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30-140(第1/16页)
第131章
过了年,二月初三,俞荷带着杜泽端去定边城外开店。
俞荷要把客栈开在通往草原必经之路,距离城门约一里路的荒漠里。
“等客栈建好,四周竖起高高的大周龙旗,这样过往商贩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开的客栈,能稍事休息。等将来我们有能力,也能庇护一二。”
“是。东家,我一定好好干。”杜泽端听的热血沸腾,给大周商人庇护一二,这话听着多难得。
兄弟们的家人总以为他们出去就像是拿钱那么轻松,可实际上遇到的人事都要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
在他看来走马帮又累又熬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是提着脑袋用命换钱。
跟着东家他们不知道多省心,有人还不满意。
杜泽端回城,请了专门的师傅勘探地形,选择了一处土质好的地方,和俞荷去县衙办了手续。
“东家,方大师说这里有泉眼,我们可以自己打口井,四周的土质好,可以做地下室,也可以将地洞延伸至周围,可以藏人和兵器。”
这主意好。
俞荷看看四周比别处茂盛的荒草滩,“请大师,你花了多少钱?”
“十两银子。方大师是方圆有名的风水师,富户们都喜欢请他看指向。”
“我再给他五十两,请他设计建房,得有牲口棚。土墙要厚实,你再请一个好木匠,这边风沙大,木头容易坏。”
俞荷和张仁和找人来打井,往下挖了五天,二十二米的地方出水了。
“出水啦!”
穿着短打,戴着狗皮帽子帮忙拿东西的俞荷,跟着大家一起振奋欢呼。
“太好了。”一身黑长袍的方大师,由杜泽端陪着来视察,笑着说:“施主,看来是你们的福报深厚。没费力气,在这荒原就找到了水源。”
“是方大师您神通广大。”杜泽端笑着说:“东家备了席面,还请大师赏光!”
“杜施主客气了!”
双方入席,杜泽端给方大师倒上酒,又给他用公筷夹了菜。
“大师慢用。”
“看你的为人,就知道,贵东家,是个知人善任的雄主。他的一片善念,上天自有回报。”方大师又看了眼杜
泽端腰间的玉佩,赞道。
“借大师吉言。还请大师不吝赐教,好好的帮我把这客栈建起来。”杜泽端说这话,把装银子的匣子推到大师面前。
“好说,好说。”
杜泽端在前面待客,俞荷和小谭在厨房吃饭,县里有河,俞荷就吃到了红烧鲤鱼,鲜美,刺少,味道甘甜可口。
“好吃。”
“小姐,回去我们也养点鱼。”
“可以。”俞荷吃一口米饭一口鱼肉,家里的饭菜寻常也好吃,出来了很多时候连吃饭都要忍耐,这一顿算是享受。
“这道菜,写在菜单上。”
“好。”跟着丹慧认字,小谭现在读写基本没问题。
没两天方大师就画好了建房图纸,等工匠入场,又帮忙磨合,等五月中旬客栈全部建好,才悄然离场。
客栈建了上下两层楼,下面石头房,上层夯土墙体,只做了木质门窗,四合院结构,分前后两院。
前院住人上下共有四十间房,有两间男女洗澡间和厕所,后院比前院大一倍,只有一层也是四十间房,有厕所牲口棚。
前院进门五间一楼是厨房库房和容纳二十多人用餐的大堂,楼上住雇工,其余三十间都是客房。
照旧在大堂摆了热水桶,为过往的人提供免费热水。
俞荷看着客栈门头飞扬的大周旗帜,渐行渐近的客商马队,眉眼生花。
“客官,住店还是用餐?”忙上前招呼着。
“住店也用餐,劳烦小哥给安排五间上房。”那管事擦擦头上的汗。
听回去的朋友说,这陆家平价客栈住宿吃饭比城里便宜,花样又多,他多赶了半天的路,明天进了草原就要熬日子,今天让大家松快松快。
“好呐。您稍等!”俞荷朝店里喊道:“朝年,朝勤,五间上房,快给客人备水洗漱。”
“好的,各位客官请跟我们来。”朝年朝勤一身干净短打,笑着迎上那管事一行,看到不大不小的两个殷勤的少年,那管事一行觉着安全。
王六娘胡菊花大旺娘三个加上请的三个帮厨,厨房忙开了。
俞荷小谭先将洗漱水一桶提到客房,那管事要了洗澡水,两人又抬着大木桶,提热水,洗澡一次五百文,是贵宾服务。
洗了澡,要不是惦记着美食,那管事差点舒服的睡着了。
“红烧大鲤鱼五份,凉拌海带丝五份,煮一锅羊肉汤,二十碗羊肉面,再来二百串肉串。红豆奶茶也来二十杯……”
“客官稍等,菜马上就好了。”
俞荷报了菜单,小谭烤肉,她给客人煮奶茶,上等的茶叶煮出颜色捞出茶叶,加入事先煮过的新鲜的牛羊奶,咕咚煮开,最后放上蜂蜜白糖和红枣枸杞红豆点缀,倒进铜壶。
“朝年,拿二十个大碗,走!”
