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1/23页)
第201章 第 201 章 天降一个重孙子,圣祖……
天降一个重孙子, 圣祖温惠皇贵太妃瓜尔佳氏都蒙了。
虽然她身体不错,眼明耳顺,但她都已经七十多岁了,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给她塞一个小孩子。
佟佳皇后没过世时, 瓜尔佳氏一直都跟着她过活, 她的主心骨就是皇后姐姐, 所以皇后姐姐过世后, 她一度惶惶无所依,只恨不得跟姐姐一起去了算了,幸得皇帝时常体贴关怀她,至少在物质关怀上从来没落下她,她除了住宁寿宫,每年在圆明园的春好轩也会小住几个月。
现在皇帝让她抚养十五阿哥正说明皇帝对她的看重,瓜尔佳氏知道自己不能拒绝。
当然她也没想过拒绝, 人年纪大了, 看到咿咿呀呀的新生儿就如同看到朝阳, 暮气沉沉的人生反而有了希望。
再说在宫里照顾一个婴儿,琐碎的事情自有旁人代劳, 瓜尔佳氏只需要每日多去看看他几次, 再听保姆乳娘们禀告孩子的日常情况即可,不算是太费事。
瓜尔佳氏看着躺在悠车里睡觉的十五阿哥, 对皇帝与令贵妃道:“这孩子乖巧得很, 不必担心, 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皇帝笑道:“小十五交给您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是得劳烦您了。”
令贵妃则再次给瓜尔佳氏行礼,感谢她愿意照顾十五阿哥。
瓜尔佳氏道:“令贵妃若是有空,常常来看看小十
五, 小孩儿都是最亲近母亲的。”
令贵妃乖巧应道:“是。”
他们三人说着话,十五阿哥睡醒了,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大家,不哭也不闹。
瓜尔佳氏轻声哄他:“小乖乖醒了呀,我们去喝奶好吗?”
十五阿哥就看着她,张开无齿小嘴笑了。
乳娘顺势过来把孩子抱去喂奶。
瓜尔佳氏夸道:“这孩子好带,就像皇上小时候一样。”
心里稳得住,换了环境也不见害怕。
圣祖还在时,有一回宫里突然传起她与四阿哥的流言蜚语,她受了些小罪;四阿哥也被皇父斥责;当时都传言要把养在宫里的弘历送出宫,六岁的弘历当时就很稳得住,一点都没像别的小孩子一样惊慌失措。
令贵妃知道皇上素来十分尊敬这位圣祖皇贵太妃,故意凑趣问道:“皇上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瓜尔佳氏笑了笑,随口道:“自然是聪明伶俐了。”
弘历哈哈大笑,“小十五能有朕一半聪明伶俐就够了!”
瓜尔佳氏心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帝就这份自信无人能比。
至于令贵妃,她充满信赖地望着皇帝,仿佛他说的话都是圭臬。
……
不管怎么样,十五阿哥就定给温惠皇贵太妃抚养了。令贵妃虽然不十分满意,但也没别的更合适的人选。
而且温惠皇贵太妃与其他的太妃们不同,皇帝幼年时进宫,得到过她的照顾,这份情义她至今还记在心里。
只是令贵妃少不了要听皇后几句冷言冷语。
皇后嘲讽了她诸如庆贵妃看不上十五阿哥等等之类的话,令贵妃低头做委屈状,偶尔附和一句,“我也不知道为何她不愿意”。
皇后就道:“庆贵妃仗着太后的宠爱,看得上谁啊?有时候她连皇上的账都不买,你简直就是自讨没趣,不如当初就听我的话,把十五阿哥送到我这里抚养,好歹还是半个嫡子,那温慧皇贵太妃年纪忒大了,照顾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子只怕也是力不从心!”
令贵妃假装懊悔,恳切道:“这是皇上的决定,我不敢说什么,皇后娘娘,要不然您帮我去给皇上说说吧?”
