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正文完】(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06章【正文完】(第1/4页)
第106章 正文完 贷款都要买
趁着赛西莉亚受影响的这段时间, 孟箬又开了两家新店。
目前思甜烘焙坊街边店有十二家,形象店一家。
开店期间,公司成立了品牌营销部、招商部和运营部。
品牌营销部的负责人是黄苓, 品牌部下面的设计组由卢珊担任主管。
是的,她出高价把黄苓和卢珊从广告公司那边挖过来了。
各部门一完善, 孟箬就放出思甜烘焙坊开放加盟的消息。
她一点不怕赛西莉亚会模仿或抄袭思甜的加盟方式。
首先赛西莉亚方估计并不清楚门店加盟的底层逻辑,其次, 任何事都有它的双面性。
加盟也一样。
开放加盟是品牌快速扩张的一种手段, 但同时也意味着管理难度的加大。
加盟店不像直营店,直营店的背后是企业,企业为了长远发展,相比一时的利益会更在意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公司为了品牌的发展会策略性地牺牲一下门店的利益。
但加盟店就不一样了,加盟店的背后是加盟商, 加盟商开店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所以相比品牌,他们更在意利益。
他们才不管什么品牌, 他们只在乎赚不赚钱。
因此不少加盟商为了利益,时常会做出不惜损害品牌的事。
比如随意加价, 比如偷工减料等等。
为了规避日后发生类似的状况, 孟箬决定采用不那么常见的加盟方式。
加盟商与公司为合作模式,加盟商只需要出钱, 管理经营全权交由思甜这边。
后世,最常见的加盟方式是另一种, 同样是加盟商出钱, 但公司只提供门店装修、设备、供应链以及前期培训。
至于门店后期的营运及管理则由加盟商自己负责,这就导致了营运和管理的不规范。
也会加大加盟门店的闭店率。
而孟箬的这种加盟方式则是全权负责运营和管理,以及门店的盈亏。
只不过这种加盟方式也存在一个弊端, 那就是需要加盟商出更多的加盟费用,这也就一下提高了加盟门槛。
一家加盟门店的费用孟箬定的是15万,这只是加盟费用,以及门店开设和装修费用。
人员费用、食材费用和店租要另算。
营运期间,公司还会抽走加盟门店12%的营业额,用作门店的广告宣传费用,以及管理费用。
加盟门店中的服务员和蛋糕师傅,全部由思甜总公司这边统一培训、上岗。
其中的人员招聘费用,以及培训费用全部由加盟门店出。
为了保证门店口味的统一,所有的食材也都是公司的工厂提供。
加盟费用十五万,这个价位只是暂定。
她打算先以这个价格在市场试试水,后期再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加盟的消息一经放出,还真有些不差钱的顾客找上门来。
而这些不差钱的加盟商,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们看中思甜面包店的盈利。
找上公司招商部前,他们也曾实地考察思甜烘焙坊的各个门店。
结果走访完思甜的十三家门店后,他们发现每家店的生意都很不错。
对于加盟品牌来说,生意火爆的直营门店就是活招牌。
这也是孟箬等各门店生意稳住后,才开放加盟的原因。
这些加盟商的身家,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他们觉得反正钱存在银行也是贬值,不如拿出来投资。
他们认为加盟思甜烘焙坊,就是不错的投资方式。
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思甜的加盟方式,只需要给钱就行,完全不用动脑子。
如果加盟门店,还需要他们自己去管理去经营,他们反倒还会慎重考虑一下。
开放加盟的头一个月,招商加盟部就收到不少订单。
与加盟商的合同一签完,钱款一到账,孟箬便让运营部加紧选址、装修。
开放加盟的第三个月,招商加盟部开始收到粤州的订单。
孟箬计算了一下从申市到粤州的车程,路程太远,这样来回运输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面包追求的就是一个新鲜。
运输时间一长,口味也就变了。
孟箬想到一个最直接的办法,买厂。
回到公司,她就找范会计查账,看钱够不够去粤州买厂。
目前,思甜的直营店,包括形象店在内,是十五家。
前段时间,直营店她又开了两家。
每天光是这十五家门店的收益就有好几万,再加上近期加盟商的费用,公司的账上有三百多万可支配的资金。
三百多万买厂是足够了。
打定主意,孟箬便带上之前合作的唐经理,开车到粤州。
出差粤州,她只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签下了一家食品厂。
近年国营厂子经营起来愈发困难,她现在买下的这家食品厂原先就是国营厂子,这两年因经营不善倒闭变卖。
厂子的规模是申市那家面包厂的两倍,占地将近五千平。
孟箬花两百万买下。
看着手上食品厂厂房的房产证,她觉得就算以后面包店生意做不下去了,光靠这些地皮她也饿不死。
买下食品厂,重新规划完各车间的生产线,孟箬决定把直营店开到粤州来。
有了供应链,不先开几家直营店那可说不过去。
等直营店开起来,加盟商自然也会找上门来。
临近
年关,孟箬大致数了一下旗下的门店,其中自营门店达到二十三家,加盟门店达到三十家,一共五十三家。
而赛西莉亚这边,铺设门店的速度明显降下来。
一个月前是三十七家,一个月过去只增加了两家。
远远不及思甜烘焙坊的扩张速度。
这头,曾志明在得知思甜烘焙坊准备采用加盟政策时,他就立即向集团那边打申请,问集团负责人赛西莉亚是否也跟着搞加盟。
