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200-220

200-2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度春风后 说好我做1 和对家卖腐的我A变O了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核平爱好者日常 绛桃春晴 缺德小猫攻了虫族战神! 万人迷宿主养成手册 我的冰美人老师是只三花猫? 绑定选项模拟器后被迫成为怪盗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00-220(第1/23页)

第201章

处置

这种真正能得到,或是看得到的好处,给百姓带来的触动和影响显然更大。

从稽查司最新收集到的一些重要情报上,也能看出各地百姓明显对朝廷更为信任,而朝廷也因此而剿了多处土匪山寨。

有些是前朝的残余势力驻点,有的是曾与大安敌对的势力残部,也有真正的山匪。

“朕还以为,在承天五年设立稽查司时,已将这些残余势力都给清剿出来了,剩下也都散了,没想到还藏有这么多。”

柳明月倒是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现在才承天九年,有些参与过当年的皇位争夺战的人,都还活着。

“臣妾认为,只要他们没有为非做歹,仅安守本分的偏安一隅,没有想要东山再起的打算,倒也不是不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比起那些一边在大安享受着高官厚,一边存谋逆之心的人,柳明月对这些人,倒没那么反感。

当年的那些争斗,更多的出于各自的立场,如今胜负已分,倒也没必要赶尽杀绝。

当然,前提是他们隐居山寨的这些年,没再为非作歹。

“你啊,总是这么心软,不过若是之前的那些年,朕肯定不能放过他们,到了如今,只要查清他们没再犯下什么事,倒也不是不能抬抬手。”

提起当年的那些人,皇上也感到唏嘘不已,算起来,他也才当十年皇帝而已,却感觉时间仿佛已经过去了许久似的。

柳明月可以理解他的想法。

“臣妾倒也不是心软,就是觉得,相较于那些起了谋逆之心的人家,这些人好像也变得没那么可恶了,而且对于这些人的处置,臣妾有些新想法。”

皇上顿觉有些好奇,“哦,你且说说看,除了杀头、流放、罚苦役,还能有什么新的处置方式?”

“这个新方式相当于是流放的加强版,臣妾的想法是,让船队再出海时,将他们带到海外去,到时是生、是死,是就此泯然于众,还是能在海外闯出一番基业,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皇上是真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处罚人的方式,但他仔细一想,发现这还真是个非常高明,让他感到很合心意的处罚措施。

“妙啊!这个方式确实很好,将他们送到海外去,既能去掉隐患,还能彰显咱们的宽容大度,他们还要感念咱们的不杀之恩。”

说完这件事,皇上忍不住感慨道。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相较而言,这些普通百姓,可比那些位高权重之辈懂得感恩多了,真要说起来,他们也没得到朝廷的多少好处,就能如此感念朝廷和咱们的恩德,愿意付出自己的信任和忠诚。”

倒是那些得到的更多的人,总是那么的不知足,满口忠君爱国,实则一肚子的阴谋算计。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柳明月与皇上再次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起,可谓是相当的有默契。

而朝堂上的众官员与家眷们组织的捐款活动,已于日前结束,就像柳明月所说的那样,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家家勋贵与大臣们捐出的钱,加在一起,现已多达数十万两。

有了这笔银子,选择迁居到北方的灾民,可以多得一些安家费。

留在故地重建家园的灾民,也能多免除一部分重建房屋的材料费,或是参与官方组织的灾后清理工作,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报酬。

杨宛如在升到从七品后,负责的是某些地方公文的上传下达与整理归档工作,也算得上是消息灵通之辈。

所以她很清楚山南在如期遭遇那场百年不遇的大规模水患后,山南报上来的各种损失,以及朝廷所做的各种灾后安排等。

在她上辈子的记忆中,这场水患直接导致了数十万百姓的死亡,又因正值盛夏,气温高,大量死在水中的人类与牲畜的尸体,酝酿出了一场非常严重的瘟疫。

使得各地都传出是因皇帝无德,才会使得新朝遭天谴,地方连年发生灾祸的说法,已经当了三年皇帝的太子,迫于压力,连下罪己诏,也没能取得什么成效。

先是遭遇水患,又遇瘟疫的山南省,十室九空,为了防止瘟疫扩散,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都被朝廷拦堵在山南一地,不许外逃。

