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心漪漪》 80-90(第1/23页)
第81章 对阵“芙蕊,死得其所。”
冬日昼短夜长,不一会儿的功夫天光便暗了下来。
营帐内外陆陆续续点起了灯火,巡逻的将士换了三轮,领着轻骑深入敌军内部的主将还没有回来。
斥候自一个时辰前折返回军营带来了主将与敌军正面交锋的消息后,便再也没有回来,一干将领守在议事的营帐内急的团团转。
“难道是殿下带的兵力不足,所以被宁王拖住了?”将领们开始分析,“可回来传信的斥候没有带回殿下需要我们兵力增援的口信,这不应该啊!”
陆乩野身经百战,领兵打仗的经验比他们所有人都要足,不可能会犯这样的错。
此次出征傅严被提拔为副将,陆乩野带兵出征,他便是这军中的主事将领,众将领便都等着他拿主意。
“傅将军,我们该如何行事?”
傅严闻言深思熟虑一阵后,“再派一支斥候前去探查情况,半个时辰后若将军和斥候都没有回来,便着人带兵赶去探查情况。”
另一边,殷乐漪陪着惶惶不安的堂兄殷晟在营帐内等候。
殷晟自知自己此次随军出征,是为了从他父王宁王手中换回魏国的襄王赫连殊。
但宁王既然敢起兵反魏,便足以说明他根本不将殷晟这个儿子的生死放在心上,襄王这枚重要的棋子恐怕他会留着来向魏国换取其他的利益。
他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便毫无胃口,反观坐在他面前的妹妹芙蕊,仪态端庄一如从前,手里拿着一颗馒头小口小口的吃着,面上不曾有丝毫嫌弃之色。
殷晟见此更是愧疚的眼生热泪,“妹妹 ,是堂兄对不住你……”
他大晋的金枝玉叶,自幼便是被千娇万宠的捧着长大的堂妹芙蕊公主,被他生父所害,又被殷氏一族人所累,沦落至此。
殷乐漪将最后一口馒头咽下,“堂兄你也莫要再自怨自艾,皇叔所行的祸事从始至终都与你无关。嫂嫂和兰儿也还在等着你回去。”
她说完便习惯性的去取腰间的香帕拭手,却取了个空。
殷乐漪回忆片刻才记起,是那日陆乩野拿了她的香帕为她擦泪后,又将她的香帕拿走了。
她的香帕落在陆乩野手里的不计其数,殷乐漪对此也见怪不怪。
又听见殷晟叹息:“也不知外面战况如何了,那十六皇子和裴召带兵出营都快一日了竟还没回来,为兄又怎能不担心……”
陆乩野若胜,殷氏一族还能有转圜的余地,陆乩野若败,殷晟恐怕要第一个被推出去血溅三尺,以震军心。
魏军的作战和布防也不可能让他们知晓,而殷乐漪虽没上过战场,却犹记得陆乩野出营带走的人不算多,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去和宁王正面交锋,更像是有什么计策布局。
但陆乩野此番带兵出去的时间的确有些太长了,久则易生变。
营帐外这时传来躁动声,殷晟吓的立刻坐不住,“……芙蕊,是不是他们从战场上回来了?”
殷乐漪起身,掀开帐帘走出去,殷晟提心吊胆地跟在殷乐漪身后。
大营门口,裴召带着数百名士兵狼狈的回营,傅严携将领们匆匆赶出来,扫视一眼他们的情况后,不见陆乩野和轻骑的踪影。
傅严询问道:“将军在何处?”
裴召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我领兵深入果不其然遇到了敌军的埋伏,将军按照原定计划绕后进攻。”
“一开始本是一切顺利,我们也顺利从敌人的包围里冲了出来,但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本该和我们汇合的将军却变成了宁王的追兵,我们被一路追杀死伤无数,这才勉强逃回来……”
“那殿下在何处?”有将领急急问,“你们可有去确认过十六殿下的安危和行踪?”
