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140-150

140-1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张全知心里噗通一下,凉意从头上冒出来,半响,才道:“小东家有她的打算。我们按计划行事。”

要真从小东家手里拿货,再卖到北地,他们就是大商贾,没两年就是一方巨富。

离死也就不远。

“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参加科举得个功名,就把这事烂在肚子里。”

“是,伯父。”杜泽端想到自己的孩子,怎么也舍不得带累他,现在这样小富即安就很好。

要是他家孩子也和朝云朝年一样聪明,他重修祖坟。

——

七月,洋芋叶子发黄,发枯,俞荷请全村老少都帮忙挖。

孩子们手快,捡洋芋很有优势。

挖了几天桃树根的洋芋,俞荷嫌太慢,又买了两头牛,从两边耕地,人跟在犁后面,再挖,再捡,看洋芋大小,在地里就分开装。

“俞荷,明年再多种点洋芋,我们都来帮忙,不要钱。”俞有才没牙的奶奶,哈哈笑着说。

“是啊,俞荷,明年再多种点。”

“冬月,请阿奶阿婶们来帮忙做洋芋粉!”俞荷提着篮子跟着捡,肥料下的重,每个洋芋都有成人拳头大,一窝得有五六斤。

“哈哈,那太好了。”

“大家听到没有,冬月俞荷要请大家帮忙挂粉条呢。”张杏笑着喊道。

“都来,我们都来!”

“都来帮忙。”

每天地里都是一样的欢声笑语。

傍晚,俞荷给每个人发了工钱,把挖坏的洋芋送给大家吃。

“俞荷,谢谢你!”张杏提着几斤大洋芋,笑着说:“给你干活,每天还有免费拿的。”

“张阿奶,你太客气了!”

俞荷每天看着大人孩子高高兴兴来做工,就觉得她做的事很有意义。

十天,洋芋收完,家里前院棚子,屋里,中院的所有空房子和二楼都倒满了洋芋。

实在没地方放,俞荷就放在做米粉的地窖里,院子也盖了新棚子,放了一地洋芋袋,一亩地大概能收两千斤,三十亩地有六万多斤。

每隔几天,俞老头都要叫人将棚子里的洋芋倒腾一遍,有坏了的,湿的,全部捡出去。

今年的辣椒酱全部在酱园做,和俞荷收洋芋的轻松比,摘辣椒洗辣椒,晾干水分。

进了酱园的大门,换上干净的衣服,做辣椒酱的工人全程安安静静,有条不紊。

通常,只听的菜刀剁辣椒的响声,豆瓣是提前做好的,辣椒切好,放佐料,倒上菜籽油,搅拌均匀,放在院子里晒。

“喵——喵!”难得的,花猫和小黑白天出来在房檐上晒太阳。

“今年守库房,多亏了这两只猫。”齐环子小声的和李凤丽说。

何止是库房,整个酱园都没有几只老鼠,卫生不知道干净了多少。

“今年的辣椒酱,能有五万斤。”李凤丽笑着说,“咱又能过个好年了。”

“跟着俞荷,我,过的才算是日子。”挣了钱,婆婆妯娌再不敢给脸色看,孩子想吃什么自己就能花钱买,不用等着婆婆骂骂叨叨给钱。

“开年村学开学,村里人都有钱送孩子读书,我们村只会越来越好。”

“对对对,我们家超超和妞妞也要读书识字。”齐环子笑着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6/19页)

希望酱园永远开下去。

李凤丽和齐环子相视一笑,见花猫翻身起来,喵喵叫着跳下房檐,去外面了。

“放工了!”俞有才敲了两声铃,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安置好,排队换衣裳,走出酱园。

等俞有才关好酱园的大门,就见俞荷和小谭提着新鲜的小鱼,端着狗盆从大路上来。

“才叔,我们来喂猫!”

“今天小花和小黑很乖,一天都在酱园里看守。”俞有才笑着说,“怎么天天都要喂鲜鱼。你不给猫换个顿吗?”

