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 / 2)
“阿娘,你放心吧,家里给我的我一文都不花。”俞梅安慰阿娘。
“我去做绒花了,现在满大街都是绒花卡子,我得好好想想,争取做成精品。”
还不知事,怎么办?李二娘愁上了。
张杏说成了俞有才的亲事,在村里张扬,惹得俞有才老娘嫂子们不满,也有人动了请她说媒的心思。
“这个老三,滑头的很,挣到钱就要娶媳妇。”
“娶得还是二叔朋友的女子,以后这酱园怕是他说了算。”
这才是村里人最在意的。
不都是打短工的吗?为什么只有俞有才长期做下来,他们就回家了,他们到底差在哪里。
明年酱园再做酱油,做辣椒酱,他们也要争取留下。
齐环子和俞有森合计,明年俞荷家请人,不管做什么,他们都要去。俞荷送的半斤辣椒种,也得找个地方,好好种能换钱。
“小掌柜,南边来的菠萝你要不要?要的话下次给你带。”这次只有橘子甘蔗。
“多少钱一斤?”陆锡安厉害,连菠萝都能弄来,看来这一年生意做的比她想象的大。
“二十文一斤,你卖的话一斤五十文才划算。富贵人家喜欢尝新。”他们一个五百文的卖,船上更贵一盘要半两银子。
“带五百个给我。”
“好的,那我们去吴家湾了。三爷做的烧鸡烤鸭地道,安城的人愿意买。”陆管家笑着说,带着随从上了船。
俞梅问俞荷既然菠萝这么贵,订的多了,没人买怎么办?
“试着卖一卖,剩下的搭配着橘子甘蔗点心和酒给乡邻亲戚送年礼用。”
“那得花多少钱?一斤五十文,一个最起码三四斤了吧。”俞梅拿柚子打比方算。
“亲戚们尊敬阿爹,阿爹爱护乡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维护,越知己重视的亲戚,年礼应该越重。”
再说句不好听的,过得不好的把他们家的年礼换了粗粮也能顶一个月饥荒,爱面子的人家也有了面子,对阿爹的名声也有好处。
俞荷笑着说:“你看大姑父每次来我们家,是不是都拿重礼,那是因为我们家真就没有这些东西吗?只因为大姑父认为我们家是他顶亲的亲人。”
“阿姐,你以后走娘家也要学大姑。”俞荷说完赶紧跑了。
俞梅羞怒跺脚,你就别被我抓住了!
南湖带信送来了粪和春黄豆,俞荷直接从街上回家了。
今年的粪只能堆在后院外面的空地上,后院要做辣椒酱推磨,不种菜,全部夯平用石板和青砖铺平。
等陆家送来菠萝,俞荷带着全家上街摆摊,又宣传一个切十六块小月牙样,一牙往出卖得十二文钱。
“南方的菠萝,运到我们这里路费贵,我们也只收本钱,请大家尝尝鲜。”
买的人就听俞荷小嘴巴巴不停解释,俞举人家的这个小掌柜,谁要新鲜的跟她买就对了。
剩下三百个菠萝,俞荷说要尽快吃了,不然冻坏了就得扔。
马三面李二娘唐大丫赵娟赶紧和面做点心的做点心,蒸发糕馒头的蒸发糕馒头。
陆管家又送来一船大小红橘,三百斤茶叶,俞有钱买了三百多斤坛子酒。
十二月初一,俞有地成文俞有粮成武俞有钱带着龙龙兵分三路,到乡里走亲戚,村里的亲房三兄弟一起走。
“这俞有地,有点钱就嘚瑟,听说走了三百多家亲戚,每家都送一样的礼。”姚寡妇吃着蜜甜的甘蔗,还要抱怨。
元娘剥着橘瓣上的丝,给姚寡妇喂一个,给听这话低头的俞有丽喂一个。
“这一个刺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10-120(第6/16页)
张张的菠萝,就得半两银子。这点心酒水茶叶花费下来不得一两多吗?三百多家不就要花三百多两!”姚寡妇心疼的胸口痛。
“对外人这样好,给我元娘连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
俞有丽就想起送给俞有花家的十亩免税田。
张杏多得了十斤橘子,笑吟吟发给家里孩子一人两个,大人一人一个。
“都尝尝,晚上吃菠萝,切好先要用盐水泡泡,晚上吃刚好。”
李家唐家赵家三家姻亲,马三面多准备了一条猪后腿,点心发糕馒头也多拿了两份,回过头来就觉得俞荷这办法真好。
收到年礼的多数亲戚,都等着开年俞荷家请帮工,少数拉不下脸的人家也跟着动了心。
李青山两口子替李凤丽高兴,有这样的亲戚,小两口以后日子好过呢!