裴召气喘吁吁的摇头,“实在是寻不到机会回去寻殿下……我们的支斥候队被宁王全杀了,根本没有办法回来寻求增援……”
陆乩野算无遗漏,领兵打仗更是从无败绩,将星之名如雷贯耳。乍一从裴召口中得知陆乩野不但败了且还生死不明,让魏军根本难以置信。
但又见满地都是伤兵,就连裴召身上也不能幸免,战袍被划伤了好几处,一看便是死里逃生回来的。
首战大败是不争的事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星吃了败仗对他们的冲击更大。而主心骨现下还生死不明,他们面临的局势岌岌可危,将领们一个个面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有人提议:“……无论如何,现在最重要的应该先派兵前去搜寻殿下的踪迹。”
主将失踪会导致军心涣散,更何况若连陆乩野都无法带领魏军镇压宁王,军中便更无人能遏制宁王了。
“报——”
一个时辰前派去前线探查的斥候队伍快马赶回,喘着大气在傅严和一众将领面前跪下,“回禀副将,宁王大军向我军的位置逼近,在距我军十里外的平原下安营扎寨。”
“十里?!”有将领惊呼,“宁王莫不是今夜便要向我军开战?”
这样近的距离,开战不过是转瞬之事。
“宁王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避开宁王的耳目去寻找殿下的下落?”
傅严眉头紧锁着沉思,不发一言。
裴召提议道:“大战一触即发,现在派人去寻殿下不是明智之举,我等应该先排兵布阵,专注对抗宁王的大军才是。”
有拥护陆乩野的将领闻言,愤愤道:“裴都护这是何意?难道殿下的安危不该放在首要吗?”
“殿下的安危自然该放在首要,但现在战况一触即发,殿下失踪之地乃是宁王布防之地,去了便是送死。”
裴召眼光锐利的扫向不远处立着的殷氏兄妹,“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能再让宁王气焰变得更高!一旦开战便该将宁王之子殷晟押到阵前,挫一挫宁王的锐气!”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殷晟射来,殷晟面色霎时惨白。
殷乐漪往前走了几步,将殷晟挡在身后,开口道:“襄王还在殷骁手中,诸位难道要对襄王殿下置之不顾吗?”
唯一能将襄王平安换回的筹谋便只有殷晟,若他们将殷晟推到战场上让殷晟丢了命,便等于将襄王在殷骁手中的唯一一丝生机也掐断了。
裴召见众将领神色各异,便知道他们因殷乐漪的话有所动摇,“众将士商议对策对抗宁王,公主还是安分守己,不要乱了规矩。”
殷乐漪无官无职,身份更是微妙,裴召要她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逾矩插手军中事务。但殷乐漪本意只是为殷晟暂缓时间,只要魏军及时将陆乩野寻回来,她相信陆乩野会保住殷晟一命。
无论裴召的提议有多冠冕堂皇,军中无主将便已呈颓势,更何况留下的副将乃是陆乩野的心腹傅严,他一定会以陆乩野的安危为先。
怎料傅严却道:“宁王蠢蠢欲动,战况紧急。寻殿下一事只得暂且押后。”
此话一出,不止殷乐漪,在场的将领士兵也具是震惊。
傅谨不可置信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心漪漪》 80-90(第2/23页)
:“阿兄,你在说什么?”
“副将英明。”裴召附和道。
傅严面不改色的给一众将领下达命令,其中纵有不满傅严将陆乩野的生死暂抛脑后之人,碍于战况和军令,也不敢当众违抗。
傅严很快便将一切事宜安排妥当,前脚刚走回营帐,殷乐漪便闯了进来。
“芙蕊公主,此处不是你能擅闯之地……”
士兵们还要将殷乐漪拦截住,傅严看过来,吩咐道:“让芙蕊公主进来。”
士兵得令退下,殷乐漪走进营帐,开门见山:“傅都尉,为何不遣人去寻陆少将军?”
傅严道:“刚才我与众将士说的话难道公主没有听清吗?”
“战况越是危急,便该越快将主将寻回来主持大局,稳固军心。”殷乐漪反问傅严,“这样浅薄的道理连我这个从未带兵打仗的女子都知晓,难道傅都尉不明白吗?”
“此乃我军军务,和公主无关。”傅严不为所动,“来人,送芙蕊公主回去。”
他的态度让殷乐漪有些愕然,“……你难道不顾陆少将军的安危吗?”
