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30-40(第1/15页)
第31章
寒心
三朝回门,太子亲自陪着郭锦秋回昌国公府,此举让许多暗自观望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在许多人看来,素有贤名的皇后娘娘会公开表态维护太子妃,还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
可是太子小小年纪,就被要求娶一个比他年长三岁,而且还父母双亡、名声不佳的女子为太子妃,肯定难免会有情绪。
却没料到太子竟然如此给太子妃面子,亲自陪太子妃回门不说,看上去毫不勉强,回门礼也准备得十分丰厚,待昌国公众人客气有礼,没半点架子。
这俨然是太子对太子妃十分满意,才会有的反应,让人看着十分不解。
昌国公府的人对此当然是相当惊喜,不管怎样,他们郭家能出一位太子妃,可在极大程度上挽回郭家因老昌国公和郭长平双双战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原本新任昌国公等人都有些担心,担心这桩亲事是由皇上定下的,会中宫与太子对太子妃的人选不满,毕竟皇后之前还在宫中举办声势浩大的赏花会,为太子选妃。
这也让郭家上下再次确定,他们郭家当年所做选择没错,皇上、皇后、太子都是重情重义的厚道人,值得他们郭家效忠。
即便在皇上选二房六姑娘为太子妃的旨意下达后,就有幕僚为新任昌国公分析过年皇上此举的用意。
但是在现任昌国公看来,皇上在郭家当前的情况下,没有落井下石,还充分展现出他对郭家的重视,也不吝对外宣扬郭家的功绩,更不曾在背后对郭家军做什么手脚,就已经很好了。
毕竟他们郭家在前朝时,可谓是受够了一边被疑功高盖主,一边还需防备来自背后的黑手,他们郭家人真正死在异族手上的,还没有死在被他们所效忠的朝廷手上的多。
“……这园中的景致,肯定远远比不上宫中御花园,不过在下平日里打理得还算精心,看着倒也别有一番……”
“……我就看不惯你这幅好像受了委屈的样子,祖父战亡的遗泽,都被你姐、你们二房占了去,你一个克尽六亲的天煞孤……”
正在为太子介绍昌国公府后花园的景致,就听到一旁的假山后,传出这道透着毫不掩饰的恶意的声音。
昌国公脸色骤变的同时,太子本挂着温和笑容的脸,也随之冷了下去,听出对方骂的人是谁,他迅速往假山后走去,周围众人自是随即跟了上去。
绕到假山后的另一侧,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三个八九岁的孩子,将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摁倒在地的一幕。
看到突然出现的昌国公等人,那三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迅速松开被他们压在身下的小孩,神色慌张的站在一旁。
太子冷着脸上前,伸手抱起有些狼狈的小孩,语气温和得问道。
“你是小昭吧?”
见小孩目光平静的看着他,轻轻点了下头,丝毫没有被欺负的孩子会有的反应,显然是因对此已习以为常,太子觉得嗓子有些发酸。
“我听你姐提起过你,我是你姐夫。”
昌国公满脸羞愧和尴尬的开口请罪,“都怪在下疏于管教内宅,方才出现此等恶劣行径,还请殿下恕罪。”
昌国公平日里基本不怎么过问后宅之事,是真没想到府中竟然还存在这种乱象,如今还被太子看个正着。
最重要的是,被堂兄弟欺凌的孩子,正是二房仅剩的一个男丁。
太子已彻底明白他母后当初跟他说得那些,在遭遇至亲接连离世的惨痛打击后,不仅太子妃一个女子饱受非议,连她这个年幼的弟弟,也需遭受这等苛待,连本该想到关照的堂兄弟,都将其视作天煞孤星。
可他此刻再怎么生气和愤怒,也不能在这种时间和场合表现出来。
“昌国公言重了,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难免会跟着外人人云亦云罢了,孤本来还有一事没来得及说,来时母后曾嘱咐过,说小昭年幼,留他在贵府,太子妃难免会日夜挂念,便让我们夫妻将他带回宫中,好与他姐姐作伴。”
郭锦照闻言,顿时双眼晶亮,总算透出些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该有的活泼,又有些不敢相信,小心求证道。
“姐夫,我真的还可以和姐姐在一起吗?”