皇后断然否定,“皇上金口玉言,他决定的事情怎么会再改变,这事就算了。”
她与皇帝夫妻之间最温情的那几年已经过去,夫妻关系不能说冷淡,但绝对是平淡的,皇后肯定是不会去找皇帝的。其实她心里还有几分窃喜,别看着令贵妃得宠,其实皇上对她也不怎么样嘛,她生的十五阿哥,皇上愿意给谁抚养就抚养,都不用征求令贵妃的意见。
因为这一层发现,她对待令贵妃的态度倒好了些。
皇后的宫女端上来暖暖的杏仁茶,先奉了一杯给皇后,待到给令贵妃时犹豫了,杏仁茶活血,不知道她能不能喝。
皇后见状问道:“你又有了身孕?”
她这可是刚生下十五阿哥才两三个月,不过她已经侍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令贵妃带着羞意道:“我喝牛乳吧。”
皇后就像被人打了一拳,愣了好一会儿,才道:“给令贵妃换牛乳。”
有的人怀孕生子轻轻松松,令贵妃几乎是一年一个孩子。
孩子,天知道皇后多想要再生一个孩子。
如果她再有个孩子的话,她与皇上之间不冷不热的关系一定可以回温吧,她生十二阿哥时是跟皇上最好的时候,皇上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真怀念那个时候啊。
令贵妃知道自己现在算不上讨皇后喜欢,喝过牛乳后就告辞了。
出了万方安和的门,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令贵妃的心情都好了起来,她的宫女小心地问道:“御医说您接连生产恐怕会伤了身子,让您调养一段时日再说,您——”
令贵妃笑道:“我一直都在调养啊。”
宫女惊诧:“那您刚才怎么喝牛乳?”
令贵妃:“刚才,刚才我有说什么吗,我今日只是想喝牛乳不想喝杏仁茶罢了。”
当皇后以为她再次怀孕时,那表情简直精彩极了,皇后大概会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吧。
令贵妃想到这个顿时觉得自己的心情更好了。
……
皇后与令贵妃在操心娃娃们的事情,但对陆薇来说,她只想摆脱生娃养娃,这样就算身体不能抗拒自然衰老规矩,但心态肯定年轻啊。
她现在的年纪放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继续当单身黄金女郎。
她玩搭子颖妃对于她拒绝当养母的事情表示非常赞同,颖妃赞同的原因居然是嫌弃皇子。
“如果是个公主,我一定劝你抚养她,不然我来抚养她也行,皇子就算了,皇子们都有一百个心眼。”
陆薇深以为然。
她作为后宫与皇子们应该是没啥联系的,但皇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母啊。
这些个皇子们为了表达孝道,常常来给太后请安。
自从太后喜欢的长孙大阿哥永璜过世后,她老人家就有意识的不再太亲近这些孙子们,以免将来徒增烦恼。
但这些孙子里也有例外。
十一阿哥永瑆就是这个例外,这小子嘴甜会来事,哪怕刚开始太后对他没那么热情,他也照来不误,甜言蜜语哄着老太太,时间长了太后就渐渐对他有些偏爱。
永瑆很小的时候生母淑嘉皇贵妃就过世了,虽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2/23页)
有养母舒妃在,但毕竟不能跟亲妈比,太后心疼这个没妈的孩子,对他又多了几分怜爱。
永瑆还没忘记与陆薇打好关系,他酷爱汉学,小小年纪就对汉人的书画金石感兴趣,自学篆刻,用青田石给陆薇刻了一枚“汀兰轩主人”的印章。
汀兰轩是映水兰香的一间轩室,陆薇把它当自己的书房用,永瑆投其所好,给她刻了一枚章子,方便她以后在她自己收藏书、画上盖章留印。
永瑆的篆刻技术还比较稚嫩,但这种稚嫩却又显出童趣天真来,陆薇还是挺喜欢的。
她拿着这方印章哐哐哐给她那些书盖章,名家字画她保持敬畏之心没敢盖,怕被后人骂。
总的来说,永瑆是懂得讨好人的小孩子。
虽然有时候在大人眼里,略微显得刻意了些,但很正常的,他老爸乾隆六岁进宫,那也是小孩子里的人精好吧。
因永瑆送的这枚印章,陆薇开启了对印章的兴趣,还在皇帝的带领下去内务府造办处刻印章的地方参观了一回,弄了很多印章石回来瞎刻。
