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 120-130

120-1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心凉后,带崽另嫁他却悔红了眼 柯学拯救弟弟 万物生 在寄生世界当普通人 暗恋那一天 吾手所植[gb] 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超能力是模拟岛主[末世] [排球]永远仰望

“你不晓得, 那个咸鸭蛋好卖得很。如今还有客商专门找我们定呢。

这事我和你三位叔公商量过,全村一块做。咱家你有腌料的配方, 我与他们各出一半银钱买鸭蛋。

你三叔公他们包全腌制、贩卖的活, 到时候挣到的银子两边一人一半。

现下村里已经养起一批鸭子, 养着下蛋, 那咱们村咸鸭蛋的成本能更低些。你买的几头鹅, 也大了许多。”老爷子絮絮叨叨地说起家长里短。

林郁盛放下手里的书籍, 走过来, 从怀里拿出三个信封,“这是谢家家仆专程送来到家里的,另外还有一个小包袱。谢家大公子说, 咱们咸鸭蛋做得很好吃,等下一批出,再给他送些去。”

“阿爷、爹,那咱家这咸鸭蛋的买卖铺开,大伙的日子便能好过点吧。”林泽接过信封,并没有马上拆开,又看着他爹弯腰去找包袱出来。

老爷子颔首,脸上都是笑,“大伙都托我给你道谢,这咸鸭蛋还是靠你才有的。”

“大家客气了,都是自己人。爷,配料我写给你们,正好县城香料铺子多。你们回去时买多几份,留着慢慢用。”林泽知道这年头的香料是很贵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不可能用自己空间的材料。

林郁盛将小包袱放到床头柜上,自己将那唯一的椅子拉过去坐下,“买我们咸鸭蛋的商贩叫余大元,他的铺子就在县城,叫‘余家杂货铺’。

这人经常往来与县城和石潭镇,我们已经同他打过招呼,你若有信要寄回家,可托他带回来。

村里因为做咸鸭蛋买卖,经常有人去镇上,我和你爷即便不去镇上,也能收到信件。”

老爷子一边点头,一边补充道,“快入冬,我们这回给你带的衣裳也没几件,你奶和沐姐儿在赶制冬衣了。若是来不及,你自个儿去县城买成衣穿,别不舍得花钱。”

林郁盛在老爷子说完后,很及时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放到林泽手上,“这是十两银子,你出门在外,又是一个人,身上得有些银钱。吃饱喝足,念书费神。你不爱跟人一块挤着住,别为了省这个单人斋舍,在吃穿上抠抠搜搜。”

林泽都不知道他爷、他爹是哪里来的省钱印象。他从来就没有亏待过自己,也不会亏待自己。

别说手里揣着世子那一千两,空间那些物资,更是想吃就吃。

林泽怕两位长辈不放心,一直点头,十两银子也都收下。又问了一下家里的房子建设进度,父子俩开始重点交流学习情况。

老爷子听不大懂,便自己去帮林泽收拾家里带来的东西。

老人家已经知道,北山书院管得严、学业重,他们两人也不能待太久,免得耽误林泽。

心里虽然舍不得孙子,但也想趁着天色尚早,今天赶回家。

毕竟儿子科考时日也紧张,来时大家都一致推测,明年开春,朝廷就该有恩科旨意下放各地了。

林泽跟两位家人相处了约莫一个小时,他们就赶着骡车回石潭镇。

这时候食堂已经关门,林泽吃着老爷子他们带来的包子和烤饼,一边打开三封信。

分别是谢太傅、谢宁和谢明珠的。

首先是看自己老师的信件,谢太傅开头问候林泽最近过得怎么样。又说明自己因时局变化,没法将林泽带在身边教导,是自己的失职,请林泽体谅。

然后说到林泽的学业,谢太傅托人带来一套《四书五经》全是带有大儒批注的,并且他还在挑选一批科考真题,附带大儒的答案。

等过些时间再让谢家护卫专门走一趟。最后告诉林泽做好明年的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20-130(第6/16页)

