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140-160

140-1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思凡 重生后先生成了恋爱脑孟承远林岁 金丝雀逃跑后摄政王他急了谢裕沈蔺 【快穿】成为恶毒花瓶后我万人迷了 霍总的天价娇妻:轻点宠 光明牧师死灵教徒 山里捡了个小福星 礼物 山神 GB清冷师尊说他都是自愿的

啊,他这不是始乱终弃吗?

陆薇此刻都觉得自己有点圣母心了,但她就是不见得漂亮的姑娘受罪。

回宫的话还能捞一个答应常在的名分,好歹算是正式的嫔妃了,现在把人无端端留在行宫,没名没分的,她们不知道要被别人怎么欺负啊。

渣男。

她想起了那个那手帕裹着桔子扔给她的姑娘,终于还是问道:“那两个姑娘会怎么样呢?”

弘历不解,“不怎么啊,朕不需要她们了,倘若她们愿意回家的话,就让普福送她们回自己家,再给一笔银子就可以了。”

陆薇睁大了眼睛,“她们还可以回家啊?”

不是都说,被皇帝宠信过的女子,如果不

能进宫,要么就是在行宫当了一辈子宫女嬷嬷,要么就是青灯古佛了此一生吗。

弘历算是明白了,“朕并没有宠幸她们,她们为什么不能回家?”

如果一个皇帝急色的话,他就会轻易被臣子拿捏。弘历自问他就算真喜欢那两个姑娘,也会先带回京城再说,绝不会在行宫就迫不及待宠幸她们。

更何况,她们除了有一把好嗓子,其他并无突出的地方。

江南的姑娘很美,但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美人,纯贵妃的清冷脱俗;柏贵人的炽热多情;还有庆妃的聪明灵巧,她们每一个都是不同的。

当然,以弘历现在的心思来看,他目前喜欢陆薇,其他的苏州女子就显得面目模糊,如此,也就没必要带回京城了。

可以留在行宫或者回家,而且还有一笔银子拿,这个处理已经很妥当了。

陆薇恭维了他一句:“皇上圣明!”

弘历脸色却有些认真,道:“你别太操人家的心,想太多费心费神,于身体并无益处。”

陆薇解释道:“我不是多管闲事的人,是您先提起来的呀。”

弘历无奈道:“好,是朕先提起来的,但朕告诉你,这世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她们选择留在行宫,或者回家,可能以后都会后悔,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所以不要多想。”

先皇后就是一个事事求全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耗尽了她的心血。

陆薇当然不知道他想起了富察皇后,但她自己也确实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她不操心,也没法操心,只是刚巧遇上,就问了,幸好结果没有太坏。

……

陆薇没有见父母,后来听说纯贵妃也没见她父母。

唉!

某种意义上,她与纯贵妃这会儿算是心灵相通的,见不如不见。

总算是离开苏州了,下一站:杭州。

去到杭州,御驾驻跸孤山行宫,皇帝直接扎根西湖了。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乾小四是个诗意的皇帝,苏杭两地完全满足了他对江南的诗意想象。

从苏州到杭州,短短十来天,他的写诗数量蹭蹭蹭往上涨!

每天至少两首诗打底,等他回了京城,一定能再刻一本厚厚的诗集。

皇帝超爱杭州,他带着老妈和老婆们将西湖大大小小的景点,题字写诗不亦乐乎,而且他在西湖又封了一个天下第一。

他把西湖龙井给封为天下第一茶了。

陆薇仿佛记得,在苏州时听说圣祖皇帝当年南南巡时,特别喜欢苏州的碧螺春,于是给碧螺春封了一个天下第一茶。

好吧,这爷孙俩各有各的天下第一。

中国之大,美景数不胜数,苏杭为什么特别有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6/28页)

,其独特的人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一千多年前的西晋衣冠南渡到现在,数不清的文人墨客为苏杭留下了浓墨重彩诗词歌赋,作为文化人的皇帝爱得不行,在他的幻想中,自己已经来过无数次江南了。

三月,正是一年中西湖春景最盛的时候,皇帝陶醉其中,他不止写诗,他还画画,势必要留住西湖的美。

人家不但自己亲自画,还带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画师团。

这么多美景,工作量可谓是巨大,但皇帝这个甲方肯给时间,让他们回京城后慢慢画,一定要画好。

穿越之前,陆薇去过杭州,对于杭州的美景并不算太稀奇,让她稀奇的是,她吃到了一道被皇帝大赞美味的菜!