按照皇帝的原计划今年应该要第三度南巡,但开年后太后忽然感染了风寒,病情缠绵了半个月,所以南巡
暂时不提,一切以太后的身体为重。
陆薇倒不用给太后端茶喂药,她需要做的是安抚太后的情绪。
老太太今年年底过七十大寿,《黄帝内经》有云:过七不过八。
逢七就是一个坎,太后在七十岁这年的年头生病,而且还恢复得这么慢,她便有些疑神疑鬼,觉得自己迈不过七十岁这道坎了。
陆薇尽力安抚太后,做心理医生用脑子太过,她就爱拿着刻刀雕章子玩,完全不用脑子胡乱刻了几枚奇奇怪怪的章子,索性都送给皇帝,他竟然也都照单全收。
她对皇帝说:“这是解压的一种方式。”
弘历问:“何谓解压?”
陆薇:“解压,缓解压力。老佛爷年纪大了,我担心老佛爷的身子,还有就是一些莫名说不上来的压力,这些都需要想办法去缓解。您有没有压力?”
弘历仔细想了一回,“朕觉得你说的这些压力对你来说可能都是难以解决的事,朕当然也有难以解决的事,但朕都以此为挑战,想法设法去解决它。解决不了的就放下,你若是修佛,便可在佛中寻求一种自在与解脱,可惜你始终不愿意修佛。”
这个皇帝近几年竟然开始跟着章嘉国师学藏语,试图去看藏语版的佛经,他要不是个皇帝,指不定一个佛学深厚的喇嘛了。
陆薇最怕他给自己传教,委婉道:“我与佛无缘。”
霍集占的头盖骨打破了她对喇嘛教的所有神秘观感,以前她还会拈根香,现在是与佛完全绝缘了。
弘历也知道说服不了她,因而道:“老佛爷年纪大了,身体衰老是必然的,你得自己看开,朕无法帮你解决这个烦恼。但你的其他的烦恼,说给朕听,朕或许可以帮你解决?”
陆薇真正的心底事怎么可能说给皇帝听?她正要想法敷衍过去时,长春仙馆的李公公急匆匆过来道:“老佛爷不好了,请皇上与庆贵妃娘娘过去一趟!”
第202章 第 202 章 陆薇早上去见过太后,……
陆薇早上去见过太后, 老太太身子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精神不错,这一天都没过去,怎么就突然不好了。
一旁的皇帝立刻起身就往外走, 要去长春仙馆看太后。
陆薇瞅了一眼皇帝, 这位连鞋都忘了穿, 她忙问李昌盛:“你把话说清楚些, 老佛爷到底怎么了,我早上见她还好好的。”
李昌盛道:“老佛爷今日午憩醒来后,心情突然就变得很不好,说一些让人听不太懂的话,而且她还命彩霞与彩葭收拾整理她的私储,说是要趁她身子还好的时候散出去……”
好吧,看来是心情原因而不是身体原因。
陆薇拉住皇帝, “您先穿上鞋吧。”
皇帝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穿鞋, 苦笑道:“关心则乱, 朕现在是生怕皇额娘有个好歹。”
在他最年轻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通常是不那么在乎母亲的,只有随着年纪增长, 才会越来越发现母亲的好。
弘历现在对太后就是这么一种态度, 这些年里他的嫔妃子女们去世的不少,他能淡然看之, 但太后却不同, 太后一直永远都在那里, 这让他很安心。
于是乎, 李公公倒霉了,因为他禀告的不清不楚,吃了皇帝的一顿训斥。
陆薇及时解围道:“您惩罚他也容易, 但还是先看过老佛爷再说吧。”
李公公确实大惊小怪了,但也确实不能完全怪他,太后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过七十的人可不多,再加上太后开年就病了一场,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听陆薇如此说,弘历便揭过这件事,与她一同去长春仙馆。
……
太后好好的,身体无碍。
只是长春仙馆里乱成一团,不是慌乱,而是忙乱。
彩霞、彩葭几个大宫女忙得团团转,她们在替太后收拾整理历年的积蓄。
太后有三处住所:寿康宫、长春仙馆、畅春园,这三个地方都有她的库房,她这几十年的积蓄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整理清楚的。
弘历道:“皇额娘,朕会派内务府的人帮您清点,只是您怎么突然想起来查这些东西?”