太子语气肯定的回道,“当然可以。”
昌国公张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却只能作罢,二房就剩下姐弟两人,他虽有心亲自抚养二房的这个侄子,可是让太子亲眼看到这个孩子被堂兄弟欺凌的场景后,想必太子和太子妃都不会再相信他。
昌国公府的四老爷却没这个认知,赶紧出声婉拒。
“多谢皇后娘娘和太子的美意,只是小昭毕竟姓郭,虽然没了父母,却有我们这些叔伯至亲尚在,定能将他好好抚养长大,以慰他父母的在天之灵,岂有让他姐姐一家帮忙养育的道理?”
说到底,还是面子问题,可他既然知道要面子,早干嘛去了?
本就强忍着怒意的太子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孤这个姐夫一家,与寻常人家一样吗?朝堂上的诸位大人时常以天下百姓,皆为父皇、母后的子民为由,让他们从私库拿钱解子民之忧,既然孤的父皇母后能负担那么多的子民,为何不能加孤的妻弟一个?”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无言以对,昌国公本人甚至还松了口气,还好太子给府上留面子,没有提及刚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发生的欺凌事件。
“殿下说得对,锦昭能入宫,是我郭氏上下的荣幸,多谢殿下的厚爱!”
等到正在应酬昌国公府女眷的郭锦秋得知的消息时,将郭锦昭带入宫中抚养一事,已成定局。
昌国公夫人难掩羞愧的向侄女赔罪,“都怪我管家不严,又大意,才没及时发现府上竟然出这等乌七八糟的事,让小昭受了委屈,娘娘请放心,我一定会严查此事,重惩那些没有情义的东西。”
郭锦秋神色淡然的回道,“大伯母言重了,府上人多事杂,大伯母太过忙碌,偶有疏忽,乃是在所难免,不过常言道,树大分枝,祖父已去,家中这几房,何不早些分清楚了。”
不仅昌国公夫人难掩惊愕,在场的其他郭氏女眷也都深感震惊。
她们怎么也没想到,过去一直端庄有礼、性格温柔和顺的六姑娘,在成为太子妃后,骤然变得这般强势。
得知她弟弟被堂兄弟欺凌了,直接提议让昌国公府分家,更关键的是,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子妃,说话的份量今非昔比,连昌国公都要慎重考虑。
郭四夫人强笑着回道,“娘娘说笑了,府上老夫人还在,哪有提分家的道理?”
昌国公府的大房和二房,是老昌国公的原配一系,四房和七房,出自继室,也就是现在的老夫人,其他几房都是庶出。
郭家选择归附,接受大安的封赏后,现任昌国公便带着老夫人进京,住进皇上赏赐的国公府中,很有些上京为质的意思。
除此之外,一同进京的还有四房、六房、七房,剩下的二房、三房、五房,都留在了边关。
进京的几房,除了将几个年龄较大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30-40(第2/15页)
儿子留在边关的长房,其余都是些选择安享富贵,没有什么能力的平庸之辈。
进京住了近两年,郭锦秋当然了解府中情况,知道四房与七房的人,仗着有老夫人撑腰,在府中嚣张跋扈得很。
在她成为太子妃之前,她也曾面对来自那两房人的冷言冷语,接到选她做太子妃的圣旨后,又听了许多酸言酸语。
他们这么对她,郭锦秋还能忍,但是他们欺凌她的弟弟,让她实在忍不了。
“四婶,老夫人是个什么身份来历,大家心里都有数,何必现在还要扯她做幌子?我们长房、二房愿意认她,她才能是老夫人,要不然,她只不过是个贵妾而已,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放纵你们四房、七房一错再错,坏了郭氏家风,有什么资格继续在府上当老夫人?”
