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180-200

180-2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思凡 重生后先生成了恋爱脑孟承远林岁 金丝雀逃跑后摄政王他急了谢裕沈蔺 【快穿】成为恶毒花瓶后我万人迷了 霍总的天价娇妻:轻点宠 光明牧师死灵教徒 山里捡了个小福星 礼物 山神 GB清冷师尊说他都是自愿的

明仁道:“这我却不清楚,可能是敦诚兄弟那里,也可能在怡亲王,或者是平郡王那里。”

这牵扯到的已经不只是富察氏的子弟了,而且连宗室都牵扯在内,但好在明仁提及的这几位要么是闲散宗室,要么是一些无权的宗室王爷。这些个人无所事事,在朝堂上不得重用,只好投身汉学诗书,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书稿的作者竟然结交京城的权贵人士,可见他也不是个寻常人。

傅恒就问道:“写书的人是谁?”

明仁说了一个名字。

傅恒在脑中搜索了一回,“他家可与圣祖爷时的江宁织造府有关?”

明仁道:“正是他家。”

傅恒唏嘘一声,“他家落到现在的境地实在可怜!”

然后话头一转,吩咐道:“将你那里存的书稿送至我处,另外剩下的书稿务必尽快替我收集齐备。”

明仁迟疑:“可是书稿上有我等的点评,不好拿给叔父看。”

傅恒也是谨慎之人,这书稿是要交给皇帝的,年轻小子们偶有不知天高地厚之语,若是直接呈上去,极有可能会犯忌讳。

他于是道:“那么就抄一份罢,三日内送到我书房来。”

明仁:“叔父有所不知道,那书稿将近百万字……”

傅恒打断他的话,“调集富察府上所有的清客来帮你抄,最快需要多久才能抄完?”

明仁在心里算了一下,“至少得一个月。”

傅恒拍板,“那就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一定要看到书稿。”

明仁在心里唉声叹气答应下来。

……

皇帝给陆薇保证的时间是一天,现在变成了一个月,陆薇一点也不失望,值得等一个月,正好新年期间可以拿到整部书稿,新年礼物啊,想想就觉得幸福。

眼下是腊月,圆明园里预备着过年,热热闹闹的。说实话,比起正月,陆薇更喜欢腊月。

就像现代时放长假一样,放假前的时光总是让人更有期盼感,一旦放了假,也就意味着假期的结束,又要开始打工人的生活了。

煮腊八粥,扫尘,贴门神……腊月的每一天都不同。

比过年期间天天祭祀开大宴有意思多了,陆薇今年试了一回咸味的腊八粥,里面放了腊肠,味道也很好啊。

宫里还是有些人情味的,每年的腊月不管是高位嫔妃,还是低位嫔妃都能与家中女眷亲人们见上一面。

当然是那种父母亲人都在京城的嫔妃。

陆薇是没有这份荣幸了,但太后怕她思念父母亲人,把她叫来长春仙馆作伴。

陆薇起先是不想去的,因为她不想与太后的娘家人打招呼。

彩霞看出了她的心思,笑道:“她们没来,老佛爷也烦她们。”

陆薇放了心,高高兴兴地去了长春仙馆。

今日的太后情绪似乎不太高,陆薇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太后摇摇头,感叹一句,“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像我们这样的人就进了宫,就只当从此没有了家。非要与宫外牵牵绊绊,不是什么好事。”

陆薇道:“两位钮祜禄氏夫人又求您办事了,您要是嫌烦,就别理她们了。”

太后并没有说什么事,只是叹气道:“不理了,不理了,我也老喽,还想多活几年。我的额娘阿玛已经过世,真算起来钮祜禄家已经与我没有什么关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6/27页)

这句话还真不是无情之语,太后十三四岁选进宫给先帝当格格,也就是先帝登基,她当了熹妃后,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她才算见到了她的母亲,真要说能常见父母,那就是皇帝儿子登基后的事了。

几十年里寥寥无几的见面,能有多少感情,太后还有四个弟弟呢。父母一定是更疼兄弟们的,眼见女儿出息,虽然团聚之喜,但借力沾光只怕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吧。

人老了,对鬼神之语更加敬畏,太后又陆薇:“我的父母是否会怪罪我无情?”