陆薇也很好奇,太后可不是贾母,不会有贾赦贾琏这样不孝的子孙惦记她的财产,她更加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清点这些财产其实也没啥用。
但太后就是要清点,而且要快,“我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突然就去了,把我的私产清一清,都散出去倒好。”
七十岁的老人,再怎么注意养身,最终都不能跟时间作对,太后是真的老了,头发已经至少白了一半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历无语,继而安抚太后道:“朕让御医给您看过了,您的身子健康得很,再活十年二十年不是问题,你说对不对,薇薇?”
陆薇紧接着说:“当然对啦,老佛爷的父母都是长寿老人,一个活了八十一岁,一个活了九十岁,我听说父母长寿的人,子女通常会继承父母的长寿,您这才七十岁,怎么着也还有十年好活吧。”
往常他们一唱一和通常能劝住太后,但今日太后却道:“我知道一个人的福气是有限的,我的福气已经好别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不敢再向老天爷奢求什么,我自己也想通了,我这一辈子算过得值,即使老天爷让我明日就离开,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陆薇听得不禁点头,在生死之事上意念通达,这对太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她对皇帝道:“您就听老佛爷的吧。”
弘历无奈道:“好。”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俩,陆薇问她:“老佛爷,您笑什么?”
太后笑道:“我看以后有什么事也不用去找皇上了,直接让你去说岂不是省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3/23页)
陆薇在心里呜呼一声,她自己可不省事了!
最难过的人是皇帝,到目前为止,他肯定不能豁达看待生死。
从太后的长春仙馆出来,他反而成了那个郁郁寡欢的人。
他回九州清晏,陆薇回映水兰香,两人本应该分道扬镳了,皇帝非要像拉着她一起走。
皇帝难得心情很低落,“老佛爷自己想通了,朕却想不通,朕一直以为时间过很慢很慢,因为老佛爷从来都陪伴在朕身边,好像只要额娘尚在,朕就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陆薇稍稍后退一些,打量皇帝,初见时英气勃勃的年轻皇帝仿如紫禁城头牌;年轻有年轻的好,人到中年的皇帝却也不差,掌天下大权,还能克制自己,养身现加健身,现在魅力值依然很高。
虽然他因为太后的事情绪有些不好,但陆薇觉得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太闲了。
今年计划的南巡没成,朝堂上相安无事,没事做就容易想东想西。
陆薇就拿他的圣祖爷爷激励他,“圣祖皇帝在位六十年,您这才二十多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呢。您得注意俄罗斯,俄罗斯最坏了,他们的女皇时时刻刻想从大清占好处;再就是缅甸,一直都不安分;还有小大金川,您以前说过日后一定会再有一场硬仗;还有藏地,屡屡生事……”
弘历这会儿没工夫悲春伤秋了,“听你这么一说,朕可真是天生的劳碌命啊。”
陆薇冲他拱拱手,“辛苦您了。”
弘历很有皇帝的自觉,“朕身为大清皇帝,自然有护佑大清子民的义务。”
仔细想想,他真的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南巡不成,西巡也可,五台山有几年没有去了;再就是新疆,目前仍不安稳,他很有多的治理策略要写密诏给阿桂;再就是治河之事……
皇帝得回去加班了,同时他也给陆薇安排了一个好玩的地方。
他让人带陆薇去造办处参观。
造办处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满足皇帝的各种业余手工爱好,玻璃厂、如意馆、玉作、木作、绣作等等工坊六十余座,实乃解闷的最好去处。
……
三日后,太后的私产已经盘点清楚。
陆薇在看到那厚厚一摞账簿子时很是震惊,整个清廷最有钱的女人非太后莫属。
太后只是随意翻了翻账簿子,然后道:“我年纪大了,要这些个身外之物也无用,早点散出去好。”
说得好淡然的,不知道皇帝同意不?
