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5(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100-105(第1/17页)
第101章 【101】 形象店[含2000营养液……
顾客:“你那什么态度, 我都说了我不要这个,你还非给我拿这个。”
服务员:“那你一开始怎么不说清楚,在那乱指。”
顾客:“我哪里知道你家面包都叫什么, 肯定就只能指啊。”
顾客又道:“还有你这小姑娘,帮我拿错面包也就算了, 还给我算错价格。”
服务员:“我哪里有算错,你手上这款面包就是4块。”
……
孟箬见状, 连忙低声对旁边的司机说:“钱师傅, 等下麻烦你帮忙驱散一下围观的人群,再在门口挂上打烊
的牌子。”
司机师傅点头。
交代完,她才面带微笑地走上前,制止住吵架的两人:“您好,大姐, 我是这家店的老板, 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
说完,她又朝蛋糕师傅使了个眼神, 示意她和司机一起驱散人群。
蛋糕师傅点头会意。
等人群驱散,门口挂上打烊的牌子后。
孟箬笑着跟顾客说:“同志, 实在不好意思, 您有什么需求都可以跟我说。”
大姐闻言,打量了孟箬一眼, 说:“你是这家店的老板?”
孟箬笑着点头:“是的,我是老板。”
“看着还挺年轻的。”大姐小声嘀咕了一句。
“既然你是老板, 那我可要好好跟你说说, 你这个店的服务员态度也太差了。”
“她以为自己是在国营商店上班,吃公家饭呢?”
“我都跟她说了我要另外一个面包,她非要给我拿这个。”大姐扬了扬手上的面包说。
“不仅如此, 账还给我算错了。”
……
大姐一说完,服务员也开始跟孟箬解释起来。
经过两人七嘴八舌的讲述,她大概拼凑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就是服务员问大姐要哪款面包,大姐隔着玻璃橱窗指了一下,结果服务员拿错了。
然后因为排队的人多,服务员赶时间也就没再跟顾客确认,直接打包起来。
大姐一看面包款式不对,就说:“你拿错了,我要的不是这个。”
服务员呢则觉得自己拿错面包责任在大姐,是大姐没指明白。
或者大姐不该用手指乱指,而应该用嘴巴说清楚。
再者,面包已经打包好了,服务员不想重新打包,觉得浪费时间,语气便有些不耐烦。
“这都打包好了。”
大姐这时已经有点不高兴了,但后面排队的人在催促,她也只能勉强付账,结果一问价钱,还多一块钱,她就觉得服务员是故意的。
故意拿错面包,想多收一块钱。
于是,大姐情绪瞬间爆发,双方就此争执起来。
这事要认真说起来,确实是他们店服务不到位导致的。
“大姐,实在不好意思,让您有了不愉快的体验。”孟箬致歉道。
“您看这样行不行,您一开始想要的那款面包我免费送给您,就当是给您的补偿。”她笑着说。
“至于店里的服务人员,我也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争取日后给您带来更好的购买体验。”
大姐见孟箬作为一个老板,态度还能如此亲和,语气不免就缓和下来。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孟箬话都说得这么诚恳了,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免费赠送就算了,我也不差那几块钱。”大姐说。
说罢,大姐又指向玻璃橱柜里的一款面包,道:“我还要那款3块的面包。”
孟箬连忙亲自上前,用面包夹子夹起其中一款面包,问:“请问是这个吗?”
大姐点点头:“对。”
之后,她又亲自帮大姐打包装袋。
大姐付好钱后,还不忘提醒服务员一句:“你看看你老板对待顾客什么态度,你是什么态度,好好跟你老板学学。”
“别总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老板呢。”
服务员气得咬唇,见孟箬在场,就忍住没发作。
“那这个面包还给你们。”大姐将一直捏在手上的面包递给孟箬。
孟箬笑道:“大姐,这个面包已经打包了,您要是不嫌弃,您就收下。”
见她这么说,大姐便不再推拒,直接收下。
“你这老板倒是做得通情达理,”大姐看着孟箬赞许道,“我也算是你们店的老顾客了,当初你开一店的时候,我就特地坐公交去你家买过几回面包。”
“就冲你解决问题的这个态度,今天这事就这么算了,以后我买面包还光顾你家。”大姐道。
服务员听见这话,在旁边翻了一个白眼,在心里吐槽这位大姐:还真当自己是碟子菜呢。
“那谢谢大姐您的支持。”孟箬微笑道。
大姐离开后,孟箬便转头一脸严肃地批评服务员。
“这件事说起来,是你不对在先,你对顾客的态度怎么能这么冲呢?”
