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6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1/28页)
第141章 第 141 章 某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
某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在容貌上大致是有些相似的特征。
再者苏州织造普福的前任、前前任们没少往京城送美女, 现在后宫站稳了脚跟的就有纯贵妃、庆妃、柏贵人(怡嫔)等,既然皇上喜欢苏州女子,那么他就继续给他选呗。
能坐到苏州织造这个位置上,能力反而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能精准体贴上意。
这不, 他家的厨子抓住了皇帝的胃, 普福信心满满, 他家的歌姬一定能够抓住皇帝的心。
太后因今日乏累,怕闹腾,独自在屋里用膳,晚宴就是皇帝带着一群后妃们用膳。
皇帝吃饭必定少不了佐兴,就见皇后起身跟皇帝说了几句话,皇帝点了点头。
刚开始很正常,一个苏州梨园的名家伶人弹着琵琶、三弦琴唱弹词, 音色清亮, 曲调缠绵。
随后又进来两个穿戏服的女伶人唱了一段昆曲《牡丹亭》。
大家伙儿都顾不上吃饭, 专注得听曲,更多的是稀罕。
从京城来的人到了这繁华富庶江南反倒是像土包子进城了, 南府的戏班都是由男子担当, 虽然唱得也不错,但有些戏可能就是由女子唱最好, 这两位女伶人把杜丽娘与春香扮演得也太好了吧, 声音好听的不得了, 如春莺百转, 醉人心魂。
她俩唱完后,这屋子里似乎还回荡着余音。
乾小四非常喜欢,命人赏赐她们, 然后道:“捡你们拿手的,再唱一段,不用配乐,清唱即可。”
皇后这时候笑道:“皇上,她们刚才也唱了小半个时辰了,不如先让她们下去修整一下。”
皇帝同意了。
供应给皇帝的都是最好的,不管是表演,还是饮食。
但是,这两者还是得分开比较好,这么一桌子地地道道的苏州美食竟然没什么人享用,大家都光盯着表演了。
看表演时,最多嗑个瓜子吃些瓜果糕点就可以了。
对于陆薇来说,那当然是美食最重要的。
眼下她在用蟹八件吃螃蟹,春天的蟹远远比不上秋天的蟹,但没办法,秋天她也没机会来这里啊,好歹是能吃上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陆薇敲敲打打,专心致志剥螃蟹肉,连那两个女伶人再次进来时,也没顾得上抬头去看。
她俩的嗓子是真好,清唱愈加动人,光听就是一种享受。
陆薇解决完一只螃蟹,再抬头看她们,素白的两张小脸,柳眉琼鼻樱唇。
嗯,又是那种温婉柔丽的江南美人。
她没有任何意外,这毕竟是苏州织造的常规操作了。
只是她完全没有想到普福会以这种形式送给皇帝。
这两姑娘清唱完,主动上前服侍皇帝,斟酒布菜,忙得不亦乐乎。
席间的其他人自然也看出些什么了,嘉贵妃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颖嫔有些尴尬,低着头专心吃她面前的菜;林贵人最好奇,一对眼珠子乱转,一会儿看看那两女伶人,一会儿再看看纯贵妃、陆薇,脸上还露出小小惊讶的表情。
就她这做作的样子,如果不是皇帝在场,她一定会说出史湘云的台词了。
“这两人倒像纯贵妃姐姐与庆妃姐姐的模样儿!”
林贵人是皇后的跟班,她一向是深刻贯策执行皇后的内心所想,陆薇看她,就大概知道了今日这出好戏与皇后脱不了干系。
普福伺候皇帝,普福的夫人伺候皇后。
今日晚宴上会有什么表演,皇后肯定提前就知道了。她明明知道陆薇与纯贵妃的出身来历,却偏偏让这两个女伶人当众表演,不就是想让提醒她们自己的出身吗?
