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2 / 2)
“老夫对你和宁哥儿都是一样的期望,即便仕途不顺,也要平安终老!父母亲人视你们如珠如宝、悉心培养,望你一辈子顺遂些,不是让你们一定要爬到多高的官位,给家族多大的荣耀。”谢太傅声音有些沙哑。
一旁林郁盛听完,对谢太傅生出许多的感激和钦佩,有些激动道,“谢师一语道中我等为人父母的心思。儿女成龙成凤,自然是求之不得。可也不是一定要天之骄子,方可满足父母的期盼。”
谢师看向林郁盛,两人相视而笑。
林泽往后走了两步,再次下跪,“林泽谨记恩师父亲的教诲!”
“郁盛,把孩子扶过来坐下,地面冷。”谢师说道。
林泽重新坐到炕上后,谢师不再说朝堂的事,“我听明珠信中说,她对船舶之事极为感兴趣,经常同族里的一位老叔在船坊里看师傅们造船,如今说是准备着手改进族里的福船。”
林泽听完这事,是真开心。
刚认识谢明珠时,她满脸愁容。十四岁正是活泼爱玩的年纪,她却丧丧的,做什么事都不大提得起精神。
现在竟然要改进福船了,这不就是一位伟大的造船家吗?
林泽为自己曾经给与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而感到自豪。
“三妹日后必当为嘉国的航船上做出巨大贡献,名留青史。”林泽道。
林郁盛听得很是惊奇,他没想到一个姑娘家,竟然有这般胸襟。
“老夫亦有同感。”谢太傅笑道。
三人就这样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谢师已经明显撑不住了,林泽依依不舍提出告别。
谢太傅示意林泽将管家喊进来,“安排人将泽哥儿一家送回家。”
林泽不想麻烦,林郁盛也想出口婉拒。
“长者赐,不可辞。”谢师道。
林泽两人再次拜谢,又出去喊两位族叔,把自己从京都带来给谢师的礼物给他老人家。
暖阁里,谢太傅虚弱道,“去吧,一路当心。”
林泽一步三回首,心中大为不舍,“老师,过了年我再来看您!”
谢太傅点点头,目送他们离开。
第214章 第 214 章 归心似箭
从谢府出来, 林泽他们坐上了谢师安排的马车,缓缓驶入中心大街。
“咱们将帖子送到几位大人的府邸上,是住一宿明日再走,还是继续赶路?”车厢里, 林泽问大家的意见。
这次回乡, 看望的不仅仅是恩师亲人, 还有其他各种人际关系都要维持一番。
比如知府、学政等官员,此前在府城乡试的鹿鸣宴上, 所有出席的官员,林泽全都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现在载誉而归,自然要给这些人都送上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10-220(第6/17页)
份手信。即使不见面喝个茶,递个帖子, 送上一份心意, 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大家都是同事,虽然林泽目前在京都任职。但以后肯定会有派遣到地方的时候, 谁知道会不会用得上呢。
当然是有备无患, 把关系进一步稳固下来才好。
林郁盛看向两位堂弟,“可要留宿一日?”