“要不是她没说清楚,我能拿错吗?”服务员小声狡辩道。
“顾客要是没说清楚,你可以跟她再确认一遍,可是你问都没问顾客就直接打包,打包完顾客指出你的错误,你却没及时改正,还因为怕麻烦,对顾客语气不耐烦。”孟箬一一指出她的错误。
“我语气不耐烦还不是因为后面排队的人太多,要是我重新给她换,后面排队的顾客又该有意见了。”服务员道。
孟箬看着她,摇摇头道:“我觉得你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么就按你说的做,你解决问题了吗?”孟箬问她。
服务员低下头不再说话。
“事实是,你用自己的办法非但没解决问题,还跟顾客大吵起来。”
“你为了赶时间,没有给那位顾客换面包,最后你节省了时间吗?”
“非但没有,而且因为你跟顾客吵起来,后面排队的顾客反倒无法购买,大家只能站在旁边看着你们吵架。”孟箬道。
服务员还是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孟箬不知道她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还是苦口婆心道:“当初开一店的时候,门店的收银和烘焙室的活儿,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正因为我服务过顾客,所以我明白做服务的不容易,以及会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之前我培训你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在其职谋其位,既然你选择做服务行业,那你至少要做到对待顾客面带微笑,有礼貌。”
“小蒋,我要跟你说的是,如果你对顾客都做不到礼貌和耐心,那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自己是否还要在这个行业做下去。”她道。
服务员低头沉默,像是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100-105(第2/17页)
认真思考孟箬说的话。
“今天闹这么一出,门店营业耽误不少时间,”孟箬道,“而且,我看你现在的状态也无法继续工作。”
“不然,我下午就给你放半天假,你也回家好好想想这事,明天我再找你谈谈,你要是真觉得你不适合这个岗位,那我也不勉强。”
“你要是还想继续做下来,那你以后就要端正你的态度。”孟箬道。
她的话刚说完,服务员便抬起头,一脸认真道:“孟总,我想继续做下去。”
“下午您也不用给我放假,我现在就能重新上岗。”
孟箬见她态度诚恳,便决定信她一回。
“好,那门店现在就重新营业。”
说罢,孟箬便让面包师傅撤掉了打烊的牌子。
下午,孟箬没急着离开,而是留在店内,一边草拟计划书,一边偶尔看看服务员的工作方式,哪里有问题就及时指出来。
她在店里待到下午四点多,才重新回到厂里。
关于如何应对乐玛百货的计划书,她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成立管理部的事。
今天的突发事件给她提了一个醒,各个门店服务员的工作规范还得加强。
不仅要加强工作规范,还要设立定期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设立奖罚,这样才能对门店员工起到规范作用。
如果不设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和考核,以后,像今天这样的事估计还会发生,长此以往下去,对思甜品牌也不好。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一个管理部门来帮她完成。
她当即便把招聘的任务安排给助理。
“能找大学生就找大学生,实在不行,相关专业的大专生也行。”
“如果有管理经验,就不强制要求学历了。”
“招聘过来的人,我亲自面试。”
孟箬一一交代。
助理分别记下,然后在厂子门口贴招聘启事。
过来的人员,先由助理初筛一遍,再由孟箬面试。
最终孟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成立了思甜公司的管理部。
管理部的职责涵盖培训、考核以及管理。
等日后门店壮大起来,她还会对部门进行细分,将培训部单独分离出来。
但目前,就暂时以一个部门来执行。
成立管理部的同时,关于乐玛百货的应对措施也在同步布局中。
乐玛百货旗下烘焙品牌一经面市,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快速扩张侵占市场。
所以,她这边也要加
紧开店,以免到时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
孟箬打算先开三家店,也就是六店、七店、八店。