“才叔,换了,其他的肉,它们都不吃。”俞荷笑着说,“你快回家吃饭,我们喂完也就回去了。”

“那好。”

俞有才走几步就到家了。

等晚上再把四条狗的狗绳脱开,它们也不会去别的地方。

俞荷把鱼给小谭,自己端着盆给狗倒食,四个大家伙不用守,喂什么都吃。

“啦啦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俞荷提着狗盆唱着歌,回家。

小谭伺候猫主子吃了晚饭,里外打扫了猫窝,放好水和小鱼干。

耐心用尽,天都黑了。

“顾嬷嬷,我觉得小姐算计我——伺候两个猫,比我出去打架都累。”想起两个难伺候的猫祖宗,小谭拳头都硬了。

“很明显呀,你才看出来吗?”顾嬷嬷一笑,肯定道,端着盆去院里泡脚。

第144章

八月初十,洋芋从地里出土一个月了,俞荷请村里婶子帮忙做洋芋淀粉。

一背篓一背篓的洋芋从家里背到河边,大家一边说话一边拿猪毛刷子洗干净,又捡进背篓背回家。

等准备的洋芋够多,俞老头拿出自己定做的护手铁擦子,呲呲,擦成洋芋泥。

搅拌,加水洗粉,捞出杂质,粉水过滤到干净的大缸沉淀一夜。

二天早上倒净缸里的水,露出雪白的洋芋粉,铲到铺着白布的芦苇席上晒干,再装进干净的大缸密封保存。

不是俞有花顾大安提着礼来过中秋,马三面俞老头把过节的话都抛之脑后了。

“阿娘,我听说家里忙着做洋芋粉呢?”俞有花笑着说。

“是啊,今天她们都在旁边院子里擦洋芋呢。”马三面接住女儿手里的包袱。

“等会儿,我给俞荷说,放半天假,让大家回家过节去。”

“是啊,再忙也得过节。”俞有花屋里取来板凳,给顾大安一个,自己坐一个,院里的这两棵木槿长得真好,树上现在还有花呢。

不会儿俞荷和小谭从地里回来,她在洋芋地里种了荞麦,赶冬月还能收一茬。

“大姑父,大姑!”俞荷欢喜叫人。

俞有花听着亲近的声音就高兴,这孩子从小到大讨喜,爱人。

“俞荷,今天过节,你去说一声让大家带工钱休息半天。”马三面打发孙女先干正事。

“好的呀,我的奶奶!”

俞荷小跑着走了。

马三面宠爱的说:“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怪腔怪调,乐天派,一天到晚都高兴得很,这地有什么好种。

前儿,还给我和她爷算账,说农民单种地根本富不起来,还得考科举做官。

又说做官也不自由,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老大和成文不在家,龙龙和老三在县里,将来做了官,一个离的比一个远,什么话都让她说了。”

俞有花听得高兴,“孩子算是看明白了。我这么多年才发现,大哥考中童生,我们想他考举人,等他考中举人,我们想着当官,这一当官,我们兄妹竟然一年多不见,往后也不知道多少年能见一面。”

马三面摇摇头,说:“我觉得当官挺好。家里这几个作坊,普通人一辈子也开不起来。我和你爹,跟着老大,算是把福享了。凡事有利有弊,端看个人取舍。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能贪心。”

俞有花觉得老太太心宽,这话说得好,兄弟虽不见面,但知道大家过得好,也能安心。

张杏领着大家后院出来,她现在被俞荷委以重任,监督大家干活,领三十文工钱,比其他人多十文,个人很高兴做事认真负责。

“有花又给你送肉来了!”