这番毫不掩饰其嘲讽和咄咄逼人的质问一出,顿令场上变得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到极至,众人都不知该如何回话。
老夫人本是老昌国公的妾室之一,只因她是原配的表妹,又有着在艰难时期,悉心照顾身受重伤的老昌国公的情分在,才在原配去世后,默认扶她做继室。
只是按照历朝律法,扶妾为正乃是违之举,虽说是民不举官不究,但是讲究的人家都知道这是不合规的举动。
何况老昌国公没给老夫人请封诰命,现任昌国公不是对方的亲儿子,更不会为其请封诰命,她*自己的两个儿子,这辈子都没为她请封诰命的能耐,她的身份也就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状态。
何锦秋与这位名义上的祖母之间,素来只有面子情,慑于二房郭长平在郭家军中的实际继承人地位,对方也不敢对二房怎样。
直到她与弟弟在短时间内,接连遭受失去父母双亲的打击,那些人认为他们二房彻底没了前程,才在他们姐弟面前毫不掩饰的露出自己的恶意。
郭锦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切身体会到了何为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对昌国公府的这些所谓的血缘亲人,有了最为深刻的了解,也彻底寒心。
直到皇上、皇后、太子相继出面,将她们姐弟从无望的深渊拉出来,公开给他们撑腰,郭锦秋才发现,有些时候,因利益而结缘,可能比以血缘为纽带的亲缘更可靠、更值得珍重。
所以她在听说太子已经提出,要将她弟弟接入东宫和她作伴后,这个住了近两年的昌国公府,在她心中已变得毫无份量。
而那些人,在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沾二房光、占二房的无数便宜,还嫌不够,如今竟因没能分享到她父亲战亡的遗泽,就欺凌她弟弟,她当然不会轻轻放过。
说什么她祖父的遗泽,谁都知道,她祖父所留下的最大遗泽,就是世袭罔替的昌国公之位,与旁人何干,能被那些人所觊觎的,只有她父亲的遗泽而已。
这趟回门之行,在双方的共同维持下,终以还算各谐的状态体面收尾。
离开昌国公府后,太子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在昌国公府上假传母后的懿旨,义正言辞的提出要将小舅子接进宫,可事实上,他父皇和后母后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他只好赶紧补救,派人先一步回宫,分别向皇上和皇后说明情况。
柳明月收到消息时,着实感到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在郭锦秋已经成为太子的情况下,她弟弟竟然在昌国公府内,遭受堂兄弟的欺凌。
重点是,那些人应该知道这天是太子妃的回门日,都敢如此行事,以至于被太子亲自抓个正着,可见他们平时只会做得更过分。
对于接太子妃的弟弟进宫抚养一事,柳明月当然没什么意见。
虽说养孩子需要承担责任,麻烦了些,但是宫里有的是人使唤,又有孩子的亲姐姐在,实际上轮不到她亲自操多少心。
皇上也持相似想法,甚至可以说是比谁都欢迎郭锦昭的到来,因为这对他的筹谋而言,可谓是‘买一送一’,他又能借机刷一波声望,拉拢更多人心了,尤其是郭家军的军心。
所以当各怀心思的两人在见到郭锦昭时,都表现得十分慈爱,分别赏出许多东西,让心中充满忐忑和紧张的郭锦昭安心不少。
小小年纪就经历的巨大家庭变故,让郭锦昭得以快速成长,他很担心自己进,会给姐姐带来麻烦,惹得宫中贵人不喜,可他实在很想与姐姐在一起,再加上太子姐夫对他很好,他才不舍拒绝。
不管是皇上的政治考量,还是柳明月出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做事习惯,当下想的都是要好好养大这个可怜的孩子,而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世上还有个说法,无心插柳柳成荫。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订阅、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
感谢在2024-08-08 23:12:18~2024-08-09 19:42: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蓉陌陌33瓶;星星str、幻世、做成一条咸鱼10瓶;汐染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2
第32章
愿望
继冯氏姐妹之后,坤元宫的日常人口中,又多了郭氏姐弟。
太子妃即便成了出嫁女,也需为父母守孝,只是守孝期从三年变成了一年而已。
太子年龄还不大,即便已大婚,东宫也没什么变化,东宫事务仍由那些东宫属官负责。
柳明月一直觉得,人太闲就容易出事,不是折腾别人,就是内耗自己,所以她就在试探过郭锦秋的态度后,将她叫到坤元宫干活。
反正在坤元宫中,永远不缺活干,柳明月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揽权的,也没什么控制欲。
所以她毫不介意分权给郭锦秋,太子妃的身份在宫中,还是很有分量的,便直接让其去与邱月对接部分宫务。
如此一来,需要柳明月直接负责的事务,就更少了,她也因此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更想做的事。
那些当然是宫外的那一大摊子,她之前派人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大批因市场太过萎靡,早已倒闭,或是处在赔本倒闭边缘的作坊。
这些作坊生产的产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集庆城的那个造船厂,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相较而言,那个船厂是收购价格最高的。
即便因海上商路被封禁,没了造大船的大客户,仅靠造些只能在近海捕鱼的小渔船,那船厂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柳明月最重视的也是这个船厂,不仅为其招募和调集了一大批掌握造船技术的人才,还亲自提供战船构想图。
除此之外,柳明月很重视的还有一家制作胭脂水粉的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走奢侈品路线,主要针对有钱人,价格十分高昂。
年后开始往南方一些富庶城市铺货的同时,也给她在京城中的一家铺子供货,生意十分好,在赏花会前夕,也就是太子选妃的消息传出后,店内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看到上个月的帐本后,柳明月很有种想将赏花会多办几次的冲动,不过想到举办赏花会的花费,她还是默默打消了这个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30-40(第3/15页)
头。
更何况没了‘太子选妃’这个噱头,人家也不愿为赏花会买帐,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高门贵妇和贵女们,在体验到那些新式胭脂水粉的好用后,都能成为回头客。
若没有这个堪称是暴利的作坊赚的钱,她还真不敢那么大张旗鼓的招人,最后还招了那么多。
至于与民争利的问题,在柳明月看来,这完全是劫富济贫,与平民百姓有什么关系?
