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20-240(第1/22页)
第221章 第 221 章 孝献皇后,即是董鄂氏……
孝献皇后, 即是董鄂氏,也就是礼亲王老福晋口中的董鄂妃。
她去世后,顺治帝追封她为孝献皇后,但她这个皇后确实有些尴尬。
对比顺治帝的另外两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以及康熙帝声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董鄂氏不附帝谥, 后来的皇帝也没为她追加谥号, 显得她好像不够正式似的。
顺治帝肯定希望把最好的都给董鄂氏,但因为董鄂氏去世后几个月后,他也很快去世,很多事情根本来不及安排。
后来孝庄太后掌权,她深恨董鄂氏,当然不会承认董鄂氏的正统地位,极尽打压董鄂氏死后的哀荣。她对康熙帝有养育辅助之功, 康熙不愿在这件事上伤了祖母的心, 董鄂氏逐渐在宫里都成所有人都不愿谈及的禁忌。
这位礼亲王老福晋甚至都没尊称董鄂氏为孝献皇后, 而是用一种轻视的口吻称之为“董鄂妃”。
陆薇觉的这人纯属脑子有病。
董鄂氏出身满洲正白旗,董鄂氏家族也是当时的满洲世家。
在董鄂氏之前, 不提前朝, 只说满洲人的后宫都是蒙古女子的天下,蒙古女子为正, 满洲女子反而为副。满洲女子真正起势, 就是从董鄂氏开始的, 她第一个挑战蒙古女子地位的人好吧。
礼亲王老福晋应该感谢董鄂氏, 人家代表得正是满洲人的利益,怎么搁她嘴里就跟看不起人家一样,像以前一样被蒙古压在头上的日子很好过么。
以前陆薇还拿老福晋当长辈看, 但她现在可不再惯着这人倚老卖老,而是正色道:“宫廷自有称谓礼仪,孝献皇后是世祖皇帝亲封的皇后,你老人家只肯称她为‘董鄂妃’,莫非连世祖皇帝也不认了?”
她这一顶不敬世祖皇帝的大帽子扣下来,老福晋立刻站起身说道:“娘娘您误会了,我绝对没这个意思。”
陆薇不置可否,“是吗?”
见她不信,老福晋急得几乎要赌誓,“佛祖在上,我并没这个意思呀。”
陆薇笑了一声,“你是宗室的老人儿,大家都尊敬你,但你也须明白祸从口出这四个字的意思。”
老福晋那双眼皮子拉耸的眼睛盯着陆薇看了几秒种,明白了她的意思,道:“贵妃娘娘,这人一生的福气是有定数的,没有那份命格就承受不了那份福气,孝献皇后即是如此,还请娘娘三思!”
陆薇都快气笑了。
此一时彼一时,清军未入关前要拉拢蒙古,所以蒙古人的地位高;入关后,满洲人当家做主;至于现在则是皇权最盛时期,汉人的地位当然不可小觑。等到了清末,所谓的八旗兵毫无战斗力,不得不倚靠曾国藩的湘军,试问那时候有人敢拿曾国藩的汉人身份说事吗?
看来这皇后不当也得当了,她若是不当皇后,这老福晋如何肯对她着她叩头请安。
想到这里,陆薇便道:“旁人有没有福气我不知道,既然皇上选中我,那我必定是有福气的人,老福晋你拭目以待吧。”
董鄂氏的时代,她的老公顺治帝没能完全掌握权力,在后宫受老母的制约,在前朝又被那些王公大臣所打压,连带着董鄂氏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这是乾隆朝,皇帝登基近三十年,谁敢同他说不?