她也不敢太过激进,一下步子扯得太大,届时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
之前,四店五店基本是前后脚开的,所以她这回一次开三家店。
这三家店同样比较分散,这样一来,申市的五个区都有思甜烘焙坊的门店,而且都是热闹的街边店。
孟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定下三家店的铺面,再用一个月的时间装修购买设备,这样就能赶在乐玛百货的烘焙品牌面市之前把店开好。
等三家店都开业后,乐玛百货旗下的烘焙品牌也正式面市了。
乐玛百货的烘焙品牌,名字很西式洋气,叫赛西莉亚。
整个门店的装修风格,同样采用的西式风,品牌logo用的那种手写英文体,旁边跟着小一些的中文字体。
无论是品牌logo,还是门店装修,乍一看都很小布尔乔亚。
不得不说,乐玛百货作为大公司,做品牌定位还是很有一套,这种精致西式风格,恰恰精准踩中了都市精英层的需求。
而孟箬的思甜烘焙坊就接地气很多,有点走下沉市场的意思,吸纳的是普通老百姓这一层级的消费群体。
换句话说,赛西莉亚走的是高客单路线,而思甜烘焙坊走的是靠量取胜的路线。
不过有一点,是孟箬没想到的。
赛西莉亚一店开业后仅过了一个星期,二店三店就紧跟着开起来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赛西莉亚在申市的门店数量就到了十家。
而且因为背靠乐玛这个大资本,赛西莉亚有三分之一的门店是开在百货大楼里。
不仅仅是乐玛投资建的百货大楼,还有别的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最不愁的就是客流量,而开在百货大楼里的赛西莉亚面包店,生意自然也不会差。
这想要通过快速扩张来侵占市场的野心简直不要太明显。
孟箬翻着近一个月的门店销售额,眉头紧锁。
赛西莉亚还只有三四家店的时候,对思甜烘焙坊的影响还不算很大。
等到赛西莉亚门店开到跟思甜的门店数量齐平时,影响就立即显现出来。
如果她此刻面前有个折线图,她便能清楚地看到,在赛西莉亚开到八家店的时候,思甜门店的营业额开始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虽然赛西莉亚对标的消费人群是精英阶层,和她对标的人群不同,但人都是喜新厌旧的,看到新店开业,不管是谁,大家难免好奇过去看看。
偏偏有的地区,两家店离得还很近。
顾客一去赛西莉亚,相对应,思甜的生意自然就差了。
赛西莉亚背靠乐玛百货,乐玛百货又是国外的企业,他们做面包技术自然不差。
孟箬去其中一家门店看过,赛西莉亚的面包西式,且很精致。
除了价格贵点,没别的毛病。
优质的产品,自然能留存不少进店的顾客。
而且他们工厂的生产线全是从本国引进,生产流程不知道要比孟箬的小破厂先进多少倍。
有钱有技术,面对这样的对手,孟箬从没想过以蛇吞象,打败赛西莉亚,她想的是,思甜能在这场资本侵占市场的战争中苟下来就不错了。
但就目前各店的销售业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这才两个月,孟箬的思甜烘焙坊就受到如此冲击。
后面的时间,她要怎么熬过去。
闭店,缩小规模吗?
孟箬坐在椅子上咬唇沉思。
思甜烘焙坊目前还是八家店。
起初,赛西莉亚刚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孟箬的六店七店八店也刚开不久,所以她暂时持观望态度,并不急着开店扩张。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个星期,赛西莉亚的二店三店就紧接着开张。
之后,赛西莉亚就保持这一个星期两三家店的速度,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开了十家店。
看着赛西莉亚如此惊人的开店速度,孟箬便知道想跟赛西莉亚拼门店数量,那就是自寻死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100-105(第3/17页)
乐玛可是投资了数千万准备侵占烘焙市场的,她呢身上才多少钱。
跟大资本比烧钱速度,那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照这个开店速度,不用一年,赛西莉亚就能将门店开到一百家。
到时候,整个申市估计便是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赛西莉亚的面包店,而其他品牌的面包店估计则是寥寥无几。
要真到了那个局面,那整个烘焙市场就是赛西莉亚的天下了。
若想在这场资本的游戏中存活下去,那她就必须想出点真正有效的应对措施。
孟箬坐在办公桌前,枯坐了一下午,忽地,灵光一闪。
想到一个还算不错的主意。
赛西莉亚走西式风格,那她不如反其道行之,走赛西莉亚截然不同的中式风格。
赛西莉亚是高端精致的西式,思甜则走古典精致的中式。