科准备。过完年,便让林泽去府城找他。在开考前,谢太傅会请大儒专门给林泽和谢宁针对性讲学。

并且让林泽现在这几个月中定时写信到谢家,师徒两人进行学业交流,以便谢太傅及时掌握林泽的情况。

重新折好信纸,林泽陷入沉思。

从谢太傅这封信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朝堂如今正是各党派势力分利益的关键时候,大家铆足劲要在新帝跟前争取。

不由想起世子那边,这么久也没有消息。贤王虽然目前只有他一个嫡子,但庶出的可不少。

世子这样,总感觉还有些危险,一个不甚,还有可能被那些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干掉。

毕竟世子现在板上钉钉的太子不二人选,把他弄掉,其他兄弟就有希望了。

贤王、王妃这把岁数,要再生可不容易。即便真有地位更高的侧妃怀上,那年岁太小,竞争力也比不上那些成年的兄弟们。

谢宁的信则与谢太傅的有些不同,一半是分享近况所见所闻所学,另一半是探讨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林泽看得也比较轻松,跟谢宁相处时间最长,大家性格做事也合拍。林泽看完,就已经有回信的大致内容了。

最后是谢明珠的,姑娘家给林泽写信,定然是要通过谢宁的。

说了一些和哥哥谢宁一起习武健身的事,吐槽谢宁说她晒黑了,林泽脑子里都能浮现小姑娘恼羞成怒的模样。

另外给林泽做了两双鞋,说是上次林泽请吃饭的回礼。跟林泽还介绍了一些府城著名的景点,说他明年来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最后重点介绍府城好吃的美食,谢明珠才情出众,写得色味俱佳,非常有画面感,让林泽忍不住期待起来。

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一转眼就到了祭孔大典之日。

县尊大人来北山书院安排在巳时一刻,也就是早上九点左右。

根据同学们共享给林泽的小道消息,这是去完清溪书院后才来的。

一出门,和雷宗荣、刘一阳两人默契碰上。

大家今日都穿着北山书院统一的儒生服,头上戴儒巾、腰间佩香囊、玉坠等物。

“林兄,你写的祭文县尊大人要能看到就好了。”雷宗荣瞧了瞧四周没人,小声道。

自打三人成立学习小组,对彼此的学习情况就比较清楚。写祭文时,林泽的内容是两人远远比不上的。

最后他们干脆把心思花在帮林泽修修改改上,自己的反而让它平平常常。

雷宗荣期待林泽这篇被夫子称赞,获得入选资格的祭文。如果能被县尊大人看上,那也是对他们两人的认可。

林泽笑了笑,知道他们的想法,“温师兄他们的实力自是不必说,甲班的那位同窗也实力不俗。咱们这篇能被选上去,已经很好了。”

说完,林泽表情恢复冷静,转头问刘一阳,“刘兄,你这几日觉得那人有动静吗?”

刘一阳知道林泽问的是斋舍郭永年疑似害他着凉之事,虽然有罗良的说词,以及自己起床时发现窗户开的角度正对自己的事。

刘一阳跟林泽、雷宗荣两人商量后,觉得先按兵不动,要抓个现行才好一次性解决。

许是因为林泽的身份在,刘一阳原本担惊受怕的状态。来了个大转变,他放下这种负担,没有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暂时没有。”刘一阳与雷宗荣对视一眼,摇头道。

