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50(2 / 2)
比起报社工作人员面对这份报纸时的惊诧,她反倒为这手段感到了一种微妙的亲切。
这不就是后世人尽皆知的“山寨”吗?
“这件事我觉得有必要重视起来,您看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主编试探着问。
乔安思索了一下,安慰道:“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情,这件事没有那么难解决。”
很奇怪,主编明知这位公爵小姐年纪不大,阅历还赶不上他自己,但当她和煦的微微笑了下,对他这么说的时候,他不自觉地放下了那颗钓在半空中的心。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两人又谈了一会,乔安让女仆送主编离开后,她终于有时间认真细致地看一遍这份山寨报了。
她看得相当专注,抛开里面的内容不提,只论对方这手段的话,她绝对要给对方打个A。
这的的确确是一份来自十九世纪的山寨报,或者应该说,这就是一份明晃晃的寄生营销产物。
说起寄生营销,乔安首先想起的是二十一世纪电影界大名鼎鼎的避难所公司,别人拍一部《海底两万里》,它就拍一部《海底三万里》,其名下电影战绩累累,有《环大西洋》《泰坦尼克号2》等作品,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无一不山寨。
如今被主编送到她手中的这份《每日早报》,可以说是避难所公司的跨世纪灵魂之友。
乔安将整份刊物都看了一遍,虽然对方从名字到排版都做足了蹭热度的架势,为了夺人眼球,连内容都是直奔下三路,但是从独创性角度来看……它的确是原创。
没错,里面的内容与《每周早报》还真是全无干系。
对方倒是大大方方地在《罪与色》那里标着作者为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然而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实在太容易狡辩——毕竟沙皇又没有规定其他人不准叫这个名字,同名同姓顶多算是一个巧合,难道就因为前人叫了这么个名字,别人就不能用吗?
乔安认为《每日早报》都可以被列入十九世纪里寄生营销案例中的典型了。
她还在那赞叹对方的这些精巧心思,她的贴身女仆已经开始愤愤不平了。
“吉蒂小姐!我们不能让他们这样嚣张下去了,我看他们就是在与谢尔巴茨基家作对!”
乔安说:“放心吧,我想对方应该只是一伙想要捞一笔快钱的商人,不难解决。”
她吩咐道:“你找个人去街边报摊那里,看看还有没有卖《每日早报》的,再给我买上几份。”
女仆疑惑再买几份有什么用,但小姐又没有解释,只好先点了点头,出去找人去采购报纸了。现在太阳正巧悬在街道尽头,再不去买报纸,说不定就买不到了。
当男仆带回乔安要的报纸时,已经是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40-250(第6/14页)
个多小时后了。从书房向外看去,天空是一片瑰丽神秘的蓝紫。
乔安在刚才写了一封信,把主编先生告诉她的事情详细地记述了下来,然后她抽出一份崭新的《每日早报》折叠好附在信纸后面。
这件事情远比主编和女仆他们所想的要好解决很多,她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来的从容镇定并不完全是为了安抚他们。
甚至都不需要谢尔巴茨基公爵出手,这件事就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说起来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尉有着无法摆脱的关系。
自从他年轻时反沙皇开始,他就直接在沙皇心中挂上号了。别看他如今生活自由,好像没有受到那段政治经历的影响,但在后世的各种资料中都显示着,他这一生其实一直都处在被监视的环境下。据说最严苛的时候,连他和别人之间的通信都会被人拆开,进行严格审阅。
乔安还知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刚开始为《每周早报》供稿的时候,就有内务部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特地来到报社,审查过他的手稿。
她后来听报社的编辑说,那位年轻的官署工作人员在离开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现在有人顶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登报连载小说,而且看样子销量还不错的样子……
也不知道等那位负责监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官署人员被告知《每日早报》的存在时,面对这突然砸到头上的庞大工作量,是感到一脸懵,还是火冒三丈。
……
夜晚,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西郊一所偏僻的印刷厂。
马车在厂房前停下,两位男士从车厢内出来。
两人边走边交谈。
其中矮个子的那位有些畏缩地说:“最近这期销量又涨了不少,感觉再这样下去,《每周早报》那边就会知道这件事了。”
另一人嘴里叼着烟斗说:“你怕什么,我特地去律师事务所那边咨询过,名字起得像又不犯法!”