从外表上看这是一道普通的油煎豆腐菠菜,但吃到嘴里,滋味却很不错,陆薇以自己的感受来评价:特别鲜,比味精还鲜。

古代可是没有味精的,不知道这道简单的菜,厨子们花了多少只鸡啊鸭啊火腿啊吊高汤,跟传说中的清水白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这道菜它还有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做: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啊啊啊,这里还差一个紫薇!

陆薇记得当时候看电视剧时,那大白豆腐与连须带尾的整根菠菜,让人看着可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呀,而且一大群人围着在那里尬夸,哈哈。

但显然,御厨做得油煎豆腐菠菜,卖相好,味道也好,皇帝挺爱的,连着吃了三顿。

乾小四评价曰:“费省而可口,无逾此者。”

陆薇就笑笑不说话。

远庖厨的皇帝大人哪里知道真正的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啊,当然也没必要让他知道的,人家做御厨的也不容易。

在杭州除了玩,皇帝也不是没干正事,他在观潮楼阅兵啦。

杭州之后的下一站就是海宁盐官了,这回倒真是为了正事而来,他亲自检阅钱塘江水利修缮,同时亦督促当地官员重视河工。

皇帝在外办公,陆薇等人入住行宫。

但这次的行宫,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的行宫,而是私人花园,别名“陈园”,园子的主人乃是已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家族私产。

野史中传言乾隆实际上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现在还有一本以此为背景写的武侠小说。

但这肯定是无稽之谈啊,雍正又不是没儿子,非得要人家的儿子啊。

陆薇觉得乾小四住陈家,那完全是因为陈家是海宁最大的望族,他家的园子最漂亮。

陈园占地几百亩,而且连着烟波浩渺的太湖,仿如人间仙境。

连太后都叹道:“也只有江南才有这样的园子,圆明园、畅春园仿江南景再多,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如。我都有些舍不得回京城了!”

舍不得回京城的何止太后一人啊,大家谁不流连美景?

但是该回还是得回的,皇帝此次南巡的最后一站是绍兴府,目的是去会稽山祭祀禹陵。

待这件事了,就到了该启程回京的时候了。

第145章 第 145 章 皇帝好不容易下一次江……

皇帝好不容易下一次江南, 肯定的充分规划好行程,回程时的路线与来时完全不同。

御驾从绍兴离开后,直奔江宁府,也就是南京啦!

因栖霞行宫还没有修建好, 所以暂时住在江宁织造府。

此时的江宁织造与曹家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朝时, 在江宁织造的位置上盘踞数十年的曹家早已烟消云散。