必定是前朝那些大臣们搞不定皇帝,所以从后宫入手,估计是打量着陆薇是个任由她们拿捏吓唬的软柿子吧。
只是没想到这个软柿子实则是个硬钉子。
老福晋这回碰到硬钉子,很快转变策略,放软语气道:“我知道贵妃娘娘您是个有福气的人,只是皇上爱重您,您也该为皇上着想。皇上如果执意立您皇后,只怕连满洲八旗都会与皇上生了嫌隙,如此只怕会造成朝堂不稳啊,这不管对皇上,还是对您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啊。”
呵呵,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不需要一个女人替他着想,这老福晋把人当傻子哄呢。
皇帝已经在搭台了,陆薇现在能做的实就是跟定他,而不是傻乎乎“为他着想”,实际上却拆他的台。
她就问老福晋,“可是哪些宗室王公有对皇上不满?老福晋你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我。”
礼亲王老福晋自然不肯说,含糊道:“就是有些人,我也不太清楚。”
陆薇冷笑:“不清楚的事您也敢随便往外说,是否礼亲王私下对皇上不满?”
老福晋吓了一大跳,赶紧说:“我家王爷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意。”
瞧,这就吓到了。
要不是刚好这个时候太后醒了,陆薇还得再吓唬老福晋几句,不得不说,扯着皇帝的旗帜就是好说话,这些个宗室畏惧皇帝比老虎更甚。
两人去了太后那里,这里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有主动跟太后提及。
太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如无必
要,很多影响心情的事情,陆薇尽量都不会告诉,让她心烦。同时,太后自己亦不愿意理会杂事,譬如皇上欲立她为皇后的时候,那些个宗室的王妃福晋们肯定没少在她面前说闲话,她一概不理,最后索性连这些人也不见,礼亲王老福晋完全是漏网之鱼,她不找太后说,专门找陆薇,哼!
……
过了两日,养心殿太监传令庆贵妃前去陪驾。
吃过晚饭,陆薇陪着皇帝在三希堂欣赏他那些书画作品。
这次看的不是他的珍藏,而是上一次的南巡图卷。
大场面的应制画,除了人物之外,其他的细节很到位,西湖图卷栩栩如生,真是难为如意馆的画师了,要知道这些画足足耗时几年才完成。
这也是南巡图卷送来后,皇帝第一次欣赏这些画,刚开始还兴致勃勃,后来就没啥兴趣了,因为但凡画中的大场面上少不了继后的身影,他现在对这个人的感情只剩下“嫌恶”,觉得好好的画都给毁了,因此盯着画卷沉默不语。
陆薇干脆掩起画卷,道:“既然影响心情,那就收起来吧。”
皇帝点了一下头。
宫人们连忙把这些画都收了下去。
陆薇亲手替皇帝倒了一杯温茶,然后笑道:“我跟您说一件好玩的事儿。”
皇帝抬眼,饶有兴趣地问道:“什么好玩的事?”
陆薇就把礼亲王老福晋找她说话的事情一五一十都给说了。
什么董鄂妃啊,孝献皇后啊,还有命格与福气,以及满洲八旗的嫌隙等等。
她可不是什么忍辱负重的大圣人,宗室都舞到面前,她肯定得给皇帝报告,她都快被人欺负死了。
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冷笑道:“这些个人还真是无孔不入。”
如果陆薇被这些人吓唬两句就后退,皇帝反而觉得她的心智不适合当皇后,现在她表现一点也不怵这些人,他为她拍手叫好,同时叮嘱她,“再有这样不长眼的人,千万别给他们留面子!”
陆薇道:“只要您站在我身后,我一点都不怕这些人。”
弘历笑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20-240(第2/22页)
“朕一定站在你身后。”
他登基之初,对宗室、朝臣宽容以待,可是这些人回报他什么呢?
一个弘皙谋逆案,牵扯进一大批宗室;再一个孙嘉淦伪奏稿案,这两件事让他彻底看清宗室与朝臣的真面目。
只不过立一个皇后而已,这些个人就前朝后宫上蹿下跳,丑态尽露,他们以为他是受人摆布的世祖皇帝吗?
他拉着陆薇的手,对她道:“你放心,皇贵妃是你的,皇后也是你的,不会有人再小看你。”
陆薇问他:“您打算怎么做?”