傅严皱了皱眉,不欲同殷乐漪多言,让士兵将殷乐漪请了出去。
一走出营帐,刺骨的风雪迎面扑来,将殷乐漪面上仅存的一丝温热也吹散。
她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这件事,主将生死不明,军中却无人前去营救,身为心腹的傅严更是不将陆乩野的性命放在首位。
裴召带着一行伤兵死里逃生的回来,没有援军支援,陆乩野能从宁王的埋伏下毫发无损的脱身吗?
最坏的情况,便是陆乩野已经死在了宁王的埋伏下,但殷乐漪很快又将这个想法弃之。
若是普通人遇上这样的境况必是难逃此劫,可他是陆欺,十四岁便上了战场,用一场又一场的胜仗
将她的晋国瓦解歼灭。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会轻易死在战场上?
他不会的,陆欺不会的。
离开魏国都城之前,他答应过殷乐漪会助她成事、会庇护她,他若出了事,危在旦夕的堂兄活不了,殷乐漪更自身难保。
陆乩野答应过她的事从未食言过,她且再耐心等一等,一夜过后,说不定陆乩野便会有消息。
殷乐漪被士兵送回到自己的营帐内,倚在床榻上有些恍惚的望着帐内摇曳的烛影,彻夜未眠。
然而还未到天明,军中便响起了号角声。
隔壁的营帐内传出动静,殷乐漪立刻从床榻上坐起,取下挂在一旁的斗篷披在身上后走出去,见殷晟被一列士兵从营帐内带了出来。
殷晟想必也是一夜难眠,眼下都生出了青黑,瞧见殷乐漪后欲言又止,有遗言想交待殷乐漪,却又觉得自己此刻无论再交待什么都是对妹妹的拖累。
他勉力对殷乐漪露出一个笑来,“芙蕊,堂兄去了。”
轻轻一句话让殷乐漪心房涌出无尽的哀痛,她默默跟在殷晟身后,见殷晟被押上囚车,用铁链捆了手脚,完全将他视作战俘对待。
殷乐漪只字不言,掩在斗篷下的手不由得紧握成拳。
傅严和傅谨从营帐里走出来,傅严见殷乐漪已在此处,便吩咐傅谨:“你今日将芙蕊公主一同带上战场。”
傅谨似有几分不愿,傅严便又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裴召领着自己麾下的兵骑马从殷乐漪身侧路过,“战场上可没有供公主坐的马车。”
殷乐漪对裴召的话置若罔闻,在将领中寻到傅谨走过去,“傅都尉,劳烦借我一匹马。”
傅谨表情五味杂陈,迟疑道:“公主今日一定要去战场吗?”
“我便是今日不去,明日也是要去的。”殷乐漪看得透彻,“陛下遣我来此是为了什么,我记得。”
早一日晚一日都没有区别,她始终是要出现在晋国将士的面前,而她今日去更能亲眼看清宁王的态度。
傅谨便只得命人为殷乐漪牵来了一匹马,军中的马都是战马,见过血性子烈。傅谨刚要叮嘱殷乐漪小心,便见她竟还算娴熟的上了马背。
殷乐漪侧首轻声问:“可有陆少将军的消息?”
傅谨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殷乐漪默然垂下睫羽,捏紧手中的缰绳,不再多言。
傅严为副将需得留在军营后方主持大局,傅谨为前锋,领一万骑兵先行,裴召领一万步兵押送殷晟殿后。
殷乐漪随前锋部队在风雪中策马疾驰,寒风细雪打在脸上又疼又冷,四肢更是被冻得僵硬,她为了不被落下,咬着唇一次又一次的扬鞭提速,眼见着天光一点点亮起来,不远处出现一条冰封的江河。
河的对岸站着密密麻麻的士兵,他们甲胄上玄金交织的颜色令殷乐漪不由自主的眼生热意。
那是晋国将士穿的颜色。
傅谨勒马在河边停下,抬手示意身后的士兵不再继续往前。
殷乐漪面色发白的盯着河对岸的景象,一辆囚车里锁着个不成人形的人,囚车旁边立着个样貌清秀的青年男子。
他和殷乐漪四目相对,两人皆是一怔。
殷乐漪喃喃:“安昱……”
傅谨自然也认出了安昱,扬声问:“鄯州刺史安昱,你带领宁王叛军与我魏军对阵,可是说明你已背叛大魏,转投了宁王?”