“这姻缘急不得。”
“好饭不怕晚。”
张家湾的婆娘们来找李婆子唠家常,打听明年俞家要不要人,笑着说。
陆群回来给陆锡安回话说:“小掌柜用的是咱家的东西走的亲戚,也托我给您带了一份。”
“拿来我看看。”
陆锡安看着比去年大了一倍多的精美竹篮,笑着说:“我那一船橘子算是没白送。”
“这两年手头紧,等缓过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分红给小掌柜算好送去。”
“是。”
第114章
“家主,王太尉想和我们联姻,您外家也有这心思,你预备如何?”陆群出去,张豪存过了一会儿进来,把两家给他们的回礼单让陆锡安过目。
“大舅舅对我有恩,要嫁的是哪位表妹?”陆锡安随手将礼单一放,笑问道。
“好像是五姑娘。”
“那是三舅舅的庶女绿意,老何家还真是看得起我。”陆锡安一笑,站起来说:“告诉他们,等我的正妻进门,方可纳妾。不急着回话。”
“我要去会会王太尉,仙江县对我们至关重要,要是他愿意割爱……”
张豪存看着丝毫不生
气的陆锡安,强压着心里的火,何家也太欺负人了,太看不起家主。
早先拿了陆家半数的财产让陆母返家无可厚非,可又克扣了嫁妆把陆母另嫁他人。
现在船上的事何袁还要指手画脚,生怕人都不知道他是陆家的大舅公。
“养着他们,是为了迷惑旁人,到底知根底,以后有时间一下也就收拾了。”陆锡安冷下脸来,道。
“是。”张豪存赶紧低头。
“去忙吧!”
——
“师父,你什么时候去外面行医,也带着我呗。”俞荷给邓郎中拿泡好盐水的菠萝。
“我不吃,凉冰冰的,我的胃受不了。”邓郎中挥手让她自己吃。
俞荷就坐在他下手,竹签子挑起一块,细嚼慢咽,别说这冬天吃这口菠萝,爽是爽,听师父一说,胃里凉的受不了。
“俞荷,我和你师父今年要回北地过年,路上要走半个多月呢,你去不去?”邓三婶旁边插话,这半年多,方圆没几个来看病,老头子早想走了。
只是舍不得新收的小徒弟。
“真的?那我现在就去和我阿爹说今年我不在家过年了。我要跟我师父去北地过年。”俞荷放下菠萝就跑了。
邓郎中看妻子一眼,这倒好,省了他亲自上门。
“俞荷天天盼着跟你出门呢,俞家心里有底。”邓三婶笑着说,“我们给俞荷准备的顾婆子和小丫头也可以送出手了。”
不知道俞家是什么态度。
“阿爹,我要跟我师父去北地过年,就是周王爷的封地,省府大概在延州,距离我们这里有一千多里路。”俞荷兴奋的先找俞有地说。
“我都十岁了,还没出过一次远门。我早打听了,那边是黄土高坡,大家以养牛羊为生,也种地,不过都种的高粱谷子和麦子。”
俞荷边说边偷看阿爹的神情。
“阿爹,听说那边的地便宜,我去买点。”这门上也没有她买的地。
“邓郎中说什么时候出发?”
“师父和师娘早早就计划好的,只是师父在犹豫要不要带上我,毕竟我是他新收的小徒弟,是他老人家以后的门面。”
“刚刚师娘没忍住,才和我说呢!”俞荷拽着俞有地的胳膊,使劲儿的摇,阿爹舍不得她,都出神了。
不对,阿爹问什么时候走,是愿意她跟着去了?