“是好事。”林泽简单总结说一句。

刘一阳表示赞同,虚实难辨,庆幸自己当初稳住了没闹起来。否则是个乌龙的话,他该不知如何自处了。

三人到食堂吃一个热腾腾的早饭,刘一阳、雷宗荣两人现在每天早上多吃一个鸡蛋。

这是在林泽的影响下,做出的改变,都认可有些银钱不能省的理念。

况且一个水煮的鸡蛋,只两文钱。二人抄书挣的其实完全吃得起,以前只是习惯性节省。

待来到文庙,各班已经在规定的地方站好等候。

最前头是山长领着一众夫子,一身庄重的礼服。三位天字班师兄身穿举人服,跟在一旁。

山门铜钟敲响,县尊大人、教喻并一行衙门的人浩浩荡荡走近,山长、夫子们向前迎接。

林泽站在人群里,尽力看清这位世子提过的安阳县县令刘仪。只见他一身威严的官府,瘦高的身材,长须有些稀疏,眼神肃穆。

在平和的雅乐伴奏下,全体祭祀队伍穿过文庙黄瓦红墙中的两重院门,经过杏坛,来到孔庙大成殿前。

身着统一儒生服的学子们在甬道两侧肃立,大声恭诵《论语》中的部分词句。

随后,县尊同山长一齐向孔子及众先贤上香,并领众人三跪九拜。

礼毕,由刘仪宣读了北山书院今年的祭文,“大哉夫子,万世之师!天命木铎,玉振金声……”

林泽听开头,知道不是自己那篇,心里难免有些失望。待往后一些,发现开始听到自己写的内容,中间穿插还有别的。

心情真是起起伏伏。

看来,这篇祭文是山长他们融合了几人的。偷偷与雷宗荣、刘一阳两人交换一个眼神,大家都忍不住扬起嘴角。

县尊诵读完毕,在悠扬的古乐中,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跳起公祭乐舞。

因北山书院的仪式并没有太多表演,祭奠舞乐之后,祭孔大典就宣告结束。

第125章 第 125 章 清溪书院

祭孔大典后, 林泽的学业更加忙碌。

北山书院每日早、午各一节课,剩下所有时间均为自主学习。

一般形式有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去请教夫子、自学等。

林泽自从太傅之徒身份曝光后,经常有同窗邀请去参加小型学习讨论会。

林泽基本上十天半月挑选着参加一次,其余时候都在自学。

实在是课业繁重, 人家写一份, 他可是要写两份的。太傅老师那边半月汇报一次学习进度, 林泽压力不是一般大。

“林兄,我和雷兄同夫子告假半日, 下晌去城里给书铺送抄好的书,顺便买些纸笔,你可有什么东西要我们带的?”,上午散学时刘一阳、雷宗荣便问道。

林泽还坐在位置上收拾东西, 听他们这一问, 脑子就开始想县城里有什么要买的。

这时候徐同春、蔡敬两人顶着一张笑脸过来,他们并不知道林泽三人在说话, 便开口说道, “林兄,明日我们同乙班打算去暮春亭那边办个诗会, 你可有空?”

等徐同春说完, 蔡敬才转头看向刘一阳、雷宗荣, “刘兄、雷兄可愿一同前往?”

刘一阳、雷宗荣两人最近跟着林泽去过两回这种集会, 但今天下晌请假出书院, 已经耽误功课。

况且他们这次去书铺, 是要接新的抄书活计, 便不是那么有空。但这事他们还是想看看林泽是什么意思,便微笑着,没有做声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20-130(第7/16页)

“又有诗会啊?”林泽笑道, 继而拱手,“林某最近实在抽不开身,大家的好意,我心领,只等下回可好?”

徐同春、蔡敬两人对视一眼,也没有太大的意外,因为林泽一直都是这样。

说他清高,也不是,林泽对他们态度很好,而且也去了两回。

但很多时候,都是婉拒的。平日里大家找他请教或是交流,只要有空闲,林泽也是来者不拒。

经过他们这段时间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试探,大家也大致摸清了这位太傅高徒的底子。

在某些方面,很有见地。但文采一般,才情不算出众。

以至于有些人私下悄悄议论,太傅大人怎的看上这样的一个弟子。

徐同春拱手回礼,“林兄不得空,那便等下回。”

“多谢徐兄、蔡兄相邀。”林泽礼貌谢过。

徐同春、蔡敬两人说完,也不再问雷宗荣、刘一阳的意思,转头便离开。

三人学习小组仍是结伴回斋舍,路上,刘一阳与雷宗荣面有踌蹴之色。

林泽察觉后,主动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事要同我说?噢,忘了,你们适才问我有什么东西要带。给我买个泥炉和十斤木炭,两个碗、一套茶具吧。这一两银子你们先拿着,多退少补。”