安昱咬咬牙,艰难道:“……我本就是晋国人,从前不过是迫于你们魏国淫威才不得不屈从,如今宁王殿下归来,我自然要追随宁王殿下!”
他别过眼不再去看河对岸的芙蕊公主,转身让人打开囚车,将里面犹如一滩烂泥似的赫连殊拖下来。
安昱放声对魏军道:“此乃你们魏国的襄王赫连殊,听说他在魏国素有贤王之称,想必是个颇得民心的亲王,且看你们魏人究竟想不想救这位贤王!”
赫连殊蓬头垢面,身上的囚衣衣不蔽体,浑身上下都是受刑的痕迹,哪有从前半分的风度翩翩可言。
他被晋国士兵用刀架着脖子,按着跪在地上,看清对岸马背上坐着的少女,被一件藕粉的披风裹着身子,容颜绝色,气质脱俗,像一朵被精心呵护的花蕊。
反观现在的自己,怕是连都城里最腌臜的乞丐都不如。
赫连殊攒着一口气,拼命的大声道:“……你们既然将芙蕊公主带来了!便速速将芙蕊公主绑了送给宁王,换本王回魏国——”
他一言道破殷乐漪的身份,殷乐漪霎时便感觉对岸有千万道目光尽数落在她的身上,那些目光里带着质疑、愤怒、憎恨、不解,让殷乐漪快要喘不过气。
“襄王殿下,要换你回国的人不是芙蕊公主,而是宁王的亲子殷晟。”
裴召后脚赶到,亲自押着殷晟的囚车来到前方,言毕瞥一眼殷乐漪,“至于芙蕊公主来此,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些忤逆大魏的乱臣,芙蕊公主身为晋国的嫡出正统已归顺大魏,像宁王那等名不正言不顺的贼子根本不配打着亡晋的旗号行事。”
裴召声若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心漪漪》 80-90(第3/23页)
钟:“尔等莫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且睁大眼睛看清楚些!晋国早就亡了!”
此等诛心之言,竟是从从前的晋国守备裴召口中说出,让晋国大军霎时躁动不已。
再反观殷乐漪和殷晟二人的处境,一个既不被关在囚笼身上更无枷锁,另一个却是战俘一样的处境,更是印证了裴召的话。
芙蕊公主归顺大魏,和裴召一样做了通敌叛国之人。
“杀芙蕊、诛裴召!”
晋军中不知是谁先起了头,紧接着变成异口同声的齐呼声,震耳欲聋之势响彻整个河岸。
“杀芙蕊!诛裴召!”
“杀芙蕊!诛裴召——”
每一个字音都清晰的灌进殷乐漪的耳中,像是有一记撞钟在她耳畔撞出沉闷的声,震得她整个脑子都嗡嗡的响。
她从做出这个决定开始便预料到了这样的后果,她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迎接万千唾骂。
可被自己千千万万的将士当着面,听着他们愤怒的说出“杀芙蕊”三个字,殷乐漪的心像是从皮肉里被血淋淋的扯出来,放在天光下千刀万剐,凌迟一遍又一遍。
安昱止声:“住口!”
他将士兵们的声音遏止住,望向对岸马背上面色惨白宛若纸人的少女,眼中难掩心疼。
傅谨有心想让士兵将殷乐漪带下去,却见她忽然一反常态的翻身下马,走到最前方立在了河岸边。
“公主?”傅谨不明所以。
殷乐漪深吸一口气,敛去那些扰乱她心绪的声音,开口道:“诸位晋国的将士,我乃晋文帝之女殷姮,确是你们口中想要千刀万剐的芙蕊公主。”
“君王昏庸,臣民有怨乃是理所应当之事。芙蕊自认并非明君,你们想要杀我,我没有丝毫怨言。”
“但你们如今虽打着反魏复晋的名号,效忠的却是个比芙蕊更昏庸、更自私、更恶毒的君主。”
“宁王殷骁在晋国灭亡之间便早与魏国的皇子暗中勾结,他为了皇位将整个晋国出卖给了魏国,不顾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将士、不顾那些舍身为国的忠臣,更不顾晋国千千万万的百姓!”