曹家被议罪抄家后,其后人都搬到京城居住,曹雪芹就是在京城写的《红楼梦》。

《红楼梦》正式的刊刻印行好像是在乾隆晚年才开始发行,现在如果已经写完了的话,应该是手抄本在亲戚朋友中流传吧。

京城平郡王府的老福晋曹佳氏就是曹寅的女儿,陆薇决定等回京城她想办法看能不能见见这位曹佳氏,她真的好想看《红楼梦》后四十回啊。

还有江南才女陈端生的《再生缘》, 哎, 遗憾啊, 这个真得等到三十年后了。

陆薇对书中的主角孟丽君牵肠挂肚,她讨厌孟丽君给皇帝当妃子, 也不喜欢孟丽君辞官嫁给皇甫少华, 她更希望孟丽君能永远当她的郦丞相。

然而在纠结也没用,只能等时间给她答案了。

陆薇觉得就是为了等这两本书的大结局, 她也得“长长寿寿”呀, 总不能叮嘱后人“家祭无忘告乃翁”吧。

言归正题, 六朝古都的南京同样很美, 乾小四对它的喜爱程度不亚于苏杭两地。

从正在建造的栖霞行宫,可以看出,他以后还是要再来重游的。

南京曾是明朝首都,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应天府(南京),后来朱棣迁都北京。

但明太祖的孝陵墓留

在了南京,皇帝来南京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祀明孝陵。

据说康熙帝南巡时,每次经过南京,都会特意给朱元璋扫墓,行之以叩拜大礼,态度非常恭敬。

清承明制,满清的皇帝的这一举动确实是在南边汉人们心里博得了好感。

乾小四更加自负一些,他没像他爷爷那样行大礼叩拜,但一系列的祭祀礼仪也很隆重。

祭祀过明孝陵后,皇帝就开始搞阅兵,就像在杭州时一样,检阅驻防南京的八旗军队。

这两件正事结束,又到了皇帝的私人休闲时间。

栖霞山、燕子矶、大报恩寺、灵谷寺这些著名的景点怎么可能不去呢?

皇帝照例带着老妈老婆们打卡旅游,没到一处必定会留下一首诗。

这些都是些非常板正的地方,就跟小学生组织研学一样。

颖嫔是巴林部人,江南的景色看多了,未免在她眼里都一个样,天天游园赏湖,那些个亭台楼阁圆明园也有啊,她不太能理解皇帝的诗意江南梦。

她对陆薇道:“没有更好玩的地方吗?”

陆薇想了想,更好玩的地方当然有啊,例如活色生香的秦淮河啊。

弄一条船在秦淮河游荡一天,还是挺有意思的。

但她说了也没用,于是道:“可以去雨花台看落日呀。”

颖嫔道:“落日到处都可以看,为什么一定要去雨花台看?”

行吧,在这个时代,她是蒙古巴林部的姑娘,哪能真正理解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之美呢。

陆薇道:“那就去捡石头吧,南京的雨花石最漂亮了。”

说到石头,颖嫔很喜欢,“阿拉善蒙古部的戈壁滩上就有很多漂亮的石头,我觉得这才是世上最漂亮的石头。”

那陆薇作为汉人,当然是拥护南京的雨花石啦,她坚持认为雨花石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玛瑙石。

两人紧紧挨着,叽叽咕咕地说话,各自掏出了自己的收藏。

此时正是晚膳时,帝后二人一桌,纯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7/28页)

妃、嘉贵妃一桌,陆薇、颖嫔、林贵人三人一桌。

饭吃得差不多了,已经上了茶,众人喝茶闲聊。

弘历与皇后说了几句话,就见陆薇与颖嫔两人在比划什么,于是就让李玉过去问问,她们在说什么?

李玉问过两位娘娘后,拿回来一条玛瑙手串和一块草绿色的小石头,笑道:“皇上,这手串是颖嫔娘娘的,绿色的小石头是庆妃娘娘的,两位娘娘在比较是阿拉善的戈壁石最漂亮,还是这江宁府的雨花石最漂亮的。”

这件事瞬间就吸引了弘历的目光,比刚才他与皇后聊那些乏而无味的话题有意思多了。

阿拉善蒙古的戈壁石很美,这毋庸置疑,但是吧,弘历把草花石放在手心细细观摩,这块小石头上有很小一块殷红,其他则布满了绿色的卷草纹,他越看越爱,最后吟诗一句“烟红露绿晓风香”。

在他念出这句诗时,陆薇知道她赢了。

她与颖嫔在皇帝那里斗石,斗的不是谁石头质地更好,更澄透,而是比谁的石头看起来更有文化和诗意。

哈哈,承让啦。

果然,皇帝当即评价道:“庆妃的这块石头最美。”