所谓的中式风格,并不是说孟箬要将已经开业的八家门店改头换面,换成中式风格。
原先卖得西式面包,现在也都换成中式糕点。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突然的改头换面,会让原先的顾客难以接受,流失打量的老顾客。
风格转变要循序渐进,对于已经开业的八家店,她打算以新品上新的形式,加入中式糕点。
另外,她还打算开一家概念店形象店,铺面位置要好,门店要大,装修要中式,要古典。
最好是一开业就能足够吸引眼球,一举打出思甜烘焙坊的知名度。
形象店售卖的产品,以中式糕点为主,西式面包甜品为辅,来个中西结合,尽量照顾到所有顾客。
如此一来,logo的风格也基本可以确定了,品牌色就选用砖红色,logo形式偏中式。
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后,孟箬给黄经理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叫上设计师卢珊,明天一起开个会。
晚上,她还跟游彻交流了一下自己开形象店的想法。
“赛西莉亚先走的高端西式风格,我们再去模仿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想的是反其道而行之,走中式风格。”孟箬说。
游彻听完赞许地点点头,觉得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另辟蹊径的好办法。
隔天,司机开着车带孟箬来到广告公司。
黄苓和卢珊已经在办公室等她了,会议一开始,孟箬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两人。
“形象店开业后,几个传统途径的广告肯定是要安排上,报纸宣传、电视宣传能上的都上。”
“宣传方面的事就交由黄经理去安排了。”孟箬道。
“珊珊需要帮我设计一下品牌logo,之前咱们也看过几版logo,有几个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新logo我觉得可以沿用下来。”
“至于logo的细节部分,珊珊,会后我再跟你对一下。”
会议结束后,孟箬又跟设计师对了好久的logo细节。
等这些事情忙完,就已经临近中午了。
孟箬回到厂里,在本子上列了一个计划表,及时间节点。
首先铺面要确定下来,装修风格要跟装修公司那边好好商量,争取最后呈现出一个理想的成果。
其次就是中式糕点的产品结构及样式,这个肯定不能光靠她一个人拍脑袋决定。
最好是能招几个厉害的中式糕点师傅过来。
等这些事确定,剩下的就是敲定品牌logo及具体的宣传方式了。
时间紧任务重,待办事宜列完,那就是一一执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孟箬每天
都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一个多月后,位于市中心百货大楼旁边的思甜烘焙坊形象店盛大开业。
因为是有别于另外八家店的形象店,这家店的店名孟箬更为“思甜坊”。
整体砖红色加漆金色的装修,看上去古典又大气。
门店设有不少桌椅,都是原木制作,另外还在几处放置了竹屏风。
整个门店看上去就是蕴含古韵但又不失时尚,正好符合她的预期。
至于品牌logo,设计师那边出了好几个版本,最终孟箬敲定了最简约的一版。
就是用偏古风字体设计的“思甜”两个字,来作为品牌logo,没有图形。
孟箬是觉得“思甜”这个品牌还没彻底打出知名度,用文字会比图形更方便顾客记忆。
大概是有前期广告的预热,市中心的形象店一开业,就吸引不少前来凑热闹的市民。
进店的市民,无一不被面前的古色古韵的门店装修所吸引。
“这种装修风格还挺别致的,给我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是啊是啊,我现在出门逛街,只要是稍微大点的店都是偏西式的装修。”
“现在一看,果然还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看。”
……
顾客先是被中式的装修风格吸引进店,紧接着又注意到玻璃橱窗内精致的中式糕点。
光是各式花型的中式酥点,就看得人目不暇接。
荷花酥、桃花酥、玉兰酥、枣花酥……
不仅如此,旁边还有各式馅料的酥饼。
南瓜酥、核桃酥、花生酥、柿子饼、玫瑰饼……
五颜六色、制作精巧的中式糕点,看起来不比清一色的面包看起来更有食欲么。
还有各种花样的中式茶果子,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茶果子,自然少不了茶。
正好申市本地人有饮茶的习惯,孟箬便在店内准备了红茶、普洱茶、碧螺春等几种常见的茶叶。
顾客可以坐在竹屏风隔开的座位上,边煮茶便品中式糕点。
这些摆在橱柜里的中式糕点,看着精巧美丽,价格同样傲人。
一个小小的酥饼或茶果子定价几块不等。
