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140-150

140-1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1/19页)

第141章

“小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小谭边喂猫边问,回去晚了,老太太老太爷会不会打人!

“明儿,先看花灯。”

俞荷趴在窗子上看着楼下,街道上人来人往,达州城不愧是北地的政治文化中心,这繁华热闹,一看就让人喜欢,尤其路上官府工匠搭建的花灯白天看着美轮美奂,不知道晚上怎么惊艳。

“明晚还有猜灯谜,舞龙舞狮社火杂耍,通宵达旦。”

“小姐,我听说男女老少都可以出门看花灯,无宵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哦。”

“小谭聪明,都会背诗了。这首诗里说的元夜,就是说的是明天晚上,青年男女相看,也可以约会。”

小谭得意,笑出眯眯眼,也觉得自己聪明,顾嬷嬷让她背的她都记住了。

“喵喵——”

“小姐,花猫也想去看花灯。”

“你可别心软,放它们出去闯祸。”俞荷伸手,花猫扭头就走,看都不看她,目中无人的很。

“小姐,我放它们去唐宫,找它们的朋友。”

“随你。”

——

俞荷被城里此起彼伏的爆竹炸醒,揉着眼睛,推开窗户,天黑蒙蒙的还未亮,远处万家灯火,鞭炮声一家更比一家响亮。

等天微微亮,街上锣鼓喧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声鼎沸。

“好吃的牛羊肉面片啦——”

“香甜的油饼甑糕——”

“锅盔夹馍!”

“量大优惠的菜夹饼!”

听着各家叫卖声,俞荷馋的口水直流,急匆匆洗了把脸,带着小谭跑进人群。

“小姐,你慢点,小心人贩子!”小谭后面急急地追,“这么多的人,走丢了,我找不到你可怎么办!”

“你快点,卖甑糕的阿叔要走远了。”俞荷加快速度,马上就能吃到了。

“小姐,别急,他停那儿了。”小谭一把抓住俞荷,提留着她往甑糕阿叔跟前挤。

“你放开我。”

小谭偏不,买到甑糕俞荷终于老实。

两个人边吃边去看菜夹馍的菜都有什么,有凉拌海带丝,俞荷立刻买了两个。

这又是一条美食街。

“甜胚子,灰豆子,八宝粥,各种菜粥,只要三文钱!”

“新打的黄米糕,又香又甜的粥三文钱一碗了!”

俞荷买了一块黄米糕,又买了两碗又香又甜面糯的灰豆子汤。

“小谭,你吃饱了吗?”俞荷摸摸自己鼓鼓的小肚子,笑问道。

“小姐,还想吃油条和油糕,炸果子。”小谭眼睛看着前面的炸货店,旁边就是香喷喷的肉包子,都闻到味儿了。

“买。”

吃饱饭,俞荷带着小谭跟着街上巡演的社火队,有滑旱船的,有阿叔打扮成女人坐毛驴,也有坐轿子的,每个人脸上都化了浓浓的女妆,看不来真实长相。

“好!”突然前面人群中传来一声吼。

俞荷拔腿追着去看,小谭拿出包袱皮,将买的果子打包好背着,挤进人堆。

原来是狮王争霸。

九张方桌一张叠着一张足足十米高,两只狮子在三米高空抢绣球,惊险又刺激。

“好!”

天哪,狮子还往上走,小谭捂住

自己的眼睛,好害怕耍狮子的两个人一脚踩空了。

“小谭,快看,到第五层了!”

“小谭,红狮抢到绣球了。”

小谭赶紧睁开眼睛,她看的要晕了——小姐怎么这么兴奋,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往日的稳重呢?

“黄狮,加油!”俞荷攥着拳头,大声喊道,真刺激,这头狮子外观雄浑,脚步稳健,威风凛凛。

“好看!”

眼看着引狮人爬到了最顶层,挥舞绣球,两个狮子对峙了一阵,黄狮一跃而起——

“好!”黄狮先站在了第九张桌子上,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

“快看,红狮子也准备跳了!”

“好好好——成了!”

咚咚咚的鼓点更密,锵锵锵的锣声更急,周围人一片叫好声。

“啊,怎么——黄狮站到红狮身上去了!”

“今年的狮子真有看头。”

“真不错。”

“晚上的舞龙花灯让人更期待了!”