一废一立,相隔的时间太近,始终不太好。他是皇帝,这些细末之事对他影响不大,但对陆薇的名声却有妨碍。
皇帝于是道:“朕会先下诏正式废除继后,然后立你当皇贵妃,封后之事等明年进行,但朕会提前写下封后的诏书,藏在乾清宫。你觉得怎样?”
第222章 第 222 章 皇帝的想法是好的,陆……
皇帝的想法是好的, 陆薇也相信他能说到做到。
但是,她一天都不想再面对像礼亲王老福晋那样的人了!
今年先封皇贵妃,等明年再封后,这其中的时间足够这些人上蹿下跳了。
陆薇道:“我知道您是为我好, 但我怕那些反对我的人仍然不安分, 索性直接定下名分, 他们也再无话可说。”
弘历笑道:“这个你可以不用担心, 朕正要拿人做个由头,朕看礼亲王就很好。”
把礼亲王当杀鸡儆猴的那个“猴”,杀给宗室们看,这些个宗室们就是要时不时敲打一番才会老实。
陆薇完全赞同皇帝去敲打礼亲王,但她还是想直接当皇后啊,“既然皇上已经决定立我为皇后,为什么不能直接封我呢?”
封个皇后罢了, 又不是封太子要掂量那么多。
弘历叹道:“朕是为你考虑, 免得有心人将皇后被废的事情联想到你身上。”
陆薇并不领他的情, “受了好处,肯定要承受一定的恶名, 哪有人能将天下所有的好处都占了的?”
此一时彼一时, 先前继后还在,她只是不肯为一个皇贵妃的名头担恶名;现在么, 当然该争的一定要争, 尽快定下名分。
弘历定定地看了她一眼, “朕觉得朕并不如想象中了解你。”
陆薇微笑回答他, “人是很复杂的,以后的日子很长,皇上可以慢慢了解我。”
弘历再次问她, “你想清楚了?”
陆薇毫不犹豫地点头。
名声算什么的,最差也不过就是成为野史中狸猫换太子的女主角。
陆薇知道该坚持自己态度的时候决不能含糊,但也不能太强势,她说完这句话后,挽着皇帝的胳膊,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软软道:“我以汉籍民女的身份入宫,如果说没受人白眼歧视,谁都不会相信,我只是不想再被瞧不起了。”
那些看她不顺眼的人,日后都得乖乖得臣服在她膝下。
就是这句话真正打动了皇帝。
天底下皇室才是最看重身份等级的地方,饶是天之骄子的好命皇帝弘历在他幼年时也经历过一段难熬的时光。那时候他是雍王府不受重视的一个普通皇子,空有一腔志向。
他的阿玛雍王一颗心都扑在朝堂上,回到王府,前有宠妃李氏,后有年妃,她们都生有子女,爱屋及乌,没人在意他。自他得了圣祖皇帝的看重,他的阿玛才开始看到他。
他靠自己一步步走到现在,天下所有的人都臣服于他。
他能立刻就让陆薇当上皇后,为什么不满足她呢?
想到这里,弘历道:“老佛爷对你太好,朕反而都不知道该怎么对你了,既然是你要求的,朕便答应你。”
陆薇喜笑颜开,“多谢皇上。礼亲王老福晋讽刺我没福气当皇后,我偏要当给她看,而且要活得好好,逢年过节都让她进宫给我叩拜请安。”
弘历笑道:“不用等逢年过节,只要你想,她随时都必须进宫侍奉你。”
那可真是太好了!
……
明面上的坏人当然不能由皇帝亲自来做,所以就由他的好兄弟和亲王弘昼与小舅子傅恒充当了。
先由傅恒支持皇帝废后,再就是和亲王提议皇帝另立新后。
那拉氏因断发被废;陆薇则因侍奉太后有功被立。
这一切操作得非常快,两封诏书几乎前后脚发出来。
在收到诏书的那一刻,陆薇算是拿到了皇后的合法证明,至于封后典礼,这个先不急,一来皇后的礼服要花时间重新制作,二来需要钦天监择定吉日,没几个月的时间搞不定。
这就相当于后宫的嫔妃们尚未反应过来,后宫的总经理已经第三次换人了。
其他嫔妃还好,令贵妃知道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的宫女秋兰扶着她,担忧道:“娘娘,您没事吧?”
