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出发深圳(1 / 2)
5:00 运动员公寓的清晨序曲
晨光尚未穿透云层,林芷琪的智能手表已震动第三次。她轻手轻脚坐起身,床头贴着的训练计划与课程表并排而立,红笔标注的“转身角度优化05°”旁,是《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的晨练打卡提醒。“小芷,你这生物钟比队里的起床号还准。”程玉洁翻了个身嘟囔着,把脸埋进枕头。
芷琪套上运动袜,从床头拿起父亲寄来的艾草护膝:“郑导说昨天转身数据偏了,今天得用角度测量仪矫正。对了,你要一起晨跑吗?刚好能赶上早间新闻听《传播学概论》考点。”程玉洁哀嚎着摆手:“饶了我吧,等会儿游泳馆见,记得帮我占个好位置。”
洗漱时,芷琪对着镜子练习发声口型,嘴里默念着陈璇老师强调的“胸腹联合呼吸法”。早餐桌上,她用手机扫描餐盘二维码,运动监测app立刻弹出提示:“今日需补充150g蛋白质,匹配上午力量训练需求。”
“又在研究你的‘数据圣经’?”覃海洋端着餐盘坐下,顺手夹走她的水煮蛋,“我发现你看训练报表的专注度,比看李修文老师的解说课还高。”芷琪夺回鸡蛋笑了:“这可是相通的,解说要抓赛事数据,训练要抠技术参数。对了,昨天你教的颈部发力技巧,今天想结合发声呼吸法试试。”
6:30 游泳馆的技术打磨
训练基地的电子屏滚动着昨日数据,芷琪的转身角度旁标着醒目的红色偏差值。“今天主攻10组50米转身专项。”郑珊教练递来特制角度测量仪,“这个能实时反馈入水角度,红色预警就必须重练。”
第一组结束,屏幕跳显“+03°”。郑导皱眉:“还是偏高,想象自己是柳叶入水,不是木板拍水。”芷琪扶着池边调整呼吸,忽然想起陈璇老师讲的“发声位置控制”,试着用调整共鸣腔的感觉控制颈部发力,再次出发果然流畅许多。
“第8组数据‘-01°’!”郑导激动地在记录板上画星号,“就是这个感觉!保持住!”芷琪抹掉脸上的水花,对池边举着摄像机的程玉洁比耶:“晚上请你喝奶茶,加双倍珍珠!”程玉洁举着相机大喊:“录下来当证据啦!”
9:00 力量房的跨界灵感
健身房里,芷琪戴着肌电监测仪练腿部力量,屏幕上肌肉发力动态图与标准模型实时比对。“内侧肌群激活度差5。”体能教练调整阻力带,“跟着我的口令发力,想象解说时强调重点的语气。”
休息时她点开《体育解说理论与实践》课件,李修文老师的批注“专业解说需技术细节+情感共鸣”格外醒目。“你看这段,”她拉过路过的徐嘉余,“解说和训练多像,都得既精准又有感染力。”徐嘉余擦着汗笑:“你这是把健身房当课堂了?不过还真有点道理,就像我游仰泳,既得算准转身时机,又得有冲刺的激情。”
12:00 食堂里的专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