天气越来越冷,下午天黑得早,自然地吃饭也早。

夜晚时间长,林泽现在每天都要吃夜宵。天冷也不能总是吃店里那些冷的,就打算买个能简单煮个面,烧

点热水泡茶、泡咖啡提神的泥炉。

“林兄…我们听闻最近有些人传你的事。”雷宗荣没接银钱,而是小声凑近了些说道。

刘一阳配合着点头,两人住大通铺,自然地,消息就很快流通到他们耳边。

林泽笑了一下,他的事被人说早有心理准备。这也是安阳县地方不够大,要是去府城那些书院。

太傅的弟子也就是让人小小惊讶一下,毕竟那里面有头有脸的多了去。

再大一点考上进城国子监,那一鞋子砸过去,十个有八个都是豪门世家的。

不过两人也是好心,林泽不说那些话,顺着他的话头问道,“什么样的事?我听听。”

“说你这个太傅高徒名不副实,怕只是个普通的门生,根本不是入门弟子,全是你吹嘘出来的。否则怎会在北山书院进学,早就去谢家族学或是府城的大书院了。”雷宗荣知道林泽不是软弱之人,这些话他也不做什么修饰,原原本本告知林泽。

林泽抿唇,没有马上回应,刚听到还有一丝触动,因为这些话是有贬低谢太傅的。

但仔细想想,他总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跟谢太傅的关系有多好,弄点动静出来。

刘一阳见林泽不说话,不由看向雷宗荣,心里有些着急,“林兄莫气,他们就是酸你有这等际遇。你瞧,哪个敢当面说的?”

“无事,多谢雷兄告知。这些流言蜚语,若是较真,我真成蠢人了。来,拿着银钱,记得帮我买。”林泽笑了笑,把钱袋子塞给雷宗荣。

这种事林泽心里虽然有气,但最好的办法还是不予理会。当然那要是被他知道是谁弄出来恶心自己的,林泽肯定要收拾他一通。现在找不到人时,当然不能被这些小事影响学习。

雷宗荣见他并无生气之意,便也放心些。主动接过钱袋子,又表示会记得买的。

起初听闻,他们觉得涉及太傅那样的大人物。即便可能会影响林泽,还是打算告诉他。以免日后出事,他们心里也不安。

因为跟林泽关系好,在书院里两人的身边少了许多麻烦,雷宗荣、刘一阳是懂得感恩之人。

心底也抱有一丝期许,日后林泽能提携两人一把,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好事。

来到岔路口,便瞧见温庭山向他招呼,“林师弟——”

林泽三人快步向前,同他拱手行礼,“问师兄好。”

“师弟们安好。”温庭山回礼,眼睛看向林泽,“山长让咱们去一趟半学斋。”

“现在吗?”林泽想起交上去的策论,祭孔大典过去三四天,林泽觉得山长找他,最大的可能是为了文章后面说的公开课,难道这么快就有下文了?

雷宗荣、刘一阳听到温庭山的话,马上识趣地拱手告辞。

温庭山与林泽一边往半学斋走去,一边说道,“县尊大人也在,不知是为何事。”

林泽这下子是真愣住了,竟然不是公开课,而是县尊。

他不记得自己与对方有什么接触,难不成世子那边传消息?

那也不对啊,传个消息还能让领导专门跑一趟,还叫上温庭山?

“师兄,就我们俩吗?”林泽问道。

“山长夫子都在呢。”温庭山的话语间也是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两人都没什么信息能共享,于是便不再多说,专心赶路。

半学斋正厅里,县尊居右上坐,山长居左,县尊旁边坐着是县学教喻杜安,对面坐的人是林泽不认识的老者。

林泽两人进屋时,他们正闲谈,内容大致是围绕前几天的祭孔大典。

“学生拜见县尊大人,问教喻、山长、夫子安!”林泽与温庭山先向县尊行鞠躬礼,再一一向其他三人问好。

林泽是秀才,温庭山是举人,在跟县尊行礼时,林泽躬身要更低些。等他直起身,山长方才开口,“那边坐下吧。”