令贵妃半日都说不出话来。
秋兰快吓死了,“奴婢去给您请御医!”
“慢着!”令贵妃连忙阻止了她。
皇帝刚刚新封皇后,这是阖宫上下的大喜事,好端端的她这个时候去请御医,怕是让别
人以为她对新皇后不满呢。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除了庆贵妃,她这个令贵妃同样有资格问鼎后位。
木已成舟,令贵妃现在没有任何办法。
想当年那拉氏刚被封为皇贵妃,以及当皇后的那几年,皇上对她多好啊,甚至替她压制其他嫔妃,现在的陆薇自然也会像那拉氏一样有几年的好日子过,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轻举妄动。
而且令贵妃知道自己必须要向陆薇表示臣服之意,这是皇上愿意看到的,即使她再不心甘情愿,她也必须高高兴兴地对着陆薇弯腰。
她紧紧咬着唇,她一定可以做到,她会对待陆薇,就如同她先前对待先皇后与继后一样。
令贵妃很清楚应该怎么做,但她的心仍是难受的。
这个时候她只想去宁寿宫看看十五阿哥。
尽管圣祖惇怡皇贵妃年岁已经很大了,但她很喜欢孩子,把十五阿哥养得很好。
令贵妃逗弄了一回儿子,然后亲自哄着他睡觉。
等十五阿哥睡着了,她也不愿意离开,神情怔怔地看着这个儿子。
待了好久,她才出来,向惇怡皇贵妃请辞。
这位皇贵妃是历经三代帝王的老人,且当年也曾抚养过皇上,令贵妃再将要离开时,突然问她道:“您觉得十五阿哥资质怎么吗?”
皇帝册封新后的事情在后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惇怡皇贵妃只看令贵妃今日这失落的模样,大概就猜到她的心思。
惇怡皇贵妃就笑道:“两岁的小孩儿看得出什么资质来?他健康平安就够啦。令贵妃,你说是不是?”
令贵妃只得道:“您说得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20-240(第3/22页)
”
从宁寿宫出来,她坐上轿子回自己的储秀宫。
路过一处甬道时,正好与撞见愉妃也坐着轿子。
愉妃却是去寿康宫给太后请安,也是准备回宫,令贵妃便邀请她去储秀宫坐坐,有个绣活请她帮帮忙。
令贵妃为人和善温柔,对待其位份之下的嫔妃从不拿架子,她很会做人,嫔妃们同她的关系都不坏。
随着五阿哥显出头,愉妃在后宫不愿意拖儿子后腿,与得宠的令贵妃交好也算是好事,她欣然答应。
令贵妃想给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做个虎头帽,她与愉妃说些刺绣上的事情,倒也相谈甚欢。
皇帝立后的事情毕竟是后宫大事,绕不开这个话题。
愉妃心里有一本账,谁当皇后都轮不到她当,但如果在魏氏与陆氏之间选一个,那她宁愿陆氏当。
两人都有宠,魏氏有子,陆氏无子,但两人的地位却反过来了,这两人若是有不和,那就是她五阿哥的机会。
反正这两人愉妃谁也不得罪,她还主动说要替令贵妃肚子里的孩子做一件小衣裳,又约着令贵妃一起去给新皇后请安贺喜。
令贵妃笑道:“好,那我们就约定了。其实呢,我也要贺喜你呢!”
愉妃道:“我有什么可贺喜的?”
令贵妃:“皇上立新后,按往常的惯例,少不得晋封后宫,如今贵妃的位置空出一个来,除了愉妃你,难道还有其他人有这个资格?”