“阿爹,应该尽快了吧,今天初五,路上走半个多月,赶在过年前怎么都要走到的。”
“我让你娘给你准备盘缠路费。”俞有地椅子上起来往外走。
“谢谢阿爹,你和我阿娘好好说,我去和师父师娘说一声。”俞荷高兴的蹦跳起来,真是太好了。
“师父师娘,我阿爹同意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俞荷冲进大门,高兴的喊道。
“明天初六,是出门的黄道吉日。”邓郎中屋里出来笑着说。
“我跟你去你家一趟,和你爷奶爹娘辞行。”
俞荷跟着邓郎中回去,被李二娘拉住整理行李,邓郎中和俞有地马三面俞老头在正屋说话。
“你这个小丫头,一点都不懂事,阿娘听你要离家,都急的哭了!”俞梅一边数落俞荷,一边给她拿自己做的新棉袄。
“听说,那北地极寒,又有大雪,山路崎岖难行。”
“谢谢姐姐,明年开春我们就回来了。我还要去送我哥参加童试呢!”
俞荷麻利的收拾自己要穿的里衣,路上冷,那就多带几件衣裳,棉被也带两床,冷的时候裹在身上保暖。
“谁知道你,心大的很,出去跑野了。”俞梅絮絮叨叨。
稍后,马三面拿来了今年给俞老头新做的羊皮大袄。
“俞荷坐邓家的马车,她师父专门给俞荷准备了两个照顾她的人,一个顾婆子四十岁,是家生子,一个十岁的小丫头也是家生子,是个孤儿,叫小谭,练武奇才,陪着俞荷一起长大。”马三面小声的和偷偷抹泪的李二娘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娘,我知道。我就是舍不得孩子。”李二娘替俞荷高兴。
“有什么舍不得,她是去学艺,对她以后好。成文他们也要长大,出去读书,渐渐地就习惯了。”马三面有些伤感,又想起老头子说过的话。
“娘,我都知道。”
“这钱,你给俞荷。”马三面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穷家富路,多多益善。”
“娘——”
“拿着,你们的是你们的,我给的是我给的。只要我俞荷高兴,我们跟着也高兴。”
“谢谢爹娘。”
俞荷被成文叫出去,大家都给她银子,俞荷笑着说:“我有钱呢。等我回来请你们去顾家酒楼下馆子,可别再给我钱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10-120(第7/16页)
”
龙龙回去哇哇的哭,和赵娟说,二姐心狠,出去玩都不带他。
“以后你出去,也不带她。”赵娟看着儿子气的不轻,故意道。
“哇……”
龙龙哭的更伤心了。
李二娘马三面唐大丫赵娟四个人厨房里忙了半晚上,给俞荷准备了软和的鸡蛋饼,鸡蛋,路上吃的干馍馍,准备一大包袱。
第二天,天未亮,邓家的马车就来了,邓三婶领着顾婆子和小谭给俞有地见礼。
马三面又抱了两床被子,打量着顾婆子和她身形差不多找了三套自己没穿的新衣裳给她,小谭小穿俞荷的衣裳刚刚好。
这两个人以后都跟着俞荷,她们的开销也该由她家出。
“嫂子,你们放心,俞荷给你们好好的带回来了!”邓三婶笑着说,“路上我们跟着镖局的人一起走,安全无虞。”
马三面强笑着说:“俞荷跟着你们,我很放心。”
“那嫂子,我们就走了,回去还要收拾一下。”邓三婶说着把自己院子里的钥匙给马三面,让她空闲的时间去给院里的种的花和药,浇浇水。
“爷奶,爹娘,二叔二婶……哥哥姐姐,龙龙小兰花,等我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哦!”俞荷边走边朝家人挥手。
马三面背过身去,俞梅小声骂俞荷没良心。
“回去吧,俞荷去学艺,成文,你们几个抓紧学习,正月一过,二月初九就是今年的童生试了,妹妹这么勇敢,你们也不能逊色。”俞有地笑着说起了风凉话。
不像俞荷,成文几个都怕他。
“是!”成文连忙应道。
成义成城龙龙浑身一紧,具答是。
俞有地得意的给马三面使眼色,你看,这不就好了!