“是啊,大家留下家里吃饭!”马三面客气道。

“不了不了,家里媳妇子都准备了团圆饭。”几个和马三面同辈的婆婆笑着说。

马三面起身将人送出大门,俞有花也跟在旁边,和相熟的婶子说话。

后脚俞有丽一家三口,俞有钱一家四口,唐大丫成武成义都回来了。

俞有粮买了月饼,果子,特意去叫了看家的连生连鱼明辉四兄弟,赶着饭点到家。

马三面顾嬷嬷俞荷小谭,俞有花俞有丽赵娟唐大丫做了两桌菜,院子里搭四张桌子,男女分席而坐。

吃过饭,月亮出来,俞荷点上蚊香,大家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葡萄,一边看月亮聊天。

“大姑父,洗出来的洋芋渣滓,你每天来拉,可以煮熟了喂猪。”俞荷给明辉两个表哥给了两块月饼,坐在顾大安旁边的椅子上说。

“好。谢谢俞荷大方。你这洋芋渣多不多,多的话,大姑父我明年多养猪。”顾大安开玩笑说。

“明年还不知道,今年有几千斤,够你喂猪了。”阿爹要是拿棍回来接她,明年她就去万县。

也不知道当知县家的小姐有什么意思?她还有个顾虑,不会她种地,旁边都有人围观!有人愿意跟风养鸡养羊肥地吗?

俞有丽听的心酸,好家伙,几千斤的粮食说送人就送人,怎么不给她家几百斤,她也养猪。

“喵——喵喵——”花猫和小黑也来过节,屋檐上走的轻巧,有恃无恐。

“俞荷,你哪来的猫——是不是你师父给的,你师父是权贵吗?”王有才充血的眼睛闪着夺目的光彩。

是个官迷。

“小姑父,我师父是周王府的幕僚。这猫是我从达州唐宫附近花重金聘来的。”

“俞荷,等你的猫下崽了,送我一只。”俞有丽重重的抓在俞荷手腕上说。

“不送人。家里老鼠多,两只猫哪里够,必须得十几只养着。”

喵——喵,喵喵……猫祖宗很高兴,喵喵叫着跑走了。

“嗯,你说得对。”俞有丽气的没办法,却不得不放开手。

“俞荷,我准备在烤鸭店旁边开家羊肉粉店,你的米粉和洋芋粉,怎么卖?”俞有钱赶紧插话,再不说,机会要被抢了。

“米粉外人买三十文,你是我亲叔叔,给你算成本价十五文一斤,一斤能泡三斤,你可以炒六大碗。

洋芋粉太贵,我准备独供顾家酒楼。以后,大家都种洋芋,粉条的价格下来,你再做酸辣粉。”

去年家里的粉条她和成武哥平均分,所以小吃店才有非常向卖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7/19页)

麻辣粉。

俞荷说贵,俞有钱立刻打消了问价的念头。

“好。那我先做炒米粉,和羊肉汤粉。”

俞荷的决定打了唐大丫一个措手不及,她还想等粉条下来继续卖麻辣粉呢!

成武按住要说话的唐大丫,他也觉得俞荷说贵,那就是真贵。

别伤了和气。

为活跃气氛,成义龙龙带着大家唱歌,小兰花的小奶音超好听。

唱完歌,大家要去休息,俞荷给大家发中秋礼物,一人一个精致的首饰盒。

“阿爷阿奶,二叔,三叔,大姑小姑,成武哥,你们回家再看。”

王有才借口住下,顾大安俞有花带着四个儿子走路回家。

“孩儿他爹,你说俞荷给你的是什么礼物?”俞有花笑着说。

“你的呢?”

“我的,我能猜到。阿娘前儿说俞荷买了珍珠,要给大家做首饰。”俞有花觉得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

顾大安笑着拍拍妻子,说:“你把灯提高。”

一手拿出首饰盒,当即打开,笑道:“是宝石戒指,张老爷有一枚,说花了五两银子。”