“是。”林泽感觉气氛有点像开什么正式会议,更加不明白喊他这样一个学生过来干什么。

“说起来,我与你也是同门。谢师主持春闱那年,我恰好是贡院举子,一眨眼这都二十多年了,不知谢师如今身子可康健?”刘仪悠悠感叹道。

林泽一听,人家都主动拉近关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要给出一个恰当的回应。

林泽马上起身,露出一个激动、羞赧的表情,同县尊行礼道,“谢县尊大人关怀,老师一切都好。”

“小小年纪,太拘谨可不好,坐着说。适才与山长说起今年北山书院的祭文,写得极好,连清溪书院都略逊一筹。难怪呢,原来是山长你收了高徒。”刘仪抬手笑道,转头又与山长继续说。

吴序笑眯眯看向林泽,“可不是,这孩子一个人就找上门,说是想在书院念一阵子。这才几天就适应了,人勤快、天资聪颖,太傅大人好眼光。”

刚才刘仪来,东拉西扯没说什么正事,吴序也不着急,反正迟早的事。现在见他把话题又往林泽身上和太傅那头引,吴序也很配合。

有一个消息他听得是十分畅快的,今年北山书院的祭文竟然把清溪书院比下去了,真是没白费那一番折腾。

想到这里,吴序往自己旁边清溪书院山长邓明照看了眼。心里生出几分庆幸,还好当初林泽找了他北山书院。

“大人适才说起座师,可是忘了邓某亦是同年举子?”邓明照终于开口道。

林泽略有些好奇地看向说话之人,‘邓某’,姓邓的,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20-130(第8/16页)

是太傅的门生,跟县令刘仪式同年,看来关系很不错。

林泽头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人脉,原来他老师的能量之一体现在这些地方。

主持过春闱,不知道一次还是很多次。总之那一届所有考生都是主考官谢太傅的门生,夸张点,真是桃李满天下。

在对方看过来时,林泽小幅度拱手作揖,人家是长辈,主动示好,林泽不敢端着。

吴序并不应声,他并非谢太傅门生,但谢太傅的真正弟子可是在他的书院。

刘仪笑了笑,轻抚胡须,“听闻小泽你在书院打算念一段时日。”

“是,明年开春便到府城,老师说另有安排。”林泽见县令又把关系拉进一步,把自己当晚辈一样说话。林泽的表情随之变了变,看向县令时,多了些亲近。

吴序和听得有些皱眉,这不是要联手来抢人的吧?吴序眼睛在县令和邓明照身上来回看。

“能在座师身边,是极好的。对了,听闻这次祭文,大部分出自你与温庭山之手?”刘仪和煦道。

林泽与温庭山皆点头。

刘仪顺着又夸赞一句,“果真是青年才俊,吴山长名师出高徒。今年县里的祭孔大典准备在清溪书院举办,不知可否请二位参与撰写祭文?”

听到这里,吴序顿时明白县令他们来这一趟的用意,这是想借人。

这个祭典,北山书院不眼红,他本就不爱操办这些。

但祭文连着输好几年,吴序打心底是想争一口气的,今年能赢,他很惊喜。

清溪书院来借人,若是往年,吴序是决计不会答应,县尊来了又如何,这种事本就不占理。

清溪书院自己的事,凭什么找他们出人出力,得的好处又不能分给北山书院。

林泽一时没敢表态,这事还跟书院有关,小心观察山长的脸色。

县级的祭孔大典不仅面向全体读书人,还有各方百姓都会来观礼。

属于县里少有的大型活动之一,重点是为了传扬孔孟精神,鼓励大家读书明理,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吴老弟,这都是为了祭孔大典,你说是不?”邓明照见状,出言道。

吴序皮笑肉不笑地回道,“邓老哥,你只晓得,我们北山书院一向不擅长这些,他们都是两个年轻人,这担子有些重呐…”