结果,被集团那边直接否决。
集团给的理由是,加盟会加大品牌的管理难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赛西莉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弊大于利。
其次,加盟这事拉低了品牌格调。
再者思甜那边先做的加盟,他们作为同行紧随其后,只会给人留下盲目跟风的印象,并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而且思甜做加盟的前提是产品价位亲民,退一万步讲,就算赛西莉亚跟风做加盟,跟思甜比起来,也不一定有优势。
综上,集团否决曾志明的请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06章【正文完】(第2/4页)
其实,集团那边的做法是对的,如今赛西莉亚的门店经营状况并不算好。
如果集团现在批准赛西莉亚开放加盟,非但不能改善门店经营情况,还会让公司变得更加混乱。
赛西莉亚前期一味追求扩张,铺设门店速度过快,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
其中,光是人员培训和选址就有很多没做到位的,部分门店更是一开业就处于亏损状态。
一到查门店业绩报表的时候,曾志明就头疼不已。
因为有些门店的营业额实在是惨不忍睹。
他感觉赛西莉亚扩张的步子前期迈得过大,现在好像有点收不住了。
快速铺设门店确实可以加快侵占市场的步调,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首先售卖的产品没有得到市场验证,就贸然铺店,带来的后果便是店开得越多,亏损也越大。
最后负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这也是他近期故意放慢开店速度的原因。
可是放慢开店速度终究治标不治本,赛西莉亚已经开了三十七家店,这三十几家店中,有将近一半是处于亏损状态。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深思熟虑之后,曾志明决定向上级打申请,建议关闭部分亏损过大的门店。
脓疮一旦生成,便只有忍痛剜肉才能求得生机,不然这些溃烂流脓的病疮只会将公司一点一点拖死。
*
除夕前几天,黄苓给孟箬带来一个好消息。
赛西莉亚开始闭店了,而且一口气关掉了五家亏损的门店。
这五家门店中,其中有四家是挨着思甜烘焙坊开的。
这件事向孟箬传递了一个信号,赛西莉亚估计是有些撑不下去了。
思甜烘焙坊在开放加盟扩张的时候,孟箬同样也时刻关注赛西莉亚这边的动态,很快她就发现问题。
赛西莉亚开店过快,一些门店竟然连错误选址这种致命错误都会犯。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赛西莉亚很多门店经营不善,客流量低迷,明显处于亏损状态,关键这种亏损的门店还不少。
而他们前期一味追求开店效率,好像并未意识到这类问题。
最终问题越积越多,选在了这时候一齐爆发。
赛西莉亚开始闭店,而思甜烘焙坊还在不停地扩张。
这场较量中,两个品牌的胜负已分。
接下来,就是看赛西莉亚是打算继续苟着,还是直接退出烘焙市场。
不管怎么说,这个年是可以安安心心地过了。
除夕前,孟箬再次受到袁红梅和谢卓然的来信。
谢卓然来信的内容照旧是询问她最近如何,并顺道说说自己的近况。
他在信上说,明年七月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目前他几次考试的排名都在年级前三十。
因此,对于考警校这事,他有着十足的把握。
信的末尾,他又询问了一句:你今年是不是又不回丰州市过年?
看完谢卓然的信,她没急着写回信,而是又拆开袁红梅的来信。
跟着袁红梅信件一起来的,还有一张汇款单。
汇款单是她这个季度的租金,这已经是她收到的第三笔租金了。
去年年前,袁红梅写信问她门店要不要租,她对那点租金倒是无所谓,所以在信上跟袁红梅说,她觉得方便就租。
后来门店没多久便租出去了,每个季度的租金一到,袁红梅便去邮局填汇款单,给孟箬寄钱。
袁红梅第一次寄租金过来的时候,还特地附上了租房合同。
每个季度的租金不多,合起来也就两百多块钱。
但袁红梅不辞辛苦地给她汇款,也算得上是她的一份心意。
袁红梅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更不是那种住你房子住久了就会想着占为己有的白眼狼。
当初,正是因为清楚她的本性,所以她才敢将房子交由袁红梅看官,要是交给其他人她还真不太放心。
看完信件,她提笔给两人写回信。
——这边太忙,今年过年应该还是不会回去了。
*
辞旧迎新,一九九四年已经成为过去式,迎面走来的是崭新的一九九五年。
九五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至少对于许多国企工人来说是这样。
因为从今年起,众多经营不善的国营工厂将开始面临改制和重组的命运。
让无数国企工人一夜之间的丢掉铁饭碗的下岗潮,也基本是从这一年开始,直至千禧年初才结束。
孟箬没有太多功夫去感慨时代的洪流,因为她要开始筹备买厂的事了。
申市这边,十五家自营门店,外加十三家加盟门店,全靠她最开始买下的那个小面包厂撑着。
之前,面包厂的两个生产车间,一个负责门店业务,一个负责代加工业务。
后来,加盟门店一下子多起来,孟箬不得不把另一个生产车间的代加工业务停了,重新调整生产线,让厂子的两个车间都只为门店服务。
饶是如此,各条生产线的负荷也已经拉到了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