至其他作坊相继投产后,所获得的收入,就有些不够看了,不过加起来,倒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柳明月收购或是开办那些作坊的主要目标,本就是为了给出海大船供货,所以她也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
除了最方便为来去找理由的那些脂粉方子外,柳明月虽然还握有很多方子,但都不适合公然拿出来。
所以她只能许以重利,鼓励那些作坊中的工人们,用心钻研工艺流程,只要能对现有的技术加以改进,或是创新,都能得到重赏。
目前这一激励措施已略见成效,但是距离柳明月想要的目标,还有些远。
不过柳明月也知道,这种事急不得,还需要时间。
这些产业的情况,柳明月没有特意瞒着,所以不仅冯氏姐妹知道,郭锦秋也知道。
她们还知道,坤元宫的进帐虽然不少,但是花销更大,看着好像富贵至极,皇后娘娘出手之大方,似乎也在表明坤元宫不差钱。
可是直接接触坤元宫的进出帐本后,就知道这里完全是赚一点花一点,赚的再多,都有更多需要银子的地方等着。
被家里养得只知阳春白雪,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三位贵女,一位小公子,都在不知不觉中,深刻认识到了银子的重要性。
之所以将郭锦昭也算上,当然是因为他每天的大半时间,都会随他姐姐呆在坤元宫中。
冯氏姐妹说是被接入宫中抚养,实则当了女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同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成长。
郭锦昭被接入宫中抚养,则是每天和太子、五皇子一起,去尚文馆学习,下学后,就会随太子一起回坤元宫,剩余时间都是在坤元宫中度过。
柳明月很喜欢这个经历过家族变故,又遭受过被欺凌的打击,没有变得胆怯内向,而是变得更为坚韧、内敛的小男孩。
所以她经常亲自将他带在身边,闲暇时,就会逗上几句,看着勉强能当小学生的孩子,一本正经的说着大人话,非常可爱,也很有趣。
“这么说,昭昭的愿望,是想在将来子承父业,也当个大将军啊?”
郭锦昭知道皇后娘娘是因为喜欢他,才总爱逗他,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但也只能配合。
“是的,我想当大将军,可是那些先生总是让我认字读书,不愿教我该怎样当大将军。”
柳明月笑着回道,“不管你将来要做什么,多读些书,总不会错的,何况想当大将军的前提,需要学习和掌握排兵布阵和兵法,还需一身好武艺,你还小,现在能做的只有打基础,也就是好好认字读书和锻炼身体。”
说起读书,郭锦昭就忍不住苦着小脸,但他知道,皇后娘娘肯定不会骗他。
“娘娘,我该怎么锻炼身体呢?”
柳明月拿出一张纸道,“你若能下定决心,不怕吃苦不怕累,每天都能坚持,我便给你列一张作息表,你需按照表中所列内容,逐条完成那些限时任务。”
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的小孩,满眼好奇与期待的看着她。
“谢谢娘娘,我一定能做到,不怕吃苦、不怕累,每天都坚持。”
等到郭锦秋知道这件事情时,郭锦昭已经兴匆匆的开始按照作息表中的内容,开始锻炼了起来。
毕竟只是一个七岁小孩,柳明月当然不会对他要求太高。
所列锻炼项目,都是能在不会影响他的身体成长的前提下,可以起到锻炼他的四肢力量、反应速度的目的,如跑步、游泳、跳绳、深蹲、蹴鞠等。
而郭锦昭在接下来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其年龄的自律能力,让柳明月深感意外之余,也很惊喜,更加喜欢这个小孩。
到他生日那天,柳明月特意送了他一份大礼,用沙子制作的实景舆图,当然,舆图所涉面积不算大。
刚看到舆图沙盘时,郭锦昭还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听了皇后的介绍,他瞬间有了如获至宝的惊喜。
“娘娘,您是说,以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沙盘上玩打仗游戏了?”