“这就谦虚了,县里的事,大家都是安阳学子。什么担子重不重,这不还有我在前头顶

着吗?老夫保证,两位只管写,有任何问题,尽管算在我头上。”邓明照承诺道。

见气氛有些不对,杜安赶紧打圆场,“二位山长都有理。吴老不妨让两位学子历练一番,为本次县里写一份祭文,吴老、邓□□同审阅,若是可行,方才用。”

“我是真敬佩吴老弟的,短短一年,便教出这般好学生。如若他们能为我院写这份祭文,老邓我保证倾尽全力传授,让他们更进一步。”邓明照也知道现在他是有求于人,肯定要拿出点好处才行。

吴序心里早就盘算上了,刚才的样子是为了现在好谈条件,“邓老哥谬赞。”

林泽见山长态度有松动,他原本是不太想写的,但一听这位邓山长会全力辅导,就心动了。

因为他知道安阳县最厉害的八股文高手就是眼前这位邓山长,要是在写祭文时,指导一番,林泽是真赚大了。

“山长,不如以两家联名之法写这份祭文。县尊大人宣读时,提上一句此文为清溪书院与北山书院所著。”林泽是北山书院的人,当然还是想给这边争取多一点好处。

吴序顿时眼前一亮,但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把问题抛给对方,“邓老哥觉得如何?”

邓明照看了眼县尊,心里知道吴序是同意这个办法。可是答应了,清溪书院面上可不太好看。

“吴老弟,此事算我欠你一个人情可好?”邓明照还是咬牙坚持。

吴序知道邓明照很在意这事,把名头分一半给北山书院,在对方眼里已经是输了。不过,人情这个他还真有个事能用,“行。”

林泽是没有足够了解书院之间暗流下的争斗,以为能双赢,不过山长最后因为人情,痛快答应,还是挺意外的。

第126章 第 126 章 考前复习

晚秋时节, 北山书院的校道两边铺满了金黄的、灰褐的落叶。不时在树尖上还会有叶片打着溜,撞到行人的怀里。

“吴序这回答应得这么痛快,是不是有事要求到我这里?”邓明照随手揭下头上的一片叶,同刘仪边走边说。

刘仪目视前方, 身旁教谕杜安只听不说, 身后有两个小厮默默跟随, “你也不会吃亏,送太傅人情, 祭文的事也办好了,捎带多教一个温庭山。你又不是没听清,那林泽年后便去府城。瞧这架势,太傅入门弟子做不得假。”

实际上, 刘仪身为县令之尊跟着专门来一趟, 不只是为了和邓明照之间的同年情谊。更多的是世子上次专门派人来提点过,要照拂林家。

即使林泽被太傅留在安阳县, 不少人得知消息的, 都对这位的身份有疑虑。

但刘仪是一点不会小瞧林泽的,人家背后的靠山, 除了太傅, 还有更厉害的呢。

“若非为此, 我是真不愿意跟姓吴的打交道, 太滑手。”邓明照无奈道。

半学斋的凉亭里, 泥炉下的炭火烧得红红的, 不时有霹雳的小火星炸开, 上头的茶壶,咕噜咕噜,水正开。

吴序和李临序相对而坐, 从茶饼上掰下一小块茶叶,投入茶壶,瞥了眼清溪书院的方向,“想必姓邓的该说我滑手了。”

“你要人情是打算弄那个公开课?”李临序将两人的茶杯摆好,看了眼对面的人,直言道。

吴序微微挑眉,将壶盖用竹镊子小心放好,“那老家伙想趁机捞个林泽的人情,这公开课也是那小家伙提出的,此事两家有共同的好处。”

“看来祭文之事,给了你不小的触动。也是,好些年没在这方面扬眉吐气,那几个小家伙弄了个范文,效果就立竿见影。”李临序摇头笑道。

吴序仰头看着亭外苍翠的松树,“我也是问庭山才晓得,原来范文,就是林泽这小子弄出来的。做事很大胆,敢想敢干。我原先还在踌躇,想着多等等,可他明年便不来书院了。这事得赶在他走前试上一试,毕竟是他提出的,对此最清楚。”