陆薇想起了富察皇后,如果她在的话,无论私下底有什么龃龉,她是绝对不会在这种公开场合叫人难堪的。
陆薇从来不忌惮提及自己就是汉人,她自傲于自己是汉人,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在进苏州之前,她早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她能保持脸色不变,该吃吃该喝喝。
纯贵妃可能是因为在宫里常年居于高位的原因,心气高傲,紧紧抿着唇,一言不发,目光一丝也不敢看那两个女伶人。
皇后坐上座,视野好,众人的表现尽收她眼底,她略微弯了下嘴角。
陆薇实在瞧不惯她这副稳坐泰山的模样,举起酒杯,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一饮而尽。
皇后自持身份,不会同一个普通嫔妃计较什么,但她的马仔小妹就不一定了。
林贵人笑眯眯地说:“庆妃姐姐,听说您也是苏州人,刚才我有几句弹词没听明白,能请教一下您吗?”
她的声音很是清脆响亮,这话说出来,在座的众人都听到了,连那两位女伶人的目光也顺着看过来,似乎想打量同为苏州老乡的庆妃娘娘长什么模样。
陆薇一边继续手里的活儿,“咔嚓”一声剪掉下来一只螃蟹腿,一边不紧不慢道:“我离开苏州已有十年,多年没听过评弹了,你何必问我,自去问她们两人。”
林贵人遗憾地叹了口气,“我还以为您也会唱评弹呢!”
没等陆薇开口,颖嫔抢着说:“庆妃娘娘会不会唱评弹关你什么事啊,你会吗,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像个长舌男一样叭叭说个不停。”
林贵人指着她,怒道:“你——”
颖嫔立刻斥责道:“你一个贵人,哪有资格用手指着我说话啊,竟如此不懂礼数,皇后娘娘,你要给我做主啊!”
她俩这一顿嘴仗,再闹下去不用吃饭了,皇后一个眼神制止住了她们。
她们都是算是皇后的手下,领导发出警告,于是停止语言输出。
女人们的这场热闹,这皇帝不至于毫无察觉,但他向来不在意这些,除非她们真打起来。
好不容易这晚饭终于吃完了,帝后二人携手先行离开,其他人各自散了。
……
颖嫔主动挽着陆薇的胳膊,要跟她一起走,“姐姐带我去给老佛爷请个安吧。”
尽管颖嫔很用心讨好太后,但老太太年纪大了,顾念旧情,更偏爱与自己相处多年的人,颖嫔吃亏在来得太晚了,通常太后有什么事是很难想到她,只有借着陆薇,多去太后面前转一转,讨得几分香火情。
陆薇于太后没有独占心理,倒是无所谓,她挺好奇颖嫔刚才当众替她说话。
“你是真不怕得罪了皇后啊?”
颖嫔笑道:“我没得罪她啊,我只是得罪了林贵人。别担心我,林贵人不是我的对手,我和她在皇后那里时,她
通常都是被我压得死死的。”
陆薇向她道谢,“刚才谢谢你。”
颖嫔“咳”了一声,“互相帮忙,林贵人说话阴阳怪气,我早就是听得不舒服了。你别管她,以后她再犯贱,我来教训她,至于皇后,那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2/28页)
身份有别,颖嫔觉得自己去压刚好低她一级的林贵人最合适不过了,庆妃倒不用跟林贵人计较,她真要计较的话,就跟皇后计较吧。
陆薇没想到她竟然是这么想的,哭笑不得,“你可真是高看我了,我哪敢同皇后计较啊?”
尤其是皇后现在身后站着一个乾小四。
皇后正处在她人生的风口期,势头向上,人家有适当肆意任性的资本。陆薇觉得现阶段她还是躲远点吧,她虽然不怕皇后,但她怕麻烦。
……
陆薇与颖嫔提到皇后,此刻皇后也在与心腹宫女说到她。
哦,不止她,还有纯贵妃。
没来苏州之前,皇后虽然知道纯贵妃、庆妃这样的人出身微贱,来了苏州之后,才知道她们不堪至此。
她们甚至都不是清白人家出身,也不过是女伶歌姬一类的人。
这样的人当歌姬也就罢了,竟然还能在宫廷当主位娘娘,她们何德何能啊!