太后的父母都是出了名的高寿,母亲是乾隆十七年过世,享年81岁,父亲则是乾隆十九年过世,享年90岁。他们完全享受到了太后女儿与皇帝外孙的福。

是以陆薇很坚定地告诉太后,“老佛爷的父母享荣华富贵,长寿而终,您尽到了自己的孝道,他们不会怪您。至于钮祜禄家,那不是您该背负的重任,应该交给您的兄弟们了。”

这群男人们不能光趴在姐姐身上吸血吧。

第185章 第 185 章 二更

满洲出家的女儿在娘家被称为“姑奶奶”, 看似尊贵气派,其实呢,都指望女儿能大出息。生女儿真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清宫大小选给了多少八旗女子成为皇妃娘娘的机会。

太后今日终于想通, 她累了, 以后再也不要把娘家的命运背负在自己身上。

陆薇也陡然明白了, 为什么圣寿节的那一天, 三家外戚同时给太后拜寿,富察家的人光彩照人,她的两个弟弟被衬得灰头土脸,如果放在以前太后一定会生气,可上次看她,却一点都没有生气的样子,她应该是真想通了。

陆薇替她高兴, “以后您呀, 就高高兴兴地过活, 生前不满百,让自己开心才是第一要务, 凡是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与事都要离得远远的。”

她这嘴巴说话真灵, 话音刚落,李昌盛进来禀告道:“老佛爷, 皇后娘娘求见。”

太后笑了, “你说得对。”

转头吩咐李昌盛, “我这会儿不见人, 让她回去吧。”

除了例行请安,其他时候太后都不太愿意见皇后。

皇后吃了闭门羹,只得回自己的住处。

她与太后曾经亲密地相处了很多年, 很了解太后的脾气,知道她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她多来求几次,十二阿哥多去看看皇祖母,时间长了太后自然会心软。

当年太后那么不喜欢富察皇后,可是最终对她也没怎么样,而且对富察皇后生的几个孩子也非常怜惜。

……

皇后刚刚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小太监就要报,讷苏肯的夫人吴氏进园子了。

她这才想起来她的侄儿媳妇早已递了牌子说是今日进宫探望她。

皇后的父亲早几年前就亡故了,母亲朗佳氏今年二月去世,如同太后一样,当父母过世后,皇后对娘家的眷念就所剩不多了。

一个侄儿媳妇,能有多少感情?

皇后拿她当与宫外娘家沟通的工具人。

吴氏以前随太婆婆进宫时,待遇还不错,自太婆婆去世后,再见皇后时,她就是一张冷脸了。但吴氏又不能不进宫,毕竟是有求于人。

皇后懒洋洋地靠在榻上,待吴氏给她行过礼后,方才漫不经心地问:“什么事?”

吴氏笑道:“没什么事,就是来问您与十二阿哥的好。”

皇后淡淡道:“我与十二阿哥好得很。”

她甚至都不问一句

家里过得怎么样,吴氏有点失望,不知道该怎么把今日来的目的说出来。

皇后入宫这么多年,如果问她那一年最难熬,那一定是今年。

今年她过得太艰难了,差一点撑不下去。

正月皇上南巡,她跟随南巡,在南巡途中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到了七月,她的次子十三阿哥过世,她眼泪几乎已经流尽。

而皇上呢,他当时在做什么,他的爱妃刚生下儿子,而他计划着去木兰行围。

皇后独自挺过了最难过的时候,她就再也不伤心了,如今她是一心一意等着十二阿哥长大,有这个儿子在,她就还有希望。

皇后的态度非常冰冷,吴氏在万方安和多待一秒钟也觉得难受,咬咬牙,把丈夫讷苏肯交代的事情说了出来。

“皇后娘娘,老太太过世后,皇上赏了三千两银子治丧,因而老太太的丧事办得很是体面。但老太爷当年过世时,咱们家里穷,未曾替老太爷修建坟院,现在老太太有坟院,老太爷反而没有,未免不太像话。”

老太太是皇后的母亲,老太爷是皇后的父亲,她父亲过世时,这个女儿还没有当上皇后,皇帝没有给予表示。

事关亲生父母,皇后这回认真听了,点点头,“那就让讷苏肯去给老太爷修坟院,而且规格得按一等承恩公的规格来办。”

吴氏小心翼翼道:“可是皇上并没有赏赐这笔银子……”

皇帝最是个仔细的人,他可是连先皇后的乳母都照顾到了人,如何会给岳母赐了治丧的银子,却唯独忘了早几年过世的岳父?