柳明月迅速回道,“不、不、不,不是我们,是你们,你可以和你姐姐、姐夫他们玩,或者请陛下和你一起玩,我可不会这个。”
郭锦昭却难得任性的非要拉着皇后当场玩一场,柳明月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与他你来我往的在沙盘上‘战斗’起来,连太子在内的围观众人,都看得十分开心。
在场众人,估计只有柳明月是不开心的,因为她压根就不会玩这个。
郭锦秋看着早起时,还难掩伤心失落的弟弟,在收到皇后专门给他准备的生日礼物后,立刻变得精神抖擞,此刻更是再无半点烦恼与忧愁的欢喜模样,可以说是感激不尽。
嫁给太子后的生活,远比她所能想像的更好,周围人的敬重,每天都有事情做,都能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以及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的充实,让她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弟弟进宫后,变得愈发开朗,会像父母俱在时那般,向她撒娇提要求,宫中所有人都很守规矩,从来不会用异样眼神对他们指点点。
弟弟天真的童言稚语,皇后也会给予尊重,还亲自帮他制定锻炼身体的计划,现在更是投其所好,送上让弟弟无比欣喜的礼物,不至于在伤心失落中,度过失去父母的第一个生日。
哪怕是她这个自认最爱弟弟的亲姐姐,也没能为他做到这一步,让郭锦秋在感激之余,还感到有些羞愧。
皇上带着何忠走到近前时,看到的就是众人都围聚在此,皇后和郭锦昭分别站在一个长方形桌子的两端,在一些沙堆上摆弄着什么。
两人身边围着的人,不时提出一些建议,一幅恨不得亲自上手的架势,个个都十分投入。
静静旁观了一会儿,皇上才看出门道,随之露出既震惊,又有些无语的表情。
震惊的是,这个用沙子模拟山河地貌的东西,很新奇,也很实用,无语的是,皇后排兵布阵的水平实在太次,连个七八岁小孩都不如,在她旁边帮着出谋划策的,也都是一群菜鸟,还不自知。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09 19:42:12~2024-08-10 00:06: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7 14瓶;天晴无雨、流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3
第33章
反馈
徐庆业能坐上皇位,绝对是真正打出来的,在领兵作战方面,绝对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30-40(第4/15页)
专业的。
在他看来,沙盘两端的人,完全是在跟小孩过家家般的你来我往,其中一端是真小孩也就罢,然而另一端的可是向来端庄守礼的皇后。
在这么多人的围观下,成为七岁小孩的手下败将,皇上实在想像不出素来重名声的皇后,将会有个什么反应。
所以他在稍作犹豫后,终于还是选择不顾以大欺小之嫌,也无视周围众人惊恐反应,站到了已呈颓势,即将‘战败’的皇后身边。
郭锦昭已在宫中住了数月,见皇上的次数的不少,毕竟还是个小孩,见皇上对他很关照,也就渐渐没了最初的畏惧,而是多些亲近。
所以他在见到皇上时,不仅不紧张,反而还更加的斗志昂扬,对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投入。
受家传的影响,郭锦昭虽然年幼,但他是真的知道排兵布阵,即便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皮毛,也比连皮毛都不懂的柳明月强点。
更重要的是,郭锦昭还有很强的战斗意识,这种天赋十分难得。
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个真小孩,在对上战斗经验丰富的皇上后,就不够看了,哪怕皇上有意考量一下他到底能做到哪一步,一直在放大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但是败了的郭锦昭不仅没有感到失望,反倒像是被激起了更强的斗志般,无比敬佩和崇拜的看着皇上。
“皇伯父真是太厉害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当个像皇伯父这么厉害的大将军。”
站在不远处的郭锦秋听闻此话,顿时吓得脸色苍白,生怕皇上听了弟弟这番不自量力的话会生气。