“你们如今怀揣着复国的希望投身在他麾下,为他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可知他是个为了一己之私通敌叛国,和裴召一样是个自私自利的阴毒小人?”
“殷骁只把你们当做助他称帝的垫脚石,他根本不值得你们为他尽忠殒命!”
少女嗓音清丽若翠玉落珠盘,在这气势恢宏两军交锋的阵前显得格外的柔弱单薄,可她的语气里却没有丝毫的怯意,每一个字都轻柔又清晰、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传入这两军中千千万万的将士耳中,让人极难不对她的话信服。
然而这番话还是遭到了质疑声,“你说谎!宁王殿下一心为复大晋,又怎会有这样险恶的心思?”
比起一个靠攀附着魏国苟且偷生的羸弱公主,他们自然要更相信领着他们讨伐魏国光复大晋的宁王殿下。
质疑之声方落下,晋国的将士们便见他们眼中贪生怕死的芙蕊公主,竟不顾阻拦,抬脚踏上结冰的河面,向着晋国将士的方向走来。
凌冽寒风将她头上的兜帽吹落,少女的青丝在风中飞舞,疾风骤雪无情的打在她令人生怜的面上、身上,像是为了阻止她继续前进一般。
可她眼神坚如磐石,用着纤细单薄的少女之身一步一步走到冰封的河面正中。
“晋国芙蕊以性命起誓,我所言每一个字皆是真。”她声柔却清,“若有半个字作假,今日便教我命丧此河中。”
这样的距离,晋军的箭矢可以随时刺穿她的身体,而魏军也来不及护他。
殷晟在囚车里撕心裂肺的哭喊,“芙蕊……你回来啊!是兄长的错……是殷骁的错!殷骁才是那个该被千刀万剐的罪人!兄长怎能让你丢了命啊……”
殷乐漪肩头覆薄雪,裙摆被吹得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而她却佁然不动。
赫连殊见着近在咫尺的她便宛若见到了救星,张牙舞爪的叫道:“你们还在等什么?你们不是叫嚷着要杀芙蕊吗?快将她杀了把本王放回去,快啊快啊!”
晋国芙蕊公主以一女子之身方能不惧生死,而魏国的“贤王”襄王殿下却如此贪生怕死。
这一幕让魏国将士丝毫无光,但赫连殊却顾不得他们如何看自己,遭受了殷骁长时间的
非人折磨,他现在只想活着回到魏国。
“……快放本王回去!放我回去啊!”
他不顾士兵挣扎起来,又被士兵如丧家之犬的重重按进雪地里。
安昱隔着一段不远的距离和殷乐漪四目相对,红着眼睛问:“……公主当真是连命也不要了吗?”
殷乐漪抿唇浅笑,柔声答:“若以芙蕊一命,可换我万千子民不被奸臣蒙蔽,让他们能毫发无伤的离开战场。”
“芙蕊,死得其所。”
第82章 傻子“漪漪,你心中有我。”
鄯州刺史府内,安昱于城郊冰河不战而退的消息传了回来。
殷骁听完一切后,眼中浮现出不可置信的笑,“芙蕊?”
“你说是芙蕊在战场上污蔑本王名不正言不顺、通敌叛国,以一人之力煽动军心,让本王的兵马不战而退?”