“我这个明显成色比他的好。”顾大安给妻子看,接过灯自己提着。

连生连鱼明辉四兄弟忍不住打开自己的盒子,然后飞快的合上,是样式差不多的一对珍珠银耳坠。

拇指大小的珍珠,散发着莹润的光芒。

看儿子们羞红了脸,俞有花和顾大安相互扶背过身偷着笑,俞荷这礼物送的巧,也实用。

“大安,我们家的房子得重起了。”俞有花忍着笑,说。

“明年开春就起,今年,先把新猪圈修好。”顾大安咳嗽一声,看着儿子们跑走的背影,打趣道。

俞荷今年的六万多斤洋芋,最后晒了八千多斤洋芋淀粉。

第一场雪过后,俞荷又等了几天,气温在零下左右,酱园的辣椒酱和酱油卖空。

俞荷将雇的人分成两队,一队由俞有才看着在酱园,一队由俞有粮看着在后院分别烧锅,放白矾和淀粉团,开始做粉条。

又是全村人的一次大集合,能来的大人都来,大家换着上工。

一批批粉条上架,一批批粉条干透,装进干净的白布袋子。

陆家的船再次停靠在村口码头。

“小掌柜,一斤洋芋粉三百文,我先要五千斤。”张豪存顶着满脸的络腮胡子,笑着说。

“五百文一斤。”

胡子挡着,错愕也看不见,张豪存豪爽的说:“成交。”

五千斤粉条能卖两千五百两银子。

准备倒茶的马三面俞老头连忙走开。

“等价钱放出去,往后种洋芋做粉条的人一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对,小掌柜,你说得对。”生意上占俞家便宜这么多年,张豪存还是第一次见小掌柜亮刀,这价格,家主听了只有高兴的份儿。

陆家近年所得,有半数属于小掌柜。

家主天天做梦都想让小掌柜亮出那半块玉佩,好兑现自己当日的承诺。

三面飞快的煮了一碗米粉,送走张豪存,和俞老头回屋,相顾无言。

今儿,他们受了大惊吓,得好好缓一缓。

张全知踩着厚厚的雪来俞家村给俞荷报账,马三面俞老头两个人已经见怪不怪。

“张叔,这都快过年了,是生意出了什么事吗?”俞荷把张全知父子让进门。

“小东家,张叔不负所托,今年盈利都在这里了。”进屋,张全知见旁边无人,拿出一叠账本,笑着说。

“张叔,不着急。先吃饭,你们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聊。”

俞老头闻言,立刻安排他们中院客房休息。

小谭顾嬷嬷帮忙做了一锅臊子饸饹面,张全知张仁和连吃了三碗。

得了信的俞有粮回来,带他们到后院洗澡,换了一身干爽的衣裳,俞荷书房生了火,请他们炕上坐下说。

“没想到,小东家这里还有火炕。”张全知伸伸胳膊,盘着腿,笑着说。

“这是赵家外公请的人做的,炕一烧,屋里都是暖和的。”

小谭搬来炕桌。

张全知打开账本,一项项的给俞荷报账,盈利最多的当数药材生意,有五千两之多,其次就是粮食,薄利多销,也有两千两,定边的客栈一年有一千五百两的净利。

延州城外的客栈,收益在八百两左右。

“小掌柜,这些钱除外,我们陆家粮食店在延州各县都开了分店,并且深受百姓的欢迎。这么多的收益,都离不开您师娘的提携。

今年开年大雪封路,王府出面雇了我们的马帮,动用的也是我们的粮食,所以各县影响不错……”

这是王妃娘娘的意思,还是王爷的指令,明年,这粮食该怎么卖,才对?

五千两两千两一千五百两八百两一共是——捌仟叁佰两。

要不,明年她去北地开家当铺,听说,陆锡安开当铺动不动就能调动上万两银子。

财帛动人心,诚不我欺。

“张叔,粮食关乎百姓生存,薄利多销是对的,只要不是蠢的都会支持你。至于药材,明年也别都我们做,也让五成给别人,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行!”张全知听得心里一震,这一次,他来对了。