蜜甜的奶茶上桌,那管事一行喝了茶,镇定消闲下来,也有心等菜。
油滋滋染散发着肉香辣椒香的红柳烤肉上桌,二十个人开始大口朵颐,那管事看看大家的吃香,朝俞荷吩咐道:“小二,再加一百串烤肉!”
“好呐,大爷,一串肉八文钱。”
“好的。”那管事掷给俞荷一块差不多五两的碎银子,“拿着,快上菜。”
杜泽端领着朝年朝勤端上二十碗两指宽的牛肉红油面片。
“客官,请慢用。”
精美的菜肴一盘盘上桌,忙乱的厨房归于平静,小谭翘着腿吃着烤肉。
俞荷跟着喝了一碗菜面汤。
“这热的天,要是有口西瓜,得多好!”俞荷笑着说。
“小姐,我听说金城有寒瓜,不像打瓜一点不甜,是红瓤的,也是甜的。”
“我也听说了,明年我们让张叔弄点种子,回来在我们院子里外都种上试试。”俞荷洗手,去井边的小菜园给菜浇水。
“种子达州应该都有。小姐,我们多种点。”小谭起来去吃自己的面汤,端上碗,跟着过来。
这片绿油油的菜地,十个人看了十个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菜长得比沃土都好。
要是房前屋后种满寒瓜和绿树,这里就是沙漠绿舟了,到时候客栈只怕人满为患。
小姐肯定高兴,真好。
张全知从达州回来就来了客栈,今年马帮又招了一百个新人,来去运的货也多,新人更好管,觉得自己拿了天价工钱,老实肯干。
“东家,有人问我,干满三年的老人有没有安家费?”
“有。满三年离开发十五两安家费,五年二十两,十年五十两,以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30-140(第2/16页)
类推。其实干满三年,他们也不在乎这钱了吧。”
“还是在乎的。我这就带话给他们。有人想自己做个营生,有人想留在家里,有人生了野心想组建马帮自己收货运货。”张全知想起他们来时一穷二白,现在却生了二心,心里有点难过。
俞荷将茶放在他面前,想了想,说:“张叔。大家去留随意。总是你带出来的人,老话说,人见面还有三分情呢。生意做不完,不如借力打力,为我所用,运筹帷幄。
愿意收货的人放出去让他给我们供货,愿意自己建马帮的路上碰到要施以援手。”
小谭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菜面片。
“张叔,先吃饭吧。我知道你的为人。你以诚相待,以心相交,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必得善果!”
“东家说的对。”张全知想通了,东家这碗饭可真香。
吃过饭,朝年朝勤拉着张全知后院去洗了澡,回来让他在靠近水井的客房休息。
“哎呀,你们这菜园绿的,一觉睡醒来都要忘了还以为在江南水乡呢!”张全知望着窗外绿油油的蔬菜架,一身轻松。
“张爷爷这主意好。我去问问东家,看能不能在井边养几盆莲花。”朝年说完和朝勤去找俞荷,说了自己的想法。
“东家,张爷爷说菜园绿的让他想起江南水乡,我们可不可以种几盆莲花?莲花寓意好,又好看,是不是朝勤?”