“今年的对联就不卖了,你们都在家好好读书,我要去县里几天。”
俞有钱跟着赵娟回屋,坐下发愣,“这俞荷一走,以后就我和陆家联系了。”
“这不是好事吗?杂货店的进货你也操个心。”
“你不懂。”
“你说说,我不就懂了。”
“陆家的生意,是俞荷谈来的……”
赵娟觉得自己在听故事,“俞荷怎么就知道陆少爷会找来呢?照你这样说,就算没有陆家,俞荷也把烧鸡能卖到安城。”
“对。”
“俞荷身在我们家,真是埋没了。以后跟着邓郎中总算能一展所长了。”
家里的主张是耕读传家,他大伯举人,成文几兄弟也要走科举之路。
没想到却出了个经商天才,自然和公婆的治家理念不和。
俞荷真聪明,这么小就看透了玄机。
“我说她怎么赚了钱也不买地,还以为她舍不得钱交税呢。我们县里买个铺面吧。”
俞有钱不明白,这好端端说俞荷,怎么又扯到自家的铺面了。
“趁着这两年俞记烧鸡在县里有点名声,我们索性把烧鸡店开到县里去。以后龙龙几个县学里读书,也能回家吃饭。”
“你这么说,我大哥也是要去县里的。”
这不废话吗?赵娟不理俞有钱,去拿着钱箱子来数钱。
邓郎中让俞荷上座,让顾婆子和小谭给她行主仆大礼,严肃道:“从今往后你们二人就跟着我俞荷小徒,伺候她的饮食起居。”
“是!”
“奴婢顾清水,拜见主子!”
“奴婢谭小菊拜见主子。”
邓三婶在后面强按住俞荷没让她起身,等两个人磕了头,才让俞荷说话。
“我叫俞荷,是师父新收的徒弟,以后有劳顾婶子和小菊帮我打理琐碎。”
“不敢不敢,主子尽管吩咐便是!”顾清水心里一松,这是个好说话的奶娃娃。
“顾婆子,小菊,你们以后称俞荷小姐,俞荷,这是她们两人的卖身契。”邓三婶笑着说。
俞荷接了两张纸,跪下朝着邓郎中邓三婶规矩的磕头,道:“谢谢师父师娘为徒儿打算。”
“起来吧,时辰快到了,我们该出发了。”邓三婶笑着把俞荷扶起来,吩咐顾婆子和小菊也起来。
上了马车,俞荷给两个人
每人五两银子的见面礼,笑着说:“你们是师父师娘信任的人,以后就是我的家人,我们三个一起努力,把生活过好。”
“小姐您客气了!”顾婆子心里一个突突,嘴上已经换了称呼。
“出门在外,你们叫我俞荷吧!”
俞荷对武功神往已久,伸出纤细的小手腕,要和小谭比手劲儿。
“小姐,我从小力大如牛,又能吃,她们都嫌我粗俗,我怕伤着你——”小谭看着新主子亮晶晶的眼睛,拘谨的说。
“我才不怕呢,我跟我大姑父可是练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俞荷作势挽袖子要认真和小谭比。
“那小姐——”
“叫俞荷!”
“小俞,那你要是觉得痛,受不了了,一定要和我说,我马上放开。”小谭兴冲冲搓搓手,从小到大,终于遇到个不怕她,不嫌弃她是怪人的,小姐真是个大好人。
“好。”
小谭只一抓,俞荷的半个手臂都麻了,俞荷强忍着面上看不出什么,小谭就使了点力气。
还是顾清水看到俞荷脸色白了,才让小谭赶紧放手。
“小谭,有你在我身边,我就不怕了。”俞荷拉住小谭的手,笑着说:“你的力气真大,别说是牛了,老虎见了都要害怕。”
“师父师娘对我真好。”俞荷高兴的抱抱小谭。
“小姐,手还痛吗?”谭小菊心疼的给俞荷揉手指,“我没轻没重——”
“没事没事。知道你力气大,能保护我,我每天也能睡个安稳觉。听师父说,北地有狼,还有熊,厉害的很,要吃人呢,你见过吗?”
俞荷就随她叫了。
大方,坚韧,亲和,滴水不漏,这位小主子不简单,顾清水看在眼里,也为小谭高兴,实心眼的莽丫头得遇明主。
可谭小菊接下来的话,让顾清水变了脸。
第115章
“小姐,我和顾嬷嬷是从盛京来的,我们也没去过北地。”
“哦,那我们三个有伴儿了,到地方好好的打听打听,处着看,要是延州风土人情不错,我们买地建房,住下不走了。”
“好呀好呀,我是一个人,顾嬷嬷也是一个人,我们以后都跟着小姐!”
笨丫头,三两句话把老底都漏了。
“小姐,顾嬷嬷做饭可好吃了,我一顿能吃五碗饭。”
俞荷笑着说:“那我不及你,阿娘做的麻辣豆腐一绝,我也只能吃三碗。”
“小姐,麻辣豆腐是什么菜?”谭小菊丹凤眼上翘,眼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10-120(第8/16页)
子溜溜圆。
“我带了辣椒酱,等我们到了北地,我给你做,你肯定也会喜欢。”
俞荷又问小谭,现在饿不饿,包袱里有饼。
小谭赶忙点头,“饿饿饿,早就闻到鸡蛋饼的香,还有肉香呢!”