要不然,药材买卖一片大好景象他明年不只在延州,他们可能会跑去幽州甚至东北收药材。

他手下那一帮老鼠精,不得把全国的药材都攥在手里。

而盘踞在盛京的那些王族,世家,权臣,新贵,他们家家户户用什么,岂能坐以待毙,又岂会善罢甘休。

“叔,你回去,尽管做粮食生意。”

“好。我明天就回去。小掌柜可有什么给你师父师娘带的,都交给我。”

俞荷哪里真敢让他一个老人家今天来明天走,舟车劳顿最起码缓个五六天。

俞荷领他们附近转转,去她的桃林看看,又请他们去码头吃饭,划着小船,带他们江上钓鱼。

村里问就说是师父派来给她送东西的,走的时候两个马车装的满满当当,村里人也是她说什么就信什么。

“这些货,都是我花钱买的,让我师父师娘放心享用。”俞荷送张全知父子到白水县和龙威镖局的人汇合,又去买了一车的年货带给丹慧他们。

等张全知父子十个人跟着龙威镖局走了,俞荷骑马和小谭才回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谭,你猜,我爹今年会不会回家过年?”

“不会。”小谭摇头,衙门里公务繁忙,尤其过年,哪里都需要人手,捕快衙役忙的翻天,知县老爷除夕夜能回家吃顿年夜饭都不错了。

“小姐,我们快回,要下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8/19页)

了!”

“好!”

万县,李二娘正和俞有地商量今年过年的事。

“你们今年都不要回去,我看俞荷在家能赖到几时?”

放下筷子,成城赶紧去给俞荷写信。

“阿嚏,准是我阿爹骂我呢!”俞荷笑着说。

“小姐,你这是冻着了!”小谭觉得她怕是要生病,连忙将厚厚的羊皮袄再给裹了一件。

“走!”

第145章

“小谭,准备东西,去万县过年!”

“这还差不多。”走走走,出去转转,小谭兴奋的想,西南什么样,她还没去过呢!

俞荷回来和马三面一说要去万县,马三面赶紧帮忙准备了一车年货,辣椒酱酱油腊货必不可少。

“这次去了,好好和你爹说,就是米粉作坊怎么办?”

“停工放年假。等我回来再说吧。”

俞荷去找族长,把邻居宋老太家塌了的院子买下来,准备开春建米粉作坊。

“俞荷,你这么想就对了。那宋老太在南镇日子过得好着呢。这两年张氏夏天都回来娘家走亲戚,成伟也娶妻生了孩子。就你阿奶念旧,不肯买她家的房子。”张杏絮絮叨叨的说。

又跟着俞荷来看,米粉作坊怎么盖好。

俞荷干脆给她一百两银子,让她看着盖,笑着说,以后她回来住。

“好。那我给你盖成一进的院子,暂时做米粉作坊,也不能影响你家的风水。我给你请阴阳先生认真看过。”

俞耿不赞成妻子揽这活,无奈她愿意,已经指挥着长子二子去挖地基了。

马三面俞老头才知道。

俞荷这会儿已经带着顾嬷嬷小谭上了陆家去万县的帆船。

船顺水而下,俞荷船舱里睡了四天四夜,第五天早上就到了万县最大的码头临舟渡。

“小姐,这里好暖和。”下了船,小谭把自己的棉袄扎在腰里。

“这么暖和,一年能种两季水稻吧,更适合小姐买地种田开米粉作坊。”顾嬷嬷也笑着说。

三人雇了一辆马车拉着行李,直奔城中位于最繁华地段的万县县衙。

到了县衙后门,俞荷下车敲门,小张哥开的门,见是俞荷,连忙让进来。

“二小姐,大少爷天天念叨你了。”

这称呼。

“我阿娘,在吗?”