也正因此,使得当时的皇帝和朝廷,彻底失去民心,在不久之后被废掉帝位,篡夺皇位之际,不仅没人同情,百姓们还拍手称快。

正是这场水患,使得她在上辈子,从高高在上的贵妃跌入尘埃,沦落为跟着废帝被圈禁的凄惨下场。

所以杨宛如对这场天灾的印象极其深刻,特意提前近半年的时间通知宫中,就是想要看看,面对这等非人力可以阻挡的严重天灾,这辈子的宫中与朝廷能如何应对,是否依旧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今的结果再次证明,这辈子的宫中与朝廷,与她上辈子记忆中的宫中与朝廷,完全是两回事。

面对如此严重的天灾,这辈子的宫中与朝廷,依旧能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上辈子那前期的数十万人口死亡数字,后期的百余万人,将这次千余人的伤亡数字,衬托得不值一提。

从山南的奏报中,可以知道,上辈子那场曾令人谈之色变,也令当时已当上皇帝的太子彻底失去民心的瘟疫,在这辈子也有出现;

只是都没来得及扩散,就被朝廷提前就近调去山南的一批中品医士,当做四晋三升高品医师的考核题目给解决了。

除了柳宛如,没人知道,那瘟疫若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将会酿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在山南呈上的相关奏表中,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下而已,不过是地方官员在夸奖那些医士时,提到的大量功绩之一,很不起眼。

让杨宛如感到松了口气的同时,十分庆幸自己忍住了,没有提到瘟疫。

不过她已通过此事隐约意识到,朝廷突然大力抬举大夫这一群体地位的政令,是不是也是宫中为应对山南这场水患而做的准备之一。

不得不说,这个准备是真的很厉害,用官位品阶,及时从大安各地诱出了一大批水平高的大夫。

上辈子当上皇帝的太子,或者是把持住朝堂的那些官员,若有这样的本事,在水患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住瘟疫,安置好那些受灾百姓,应该不至于会沦落到被直接废帝的下场。

下值后,当杨宛如怀着这种感叹不已的心情回到自己的住处时,给她开门的妇人小心提醒道。

“大人,老爷下午就来了,一直在厅堂等着您回来呢。”

杨宛如闻言,本就神情凝重脸色,顿时透着冷意,眉头也在瞬间皱了起来,因为她很清楚对方的来意。

【作者有话说】

202

第202章

示范

看到自己的大女儿走进来,脸色阴沉的杨弘深开口让那仆妇先退下去,那仆妇下意识看向杨宛如,获得她的允许后,才退出到厅堂外。

高坐上首的杨弘深怒瞪着正在给自己福身行礼的大女儿。

“你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00-220(第2/23页)

好要如何跟为父解释了吗?”

柳宛如当知道她爹想要的是什么解释,行完礼后,不紧不慢的坐到下首道。

“女儿兢兢业业的全心为朝廷效劳之余,定期写信或派人向父亲与母亲问安,并汇报自己的情况,实在不知还该给父亲怎样的解释。”

说起这些,杨宛如的心情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前年的那场争吵让双方几乎在当场撕破脸,她也放了狠话。

可她终究是对方嫡亲的女儿,注定这辈子都无法真正摆脱这对亲生父母,为自己的声誉考虑,只能在事后又与对方和解。

不过通过这件事,她的这对父母知道她被逼急了,会不管不顾,对待她的态度软和了不少的同时,也更疏离了许多。

杨弘深闻言,心中的火气更炽,怒拍了一下身旁的桌案道。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不要在这里跟我打马虎眼,这次的水患,又是你提前梦到,禀报给宫中的吧?”