俞荷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两个狮子边舞边从一张张桌子上下来,反而上去容易下来难。

两个狮子安全落地,俞荷紧张的手心出了一层汗。

紧密的鼓点又起,另一对狮子表演开始了。

“小姐,我们走吧!”

“走,精彩是精彩,看着太危险了。”

“是啊是啊,要是真刀真枪的打仗,我才不怕呢!”小谭紧紧地捂住扑通扑通的胸口,那么高,看着吓死半个人呢。

吃了饭,下午休息。

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俞荷听着外面热闹的欢呼,去看,一条接一条的火龙由远及近,映的天边通亮。

“看灯啦!”

小谭抓起俞荷,下楼,追着火龙跑,“小姐,这火龙是真的!”

“我们站这里看。”俞荷也发现了,这是两条真火龙,稻草扎的不知道用的什么燃料能管好长时间。

火龙经过,一条条纸糊的舞龙显世,后面跟着龙灯队,火笼队,花灯队。

看得见的都是人,好像一城的人都出动了,摩肩接踵,比肩迭迹,热闹非凡。

俞荷跟着人群往前一路到了猜灯谜换花灯的开阔广场。

“套圈,套圈了,十个圈,只要九文钱,客人套中什么拿什么!”一个大胡子壮汉,站在高高的椅子上喊道,俞荷后面的人群立刻围了上去。

“小姐,快,我们也去看看!”小谭一把拉着俞荷跑,俞荷手臂上一看,好家伙她手腕上被绑了绳子。

三下五除二挤进人群,套圈的地上画了方格,土陶彩绘做的十二生肖,大小不同,一个个活灵活现,四周围了三圈点燃的花灯,散发着红橙黄绿青蓝紫光,更漂亮。

“客人,看上什么,可以三文钱两个竹圈试试手气!”卖竹圈的姑娘一身马面裙,笑盈盈的走到了俞荷这边。

“谢谢姐姐。”

俞荷花九文钱买了十个圈,跃跃欲试。

“小姐,今年是狗年,你套那只巴掌大的小狗!”小谭指挥着。

“那只,就那只,离我们最近。”

“好。”俞荷一连甩出去三个圈都没中,看着近,怎么套不中呢!

“小姐,我来试试!”小谭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2/19页)

手腕的力量,咚的过去,小狗子被砸翻了肚皮,还好没破,要不然要赔呢。

“小谭,还是我来,我就不相信了,我还套不中一个小狗狗!”俞荷重燃斗志,也手腕用力将竹圈甩出去,差一点点,竹圈滚到了一边。

这玩意儿,有点意思呀!

唰唰唰,都没中。

“还剩两个圈了,我得考虑一下。”小谭在一旁偷笑,哈哈,小姐套不中。

“哦——NO!”

又没中。

“圈圈阿姐,再给我买十个竹圈——”旁边突然伸过来一只手,轻轻的将她剩下的这一个竹圈抛了出去。

吧嗒,小狗狗牢牢地落在竹圈里。

“好寓意!”一身玄色大氅的赵槿,看着这对傻眼的主仆,笑道。

“小王爷——”俞荷回神,惊喜的看着赵槿,就要行礼。

赵槿笑道:“免礼!”

“小王爷安,您这是要去盛京吗?我师父师娘在北地还是回盛京了。”

卖竹圈的姑娘脚步顿住,悄悄退了回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围的人都散了。

赵槿看了眼城墙上辉煌的龙灯,回道:“本王不去盛京。你师父师娘还在北地,今年北地大雪,多地房屋垮塌,百姓受损严重,堂姑父要协助父王安排赈灾事宜。”

“多谢小王爷告知,师父师娘无事就好。”

“我看了你给你师父写的信。”赵槿突然偏过头,低声道。

“喔?”

是两份吗?

有没有启发?

然后呢!

“威锋,刚生了一只狗崽,你要不要养?”赵槿俯视着小姑娘圆乎乎的鼻头,淡问。

俞荷本能摇头,她有小旋风了,人不可以喜新厌旧。

“小王爷,我有狗。”俞荷小声的说,发现灯火通明的大道上就他们三个人。

怎么从套圈那儿走出来了,不行,她还要去看灯猜灯谜。

赵槿示意周定将他套中的小狗彩陶拿上来,道:“你路上小心,不要贪玩,早点回去!”

“是,小王爷您放心,我不会丢的。”俞荷故意露出手腕上的花绳,晃了晃。

小谭吓得垂着脑袋,捂住脸。

“好!”赵槿冷冷的扫了小谭一眼,转身走了。

目送他们走远,俞荷连忙将手里的小狗递给小谭,急道:“小谭,快快快,我们去猜灯谜,拿花灯,这次,我一定要自己赢个彩头!”