朝勤猛点头。
俞荷也觉得这主意好,只是在北地冬天莲花肯定是过不了冬。
又因为稀缺,肯定贵。
“我让人打听着问问,能买到就种。”
张全知一觉醒来,说这事交给他,把达州的莲花池给你挖来。
等他要走,俞荷又托他请几个壮实的婆子,和七八个青年来帮忙看店。
“没问题。这事都包在我身上了。”张全知寻思着得找成了亲的年轻夫妻来守店,这样住宿,安全都有保证,工钱肯定比他们土里刨食好的多。
俞荷请人,城里买了几车黄土倒在院子里扩大小菜园的面积。
又围着客栈四周倒了几方土,栽上跟人山上买来的小小白杨树,再外围种上耐旱的沙棘树和红柳树。
准备明年买一群羊几匹马和两头奶牛养着,以备不时之需。
附近的百姓有时候也把自己的菜,做的吃食,牛羊,拿到客栈门口来卖,渐渐的客栈附近成了一个小市场。
俞荷和大家约定每逢二五八这里摆摊开集市。
随着知道的人越多,城里的人也结队来看热闹。
近处的牧民也拿自家的奶疙瘩,牛肉干来换盐和茶。
俞荷也整理了一马车货,在客栈门口石头房子里摆摊,每次逢集摆摊,人来人往,讨价还价,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俞荷,这热闹赶美了?”邓郎中马车上下来,笑着说。
“师父,你怎么来了!”俞荷立刻放下手里的货,出来迎。
第132章
俞荷将师父迎进院里。
邓郎中看到井边服装各异等着打水的百姓,突然就明白俞荷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客栈。
“你这水井打得好。”
“是的,方大师勘察地形,说我们这里有一条地下水脉,我准备在附近再打一口井,供周围的村民生活用。”
邓郎中点点头。
小徒弟终于长大了,除了盯着自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也知道兼济天下。
可喜可贺。
“这里只要有水,百姓逐水而居,又是一座沙漠小镇,你功不可没。”
“谢谢师父,徒儿是跟您学的。”
俞荷领着邓郎中走进井水旁两间连通的客房,这里成了她招待客人的场所。
小谭和顾嬷嬷一个提着茶壶,一个端着点心,进来奉茶。
“师父,你试试这个奶茶和城里有什么不同,我们有素菜鸡蛋面和牛羊肉面片,你吃什么?”俞荷给邓郎中倒茶,笑问道。
“素菜面。”邓郎中尝了尝奶茶,奶味更浓郁,茶味重带着香,没那么甜,很解渴。
“这奶茶比城里的好喝。”
“我也觉得。城里的奶茶是招待夫人小姐们,放的蜂蜜多
些。”
俞荷又给师父倒了一杯清茶,说起她要在院里种莲花的事。
“我本想,跟您要几个藕节来种。”
从他进门到现在,小丫头很能沉得住气。邓郎中试了试清茶,清新带着微甜,好茶,“要种去府里挖,冬天搬到厨房能活。”
“谢谢师父。”
不会儿,顾嬷嬷小谭端着一碗飘香的素菜面和四碟子腌菜进来,俞荷帮着布菜。
“师父,这是腌萝卜,腌蒜瓣,凉拌海带丝,和我去年种的洋芋丝,你尝尝。”
邓郎中慢条斯理一筷子一筷子吃面,看得俞荷都饿了。
看他快吃完,俞荷飞奔进厨房端了半碗羊肉面片回来,就着剩下的小菜,吸溜面片。
邓郎中院中洗了手,擦着手回来,背着手看着窗外,笑着说:“你父亲考中进士,选官选到永宁府万县当知县,你大哥考中秀才,在永明府学上学。你父母带信让你回家一趟。”
这次回家,小徒弟就没有多少机会再出来了,将来嫁人,相夫教子更没有时间。
“师父莫担心,我本来就要回去一趟。”去年伤了胳膊,临时想在这里盖客栈,要不是去年过年就回家了。
“我爹疼我,他的意思我明白,他现在当了万县的知县,我就可以跟着他去万县置产买地。”
阿爹记着她想买的300亩地。
“你还想着出来?”
邓郎中心里的惆怅消了一半。
“那我是自由的,现在大人了,当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俞荷给师父挤眼。
“要是师父愿意引荐,我也可以去盛京给殿下当幕僚。”
“那不行。你还是先回家,我害怕你跑远了,我和你父母没办法交代。”邓郎中直接拒绝。
“你又不跟我回去,师父,你怕什么!”
这话,气的邓郎中想打人,“小没良心的,当初我和你师娘带着你出来冒了多大的……”
“师父师父,徒儿错了,你别生气,我马上回家,马上回家还不行吗?”
……
俞荷送走气呼呼的师父回来,又去门口的土房子卖货,小谭今天收了两斤蜂蜜,五十个鸡蛋,十斤青菜,还订了牧民三十斤鲜奶。
“小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小谭小声的问。这么迟回去,挨打吗?