说起这件事,杨弘深就火冒三丈,他早就对此有所猜测,但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宜宣扬出去,才在山南水患的事情告一段落,风头稍过之后,赶紧来找他的大女儿。

“这么大、这么重要的事,你竟敢擅作主张,白白浪费这大好机会!”

杨宛如故作惊讶的问道,“父亲为何这么肯定的认定,是女儿提前梦到了这件事,说实话,女儿倒是很希望这件事,真是女儿梦到的,这次可是不世之功,若女儿有这个本事,宫中岂会毫无表示?”

杨弘深不相信的看着她。

“不是你,还能有谁?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能人异士?我早跟你说过,你若再梦到什么,可以告诉我,由我出面,才能将利益最大化,你一个年轻妇人,又是小辈,宫中可不怎么会给你面子,你自己跑去说,完全是浪费了这大好机会。”

说起这些,杨弘深就感到有些痛心疾首,连拍了两下桌子,自打在前年被上司以避嫌为由撵回家中赋闲后,他就一直没再能回去。

大女儿不愿进宫为他说情,也不愿再为他提供新的‘预知’信息的事,让他恼怒不已,可是任凭他再怎么明示暗示,大女儿都软硬不吃,坚持声称她没再做什么‘预知梦’。

面对她爹的这番作态,杨宛如的心中平静如水,语气肯定的回道。

“女儿当然知道父亲所说得这些道理,只是女儿是真的没再梦到什么有用的未来场景,现在想想,若那些梦靠谱,女儿又如何会所嫁非人,落得如今这处境呢?”

其实在杨宛如和离归家后,杨弘深之所以会对大女儿态度冷淡许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平国公府因谋逆一案,获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在他看来,就算那平国公长子另有其人,也注定不可能像他大女儿梦到的场景般,当上摄政王。

因为从皇上、皇后的立场看,那平国公长子就算还活着,也是本该一块问斩的逆贼之后。

从平国公长子的立场看,皇上、皇后是灭他满门,尤其是亲爹的仇人,他若有机会当摄政王,怎么可能会选择扶皇上皇后的嫡孙上位当小皇帝,而不是自己当皇帝?

现在听到女儿这么说,杨弘深感到有些难堪的同时,也有些恼羞成怒。

“过去的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事实证明,那些与人有关的内容,可能是有些不靠谱,但是与天灾有关的内容,还是很可靠的,你今天要给为父说实话,这次的山南水患,是不是因为你提前梦到了,还告诉了宫中,才让宫中提前做了那些准备?”

想到山南发生严重水患的消息传入京中后,大臣们都在质疑宫中,是不是提前知道山南将要发生水患,宫中却一概不认。

而是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模糊重点,顺利将相关舆论重点给引导到别处的操作,杨宛如叹了口道。

“女儿也很希望是,要不然,女儿凭借此功,不仅能升官,还能光耀门楣,帮父亲官复原位,让大哥能得个荫恩之位,尽量消除三年苦役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番话算是说到杨弘深的心里去了,他的脸色也因此而缓和了许多,杨宛如随之又接着道。

“可是父亲应该知道,宫中做事,向来讲究赏罚分明,若真是女儿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宫中怎么可能毫无表示?”

这也是杨弘深不敢真正认定,这次的水患是由到他女儿‘梦’到的原因。

但是他又不甘心,不愿相信,提前‘预知’这场水患的人,不是他的大女儿,所以他选择以先声夺人的方式,逼女儿吐露真相。

“哼,你这是长大了,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与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情,也越发的疏离了,有事连为父都瞒着,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缘由。”

面对父亲的这番指责,杨宛如的心情十分平静,却故意表现出被冤枉的愤怒之情。

“总之就是不管女儿如何解释,父亲都认定了这次的水患,是由女儿‘预知’的?那么您可以想一下,若真是女儿,女儿为何还能在这次好好的当官,皇后姨母也就算了,陛下对待女儿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异常?”