林郁武、林郁生商量道, “泽哥儿, 你瞧瞧送帖子和手信的活, 咱们几个能不能分开干?你也说不必进门, 只把心意带到即可。咱们四人一块送, 可不省时间?下晌能继续赶路。这天每日都冷上一些, 早点回家, 早点安心。”
林泽一喜,这是个好办法,“这主意好, 叔,我马上列出个单子,咱们分开送。最重要的几位,我亲自去,剩下的你们和爹去。”
最重要的是,谢师给他们送行的车队有五驾
骡车。
其中两辆装他们原先带来的行李物件,林泽四人坐一辆,另外两辆分别是护卫和谢师回他们的回礼。
一车的回礼,林泽他们刚见时都惊呆了。布匹、皮毛、成套的文房四宝以及各种眼花缭乱的摆件、补品等等。
谢管家专门解释了一句,这里面大部分是给林泽这次送礼走人情准备的。
谢管家还提醒林泽等人自己留心一下,同那些官场同僚或是高门大户来往时,较为普遍的见面礼有什么。
林泽再度被恩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得无以复加。
林郁盛见众人达成一致意见,当即告诉外面的车夫,请他找间茶楼停下。
约莫十来分钟,林泽从掀开的帘子一角,发现他们正停在一家茶肆门前。
“林老爷、林公子,这家‘和兴茶肆’您觉得成吗?”车夫问道。
“甚好,辛苦大家,咱们一起去吃点东西。”林郁盛道。
留下两名护卫看守马车,林泽一行人进了和兴茶肆。
林郁生、林郁武去招呼五名车夫和剩下的三名护卫坐两桌。
林泽父子俩拿着纸笔一边商量,如何安排四人的送礼名单。
因为林泽空间里有小本本,所以他很快就将所有人罗列出来。
林郁盛帮着儿子把关,分好四张单子,又帮着林泽抄写问候的帖子。以及不同人该准备什么样的礼物,都是要注意的细节。
林泽四人弄完这些,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大家简单吃点东西,就招呼车夫和护卫开始分头行动。
车夫们对府城各大官员吏目的住宅都相当清楚,这给林泽他们省了很多事。
奔波到下午两点多,林泽四人终于将手里的东西发放完毕,大家重新汇合,往城外行驶而去。
车厢里,林泽四人各自抱了一个暖炉,手和脸都被冷风吹得通红。
“若是能坐船就好了,可惜最近两日都没有合适得客船从府城去安阳县。”林郁生遗憾道。
“叔,最近那些商队可不铆足劲运送过年的东西,船只早就被货物挤得满满当当。咱们没有提前定,一时间确实不好找现成有空位的船。”林泽道。
“若只有一两个空位,咱们也不够坐。”林泽又补充道。
林郁生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心急,想早些回去。
将近一年没见着孩子父母媳妇他们,真是恨不得一天到晚不睡觉,没日没夜地赶路才好。
“生哥,如今没有下雪,咱们走官道也快。晚上在官驿歇脚,不怕遇着歹人。不过咱们这队里全是能打的汉子,就算碰上了,遭殃的是谁,还说不准呢。”林郁武笑道。
这是大实话,林泽心想。他们四个全都是能打的,五个车夫和五个护卫,加起来十四个。
已经是一支很厉害的队伍,普通的山野匪徒,来了就是白送人头。
况且走的还是官道,现在又不是乱世,遇见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林泽听完,转头找来地图,“今晚就歇在卧石驿,这是出府城最近的一个官驿,想来应该挺宽敞的。”
大家都点头表示认可。
冬天黑得快,约莫下午六点到达的驿站,天已经黑透了,驿馆外面挂着的两站灯笼亮起两圈黄晕。
林郁生、林郁武两人拿着林泽的官凭去敲门,等了好一会,方才有人来开门。
“何人敲门?”裹得严严实实的驿卒,提着一盏摇曳的烛台过来,不耐烦地问道。
“小哥莫怪,我家公子返乡探亲。路过宝地,天色已晚,故来投宿,这是公子的官凭文书。”林郁生跟着林泽父子俩忙前忙后,早已经对这种场景应对自如。
他和林郁武都按照林泽父子俩的要求,待人接物,不卑不亢。
驿卒听得‘官凭文书’四字,脸色已经有所变化。因卧石驿里州府近,他们接待的读书人和官员不少,自然清楚某些关窍。
驿卒小心接过林郁生递来的文书,举着烛台仔细看上头的文字,眼睛落在‘翰林院编修’的字眼上,脸色大变。
“小的有眼无珠,出言不逊,得罪了二位大哥,还请多多担待。”驿卒恭敬地将官凭文书还给林郁生,连忙说道。
“天黑又冷的,您一时忙不过来是常有的事。还请大人开个门,容我们家的马车进驿馆。”林郁生没因为对方恭敬的态度而有所改变,还是同对方客客气气地说。
“是是是!小的这就开门。”驿卒当即应道。
林泽等人很顺利入住驿站,根据身份品级,他们住在不同的房间。
林泽和阿爹同一个房间,炕头宽敞。本来让两位族叔也一块睡,奈何两人坚持拒接。
“泽哥儿,如今你和盛哥是有官职在身。出门在外,我和武叔乃是管家护卫,并非族亲。若是今晚睡一屋,影响了你们的威望。”林郁生解释道。
“盛哥,咱们打点过这里头的驿卒,他们也不会亏待我们哥俩,放心吧。”林郁武也劝道。
林郁盛思忖后,方才松口,“我跟你们一块去瞧瞧住的地方,顺带再去车夫和护卫那边。”
林泽觉得这样可行,车夫和护卫也是谢家的心意。一路上护送他们回家,辛苦得很。自然要在吃住上多留心,免得人家生出怨言,可就不好了。
爹出去办事,林泽在屋里收拾,不一会,就有人轻敲房门。
“大人,驿馆为您准备了饭菜和热水,您要先用哪一个?”