太后才不管皇帝儿子同不同意,她说分就分。
头一个被分到的人肯定是皇帝,皇帝最不差钱,因此他得到了太后最带在身边的三件喜爱之物,一串迦南佛珠,两个鼻烟壶。
再就是从皇后往下的嫔妃们,人人有份,都是些玉器、如意、宫扇、佛香之
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她的孙儿孙女们,其中以已故大阿哥永璜的两个儿子以及和敬公主所得最为丰厚,实打实给银子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只分得几件器物作为纪念罢了。
最后就是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们,赏赐给他们银钱布匹。
太后的私产太过丰厚,以至于散出去这么些,只堪堪花去她私产的三成。
她再命人挑出不合适赏赐的物件,以及一小部分自己留存的,剩下的五成私产都留给庆贵妃。
陆薇完全没想到会天降横财!
然而不等她推拒,太后就道:“你十几岁到我身边来,咱们相伴二十年,什么都不必说,我的东西你收下就是。”
她不是私下里对陆薇说这话,而是当着帝后与嫔妃们的面说的。
她看向皇帝,说:“皇上是否同意?”
这只是客套性的问一下,皇帝当然是没意见的,“皇额娘自己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
他对陆薇道:“不要辜负老佛爷的心意,收下吧。”
她都不敢想象在场的嫔妃们,尤其是皇后的脸色了,但既然太后给她了,那么也说明她有资格得到,不必扭捏,更别觉得自己不配。
陆薇高高兴兴道:“谢老佛爷疼爱我!”
前几天她还在感叹老佛爷是整个清廷的女首富,想不到今日她就成了女首富。
有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唯有皇帝稍稍有点挫败,现在陆薇什么都不缺了,他想要让她开心时,都不知道赏赐她什么东西了。
太后则是真心为陆薇好的,花无百日红,当嫔妃总有失宠的时候,日后就是她失宠,有钱在手,在这宫里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普通的嫔妃们对陆薇少不了羡慕,但羡慕之外也没有了,毕竟太后对庆贵妃的疼爱这些年大家有目共瞩。
在这件事里最受伤的就是皇后了。
太后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赏赐她的东西没比别的嫔妃好多少。人情淡薄,在庆贵妃出现之前的许多年里,也是她在陪伴太后,太后竟然完全不念旧情。
还有就是十二阿哥,这个嫡孙同样没被太后特殊对待,只怕他在太后眼里的分量还不如大阿哥留下的两个皇孙吧。
皇后只觉得这日子越过越不顺心,似乎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话。
第203章 第 203 章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以及派不上用场的娘家人,都让皇后心里很不舒服,但这些她都能忍受。
毕竟她的娘家人没出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皇上, 本就是世间最薄情寡义的男子, 皇后也得承认她对皇帝也没多少感情。
现在她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十二阿哥身上。
每回十二阿哥来给她请安, 她都会重点问他的学业, 督促他用心读书,练好骑射。
不到十岁的十二阿哥肃着一张小脸,认真地回答皇额娘的问话。
问过了儿子之后,皇后再问五阿哥与十一阿哥的情况。
十二阿哥不耐道:“皇额娘问他们做什么,左不过大家同在上书房读书罢了。”
皇后皱眉道:“额娘听说五阿哥博学多才常常得到皇上的夸奖,十一阿哥也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 你一定不能比他们差。”
十二阿哥再是听话的孩子, 回回听这些话也都听腻烦了, 他忍不住反驳道:“五哥的额娘愉妃与十一哥的额娘淑嘉皇贵妃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论其祖籍, 连旗人都不是, 这是额娘亲口对我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呢, 就算他们学得再好, 那也没法跟我这个嫡子相提并论。”
皇后哽住了, 好一会儿才道:“话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你就更不能比他们差了。额娘最初由先帝指给皇上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侧福晋,可是额娘凭自己的努力与能力一步步坐到了皇后的位置, 额娘给了你嫡子的身份,剩下的要靠你自己努力呀。”
十二阿哥面无表情道:“我知道了。”
皇后揽着他的肩膀,饱含深情道:“额娘都是为你好啊,快快长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4/23页)
吧,等你长大了就能理解额娘的一片苦心了。”
从万方安和出来的十二阿哥沉着脸,不说话。
额娘希望他快快长大,长大就能好了吗?