第223章 第 223 章 弘历登基之前,潜邸总……
弘历登基之前, 潜邸总有妻妾八九人,这些个人里面最不受宠的就是愉妃与婉妃。
尽管她们现在已经到了妃位,但在皇帝的默许下,只担了一个妃位的名头, 实际上享受的是嫔位的待遇。
这两位常年待在紫禁城, 一年都头也就是年节时能见见皇帝。至于说出巡, 更加没她们的份, 哪怕是皇帝经常去避暑的热河山庄,愉妃与婉妃也从来没去过,她们就是后宫的透明人。
幸得愉妃有五阿哥,但皇帝似乎也没有因为五阿哥对她另眼相待。
这几年唯一的优待可能就是今年愉妃生日皇帝终于想起来按照妃位的标准给她发生日赏赐。
愉妃根本膨胀不起来呀。
她儿子五阿哥现在长大成人,这两年也颇受皇帝重视,但皇帝这个人冷情冷心,儿子是儿子, 嫔妃是嫔妃, 分得可清楚了。
他当年那么宠爱纯惠皇贵妃, 但对纯惠皇贵妃所出的三阿哥也没见多好。
同样的,皇上看得上五阿哥, 并不代表他看得上自己。
令贵妃的话虽然让愉妃很心动, 但她不至于糊涂到蒙蔽自己的心。
她笑呵呵地对令贵妃道:“我是哪号人,没这个资格的, 贵妃娘娘别打趣我了。”
令贵妃笑道:“我没打趣你, 不看僧面看佛面, 就是看五阿哥的面子也该封你啊。”
愉妃摇摇头, 道:“五阿哥也没这个面子,他好好读书,孝顺他皇阿玛就够了。”
令贵妃扯扯嘴角, 觉得无趣,没出息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出息,就愉妃这胆小懦弱的样子能成什么事!
难怪她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一点体面与尊敬也无。
愉妃又道:“这贵妃之位,我觉得要么落在舒妃身上,要么落在颖妃身上,不过咱们说来说去也没用,只看圣意呢。”
令贵妃勉强笑道:“你说得对。”
……
陆薇也在思量晋封后宫的事情,后宫新任总经理上任,肯定得给广大嫔妃同事们谋福利,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后宫的主位是有定数的,当然这个定数可以被皇帝随意打破。陆薇并不去动主位,主位再怎么样在后宫的日子也不会太差,主位以下的嫔妃人人升一级,主位以上的留给皇帝自己去动。
虽然还没有经过正式的册封典礼,她的皇后礼服等等都还没来得及做,但有封后的金册子暂时就够了,已经可以摆皇后的谱了。
昔日清净的咸福宫转眼间就变得热闹非凡,一波一波地人过来参拜贺喜新皇后。
就挺费钱的,陆薇赏了很多钱出去。
她一点没心疼,反正她有钱,而且攒着也没用。
她肯当散财童子,至少底层嫔妃与宫女太监能拿到实际的好处,还是很感激她的。
至于高位嫔妃,特别是那些得宠的人,心里肯定有想法,但是再有想法也只得憋在心里。
清朝的皇后再没实权,在礼法上的地位也是尊贵的,就像以前继后,就算她做得再怎么不得人心,嫔妃们也拿她无法。
一众嫔妃不管服气与否,老老实实地来咸福宫给新皇后请安。
陆薇看着满座的花团锦簇,心里还是很有些感触。
皇帝的后宫换了三个皇后,嫔妃们也换了几波。
昔年潜邸的旧人们也只剩下愉妃与婉妃两人,陆薇、令贵妃、舒妃、颖妃等人已经算是老资历了,就连最初盛宠无比的忻妃进宫也快十年了,现在皇帝的嫔妃中进宫才几年的新人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旧人。
这是很令人唏嘘的事。
乾隆这个皇帝着实也太耗嫔妃了!