“小姐,我,对不起!”小谭汗津津道歉,想起森严的死士规矩。

“你不就是力气太大,浪费了我一个圈圈嘛,何至于要你道歉。

好姐妹,咱们来快点,马上子时,我怕街上的游戏要结束了。”

“我还没玩够呢!小谭,快点——”俞荷拉着小谭往前冲。

猜灯谜的小摊,气氛正高,白胡子老爷爷拿出又一个谜面——“有言在先寸土不让,打一字!”

“我,我会,是——诗词的诗,《诗经》的诗!”俞荷高高举手,兴奋的说。

“哈哈哈,这位小友,猜对了,这只宝莲灯,归小姐了!”

“谢谢,谢谢!”俞荷提着好看的莲花灯,左看右看,美美美。

噢耶!

总算赢了一回。

“恭喜小姐,请跟小人到这边结账。”等她安静下来,一旁的小二恭敬的请俞荷去旁边结账。

骗子!小谭拳头硬了。

俞荷用一百五十文买了这盏莲花灯,又买了两只水上放的河灯。

“谢谢惠顾。”小二真诚道谢。

……

“走吧,去放河灯。我们来比一比,看我们两个人谁放的远。”俞荷一笑,先跑了。

跑着跑着,俞荷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红红火火的宝莲灯,这个元宵节,恐要终生难忘了。

刺激又好玩!

第142章

龙威镖局正月十五正式接单。

俞荷从官府买了六百棵桃树,从种子店买了二百棵,又从其他小贩手里买了一百五十棵。

俞荷去码头向张豪存辞行,交给他一份信让他转交给张全知。

“延州的生意,还要张大哥多多提携。”

“小掌柜,您是家主的贵客,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的生意。粉条生意您信任我们,愿意交给我们打理,家主很高兴。让我带他向你问好。”张豪存笑着说,家里龙凤胎还等小掌柜取大名。

“张大哥客气。有劳您了!”

“小掌柜,慢走,以后走水路或者带货,您带个话就行。”

俞荷回来,龙威镖局已经收拾好镖车,俞荷小谭跟在他们的车队后面,十天后到了白水镇,正好二月初一。

“大哥,你怎么还在家?”俞荷敲门,看见拄着拐杖开门的俞成文,吃了一惊。

“腊月,放假回来的时候路上摔了一跤,腿受伤了。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成文开门将俞荷放了进来,接着龙威镖局进来卸镖车,铺摆了半院子的桃树苗。

马三面俞老头顾嬷嬷从酱园赶回来,做了一锅面条,请大家吃个便饭。

俞荷结了账,送走押镖的人,张杏余存山婆娘带着一群人来看热闹。

“俞荷,你买这么多树苗,种哪里?”

“种东林山脚我新买的地里,到时候请婶子们都来帮忙,一天二十文工钱。”

“好好好,那你一定要叫我们。”

“俞荷你路上辛苦,好好休息,等你开始种地,一定请我们。”

几个人跟着余存山婆娘忙走了,马三面请张杏屋里喝茶。

“阿奶,我去达州,给我们的粉条联系了一个长期的卖家,那三十亩地我今年都要种洋芋,留着冬天做粉条。又找了两只猫回来,放在酱

园抓老鼠。“俞荷乖乖坐着,解释道。

小谭会意,立刻将食篮里的两只猫放出来,喵喵喵屋里都是猫叫。

“俞荷,你太能干了,这猫真好看。花了不少钱吧!”张杏一看就喜欢上了猫。

“是挺贵的。”俞荷笑着点点头,“酱园的老鼠吃粮食太凶,放夹子和药,成效不大。”

“大哥,你进来,我给你把个脉。”俞荷放下茶杯,让小谭把俞成文扶进来。

小谭哪里是扶,直接将人抓进来。

俞荷给他两边手腕都搭了脉,冷笑一声,道:“大哥,你说说,腿受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杏见马三面拉下脸,赶忙道:“我突然想起来锅里还煮着肉,俞荷,你种树,我们全家都去帮忙的。”

“好,明后天我叫您和族长爷。”

等张杏走了,小谭连忙跟着溜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3/19页)