矮个子仍在犹豫:“也不光是他们那边,我们让人写的这些内容,估计达不到出版标准。”他心里明白,不是“估计”,而是“绝对”达不到。
另一人吐了一口烟圈:“你放心,《每周早报》那边才是最害怕这件事的,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我们和他们是一家出版社名下的,我们真要因为内容方面的事情被查封了,他们那边的风评也会受到牵连。”
“可是我听说他们背后有一位贵族在撑腰,希望我们别惹上麻烦。”
“你怕什么!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我弟弟他有一个同学身上有爵位,好像是个男爵,他们关系好着呢,真出了事情我弟弟就能摆平。你不要再顾虑这么多了,你如果不愿意,就拿上钱走吧,你以后别后悔就行。”
矮个子面露纠结,最终他叹了一口气:“我没有走的意思,就是随口问一问。”
“你去跟印刷厂的负责人说,让他们再多印上一半,我试着看看能不能托人把报纸带到彼得堡那边销售,我打听着《每周早报》在那边也卖得不错,那我们的报纸也要紧跟着过去,说不定还能再赚上一笔!”
矮个子听到友人有意扩大销售范围,先是倒吸一口冷气,但想一想未来的收益,他一咬牙,说:“我这就去找人商量一下。”
第245章 安娜·卡列宁娜
深夜的莫斯科格外冷清,今夜的云层遮蔽了月亮,在一片黑暗中官署大楼也显得越发威严沉默起来。
然而位于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却是灯火通明。
两名刊物审查官以及一名特别监督员伏在桌案上,忙碌地翻阅着一张张报纸,视线敏锐地查找锁定一个极为敏感的名字。
监督员愤怒地说:“所以说,为什么你们现在才告诉我这件事?你们身为审查官,就这么放任‘那个人’在没有备案的情况下,发表了这么多次文章?”
他把手中的报纸摔在了桌子上。
《每日早报》这个题目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眼中。
其中一名审查官在听完长官的训斥后,小心地解释:“长官,这份报纸只是一份非法刊物,并没有获得官署的发行批准,我们也是今天才知道有这样一份报纸。”
监督员:“蠢货!你们的职责范围难道就只有眼前那些刊物申请书吗?是不是只要没人把申请书递到你们鼻子底下,那些背地里擅自发行的非法刊物,你们根本懒得去管?”
两位审查官心里暗自发苦,这次他们是真的疏忽了。
如果是往常,一份非法出版的黄色报刊就算发现得不及时,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反而还有利于他们在进行打击取缔时,赚到更多的外快。
但是谁让这一次和“那个人”扯上关系了呢?
要不是他们突然收到了一封有关非法刊物的举报信,他们甚至都还被蒙在鼓里。
监督员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他的思绪在飞速转动。
他看了一眼两位年轻的审查官,有些头疼的捏了捏眉心。这些工作人员太年轻了,他们对这件事的了解实在太浅薄,毕竟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沙皇陛下对“那个人”最为关注忌惮的时期,也没亲身体验过“那个人”前后两个时期的转变之大。
监督员回忆起那个人的文字,禁不住浑身打了个颤栗。
如果说曾经的他,还觉得沙皇为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随着他对那个人了解越深,出自那人之手的作品他读得越多,他越是感慨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天才,他甚至一度怀疑文艺女神是否偷偷亲吻过他的笔尖。
与此同时,他也感到了一种莫大的恐惧。
沙皇的警惕是正确的。
他的理智告诉自己,那人曾因反沙皇差点被处以死刑,如今对沙皇的推崇,都不过是为了生存的委曲求全。然而哪怕他如此清楚对方的经历,却仍旧无法克制的为对方写下文字而感动,下意识地附和对方的思想,整个人的情感都被那人的文字所调动。
就像是对方最近正在连载的《罪与罚》,那真是魔鬼一样的文字。
令人屏息,颤抖。
他忍不住把每一期的连载都剪裁下来,精致地装订好,他如痴如醉地反复阅读,几乎能背下里面的每一个桥段。
他不敢想象,如果对方再次发表那些不正确的言论,自己还能不能如一开始那样,立场坚定地进行驳斥。
而现在,居然有人顶着那个人的名字发表一些下流文章——他甚至不用与对方对峙,就看得出来,这等低劣的文字绝对与那个人无关。
可他还是提高了戒备之心。
这些人想借着那人的名头做些什么?