“回王爷,属下字字所言属实,的确是芙蕊公主……”那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原本将士们看见芙蕊公主和魏人们站在同一阵营都十分气愤,高喊着要诛杀芙蕊公主,可芙蕊公主孤身深入我军以性命作保,竟三言两语就将我军将士的气势打压了下去……”
殷骁十分意外,他那个印象中被皇兄晋文帝养的只会风花雪月的侄女,何时有了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他坐在椅子上思量许久,自言自语道:“竟是本王看走了眼。”
“王爷,魏人还将世子爷押在囚车内震慑我军,我军实不敢轻举妄动啊。”
“怕什么?他们有本王的儿子,本王也有他们的皇子。”殷骁不以为意,吩咐道:“安昱竟敢不战就退,看来是没将我这个王爷放在眼里,让他回城后便来见我。”
“是。”
“再将府上与他亲近的奴仆绑了丢进地牢里,先大刑伺候一遍,让他知晓利害。”殷骁笑叹,“可惜范阳侯死的早,他安家只剩他一根独苗,不然本王挟了范阳侯,看他还敢不敢临阵退兵。”
下属领命退出去照办,殷骁重新思虑殷乐漪之事。
殷骁从来没把这个侄女放在眼中,她的生死殷骁更是不曾在意过,但她今日的所作所为却是在阻挡殷骁称帝的路。
嫡出正统的公主不死,他这个王爷的确有几分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该找个机会将这个侄女除掉,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然而今时今日在鄯州城外冰河上发生的这一幕,晋国芙蕊公主为子民不受奸臣蒙蔽,孤身面对千军万马,在许多年后,被载入了史册。
后人不曾唾骂她是昏庸怕死的亡国公主,而是赞扬她是位愿为子民舍身的仁君。
而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心漪漪》 80-90(第4/23页)
在,鸣金收兵折返回营的魏国大军,却还沉浸在因芙蕊公主一番康概陈词而让晋国军队暂时撤退的震惊中。
柔弱貌美的芙蕊公主用胆识和气量令晋军退却,让他们这几万铁骨铮铮的魏国儿郎毫无用武之地。
裴召在队伍正中押送殷晟,见殷乐漪骑着马和殷晟的囚车并肩而行,想到几刻前她所行之事,和裴召所熟知的芙蕊公主不像是同一个人,目光便不由得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息。
殷乐漪察觉到,抬首冷冷地朝裴召瞥来一眼。
晋人厌恶裴召对裴召早已习以为常,但此时此刻裴召却因殷乐漪这一眼,莫名的有几分心虚,讪讪的收回了目光。
殷乐漪抿着唇沉默的骑着马,旁人瞧见她大约会觉得她与平时无差,仍旧仪态端庄,娇美如花,眉眼温柔。只有殷乐漪自己知晓,她此刻握着缰绳的手指在克制不住的颤抖。
她佯装镇定,同殷晟讲了一声,便骑马到傅谨身旁,“傅都尉,今日宁王大军应当不会再来犯,我们正好可以去寻陆少将军。”
傅谨也有此意,“公主,带兵途中不能擅自离队,此事我还要先回营禀告给我阿兄才可。”
殷乐漪有些迟疑,这场战役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宁王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昨日傅严的态度又十分坚决,她担心傅严还是不会派人去寻陆乩野。
她今日能站出来侥幸救得堂兄一命,可之后的每一次对阵她都能用今日的言语暂退宁王的大军吗?
那是不可能的,唯有陆乩野在军中,他们兄妹才能安然无虞。
魏军顾虑重重不愿派人去寻陆乩野,但她殷姮却必须要将陆乩野寻回来。
“傅谨都尉,可否给我一张舆图。”
傅谨不明所以,“公主想做什么?”
“我不是你们魏国的将士,我一个人去寻陆少将军不违反军令。”殷乐漪向傅谨伸出手,“还请为我指明昨日交战之地,我早一些寻到地方,陆少将军便多一份生还的可能。”
这样荒唐又危险之事傅谨本该一口否决,但殷乐漪谈及他家公子的生死却又让他不得不动摇。
公子失踪已过去一夜,他心中早就担心不已,他那兄长傅严也不知是犯的哪门子糊涂竟不将公子的性命放在心上。
他脑中还在天人交战之际,手却不由自主的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舆图,“上面有朱砂画过的地方便是将军昨日失踪之地……”
殷乐漪迫不及待地接过舆图,傅谨忐忑道:“公主,你一人去实在太过危险,还是先同我回营禀告兄长再议罢。”
“多谢,不必了。”殷乐漪看完舆图所画之地,心中有了方向,“还望替我多看顾些我的堂兄。”
她没有一丝迟疑的勒马掉头,孤身脱离大军。
裴召见状立刻策马到傅谨身侧,问询道:“芙蕊公主是作何去?”