后院喂马,马三面娓娓道来。

“李秉昆升了永明府知府,他的长女早先被人退婚,他家对你大哥有意,你父和李大人说过,不过,等李大人升了官,白屏白夫人不愿意了。

这回,李玉纠缠你大哥,被邵家的三公子看见,在他回来的路上找人打了你大哥。邵家嫡支,在盛京是二品侯爵,更是太子妃的母族。”

“要不是你请了两个小哥给你大哥当书童,你哥小命儿都要没了。”

“大哥,是什么意思?”俞荷沉声问道。

“我准备出门游学,等明年八月再回来参加乡试。”俞成文被妹妹看得低了头。

“我问的是,你想娶李玉吗?”俞荷再强调一遍。

“不。我对她没感情。当时只是大人之间的戏言而已。”俞成文认真回答了妹妹的问题。

“那你去万县,等腿好了,再去永宁读书,明年回来考试。我问过了,坐陆家的船五天就能到。”

马三面俞成文婆孙两个看着板着脸走了的俞荷,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谁才是大人,这个家谁做主!

唬住人,俞荷偷笑着厨房倒水洗脸洗手,去酱园看小谭给猫搭窝。

“走,我们去河里给抓几条小鱼,它们路上受委屈了。”回家是不能回家,不然阿奶和大哥想起和她算账,她要挨骂的。

俞荷小谭拿着渔网下好,一人拿着一根自制钓竿,坐在江边钓鱼,夕阳的余晖下去,她们才收网回来。

小谭把几条大鱼交给做饭的李凤丽,拿着半盆小鱼喂花猫和小黑。

马三面顾嬷嬷做的肉臊子面,俞荷和小谭端着碗来酱园,她们吃素,看两只猫吃鱼。

第二天,俞荷请人去三十亩地散粪,小谭顾嬷嬷马三面成文俞老头,在家削洋芋块拌上草木灰准备种。

花了三天把洋芋种好,请人将桃树种在洋芋地,二月底,房子旁边两亩地种上辣椒,俞荷总算有时间休息。

“小掌柜,你放心,我们每天去地里看着。”吴桂花笑着说。

“有劳吴婶,要是你们不愿意在这边待,可以去万县置地买房,看我阿爹的面子,没有人敢欺负你。”

“多谢小掌柜,我们再忍几年,那老东西总有老死的一天。”

“那好,有困难,你和我说。”

“谢谢小掌柜关心。”

水路通了,陆管家来俞家送礼,俞成文才知道只有他去万县,妹妹不去。

“俞荷,阿爹天天念叨你,你跟我去万县吧!”俞成文苦口婆心的劝。

“我要替我爹在阿爷阿奶跟前尽孝,你和阿爹说,我这两年要大干一场,他想我了,记得给我写信。也告诉他,猫我自己找了。”

小妹这张嘴,巴巴都是道理。

俞成文跟着陆管家走了,受伤的小吴哥和小张哥被家里辱骂排挤,也跟着一起去万县。

俞荷将四人送上船,慢慢走回来,米皮店加了麻辣粉,现在人满为患。

这间房没人租,要不,她继续开?

“二哥,杂货店我正备货,你拿桌子板凳先摆着,这人也太多了。”

“好。那我先摆摊。一碗全套的臊子肥肠排骨麻辣粉,三十几文,吃的人还这么多。幸好每天只卖五十碗。不然更忙。”

“人越多越好,名声打出去,冬天才能挣到钱。二哥你加油干,我卖粉条就全靠你了。”

俞荷回家,叫上阿爷帮忙泡米,准备做米粉试试。

因为开店,俞老头又买了两头毛驴换着磨米浆,泡了一天的米和水一比一混合,后院生大锅用蒸笼蒸米皮,再挂到绳子上晾开,不沾手切成宽粉,放在大笸箩里完全晒干。

吃的时候泡软再用鸡汤煮,配上各种调料,方便又好携带。

等头茬宽米粉做好,俞荷做了一锅臊子汤煮酸辣米粉。

三人吃了都觉得这宽的米粉好吃,又跟粉条还不一样。

“阿爷,阿奶,你们这几年的陈粮,我怕要给你们用光了。”

“你随便用,正好腾出地方装新粮。你爹名下还有一百亩的地,要不要阿奶给你借钱,你都买成地。”马三面收好手绢,笑着说。

“阿奶,我有钱呢。等我将来去万县,再买个一百亩的小庄子。”