所以陆薇并不在打算故意针对某些人,只要大家各安其职,别没事找事,后宫日常井井有序,然后在此基础上,大家伙儿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就可以了。
现在宫里排上好的嫔妃有令贵妃、舒妃、颖妃、忻妃、豫嫔、容嫔等人。
这几人来拜见新皇后,表现各不相同。
令贵妃按部就班行礼,但她的话比平常要少得多;舒妃倒是没咋变,以前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规矩礼仪一点都不错,让人抓不住错;颖妃,现在则是陆薇的好盟友了;至于其他三人,总体表现都可以。
看来大家都很识趣,没人敢别苗头。
毕竟陆薇现在能以皇后的身份坐在这里,她代表的可是皇帝的权力,触怒她就等于得罪了皇帝。
所以这一场会面整体很和谐,大家都是“友好相处”的同事们。
请安大会散了后,颖妃留下来说话,笑吟吟道:“姐姐当上皇后了,感觉怎么样?”
陆薇还真想了一下,“感觉太热闹了!”
以前她只是一个嫔妃,现在作为皇后,就是后宫的焦点人物,与当嫔妃时的
感觉是完全不同,旁人待你愈发恭敬谨慎,好像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人奉承追随。
颖妃笑道:“等封后大典时,还有更热闹的呢!”
她与陆薇关系一直不错,但两人都是嫔妃,说不上谁从属谁,如今陆薇当上了皇后,她的一颗心立刻就决定从此真正跟随陆薇。她没有子嗣,未来大概也不会有了,她可以做皇后忠实的左右手,只希望皇后能庇护她。
这一层意思不用直接表明,两人之间相处这么多年,自有默契在,陆薇收到颖妃的信号,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20-240(第4/22页)
然接受。
后宫杂务众多,她肯定得需要自己人,颖妃比别人要好。
两人说了些闲话,养心殿太监过来请皇后过去一趟,颖妃就告辞了。
陆薇收拾一番,坐上轿子往养心殿去。
刚才颖妃问她感受,她还漏了一点没说,那就是自从封了皇后,她见皇帝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工作量剧增啊。
皇帝这一次见她是商量正事,关于大封后宫的事。
他对陆薇给低阶嫔妃升职的事情没有异议,对于主位以上的嫔妃们则只晋了两人。
豫嫔晋为豫妃;颖妃晋为颖贵妃。
陆薇吃了一惊。
弘历见她那样子,笑道:“怎么,你以为会是谁?”
陆薇道:“舒妃。”
皇帝毕竟是满人的皇帝,总体代表的还是满人的利益,他都已经按自己的意思立了一个皇后了,陆薇以为他会为了适当安抚满人,晋舒妃为贵妃呢。
弘历道:“颖妃本不够资格当贵妃,朕知道她同你关系好,晋她完全看你的面子,同时也是告诉别人,皇后在朕心里地位究竟如何,让旁人绝不敢再小觑你。”
看来这新后保护期的福利还挺大的。
第224章 第 224 章 皇帝肯给陆薇做面子,……
皇帝肯给陆薇做面子, 她是高兴的。
她已经是第三任皇后了,然而作为皇后该有的排场与福利一个没少,皇帝一丁点都没敷衍她。
首先,皇后的妆奁得准备齐全, 包含有衣物、首饰、器皿等等。
之后是赐恩陆氏家族, 陆氏家族由镶黄旗包衣编入满洲镶黄旗, 陆薇虽然不喜欢这一点, 但政治需要,没办法。她的父亲陆士隆给封了一个承恩公。陆氏一族搬到京城来住。
再就是大赦天下、减免赋税、王公大臣与封疆大吏等等上笺表庆贺,等到正式的封后典礼时还会有藩国使者进京朝贺。
另外还有各种祭祀皇陵山川,昭告天地祖宗立新皇后等等。
当然这些事情自有内务府与官员们去办,陆薇不用亲自操心,只有与她切身相关的,她才会麻烦些。
清朝的皇后礼仪性的功能最多, 所以陆薇除了比以前稍微忙一些, 她最重要的工作依然是侍奉婆母。
二十年的基础打下来, 她与太后的关系没得说,毫不客气地说在孝道这一块她完全可以做后宫同事们的表率了。
其他就是一些小事了, 比如咸福宫以前的规格不够, 必须要按照皇后的待遇标准翻修,所以陆薇要暂时需要搬个家, 住到了养心殿后殿东耳房。
而这里的上一任屋主是继后那拉氏, 上上一任屋主是孝贤皇后, 流水的租客, 陆薇心里没啥膈应的。
曾经的御前太监李玉的手下毛团现在拨归陆薇使用。
毛太监侍奉陆薇过来查看养心殿东耳房时,道:“皇上让人重新布置过这里,娘娘看看怎么样?”