那拉氏心里陡然腾起一股怒火,“皇上没有赐银,家里难道就拿不出这笔银子吗?”

她封皇贵妃与封皇后的两次,皇帝对那拉氏家都有丰厚的赏赐,银子,房子,田产,铺面,那么多银子,讷苏肯承袭了爵位,还得了一个掌管税务的肥差,不可能这点治丧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事实就是讷苏肯还真拿不出这笔银子。

吴氏道:“家里一下子真拿不出三四千两的现银,除非变卖家产……”

但肯定是不能变卖的,八旗世家就是一张关系紧密的网,堂堂皇后娘家靠变卖东西维持体面立刻就会成为京城的笑话。

皇后恼恨地问道:“家里的那些银子呢?”

皇帝赏的可不少,而且她也时时都有赏赐。

这位皇后姑奶奶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那拉家等级提上去了,相应的排场就要变大,家里本来底蕴就不够,这银子当然不够花的。

吴氏实话实说,“您是皇后,我们家是皇后娘家,衣食住行自然要有公府的排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最后还是要皇后来想办法,或者是去请求皇上赏银子,或者是她自己赏银子。

毕竟是给她生父修坟院的大事,她肯定是不能不管的。

皇后只觉得烦闷无比。

好在她是不缺银子的,自从她当上了皇后,就再也没有为银子的事情操过心了。

她现在只想速速打发吴氏,于是命令太监张朝让去取金锭与布匹来,她以皇后的名义赏赐给讷苏肯。

哪知张朝让却不肯动。

皇后问他:“怎么了?”

张朝让恭声说:“御前总管太监李公公早前几日奉皇上之命,训导奴才们,说是后妃所有之物皆是皇上赐予,不可向宫外私下传送,让奴才们服侍主子时,注意些,勿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7/27页)

主子犯错。”

皇后不耐烦道:“我知道皇上有这道诏令,可这与本宫有何干系?”

张朝让的声音越发低了,“李公公说了,也包括皇后娘娘您……”

不然李玉也不会把他一起叫过去啊。

皇后气笑了,“那太后算不算?”

张朝让委婉道:“奴才并未看到太后娘娘身边太监也去聆听李公公训导。”

皇后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吴氏更是吓得缩成鹌鹑,结结巴巴道:“娘、娘娘,我我——”

皇后在侄儿媳妇面前丢了颜面,瞪了她一眼,斥道:“上不得台面,这是什么大事?你让讷苏肯上折子去给皇上借,宗室大臣们没少向皇上借银子使的,尽管去借!”

看皇上还要不要面子,他的老丈人修坟院的银子,他还好意思真借!

吴氏低头应是。

皇后挥挥手,“你回去吧。”

等吴氏走后,她喝了一杯凉茶,心情平静了许多。

她问张朝让,“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本宫?”

张朝让道:“请您恕罪,奴才见您前几日心情不大好,未免您烦忧。”

前几日,她为了促成十二阿哥与傅恒之女的婚事苦求太后不成,心情确实很差。

她顿了顿,又问道:“还有没有别的事情?”

张朝让道:“日后您召见外命妇,需要经过皇上的允许。”

皇后已经彻底明白了,这是皇帝对她私自谋划十二阿哥婚事的处罚。

她在心里冷笑数声。

她忍!

太后可以忍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熬到出头之日,她也一定可以。

……

几家欢乐几家愁。

皇后的烦恼是普通嫔妃们所不能体会的。实则在嫔妃中,她的日子已经算上等了,那些留在紫禁城的嫔妃们,岂不是更可怜?

各人的日子都得自己过。

临近新年,后宫又有一桩喜事传来,令妃再次有喜,这是她的第三胎了,她现在是三年连着生三个孩子。

陆薇真觉得生产也太过密集了。

真不知道是什么生育规律,就潜邸时期的先皇后,还有嘉妃,现任皇后,忻嫔,令妃等人,似乎是生了一个孩子,只要继续有宠,就能接连不断的生,仿佛生顺了似的。

可是这样身体怎么受得了呢。

除了令妃怀孕的事情,再就是忻嫔生下她的第二个女儿八公主。

新生儿的诞生昭示着希望,且又是在新年来临之际,皇帝大喜,重重地赏赐她们。

陆薇在一天天数着日子等过年,刚开始她觉得一个月很短,马上就过去了,可是现在又觉得好漫长啊。

她很想每天去催一遍的书稿,真的没问题吧,完完整整的一部《红楼梦》书稿会顺顺利利地交到她手里吧。

皇帝可是给她打了包票的。

一个月,虽然有一百万字,但富察家养的清客闲人多啊,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也许能够提前完工。

她往好处想时是这样的,往坏处想时,可悲观了,说不定书稿的最后三分之一没有完工,作者还在赶稿子……

怎么办,难道她要把作者“关”起来,让他先专心把书稿写完?