“八月十五过了,再看。明天你去找方大师来看地方,附近再打两口井,钱我出。”
“好。”
晚上,俞荷和顾嬷嬷商量自己要回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30-140(第3/16页)
怎么安排人守店的事。
为了省地方,她们三个住一个屋。
“延州城的粮食店和奶茶店可以交给丹慧,有王妃和易家担着。这里有杜泽端,马帮有张家,五年之内应该不会有事。”
“行,我都听嬷嬷的。王妃待我不薄,这次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给我准备礼物,我要去辞行。”
以后所有盈利给王妃娘娘五成做报答。
杜泽端和张全知各一成,雇工安家费占一成,她拿两成,大家坐下签个契约。
第二天,易家下人送来几个大缸和莲藕,贵嬷嬷跟着一起来,教杜泽端怎么种藕。
朝年朝勤两个孩子跟着来看热闹。
下午,张全知领着侄子张仁万夫妻和另外四对青年夫妻来做工,他们签了五年的雇工契约,五年期满,一人有五两银子的安家费,两个人就是十两银子。
店里有俞荷和张仁万看着,杜泽端和张全知赶回去各县铺货。
这次打井又请的房家工匠,他们勘测一遍后,在旁边四五里远的地方,东西方向开始挖,一共挖了八天,总算找着水源,箍井用了十几天,到七月中旬,两口井全部打好。
俞荷在井边树碑立传,传扬邓郎中的功绩。
顾嬷嬷回去安排宋家庄收庄的事情,她们不在,请宋大河一家下来住,三十亩地收三成地租包括地税,顾嬷嬷和六家签了五年活契。
王六娘和胡菊花跟杜婆子一家都住延州城粮食店后院,方便经营。
杜泽端和张全知八月初带着今年最后一批货从达州回来,俞荷已经准备好了行李。
“东家,陆家主平安无事,怎么你要回去?”张全知一着急就问。
他一直以为俞荷叫陆遇荷,是陆家主的妹妹,所以她开的店叫陆家粮食店。
“张叔,是我爹想我了,让我师父传唤我。”俞荷一笑,不好意思的挠头,她真没说过吗?
“我不是说过,陆锡安,只是我的结拜兄弟。以后有机会,请你们去我家做客。”
东家连名字都是假的?张全知一想,释怀一笑,也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家里又怎么可能随意让出门,必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辈子。
“那东家,我们后会有期!”张全知抱拳行礼,豪迈笑道:“等东家再来北地,又是另一番景象。”
“期待期待!谢谢张叔,杜哥,北地的买卖就有劳两位了。”俞荷以茶代酒,表示感谢,又送他们一人二百两银子。
两人收了银子,三方签了契约,俞荷这边签的是邓三婶的名字。
“这是我师娘,她是易府当家老夫人,你们有事,尽可去找我师父师娘,他们人很好的,我给你们的玉佩也要保管好了。”
“是。”
他们堂堂男子汉,没了庇护,自己也要踏出一条路,绝不能让东家小看了。
安顿好生意上的事,俞荷穿上粉嫩的短衫和马面裙,梳上漂亮的包包头,戴上头饰,规矩的跟着师娘去王府和王妃娘娘辞行。
等俞荷行了跪拜大礼,头戴金凤冠,穿深绿点缀金线正装,端坐尊位,化了淡妆的邓欢,淡淡道:“俞荷,抬起头来,看看本宫这身装扮如何?”
“是,王妃娘娘。”
俞荷笑眯眯抬头,哦哟,不得了,金凤冠,锦袍,王妃娘娘这一身衣裳,得要上万两银子!
“怎么样?”邓欢见小姑娘眯眯眼一脸赞赏看她,微微一笑,道。
端庄美丽,庄严的像是宝刹里的一座菩萨。但不能这样说。
“金灿灿,亮闪闪。王妃娘娘,让臣女摸摸你的衣角,沾沾喜气。”
俞荷呲溜爬到王妃脚边,把王妃娘娘的裙摆拉直放好,又跑回来跪好。
“三姐,你这小徒弟,当真是能屈能伸。”邓欢朝着邓钰一笑,抬手让俞荷起来。
晴灵赶紧放好给俞荷坐的椅子。
俞荷规矩坐下的时候,冷不丁听到王妃说:“这么机灵,怕是属鼠的吧?”