陆薇打量这间屋子, 首先夺走她目光的是床,竟然是一座江南风味十足的黄花梨拔步床,乍一看就像一座精致无比的小屋子一样。
紫禁城里有炕也有床,床有多种式样,但一般以常见的架子床、罗汉床等为主,极少有拔步床,因为拔步床实在太占地方。
宫里的卧房通常不会很大,床也小小的,陆薇猜想,这件屋子可能是由两间房打通,因此放下一张拔步床后,还看着很宽阔。
她摸着床壁上的螺钿花雕,道:“这都不像床了,简直就是工艺品!”
一张华丽且镶金嵌玉的拔步床,观赏度直接拉到最高,唯一遗憾的是它的舒适度很一般。
不过这毕竟是皇帝的心意,陆薇就多夸了几句。
再看看别的,古董花瓶玉石陈设之类的不用多提,她重点关注的是墙上挂的字画。
皇帝是大清头号字画收藏家,他的三希堂藏有全中国最好的字画,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还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
这些稀世之宝连他都舍不得挂起来天看看,而是密密地收藏好,偶尔才会欣赏一回。
但他也确实没小气,大手笔给陆薇送了几副赵孟頫、沈周等人的字画,现就挂在墙上,要知道宫里最常挂的画都是宗室画家或者如意馆画师们所绘的画。
待她看完屋子,毛太监问:“娘娘看这屋子里还有什么需要添加的?”
陆薇摇摇头,“很好,不用再添加了。”
当然,皇后的福利不止以上,陆薇突然多出了一群儿子女儿。
古代孝道大过天,她既然当了皇后,那么就是这些皇子皇女名义上的母亲了。
每次这些个儿子女儿们来给她请安,口称“皇额娘”,她心里怪不好意思的,看来还得再适应些日子。
……
皇帝的重视让陆薇的皇后开局很顺利,那么难熬的内务府对她也服服帖帖。
至于嫔妃们,更是无话可说,皇帝封了一向跟她关系不错的颖妃当贵妃,其他人就该知道他的意思了。
颖贵妃获封贵妃的当日就来陆薇处,她也不说什么虚的,直接拜倒,日后听凭皇后差遣。
她出身蒙古,无子无女,皇帝旧爱新宠不断,她已经渐渐失了宠爱,按理说,位份已经到头了,难得还能再升一级,日子肯定比以前更好过些。
陆薇扶她起来,笑道:“你我之前不用说这些,只是有一点我要叮嘱你,不可与皇子们走得太近。”
颖贵妃点点头,认真道:“我记住了。”
她俩在这宫廷里没有孩子,本就轻松无忧,现在身份不一样,更加没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惹得皇帝猜忌。
见她一点就通,陆薇其他的也就不必多说什么了。
进了七月,京城一天比一天热,皇帝按照往年地惯例,带着太后,以及一众嫔妃去木兰行围,在避暑山庄待了两个月,九月下旬回宫。
回宫当日,由令贵妃带领其他留守后宫的嫔妃们接驾。
她肚子高高得挺起,行动不便,由两个宫女搀扶着行礼。
皇帝道了一声免礼,上前扶住她的胳膊,温声说:“不必多礼,你怀着身孕,不方便过来可以告假。”
令贵妃仰着头看着皇帝,温柔地笑道:“多谢皇上关心我,我身子还撑得住,两个多月没见,我与小十六都盼着能早些见皇上。”
皇帝问:“小十六的预产期是哪一日?”