“夫人和大小姐都在家。”

俞荷进内院,顾嬷嬷和小谭带着小张收拾行李。

“阿娘,我来了!”俞荷大声喊道,李二娘俞梅忙从屋里出来。

“俞荷,你可算来了,你不知道阿爹阿娘多想你!”长成大姑娘的俞梅,巧笑着说。

李二娘拉着俞荷看,俞荷踮着脚抱抱阿娘,闻到阿娘身上熟悉的味道,憨憨的说:“阿娘,我好想你,有时候做梦,梦到你抱着我。心里暖烘烘的,遇到什么事都不怕。”

“你个调皮鬼,你就等着你爹打你吧。”李二娘摸摸孩子的脸,摸摸她的头发,抱着她不肯松手。

俞梅见阿娘眼泪下来,连忙说:“阿娘,你看妹妹这两年,不单长了个子,长得也越来越好看,更像你了。小时候胖嘟嘟的小脸都尖了。”

阿姐真会夸人!

李二娘蹲下身,摸摸俞荷的脚踝,小腿结实的很,又心疼又高兴,孩子在外面受了苦。

“俞荷,长得不像我,性子随你爹。”

等俞荷和李二娘屋里坐下说话,小谭和顾嬷嬷进来见礼。

李二娘忙起身还礼,“谢谢你们陪着俞荷。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李二娘请她们坐,笑着说:“我们家没请下人,一日三餐都是我和俞梅做,你大哥和小哥在县学读书,每天都回来吃住。”

休息好,李二娘给顾嬷嬷小谭一人安排了一间客房,俞荷和俞梅住西厢房,成文成城住东厢房。

李二娘带着俞荷洗澡换衣,小谭和顾嬷嬷给她收拾好房间,去自己房间了。

李二娘给俞荷一梳子一梳子梳头发,温柔的笑道:“中午想吃什么,进门的饺子出门的面,阿娘给你包饺子怎么样?等晚上,阿娘给你再做当地的吃食。”

“好。”俞荷窝在阿娘怀里,舒服的打哈欠。

“瞌睡就先睡一觉吧,我看着你睡。”李二娘看小女儿懒洋洋的像极了小时候,眼里都是柔意。

“谢谢阿娘,你陪我睡。”

“好。”

俞荷爬上阿爹阿娘的床,闻到阿娘身上温柔的香气,不会儿就睡着了。

李二娘起身,穿鞋,就坐在床头看着她,一会儿给盖盖被子,一会儿摸摸她的小腿,揉揉小脚丫,这点点大的小人,睡着了,恬静的很。

“二娘,我听说俞荷来了!”一身官袍身形高大的俞有地笑着门里进来。

李二娘赶紧走过来,说:“俞荷来了,刚才睡着了。你小声点。”

俞有地跟着李二娘来看,小丫头睡得正香,“小胖脸什么时候瘦了。”

俞有地偷偷摸摸俞荷的脚,脚后跟长了茧,顿时心疼不已。

他家的小胖妞长成香喷喷的大姑娘了。

“怎么突然来了?”

“没说。”

“前儿信上还说,今年单粉条就赚了两千多两,她明年要在老家继续种洋芋,做米粉。””

你看着她,我去买鱼,中午包饺子。“李二娘擦擦眼泪,小声说。

精力旺盛的小谭,接过李二娘手里的菜篮,两个人去南街买了新鲜的莲藕,小葱,青菜,五花肉和两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

“晚上给你们蒸鱼糕,做鱼丸。”

“谢谢夫人。”小谭提着菜篮,一手拿着买来的马蹄糕囫囵的说。

“小谭,你们小姐怎么突然来了?”

“小姐送张叔去北地,回来的路上突然决定来找您和老爷。她嘴里念叨着想你们了。

在北地的时候就想你们。还说要陪着老爷去盛京考试,只是我们在北地刚刚开了一家粮食店,要靠小姐经营。”

小姐在北地玩的简直是乐不思蜀。

“俞荷,没跟着邓郎中学医吗?”