皇后想起当初富察皇后死后,她自己还曾把纯贵妃视为竞争皇后的对手,现在真觉得可笑至极,哪怕嘉贵妃当上了皇后,纯贵妃都当不了皇后。
这可是讲究规矩门楣的大清宫廷,像汉代卫子夫那个的歌姬是永远当不了皇后的。
纯贵妃、庆妃现在她眼里如同蝼蚁一般,她是再也不用担心她们能威胁她了。
但她此刻却更加痛心。
她痛心的是皇帝,竟然会被这样的女子迷惑。
在朝堂上,皇帝必须亲贤臣,远小人,难道在后宫不需要吗?
现任的苏州织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好好当他的官就好了,为什么要用女子引得皇帝堕落?
皇后现在非常想像徐妃、樊姬一样直谏皇帝。
但她到底还是按捺住了,她当上皇后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论夫妻情分,此时也不是扫皇帝兴的时候,只能等日后再慢慢规劝吧。
她的心腹宫女生怕自家主子一个想不开,就跑去找皇帝说些不中听的话,现在皇后自己想通了,她松了老大一口气。
这宫女有时候实在看不懂自家主子。
汉女当嫔妃,对皇后不是更好吗?毫无威胁啊。
要是进宫当嫔妃的各个都是舒妃,还有以前差点进宫的佟佳姑娘那种家世的人,说句不中听的话,这皇后之位未必能轮得到自家主子。
第142章 第 142 章 二更
虽然被皇后恶心到了, 但陆薇暂时也没想到还击的办法,她现在得忙着另外一件事。
在京城的时候,当时说到南巡,陆薇兴致勃勃对太后说, 要带她老人家去看看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
本以为这件事只是说说罢了, 毕竟太后的身份与年纪放在那里, 不是说出去就能出的。
谁知太后特意提起这件事来, 趁着还没有离开苏州,一定要去看看。
陆薇当然是愿意的,可是这件事得先报皇帝批准呀。
太后笑道:“这个容易,等会儿皇上过来请安,我来给他说。”
对于老妈的这点小要求,皇帝痛快答应,然后吩咐李玉道:“你去安排御驾出行事宜。”
太后:“等等, 皇上也去?”
弘历理所当然道:“朕得陪着皇额娘啊。”
这几天在苏州, 皇帝出门犹如天皇巨星炸街, 百姓们热情高涨,倾城出动, 追着皇帝的御舟围观, 势必要一睹天子风采。
皇帝呢,表现得非常亲民, 从不阻止老百姓来围观他, 到了合适的地方, 会主动出来同围观的老百姓打个招呼, 偶尔碰到那种年纪非常大的老者,还会主动把人家请过来说几句话。
虽然陆薇觉得老百姓看皇帝跟看大熊猫的一样就是看个新奇,但皇帝觉得大家这是爱戴他。
挺好的。
但就他出门这么大的阵仗, 而且自带无数粉丝,谁敢跟他一起逛街啊,不够麻烦的。
是以,太后当即否定了他,“皇上在行宫待着,不麻烦你了我与薇薇娘俩出去就行,我们穿老百姓的衣服,再带上几个侍从,随便逛逛也就回来了,我看这苏州城的治安很不错,你不用担心。”
啊啊啊,微服私访,太后真会玩!
陆薇连连点头,“我都听老佛爷的,只是为了老佛爷的安危,咱们可以多带点侍卫,暗中保护就行了。我家原来住在阊门附近的李家桥。”
太后道:“是不是得准备一只船?”
