
但是今年要办的这个生辰,一定是她屈指可数的所有生辰里,最隆重盛大的一个生辰。
初六前一日午后,晴云说府外有人送了东西来。
程绾绾和男人歇过午觉方醒,她问晴云送了什么东西,是什么人送的。
晴云道:“奴婢没见到人,但是送的东西……”
晴云示意,素心和素兰立马抱着两盆盛开得极好的玉兰花上前。
程绾绾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晴云叫素心素兰把玉兰花放下,又从袖中拿了一封信递给程绾绾:“与这两盆花一起送来的,还有这封信。”
程绾绾接过,回头看了男人一眼。
晴云带着素心素兰告退。
程绾绾把信拆开,凑到男人跟前,和男人一起看。
果然是大公主的信。
大公主在信上说,知晓程绾绾的生辰快到了,也听人说太子要为太子妃大办生辰,只是以她如今的身份,实在不便登东宫的门祝贺,也实在送不起什么贵重的礼物,所以,只能挑了两盆盛开得最好的玉兰花,送来东宫,聊表心意。
信上还说,当初与程绾绾初见,是在大公主府的赏花宴上。
那时程绾绾摔坏了一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妃今天哭了吗》 240-250(第8/18页)
江纭最喜爱的望春胭。
彼时江纭气得不轻,但是那时她尚且想不到以后,程绾绾会还她一院子的玉兰花。
江纭在心中感慨,如今想来,当初也许,实是一场善缘。
程绾绾一边看信,心中一片温暖。
她喜欢这样,她待人好,人家也和善待她的感觉。
这个生辰还没正式开始过,她已经有点期待了。
程绾绾看信的时候,江诀只扫了两行,他对这种女儿家之间的闺房话不感兴趣。
江诀从榻上起身,去看摆在地上的两盆玉兰花。
两盆花都开得极盛,上月倒春寒,刮了两日寒风,这花一点受过摧残的迹象都没有,可见江纭确实精心照料。
这也说明,江纭已经重新振作起来。
江诀正看花,身后榻上的程绾绾突然笑起来。
江诀起身看她。
程绾绾把信递给男人看:“殿下,你看信上最后几句。”
江诀接过。
信纸最边上写着几行可爱又整齐、但充满稚气的字迹——
“舅母生辰喜乐,舅母什么时候再来看诗诗?”
“诗诗想舅母啦!”
“舅母,诗诗绝对不是想吃舅母带的点心哦。”
江诀看完,也勾起唇角来。
“咦?”
程绾绾忽然摸到信封里还有什么东西。
江诀看过去。
程绾绾从信封里拿出两张银票来。
江诀挑眉。
程绾绾抿了抿唇:“上回我去看皇长姐,给小诗诗带了点心,还在点心匣子里藏了两张银票……没想到皇长姐又把银票给送回来了。”
程绾绾有些沮丧。
江诀把信递还给小妻子,到榻前去轻拢住她,将她拢在怀间。
“绾绾的心意皇长姐已经明白,只是皇长姐性子一向要强,她不收就算了,下回绾绾再去,多给江诗带些点心去,相信皇长姐和小江诗都会更高兴。”
男人这么一说,程绾绾觉得也是,便又重新高兴起来。
她拿着信,又把小江诗写的几行字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看得喜笑颜开,只觉有意思极了。
*
翌日,到了程绾绾的生辰宴。
宫里一下朝就准备起来了,到了傍晚时候,宫里热闹得简直像过年一样。
其实之前过年的时候,宫变的事情刚刚过去,年前才处置了一大批人,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
在那样的氛围下,众人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些沉抑,年节也过得心事重重。
现在事情过去好几个月了,众人都从宫变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
趁着程绾绾的生辰宴,也正好把年节的热闹补回来。
所以,程绾绾的这个生辰宴,办得格外盛大。
简直都可以和皇帝的寿诞媲美了。
不仅朝臣世家进宫祝贺,皇后和后宫妃嫔们,也一个都没有缺席。
可以说,在宫里大办生辰的这份殊荣,程绾绾是整个大邺国中,除了皇帝之外的头一个。
连江诀都没有过,他的生辰早就是在东宫操办,偶尔在宫里办,他不喜铺张,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
但是自己的生辰可以从简,小太子妃的生辰就不一样了,难得这样大办一场,该有的场面一样都不能少。
程绾绾作为这场宫宴的主角,一到宴上,满宴就立马热闹起来。
先是满宫上方烟花四起,火树银花千光照,接着成群结队的乐师和舞姬鱼贯而入,分列场中,翩然起舞,弹琴奏曲。
这番隆盛的场面,众人看在眼中,一边跟着热闹,一边心中衡量。
此*等恩宠,这位小太子妃果然不可小瞧。
如今看来,这位小太子妃不仅仅是在东宫得宠,分明在宫里也很得宠爱。
不然帝后怎么会同意太子大办这场宴席,而且帝后也亲临宴上。
程绾绾一到,帝后就当众赐下隆重的赏赐,绫罗锦缎,金帛珠玉,这些价值不菲之物就罢了,还赐下车马器服、良田山庄。
这样的重赏,足见帝后对太子妃的宠爱,竟不亚于亲生的女儿。
程绾绾自是不知道旁人对她的目光有多少艳羡、多少疑惑,她谢恩都忙不过来了。
帝后的赏赐之后,众妃嫔也都给她准备了礼物。
程绾绾一一收下,一一给鹂妃等几位娘娘道谢。
敏妃的礼物是最后一个拿来的。
除了送了一只玉色通润,不可多得的白青玉手镯之外,身后的侍女还奉过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匣子。
程绾绾愣了愣。
不等她接,敏妃已经将匣子打开,兴致勃勃地给她看。
“快瞧瞧,这都是本宫亲手做的,本宫年纪大了,这一针一线的,差点绣花了眼睛,当初生了江丞本宫都没这么仔细地给他做过衣裳。”
八皇子江丞就在边上,听了这话直摇头,神色无奈地发笑。
程绾绾已经呆住。
那匣子里头不是别的,竟全都是小孩衣裳。
程绾绾呆愣住,太过惊讶,一时没说话。
敏妃道:“怎么,不喜欢?”