别看这些人现在只是用这个名字发表一些不入流的文章,但会不会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个名字背后拥有着另类的更大价值?
不!他绝不允许!
“必须要查出到底是哪个作坊印的这批报纸!”不能让他们再顶着那个名字发表文章了!
“而且我们要让读者知道,这些文章是假的,写这些东西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40-250(第7/14页)
不过是顶着别人名字的冒牌者!”
两名审查官低声暗骂了一句这份报纸的幕后之人,看来最近又要忙起来了。
……
为了支持吉蒂的事业,列文可以说是《每周早报》最早的那一批长期订阅客户了。
每当新一期印刷出来,就有送报人将捆好的报纸送到他在郊外的庄园处。
他喜欢在清晨时将报纸大大地摊开,一边吃着面包,一边浏览着报纸上的文章。刊物上的油墨香,混杂着面包的甜美,有时窗外吹拂进来的晨风还夹杂着露水与泥土的芬芳,这便成为了他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刻。
这一日,他在旅馆的床上睁开眼,虽然意识已经清醒了,但还是下意识往被子深处又缩了几分。
过了一会后,他还是逼迫着自己坐起来穿好了衣物。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天应该是《每周早报》的最新刊发行日。最晚明天早上,送报人就能把报纸送到他的庄园里了。
然而他现在不在家中。
其实他前几天时还住在他兄长的家中,但时间久了又习惯性地觉得无聊起来,就还是出来自己找地方住了。
列文吃过早餐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拜托旅馆里的侍者出门帮他买了一份他心心念念的报纸。
可当报纸拿到手后,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怎么名字叫做《每日早报》?
是买错了还是印刷错误?
列文拿着一片面包,随手翻了一下。
他的眼睛微微睁大,然后猛地扣上报纸,有些慌乱地回头看了一眼。
当然现在房间里除了他没有任何外人。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翻开报纸,随着浏览里面的文字,他的眉头也渐渐皱起。
最终他把报纸卷起来,飞快地奔出旅馆,对停在旅馆门口候客的车夫说:“快,我要去谢尔巴茨基公爵府。”
然而很不巧的是,乔安今日刚刚出门去参加文学沙龙了。
列文听到女仆这样说,反而冷静了下来,他笑了笑,说:“没关系,我等一等她。对了,你们这里有最新一期的《每周早报》吗?”
女仆说:“我去问问罗兰小姐。”
然而奇怪的是,她没有在罗兰小姐的房间里看到她。
她只好直接找上女管家,女管家说:“罗兰小姐今天有点事情请假了,客厅的书架上放着最近几刊《每周早报》,你去找一找吧。”
“罗兰小姐生病了吗?”女仆关心地问道。
罗兰小姐性格文静,总是一个人读书看报,不太喜欢与其他人打打闹闹,虽然感觉有些疏离,但是也许这就是法国人独有的浪漫气质吧。
女管家摇了摇头,说:“应该是有些私人事情要处理,晚上就能回来了。”
……
乔安回来后,听到女管家对她说列文一直在等她,她脱下身上的斗篷,放到女仆的手上,然后直接走向会客厅。
她刚穿过走廊,列文就像是知道了来人是谁一样放下手中的报纸,惊喜地看向她。
“等了很久吗?”她问。
列文:“还好,我一直在看报纸,感觉也没有多久。在沙龙上玩得还算愉快吗?”
她问:“我只能说收获颇丰。你猜我在沙龙上见到了谁?”