就差没直接说,若她真在宫中那两位面前暴露了自己能‘预知’的本事,她为何既没得到特殊关照,也没被抓起来或是受到监视。

对此,杨宛如一直认为是她的皇后姨母终究看在亲戚情分上,帮她隐瞒了,或是找了合适的借口遮掩了过去,所以她很信任对方。

自诩聪明的人,往往都会比较自负,杨弘深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女儿说得确实有道理。

若他是皇上、皇后,怎么可能会在得知杨宛如‘预知’之能后,不采取任何行动,还一视同仁的放任对方入朝为官,掌握真正的权力和地位?

他女儿认为皇后可能会因‘姨母这个身份,对其网开一面,不追究这种异常能力,杨弘深可不会这么为。

他那位登上高位后,跟变了个人似的小姨子,为了获得皇上的信任,保障自己在前朝的权力地位,不仅不在意连亲生母亲在内的娘家人,如今甚至到了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在意的地步,又怎么可能会容忍身上有异常之处的外甥女?

总算将怀着满心的不甘离开的亲爹送出门后,杨宛如忍不住长吁了口气,非常感谢她那位皇后姨母的宽容大度和体贴。

她上辈子活的时间不算短,但她在承天九年后的处境很糟糕,除非是那种影响特别大的事儿,基本没什么途径获取外界信息。

尤其是在现在的大安,已经变得与她记忆中的大安截然不同后,她所知道的有效信息,就更少了。

山南的这场相当于是她上辈子的命运转折点的水患,是她这辈子的最大资本与依仗,这个大功劳,她肯定要全部用在自己的前程上,不会便宜任何人。

这个任何人,不仅包括她的亲生父亲,也包括她那些一母同胞的兄弟和妹妹。

她大哥被罚三年苦役归来,在家中颓废不已,依旧是在他们父母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宝贝儿子。

她这个曾为家里立下大功的女儿,却因和离归家而备受冷遇,这样的差别对待,再加上上辈子的遭遇,让杨宛如对除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00-220(第3/23页)

自己母亲之外的这些家人,再也生不出什么半点亲情。

因为在她的上辈子,不管是她的亲兄弟,还是一辈子都活得很安逸的妹妹,都不曾关照过身陷囹圄的她。

而她这辈子的那位皇后姨母,也给她做了很好的示范,放下连母亲在内的娘家亲人,乃至亲生儿女后,宛如重获新生,活得比谁都好。

若让柳明月知道他们的这些想法,肯定会说,这二位不愧是亲生父女,思想上很有共通之处。

【作者有话说】

203

第203章

气急

十月初是原主的生辰,在柳明月看来,今年是三十九周岁的生日,但在时人看来,是四十整寿,皇上有意为她隆重庆贺一番,柳明月也不好拒绝这份好意。

热闹纷呈的千秋宴结束后,常贵妃带着五皇子跟在帝后的御辇后,一起来到坤元宫。

见他们母子这明显有所求的架势,柳明月和皇上都没有阻止,进入延明殿后,皇上才开口道。

“何事竟让你们这般?”

不光明正大的求见,而是选择这种有些丢脸的尾随方式。

常贵妃母子闻言,都有些尴尬和羞窘,常贵妃干脆直接跪在地上小心开口道。

“启禀陛下,五皇子和武家二房的二小姐情投意合,臣妾想求陛下和娘娘的成全。”

皇上还有些没反应过来,或者说是他有些不愿相信。

“武家?哪个武家?”