林泽开门,一看是刚才在前头接待过他们的驿长,也就是负责卧石驿所有事务的吏目,“劳您亲自过问,林泽实在不安。夜深天寒,您老只管差使旁的驿卒来便好。”
驿长是一位五十多岁、胡须稀疏花白、身材中等,有些驼背的老人,“大人荣归故里,咱们卧石驿上下能接待您一场,是极大的荣耀。老朽恬为驿长,理当亲自过问。”
林泽再次作揖,“晚辈愧不敢当,您老厚爱。”
驿长笑了笑,继续问道,“大人赶路一天,早些吃点热饭热汤暖暖身子。大人宽和,老朽便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10-220(第7/17页)
作主张替您安排一桌吧。”
林泽点点头,“一切听从您老安排。只托您一事。”
驿长道,“大人尽管说,老朽自当尽力。”
林泽道,“同行的几位随从,还请多多照顾,热菜热饭管够,一切开支,均由晚辈承担。”
驿站是有饭食规制的,林泽的意思是让驿长有什么就上什么,超出的部分他们会出钱补上。
“老朽谨遵大人之命。”驿长见林泽体恤下人,又出手大方,心中生出不少好感。
因为他经常碰见那些当官的,想吃好的,又不愿意掏钱。弄得他们不得不从别的地方刮油水,令人生厌。
等他爹回来,林泽父子俩吃饱喝足后,泡了个脚,就上炕睡下。
明天要早起赶路,抓紧时间休息为好。
翌日天色微亮,林泽一行人已经吃过早食。等林郁生结算清楚后,整装待发的车队便继续往安阳县赶路。
就这样一直走了两天,林泽他们在第三天的上午抵达安阳县。
这里必须要停留,林泽一行人照旧找了家脚店歇息。
现在还不到中午,将车夫和护卫们在脚店的大堂处安排好,林泽四人便到另外一桌落座。
林郁武给大家倒上一杯热茶。
“武叔,等会我和爹先去拜访一下县尊大人,烦你在这里吃饭歇脚。”林泽开口道。
因为县尊刘仪当初给了林泽不少帮助,回来不拜见一下本地父母官,于理不合。
其实他还想回北山书院看望山长、夫子和同窗们。但想了一圈,还是等回家见过亲人们再找机会去书院。
毕竟三个月假期,除去来回一个半月,还有一个半月,能挤出两天专门回书院。
“嗯,你俩放心。我在这里看好车马,招呼好那边的弟兄们。”林郁武应道。
林泽两人也不耽误时间,带上礼物,林郁生驾车,直接往县衙去。
到了县衙后堂,也就是县尊住处,林郁生轻车熟路地去
给门房递帖子。
“您请稍等,小的这就去通传。”门房家丁看完帖子后,马上拿着离开。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县尊管家出来了,“请问林大人在何处?老奴去迎大人入府。”
林郁生带着他来马车处,林泽打开车厢门,同管家见面,“许久不见,老先生可还记得林泽?”
刘管家连忙躬身回礼,“老奴见过大人。一别数月,您竟已是官身,着实超群绝伦!”
林泽谢他夸赞。
刘管家也认得林郁盛,又给他行礼问安后,方才引着两人往里走。
林郁生则是跟随小厮,前往招待他的地方。
在县衙后院的正厅,县尊刘仪身着七品青色官袍相迎,“竟然真是林泽小友来了!下人通传,我还不敢相信,到底是京都哪位翰林院编修返乡探亲。”
林泽加快两步向前作揖行礼,“晚辈林泽,见过县尊大人。”
林郁盛也随之问安。
刘仪赶忙扶起两人的胳膊,又将人请到椅子上落座。
现在林泽跟他一样是七品官,但人家是京官,还是极其不一般的翰林院编修,刘仪可不敢托大。
“京都的喜报未曾传达至县里,否则我也提前准备准备。不过算算日子,也就是过几天的事了。这可是县里极大的一件喜事,该当全县共庆!”刘仪得知林泽高中榜眼,惊叹之余,更多的是喜悦。
这可都算在他的政绩上,治下出了个榜眼。明年考核,在教化上定能得优。
高升有望啊!