他的这些个兄弟们,大阿哥与三阿哥过世,四阿哥与六阿哥出继,最大的就是五阿哥了,要说五阿哥过得好吗,也不算好吧。
五阿哥今年都二十岁了,还在同他这个不到十岁的弟弟一同读书,皇阿玛目前一点都看不出来要给他封爵安排差事的样子,只怕这书还得继续读下去。
至于嫡子继承皇位,对于十二阿哥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皇阿玛的身子那么好,就去年他还有一个小弟弟诞生,目前为止,十二阿哥对储君之位没有任何想法。
十二阿哥不甚积极的态度,皇后是看在眼里的。她不知道多少次对儿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效果似乎越来越差。
不得已,她又把米嬷嬷喊来想办法。
目前皇后的心结就是十二阿哥还没当上太子的事情,可是等十二阿哥当上太子之后,皇后估计又会渐渐生出不满。
毕竟太子只是预备的储君,只要一天没当上皇帝,那么太子就什么都不是。
但皇上活得好好的,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给后人腾位置。
米嬷嬷再是能说会道,面对这样的皇后,也无话可说。
但她不能得罪皇后,不然她自己的日子难过,于是道:“您不如选两个温柔漂亮的宫女去伺候皇上?”
皇后本来就有“进贤”的义务,不管大选还是小选的八旗女子,只要进了宫,那都算是皇帝的女人。帝后关系平平,皇后主动献美,或许能改善同皇帝的关系,这样不管对她还是对十二阿哥都有好处。
皇后以前没给皇帝献过美人,她自己能生儿子何用别人?再说了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的人,她把别人推上去了,别人未必会十分的回报她。
她不肯,“没这个必要。”
那米嬷嬷就真没话可说了。
见她没有继续劝说,皇后心里反而犹豫了,“当真有用?”
米嬷嬷道:“就是向皇上表明您一个软和的态度。您主动些,皇上一定不会不给您这个皇后的面子。”
皇后又问:“选谁呢?”