“有啊。小姐每天要背书,还要被邓郎中抽查,跟着师父去各地看病。一天忙的不着家。”小谭赶紧咬一口马蹄糕,说好吃。

李二娘一笑,这是个实诚孩子。

李二娘回来,俞梅已经和好包饺子的面,小谭抢着帮忙剁肉馅儿,李二娘就切莲藕碎末,小葱圈,和五花肉和成馅。

等包饺子的时候,小谭又将顾嬷嬷叫来,四个人不一会儿就包了两笸箩圆溜溜的元宝饺子。

李二娘收拾蘸水,顾嬷嬷洗青菜,小谭看火,俞梅坛子里捞酸菜,做了一盆酸菜鱼,炒了一盘麻辣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9/19页)

腐,一盘青菜,凉拌了一盘海带丝。

估摸着时间,李二娘将菜端到正堂,俞有地很快回来,成文成城也回来了,小谭偷偷溜进屋里叫俞荷。

“小姐,快,起来吃饭了!”一边叫一边给俞荷提鞋,嘴里说着夫人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夫人太客气,一定要我们一起吃,顾嬷嬷坚持厨房吃,我替你尝了味道,真美味。你快点。”

俞荷进来,见阿爹大哥小哥阿娘大姐都等她,小脸一红。

“快别站着了,坐下吃饭!”俞有地看着亭亭玉立的小女儿,和颜悦色道。

俞荷跪下给父母磕了头,连忙坐到自己的座位,笑着道:“好久没有和阿爹一起吃饭了。我来看看,阿娘都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

俞有地给她夹了一筷子鱼,李二娘笑着说:“快尝尝,这白面,是专门买来给你包饺子的,晚上试试这边的香米。”

“谢谢阿娘,谢谢阿爹!”俞荷先尝了鱼,鱼肉鲜的掉牙。

李二娘帮忙盛好饺子蘸水,俞荷自然接过来,夹面前的干饺,咬一口,又脆又香。

“阿娘,你做的饭和以前一样好吃。饺子我能吃三十个。”

李二娘脸上笑开了花。

“大妹凉拌的海带丝很好吃,你试试。”成文笑着给俞荷夹了一筷子海带丝。

“真好吃。”俞荷尝了尝,“昆布在北地半斤要一两银子呢!”

“啊,怎么那么贵!”俞梅惊讶道,“妹儿,你在北地一天都干什么呢?”

“跟师父学医,跟师娘开店做买卖,忙得很。北地荒凉不像南方物产丰富。”俞荷放下筷子笑着说。

“吃菜!”俞有地笑着给俞荷夹菜,说道:“俞荷,这边荒地多得很,等会儿让你小哥带着你附近转转,看上那块地买那块。这边水稻一年两熟,一斤米五文钱。鱼虾更便宜。”

阿爹就是偏爱妹妹。

俞梅低头吃饭。

“谢谢阿爹。”俞荷声音带着欢喜,自信道:“既然鱼米便宜,我先买家店铺,再开家米粉作坊,买一块地把我攒了好几年的种子都种上。”

俞有地听了一笑,俞荷这一套下来,要花一两年的时间,看来她是不准备回去。

李二娘也跟着高兴。

吃过饭,俞荷带着顾嬷嬷小谭跟着大名叫张昌武的小张哥,上街找人牙子买店铺,现在快过年了,买铺子正是时候。

李二娘高兴的带着俞梅,两个人切鱼肉,做鱼泥,准备蒸鱼糕做鱼丸。

“阿娘,妹妹来了,你和爹爹真高兴。”俞梅手下不停,明显吃醋。

“对啊。我们俞荷都四五年没回来了,你爹才高兴呢,下午去南镇看那片荒地去了,说要买下来送给俞荷种呢。”

“阿娘,就是荒地一亩也要五六两呢,那块地有一百多亩。”

李二娘没转过弯来,笑着说:“你忘了,家里酱园的收益,你二叔每年给你爹一半,足够了。”