那不好吧,码字总有卡文的时候,硬逼人家写也没用啊。

第186章 第 186 章 陆薇等啊等,终于等到……

陆薇等啊等, 终于等到了除夕那一日。

明天,明天书稿应该会送过来吧。

她心里就惦记着这件事,太上老君佛祖上帝保佑,千万不要出岔子。

除夕一大早, 陆薇刚刚起床, 心里照旧念了一遍她的书稿。

春桃着急忙慌地问她:“今日的午宴在乾清宫举行, 由众嫔妃娘娘们陪着皇上用膳。皇上娘娘早就吩咐各宫嫔妃们要亲手给皇上做一道菜, 到时候呈到御前给皇上品尝,您还没有定下来做那道菜呀,再不准备就来不及了。”

啊,真无聊!

陆薇搞不懂皇后为什么要来一出新花样,偏偏皇帝很有兴趣,还要出彩头说要评个一二三名。

他当然很有兴趣,他又不用自己做饭!

难道是大厨张东官的鸭子菜吃腻了, 所以想尝尝老婆们的手艺。

问题是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嫔妃们平时基本上没什么下厨的机会, 大家伙儿做出来的东西, 皇帝敢吃吗?

煎炒炖煮,中餐的做菜方式多种多样, 娇滴滴的嫔妃们受不了烟熏火燎的居多, 陆薇已经打听到大部分都是做些糕点。

糕点好啊,方便做造型, 至少在色字上, 已经

成功了一大半。

陆薇原本是想整个面包或者蛋糕, 但后来想想, 还是算了,面包肯定是没蒸出锅的馒头好吃的;至于蛋糕,她在清宫这么多年, 比蛋糕好吃的糕点简直不要太多。

最终她决定做一个麻酱拌白菜,就是传说中的乾隆白菜啦。

北方冬天的大白菜口感清甜爽脆,生吃都可以,用最嫩最新鲜的菜心,拌上麻酱,还有其他的佐料,一定不会难吃的。

除夕这一日,皇帝的一日三餐都有安排,早上侍奉太后用早饭;中午与嫔妃们一起用膳;晚上则赐宴给宗室王公大臣们。

中午这顿饭安排在乾清宫大殿,实行分餐制。

皇帝的位置位于正中,坐北朝南,独占一张金龙大宴桌;皇后的位置在他的左前方;其他嫔妃的位置则按位份高低分左右两列摆放。

除夕宴是比较正式的,奏乐,升座,行礼,这一套流程过后,大家才能入座,一边看无趣的承应宴戏,一边吃饭。

今年添了新花样,唱完一出承应戏后,皇帝就命人撤了戏,让嫔妃们进献自己亲手做的菜。

皇后第一个献菜,她准备的是满洲的传统食物沙琪玛。

这几年里她与皇帝的相处就是这样。

当她做了皇帝不喜的事情,皇帝并不会当面发作她,他什么都不会说,但事后一定会在别的事情上限制她。

每当这个时候,皇后就会收敛,作出服软示好的态度来讨好皇帝,两人之间就会恢复平和。

至少,皇后以为的就是这样。

她笑吟吟地献上自己亲手做的沙琪,色泽油亮金黄,闻着就是一股蜂蜜的香甜味。

皇后是满人,进献满洲传统食物,意喻不忘国俗。

她历数关外祖先们创业的艰难,再赞如今的太平盛世,最后祝大清江山千秋万代,永世延绵。

皇帝脸上却并没有露出龙颜大悦的模样,他道:“哪有什么千秋万代!天数二十有五,大清能传二十五代天子,这就是已经是上天赐予的厚福了。”

大殿的气氛立刻冷住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8/27页)

皇后的话只是一句吉祥的套话,但皇帝明显不给面子啊,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皇后自己也愣住了,勉强笑道:“皇上说得是。”

皇帝的筷子在沙琪玛上沾了一下,挥挥手,“下一位。”

下一位就是纯贵妃了。

纯贵妃做的是软香甜糯的桂花米糕,皇帝肯给她面子,夸桂花米糕甜而不腻,味道很好。

紧接着就是陆薇,她的麻酱拌白菜终于登场了!