“你是哥,我还能唱反调不成?”李临序偏头拿起一柄竹勺,给两人的茶杯倒满。

吴序眯眼笑,“说来说去,还是我运道上压过姓邓的,有县尊同年不敌我白捡一个名不虚传的太傅高徒。”

斋舍里,‘太傅高徒’林泽为了省时间,已经拿出圆珠笔打草稿。

他要给太傅老师写回信,首先要回应信中所问,接着将自己近期觉得最好的诗词、策论、八股文章等附上,谈谈最近学习心得。

学术探讨这一块,林泽不可能像前面概述生活日常的内容那么随便,行文字句都要斟酌,当做是考场答题一般。写一封信,林泽前后花了三个多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20-130(第9/16页)

时。

而谢宁和谢明珠的回信都算是放松时刻,林泽打算在学习累的时候,再安排时间写一写。

写完老师的回信后,林泽没有休息,马上拿出书本开背。先是温习旧知识,再背诵新的。

做完一件事,就在自制的每日计划本上打勾。事情太多,只能不停挤压时间,强度比高三时已经大差不差。

背完书,又要开始写课后作业、预习新课。嘴巴读累,就换写的任务,再读,如此反复。

很快一个下午就过去,吃饭洗澡洗衣服只给自己安排四十分钟。

“扣扣扣!”

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林泽听见敲门声,打开发现是下午外出的雷宗荣、刘一阳两人。

林泽赶紧将他们请进来,顺便接过一部分东西,这都是中午托他们去买的。

“林兄,这套泥炉一百八十文,十斤碳是二十文,碗具五十八,剩下半两并二百四十二文。”雷宗荣小心放下东西,从怀里拿出钱袋子递给林泽。

刘一阳往书案那边走两步,把稻草编成的织物装着的碗具、茶具轻放到桌上。

林泽谢过两人,又问道,“可还顺利?你们吃了吗?刚好我准备去食堂。”

“挺顺利的,又接了抄书的新活计。我们在外头吃饱了,把东西送来给你,便回去看书。后日考核,事关升班之事,不敢松懈。”刘一阳认真回道。

雷宗荣也补充道,“林兄,这两日我们都不去食堂吃饭,外头买了干粮。”

今日下午,他们已经买了足够的干粮。现在天冷,放几日都不怕臭的,就一碗热水,两人能一边看书一边吃。

林泽理解他们的做法,点头再次道谢,便送他们到门口。

恰好这时楼梯间,卢桂垂着头,身上大包小包地出现在林泽视线里。

这位学到崩溃选择回家的隔壁舍友,林泽以为他已经退学,这好几天都没回来,不曾想,今日出现了。

“卢兄。”林泽站在门前,客气招呼道。

离得近了,林泽感觉卢桂身上有好几股味道,最明显的当属食物的香气。不用说,带的肯定不少,看来回去一趟,心态治愈了不少。

卢桂抬头,瞧见是心善的隔壁斋舍之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快步上前,“林兄,有些时日不见,天气渐凉,可安好?”

“挺好的,你怎么样?吃饭了吗?”林泽礼貌性问道。

卢桂看到林泽关上的房门,想起什么,赶紧说道,“林兄等等,我在家中带了不少东西来。上回你招待我的,这回给卢某一个答谢的机会可好?”

“行,那恭敬不如从命。”林泽想了想,卢桂这人挺好的,一块吃个饭没问题。

眼睛往卢桂后头背着的包袱扫了眼,那

里飘来的香味,真是让人难以抗拒。

卢桂见林泽同意,连忙掏钥匙开自己斋舍的房间。

林泽跟上来,给他搭把手拎两个包袱。这时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药材味,林泽好奇道,“卢兄,这里头是药材吗?”