“娘娘猜的没错。”邓三婶神魂一凛,紧张笑着道:“俞荷的生意以后还要靠王妃娘娘庇护,俞荷,把你的诚意拿给娘娘看看。”
邓欢拿在手里翻了翻,草草看了一眼,说:“我要这些做什么,只因三姐这小徒儿讨我喜欢,这都是俞荷凭本事赚的都归她,将来——”
“王妃娘娘——”邓三婶飞快打断王妃的话。
“三姐!”邓欢眼神一冷,一身倨傲,居高临下,反问道:“三姐姐,难道还不放心我吗?”
“臣妇不敢。”邓钰也知道自己反应过激,连忙跪下道歉。
王妃娘娘起身甩着袖子走了。
俞荷吓得不敢吭声,见一回贵人,她要少半条命,九条命剩下八条了。
回家,赶紧回家!
邓三婶带着俞荷回来,就想明白了,顿时内疚不已。
“你这个九姑姑,也难。”
“怎么了吗?”
“小孩子高高兴兴的玩,快快乐乐的回家去吧。”邓三婶慈爱的摸摸俞荷的脑袋,“天塌下来,也有我们这些大人顶着。”
“况且,天塌不下来。”
“徒儿跟着师娘享福。”俞荷搂住师娘的胳膊,笑着说:“回去,我就把三百亩地买了,全部种水稻,到时候让张叔年年给师娘送新米。”
“有孝心,师娘没白疼你。”
邓三婶笑着说,“你那金子,都按你的要求做成了首饰。你师父还说你,不愧是貔貅,给亲祖母也不过是个金戒指。”
“金戒指都很好了。等我哥哥们将来给阿奶买金手镯。”俞荷
笑着说。
“你说的极是,一个家族,女人的荣誉得靠家里的男人挣。”
邓三婶笑着说:“我跟着你师父,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师父对师娘最好了。”
“哈哈,你这小嘴最会哄人。”
邓郎中进来,邓三婶和他说起正事,两个人商量着让谁送俞荷回去。
“师娘,我自己可以。”
“龙威镖局的胡龙威,要走一趟幽州,让俞荷跟着他们先去达州,再带信给有地,让他在达州等着接。务必要把俞荷交到他手里。”邓郎中这最后一句话完全是警告。
“师父师娘,那我先回去了。”俞荷撇嘴,恭敬的屋里退了出去。
哼。
邓郎中背过身挥手,道:“去吧!”
第133章
八月十八,是出门的黄道吉日,俞荷小谭顾嬷嬷的马车缀在龙威镖局的车马后面,跟着他们走延州。
俞荷调皮,和小谭一人牵着两匹马驮着货,又牵了两头羊,这样的话,她们到延州就只能走陆路回白水镇。
丹慧看着来帮忙的杜泽端,围上来问东家的四个孩子,心里总算踏实了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30-140(第4/16页)
王六娘手巧能干,现在管着奶茶店,大家都知道小东家走了,来喝奶茶吃点心的夫人小姐少了一半,这样她们也能忙得过来。
城外的店和庄子有宋大河香老头照看,又有张家在背后支撑,不用担心。
等孩子们去附近的私塾上学,杜婆子给杜泽端倒了一杯茶,坐下说:“泽端,你就像泽林一样,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看你年岁也不小了,想找个什么样的婆姨?”
“婶子,我正要请你和嫂子去张家说亲,你们是我最亲的亲人了。我看中张叔家隔房的大姑娘叫张香豆,今年十八岁,家口简单,父母健在,下面有两个弟弟妹妹。”
杜婆子心里一空,赶忙笑道:“这是大喜事,你们两家商量好。你请媒人,我和你嫂子带着朝云和朝念去帮忙。”
“多谢婶子,劳烦你和嫂子说一声,这第一次上门要准备什么礼,还得你们帮忙张罗。”
杜婆子看着和儿子很像的笑容,晃了晃神,急道:“好说,好说。都是亲戚。我们一定给你准备妥当。”
“那我先回去准备一下。”
等杜泽端走了,杜婆子一屁股坐下半天不说话,晚上婆媳俩哄睡了孩子,说起杜泽端要娶了张家堂妹的事。
“我原以为,唉,泽端多好的人。又挣了一份家业。我以后守着朝云和朝念过,你——”杜婆子打个酒嗝,这些话她早就想说了,可现在却迟了。
“阿娘,你吃酒醉了。我们一家四口这辈子都不会分开。我现在替东家管着粮店,男人一样干活,怎么就要靠别人呢!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是她从东家身上悟出的道理,靠谁不如靠自己。
守着孩子,有婆婆帮衬,现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
“让我这个当娘的不管自己孩子,去跟别人生活,我做不到。这些话你以后不要说了。免得我和泽端媳妇见面尴尬。”
杜婆子睁圆了眼睛,默默流泪,道:“不说了,以后再也不提了。我们看着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
“娘,你记着自己说过的话。”
就这样杜泽端在杜婆子的全权张罗下娶了张家的女儿张香豆为妻,婚后在定边县和靖边县生活,收购药材,看粮食店。
定边城外的客栈由张仁万夫妻负责,朝年和朝勤被张全知叫回来在延州和小云四个一起读私塾看店。
——
“好吃的羊肉面片,烤肉串!”