列文对现在莫斯科文坛上最当红的那一批作者不怎么熟悉,他想吉蒂应该也知道这一点,但她都特地这么问了,那就只存在一个可能。
他无奈地说出了一个名字:“科兹尼雪夫?”
他家的大作家,他同母异父的兄长。
乔安:“就是他。”
这位可是原著中得到作者首肯的知名作家,她难免有些好奇。
原本她没有去参加这次文学沙龙的打算,但听说科兹尼雪夫有可能会到场,她就去了。
而她也的确见到了列文的兄长。
那是一个比起文学家更像哲学家的男子,他身处沙龙交际场,却又像是深处另一个世界,他同人交谈时的语气亲切又冷漠。
面对沙龙上一些空洞无物却又盲目自信地高谈阔论,他只是微微笑着点点头,好像在附和赞同,但是乔安觉得他这更像是在表示与对方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列文听到自己猜中了答案,低声说了一句:“我就知道。”
当他与自己兄长同时出现在人前时,人们的目光往往会集中在对方身上,他往往是作为陪衬出现。更别提吉蒂现在经营着《每周早报》,他兄长对她的吸引力当然要比他更大了。
不过他还是想起了自己过来的目的,连忙把自己带过来的那份报纸拿给乔安看。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里面的内容有些微妙,又有些手忙脚乱地把报纸收回来。
但乔安已经看到报刊题目了。
列文有些尴尬。
他自己都觉得这举动实在太容易让人误会,上帝啊,吉蒂她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太轻浮了。
第246章 安娜·卡列宁娜
乔安毫不意外地说:“原来它都已经卖到你手里了?”
列文:“你知道它?”
乔安点头,说:“上个星期主编跟我说过这件事。”
就连老公爵都在前几天问过她知不知道《每日早报》,需不需要他帮忙处理一下。
老公爵被这件事情气得不轻,谢尔巴茨基家费了多少心血这才使得《每周早报》蒸蒸日上,结果突然蹦出来一家假报纸,蹭着他们的名气,发行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文章。
乔安和公爵夫人一起安抚了许久,老公爵才消了气,不过还是痛斥了一句:“多么卑鄙的人啊!”
此时的列文面带忧虑:“你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别担心,审查署那边已经打算出手了,让我们给他们多一些信任吧。”她没有多说里面的内情,毕竟这里面有一定政治因素。
就在昨天,官署工作人员还曾找上出版社,要求这边给予一定的配合性工作,过段时间需要在报纸上刊登一份独家连载声明。
列文只当是老公爵那边的人脉,没往深处想。
见事情没他想得那么严重,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乔安为了分散他注意力,不让他往深里探究,向他分享着自己从文学沙龙上带回来的手稿。
列文很开心她愿意同他分享,这让他感觉她把自己划在了“自己人”的范围内。
他郑重地接过了稿件。
纸页上字迹不一,体裁也各有分别。
它们有的是诗歌,有的是短篇小说,有的只是一些灵感碎片。
文字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张狂,像是海风、雷电、席卷而来的暴雨。有的雍容,好似夏日生得烂漫璀璨的花园,字里行间一派花团锦簇。
但乔安有注意到他更喜欢那些语言风格质朴的作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40-250(第8/14页)
他的视线在那上面停留的时间明显更长。
列文谈论起他喜欢的作品时,语调更为上扬,眼神越发明亮。
“我喜欢这个。”
乔安低头看了一眼他正在看的作品,认出了这是哪一部小说:“我也觉得他写得不错。”
当然不错,这可是她摘抄自《战争与和平》里的精彩桥段,她本意是为了试探科兹尼雪夫。科兹尼雪夫对此态度平平,倒是列文明显很喜欢这部分小说片段。
乔安已经有了判断。
她说:“列文。”
列文抬起头。
“你有考虑过自己进行创作吗?”乔安问。
列文没想到她会这样问,他说:“偶尔也有这种冲动,但是你知道的,我以前从没有写过这方面的东西,不敢真的下笔,就一直没有尝试一下。”
并且他的家中已经有一个大作家在了,他要是再写,不免产生一种他是在有意模仿兄长的感觉。如果他写得不够出彩,他也害怕旁人会再次把他和科兹尼雪夫拉扯在一起,说什么“大作家的弟弟,原来就这种水平”。
所以他从不试图走上他兄长的老路。
乔安劝道:“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以我审稿无数的经验来看,我觉得你很有文学天赋。”
这句话半真半假。
她只是想到了后世众人对列文这个人物的评价——
他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有作者“自传性”色彩的人物。
听上去这个评价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然而别忘了……
《安娜·卡列宁娜》的作者是谁。
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属一个时代,是俄国文坛上的又一位大文豪,天才艺术家,他是列夫·托尔斯泰!