程绾绾连忙摇头:“不是不是!只是……这……”
程绾绾不知道怎么说好,她万万没想到,敏妃娘娘会给她送小孩衣裳做生辰礼。
她、她又还没身孕,更没有小孩子,送这些衣裳给她做什么。
程绾绾一阵头大。
果不其然,敏妃即刻就开始催促:“你呀,嫁进东宫也快足两年了吧,这怎么肚子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我……”
敏妃压了压声音:“敏娘娘不是催你,到底太子只娶了你一个,为了你自己在东宫能把这太子妃的位置坐得稳当,还是得有一个孩子。”
敏妃眼一扫:“你瞧瞧,那些世家大族的姑娘里头,盯着太子的人可不少啊。”
程绾绾一面脸红,一面也把敏妃的话听进去了。
她当然得有一个孩子,不仅是为坐稳太子妃的位置,也是她愿意,她想要一个和男人的孩子。
但是现在是在宫宴上呢,这么多人呢,程绾绾哪里好意思说什么。
小太子妃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敏妃是个急性子,看得着急,正要再说。
江诀无奈,怕敏妃再说下去,小太子妃就要找个地缝先躲进去了。
江诀过来,揽住小妻子细细的肩,微微往身后带了带。
程绾绾怔了怔,看男人。
江诀对敏妃道:“这事怪孤,孤去年出征在外,陪在绾绾身边的时间太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妃今天哭了吗》 240-250(第9/18页)
了。”
江诀是去年出征的,那还有前一整年呢。
但是敏妃也看出来男人的维护,她本就是给小姑娘提个醒,眼下见男人维护得紧,倒是笑起来,放心了许多。
程绾绾却仰起脸看着男人的下巴,心里想,刚才敏妃娘娘说的话,他是不是都听见了?
那、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程绾绾不好意思问。
敏妃笑完,又道:“这么说,大邺今年和顺安稳,太子不必出征,那明年开春,咱们就能抱上小皇孙了?”
江诀的玩笑,也就只有敏妃这样性情爽朗的人敢开了。
众人都笑起来。
江诀笑而不语,只低头看身旁的小妻子。
程绾绾脸红得不行。
“好啦好啦,太子嫂嫂脸皮薄,敏妃娘娘你们都欺负她!”江婉筎赶紧解围。
她伸手拉了程绾绾去一边:“太子哥哥,太子嫂嫂借我一会儿,我要同太子嫂嫂说几句悄悄话。”
江诀:“……”
他倒是想不借,也来不及了。
程绾绾被江婉筎拉去一边。
江婉筎回来之后,两个人只见过几次,虽然说了话,但也比较匆忙。
今儿倒是得闲,可以好好说话。
江婉筎先是从袖中拿了一支十分漂亮精致的簪子给程绾绾。
“太子嫂嫂,这是阿木彦送给你的生辰礼。”
第246章
程绾绾愣了下。
江婉筎叹口气:“哎,如今大邺和瓦剌关系紧张,阿木彦不便出现在宫宴上,不过这只簪子是他精心挑选的,太子嫂嫂收下吧。”
如今大邺和瓦剌之间的战事已经平息,但是瓦剌假借联姻,实则寻机侵犯大邺边境的可耻行径,还是让大邺人心中颇为记恨。
毕竟战场上那些将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都不是白流的。
虽说阿木彦也是两国之间斗争的牺牲者,但他终归是瓦剌人。
程绾绾没有伸手接簪子。
倒不是因为她心中仇恨十七王子的身份,而是她实在不好收。
“若是别的倒罢了,只是这簪子……”程绾绾看江婉筎。
在大邺,女子的发簪不是随便的首饰,长辈、兄长便罢,若是别的男子相送,多半是有亲近之意。
在大邺,除了长辈和兄长,女子只会收心上人的发簪。
看程绾绾这般为难的样子,江婉筎噗嗤一声笑出来:“我就说太子嫂嫂不肯收,他还不信。”
程绾绾眨巴眨巴眼。
江婉筎笑道:“簪子是亲密之物,这是咱们大邺的风俗,但是在他们瓦剌并不是。都怪我事先忘了这茬,没提醒他,等他买好簪子拿回来,我才想起来。结果也赶不及再去挑了。”
原来是这样,程绾绾明白过来。
江婉筎笑道:“太子嫂嫂收下吧,阿木彦是瓦剌人,太子嫂嫂不必在意。”
程绾绾摸了摸鼻尖:“你这么说了,我倒是不在意了,但是……你呢?你不在意吗?”