“全凭大人做主,林泽此番侥幸得中。有此番成绩,仰仗的是大人为县里教学做出的巨大努力。”林泽含笑道。
大家互相吹捧一番,又婉拒刘仪夜宿邀请,林泽父子俩从县衙出来。
三人驾车回到脚店,众人便马不停蹄往桃花坪赶路。
“今晚一定能到。”林泽望着桃花坪的方向,想念的情绪已经无法自控地溢出来。
“安阳县回桃花坪,顶了天,今晚半夜也能到。”林郁武极其肯定道。
每个人都归心似箭,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像鸟儿一般飞回去。
第215章 第 215 章 夜半团聚
众人抵达桃花坪时, 听见村里的更夫正好敲响三更的梆子声。
林泽回空间看了眼手机的时间,正好是十一点。
更深露重,赶了一天路的人和马都累得很。
夜里黑,行进速度却不慢。
林泽他们一心想着赶紧到自己家。车夫和护卫们也想早些休息, 这几日大家都累坏了。
进了村, 林郁生下去带路, 护卫们不认得小道怎么走。
约莫一刻钟后,大家终于站在林泽家门口。
门前静谧无声, 只有后面山林里吹来一阵阵冷风。
“盛哥,我俩先回家,等会马上来你们这。几位兄弟稍等片刻,一路辛苦, 咱们全族必当倒屣相迎。”林郁生开口道。
“你们先回家同三叔、八叔他们报个平安。”林郁盛点头道。
两位族叔离开后, 林泽借着灯笼光,打量眼前高大的院子外墙, 已经不是离开时的木栅栏了。
一旁的林郁盛用手推了推, 朱红的大门纹丝未动,又用了些力气敲门。
林泽跟着在一边喊, “阿爷——阿奶——沐姐儿——多福——”
要是家里有条狗就好了, 林泽能马上获得回应。
连着喊了三声, 隐约听见院子里有响动。林郁盛重新拍打院门, “爹!娘!是我们回来了!”
“盛哥儿!泽哥儿!”门一打开, 老太太、老爷子披着件大袄, 互相搀扶着开了门。
老太太把灯笼往地上一扔, 当即一把拉过儿子和孙子的手,不停地揉搓着,“真是你们回来了?”
老爷子也高兴得够呛, 不住地看来看去,生怕是自己半夜眼花,或是还在梦里。
林泽赶忙扶着老太太的手臂,“阿奶,真是我和爹回来了。外头冷,咱们赶紧进屋。”
林老爷子此时也瞧见了父子俩身后的一大群人马,意识到站门口失礼了,赶忙招呼道,“大伙赶紧进屋,屋里炕头暖和。”
后面的车夫和护卫见礼道,“小的们见过老太爷、老太太,咱们是奉谢府老太爷的命令,护送二位老爷返乡。”
老爷子、老太太连声道谢,“辛苦你们了,送他们爷俩安全回来,咱们全家都念大伙的好。”
半夜实在太冷,林泽觉得大家不必客套太多,赶紧进屋。
于是,林泽扶着老太太,林郁盛掺着老爷子。大家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关心彼此的身体。
车夫和护卫们将车厢上的行李物件全都搬下来,才肯进屋坐下。
老爷子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10-220(第8/17页)
开了西厢房的一间屋子,让他们把东西放里面。
老太太进屋喊林沐和多福起来,林泽父子俩在正厅的炕头上盘腿坐着取暖。
林沐迷迷糊糊听见阿奶喊她,说是爹和大哥回来了。随着阿奶往外走,果真在厅里就看见炕上的两个心心念念的人。
林沐飞快跑过去,边兴奋地喊道,“爹!大哥!”