小太监麻利地报菜名:“庆贵妃献乾隆白菜一碟。”

先前的两道甜食对皇帝来说未免有些腻,乍一看到这道白菜,笑了一下,果然是她,与众不同,不然他还得接着再吃糕点……

这道白菜其貌不扬,但入口清爽,酸甜开胃,很好!

就是这个菜名,皇帝有疑问,“为什么叫做乾隆白菜?”

那不然呢?这种大宴上的菜每一道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总不能直接说麻酱拌白菜吧。

陆薇胡乱解释道:“现在的年号是乾隆,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

皇帝就笑道:“这道菜很好,但名字不够好,朕觉得应该叫贵妃白菜。”

陆薇:“……谢皇上给这道菜赐名。”

贵妃白菜就贵妃白菜吧,历史上最有名的贵妃是杨玉环,没准儿后人以后都会认为这是杨贵妃的白菜,跟她庆贵妃是没关系的。

皇帝的心情肉眼可见好起来。

后宫嫔妃们的手艺有限,费功夫的才是肯定做不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小食。

皇帝吃了玫瑰糕,山药糕,红豆酥等等,作为蒙古嫔妃的颖妃贴心地准备奶茶;豫嫔备的是酸奶,正好解腻。

在这一众糕点里最后获胜的竟然是刚出蒸笼的大白馒头——由令妃所作。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最普通的大白馒头,连牛奶都没加,但味道却出奇地好,最纯正的面粉香味。

在宫里,一个普通的糕点所用的原材料至少得七八种以上,似乎只有做法繁琐,才能体现身份与地位。

普通的白馒头返璞归真,皇帝看起来是真喜欢吃。

最后,皇帝选出来的获胜者:乾隆白菜、酸奶、馒头。

他没有排出一二三名,三人全部有赏。

表面上是吃饭,实际上却能看出很大不同。

皇帝在公众场合是愿意给皇后面子,毕竟皇后不止是那拉氏的身份,更是大清的一国之母。

要是放在以前,皇帝一定会赞几句皇后,沙琪玛肯定也会选中,但这一次皇帝没有这样做。

这让心思细微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同。

令妃心里隐隐有些兴奋。

那拉氏自傲无比,甚至连先皇后都看不上,却不知道她也只有一个皇后的身份在护佑她,一旦皇上不认可她的身份了,她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也在等,等皇上什么时候对那拉氏彻底失望。

如果说服侍先皇后的日子,还有盼头,还有开心的日子;她现在那拉氏手下做事,每一天都在忍受痛苦的折磨。

今年七月她生了儿子,几日后皇后的儿子十三阿哥就过世了,令妃还记得皇后当时看她的眼神,犹如仇敌。

可这与她又什么关系,为什么皇后的宫人们会私下嚼舌头,说是她的儿子克死了十三阿哥。

这是令妃永远不能原谅的事。

……

陆薇当然也察觉到了皇帝对待皇后的态度,从皇后的性格来推断,这几乎是必然的,她如果不改变与皇帝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

先不用提封建皇帝的身份,只把后宫当一个公司看待,皇帝是大老板,他养活所有人,皇后作为后宫总经理,拿同事里最高的工资,享最好的待遇,她承担的责任与面临的压力肯定是最大的,物质与地位正好弥补她的压力,而且她职业前景更好——从一般常理推断,十二阿哥继承大老板公司的可能性是比其他人高的。

可是皇后偏偏想要与大老板同等地位……

算了,这些事不用多想。

她一个嫔妃,何必浪费时间操心堂堂皇后的事,她还是等她的书稿吧。

……

《石头记》的书稿是大年初一的下午送到咸福宫的。

小太监们抬着一个很大箱子送进来,陆薇不禁感叹难怪古代的书不好保存,这也太多了,不能合订成一本,丢失的风险就非常大。

李玉指挥着小太监们搬书,陆薇赶紧问:“是全部的书稿吗?”