傅谨不欲和裴召多言,“公主受我所托,与裴都护无关。”
折返的路上,傅谨一直有些忐忑不安,待到了营地,他身为前锋负责向副将汇报今日战场上所发生之事,正要如往常一样掀帘进帐,便被看守的士兵拦住。
“大人稍候,待我等通报一声。”
傅谨眉心一皱,正想着他进兄长的营帐又何时需要通报过,又顾念着这是在军中,便耐着性子在营帐外候了一会儿,这才得到准许进去。
他进去后,便看见傅严正在收拾桌案上的伤药,“阿兄,你什么时候受伤了?”
傅严掠过此事,“先说正事。”
傅谨便将今日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的禀告,待说道:“公主在冰河上只身面对千军万马,以一人之力逼退了晋军,便是我这等儿郎见到公主的英姿都有些——”
他话未讲完,一旁的屏风后忽的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什么人?!”傅谨下意识握住腰间的刀严阵以待,待看清对方的长相后一怔,“公子?!”
陆乩野身着军中末等士卒的甲胄,阴沉着脸走向傅严,“我走之前是怎么交代你的,你竟敢让芙蕊上战场?”
傅严立刻跪下,义正言辞道:“属下以为让芙蕊公主上战场能动摇晋军的军心,陛下也是因此才让芙蕊公主和我军同行。”
陆乩野怒极反笑,一把抽出傅谨腰间的刀劈向傅严,被傅谨挡住,“公子息怒!公主安然无恙,并未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只是……”
陆乩野半眯着眸,气势摄人:“只是什么?”
傅谨咬牙道:“……公主她忧心公子的安危,在折返的途中从我身上取了舆图,孤身一人去了昨日宁王设伏的地方!”
陆乩野闻言只
恨不得将眼前这对傅氏兄弟挫骨扬灰,将手中的刀丢回了地上,转身往外走去。
傅谨在他身后道:“公子,我带人随公子一同去……”
“你们给我守着营地,待我回来再问你二人的罪。”
陆乩野拿起置在一旁的头盔,戴在头上掩住头发和大半张脸,步履匆匆离开营帐。
傅谨劫后余生的喘着气,“兄长,究竟发生了何事?公子不是失踪了吗?为何又会出现在你的营帐里?”
“公子一炷香前才回到军营。”傅严言简意赅:“一切都只是公子的计策。”
傅谨还是半知半解,但若是计谋竟将他也蒙在了鼓里,“既然公子无事,你为何不告知我和芙蕊公主?你还不遵从公子的吩咐,故意让公主上战争,你可知今日那些晋军口口声声叫嚷着诛杀公主!若非公主聪颖化解,说不定便要被……”
他说到此处,忽然反应过来,“兄长,你莫不是想让公主死在战场上?”
傅严没有反驳,只道:“芙蕊公主对公子的影响太大。”
傅谨怒骂傅严:“你糊涂啊!”
覆雪的半山腰处,殷乐漪艰难的骑行着。
她没有选傅谨在舆图上标注出的魏军行军路线,那条路线昨日在和宁王交锋后便已暴露了,她若仍按原路说不定会碰到宁王在附近部署的军队。
安全起见,她便选了另一条大军极难攀登的山路,她坚信陆乩野若要折返回营应当也会选这条路。
但这条山路实在太过险峻,登到一半她的马便停在原地再也不走了,她只能下马。
她握着马绳正要将马拴在一旁的树上,马却突然开始向她的反方向挣脱,她被这力道生生拽的摔了一跤,马拽着她的身子在地上拖行,她只得松开缰绳任由马跑下山。
殷乐漪面颊和身子都因拖行生痛,可她不敢耽误,从雪地里爬起来,一路艰难的上山,沿途更不忘搜寻陆乩野的踪迹。
身上御寒的衣物在冰天雪地里起不到任何作用,寒风骤雪每一次打在殷乐漪的身上都几乎要将她吞没,她咬着唇前行,登上山顶时眉宇上都结了一层霜雪,然而眼前出现的场景却让她无暇顾及其他。
因过了一夜,山上交战的场景被新落的雪掩埋了不少,但仍旧可见许多具士兵的尸首被雪盖在其中,血迹干涸的刀枪剑戟插在地里,落在雪中,一片残破的军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心漪漪》 80-90(第5/23页)
在风雪中孤零零的飞舞着。
放眼望去,没有一丝生还的气息。
这是殷乐漪生平第一次看见战后的场景,心头的震撼盖过了她对这些尸体的恐惧。