列文作为作者本人投射在作品中的自传性角色,乔安对他怀揣着满满的期待。
“吉蒂,别开玩笑了。”列文说。
“没有开玩笑,我认为你真的有创作才能。”
列文感到自己的耳朵有些发热,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吉蒂心目中竟然是这样一个形象。
他有些开心又有些紧张:“但是我以前真的没有经验。”
乔安劝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当你认为自己的作品足够出色了,我们再把它拿出去让大家都看到。”
“尝试创作吧,说不定你的文学天赋耀眼到二百年后都能让人记住呢?”
……
罗兰坐在马车上,手里拎着一只嵌着珍珠的小包。
随着车轮轧过马路,车厢略有晃动,她耳际的碎发也在轻轻摇摆。
伏伦斯基伯爵邀请她今天出来一起去莫斯科大剧院观赏歌剧,作为她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他与吉蒂小姐之间牵桥搭线的报答。
她忍不住思绪纷飞,伯爵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单纯的感谢吗?可是她其实也没有做什么。
她甚至为自己感到难过,哪怕明知对方也许没有她期待的那些心思,她还是情不自禁地为这次的见面准备了起来。
罗兰向来清楚自己的优势,论家境她比不过那些娇养在家中的贵族小姐,但唯有一点,她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那就是她作为法国人的这个身份。
这个身份让她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贵族家庭,但与此同时,家庭教师的称呼,也让她再难继续向上更进一步。
在前往大剧院之前,她提前几天特地在莫斯科城中找了一家法国人开的裁缝铺,订做了一身巴黎最新流行样式的长裙。
她把头发梳成更为松散慵懒的法式发髻,不再像她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出现时那样一板一眼。
她削弱了作为家庭教师本该有的气质,显露出俄国人印象中法国女子该有的散漫优雅。
在大剧院外,随着马车停下,罗兰提着裙摆从车厢里踏出一只脚。
伏伦斯基原本正站在大剧院外的一株白桦树下,他看到罗兰小姐如约而至,脸上扬起下意识的微笑。
罗兰背对着他,打开自己的手提包准备结账。
他大步走到近处的时候,罗兰小姐正巧转过身来,她雪白的手指理了下鬓角的发丝。
那张与以往相同又略有不同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他愣了一下。
“罗兰小姐,十分感谢您今天愿意赏光前来,今天的您比以往还要更加光彩照人。”
他执起罗兰的手,在她的手背上印下一吻。
“伯爵太客气了。”
他们一起走进剧院,伏伦斯基伯爵彬彬有礼地为她介绍了一下今天即将开演的剧目。
罗兰矜持地听着对方的讲解,一双曾被她的前情人盛赞过的眼睛,含笑注视着伏伦斯基伯爵。
到了包间里,伏伦斯基邀请她坐下。
伏伦斯基当然不会忽视这一路上罗兰落在他身上的视线,他心中微微触动。
……
话说莫斯科城内,许多经营着报刊贩售点的小老板们,注意到刊物审查署近期的动作大了许多。
凡是有贩售非法刊物迹象的零售点,都迎来了工作人员的警告。
一位年纪大些的老板,一脸唏嘘地说:“我猜一定是又有哪位作家写的内容让陛下伤心了。”他说得有些委婉,一副我早就猜到了的架势。
别看他看似淡定地这样说着,实际上私底下已经偷偷销毁了部分报刊。
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长期从事刊物销售行业的他们,深谙与审查署打交道的方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店铺老板自认已经做足了规避手段,最后还是被审查官们再次找上门来。
一位胖乎乎的老板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先生们,请冷静,我们这里出售的刊物都有着正规手续。”
审查官说:“据我们调查,本月内曾有大量读者前来购买一份名为《每日早报》的刊物。”
老板脸色一僵,《每日早报》的销量好到他想忘记这件事都难。
审查官又问:“你当初是从谁手里采购的这份报纸?”