俞荷连忙解开包袱,让她自己选。
一包袱有二十斤的油香的鸡蛋饼,黄葱葱的肉夹馍,好看的火烧花馍。
“小姐,家里人对你真好。”小谭不知道选那样,又问旁边的顾清水,要不要吃点。
“那是没话说的好。顾婶,要不要吃点鸡蛋饼,这个放了辣椒的,很好吃。”
“小姐以后叫我顾嬷嬷,奴婢现在不饿,谢谢!”
“好。”俞荷给小谭一个鸡蛋饼,又把自己的一个分给她一半儿,这举动赢得了小谭的欢心。
“小姐,以后我也给你分我的馒头。”小谭憨憨的接过半张饼,先吃。
“好。”俞荷吃着吃着,突然就有点想家。
“呜呜呜……”
“哎呀,见你们一高兴,我差点把小旋风忘了。”俞荷爬到车后面翻行礼。
火笼里抱出一只小黑狗。
顾嬷嬷看着小谭眼睛刷的一下亮了,再看,两个人一手一个小狗子的耳朵,那手,刚刚还吃饼呢。
“小姐,这狗是狼狗吗?长得像狼。”小谭摸摸狗头。
“是,这是长大了能打猎的猎犬。”
“小姐,我帮你养。”小谭又摸摸小狗子的尾巴,小旋风汪汪汪的叫唤起来。
前面的邓三婶听到狗叫,一笑,说:“我还当俞荷没带小旋风,准备等她到北地请王妃送她一条军犬呢!”
“以她的性子,这以后都有可能在北地扎根。”邓郎中跟着说。
出笼的老虎,哪个猎都想打!
“我就说,顾婆子做饭好吃,小谭出其不意能保护她的安全。且放心让她玩。”邓三婶理了理自己的披风,这天可真冷。
到了永明府见了邓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行人跟着龙威镖局往北地运物资的车队后面一天走八十几里路。
越往北天气越冷。
中途休息,俞荷和顾嬷嬷裹着被子,小谭带着小旋风下地疯玩。
“小姐,小旋风好聪明,它去小解了。”
“你看着它,估摸着时间放它下去。”俞荷睡的晕晕乎乎。
等到了达州,队伍再次壮大,一行有六七百人,运的多是粮食等年货。
总算适应了这天气,俞荷有点做徒弟的样子,伺候着师父师娘吃饭,不仅自己吃饱,还给小谭带点心和果子。
这天经过一个骡马市,俞荷看中一头拉着简易板车的骡子。
“师娘,我想买它!”
“买。我让人帮你挑挑。”
不会儿邓虎带着一个老把头来了,老头子左右转了一圈,看中另一头毛驴。
“小姐,这头公驴正年青,脾气温顺,骡子脾气不好也没多大用处,小人建议您买这头。”
俞荷花十两银子买了毛驴,又五两银子买下了先头看中的两轮简易板车和鞍子笼头。
“小人姓张,我来帮小姐驾车。”张老头拿了草绳,放好鞍子笼头,笑着说。
“谢谢张叔,有劳您了!”俞荷说完,去自己的马车抱了一套被子。
“路上风大,你裹着被子,能暖和些。”
“使不得,使不得啊!”张老头抱着暖和的被子舍不得松手。
俞荷拿了个火笼回来,笑道:“一看您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头,等到了延州,还要劳烦您帮忙看着买一批牛羊,切莫推辞。”
“好,我必当尽心尽力。”
有了张老头驾车,俞荷打听着买了三百斤麦子和一些当地人喝的砖茶。
俞荷把自己都添置了什么,一一说给师父师娘听,还盘算着到了延州买个小庄子。
俞有钱借口去县里玩,带着张娟龙龙和小兰花去县里找牙行看店铺。
李牙人给介绍了三处前面是铺面后面带院子房间的一进院。
“这些都是九十两到一百二十两,再大,就要往三百两上说。东街有一处前后院的院子,可以做买卖,也可以住人,要不要去看看!”李牙人以为价钱贵,能把人唬住。
没想到抱娃的妇女却说,“带我们去看看!”