李玉回道:“傅恒大人说是的。”

陆薇仿佛看到了漫天的烟花盛放,总算有点穿越福利了。

等李玉离开后,陆薇立刻就打开了箱子,查阅她的全本《红楼梦》。

她激动得不行,想着是先从最后一章看起,还是从第一章看呢,纠结了再三,她还是老老实实地从第一章开始看。

但今天是大年初一,嫔妃们要参加的活动多,她没时间看,一直到初五过后,等正式搬到圆明园后,就可以专心地看书啦。

她舍不得不看,只能晚上点着灯看,她目前看的十几回与后世流传的《红楼梦》并无太大出入,当然她的是未删节版本!

秦可卿与公爹贾珍的事情都给写出来了。

看过这一章后陆薇是有点明白为什么要删除了,作者本是非常同情他笔下的秦可卿,不忍心下笔,都是贾珍那糟老

头子的错。

初三那日皇帝过来咸福宫,他也来看看明仁口中“天上有地下无”的好书。

他翻了几页,看见什么“宝玉”“二奶奶”“林妹妹”,顿时就没有了兴趣,再次点评明仁:“不好读书,专看这些书。他的父亲傅清不在了,朕得让傅恒多多管教他,不能让他坠了傅清的名声。”

可怜的明仁!

他又问陆薇:“这书怎么样?”

陆薇回他:“就西厢牡丹之流。”

这书的结局太惨淡,指不定曹公还有什么政治隐喻在里面,还是别引起皇帝的兴趣了。

第187章 第 187 章 二更

正月初五过后, 皇帝从紫禁城搬家回圆明园,现在一年到头,除了过年以及其他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在太和殿举办的,皇帝基本上已经把圆明园当家了。

等去了圆明园, 除非是一定要出门的场合, 陆薇就扎根在映水兰香, 哪也不去, 专心致志先把她的书稿看完。

期间颖妃过来看望她,见她埋头书中,好奇地问:“什么好看的书,借给我看看吧?”

陆薇:“等我看完再说。”

颖妃道:“把你已经看过了的先借给我看。”

陆薇还是摇头,现在不能破坏完整性,“别急,等我全部看完再说。”

手抄一部书稿的工作量巨大, 陆薇是再没法搞到第二套手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80-200(第9/27页)

书稿了, 除非她自己抄, 但是百万字的《红楼梦》,大工程, 她自己抄的话没准儿在后宫就人尽皆知了。

为了这本书的安全, 还是要低调一点,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陆薇整个正月的时间就话在了书稿上。

终于把全本看完了。

她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

可能是在现代时看过太多遍的书, 她为书中女子们的命运牵肠挂肚, 真正一一见证她们的命运时, 心里反而平静下来, 大厦倾覆,每个人都将走向自己既定的结局。

让陆薇很欣慰的是贾母绝不是什么调包计的支持者。她年事已高,无能无力, 元妃与王夫人的坚持,宝钗与宝玉订亲,黛玉的病情日渐沉珂,最后泪尽而亡。

宝玉当然没有立刻就去当和尚,他再为林妹妹伤心过后,遵循父母之命,与宝钗成婚,两人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

及至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全军覆没,抄家、发卖、流放、斩首,俱是惨淡收场。

王子腾流放苦寒之地,受饥寒而死,王家的其他人全部发卖为奴;薛蟠杀人罪名被揭发判了斩刑;史家男丁流放充军,女眷和孩子没为官奴;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贾赦、贾珍等人流放;贾政、宝玉、贾琏等贾府其他男丁在狱中关押了一年才被皇帝释放。

但昔日的贾府已不复存在,家产奴仆全部充公,过惯了富贵日子的落魄罪臣子弟们的日子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大家流落四方,各奔前途。

贾府四春,元春病逝;迎春被虐致死;探春远嫁藩国;惜春为尼。

四春无一人有好结局。

大清的公主抚蒙,短命早逝不知多少,更何况一个罪臣之女,探春的结局可想而知。

至于惜春,她想要靠出家要躲避世间烦恼,但书中几次描述藏污纳垢的尼姑庵的尼姑们,可见出家并不能避难,庵堂更不是清净之地。

妙玉在贾府败落过,再无依靠,最终流落风尘。

贾兰高中,李纨成了诰命夫人,但贾兰盛年而亡,李纨的凤冠霞帔最终是镜花水月。

王熙凤被贾琏休弃,在饥寒交迫中病逝,她的女儿巧姐的结局是最好的。

宝玉、宝钗、湘云在穷困窘迫中过完了一生,宝玉最终出家,只有在梦里才能回顾旧日的繁华。

陆薇想起了《金瓶梅》的结局,西门庆的儿子最后也出家。

雨打风吹去,金陵四大家族化为尘埃,再无人记得。

万事皆空。

以上是陆薇粗略归纳的一个大结局,其实结局大致与后世考究出来的差不多,毕竟判词里都已经提前写好了结束,只不过书里的更惨更直接,整部书的最后三分之一,充斥着悲凉空落,无力回天,唉!