陆薇连连点头,“对,对,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游船,进了阊门,然后就是整个苏州最热闹繁华的十里街了,当年白居易在此当官时,凿河堆堤,连通了阊门与虎丘,来了苏州不到这里逛逛,那简直是白来苏州了!”
跟着皇帝出巡,只能单纯走马观花看着热闹,要想真正体会人间繁华地的姑苏城,肯定得像老百姓一样游玩。
太后被陆薇说得愈发心动,连忙命人快快去准备,然后又开始与陆薇商量穿什么衣裳。
两人热热闹闹说个没完,在一边的皇帝完全插不上话。
等到她们商量的告一段落,皇帝才道:“皇额娘去的话,朕必须得去,一来不放心皇额娘,二来朕也想微服出巡,考察民生。”
那他当皇帝的坚持要去,能不让他去吗?
等坐上画船时,陆薇还有些没真实感,她看看自己身上穿的江南女子的襦裙,心里美美哒,不容易啊,终于不用穿丑衣服了。
太后则做富商家老太太的打扮,慈眉善目的,一看就是老封君啊。皇帝穿玉色长褂,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派风流潇洒的富贵才子味儿。
出门前,陆薇还担心他们穿得太起眼,太招摇,太过引人注目,没想到到了十里街,见别人那雕梁画栋的大游船,船里装饰富丽堂皇的,女的头戴金珠宝石,男的腰上挂着玉佩,手上戴满了华丽的扳指。
相比之下,陆薇三人真的太低调了,一点都不起眼。
连皇帝都感叹苏州的富庶。
陆薇指着其中最高最豪华的一只画船给皇帝看,道:“苏州确实比别处更富庶,但是吧,这样的船也不是人人都坐得起,您猜一猜,这只船的主人是做什么?”
弘历笑了笑,“你考不住朕的,必定是盐商啊。”
盐铁官营,朝廷设盐政官管理这些盐商,皇帝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陆薇道:“我也没想考到您呀,四爷!”
重点是后面的“四爷”二字。
弘历轻轻拍了一下嘴,笑道:“朕,应该我,我失言了,咱们现在的身份是普通老百姓。”
……
十里山塘街是苏州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此处商业最盛,除了黑瓦白墙的民居之外,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店铺了。
这里的店铺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有好几家店,在陆薇小时候就有了,竟然现在还存在,算得上是老字号了。
既然都逛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3/28页)
当然要买买买,遇到感兴趣的铺子,就去停船上岸去逛一逛,太后买了好多苏州的丝绸,还有一些江南时兴的珠宝首饰;陆薇没看到特别喜欢的,只买了点香粉画扇;皇帝则在古玩店淘了几幅前朝字画,三人各有收获。
这些都只是些普通店铺,也有那种翘角飞檐,金碧辉煌足有三四层高的酒肆。
二楼临窗坐
着两个穿红戴绿的漂亮姑娘,嘻嘻哈哈在打趣逗笑。
经济富庶,民风就相对开放,大街、酒肆、画船上有不少抛头露面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的是姐妹作伴,有的呢,跟着丈夫或者家人出游,全部都大大方方的。
逛街看人比看景更有意思!
陆薇最怕太后不能适应,没想到老太太坦然得很,赞道:“这苏州城有趣,城里的人更是有趣,女人家出门多逛逛也没什么嘛,倒是关在屋子里把人都给关傻了。”
最传统的是乾小四,他们坐上船时,隔船有个穿红色衣服的姑娘朝他递了好几回眼色,他看也不看人家一眼,拿着他那把折扇摇啊摇。
但联想到他昨晚上可是很享受那两个女伶人为他端茶倒酒,陆薇觉得就是因为太后老妈在,他才假正经。
人家姑娘白白朝他抛媚眼了,索性用香帕包了一个桔子,扔到陆薇这只船上。
可能是这姑娘准头不太话,刚好落在了陆薇的裙子边上。
年轻人的小把戏,太后就当没看到。
陆薇拾起桔子,递给皇帝:“四爷,给您的呢。”
隔船那姑娘突然大声道:“这位姐姐,这是小妹送你的!”