“饸饹面,荞面饸饹,臊子面,快来尝尝!”
俞荷跟在镖局后听着这熟悉的吆喝声,记起第一次来达州送阿爹考试,和三叔街上乱逛还被兵士喝退的情形。
“俞荷小姐,这里人多眼杂,我们要休整两天,我请我们镖局的兄弟送你们回白水镇吗?”胡龙威等俞荷安顿好,特来询问。
“这一路有劳胡叔叔和几位叔伯照顾,我等会去码头问问,我爹的人应该也到了。”
“那俞荷小姐自便。有事叫我们。”
“多谢胡叔叔。”
目送胡龙威进了自己的房间,小谭靠着俞荷的耳朵小声说:“小姐,他身上的刀见过血。”
“他是邓家的人。”
“王妃?”
俞荷点点头。
顾嬷嬷提着茶水进来了,笑问道:“你们两个说什么呢?”
“嬷嬷,我想买两个饸饹床,就是压饸饹面条的机器,回去我们也压饸饹面吃。”俞荷笑着说,这是她想了好久的心事。
“姑娘想吃,我给你做手擀面。”顾嬷嬷想起刚刚吃过的圆柱面条,很劲道,臊子汤也好喝。
“家里人多,我怕累着嬷嬷。嬷嬷跟着我是要享福的。我可舍不得您天天关在灶房。”
“小姐这话,我爱听。”顾嬷嬷给三人倒茶,坐下休息,这十几天马车真是坐的够够的了。
一夜好眠,清晨,俞荷带着小谭去陆家仓库,问家里有没有来接她,忙着算账的张豪存急忙跟着帮工出来看。
“俞老爷带了话,让我们带你回去。”张豪存看着高了一截的俞荷,笑着说:“家主也说,等小姐有空,接你去安城玩,小少爷和小小姐,您还没见过呢,戴着你的银镯子金锁必须得认人叫姑姑。”
“张大哥,好久不见,你这气势如虹。”俞荷也认出了张豪存,实在是他居然留起了大胡子穿衣打扮也大有不同,和以前斯斯文文的书生,判若两人。
“在这里做生意,人就得凶一点。我们的丝绸很受欢迎。”张豪存领着俞荷看了满库房的各种绸缎布料,还有上等云锦。
“张大哥,你们这生意了不得。”俞荷吃了一惊,好家伙,这一年得赚上百万两,她就说陆锡安大方的不正常。
“哪里,都是混口饭吃。”张豪存谦虚道,“小掌柜现在也是官家小姐,要不要拿几匹布料。”
“怎么能白拿。正好我也要给家人买布,张大哥给介绍一下,我买。”
“小掌柜还是和以前一样。爽快。跟我来,这边有颜色花纹更轻薄的好料子。我给小掌柜照拿货价,等你选好,直接送到白水镇家里。”
俞荷买了一百二十两的布料。
张豪存做了记号,把货单递给跟船的王管事,又问俞荷打算哪天坐船。
“张大哥,我牵了马,准备先去永明府看看我大哥,再回家。”
“那好,小掌柜把不用的行李给我,也给你先带回去吧。”
张豪存取了俞荷马车上的包袱行礼,连夜发船。
胡龙威见了张豪存一行,确认俞荷有人接,也出发去幽州。
俞荷见马车空空,就买了二百斤麦子等粮食,又买了洋葱西瓜等十几样种子。
驾马车往永明府走。
小谭背着弓箭,牵着三匹马,和小旋风一路戒备。
到了永明府,俞荷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永明书院找大哥俞成文。
“妹儿,你可算是回来了!”俞成文不可置信的看着和母亲很像的二妹妹,他还以为又是……
“大哥,你个子好高,我长个子了不会也这么高吧!”俞荷仰望着一米八的玉面书生大哥,她以后可不要和大哥这样高。
“奴婢给少爷请安!”顾嬷嬷和小谭给成文行礼。
俞成文连忙回礼,道:“这一路,有劳顾嬷嬷和小谭护着小妹。”
“少爷客气。”顾嬷嬷笑着说:“都是小姐照顾我和小谭多。”
小谭拉着俞荷的胳膊,偷偷给俞荷使眼色,大哥长得真好看。
“大哥,你吃饭了吗?”