常贵妃瞪了眼跪在自己身边的儿子一眼后,才有些心虚的回道。

“就是,那个,盛国公武家。”

听到这话,皇上差点被气到一口气没提上来,他对盛国公府武家的印象,可太深刻了。

柳明月也忍不住想扶额,上半年的那场赏花宴过后,三公主与四公主都看上了武家大房的武靖楠的事,宫外人不知道,但是宫中的常贵妃母子肯定有所耳闻才对。

但凡是个稍省心点儿的,也不该再与那武家牵扯上什么关系,结果这五皇子竟与那武家二房的姑娘有了瓜葛。

“本宫若没记错的话,五皇子的亲事,已经初步确定了人选,那人选,也是你们母子相中后,来求本宫成全的,怎么事到临头,你们又想换人选?”

说起这件事,柳明月是真的有些动怒,她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受制于礼教,常因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而误终生。

所以她本人从不主动去干涉别人的婚姻,在可以的情况下,尽量尊重这些庶出皇子、公主的婚姻选择权。

这五皇子母子,竟然闹出这样的事,若她没有记错的话,常贵妃母子是在与之前相中的那家达成默契后,才来找她成全。

因对方是侯府,怕皇上又不同意那桩亲事,才来求她帮忙向皇上说情。

面对皇后的诘问,常贵妃满脸涨红,还有些委屈和羞窘,五皇子抬起头,目光坚定的回道。

“回禀母后,改变结亲对象,是儿臣的决定,儿臣更喜欢武二小姐,求父皇和母后成全。”

所以这对母子是削尖了脑袋,打定主意要找个他们最喜欢的结亲对象,而这个喜欢程度,与人家姑娘的家世地位成正比。

五皇子的这个态度,看上去倒是挺有担当的样子,就是他只字不提那位被他临时放弃的卢氏千金。

要知道五皇子欲娶那卢氏千金为正妃的风声,早已在京中传开,皇上也拟好了赐婚圣旨,只因正式下定的吉日,赶上山南水患,常贵妃嫌晦气,才被推迟而已。

后来没听到对这对母子再重提这门亲事,柳明月还以为他们是因没有挑到满意的吉日,闹最半天,原来是人家已经重新有更相中的结亲对象。

皇上目光冷淡的看着这个儿子,回想起这个儿子在的生母白氏,也是在本有意嫁给他,双方达成结亲默契的情况下,突然另嫁他人。

当他拼死打了场大胜仗后,满心欢喜的想要过去提亲,才知道此事,找过去询问,对方哭着说,她无力反抗父母之命,才会被逼无奈的嫁给别人,让他对这份有缘无份的感情,感到遗憾不已,才有了后来重续前缘的事。

现在看着他与白氏的儿子,背信弃义的想要另娶他人,毫不在意他之前也曾这么态度坚定的想要求娶的女子,在被毁婚后,将会落得怎样的境地,心中莫名觉得感到身受的同时,还升起一股滔天怒火。

顺手抓起手边的茶杯砸向五皇子的同时,皇上的身体却往后倒去,柳明月反应快,赶紧扶住皇上,给他顺气的同时,大声道。

“传太医,陛下气急攻心,速传杨正奉、李院使!”

因皇上的身体问题,附近本就时常都有太医跟着轮值,听到召唤后,就赶紧来延明殿给皇上号脉施针。

柳明月要求传杨正奉和李院使,是因他们是太院院中医术水平最高的两位,而且他们对皇上的身体情况也最为了解。

看着眼前这忙而不乱的场景,常贵妃和五皇子都有些茫然,他们当然知道自己这回的请求有些过分。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想赶在还没正式定亲前,换个更合意的结亲对象的事儿,竟然能将皇上给气得如此严重。

柳明月目光冰冷的看着这对贪心不足的母子,声音冷厉的下令道。

“常贵妃与五皇子品行不端,欲行背信弃义之举,令陛下怒极伤身,来人,暂将他们带下去监管,听侯发落!”