林郁盛忙不迭下炕,屋里的烛光不够亮,但他仍能发现,小闺女长高了,五官也张开了一些。
“沐姐儿。来,让爹瞧瞧,重没重?”林郁盛乐呵呵的,脸上的疲倦一扫而空,一把抱起九岁的闺女,往炕上走。
林泽跟着下了炕,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笑。
“爹,我是不是重了?阿爷、阿奶说我长高了许多。我每日都按时吃饭、睡觉,村里同我一样大的姑娘和小子,就没有比我高的。”林沐脆生生道。
林泽看着妹妹白嫩带着婴儿肥的脸颊,头发有些散乱,但是非常可爱,“爹,我也抱抱沐姐儿。”
林郁盛将闺女放在炕头上,满脸慈爱,眼睛都挪不开。
林泽凑过来,咧着嘴,在妹妹期盼的目光中,将她抱起来转了一圈。
“真是越来越漂亮,我妹妹是全天下最好看的姑娘。”林泽夸赞道。
父女、兄妹三人其乐融融,互相诉说着许多思念。
多福在老太太喊醒后,飞快往外头,站在几步外,不敢置信地看着,“盛大伯!泽哥!你们回来了!”
林泽转头,快步过去,仔细打量已经十一岁多福,欣慰道,“你真是长高长大了,书念得可好?”
多福重重点头,在此开口,声音已经有些哽咽,“泽哥,我、我们都盼着你们回来。上回你考中举人的时候,族里高兴了许久。我们这些去私塾念书的,先生都高看咱两眼…”
林郁盛跟过来,拍了拍已经到林泽脖颈高的多福。
想起从前,多福又矮又小,面黄肌瘦的模样,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咱们一家子团聚,是高兴事。”林泽怕自己要被他感染得绷不住,赶紧宽慰道。
多福忙擦干眼泪,转头往外看去,瞧见老太太泪眼朦胧的,赶忙去扶她来炕上坐,“阿奶,您先坐着。阿爷在哪?”
林泽所有人便都坐在老太太两边,大家身体都挨着。
“在外头招呼那些送你大伯和泽哥回来的弟兄。”老太太道。
“我去帮忙。”多福马上起身,往外走。
多福出去时,老爷子那边已经在车夫和护卫们的陪同下,往正堂这边走来。
此时,院子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和呼喊声。多福听声音,认出是三叔公他们。
“多福,你去开个门。”老爷子看了眼门口,温声道。
“嗯。”多福见老爷子已经忙完,转头往院门出跑去。
“三叔公、五叔公、八叔公,诸位长辈赶快请进。”多福一开门,就瞧见族里有五、六个一块来。
后面站的他看不清脸,隐约猜测是两位陪着盛大伯和泽哥去赶考的族叔带他们来的。
“多
福,是不是盛哥儿、泽哥儿回来了?”三叔公由大儿子林郁生搀扶着。
二儿子林郁文、三儿子林郁石只能站一边打灯笼。
“是!您老快请进屋,外头冷得紧。”多福道。
三叔公回头看五叔公和八叔公,大伙脸上的喜色和急切之意更重。三步做俩,就往屋里赶去。
一进门,宽敞的正堂就有些拥挤了。
三叔公瞧见屋里已经有十个不认识的人或站或坐,正和族长说着话。
“盛哥儿、泽哥儿!”三叔公等人顾不得其他,直奔父子俩而去。
“盛哥、泽哥儿——”后面的林郁文、林郁石、林郁明也围过来,招呼道。
林泽两人快步迎上去,握着三位叔公苍老的手。
“三叔公、五叔公、八叔公,是我们回来了,你们身子可好?”林泽问候道。
“三叔、五叔、八叔,我们五个都顺顺当当从京城回来了,咱们全族一块,风风光光过年!”林郁盛最清楚老人家的心事,一句话就说到三人的心坎上。
“你们、你们几个孩子,受苦了啊。”三叔公却顾不得高兴,不停看父子俩人,心疼地说道。
“爹,那边还有十位弟兄要安顿,咱们有的是时间叙旧。”林郁生向前一步,出言提醒道。
“好好!正事要紧。”三叔公松开父子俩的手,点头道。
林泽也觉得差不多了,大伙见过后,得开始安排车夫和护卫今晚的吃住事宜。
生叔前头之所以说,过一会要来林泽家,就是因为他们白天在马车上已经商量过。
林泽家虽然房子挺大,但十个是住不下的,得他们三家分摊下去。
林泽家有六个房间,外加两个书房。家里能安排人住的有两间厢房,每间住两人是比较合适的。
虽然说挤四个人也行,当时每间房盘的炕都挺大。但是考虑到舒适性,还是决定安排每间两人。
还剩六人,则需要在三位叔公那边每家腾个房间出来就行。
林泽将住宿安排告知他们,又说道,“诸位,烦请先将行李拿去屋里放下,歇一歇。一会做好热饭热菜,送你们屋里。”
“多谢大人厚待!小的们这就告退。”十人朝林泽行礼道。
多福带着四人去家里的厢房,林郁生、林郁明、林郁武分别带两人去自己家。
林郁文和林郁石见状,“族长,我们这就回家喊婆娘们起床做饭烧水。”
老爷子颔首,“辛苦大伙,咱们得把这些弟兄们招呼好了。他们都是府城太傅大人专门安排,送盛哥儿他们回家的。切记,不可轻慢半分!”