皇后却拿起了颖嫔的手串在灯下看,笑道:“您看,这手串上的玛瑙石质地透明,有朝霞之色,而且还有和田玉的温润,这也是上品呀。”

弘历瞟了一眼手串,道:“戈壁石再好也比不上真正的玉,品石不是这么品的,最重要的是形、色、韵,颖嫔的玛瑙手串很好,但也只限于做一件普通的首饰了。”

皇后笑了笑,然后朝颖嫔投去了无奈的一眼。

但颖嫔可能是没接收到她的眼神,她是非常信服乾隆这个大皇帝,当即就起身笑盈盈地说:“皇上说我的玛瑙比不上庆妃姐姐的雨花石,那我就认输啦。最好的玉石在准噶尔,我祝皇上您早日平定准噶尔部,只希望到时候您能送我一条和田玉的手串。”

大清与准噶尔部的恩怨纠葛了三代帝王,颖嫔的蒙古部落勇士们没少跟着清廷一起攻打准噶尔部,她非常了解这段渊源,所以才有此一说。

弘历听了心里很高兴,当即答应了她,“朕记在心里了。”

他让李玉把玛瑙手串还给了颖嫔,但是,陆薇没有收到她的草花啊。

这块草花是她问行宫的一个宫女买的,这宫女收藏了好久,也指望着卖个价钱,这玩意儿纯是靠眼缘,喜欢的人多贵都愿意买,不喜欢的人,两个铜板也不会花,陆薇直接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下。

说实话,真的挺贵。

但她喜欢,乾小四可能是忘记还给她了吧,他千万别弄丢就行了。

……

皇帝与庆妃、颖嫔摆弄石头的这一幕落到两位后宫前辈宠妃眼里,纯贵妃依旧是喜怒不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嘉贵妃翘起嘴角笑了笑。

一代新人换旧人,从她进潜邸开始得宠,到如今已有二十年了,现在对于皇上的宠爱她已经不太看重了,现在是新人的时代,只要皇帝有啥好事别忘了她们就行。

像这次的南巡,皇帝带上了她与纯贵妃,足以证明她们圣眷长存,没有谁敢小瞧她们。

她比纯贵妃看得开,纯贵妃为三阿哥苦,而嘉贵妃已经渐渐开始抛下作为母亲对儿子前途的挂念。

谁都斗不过皇帝,她这个做母亲的是帮不了自己的儿子们的,她保证自己不拖累自己就行了,其他的随缘。

不管怎么样,她与纯贵妃是不用争宠了,现在只用坐在高台看戏就行。

庆妃、颖嫔,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更聪明,更会讨皇帝好,宫里还有一个会作诗且家世很好的舒妃,嘉贵妃就眼看着皇后在那里勉力支应,真难啊。

这个皇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得到了无上的荣耀,相应地就要承受背后的苦楚。

这后宫的好戏不断,比戏台子上表演得精彩多了。

嘉贵妃万分庆幸一件事:至少以后她不会再是这戏台子上的演员了。

……

等到大家散去,皇帝最终没有把草花还给陆薇。

陆薇那个怨念啊,只好以后找机会再问他要了。

帝后二人同回寝屋,两人沐浴过后,免不了行敦伦之礼。

在床笫之间,总会有几分柔情蜜意在,皇后躺在皇帝身边,心里懒洋洋的,她问道:“皇上准备在江宁府再待几日?”

弘历道:“再有个两三日就离开。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皇后笑道:“这几日把南京有名的地方都去了,我实在想不到还能去哪里?”

就像是苏州的十里山塘街,那南京也有最市井繁华的秦淮河,弘历笑了一下,“明日去秦淮河游船?”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了杜牧非常有名的那首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见这秦淮河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必定秦楼楚馆林立。

她勉强笑问道:“皇上想去吗?”

不用问啊,皇帝当然想去。

弘历点点头,再次问道:“皇后去吗?”