想想历史上那些被抄家的官宦之家的下场,男女老少,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陆薇没有那么多考据,或者说是像作者那么大的格局,她只为书中那些美好的女子悲伤。

至于四大家族,孟老夫子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家族里的男子一代不如一代,落到那样的结局一点都不可惜。

看完整部书稿,陆薇就郑重其事地收藏起来,她日后应该不会再拿出来看了,以后就把它陪葬,等后人去挖吧。

弘历惊讶于她那么快就看完了一箱子书,再次问她:“怎么看得这么快,到底讲什么?”

陆薇干巴巴地说:“一个富家少爷与他的表妹相爱,但他家里不同意,拆散了他们,表妹病逝后,少爷就遵从家里的安排娶了他的另一个表姐。”

弘历:“真无趣,这个富家少爷除了与姐妹们谈情说爱,他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吗?”

陆薇想了想,“还真没有,他整天不是跟表姐妹在一起,就是跟丫环在一起,真没别的事情做。”

弘历简直听不下去,万分嫌弃道:“这样的男子活着除了浪费白饭还能做什么,堂堂男儿,竟这般没出息。”

陆薇故意道:“是啊,但这书其实还行,您要不要看?”

弘历拒绝:“朕没这么多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

皇帝成功地对这本书一点兴都没有了。

……

等颖妃再来借书时,陆薇找了一本别的书来搪塞她。

她是真不敢现在就把书稿给颖妃看,实在是在书稿的结局太悲,能看出作者已经看破红尘世事,大彻大悟。

四大家族的倾覆灭亡与盛世王朝太平安康是背道而驰的,极容易让人以为作者是在借四大家族隐喻一个王朝的最终覆灭。

虽然陆薇猜作者有这样意思在,但统治阶级肯定不会愿意看到的。

妥妥的一本禁书。

难怪《红楼梦》的作者不愿意署名,且他的朋友们都在替他隐瞒作者身份。

后四十回应该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删除的,这其实是为了在严酷的文化环境下保护作者。

好吧,书稿之事到此结束,她是再也不会提及了。

这本书是不会失传的,自有喜爱它的人收藏刊刻,哪怕它是禁书。

陆薇能做的就是好好保存全本书稿,留给后世的人。

……

看书不知日月啊,等陆薇出关了了,才知道圆明园又有了新鲜事。

宫里新进了一个官女子,在皇后位下学规矩。

陆薇:“这算是什么新鲜事,宫里年年都有官女子。”

颖妃道:“那这个官女子可不同,她是准部人。”

陆薇:“豫嫔也是准部人。好了,别卖关子,快点说。”

颖妃这才道:“她与豫嫔不同,豫嫔的娘家好歹是提前投诚大清的,这官女子可是战败投诚的俘虏家眷。”

这些个外族战败的俘虏被进京城后,通常给个爵位养起来,皇帝的手段双管齐下,该打的仗狠狠的打,该安抚的时候也会尽量安抚。

能投降归顺就是座上宾,这位官女子应该没传言的这么难听,她怎么样也能像豫嫔一样被封个嫔位。

陆薇觉得这不算是什么新鲜事。

颖妃笑道:“这个不算,那另一个呢,这位可是回疆的公主,听说她体有异香,长得如天女下凡。”

陆薇连忙问道:“她现在哪里?”

颖妃回道:“她还没有进宫呢,但应该也快进宫了。”

第188章 第 188 章 身有异香的回疆公主,……

身有异香的回疆公主, 不会就是那位后世大名鼎鼎的香妃吧?

大小和卓兄弟背叛清廷,皇帝命兆恵为定西将军平叛,这个时候回疆战事如火如荼,至少得战事平息, 这位回疆公主才会进宫。

陆薇挺好奇的, “你们从哪里知道回疆公主的大名?”

颖妃道:“听拜尔噶斯氏

, 就是那位来自准噶尔的官女子说的, 她说这位回疆公主和卓氏在天山南北都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