却料到皇上不仅没有计较郭锦昭的失敬,还满脸欣慰的拍拍他的小脑袋。
“你小子不错,在排兵布阵方面,还算有点儿天分,就是你想和皇伯父比,差得还有点远,不过你还小,若愿意好好学,皇伯父可以派人教你。”
郭锦昭大喜过望之余,立刻熟练的谢恩,郭锦秋见状,这才放下心来。
柳明月亲自为皇上端来一杯茶奉上,“幸亏皇上来得及时,要不然,臣妾今日可就要丢脸了,原以为臣妾再怎么着,也比这小家伙多活了几十年,怎么着也不至入败掉,结果却失算了。”
皇后的这番很有自知之明的剖析,让皇上感到好笑之余,也觉心情舒畅,他的选择没错,至少没让皇后将面子丢得太彻底。
“这小子的爹,可是我们大安战神,他是既有天赋,又从小受到家学的耳濡目染,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皇后从未接触过这些,即便败给他,也不算冤。”
坐到一旁的同时,皇上随口问道。
“这东西是哪来的?很有意思啊。”
柳明月坦然回道,“这是臣妾提前命将作监的人弄的,送给昭昭的生日礼物,他说他将来想当大将军,臣妾就给他安排了很多体力运动,结果他还真坚持下来了,小小年纪就能这么自律,臣妾当然要好好奖励一下他。”
皇上点头道,“朕回头让将作监的人,再制作一些,这比看舆图方便得多。”
柳明月弄这个,是用来当玩具哄小孩开心,皇上要制作这个,肯定是为正事。
“是要方便些,但也更占地方些,不如舆图方便携带,臣妾让他们做的这块,是根据京外一座镇子的地形制作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皇上不仅令将作监将大安的许多区域,尤其是边关一带,结合舆图给制作成沙盘,还给郭锦昭又制作了好几块沙盘。
新制作的沙盘,每块沙盘展现出的都是一种典型山河地貌特征,极具代表意义的那种。
郭锦昭对此十分欣喜,除了每天都要完成的那些学习和运动任务,但有空闲时间,基本都被他给耗在那些沙盘上。
坤元宫上下,连他姐姐、姐夫在内,都会被他随机拉去搞战斗演练。
为了不至于在一个七岁小孩手上败得太快,太丢脸,坤元宫上下都刮起一股在私下里钻研兵法的风。
皇上每次来坤元宫时,只要有时间,就会陪郭锦昭玩几局,且不吝亲自指教一番,这让郭锦昭成长得更快。
而这,也正是柳明月在送郭锦昭沙盘时,会提出让他请皇上亲自陪他玩的建议的原因。
许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事实证明,皇上也不例外。
他自己的那些儿子,连太子在内,没一个具有领兵天分的,也没一个愿意往这方面发展的,这也就使得皇上的那身让他发家的本事,失去了继承人。
可他是皇上,他的儿子们都成了天潢贵胄,没必要再像他当年那样,需为生命前程在战场上拼杀,所以他即便为此感到遗憾,也不便让人知道。
如今有了郭锦昭,他可算是有了教弟子的机会,当然不吝传授自己的一身本事和经验。
毕竟在他看来,郭锦昭幼年失怙,又被族人欺凌,小小年纪就被养在宫里,说是他与皇后的养子也不为过,他姐姐又是太子妃,有着这份关系与从小培养出的感情,完全可以算作是自家人,忠心方面毋容置疑。
因为就算将来他本人不想忠,世人也不同意,那会给他留下千古骂名。
随着皇上不仅安排御林卫统领教郭锦昭武艺,还亲自传授郭锦昭领兵经验,陪郭锦昭进行模拟作战演练的消息传到宫外,许多在暗地里揣测皇上、皇后抚养郭锦昭的用心的人,都彻底闭了嘴。
若是郭锦昭现在所享有的一切待遇,源自皇上、皇后对他的算计和利用,他们很想去毛遂自荐,可以换他们来,他们绝对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算计和利用。
郭家军的人,尤其是那些与郭长平私交甚好同袍,在收到这些消息后,也对郭锦昭姐弟的处境彻底放下心来。
与此相对应的,当然是对皇上更为认可,相信他确实是一位值得效忠的皇上,不是他们一直暗自担心的那种虚情假意,只会做面子功夫的那种人。
其他负责镇守边关的将领们,也难免有所触动,毕竟他们在战场上拼杀,最放心不下的当然是家中的妻儿老小。
能封妻荫子,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可是谁都知道,战场上的刀枪无眼,说不定他们哪天就也会像郭长平那样战亡。
而皇上对待郭长平的一双遗孤的态度,让他们真心相信皇上确实值得托付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是那种刻薄寡恩之辈。
收到暗部传回的相关信息,皇上才发现,他处心积虑的打着算盘,让太子娶当时声名狼藉的郭锦秋为太子妃,又充其将弟弟带入宫中抚养,所得到的反馈,还不及他受皇后的影响而做的无心之举好。