“好好好!”
东街紧邻衙门,住在这周围的都是有公职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贵府把店铺开在这里,生意一定红火。”李牙子介绍了附近的住户,笑着说。
俞有钱没有搭话,只是仔细看着附近的环境,人情面貌。
到了地方,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落左右都是相似的院落,这院子前面四间房中间一个大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大院子有井水,小花园,整齐的坐
落着五间正房,两边厢房,厨房和厕所,后院还有一排矮房。
“这座房子要价五百两。你们要是现在要,我可以叫房主来商量价。”看了房,李牙人笑着说。
“四百八十两,能卖现在就过户,不卖我们也不耽误时间了。”俞有钱赵娟都看上这座院子,这宽敞,以后都不用换房。
李牙人让他们在这里等等,欢天喜地去找来房主,跟着几个人又去衙门换了红契。
这房子落在了俞有钱名下,赵娟拿着房契掐了俞有钱一把,才高兴起来。
龙龙接过房契,一点点看,学着上面的字,和书写形式。
“龙龙,好好读书。”俞有钱拍拍儿子的肩膀,昨天还矮墩墩一个小胖子今天个子齐他肩了。
“以后和爹一样挣大钱,住大房子。”
赵娟笑着给儿子肩膀上一巴掌。
俞有钱带着赵娟,龙龙看着小兰花,先屋里外面找了一圈,后屋找到一把锄头,回来割院子里的草。
忙了一会儿,才算有了真实的感觉——他们一家在县里有房子了。
“回去咋说?”赵娟开始担心,这可比俞荷种桑树老火。
“买都买了。还要搬房,暖房,要开店,家里迟早要知道。”
“回家你自己和爹娘说。”
“我说。”买房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俞有钱一笑,现在知道后怕了。
晚饭后,俞有钱拿出房契,和马三面俞老头说他在县里买了一套房子,准备开烧鸡烤鸭店。
马三面拿着地契看了半天,不对啊,“你买这么大,得多少钱?”
“交税办红契,一共花了五百三十两。”
成文成城倒吸一口气,这么多钱,买在哪里了?
“三叔,东街是贵人区,房子特贵。”成文看地址,果然。
“咱家,大哥是举人,这地方住着和他身份。你们好好读书,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10-120(第9/16页)
到县学,都回家住。”
又嬉皮笑脸说,他一开头就和李牙人亮明了身份,不然人也不愿意把他往东街带。
“多亏大哥!”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免得带累了你大哥的名声,这地方,你绝对不能开烤鸭店。”马三面严肃的说。
“不开就不开。大哥二哥和侄子们去县里也有个住处。我再别处租一个门面。”
“三叔,哪天暖房,通知亲戚们吗?”成义问道,成武静静地听着。
“房子得开春了好好修缮一下。等夏天吧。我们家遇事多,就不麻烦亲戚了。”
俞有钱说着一顿,接着道:“等你们考上秀才,家里大办酒席,给你们庆祝!”
侄儿们替他高兴的热情顿时降了一半。
自从俞有钱买房,唐大丫也有了想法,要不他们也去县里开米皮店。
成武不愿意放弃码头的生意。
“等成义考考看,再做打算。”成武觉得考试也要用钱,再等等。
俞有粮也求稳。
明年酱园好好干,赶年前他们大的房子买不了小店面肯定能买得起。
马三面寻思,家里出钱县里买套房给老大住。
“别管他们。我们的钱一分都不要动。”俞老头笑着说,“我们养老还早。手里必须有钱。别像亲家母一样要看晚辈的脸色过日子,那是一天我都过不下去。”
“听你的。”马三面觉得他们要公平,也得给老二老三给钱。
今年烧鸡烤鸭的生意收尾,吴大汉两口子带着年礼来俞家走亲戚。
“我们收的鸭子,胃里有石头,一斤有半斤重,幸好这是最后一批。我们把价钱给的太高了。”吴大汉叹口气说,他从没把人想的这样坏过。
“五十五文一只确实贵。明年我给陆管家说一声,你回去也给方圆几里的乡邻带个话。明年不收鸭子,让他们少养一点。”
歪风邪气不能长,吴家这是招眼了。
“好。我们也想好好的休息几天。”吴大汉想不通,怎么有钱了,他的烦恼越多。
吴桂花回家就去亲房找几个婶子说,明年自家再不收鸭子,安城的大掌柜以后自己做烧鸭。
“让她一天到晚的嘚瑟,这不,不让做了吧!”等吴桂花前脚出门,后脚她几个亲房婶子就议论看笑话。
“有两个钱,张狂的很!”