啊?!
陆薇很快反应过来,收回了给乾小四桔子的手,然后在刚才买的东西里挑了一把香扇,轻轻地扔到那姑娘船上。
“多谢姐姐,这是我的回礼。”
两人相视一笑,船行错开。
哈哈哈,陆薇没有错过乾小四略显错愕的表情,再想不到今日还有这段艳遇。
她看乾小四,因为知道他是皇帝,所以总是不自觉带着皇帝的光环去看他,他今天穿得普普通通,卖相虽可,但毕竟不是十几二十出头的俊俏小伙子,姑娘们哪会看他呀!
陆薇冲着皇帝拱拱手,“四爷,承让啦。”
弘历无奈道:“行,你赢了。”
太后拍案而笑,道:“这苏州城的姑娘也是与众不同。”
十里山塘的终点是虎丘,鉴于前几日已经来逛过一回了,这次就买了点特产。
虎丘的泥人非常有名。
陆薇买了一套猴哥三打白骨精的泥人,太后买的是寿星翁泥人。
至于乾小四,陆薇一回头才发现他竟然在让买泥人的老汉现场照着他的样子捏泥人。
还别说,捏出来的泥人虽然不太精致,但那眉毛、眼睛,确实让人一看就很有乾小四的味儿。
他又问太后与陆薇也要不要照着像捏一个?两人纷纷拒绝。
这一趟玩得很尽兴,等回到行宫时,都已经傍晚了。
……
皇后急得团团转,听人禀告皇帝、太后、庆妃回来了,立刻前来迎接。
她满脸焦急之色,“皇上今日微服出巡,该使人来告诉妾一声,妾担心了一整日。”
弘历心情很好,不以为意道:“临时起意罢了。朕还有事,你与庆妃侍奉老佛爷去歇着吧。”
皇后脸上换上笑容,“我知道了,您去忙吧。”
待皇帝离开后,太后就道:“不必麻烦,我今日也累了,让庆妃陪我去歇着就行了。”
皇后笑道:“侍奉您怎么能算是麻烦的事,我乐意之至呢。”
她扶着太后上轿子,亲自服侍太后洗漱,直到太后躺在了床上,最后再叮嘱了服侍的宫女们几句话,她才走出来。
外间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小太监在。
她问小太监,“庆妃去哪里了?”
小太监道:“回皇后娘娘,庆妃娘娘离开了,没说去哪里。”
陆薇肯定得溜啊,不然在这里白白等得皇后大发雌威训诫她啊。
今日出门玩了一趟,微服的,跟老百姓一样没规没矩的,在皇后这种素来重规矩的人眼里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她不敢对线皇帝太后,教训陆薇两句还是可以的。
陆薇不想吃这个亏,先走为上。
她已经想好对策了,如果皇后一定要传她过去训话,她就再去太后那里,当着太后的面,皇后要是训她不守规矩,那就是打太后的脸了。
哎,只怕在皇后心里,她已经是个奸妃了。
陆薇寻思着,什么时候她得求太后替她在皇后面前“解释”一二。
乾小四对皇后尚且有妻子的滤镜,然而太后对儿媳妇是没什么滤镜的。
第143章 第 143 章 皇后是后宫嫔妃之首,……
皇后是后宫嫔妃之首, 想发落嫔妃太容易了。
陆薇从来没有想过找乾小四庇佑,他一个皇帝,对于后宫的纠纠结结,根本懒得费精力去关注, 皇后就是他放在后宫的大主管。
就目前来说, 他对这个大主管很信任, 且非常给面子。
陆薇只能靠在老佛爷这边。
男人终究是不顶用的。
次日, 陆薇赶了大早去太后屋子里。
太后还没起床,米嬷嬷就让人给陆薇端了一碗热乎乎的奶茶。
这奶茶可不是现代奶茶店卖的那种奶茶,它里面加了黄油与盐,刚开始喝的时候可能会不习惯,但喝惯了就会觉得很香。
陆薇喝着奶茶,却见米嬷嬷还站着没有离开,连忙道:“嬷嬷您自去忙吧, 不用管我。”
米嬷嬷慈爱地笑道:“我这会儿也没什么事, 陪娘娘您说说话。”
陆薇顿时脑海中警铃响起。
她可是记得很清楚, 她最初来太后身边服侍时,米嬷嬷与当时还是娴妃的皇后是如何给她挖坑的。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 米嬷嬷没有再故意争对过陆薇, 对她并且也不错,但米嬷嬷与皇后同为镶蓝旗, 有很深的渊源, 她俩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现在米嬷嬷想说什么呢?