常贵妃赶紧磕头求饶道,“娘娘,求皇后娘娘恕罪啊,臣妾与五皇子只是一时想错了,绝无伤皇上之意啊。”

柳明月不想再和这两个自诩聪明的蠢货多费口舌,直接命人将他们强行拖了下去。

“……气大伤身,幸有张远及时能针灸为陛下疏散肝气,通经活血,要不然,陛下这次可就危险了。”

听到杨正奉的话,柳明月一直提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些许,叹了口气道。

“陛下也真是的,我都跟他说过多少回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要以保重自己的身体为重,不要轻易动怒,结果,他,唉……”

柳明是真没想到,仅五皇子*想要换个正妃人选的事,竟能将皇上给气成这样,也实在无法理解。

毕竟对于每天都要日理万机的他们而言,这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何况对于五皇子想要娶门第更高的贵女当正妃的事,她这个嫡母都没什么这么在意,皇上一个当亲爹的,反应如此激烈做什么?

只能说,柳明月无法理解男人在某些事情上,会异常在意的敏感心思,也就注定无法理解皇上这次的反应。

【作者有话说】

204

第204章

幸事

因柳明月的反应足够快,召来太医及时给皇上做了最合适的治疗,皇上虽然气得有些狠,但也没有严重到要吐血或是昏厥的程度。

就是经此一事,让他本就外强中干的身体,变得更为虚弱,也更加承受不住大喜大悲等情绪的剧烈波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00-220(第4/23页)

这个医嘱给柳明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皇上受伤后的这几年,为了能够尽量维护好皇上的身体状态,她是真的非常努力。

毫不谦虚的说,皇上能好好的活到现在,还能让外人无法察觉或者说是确认皇上真正的健康状态,她当居功至伟。

因为这个日常的心态和情绪,对人的身心影响极大,虽然她并不会给皇上治病,但她除了能给皇上分担绝大多数的政务外,还能给对方提供足够多的正向情绪价值,

如今皇上莫名其妙的突然生这么一场气,让柳明月感到疑惑与担忧的同时,还忍不住迁怒罪魁祸首,也就是惹得皇上生这么一场气的常贵妃母子。

柳明月当然知道那对母子为何会选在今天这么个时间点,来求她与皇上答应五皇子与盛国公府二小姐的亲事。

为给她庆贺生辰而举办的千秋宴刚结束,她与皇上的心情正好,为了不在这样大喜的日子里扫兴,他们会答应成全五皇子的这桩亲事的可能最大。

毕竟她是位以大度出名的贤后,之前还曾答应帮他们出面,成功说服皇上答应五皇子与常平侯府卢家千金的亲事。

如今在她生辰之日,当着她与皇上的面,提换正妃人选的事,只要她这个皇后愿意帮忙劝皇上几句,确实很有可能成事。

只是常贵妃母子算计得很好,却算漏了皇上的反应,皇上对这件事的反应更大,更为反感与排斥,才会被气得这么狠。

刚察觉到常贵妃母子的心思盘算时,柳明月本来只是感慨了一下这对母子的贪心,对他们想要换结亲对象的事,有些反感和膈应,但她倒也没想着要阻止。

但是现在,柳明月已经改了主意,不管皇上是因什么原因,才会在得知五皇子想要背弃前诺,改求盛国公府的二小姐当正妃时,反应如此激烈,她都不会成全,不会再给这对母子丝毫的宽容。

接受治疗后昏睡过去的皇上醒来时,看到的正是柳明月坐在床边,皱着眉头沉着脸,忧心之余,还难掩气恼的神情。

“皇后不用这么担心,朕现在感觉还好,应该没什么大事儿。”

见皇上总算醒了,作要起身状,柳明月欣喜之余,赶紧起身扶他,往他身后放了个靠枕。

随后又接过苏福端过来的温水,亲手递给皇上的同时,柳明月难掩疑惑的抱怨道。

“陛下也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常贵妃母子提的事,让您不满,您直接给拒了便是,怎么能让自己气成这样呢?”