三叔公听完,马上叮嘱两个儿子,“家里头肉菜不够的,就去村里其他有的人家敲门,让两个儿媳妇来族长家帮忙烧水做饭。”
五叔公和八叔公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刚才都带着人出去了,这下子心里担忧,想要起身回去亲自看着。
老爷子伸手制止道,“郁武、郁生定然知晓,只需让郁文去老五家同郁明叮嘱一番即可。”
林郁文马上应道,“我记下了,这就去。”
正堂里一下子又空了大半,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大伙也不拘束了,在老爷子的招呼下,全都自己找位置坐下。
三位叔公并老爷子、老太太坐炕头上,林泽父子俩并沐姐儿,搬了凳子,坐在老人们的跟前。
八叔公满心满眼的高兴,他离林泽最近,忽的想起什么,带着谨慎又兴奋地问道,“泽哥儿,适才八叔公听得他们喊你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儿子林郁武回家,他没顾得上旁的,只不停地打量几乎一年没见的儿子。
不多时,又听儿子的,赶来族长大哥家。这会子终于想起要问科考的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10-220(第9/17页)
林泽父子俩最近一次寄来的信,只说他们入了国子监。因此村里人都不晓得到底中没中,加上县里没有喜报过来,不免生出许多猜测。
林泽与他爹对视一眼,笑着道,“八叔公,我中了一甲第二名。皇上钦定我为榜眼,赐我进士及第出身。咱们家很快就有一块牌楼啦!”
此话一出,不仅是八叔公,在场除了林泽父子俩,所有人都惊呆了。
真正意义上的惊呆,全都张着嘴巴,两眼发直。
“这、这是榜眼?”林老爷子头一个反应过来,喃喃道。
老太太一把抓住老爷子的手臂,抿紧嘴唇,身体欢喜得发抖。
三位叔公还不大懂一甲、二甲,但是牌楼他们可太懂了!
石潭镇附近读书人多,能见到牌楼的机会比在柳头县多多了。
“咱们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八叔公突然仰头大笑。
挨着老爷子一边坐的三叔公,连忙抓住大哥的另一条手臂,欣喜若狂道,“大哥!真的要改换门庭了!”
五叔公一骨碌下了炕,“泽哥儿,真是榜眼?就比状元公低一名的榜眼?”
林泽非常肯定道,“是,五叔公,您老没听错。”
五叔公顿时喜笑颜开,又看向一旁的林郁盛,“盛哥儿,五叔多嘴,也问你一句。”
林郁盛抱着闺女,眉眼间都是温情,“五叔,我未曾考中进士。不过今年陛下特设中正榜,幸运地考中了。如今在国子监的典籍厅任从八品典簿。虽没有泽哥儿的官位高,也算是在京都有了个去处。”
五叔公拍手叫好,“五叔旁的不懂,还不明白从八品的官吗?那可是比你爹那个九品县尉高。”
五叔公转头对老爷子道,“大哥,别怪我今儿磕碜你。盛哥儿这从八品的京官,可比你当初强得多了。”
老爷子、三叔公、八叔公听得哈哈大笑。
笑完后,老爷子牵着老妻的手,得意道,“那是我的种,比他老子强,是应该的。你看,泽哥儿肯定比他爹强。泽哥儿,是不是?”