米嬷嬷心累,“就照着庆贵妃与令妃她们的样子选就行了。”
皇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但到底没再说什么。
米嬷嬷趁着这个机会向皇后请求出宫养老,“奴婢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精力不济,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个侄儿,可以去投奔他……”
皇后蹙眉,“嬷嬷,你怎么又提这件事?本宫说过了,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宫里住着,我替你养老,再不济还有十二阿哥,你若是腿脚不便,我派个宫女服侍你。”
米嬷嬷欲哭无泪。
……
皇后这边寻思着“进贤”,圆明园与紫禁城两处地方已经在热热闹闹准备太后过七十大寿的事情了。
也许是抛开了身外之物,以及彻底想通了,太后再没往日那般纠结,真正心平气和迎接晚年。
陆薇还记得太后过六十岁生日时,皇帝送贺礼的情形,那是提前十天就开始送礼,每天送九九八十一
样礼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所以嘛,太后永远不缺身外之物,这一次她提前阻止皇帝,让他不要再像上回那么送礼,送她一副自己亲手做的画就可以了。
说到画,这又不得不提太后六十岁生日时那幅事无巨细的万寿庆典图卷了,足足占了几大箱子,如意馆的画师们画了五年才算完工。
这次的七十大寿,太后屡次说要一切从简,但再简也有限,办出来依旧隆重热闹非凡。
而且皇帝还有创意,他专门从王公大臣中选出九位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亲自来为太后祝寿,称之为“九老作朋”。
陆薇心道,宫廷礼仪繁琐,年逾七十的老人们来祝寿是真不容易,指不定回去后就会有人累病,这大概就是皇帝后来搞出的千叟宴的最初灵感来源吧。
总之,皇帝对他自己安排的花甲老人祝寿的创意非常自得。
太后的万寿庆典足足持续了十天。
等到第十天的大宴结束后,底下的人累得人仰马翻。
太后能理解儿子的孝心,同时也愿意配合他,但是十天下来,不是不累的,好好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但皇帝确实是真孝顺,舍得出钱出力出心思,是亲儿子的那种孝顺。相比之下,康熙对待嫡母孝惠章皇后就显得不那么够看了。
只苦了如意馆的画师们却一刻都不能停歇,他们得马不停蹄地画皇太后七十大寿庆典图卷……
陆薇奉旨去九州清晏陪驾时,皇帝正在交代如意馆总管太监一些事情,画卷怎么布局,人物该怎么排列,虽然他不亲自参与绘画,但他是总指挥官。
见陆薇进屋,他冲她招招手,“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如意馆画师的画风受郎世宁影响最大,东西结合,既写实又不那么写实,陆薇不太喜欢这种画风。
同样是全景人物图,清明上河上图就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而万寿庆典图卷却板板正正的。
皇帝是在拿画师们当照相机用,单纯记录母亲的生日庆典。
陆薇道:“您安排得就很好,我没什么建议。不过您一定要问我的话,那就把我画好看点。”
这古代可没有美颜修图,纯靠画家手下一枝笔,陆薇就当是提前预定修图。
弘历满口应承她:“放心放心,你本来就好看,要是画难看了朕就找那帮画师的麻烦!”
只要不在皇后那个位置上,皇帝总体上对嫔妃的要求不高,陆薇与他相处这么多年,默契已经形成,双方相处都很轻松自在。
而且今晚上她得到一个好消息——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南巡正式启动。
又有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陆薇沉浸在高兴之中,以至于她都没有注意到九州清晏燕喜堂多了两个眼生的宫女。
还是春桃提醒了她,陆薇多看了两眼,其中一个宫女的外貌很有熟悉的特点啊。
陆薇于是问道:“你们姓什么,是哪里人?”
另一位个子高挑的宫女答道:“奴婢姓汪,出自正白旗包衣。”
剩下的宫女则回道:“奴婢姓陆,苏州人士。”
第204章 第 204 章 陆氏的身高外貌很明显……
陆氏的身高外貌很明显就不是北方人, 果然如陆薇所料,她也是江南女子。
陆薇再次打量一回这个陆氏,终于有点印象了。乾隆二十二年,皇帝第二度南巡时, 苏州织造普福与两淮盐政一同送了两名女子, 后来带回京城了, 陆氏就是其中之一。
不是所有的江南女子都能轻松在宫里混个高位, 这两名女子进宫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宫里默默无闻,陆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5/23页)
现在能在御前服侍算得上是她的机缘。
至于另外一位汪氏,应该就是小选入宫的,长得肤白唇红,高挑的个子,一双略微上挑的凤眼精光四射, 看样子应该是不甘于人下的性子。
一位南国美人, 一位北地佳丽, 风格迥异,任君选择。
皇帝非常博爱, 什么类型的他都喜欢, 光是他的后宫民族就多种多样,他喜欢水墨画般的江南女子, 他也一样喜欢浓墨重彩的回疆女子, 容嫔一直都有宠。
陆薇看好这两位后辈, 加油吧, 希望是很大滴。
倒是皇帝见她的目光在她们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说道:“这是皇后送来的两个宫女,你看谁有眼缘, 朕让她去服侍你?”