皇上闻言,不禁有些尴尬,可是真正让他气得这么狠的原因,他又说不出口,先借喝水的功夫拖了一会儿,才回道。

“是朕不应该,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皇后担忧了,朕这辈子,别的不敢说,但在重信重诺上面,绝对不曾有负于人,结果生子不肖父,才会被老五那个不争气的东西给气着,一时冲动,唉,这次实在是太冲动了,吓着皇后了吧?”

就算心里不信,但是皇上既然给出这么个听上去最合情合理的理由,柳明月只能相信。

“陛下知道就好,咱们可都不年轻了,要以身体为重,没有冲动的资本。”

皇上连连点头,“皇后放心,朕一定会吸取教训,对此引以为戒。”

又让杨正奉等御医给皇上检查了一遍身体,确认皇上并无大碍,只需静养一些时日,就能尽量恢复后,柳明月才松了口气。

哪怕她与皇上心里都清楚,像这样的事,势必会给皇上的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严重伤害,再次有损寿元。

可是唯今之计,他们无法考虑将来,只能尽量顾好眼前。

当柳明月收到皇上派人划去玉上宸妃的信息的消息后,她才隐约猜到原因。

原来是子不肖父却肖母的残酷现实,让皇上意识到年轻时的那段感情,并不像他所以为的那样美好,才会因此而大受刺激,或者说是引发了此次的冲动。

对此,柳明月只觉无语,都到这样的年纪了,还曾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竟然还有这么想不开的时候。

看来她在前世今生,都无法理解这种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实在是件幸事。

知道柳明月因常贵妃母子惹他生气的事,一气之下派人将他们给监管起来了,皇上不仅没有感到不悦,还觉心情好了许多。

虽然他当年曾被人蒙蔽与利用过感情,但是他的皇后从始至终都是对他真心相待,哪怕他们曾因那白氏吵过闹过,产生过心结隔阂,可是患难之际见真情,他们夫妻终究还有和好如初,感情更胜从前。

这么一想,皇上彻底对那些过往感到释怀的同时,对常贵妃与五皇子也更加没有耐心。

他当然知道常贵妃母子在想什么,仗着皇后好说话,对待他们这些妃嫔向来宽容大方,对皇子公主们,也从无打压之举,十分贤惠大度,就得寸进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皇上先后下发了两份赐婚圣旨,分别给五皇子和常平侯府卢大姑娘赐婚,顿时在京中引起热议,一些大臣对皇上此举的初衷,更是好奇不已。

在柳明月的建议下,五皇子妃是京中一家七品小官之女,是由根据稽查司的调查信息选出来的。

卢家大姑娘的亲事,是在征询过常平侯夫妻与卢家姑娘本人的意愿,给重新选定的人选。

因皇上在下达赐婚圣旨前,曾召见过常平侯,已经很少亲自接见外命妇的皇后,也在同时特意召见了常平侯的妻女。

三人离开时,还带着宫中给的丰厚赏赐,使得此事倒是没给卢家姑娘带去什么非议与恶名。

众人议论最多的,是宫中在此前到底有没有将常平侯的女儿,许给五皇子做正妃的打算。

若有,为何会突然改变决定,若没有,为何传出相关风声,而且宫中给这两人先后赐婚的时间有些接近。

根据这段时间的调查结果看,那盛国公府二房,与他们家的二姑娘,都不无辜,是他们在得知大房的武靖楠得四公主相中后,有意找机会接近五皇子,透露出结亲的意思。

那盛国公府的二夫人还主动为女儿打掩护,创造机会让女儿与五皇子见面,可谓是诚意十足。

这是常贵妃母子梦寐以求的大好事,毕竟盛国公府不仅门第更高,还掌握着兵权,深受皇上信任,正是他们最满意的结亲对象。

所以他们在接到盛国公府二房抛出的这根极具诚意的橄榄枝后,迅速将常平侯府抛之脑后,在私下里达成默契。

“唉,朕到底还是太心软了些,他武家的小辈,胆敢一再算计朕的儿女,朕却没有重罚他们,到底还是给盛国公留了面子。”