当然店内也有平价实惠区,就是摆在角落的面包区。
最贵的面包或甜品也就卖到五六块的价位。
虽然面包和甜品的价格实惠,但卖得更多却是价格更贵的中式糕点。
这就是门店定位带来的不同消费人群导致的结果。
精致古典风的门店吸引来的大部分都是中高层消费人群,既是中高层消费人群,自然不在乎那几块钱的差价。
他们在意的是产品以及服务。
开业当天正好是周末,两位都市白领打扮的年轻女性点了一壶红茶,又点了一些茶果子和酥饼,挑了个被竹屏风遮挡的位置坐下。
当服务员将茶和糕点端上桌时,其中一位女性不由再次感叹一句。
“这酥饼和茶果子也太精致了吧,我都舍不得吃了。”
“是够精致的,简直堪称艺术品。”另一位也笑着说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100-105(第4/17页)
说是这么说,她还是拿起一块酥饼品尝起来。
“嗯,”她喝了口茶,点点头道,“味道也很不错。”
“你别光顾着欣赏了,也快尝尝,一会儿都被我吃完了。”女孩笑着说。
另一个女孩一听连忙拿起一块酥饼品尝,好像生怕对方真的吃完似的。
……
市中心形象店开业的同时,思甜烘焙坊其余八家门店也同步上新了几款中式糕点。
和形象店布局完全相反,原先的八家门店则是以售卖西式面包甜品为主,中式糕点为辅。
当然,新品上新,八家门店还是做了一波上新活动的。
上新当天,新品享八八折。
同样,宣传上新的海报还都贴在门店两边。
海报还是延续之前的水彩风格,上面画着粉粉嫩嫩的荷花酥、桃花酥,远远看过去,真的跟花朵一样娇艳夺目。
形象店的开业和中式糕点的上新,带来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销售额的增长上。
形象店的运营稳定下来后,孟箬又在各门店推出另外一项举措。
生日蛋糕订单满一百元,可享受免费配送服务。
当然这项新举措只在八家门店中推行,形象店不包含在内。
在这项举措推行之前,孟箬就提前成立了配送部门。
虽说免费配送在后世再常见不过,但在九零年代却是她思甜烘焙坊仅此一家。
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她没办法跟赛西莉亚拼门店数量,那她就拼更周到细致的服务。
首先在服务这块,她就要先抢占用户心智。
让顾客在定生日蛋糕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思甜烘焙坊。
“满百元免费配送”的活动,不仅能用服务打动顾客,还可以帮助门店拉高客单价。
打个比方说,某位顾客原本打算定制八十八元的生日蛋糕,但是一得知这个活动,可能就会加个十几二十块钱,定个百元以上的蛋糕,为的就是省去再来一趟的麻烦。
对很多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了节省这个时间,或是为了省去再跑一趟的麻烦,也会情愿多花个十几二十块钱。
而事实也如孟箬预料的那般,这个活动在各个门店一推行,不仅生日蛋糕的订单直线上升。她翻了一下各店的订单明细,百元以上的蛋糕更是占据了总订单的80%以上。
如此,八家门店的营业额总算是回归到了赛西莉亚快速扩张前的水平。
销售额稳住了,孟箬便打算继续开新店。
毕竟赛西莉亚这边门店数量已经铺到二十家了,人家在快速侵占市场,她也不能示弱啊。
不然等到后面赛西莉亚门店越铺越多,她还是要被吃掉。
当天下午,孟箬就去找财务对账,看看公司还有多少钱,可以让她一次开几家店。
而财务给的消息却是,公司账务上的资金所剩不多,目前仅够开一家店。
孟箬简直不敢相信,思甜现今有九家门店处于运营状态,而且目前各店的生意都不错,回归到以前的水平,公司账上怎么会没钱呢。
公司会计一脸苦恼:“孟总,您说的不错,公司现在是有九家店在赚钱,但您花钱的速度也不慢。”
“我一时也说不清,我把公司的账打出来给你看,您就知道了。”
十几分钟后,孟箬手上拿着一沓账单。
她仔细翻了翻,还真是。
营销费用,开形象店的各项费用,以及成立配送部门的费用。
孟箬特地看了一下市中心形象店的收支,由于前期形象店投入过大,目前的收入还不能抵消前期的支出。
她看了一下这半个月形象店的收入,在心里大致算了一笔账,形象店要想回本,估计要到四个月后。
换句话说,四个月后,形象店那边才会进入到盈利状态。
孟箬将账单还给范会计,发起了愁。
果然跟资本抢市场,就是要不停地烧钱,可她哪来的这么多钱。
贷款也不是不可以,但贷款要时间,她这紧急进攻的时刻,等不了贷款。
晚上吃饭的时候,游彻见她满面愁容,不由问起。
“怎么了?有心事?”
闻言,旁边的罗丽萍也连忙竖起耳朵。
“唉,”孟箬长叹一口气,“穷啊。”
好不容易稳住这八家店的营业额,正是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结果没钱。
这就好比行军打仗,正是突围进攻的关键时刻,结果粮草断了。
叹完气,孟箬将现阶段的困境说了出来。
“你缺钱跟我说啊。”游彻笑着道。
孟箬一听来了精神,眼眸一亮:“你有钱?”