这样也好,俞荷说亲不定在哪里,她在哪里地买到哪里也方便。

“孩儿娘,你听说了吗?俞荷又要请人,明天早上去俞家上工,每天二十文工钱。”俞有亮提着锄头回来就说。

他今天去地里帮忙除草,吴大汉看的紧,妻子去俞荷家做工,总要比地里干活要轻松些。

“我带着孩子去报名了。说是俞荷要开米粉作坊,做米粉在后院,晾米粉在旁边那一亩地里。我回来的时俞有才正领着人泡米,泡了五大缸,说要是人来的多,还要从别的村叫人。”

张杏也和俞耿说俞荷请人做米粉的事,做出来的米粉她看了,想一想,自家也能做。

“酱油作坊不用说,吴大汉请了十个人帮忙锄地,米粉作坊要三十个人,这俞荷在外面两年,买地又买树,真的赚到钱了。”

俞耿点头,他在意的是邓家的关系,俞荷未来婆家的门第,以及俞成文成义成城三兄弟书能读到哪里,他们族里能不能出一个一门四杰的佳话。

没两天,俞耿县里回来,新上任的知县叫杨钊,说过两天来俞家村拜访,还和他说起和俞有地当初倒数第一二名的举试。

马三面俞老头俞有粮准备着接待杨知县的事,俞荷小谭顾嬷嬷三个后院看着做米粉。

一袋袋的干米粉,存了三间正屋,是时候去安城拜访了。

春光正好,俞荷带着小谭赶着马车走陆路,去安城路上花了三天时间。

客栈里住了一夜,俞荷第二天早上换好女装,小心的捣鼓自己的脸。

“小姐,你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故意把白皮画的黄暗,施了什么障眼法,除了一双葡萄大眼睛没变,小姐几乎像变了一个人,丑死了。

“这叫化妆术。”俞荷自己很满意,也给小谭脸上鼓捣了一番。

陆锡安领着妻子王玉瑶和两个孩子,在大门口等俞荷。

陆锡安看到一个人脸上这么大的变化,惊讶的合不拢嘴,没必要吧。

小妹妹不都爱美吗?

“陆大哥,大嫂,小妹这厢有礼了!”

王玉瑶立刻回神,丈夫这结拜妹妹长得也太……太难看了!

“遇荷妹妹,快屋里请,你陆大哥时常念叨当初多亏你帮忙,才把酒楼和食铺开开,置办了这偌大一份的家业。”

王玉瑶彻底心安,这样的人,丈夫只当恩人,她跟着当菩萨供着就行。

她看,说那些话分明是王心瑶和大舅母不安好心,撺掇她和丈夫不和才是真。

陆锡安准备了一大桌海鲜大餐,俞荷忍着王玉瑶的好心夹菜,吃的有些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4/19页)

“妹妹,你是读书人,你看着,给你侄子侄女取个大名,将来我也送大宝去夺个功名。”

陆锡安这话一出,空气凝结,王玉瑶狠狠地拉了拉他的胳膊,她爹还是知县,怎么不让阿爹给孩子取个名字。

王玉瑶一双眼睛只盯着俞荷,这小妹子到底有多大能耐,让陆锡安如此看重。

“大哥,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话吗?”不要很快接受招安。

“记着呢。劳烦妹妹给孩子取个名字。”陆锡安笑着,坚持道。

怎么这么犟的人呢!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男孩就叫陆景衡,女孩叫景仪。”

俞荷想了想,解释道:“衡,是先人衡量智慧的工具,这字中间由“鱼”和“大”字组成,其中鱼象征着喜水,也是父承子业,而“大”字则暗示着事业有成。

而景仪,取自‘端闱壮丽,羽卫骁腾,天仪乐晔,如日之昇。’希望侄女不坠陆大哥风华,继承嫂夫人蕙质兰心,秀外慧中。”

这孩子好会说话,看起来真像个神棍,莫非,她真猜对了,她得丈夫重视,也是因为她这方面的能力吗?

这时候,王玉瑶欢喜从脸上带了出来,夸道:“小妹,真聪明,还会说话。你陆大哥一天忙的不着家,还希望小妹有时间多来家里住。陪陪我和你两个侄儿。”

转过头又对陆锡安说,“夫君,妹妹这两个名字取的真好。大宝以后就叫景衡,小宝就叫景仪了。”

俞荷知道,陆夫人这关总算是过了。有这两个名字在,以后也不怕她多想。

“多谢俞荷妹妹起名。我家的龙凤胎以后就叫陆景衡,陆景仪。”

“不谢。陆大哥抬举了。”

陆锡安打发王玉瑶和景衡景仪出去玩,笑着说:“妹儿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知道伯父叫了你几次,你才从北地回来,这次,又带了什么货?”