类似的对话在不同地方都有发生。
有的老板试图认栽:“各位先生,我承认我不该被金钱蒙蔽双眼销售黄色刊物,我愿意缴纳罚款。”
老板的心里存在顾虑,他要是把采购渠道供出来,以后他的同行们会不会认为他不值得信任,那么他就再难进“货”了。
审查官却不为所动。
如果是往日,他们倒是很愿意配合对方破钱消灾,但现在还是免了吧。
第247章 安娜·卡列宁娜
西郊印刷厂——
一名矮个男人凑近自己的同伴。
“你听说了吗?最近城里在严查我们这种非法小报,听说被查到后,都要去监狱走一遭。”
他的同伴习惯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40-250(第9/14页)
地叼着烟斗,不过这一次他再也无法显露出满脸的无所谓。他的双唇紧紧地抿着烟嘴,连里面的烟草在不知何时已经燃尽了他都没有注意到。他觉察到形势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是哪里出了问题。
莫斯科城内的出版业被从里到外清理了一遍,搜罗出来的无数下流小报在郊外的空地上堆积成小山,然后被工作人员举着火把付之一炬。
这阵势未免太大了些。
“这一批印刷出来后,我们不在莫斯科卖了,直接销售到外面去!”他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这边的市场。
矮个子向来听他指示,他点了点头,说:“好,我去多联系几辆马车。”
他转过身向着大门外走去,然而当他的一只脚刚迈出门外,他的身体就僵住了。
只见一排衣着板正、神情严肃、腰间还携着枪支的警察正站在门外。一名长官打扮的男子看到有人出来,他笑着对矮个子说:“您好,请向您的同伴说一声,一起跟我们去警署走一趟吧。”
说完他对其余人打了个手势。
……
谢尔巴茨基公爵府将在三天后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
公爵夫人对这一天的到来期盼已久。
雅致且带有浅淡香水气息的邀请函,被早早地送到了宾客的手中,如今临近商定好的日期,公爵夫人不放心地吩咐管家再一次核对邀请名单。
她又把乔安叫到身边,说是最后一次试穿舞会礼服。
“快点再试一试这些裙子,如果觉得哪里不舒服,一定要记得跟我说,否则就来不及让裁缝改了。”
乔安在之前就已经试穿过两三次,衣裙的布料及款式与最初版本相比在公爵夫人的要求下可以说是被换得面目全非。
她看得出来公爵夫人是因为太过重视这次舞会,所以难免有些紧张,她相当有耐心甚至可以说是纵容地陪着公爵夫人一遍又一遍地试穿。
但是她还是要说句公道话,虽然换衣服的主人公是她,但真正操劳的是她和公爵夫人两人的贴身女仆。
而她只需要适时地做一下抬胳膊、转身之类的动作就足够了。
乔安不会在公爵夫人面前贸然地说什么要自己来穿衣,因为她很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给女仆们添麻烦。
以公爵夫人自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塑造而成的认知,在她这样开口后,大概率只会暗自觉得这一批贴身女仆不合她心意,等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后就把她们裁撤下去。
公爵夫人看着女仆给乔安梳理那一头蓬松的头发,突然问道:“罗兰小姐呢?”
乔安随口说:“应该是去厨房取茶点了。”
公爵夫人又问:“她最近是不是经常出去?”