“嗯,我家开中药铺的。诶,对了,我特意给你也带了不少补药。特别是秋冬时节,你煮汤、煮水喝、泡脚都是极好的。”卢桂话音刚落,就迫不及待解开包袱,给林泽展现一包包搭配好的药。

林泽没想到卢桂家里竟然是开药铺的,这可是真有钱人,而且这个职业挺受人尊敬的。

“来,这五包放水里,煮开就成。这里还有红枣、姜片、枸杞子。对了对了,这瓶子别看它小,可是人参和甘草片磨成的粉。我爹专门给我准备的,林兄我给你分一点。”卢桂先把一包包炮制好的干药材分出来给一半林泽,又掏出个空的小瓷瓶,给林泽倒药粉。

红枣那些就算了,林泽能收,人参粉真有点夸张。

这年头没有人工培育人参的技术,全是野生的。

林泽知道湿人参就已经不便宜,更何况是炮制好的干药材,还磨成粉。这一道道工序下来,成本更是高得离谱。

卢桂是真实诚,他爹疼儿子,咬牙给了一小瓶,这转头就给林泽分一小半。

“卢兄可别,这小瓶是伯父怕你念书辛苦,特意给你补身子。不瞒你说,我爹前几日刚来,也给我捎了不少东西。红枣我收了,这东西我肯定不要的。”林泽不敢去碰他,万一给他手一偏,直接撒出来,可就难办了。

卢桂见林泽态度坚决,知道他是说真的,“那好吧,等会我冲一杯水,你可要喝来尝尝。”

“好…”

“来,我在县城买了不少好吃的,一个人吃得不尽兴,还好林兄你陪我。”卢桂学林泽当时招待他一样,把床头柜拉过来,一一摆上他带来的食物。

林泽是真开了眼,这小子太会吃——半只烧鸡、一脚烧鹅、一盒子点心、四个酱肉烧饼、三鲜炒面、一包卤味。

再看看卢桂现在微胖的身材,看来还是因为上学才能保持这个体重,否则早就肥头大耳样了。

“书院不得私下饮酒,否则咱们哥俩当碰一杯。”卢桂把一个烧饼递给林泽。

他不爱吃素菜,买的全是荤的。因着回到书院,便不好外出,打算着一顿吃个够。

林泽撑起嘴角的微笑,要是躺在家里,一天吃两个烧饼就饱了。

现在读书任务重,食量增加不少,但这个烧饼林泽估计自己也吃不完,有点大。

他想多吃两口肉,书院伙食虽然不错,但没有这种东西啊。

也不知道卢桂在哪家店买的,下次林泽出去时,也要买,谁能拒绝大口大口吃肉呢。

“瞧卢兄状态不错,想必回家一趟,想通了。”林泽一口肉、一口饼子,再夹一筷子炒粉,吃得真是太满足了。

卢桂露出大白牙,“我爹说,不逼我一定要留在北山书院,只尽力便好。我就说,考不上功名,悬壶济世一样不负圣贤所教。”

林泽不由给他数个大拇指,“伯父真的很开明,卢兄你也很通透、品性纯良。”

“还是林兄开解得好,人活一世,不一定要有什么功名才算不白来一趟。我自小跟着祖父学医,只不过我看医书时,家里人发现脑子特别好使,记东西快。才送我去私塾试着学一学,没想到还真考了个童生回来。”卢桂又说起自己走向科考的原因。

这个理由让林泽感到新奇,卢桂真是一个被科考耽误的医学人才啊,以后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林泽会永远记得他今天见到的这样一个善良、乐观、爱美食的卢桂。

这顿饭吃得很畅快,林泽回去时拎着大包小包,简单洗漱,马上投入夜间学习中。

用新买的小泥炉,烧一些开水,加上几颗红枣、枸杞,满满的学习劲头。

第127章 第 127 章 月考初试

北山书院的月度考核试题是由山长领一众夫子共同出题, 再交给县学教谕审核,最后呈报县令备案。

流程很繁琐且严谨,其余各大书院大致也如此。

而年中、年末考核则是由县学同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霸道王爷轻点宠 反派什么的不干啦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 用魅惑技能勇闯快穿世界 阳光花园社区 我用反派魔君修炼了 祂的巢 你不要什么都学啊[星际] 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 老婆我真的不是阴湿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