“小谭,去取一斤米粉,让陆大哥看看!”

小谭听令出门,陆锡安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很久,问道:“这就是你师父给你的人?看得出来,是个高手。”

“是。小谭力大无穷,骑射也不错。去年北地打虎救主的就是她!”

陆锡安冷着脸说,“而你就是那个主。你说,我要是和伯父说了,他会不会立刻让你去万县!”

“我爹知道。”

第143章

三月三,上巳节,杨钊带着县衙一众官吏来俞荷家拜访。

被叫去作陪的俞耿回来,躺椅上笑着想,俞荷家这次接待了新知县,能保俞家村这三年平安无事,无人敢惹。

和俞耿不一样,马三面一想到知县杨钊执晚辈礼,就有些心虚,再一想他拿来的年礼,就把家里的辣椒酱,腌菜,米粉,粉条,腊肉排骨等一股脑儿让俞有钱给送县衙去。

借着这次县里官员更替,俞有钱把他五百多两的东街大院子卖了,买下了他卖烤鸭的店面和后院,准备踏踏实实开店陪龙龙和小兰花读书。

“小掌柜有杨知县撑腰,我们也不怕那老东西敢来找她的麻烦。”吴桂花忙了一天,心里大石头一落,藏不住的高兴。

“就是,等杨知县安稳了,阿爹,我们去县衙告状。”吴新伟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有冲劲的年纪,抢着说。

“我们不去。”吴大汉严肃道,“我们现在受雇于人,不能带累了小东家。”

“对,我们一家只是短工,是自由身。与名声无碍,你看村里多少人想跟着小东家做事。也不耽误你娶媳妇,你姐嫁人。”吴桂花给孩子分析利弊,掰碎了讲道理。

“这样安稳的日子,几辈子修来的的福气。你们三个可要老老实实干活,做事。”

“是,阿娘。”吴新伟想一想,是这个道理。他们一家跟着小东家,比有些村里的富户都有面儿。

“好孩子。”

——

小谭看这一车的东西,有些想不明白,直接问道:“这陆家主,对小姐,还真有几分当兄长的样子。孩子的名字应该是长辈取的,都让你取。又给了这一车礼。”

“小姐,我问了,十斤茶叶要二十两呢!”小谭看着俞荷小声的说。

“陆家主这好眼光,就够一般人几辈子的学。”

俞荷睁开眼睛,笑说:“他重情义,守承诺,我自然也一样。这俩孩子我给取的名字,将来还不得照顾一二。”

小谭一下火了,道:“没想到,他不安好心。”

俞荷笑着说,“你不觉得他太抬举我了吗?我一个十二岁的小妹妹说话,他就信。”

“小姐聪明过人,算无遗策,能干着呢。再说了我们江湖人只讲能力,不讲年龄。算他小子有眼光。况且,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沾惹上江湖恩怨,分分钟能让他灭族。

小姐,你可是师父的徒弟,老爷的嫡女,皇帝面前都报了名号的人物。”

俞荷捂嘴笑,这话她连想都不敢想。

“多谢小谭这样夸我,我会骄傲。”

“小姐高兴就好。我说的可是实话。”

小谭小嘴巴巴说起陆家的丰盛的饭菜,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一只鲍鱼多少钱,一个帝王蟹又要多少钱。

皇帝都没有陆家生活奢侈。

俞荷回到白水镇特意去赵家书店,买了两套小儿入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分别写上陆景衡,陆景仪的名字,又买了两刀上等宣纸,两套文房四宝,来码头带给陆家的船。

“多谢小掌柜,家主肯定高兴。”

“有劳您了。”

小谭不明白,小姐此举又是何意?