林泽忙附和,“爷,你说得一点都没错。皇上已经授我翰林院七品编修的官。”
门口刚从家里提着两个大篮子,准备过来做饭做菜的两位婶子正好听到这话,眼里迸出一股惊喜。
两人对视一眼,决定默默去厨房把活先干好。适才过来前,家里男人已经叮嘱好几回,务必要尽心。
第216章 第 216 章 共庆同喜
回到家的这天晚上, 林泽睡得很迟。第二天一早,天光微亮,他就起床了。
这时辰,林泽家已经非常热闹。
全村几乎都在第一时间, 知道昨天半夜林泽父子俩回乡的消息。
又听说谢太傅安排了十个人、五辆马车送林泽四人回来, 村里人忙坏了, 各家汉子妇女抢着来族长家干活。务必要把这些弟兄们伺候好了。
于是等林泽洗漱完,来到堂屋, 就瞧见车夫和护卫们已经吃饱喝足,和屋里人闲谈。
村里大部分人都没有进来,在院子里忙活,有些想亲眼看看林泽, 只能在外面等他有空。
因为屋里要招待客人, 只有林郁盛并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能在里面陪坐。
“哎,泽哥儿出来了。我竟然有个在京都当大官的侄儿, 老天爷。”曹寡妇两手揣在半新不旧的棉袄子袖口里, 伸着脖子使劲往屋里看。
“曹婶子,适才见到盛大哥你也这句话。”一旁的林葵打趣道。
背着熟睡的娃儿, 林来娣和丈夫林池挨着大伙, 踮起脚往里看。
“葵姑, 叔公们说, 咱村要有牌楼, 真的吗?”林来娣个子矮, 实在看不见什么, 便转头问道。
林池也一脸期待的看向林葵,五叔公定然知晓许多事。昨晚三位叔公都有份接盛哥和泽哥儿,五叔公是林葵的爹, 问她准没错。
“我也不敢说一定有。但泽哥儿中了榜眼,按理是可以起一座进士及第的牌楼。”林葵一开口,就让人觉得见识很广。
因为她不但是五叔公的闺女,更
在这一年里,跟着村里的大小伙子们去做买卖。
林葵挣了银子,给自己置办三亩中等水田,还起了一间泥瓦房,说是留着日后自己随时有地方住。
族里都晓得,外村已经有几个汉子托人问亲。五叔公也做不得主,都得跟闺女说,要她自己点头才行。
林家村如今是能念书的娃子,全送去附近的一家私塾上学认字。全村一边种地,一边做买卖,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可真是了不得,咱们跟着族长一家,就没错。”林来娣边说,边羡慕地看向林葵。
林葵是和离在家的姑娘,曾经村里都少人看不上她,背后指指点点。若不是有五叔公这个爹,估摸着当面说嘴的都有。
可如今,林葵过得比村里大部分人都舒坦。挣了银子,要找个过日子的男人可不容易?
林来娣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儿子大些,她也要想法子自己去外头挣银子。
如今男人和公公去挣钱,家里还要她操持,一时半会脱不开身。
但林来娣觉得,若是她能找到更挣钱的活计,家里的事也可以请人来帮忙。
“来娣这话一点不错。”林葵的大哥,也就是林郁明肯定道。
“他们出来了,大伙赶紧让个路——”林葵提醒道。
林泽跟他爹在前面先走,送护卫车夫们到门口。一路上父子俩都不停跟院子里的族人们含笑点头打招呼。
大伙也是激动得够呛,但如今有客人在,都很明事理地保持礼节。
此时,五辆马车已经整齐排开在院门前。村里没法进屋的大人小孩,全都围在外头看这五辆马车了。
“两位大人、老太爷、老太太、小姐,我等将您几位安全送达,今日便向您辞行。”护卫代表朝林泽和林郁盛行礼道。
“回去一路小心,劳请替我给恩师捎个口信。告诉他老人家,我们已经平安到家,望他一定要珍重再珍重,过了年,我们再上门拜访。”林泽说道。
“是,我们记下了,一定给您带到。”护卫拱手。
很快,十人便离开了桃花坪。
林泽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从田间的土路,驶向小清水河的岔路,最后进入主路。
“昨晚天黑,今儿才发现,咱们村的路宽了好多。”林泽同他爷笑着说道。
“自打你中举的喜报传回来,村里就开始加宽路道,这事附近的几个村都来人帮忙了。”老爷子解释道。
“大哥,咱还得加宽啊。”三叔公抚着胡须笑呵呵道。
周围的族人都听见林泽说话,意味着现在能好好热闹热闹了,就有人大声喊,“泽哥儿”、“盛哥”。
林泽父子俩赶忙同大伙作揖见礼。
田老汉杵着拐棍,走出来两步,声音有些发颤,“泽哥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