皇后咬咬唇,最终道:“我陪皇上一起去吧。”

弘历看她紧张的样子,笑道:“秦淮河是江宁最热闹的地方,朕不过是去考察民生而已,皇后若是不愿意就算了。”

皇后连忙道:“我愿意去。”

第146章 第 146 章 二更

在秦淮河游船当然得傍晚去呀, 傍晚最热闹,一直游船到月上正中再回来,多有趣啊。

皇帝不止带上皇后,还得带上太后。

但太后因这两个月的旅途奔波, 有心无力, 没法像年轻人一样晚上去玩半个通宵, 于是就拒绝了。

纯贵妃神色倦怠, 也不去;纯贵妃不去,嘉贵妃便也没去。

她倒是想去看看热闹,但庆、颖、林三人肯定得去,看着更加年轻漂亮的新人在皇帝面前得宠,她虽然想得开,但到底有些不是滋味。

于是乎,皇帝带

着皇后, 再就是陆薇、颖嫔、林贵人等三人出发了。

这一次照例是微服出巡, 体会老百姓的市井寻常之乐。

临出门前, 颖嫔跑过来找陆薇商量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首饰。

陆薇有了上次游山塘的经验, 这次大概就知道了怎么拾掇自己了。

乾小四是个精致男子, 上回他们打扮得太低调了,他堂堂一个皇帝毫不起眼, 那不行, 即使是微服私访, 那皇帝也是要面子的。

江南有钱人多, 不能太寒碜,陆薇在江宁织造夫人送来的衣服首饰里挑挑拣拣,把自己与颖嫔打扮得富贵漂亮。

颖嫔对着一人高的镜子照了好久, 美滋滋道:“想不到我穿江南人的衣裳这么好看!”

她再看看陆薇,“庆妃姐姐更好看,这衣裳天然更衬你。”

陆薇甩了下袖子,“我还是汉人嘛,气质上最合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8/28页)

颖嫔道:“对,等日后皇上北巡蒙古,那我就穿蒙古人的衣裳,我还是觉得我穿蒙古衣裳更漂亮。”

她两个在收拾打扮,林贵人也一样。

她虽然事事依附皇后,但她到底是个年轻的女子,爱打扮,更爱漂亮的衣服首饰,不管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趟南巡,她很开心,现在能跟着皇上微服私巡更加开心。

只是她现在也在考虑穿什么衣服,是穿满洲传统的衣裳,还是穿江南女子时兴的衣裳,几次纠结后,终于穿了江南女子的衣裳。

嫔妃们住得地方很近,她的丫头打听到了庆妃与颖嫔穿什么,林贵人决定跟她们穿差不多应该不会出差。

等她们三人装扮妥当出现在皇帝面前时,弘历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可以入仕女图了。”

等回宫后一定要让画师给画下来才行。

他自己打扮得也不遑多让。

织金云缎的长褂,腰上系着白玉带,头上带着便帽,帽子中间缀一块指甲盖大小通体碧绿的翠玉,这一身打扮一看就非常有钱!

皇后过来得稍晚些,看着这富贵奢华做江南民人打扮的帝妃四人组,愣住了。

江宁织造夫人也给她送了衣裳,但她实在不喜那些偏汉式的衣裳,只能找了一件蓝色对襟燕居服,头饰也以稳重大方的玉饰为主。

其实她这一身也挺好看的,只是为了配合皇帝的富贵气质,大家都往有钱了打扮,皇后的这一身稍微低调一点啦。

……

这次没坐画船,而是坐了当地的凉棚船。

农历四月的秦淮河,景致很好,垂柳招摇,但还是那句话,游船看的不是景,而是人!

宽阔的河面船来船往,两岸河房林立,酒肆茶僚,还有各种各样的店铺,非常热闹的生活之景。

颖嫔见往来的船只上有卖鲜花瓜果的,小声问陆薇:“姐姐,这些可不可买?”