令贵妃回道:“御医说,应该在十一月底。”
皇帝笑了笑,转头对身边的陆薇道:“那就快了,朕也想赶快见到小十六。”
陆薇同样笑道:“我同皇上的心情是一样的。”
然后又对令贵妃道,“你好好安胎,若是有哪里不舒服的,一定不能强忍着的。”
令贵妃低头,咬咬唇,道:“谢皇后娘娘关心。”
这幅场景幸好是放在封建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20-240(第5/22页)
廷,不然真够魔幻的。
令贵妃多年的陪伴,兼之为皇帝生了这么多孩子,即使皇帝在有些事情上对她起了猜疑,但她在他心里的地位比一般的嫔妃重要多了。
看着现在温顺可怜且怀着身孕令贵妃,她原来的那些不是也都消散了。
这场接风宴,陆薇与令贵妃一东一右西在皇帝的两侧,贤妻爱妃,皇帝的心情很是不错。
然而这场接风宴到最后仍然有一丝不和谐。
令贵妃低声禀告道:“皇上,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翊坤宫……病了。”
翊坤宫即是指继后,令贵妃不知道现在该如何称呼她,故而用了翊坤宫三个字。
果然就见皇帝的脸色沉了沉,继而问道:“可有让御医去看过?”
令贵妃道:“御医已经去过了,只说是病得不轻。”
人有时候活的就是一口气,那口气散了,也就命不久矣,那种经历大起大落,心胸豁达的人固然有,但在历史上郁郁而终的人也不在少数。
令贵妃能把这件事拿出来说,可见皇后的病情。
皇帝沉吟良久,终于道:“朕明日会让十二阿哥去探望她。”
就当是全他们的母子情。
令贵妃顿了顿,又道:“翊坤宫请
求能见皇上一面。”
这回陆薇都惊呆了,不知道继后要做什么。
皇帝没有任何犹豫,“朕没那工夫去见她。”
令贵妃继续道:“她说见不着您,能见皇后一面也好。”
皇帝没有替陆薇拒绝,而是问道:“皇后,你的意思呢?”
陆薇坦然道:“那我就去见她一面。”
在其位谋其职,她当了后宫总经理,继后也算是后宫的一员,总要把她的事情处理妥当,免得日后还闹什么幺蛾子。
第225章 第 225 章 陆薇坦然自若的态度让……
陆薇坦然自若的态度让皇帝不禁点点头, 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那拉氏此人难缠,即使现在被废,性子仍然没有改变,惹人厌烦, 他确实可以不让陆薇去见她, 但更乐意看到陆薇这种不怕事, 不躲事的态度。
皇帝于是握住她的手背, 道:“见她一面也好,但无论她说了什么,皆不必放在心上,徒惹自己烦忧。”
陆薇笑道:“我记住了。”
她亲自给皇帝斟了一杯酒,然后举杯敬他。
两人碰杯,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令贵妃在一边看在心里暗暗发愁。
落后一步, 天差地别。她再想要追上陆薇的脚步, 难!
更何况当今皇帝又不是昏君, 他废了一个皇后,总不会再废第二个;陆薇更加不是那拉氏, 从此地位真的分明了。
以前皇帝待她与陆薇并无太大差别, 甚至她陪伴帝驾的时候更多,可今日这场宴会已经很明显分出了主次。身份不同, 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不同, 男人啊, 真是无情!
令贵妃难受不已, 但想到自己的孩子们,再想想膝下空无一子的陆薇,心气稍微平了一些。
天下之事难以十全, 她现在能做的就是顺顺利利地生下皇儿。
至于陆薇,她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那拉氏就是头一号大麻烦!
皇帝去避暑山庄期间,令贵妃负责后宫事务,与那拉氏打过一次交道,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这个人应该是真疯了!
……
“疯”这个字的概念很宽泛,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现代的医学手段,其实也没法确定的判断一个人到底疯没疯,或者说是精神失常。
等到次日陆薇见那拉氏时,她立刻就判断那拉氏肯定没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