“就是就是,见了长辈,昂首挺胸的向前走,简直是目中无人。”
吴桂花呢,回家美美的洗了个澡,睡在暖烘烘的炕上抱着暖和的棉花被子,想象着背后那些人得逞的嘴脸。
呸!
以后让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过了年,吴大汉家的大门就上了锁。
本来以为吴桂花说的是气话,现在却是真的吗?不收鸭子,那怎么能行呢!
第116章
距离延州二百里地的时候,天空下起鹅毛大雪,不一会儿驴车上的粮食就湿了。
俞荷只来得及把砖茶转移到马车里,叫张老头来马车车辕上坐着避雪,他穿着蓑衣不来。
俞荷穿了羊皮袄陪他坐车,看雪,听他讲故事。
“小姐,这才到哪里。贫苦人家一家只有一条裤子,男人穿着出门寻活路。老人妇女娃娃一天一顿饭躲在炕上熬日子,你看这四周光秃秃,连烧炕的柴草都没有。
易家主人心善,每年冬天都要施药,要不然只这天气都要冻死大半人呢!
这北地与江南就是两种活法。
勤快点过得最好的就是那经年的老猎户,经验丰富,冬天能打着老虎,狼,鹿,送到王府和各家贵人家里换赏钱,三五年生活就够了。”
“这么说,北地的人都擅猎?”看来周王是个好官。
“也不一定,男人维护一家老小,吃的要好一点,打猎也不是逞一人之勇的事。世道艰险,一旦这个一家之主出了什么意外,他的家人就没什么活路了。”
张老头想起什么,看向了远处。
“那我要是能组织起五十个人的马帮,走南北货运,他们会不会愿意?”
张老头拍膝盖保证,道:“小主子,你要是愿意组建马帮,招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可以优中选优,这天大的好事,他们肯定愿意来。”
“还未请教张叔大名?”
张老头有点把这个小娃娃看不懂了。只是主家让他来帮忙,听了故事不见退却,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现在问他姓名,是什么意思?
“在下张玉林,是北地土生土长的人,年轻时当兵,现在退役,跟着龙威镖局混口饭吃,人送外号张全知。”
“张叔既是自由身,要不,以后就跟着我做活。我准备买个小庄子,再招人组建马帮,走南北运货,南边我有销路。”
“啊?小主子要雇我,我一个糟老头子能干什么。”张玉林惊道。
“在我看来,张叔熟知北地风土人情,有丰富的活人经验,可比青壮年有用的多。您会相马,熟路,知道大家所求,加上你这一肚子老经验,谁也学不来。”
俞荷笑着将人一顿猛夸。
接着就许以重酬。
“也不说一月给您多少工钱。一年我给你十八两,怎么样?
要是您干得好,还可以再涨。今明两年就在北地行走,每月你可以休息四天。”
这条件也太诱人,张玉林很是心动。
只是小娃娃说话能算话吗?这一趟回去,开年三四月才有活,倒不如试上一试。
“龙威镖局这次回北地,要等三四月才往南走,这一段时间我都闲在家里,小姐有事尽管找我。”
愿意试试,这就是好兆头。
“那就劳烦张叔,回去打听着看有没有人卖庄子,我先收一套。庄子最好在延州城郊,距离城门不远,预算三百两以内。事成之后,我给张叔一两银子做报酬。”
“使的,使的。”比起重利,这一两银子更显实惠,张老头把自家附近大户人家的庄园过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点眉目。
第117章
队伍突然停了。
“邓先生,快,前面有人晕倒了!”有人急步高喊邓郎中。
俞荷见师父师娘下了车,急忙追上去,小谭小跑着紧跟在她身后,刚才两个人说话,小谭带着小旋风在旁边走路。
“俞荷,你——”邓三婶一身厚重披风,想让俞荷回马车上去。
“俞荷,你来!”邓郎中的话几乎和邓三婶一起出口。
俞荷接过师父手里的药箱,跟着邓虎往前走,人群退在两边,他们很快就见了病人。
是两个衣衫单薄到几乎衣不遮体的孩子,男孩七八岁,女孩更小,四五岁的样子。
“是冻的。”邓郎中上前查探,发现孩子被冻着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