这回轮到江婉筎愣住。
江婉筎盯着面前这位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小皇嫂,看了她半天。
江婉筎红了脸叫起来:“好啊太子嫂嫂,你也学会打趣人了!”
程绾绾抿着嘴笑。
江婉筎把簪子塞到程绾绾手里:“我没那么小气,我才不在意呢!再说,阿木彦也送我了……”
“也送的簪子?”
“自然不是。”江婉筎摸摸腰间,摸了个空,“哎呀,今日宫宴,不便带来。”
虽然东西不在,但江婉筎提起来还是一脸笑意:“在瓦剌,他们的定情之物不是这些首饰,而是武器。在瓦剌,女子的第一根长鞭,通常是父亲所送,而第二根……则是夫君所送……”
大咧咧的五公主声音低下去,脸上满是羞涩的神情。
程绾绾会意,十七王子定是送了五公主一根长鞭。
江婉筎笑起来:“那个家伙,他送一根鞭子给我,却什么话都不说,我当时也不知道他们瓦剌的习俗,还嫌弃他没有半点情趣,哪有人送女孩子鞭子的……后来还是和母后说起,我从母后那里才知道的。”
程绾绾认真听着,听到这里点头,跟着五公主一起笑起来。
现在的五公主,和以前的五公主,很不一样。
以前的五公主,追着秦二公子的时候,眼睛也很亮,但那时候她眼睛里更多的是一种蓬勃的热切,虽然充满生机,但很像一团火。火是无法拥抱别人的。
现在的五公主,说起十七王子的时候,眼睛也很亮,但这种亮并不灼人,更像映着灿日的水,柔情蜜意,温柔绵长。
这大概就是一厢情愿和两情缱绻的区别吧。
程绾绾也很为五公主感到高兴。
但是她不免也有一点担心:“五公主,大邺和瓦剌之间刚经历一场战乱,瓦剌国中听说正在夺权,也正不稳,那你日后打算怎么办?”
江婉筎脸上的笑慢慢地平静下来,带上了一点愁绪。
但她很快振作:“没事,战事已经平定,以后就是谈判桌上的事了。只要不打仗,就什么都好。”
“日后,十七王子要回瓦剌去的吧?”阿木彦总不可能一直留在大邺。
江婉筎点头。
程绾绾又问:“那五公主呢?你也去吗?”
江婉筎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皇后,神色不舍,但是却已经拿定了主意。
“……嗯。”
程绾绾没说话。
江婉筎垂眸:“也许这也是我的宿命。这回逃亡,我见了很多从前我没有见过的事,也经历了很多。”
江婉筎抬眼,微微而笑:“我想,比起让阿木彦和我一起留在寿阳,我随他一起去瓦剌,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大邺有太子哥哥,战事一平,很快就能恢复和平安定,但是瓦剌还没有。”
“太子嫂嫂,你知道吗,这次去达乌图,我见到了很多的瓦剌百姓。其实他们和我们大邺的百姓,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中很多人都帮过我。对百姓们来说,他们想要的只是能好好过日子,他们也不喜欢战争。”
“阿木彦说,瓦剌之所以一直对大邺边境虎视眈眈,是因为他们瓦剌粮草食物匮乏,一入冬季,水也干涸,每年冬天都要冻死、饿死很多人。倘若我和阿木彦能够改变他们的困境,倘若我能带去和平的种子,教化他们用牛羊马匹与大邺互通商贸,而非掠夺侵略,那么将来也许,两国之间再也不会有战事,大邺的边境,或可享百年安定。”
程绾绾怔怔地看着她,圆润的杏眸里,微光闪动,不知不觉间,流露出钦佩和艳羡。
在寿阳这方小小的天地,程绾绾未曾想过那么久远和宏大的愿景。
但她仍为五公主的话而激动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