能卖就可以买啊。

现在正是樱桃红,枇杷黄,桑葚紫的季节,光看这几种果子水灵灵的色彩,陆薇就馋了。

虽然在行宫也能吃上,但不知为何就觉得自己在路边买的更香更甜。

只是现在皇帝皇后在场,陆薇就道:“四爷,咱们买些水果吧。”

四爷,也就是皇帝点头答应。

行,有人付账单了。

陆薇拉了一下颖嫔的袖子,低声道:“买买买!”

两人把樱桃、枇杷、桑葚这三种水果各买了一篮子,然后又买了玉兰、海棠、梅花、木绣球,光这些东西就占了不小的地方,还好船上的空间足够大。

陆薇摘了一朵玉兰插在颖嫔的发髻上,颖嫔给她回了一朵海棠,两人嘻嘻哈哈玩闹。

皇后这时候道:“把船帘子给挂起来吧。”

挂起来就能挡住别人的视线了,她总觉得这样太不庄重了,就是在京城,达官贵人出门也都是坐在轿子里,严严密密遮着。

陆薇与颖嫔立刻就停止了玩闹,不吭声了。

并不是她们轻佻放浪,一地有一地的民风,江南富庶开放,出来游玩的女子妇人真不少,大户人家的女眷有,小门小户的姑娘也有。

四月春景正盛,踏青在江南地区是一项全民活动好嘛。

皇后开了口,当着嫔妃们的面,弘历自然不好反驳她,没做声,默许了挂帘子。

竹帘遮挡视线,再想看人看景,只好从竹帘缝隙里看了,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大好意思作出扒着帘子缝的事情。

没法看风景了,那就吃东西吧。

桑葚是最好吃的,枇杷也行,樱桃那是真够酸啊,估计得做成蜜饯才行。

颖嫔挑了几颗饱满多汁的桑葚放在小碟子,送到皇帝面前,道:“四爷,吃点桑葚吧。”

弘历正待拿起要吃,皇后赶紧道:“爷,这外面的东西不知来历,怎么好入口?您是千金之躯,须得爱惜自己。”

东西是颖嫔送出去的,皇后却不让皇帝吃,颖嫔难免觉得委屈,但又不敢说什么。

陆薇拉了拉她的手,她低下了头。

皇后说得是有道理的,外面的东西不能乱吃,谁让他是皇帝的呢。

弘历也无话可说,他总不能说他自己一定要吃吧,毕竟皇后是在关心他。

好吧,风景不能看了,东西也不用吃了。

大家伙儿安安静静在船里坐着喝茶。

这样游秦淮河其实已经没意思了,原本还打算等到天黑,在河水里放花炮的,现在大概也没必要放了。

庆妃、颖嫔垂首端坐,林贵人也察觉到气氛沉闷,老老实实缩在一边。

帝后二人说些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话。

等船行至利涉桥附近,李玉请示皇帝:“这里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酒楼,叫做六朝春,以江宁本帮菜闻名,在南京城里首屈一指。四爷,是否要上岸用膳?”

陆薇刚住进江宁织造府时,就听本地的侍女嬷嬷们说起过这家六朝春,里面做得都是正宗的南京菜,有蒸鲥鱼,炖生敲,素什锦,还有松子熏肉!

她期盼着看着皇帝,答应啊,一定要答应。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下次再来南京不知道是近几年后了。

御膳房的厨子虽然水平高,但毕竟比不过人家做本帮菜的厨子啊。

真遗憾,皇帝没有答应,“算了。”

算了就算了,他要是说去下馆子,皇后再来一个,“千金之躯”,“龙体为重”,可怎么办呢?

这一场秦淮河之行草草收场。

回到织造府,众人才吃上晚饭,各人在各人屋子里吃。

颖嫔让人将饭菜拿到陆薇屋子里同她一起吃,两人越吃越闷。

陆薇叹一声,“我好想下馆子啊。”

颖嫔跟着说:“我也想,以前从来没有去过,还以为这次有机会呢,真无聊。皇后娘娘实在太重规矩了,可这里又不是皇宫,没必要吧。我们这些草原上民族,最初连生肉都敢吃,怎么就入关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了。”

这屋子里没别人,她壮着胆子吐槽了一句,“皇上,没男人的样子!”