关于皇后的事, 还是关于昨日皇帝太后微服私巡的事?
姜还是老的辣, 米嬷嬷刚开口并不提皇后,也不提昨日的事,而是问陆薇:“您怎么今日来得这么早, 不多睡会儿?”
出巡在外,原来宫里繁琐的礼仪也都一切从简,再不用天没亮就起来请安了。
陆薇回道:“今日醒得早,就想着过来看看老佛爷。”
米嬷嬷笑呵呵道:“您是个孝顺的人,难怪老佛爷那么喜欢您。”
陆薇以官方语言应对,“能够孝顺老佛爷也是我的福气。”
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4/28页)
人又寒暄客气了几句,米嬷嬷终于道:“昨日皇后娘娘服侍完太后出来,可能想要跟您说说,您却提前走了。”
陆薇“哦”了一声,“昨日出门乏累,见太后歇着了,我也就回自己屋子歇息了。”
米嬷嬷点点头,继续道:“昨日皇上侍奉老佛爷微服私巡,皇后娘娘竟全然不知情,她实在是为皇上与老佛爷担忧了一整日。”
“是吗,”陆薇道,“皇上带了很多侍卫,而且苏州城的治安一向不错,其实皇后娘娘不用担心。”
米嬷嬷被她的话噎住了,半响才道:“皇后娘娘作为后宫之主,哪能不担心呢?庆妃娘娘,您身为后宫嫔妃中的一员,您当时就该派人告诉皇后娘娘一声呀。”
陆薇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啊,皇后娘娘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吗?我以为皇上已经告诉她了。”
米嬷嬷在心里叹气,要是从前皇上侍奉太后出门这种大事,皇上绝不会不告诉先皇后,可这一次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竟然忘了告诉皇后。
她道:“可能是皇上公务繁忙,加上临时起意微服出巡,所以没来得及告诉皇后娘娘吧。”
陆薇认真地点头,“嬷嬷说得有道理。”
然后就低头喝奶茶,不再吭声了。
如果这件事非要揪一个犯错的人出来,陆薇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乾小四。但他是皇帝,我行我素惯了,他不是妻管炎啊,凭什么要想着告诉皇后?
皇后这应该时候应该检讨自己才对,她要有危机意识。
为什么皇帝没有亲自告诉她这件事?
或者说,为什么皇帝身边服侍的人没有提醒皇上告诉她一声?