俞荷在西街买了五间上下两层楼的店铺,带一个几十平方的后院,原先店主做酒楼生意,要去永宁开店,锅灶桌椅折价卖给俞荷。

几个人又看了城郊的两个农家院子,占地半亩,要价二百两,俞荷觉得地方小了。

胡明认出张昌武是知县的长随,说起南镇的那一百五十亩荒地。

略有收获,俞荷高兴的回来,鱼糕和鱼丸出锅,李二娘正做糖醋排骨,一锅香米饭老远就闻到了饭香。

“阿娘,我买了西街五间房,准备明天收拾一下,开肥肠羊肉米粉店。”

俞荷吃了高高一碗香米饭,又想着买田种香米,喝茶的俞有地拍出一张纸。

“拿去,那田收拾收拾正好种香米。”

南镇沼泽地一百五十亩,从哪里到哪里,一块四方田地的地契。

“多谢阿爹,您和阿娘,有我们兄妹四个要养活,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我可比你们有钱哦。”

俞荷看了眼哥哥姐姐的脸色,笑着让顾嬷嬷拿钱。

小谭欢欢喜喜抱着钱匣子进来。

俞荷多给了一百两。

“阿爹,多的,给你做私房钱。闲暇时,您买个书,买个笔什么的。”俞荷圆溜溜的眼睛满是调侃。

“谢谢俞荷。”俞有地笑着收了钱。

“阿爹,您不用跟我客气。”俞荷笑眯眯说她要回去做开店计划了。

“去吧!”李二娘笑着说。

俞荷带着纸笔去顾嬷嬷的房间商量,米粉店由顾嬷嬷负责。

“请一对夫妻,顾嬷嬷你看着做米粉,再请两个小二,加上我和小谭,过年没有多少客人,我们应该忙得过来。”

顾嬷嬷盘点店里能用的和要置办的,单独腾出一间房磨米浆放陈米。

她和小谭楼上住一间,其余的四间看情况。

“门口也支两张桌子。”

置办家当用了两天,请到一对叫张超的年轻夫妻住在店里做米浆,正好,他们两个十一二岁的儿子小满和小虫当小二,支客。

腊月十五,陆家平价米粉店正式开业。

李二娘俞梅换一身利落衣裳,跟着来帮忙。

“好吃的肉臊子米粉,一碗五文钱,今天开业大酬宾,两碗只要八文钱!”小满和小虫带着附近的小孩沿街叫卖。

“大家快来尝,快来买啦!”

巳时,成文成城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送来由俞有地亲自书写的金字招牌。

“恭喜妹妹,新店开张!”

“大哥,小哥,快屋里请!”带着围裙的俞荷,笑盈盈请大家屋里坐,阿爹这一波操作太给力了。

接着附近的富户乡绅跟着来恭喜,顺便尝尝这所谓的米粉,羊油做的红油辣椒香而不辣,米粉吃起来又辣又麻,爽滑筋道,难得的好味道。

听说了吗?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在西街开了家米粉店。

走,去尝尝。

只一天,店里座无虚席,不得不再雇人。

安全起见,顾嬷嬷出面,牙行买了两个四十岁的婆子,一个老头带着十二岁的孙子推磨。

顾嬷嬷调味,婆子看着熬汤做羊肉臊子卤肥肠五花肉,张超夫妇只做米粉。

俞荷带着小满和小虫端碗洗碗,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下午店铺关门。

“妹儿,你北地的客栈,也像这人多吗?”

“多,北地我们一碗面卖三十文。”俞荷舒舒服服的泡脚,看着进来的俞梅,道。

“给姐姐说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俞梅一脸好奇的坐在俞荷身边,笑问。

“应该有五千多两。”

“啊,你开店这么赚钱的吗?”俞梅一下坐直了身子,她——

“姐姐也想开店?”

“不不不,我不行。”俞梅连连摆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霸道总裁和女装大佬 黎明坠落 【双性】快穿恋爱脑被主角的白月光巧取豪夺之后 下次一定 清冷美人?不,他是顶级魅魔 亡夫他又活了 人妻攻和大佬受 关于宋总变成猫后还被暗恋这件事 前魔教少主,剑宗卧底中 化龙池巷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