这话问得有些奇怪,乔安想了想,还是给罗兰解释了一下:“她好像有点事情,跟我请了几次假,最近家里也没什么事情要她去做,我就同意了。”
公爵夫人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前几日她去参加一位好友的茶话会时,对方低声告诉她,在大剧院那边碰到过罗兰两次,每一次她身边都站着那位在莫斯科出尽了风头的伏伦斯基伯爵,两人共乘一车,举止亲密,看上去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她立马就明白了好友在暗示什么。
正是暧昧萌生年龄的一对成年男女,亲昵地在一起听歌剧看演出,能是什么原因?
她面上笑着,心中却升起了一股怒火。
这两个人,一个是谢尔巴茨基家的家庭教师,一个是她家的常客,她女儿的追求者,他们两个在一起成了一对快乐甜蜜的爱情鸟,也不知道保持这种关系多久了,她这个公爵府的女主人反而成了消息最不灵通的那个,居然还要由别人来提醒她这件事。
她甚至觉得有着莫名其妙。
伏伦斯基上次来公爵府拜访的时候,还打算借她之口向吉蒂表达倾心,弄得她都有些愧疚了,老实说她还是能感觉出来吉蒂对伏伦斯基没有感觉。
结果这转眼间就跟罗兰小姐一起约会了。
她提高了警惕。
或许伏伦斯基与罗兰并不是最近才陷入了爱情的长河,怕是早就有一段时间了。
她这些年来听多了那些“绅士淑女”们私底下的龌龊事。有些贵族老爷既爱着家庭女教师渊博的学识,新锐进步的思想,但又鄙夷着对方低微的身份,前些年这类绯闻可是给众人在交际间添了不少话题。
那么伏伦斯基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他既想要一个同为贵族阶级的妻子,又想要一个情投意合的情人。
上帝才知道他同那位罗兰小姐在背地里谋划了什么。
要是让乔安知道公爵夫人想的这些事情,她大概会诚恳地为他辩解一句:他只是单纯的移情别恋得快罢了。
毕竟只有那位安娜·卡列宁娜,才能让他彻彻底底的收心。
公爵夫人对乔安说:“吉蒂,我忘了告诉你,林侬小姐快回来了。我想,她回来后看到家中又多了一名法国家庭教师,很有可能会多想,说真的我真不舍得让她难过。”
若不是公爵夫人提起,乔安还真就忘了这件事。
谢尔巴茨基家的三位小姐都由林侬小姐看顾着长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假如林侬小姐还在家中的时候,多了一位同事帮她分担工作,她当然会无比欢迎。可是在她为了帮公爵家已出嫁的二小姐处理家务而出国的这其间,罗兰小姐来到了公爵府。
不像是帮手,倒像是替代品。
她不在公爵府的日子里,罗兰小姐是如何与众人相处的?对方的工作是不是更加出色?大家会不会拿她们两人做对比?
对方比她更为年轻,体力更加充沛,也更懂得现在的时尚潮流。
她对罗兰小姐一无所知,所以也越发容易想入非非。
乔安觉得,林侬小姐大概不会太欢迎罗兰的到来。
公爵夫人说:“而且我感觉你的法语水平已经很出色了,再把她留在这边也只是在浪费罗兰小姐的才华。我听着最近挺多人家都在招聘会说法语的家庭教师,等过段时间我打算跟罗兰小姐说一声,让她去试一试。”
乔安听得出来,公爵夫人是打算辞退罗兰小姐。
她其实对此无所谓,毕竟她一开始让罗兰小姐过来,是为了将她姐夫与罗兰分开,以免陶丽再次陷入原著中那般崩溃的遭遇。
“母亲做决定就好。”她说完,抬了抬手臂,方便把女仆把试穿完毕的衣服脱下来。
公爵夫人对女仆说:“我记得她是吉蒂从陶丽那边请过来的人,记得到时候提醒我给她多开份薪水。”
话说陶丽最近一直留在公爵府,帮着乔安处理一些出版社方面的翻译事务。
别看她自结婚后,每天需要思考的无非丈夫、孩子、舞会这几样,然而她到底是接受过最正统的上流社会教育的女性,论文化学识,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让她注定站在这个时代的前列。
她写起与外国出版社交际沟通的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