那还是算了,陆薇有自己熟悉的宫女班子,平白带个陌生人回去做什么。
她意有所指道:“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不缺人使,这是皇后娘娘送来服侍您的,还是您自己留着吧。”
皇帝笑了笑,“朕身边也不缺人,那就算了。”
他摆摆手,示意这两人退下。
汪氏与陆氏一起出去,两人都是皇后送来九州清晏服侍皇上的,在同一间屋子里住了些日子,有几分交情。
汪氏回想着刚才庆贵妃的模样气派,好生羡慕,“等坐到庆贵妃那样的位置就算在宫里熬出头了,她跟皇帝一块儿坐着吃饭,说说笑笑,咱们却战战兢兢的,我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陆氏沉默不语。
汪氏挤挤眼睛,“哎,你姓陆,庆贵妃也姓陆,而且你们都是苏州人,你们会不会是亲戚?”
陆氏这才说:“我家与她家没有亲戚往来,但常熟陆氏是一个大姓,真要是按族谱往上算,大家总是一个祖宗。”
汪氏立刻就道:“我听说那些个当官的,同姓就敢连宗,同乡即是亲戚,你与她既然是同姓又是同乡,为什么不去求她提拔你?”
陆氏冷冷道:“我倒是想去,但根本见不到庆贵妃的面。”
在江南,尤其是苏州,汉妃们一直都是个传奇,纯贵妃、怡嫔,还有现在的这位庆贵妃,从最普通的民女一成为娘娘,家族也因此抬旗,成为有房有地的大户人家。
江南富庶,普通的民人也不至于穷得卖女儿,就因为出了这三位娘娘,很多人家都巴不得送女儿入宫博富贵,陆氏同样是走苏州织造的路子进宫的。
但不知为何,进宫后先前预想的荣华富贵没有到手,她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捱了四五年,不知道为何皇后突然看中了她,把她送到皇上面前。
这一次陆氏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汪氏是个蠢人,她让自己其中攀附庆贵妃,孰不知庆贵妃应该是最怕自己得宠,她们都是汉人女子,天然是竞争关系。
陆氏还想着她与庆贵妃是竞争对手;孰不知在汪氏眼里,她与陆氏才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两人被送来服侍皇帝,总要分出一个大小先后,谁能掌握先机,谁就赢了。
她故意道:“现在你就容易见到庆贵妃啦,多去她面前拉拉关系,自有你的好处。”
陆氏嗤笑:“我问你,庆贵妃今年多大了?”
汪氏掐指算了算,“哎呀”一声,“你提这个做什么?”
陆氏:“她要是想照顾我,早就照顾我了,何必等着我去求她?再说了她都当祖母的年纪,她见了我,心里能舒服?你还提醒我了,我日后需要多避着她些,省得她给我穿小鞋!”
汪氏已经无语了,只能说这陆氏真自信。
庆贵妃,那都已经是贵妃娘娘了,犯得着跟她们几个小宫女计较吗。
不过话说回来,她是有些羡慕陆氏的,陆氏江南女子的模样儿占了便宜,她与陆氏在一起时,皇上都多看陆氏两眼。
趁着陆氏现在对她还没有防备,她要先把陆氏这个竞争对手击败。
……
皇帝是一国之君,皇后是一国之母,帝后一体,皇后的地位无可争议,在汉朝时,皇后还曾拥有卫尉,到了清朝,皇后的实际地位一落千丈,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皇后的地位仍然是非比寻常的。
古往今来这么多皇帝,但凡废后的,都会成为一生的污点,就算当时废得痛快,过后也会有悔意,因为于帝王名声有所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