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怔了许久,有些茫然的唤了一声:“陆欺……”
回应她的只有山顶呼啸的风雪之声。
陆乩野说不定早就从此处脱身了,没有应答她更该庆幸。
殷乐漪这般想着,却还是迈着僵硬的步子往前走去。
她微垂着颈,强忍着惧意在这雪埋尸骨之中寻一抹银甲。
每看过一具不曾穿着银色鱼鳞甲的尸首,殷乐漪便心安一分,也更加笃定陆乩野或许早就离开此地,平安无事。
直到她的余光瞥见被数具尸首包围,掩在雪堆里的一片银色,她止住了脚步。
露出一片银色的雪堆外,倒着数个穿着玄金盔甲的晋国士兵,他们生前似乎在围剿被他们包围之人,掉落在他们尸首身旁的武器上血迹斑斑。
殷乐漪见此情景,脑海中想这或许是他的报应罢。
他的摧城枪下染过无数晋国人的血,他最后又死在了晋国人的手里,这便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殷乐漪分明是这般冷情的想着,可脚下的步子却不能自抑的往那片银色走过去,蹲下来,徒手去将这具尸首从雪堆里慢慢的挖出来。
少女神情平淡,黑白分明的眸里更是冷漠,她麻木的将一抔抔雪抛在一旁,被掩在其下的银甲的轮廓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少女一双柔荑都被冰雪浸的发红,正要继续再把一抔雪挖下时,她从雪里挖出了一张女子的香帕。
香帕的料子用的是极好的香云纱,四个边角绣着被碧绿莲枝缠绕的粉色并蒂莲。
正是前几日陆乩野从殷乐漪身上抢走的那一块。
一滴水迹忽的落到香帕上,将并蒂莲的颜色都染深了几分。
殷乐漪有些茫然的望着这滴水迹,像是不知它从何而来,然而她眼前的视野却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更多的水迹滴在了她的香帕上。
她有些后知后觉的抬手触碰自己被冻得冰冷的脸,上面不知何时落满了湿热的泪意。
陆乩野死了对殷乐漪来说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的国仇家恨不但能随陆乩野的死烟消云散,这世间更是能少一个恶劣的少年郎君纠缠她。
她分明是该欢愉的,可眼中的泪却失了控,她麻木的继续挖着这具尸首。
他不能死,陆乩野还不能死。
他死了一了百了,可剩下所有的一切却要殷乐漪一个人来背负。
他怎可如此自私,他又怎敢如此自私,他答应殷乐漪桩桩件件的事都还没做到,他凭什么敢去赴死,他凭什么。
这具尸首不该是陆乩野,更不应是陆乩野。
上回秋猎也是如此的,那样九死一生的局面陆乩野都活了下来,这一回他一定也能死里逃生。
殷乐漪无声的流着泪,哪怕指甲缝里都钻进刺骨的雪也不曾停下手里的动作。
搭弓落弦的破风之声忽然远远地传进殷乐漪的耳,她极熟悉这样的声音,下意识的往旁边躲了一下,却还是慢了一步,一支利箭擦破了她的右脸。
马蹄声震耳欲聋,殷乐漪拿出随身携带的弩箭防身,正要射出箭矢,看清这些士兵身上穿着的玄金甲胄,扳机上搭着的手指便顿了一下。
晋军在山下看到了魏国落跑的战马这才上山,又见殷乐漪手中拿着弩箭,便认定她是魏军中人,抽出武器便向她挥来,“杀——”
刀剑迎面向殷乐漪劈来,她茫然更无措,却见下一刻眼前闪过一道劲风,一把漆黑的长枪将这数人一连挑下马背,他们尚未来得及起身反击,便被这把长枪封了喉。
乌云马背上,穿着赤黑甲的少年摘下了头盔,一头白发在风雪中张扬又肆意的飘扬着。
他右手握着摧城枪,才嗜过血的枪尖在雪地上流出蜿蜒刺目的血线。
陆乩野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马,将那具银甲尸首一脚踹到旁边,在殷乐漪身前半蹲下来,握住她的肩头,厉声道:“谁准你自作主张孤身去和敌军的千军万马对峙!又是谁准你孤身一个人来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