不过不管怎样,他的目标总算是达到了,连前朝那些动辄就合起伙来与他对着干的大臣们,现在都变得温顺了不少。
这当然是因他们不仅能察觉到民间百姓对他更加认可,也已发现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也都对他更为支持。
大安开国立朝仅四年,那些有兵权在手的将领,不仅让皇上忌惮,那些文臣同样忌惮。
而那些将领们的态度,能直接决定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炎黄大地,是否会再起战乱,也关系到徐庆业的皇位能否坐稳。
这正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30-40(第5/15页)
徐庆业一边不惜代价的想要拉拢军心,一边想方设法的在各个军中势力内,扩充自己的直接影响与势力的原因。
承天四年的年底,集庆府传来一份捷报,由于不是朝廷正规编制,捷报被从隐秘渠道直接送入坤元宫,已经开始进行海上作战训练的海上作战队,在近海训练时,成功拦截到一队海盗船。
海上作战队随即便根据审讯出的情报,直捣那批海盗的老巢,在那座海岛上,他们又顺手剿了另一批海盗的老巢。
所剿获的物资,已按照皇后制定的规则,留下三成作为海上作战队的奖金和生活费,另外七成都被以作坊出产的名义,悄悄送入宫中。
除了本就有的金银和一些珍宝,其他物资也被折成金银,所以柳明月收到的是装得整整齐齐的十来箱金银珠宝。
皇上被请过来分‘赃’时,还有些不敢相信,看着那一箱箱被打开盖子的金银珠宝,忍不住感慨。
“这才不到一年啊,就已经回本了不说,还开始赚了?”
截止到目前,培养那上千人,可还没花到这么多钱,哪怕在集庆沿海区域,又招了一大批人,加起来也没花到这么多,这些箱子里的金银珠宝加起来,得价值二十多万两银子。
对朝廷,乃至对他们夫妻而言,二十万两银子不算少,但也不算太多,随便修缮一处宫室,都远不止这个数。
可是这钱的来历可不一样,这是海上作战队初试牛刀的收获,意味着有了这个二十余万两,未来还有更多个,想想那个未来,徐庆业就感到热血澎湃。
柳明月也很高兴,“臣妾也没料到,仅在近海遇到个目标,就能有这样的收获,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只伤了十几个,没有出现死亡。”
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表明,那些海盗虽然凶名远扬,但是真实实力和武器装备,都远不及他们用正规军的要求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海上作战队。
徐庆业围着十来只箱子转了几圈,只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若是早知道可以通过这个法子搞钱,朕当年也不至于吃够缺钱的苦。”
而且是一直缺到现在,他这个皇上的私库就没怎么宽裕过。
这个话题对她而言,有些不大友好。
“这件事,只怕在短时间内,还不便公开,陛下身边,也需注意一下为好。”
徐庆业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当然不易公开,不将我们大安海域周围的海盗老巢都给剿一遍,我们都要严防消息泄漏。”
与海盗勾结的势力虽在当年被义军给灭了许多,但是没有被发现的肯定还有很多,只是他们都不敢再像当年那么横行无忌而已。
若是宫中训练一批海上作战队能打海盗的消息传开,那些入海当盗,登陆为民的海盗们收到消息,说不得都会躲起来,他们还如何剿获战利品?
而且皇上还有一个顾虑,就是他能通过海上作战队赚钱的消息一旦传开,前朝各部肯定是闻着味就来了,不将他分的那份钱都给要走不会饶。
兵部肯定也不会迫不及的提出要提前将海上作战队充公,但是这与他和皇后的短期利益并不相符,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尽量瞒得更久一些。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10 00:06:37~2024-08-10 19:02: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建国前的咸鱼精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建国前的咸鱼精2瓶;流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