“我们书院有食堂,走,难得你回来,我请你去顾家酒楼吃饭。”俞成文笑着摸摸妹妹的包包头,小孩子长大了。
“大哥,我请你。”
“好,看来妹妹赚到钱了。”俞成文笑着说,想起家里的桑树地。
两兄妹聚餐,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30-140(第5/16页)
嬷嬷
和小谭在旁边另外要了一桌菜,吃饭。
“阿爹带着俞梅成城阿娘去万县了,家里就阿奶阿爷和二叔二婶。三叔在县里开店。你呢?”
“我回家陪阿奶阿爷种地。”俞荷笑着说,“我要继承阿爹的三百亩田。大哥,你要加把劲儿,给家里那六十亩地免税。”
“去年过年,你怎么没回来?”阿爹可是千盼万盼他的宝贝老生胎闺女,回来陪他去盛京考试,见世面了呢!
“我在定边城外开了一家客栈,耽误了。”说到这里,俞荷觉得自己的右胳膊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成城跟着阿爹去了盛京,现在一心想着将来去盛京生活。”成文夹一筷子麻辣豆腐,味道很好,不过不及家里的饭菜好吃。
“算是家里决心最大的一个人了。”
“大哥好好读书,也去盛京做官。那样我和小哥要去了,就可以投靠大哥。”
“借你吉言!”
吃过午饭,俞荷把顾嬷嬷准备的鞋袜衣裳给大哥,看着他一步三回头进了书院,带着小谭悠闲的往回走。
“小姐,大少爷长得真好。”
“我不好看吗?”俞荷笑着指了指自己。
“你也好看。但是不一样的好看。”小谭也分不清。
“你说得对。我看其他人都有书童,就我大哥形单影只。”
到了白水县,俞荷见了店里忙碌的三叔三婶,听三叔说起大哥没带书童去的永明府。
俞荷放下行李,就去张家粮食店找了和大哥相熟的小张哥和小吴哥和他们签了十年的活契,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信去永明府找大哥当书童。
目送两个青年欢欢喜喜去了永明府,俞荷这才放心。
“俞荷,今晚在三叔这里住下,明天和你三婶和玉兰一起回去。”
傍晚,学堂和女私塾读书的龙龙和小兰花前后回来。
“二姐,你可算回来了!登高节阿奶可念叨你了。”龙龙上来挽着俞荷,笑着说。
小兰花有点怕生,赵娟推了她几次才怯怯上前叫二姐姐。
“俞荷,你们兄妹三个说说话,饭菜马上就好了。”赵娟把这个胆小的闺女也没办法,干笑着说。
看俞荷这大户千金的气派,把玉兰衬得更胆小怕生了。
想到俞梅这个大姐进城也和小兰花一样,赵娟又有点心安理得。
“姐,这次回来你就不走了吧,二哥都要说亲了。”龙龙和俞荷这一对老熟人,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说的谁家?”
第134章
“你知道二婶的为人,低的她看不上,高的又不敢说,我也不知道。”
俞荷微微一笑,回去有好戏看!
“说别人的事,你自己书读的怎么样了?”俞荷摆出当姐姐的端正,笑问道。
“姐,我每天都有背书,练字,枯燥乏味的很。今年过年你去找大伯还是在家?在家的话,我带你去山上抓兔子。”说起抓兔子龙龙兴奋不已,像小时候调皮捣蛋样。
“我牵回来两匹马,你可以学骑马。”
“那我每个月回去两天,我要学。”
赵娟端着掌盘进来,就听着乖乖读书的儿子又要调皮捣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