前者就算了,至于后者,只能说明她在皇帝那里人缘不好。
皇帝身边有那些贴身服侍的太监,竟没有一个人肯帮着皇后说句话。
想到这里陆薇看了一眼米嬷嬷。
这位一直以来倒是对皇后挺好的。
所以,皇后还是赶紧在皇帝身边培养一样像米嬷嬷这样的人吧,不然以后她还得吃亏,总跟陆薇较什么劲儿呢。
真是抓不住主要矛盾啊。
……
唉,太后怎么还没有睡醒啊。
米嬷嬷又不肯走,陆薇想了想,还是她走吧,等太后醒了再来。
她打算起身了,米嬷嬷大概深思熟虑了好一会儿,她又有话要说了。
积年的老人家,脸上写满了经验与智慧。
米嬷嬷对着陆薇循循善诱,“昨日您侍奉皇上太后微服出巡,皇上与太后想不到的事,您更要想得到呀。皇后娘娘毕竟是后宫之主,她有侍奉太后的责任,而您身为嫔妃,是无论如何也要告诉皇后娘娘一声
的,您没派人去给皇后娘娘说,算是您的失误。”
陆薇简直是大开眼界了,她等着听米嬷嬷到底能说出些啥。
就听米嬷嬷道:“皇后娘娘毕竟颜面受损,您也有过失之处。您呀,这时候应该体察上意,去给皇后娘娘赔个礼,请个罪,一来皇后有台阶下,而且她宽和大度,必不会跟您计较;二来,后宫相安和睦,就是老佛爷,皇上看到也是高兴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识大体,委屈你一人,周全整个后宫?
如果陆薇是个刚进宫的新人,说不定就被米嬷嬷给哄住了,可她好歹在这宫里混了十年。
皇后的面子是面子,她的面子就不是面子了?
陆薇得多傻才会主动去请罪啊。
她冲着米嬷嬷笑了笑,说出来的话却很不客气,“嬷嬷说的话,我听不懂。我不觉得自己哪里有错。还有,您说皇后娘娘宽和大度,想必就更加不会计较我有错没错了。”
米嬷嬷气恼她冥顽不灵,“我是为娘娘您好,您不领情也就罢了,何苦说这样的话?如果因为您而致使帝后之间发生误会,亦或者后宫纷争,您推得了这份责任吗?”
陆薇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打住,没必要跟这样的人争辩,因为她心里自有一套逻辑,你说什么她都不会听的。
这时候彩霞突然走出来道:“老佛爷醒了!”
米嬷嬷也不再说什么了,赶紧去服侍太后,陆薇跟在她身后进了太后的卧房。
陆薇笑盈盈给太后请过安后,然后道:“老佛爷今日早膳用鳝糊面怎么样?”
太后问:“会不会很油腻?”
陆薇说:“不会啊,只是会有点甜。”
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爱吃点甜甜软软的,太后很有兴趣,立刻就道:“行,那就尝一尝。”
陆薇此刻真想把米嬷嬷刚才压她的话全部说给太后听,但刚才只有她和米嬷嬷两人在场,米嬷嬷完全可以一口否定自己说过的话。
陆薇不能自找没趣,米嬷嬷只是皇后的马前卒,重点还是皇后。
她不好直接跟太后说什么,但是后来的几天,只要皇后过来给太后请安时,陆薇面对皇后都变得非常有礼且拘束,一副胆小怯弱的模样。
她的一反常态,太后很快就看出来了。
太后不同于皇帝,她自己就是残酷的后宫生存战中的幸存者,嫔妃是最懂嫔妃的。
她直接把皇后唤过来,问道:“前几日,庆妃侍奉皇上与我出巡,你是否为此事责备于她?”
皇后连忙笑道:“皇额娘您误会了,我从来没有责备过庆妃。”
太后颔首,“那就好,你身为皇后,对待后宫应该宽和些,有些事情不当计较就别计较了。”
皇后小心翼翼道:“皇额娘,只是这后宫自有规矩礼仪,我身为皇后——”
太后打断她的话,“你说得没错,可是规矩礼仪也有例外。上次微服出巡没有提前告诉你,但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也该把它放心,别太扫兴。”
皇后神情有几分委屈。
太后看她这样子真是替她着急,“庆妃于你没有任何威胁,你同她计较什么?再者她年纪比你小,你让着她些也没什么,这反而更显出你得宽和大度。”
原来的富察皇后御下非常宽松,致使当时盛宠的怡嫔在后宫闹翻了天,当时太后并不太喜欢她的这种做派;现在的那拉氏,却又处处讲规矩,抓小节,这也让太后觉得心累。
太后在想,可能她天生就没有媳妇缘分吧。
皇后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了,“皇额娘,庆妃出身微贱,她实则同织造府里的歌姬没什么不同,她这样的身份哪里配服侍您?”