陆薇被她的话逗得快笑死。

乾小四,倒不能说他没男人的样子,他应该只是尊敬皇后这一重身份,在她们几个嫔妃都在的场合,如果他当面驳回了皇后的话,皇后的颜面就会荡然无存,在后宫何以立威?

但他现在皇帝的威严快没了,至少在颖嫔这里是。

哈哈哈!

这乾小四是一点都不吃亏的脾气,哪怕面对亲妈都是这样的,皇后今日让他心里不舒服了,他可能会一时容忍她,但总有爆发的时候。

……

南京游玩过了,该继续打道回府。

回程的路上悠悠荡荡,非常不赶时间,到了四月中旬末的时候,御舟行至山东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9/28页)

安府。

来了都来了,肯定得祭祀了东岳泰山再回去。

乾隆十三年,皇帝东巡,特意过来泰山,当时带着富察皇后,如今泰山依旧是那个泰山,但故人已逝,物是人非事事休呀。

进了山东的地界皇帝的心情就不算太好,按理说,新皇后同来,他至少要带着新皇后一起去碧霞元君祠拜拜,但他根本

没想到带上皇后,独自一人去了碧霞元君祠。

昔日,他与富察皇后夫妻同拜碧霞元君,此刻只有他茕茕孑立,皇帝感伤不已,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元妻的诗。

从泰山府回京,中途可以去顺路去济南府,但皇帝偏偏绕过了济南城。

皇帝虽然没有大张旗鼓怀念先皇后,但他的种种行为,无不向世人昭显他对先皇后的追思之情。

第147章 第 147 章 这次南巡的规模,以及……

这次南巡的规模, 以及隆重程度,绝非以往其他的出巡可以比拟,更何况这次皇帝还带着他的新皇后一起呢。

在没进山东之前,帝后二人出双入对, 端的是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进了山东, 情况完全转变, 皇帝表现得就跟失去配偶, 孤苦伶仃的雄天鹅一样,人人都知道他在思念亡妻富察皇后。

那悼亡诗写了一首接一首,哀哀切切,读之令人悲泗淋漓。

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已然另娶了新老婆,还把自己当鳏夫……

这种情况下,尴尬的就是皇后了。

乾小四的报复来得如此快,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确实在思念富察皇后。

新皇后的心情到底如何, 陆薇等作为嫔妃的无从知晓, 反正大家见面时, 她的表情、行为一切正常,看不出什么不妥来的。

就挺好的。

不然这两口子打擂台, 倒霉的还是底下的嫔妃。

若说起皇后的真实感受, 那还是得她自己知道。

她在外人面前没有露相,但她的心情并不好。

富察氏比她先成为皇帝的皇后, 这本就是事实, 她争无可争, 她作为元妻, 皇帝怀念她就算了,但他如今的种种举动把他的新皇后又置于何地?

幸亏米嬷嬷全力开解她,她才镇定下来。

米嬷嬷忠心护主, 既然已经被太后调过来服侍皇后,那么从此以后皇后就是她的新主子了。

这老嬷嬷小动作非常多,但唯有一点看得非常清楚,她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从先帝雍正,到如今的皇上,即使众人都说当今圣上比先帝更加宽和柔仁,但她始终认为都是皇帝,没什么不同。

当年先帝在世,一众嫔妃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不管是地位高的,还是地位低的,得宠的,或者不得宠的,全部如此。

孝敬宪皇后、年贵妃,现在的皇太后无不战战兢兢过日子。

她告诫皇后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皇后道:“难道明知道皇上说的话,做的事是错的,也要由着他吗?朝廷上还有谏官呢!我身为皇后,与皇上夫妻一体,绝非那些嫔妃们所能比拟。”

米嬷嬷看着这样的皇后,在心里深深叹气,皇后的这个身份真不知道是好是歹,她只得道:“皇上总是男人,男人有时候脾气倔一点,您有时候得把他们当小孩子,顺着毛捋。”

但是皇后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生过孩子,她哪知道该怎么哄还孩子啊,她自己当孩子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可现在问题总得解决啊。

近来皇帝并不搭理皇后,一心一意念着心爱的亡妻,这让皇后心里既恼火,又心虚,她问米嬷嬷,“您只告诉我该怎么做吧?”