“算是有点吧。”游彻道。
孟箬跟他做夫妻这么久,她还是了解他的。
当游彻谦虚地说“算是有点”的时候,那就不是“有点”,而是很多。
“你需要多少?”游彻直接问。
孟箬闻言露出一个“果然”的表情,听听这口气,好像她要多少他就能给多少似的。
“先来
个一百万。”她语气随意道,好像她刚刚说的“一百万”不是一百万,而是一百块。
“等我度过这个难关,我连本带利还你。”她笑着道。
一码归一码,虽然他们是夫妻,但这算是公司给公司借钱,借钱当然就要还。
上回游彻以公司名义借给思甜的三十六万,她也是公司账上一有钱就还了。
游彻想了想说:“一百万估计凑不到,能给你先凑个八十万。”
“最近厂里引进国外的生产线,花了不少钱,”他解释道,“另外程书记那边有一个地块不错,问我有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
“如果有的话,他建议我们公司竞标。”
“按照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扩大生产规模是迟早的事,所以我想先竞标,拿下那块地。”
“所以,只能先给你凑个八十万。”他说。
“没事,”孟箬摆摆手道,“能有八十万也不错。”
“我先用着,实在不行,我就提前贷款。”
“钱急着用,尽快给我公司汇款啊。”她道。
游彻点头:“嗯,好。”
“那个,孟姐姐。”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罗丽萍忽然小声开口道。
“我这边应该也能凑出个三十万,你需不需要?”
孟箬一听,立即笑道:“当然需要,有钱谁不要。”
“来者不拒,来者不拒。”
“一样的啊,到时候连本带利还你。”她笑着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100-105(第5/17页)
罗丽萍:“那我让财务算一下账,这两天给你汇款。”
口福鸭现在也开到三家店了,当罗丽萍准备开三店的时候,孟箬就建议罗丽萍注册个公司,并成立一个财务部,这样方便整理账务。
“行啊。”孟箬道。
有了这两笔钱,她脸上的愁容立即一扫而光。
届时,等钱一到账,就是她扩张的时候了。
“孟姐姐,那你这两天是不是准备看铺面?”罗丽萍问。
孟箬点点头,看向她。
“那我跟着你一起吧,我顺带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她说。
孟箬一挑眉,笑道:“你这是准备开四店?”
罗丽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四店应该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我先跟着你一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有合适的话,先盘下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想跟在你身边学习学习看铺面的技巧。”她说。
之前看一店的时候,孟箬就给她指导过如何判断一间铺面值不值得盘下来的一系列技巧,但她感觉自己运用的不是太好。
所以想跟着孟箬实地学习一下。
口福鸭一店的铺面算是孟箬手把手教她看的,最终也是孟箬帮她定下来。
因此,一店生意至今都还不错。
二店在孟箬一店的对门,位置不错,生意也不差。
只有三店的铺面是她自己定下的,那时,孟箬也忙,罗丽萍就没再拿这事让她分神。
等她告诉孟箬她准备开三店的时候,铺面已经开始装修了。
结果三店开业后,却成了三家店生意最差的。
后来她把这事告诉孟箬,孟箬也特地帮她去看了下三店的铺面,并指出三店铺面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孟箬一眼就能看出,而她当时选铺面的时候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选铺面可太重要了,铺面选得好与不好,可是直接决定了一家门店能不能存活下去的关键。
所以她才想着好好学习一番。
“那好啊,正好我也有个伴。”
“明天上午十点,我让司机开车带我们去申岗区转转。”孟箬说。
翌日,两人来到申岗区的街区。
司机把车停下路边,罗丽萍便跟着孟箬一起在街区看铺面。
“你看这种铺面就不能租。”孟箬指着一家刚关店准备转租的铺面,低声对她道。
“首先铺面的光线就不好,现在是大晴天,都是这样的能见度,那要碰上阴天,估计啥也看不见,只能开灯。”
“其次就是位置不行,你看人群都是往那个方向走,都不往这边来。”
……
罗丽萍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用笔在本子上记录关键点。
然后她的视线一瞥,看见一个眼熟的身影。
罗丽萍停下手中的笔,视线不由跟随那个人的背影。
孟箬话说到一半,见她半天不吭声,便下意识往她这边看。
“你看什么?”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