太后没想到她竟然说的是这个,不可思议道:“你以为织造府里的歌姬是什么人?她们也是普福从民间选出来的良家女子,特意献给皇帝的。皇上若是看中了谁,谁就能当嫔妃,仅此而已。”
太后以前觉得皇后不蠢的,怎么当了皇后之后,整个人就变了,规矩、礼仪、出身,除了这些,她脑子里想不到别的了吗。
太后都不再想说她了,“你自己多想想吧,不要再纠结小事,好好侍奉皇上才是正经事。”
皇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5/28页)
只能低声道:“是。”
太后又唤来米嬷嬷,“你以后就去服侍皇后吧。”
皇后连忙推辞,“皇额娘,米嬷嬷跟在您身边几十年,您用惯了她的。”
太后不容置疑道:“米嬷嬷是镶蓝旗佐领包衣,与你家关系匪浅,以后让她服侍你,你若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问她,就这样吧。”
太后已经快六十岁了,她老了,只想剩下的日子畅快轻松得活过,谁不给她带来麻烦,她就最喜欢谁。
皇后,她的事儿太多了。
第144章 第 144 章 二更
皇帝在苏州足足待了七日, 临行的前一天特意问陆薇要不要见见父母亲人?
陆薇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陆家人现在祖籍常熟县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监管,但他们生活富裕, 衣食无忧, 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她与他们见面并不能改变什么, 有的只是尴尬、生疏, 甚至怨恨。
就这样吧。
弘历道:“那就算了。常熟县令禀告给朕,你父母身体健康,过得很好,你又多了几个弟弟妹妹。”
陆薇闷闷道:“嗯。”
弘历轻轻捏了一下她的脸,“开心点,笑一笑吧。”
陆薇扯扯嘴角。
说真的,不太开心得起来。
下江南之前, 她一直处于超兴奋状态;在船上待了那么长时间, 她也觉得很开心;反倒是真正进了苏州的地界, 烦人的事开始来了,好歹皇后的事暂时算解决了, 陆父陆母始终是陆薇心里的一道坎。
她问皇帝, “皇上,我进宫给您当妃子, 对我父母来说算是好事, 还是不好的事?”
弘历没有直接回答她, 而是道:“朕六岁时被圣祖康熙爷带入宫中抚养, 从此与额娘分开,但朕认为这对朕来说是一件好事。
好不好的,不是让别人来评价的, 而是你自己怎么认为。那么,你觉得好,还是不好?”
呃,陆薇竟然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皇帝还等得一个答案呢,她回道:“进宫好啊,老佛爷把我当女儿爱护,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福气。”
弘历笑着摇了摇头,“你心里只有一个老佛爷。”
陆薇赶紧道:“肯定还有皇上呀!”
废话,打工人心里怎么可能没有老板啊,他是天,是地,是永远的神啊。
弘历失笑,他觉得自己如果再多问一句,在她心里老佛爷与朕的分量谁都重一点,无疑是自讨没趣。
他牵陆薇的手在庭院里慢慢的散步。
这座行宫是典型的江南庭院,粉墙黛瓦,青石板铺的小道,庭中有池塘,还有有太湖石堆的假山,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燕子则在忙碌地在梁间筑巢。
弘历不知道为何有一种“只道是寻常”的感觉。
就像他与陆薇相处,也很寻常,但生活中处处都是这种不可忽视的寻常。
他忽然道:“那两个女伶人,朕不打算带回京城了。”
这话题转得猝不及防啊。
陆薇愣了一下,“为什么?”
弘历低头去看水里的金鱼,同时回答她,“不为什么,突然就不想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