该怎么做?

自然是向皇帝服软。

皇后:“我做错了什么?”

她什么也没做错呀。

米嬷嬷焦急道:“这眼看就要回京城了,京城里还有一个舒妃,她应该快生了,待她生了皇子,皇上可随时提拔她,到时候您该怎么办?”

这一剂强心针打下去,皇后立刻就清醒了,她喃喃道:“嬷嬷,我该怎么办?”

米嬷嬷道:“先皇后曾给皇上制了一个缝鹿尾巴毛的火镰荷包,您赶着工尽快做一个给皇上送过去,告诉皇上,您在泰安府时梦到了先皇后,心中感怀,想起富察皇后昔日曾制火镰荷包,以警后人不忘满洲旧俗,所以您也做了一个火镰荷包。”

皇后沉默不语。

米嬷嬷从前服侍太后都没有这么累过,她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火镰荷包本就是咱们满人入关前随身必戴的物件,先皇后能缝制,怎么您就不能缝制了,难道说您不是满人?”

皇后高高地扬起下巴,“我家祖上从太、祖皇帝起兵时就跟随太祖,自是堂堂正正的满人。”

米嬷嬷这才道:“那你就去缝制火镰荷包啊。先皇后现在已经长眠地下,您现在是真正母仪天下的皇后,死人怎么同活人争?

她既已过世,再怎么样也还是个死人,皇上要怀念她自去怀念,她不会再活过来的,于您无碍。我知道您不喜欢庆妃、颖嫔她们——”

皇后打断她的话,“嬷嬷,我并非不喜欢她们,实在是她们太没规矩了些。”

“好,她们没规矩,”米嬷嬷不反驳她,只是道,“等您笼络住了皇上的心,她们这嫔妃也翻不出您的手掌心,到时候想要治她们也是极容易的事情。”

她说了这么多话,不知道哪一句打动皇后,皇后开始缝制荷包。

皇后的女工本来十分精湛,从前也常常给太后、皇帝做针线活儿,一个荷包对她来说毫不费力,只花了两天的功夫,就得到一个缝鹿尾巴毛的火镰荷包,针角细密,绣纹精致,确确实实用了十二分心思做的。

她主动求见皇帝,献上了这个火镰荷包。

……

于是,在回京的前三四日,陆薇等嫔妃突然发现皇帝与皇后和好了,他俩又开始同进同出。

嘉贵妃眼珠子一转,落在林贵人身上,笑道:“我看林贵人最知道发生了什么?”

颖嫔立刻看着林贵人,“快说,快说!”

连这一路上似乎都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纯贵妃的眼睛也看了过来,大家伙儿都盯着林贵人,她仿佛成了“宇宙中心”,只得小声道:“我真不太清楚,就知道皇后与米嬷嬷关在屋子里说了半日的话,然后,然后她就赶着缝制了一个鹿尾巴毛的火镰荷包,看样式是男人用的,应该是送给皇上的吧,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她进宫稍晚,对于先皇后曾给皇帝缝制荷包的事一无所知,所以她自己心里也是糊里糊涂,不知道怎么回事。

嘉贵妃已经笑起来,“好玩,好玩。”

看来还是当皇后好玩啊,以前的娴妃现在已经是真正的皇后了,从身份到心态上都是。

陆薇倒是觉得出乎意外,她实在想不明白皇后竟然肯学富察皇后做什么荷包,这么能屈能伸吗?

闹脾气,和好,再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