柳明月知道皇上在感慨什么,若在给五皇子和卢家姑娘先后赐婚的风口浪尖上,又给那位盛姑娘赐婚,势必会打盛国公武家的脸。

若说上半年的赏花宴上,盛国公府大房的公子,引得两位公主都相中他,还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勉强算是情有可愿。

但是盛家二房的夫人与小姐,主动接近五皇子的居心,皇上就无法原谅了,毕竟一般人不知道,盛家这样的权贵之家,肯定知道五皇子已定下结亲人选的事。

皇上虽对盛家,尤其是那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00-220(第5/23页)

房的人十分不满,但是看在盛国公的面子上,最终还是再次选择网开一面。

“陛下对他们武家圣恩浩荡,盛国公应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对。”

盛国公确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高坐上首,看着跪在厅中的儿子与两个儿媳,以及分属两房的孙子、孙女,他深感心累。

“我已经决定了,明日进宫交兵权,告老致仕。”

听到这话,盛国公世子武磊赫然抬起头道。

“父亲,这怎么可以?”

盛国公目光锐利的看着这个让他一再失望的儿子。

“为什么不可以?这兵权,是陛下看老夫戎马一生,信任老夫,方才交由老夫执掌的,却没料到,我武家竟然出了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是这兵权给了你们胆子,让他们敢对皇子公主起算计之心吗?”

听到他父亲提起这些事,武磊有些心虚但是事关兵权,他还是忍不住硬着头皮回道。

“请父亲三思,这兵权乃是我们盛国公府的立身之本,就这交上去,岂不是让我们盛国公府失去最大保障,至于父亲说得这些,他们都已经知错了,宫中也没有与咱们计较。”

看着这个至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儿子,盛国公的脸色更冷了。

“你错了,咱们盛国公的立身之本与保障,从来都不是这兵权,而是皇恩,就凭你们胆大妄为,做下的这些欺君罔上之举,我武家有再多的皇恩,我拼死挣得的那点功绩,都会被你们消磨个一干二净。”

上半年,武靖楠若得两位公主争着要嫁给他时,皇上还曾写信斥责他要教导好家中的子孙后辈。

结果仅时隔半年,二房又惹出这么大的祸事,而且性质更恶劣。

皇上虽给他们武家,或者说是给他留了面子,没有用直接赐婚的方式点出二孙女做下的丑事,但是皇上对连他在内的所有武家人,都没有任何表示的冷待,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二夫人小心的开口道,“爹,我们与五皇子有接触的事,做得很隐秘,确定不曾走漏风声,也许宫里并不知道这事呢?”

盛国公失望的看着这个到了此刻,仍然心存侥幸的儿媳,心中再次为当年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感到后悔与懊恼。

“你们做得再隐秘,能瞒得过人家无孔不入的稽查司的调查?之前没发现,是因人家没有特意盯着你们,你觉得在宫里知道你们去勾搭五皇子的事情后,还会无视你们?”

盛国公没说的是,也许他们这些人现在的谈话内容,都有被人如实记录下来,想到这些,就恨不得马上进宫请罪交兵权。

只恨他收到消息太晚,匆匆从京效大营赶回来,问清事情的经过后,时间就已经晚了。

听到盛国公的话,盛国公世子满脸的紧张与恐慌,下意识看向周围。

“父亲,我们武家对陛下与娘娘忠心耿耿,就算莹儿母女对宫有所冒犯,也没到罪大恶极的程度,稽查司的人应该不会来盯着我们吧?”

看着这个被寄予厚望,用心培养多年,依旧拿不出手的儿子,盛国公瞬间苍老了许多,后继无人的认知,让他更觉家族前途无望,心中悲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靠医术苟下去[穿书] 我只是个beta啊 我只是个纨绔啊穿越 上错暗恋对象的迈巴赫 重生学霸不好当 松田绑定论坛后 大清皇后日常 师尊他修无情道 不眠金鱼 明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