“既给他们取了名字,有了牵绊,我也要尽到教导之责,免得将来后悔。”

陆家主当真奸猾,欺负小姐心善。

三天后一条看不到幌子的空船,停在了村口的码头,俞荷家的米粉和粉条全部卖出,雇工们帮忙搬了一早上,中午船就开走了。

“阿奶,给你分钱。一斤米粉卖二十五文,有我们家粮食的七文。五千斤给你三十五两。还有洋芋粉,一斤300文,我卖出去一千斤。”

“阿奶,这钱,你数数。”俞荷把钱递给马三面,笑着说。

“我要这钱干嘛。家里的地都是你爹挣的。你二叔三叔一点忙都没帮。钱,你和你爹分去。”马三面总算说了句公道话。

俞荷觉得这比她赚钱让人高兴。

“那,阿奶,这二十两,给你和阿爷做零花。陆家给的海参鲍鱼,你也别省着,大家一起吃才香。”俞荷强塞给马三面二十两银票。

攀着自家阿奶的膝盖,俞荷笑着说:“陆大哥给了我一盒珍珠。大的我给我师娘送去了。小的,我让三叔找工匠,给大家一人做两件首饰。”

“这陆家主也太大方了。你小心行事,别带累了你父兄。”

阿奶这算是提醒她了。

“阿奶,我知道了。小珍珠不值钱,就图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5/19页)

稀奇有趣。”

她这名字取的,人差点跟着飘了——陆锡安好手段。

长了记性,俞荷专心带着大家后院做米粉。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俞荷将旁边地里半亩辣椒移栽到地里,专门挖了地窖防止泡的米发酸,搭棚子,坐了十口开放式锅灶,蒸米粉,晒米粉。

后院专门腾空,吴新伟几个青年一天到晚赶着四匹马两头毛驴换着磨米浆。

吴桂花带着村里雇来的二十四个婶子及媳妇分两班倒蒸米粉,晒米粉,一天能做五百斤干米粉。

陆家的船七天一趟,将这些米粉运到北方各处,一斤卖一百文到三百文不等。

俞荷将张全知给她的信放到一旁,米粉一推出在北方很受欢迎,每家都要买个一两斤解馋,定边客栈一碗羊肉米粉卖一百八十文。

米粉又让陆家大赚一笔。

“小姐,要是我们自己有船就好了,钱都让陆家赚了。”

俞荷拨了拨算盘,笑着说:“所以,圣上重农抑商是对的。我呢,就赚点辛苦钱。”

她和阿奶连收点陆家的小珍珠都顾虑重重,人比人得扔。

那就干脆不比了!

“走吧,我昨天看树上的桃有能吃的了,去瞅瞅。”

“走走走,去吃桃。”

俞荷带着小谭大门里进来,铺面的热气,一亩半地搭的架子上都是竹子做的竹席,晒得全是米粉。

现在天气热,早上和晚上做,中午休息。

院里就吴桂花一个人靠着柱子打盹。

俞荷和小谭轻手轻脚经过,都没醒,可见是累着了。

“小姐,那个红了。”小谭左右转了一圈,发现树顶上一个粉红粉红拳头大小,应该能吃了。

“我试试。”俞荷取来竹竿,一敲,桃子就顺着竿落进了小谭的手里。

俞荷摘了一个青的,很脆,略带点甜味,“再过五天,这棵树上的都能吃了。”

两个人在另一个树下找了一圈,找到几个带红的,一人摘了两个。

“小姐,我去洗。”

“好。”

俞荷坐下给张全知写回信,又给丹慧写了蒸米面皮的方法,问了朝云几个的进步,说了些勉励的话,装在信封里封好。

都等着吧,粉条的生意,不会让陆家占便宜。

张全知接到信,笑着和杜泽端说:“哎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小东家眼热别人的买卖。她教丹慧杜婆子多米面皮的方法,也想挣米粉的钱。可大米运到北方本就贵,米皮一碗得卖三五十文才够本钱。”

“张叔,婶子和嫂子也忙不过来,今年夏天,只奶茶店一项就够她们忙。”香豆天天跟着丹慧嫂子忙的焦头烂额。

“那是我留了心机,没告诉小东家,我们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等过年的时候,他打算去白水县一趟,亲自和小东家请功。

小东家回家,邓三婶反而重视起她留下的摊子,加上开年他们马帮不计成本帮忙往各县运粮,粮食价钱公道,很受百姓的欢迎。

接着三四月,各种药材,红枣,杂粮,百姓们抢着往他这里卖。

出乎意料,陆家粮食店在延州各县站稳了脚跟。

“全叔,要是米粉,本身就是小东家做的呢?”杜泽端突然说,那他们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一斤进价八十文,卖出去一百文,路上的损失车马费,算下来,净利润只有几文。要是我们从源头进货,那利润都是我们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千亿未婚妻空降冰帝之后 放手后,黑月光为我发了疯 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