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1/21页)
第31章
四阿哥小脸满是兴奋, 今日汗阿玛也给他留了课业,之前这是大哥和二哥才有的待遇!
他兴奋地回到景仁宫,刚想要将这个消息分享给额涅, 就听见正殿里间传出的说话声。
“娘娘何必伤怀,没有亲生的阿哥又怎么样?四阿哥一直养在您身边,谁还能说不是您的儿子?”嬷嬷小心劝告。
实在是今日的事太恶心人。
一早娘娘还高高兴兴等待福晋进宫, 结果呢,竟然劝说娘娘召庶妹进宫陪伴。
这哪里是陪伴娘娘,分明是把人弄进来生阿哥的。
嬷嬷看着自家娘娘恹恹模样, 就气得咬牙。
佟佳氏看着玻璃窗, 怔怔道:“我有点羡慕延祺宫了,要是我能像她那样狠下心肠就好了。”
因为狠才能不受家里摆布, 因为狠才能不为难自己。
门外的四阿哥愣了一下, 他后退几步揉了揉脸, 然后做出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冲着屋内喊, “额涅, 儿子回来啦!”
佟佳氏收起颓废模样,勾起嘴角眼里满是温柔道:“快过来让额涅看看, 今日怎么回来这般早?”
四阿哥仔细打量了佟佳氏一眼, 见她脸色正常才松了口气。
“额涅, 你看, 这是汗阿玛出的题!”
佟佳氏接过去。
小阿哥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上书房里那些, 老师教了什么,汗阿玛问他什么,他怎么回答,汗阿玛又怎么给他们出题。
佟佳氏看小阿哥头上有薄汗,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 还接过嬷嬷递过来的蜜水喂给他。
小阿哥满脸幸福,趴在她膝盖上,仰着头一脸期待问,“额涅,汉人的法律我可以问老师,旗人关于女子方面的律例您能跟我说说吗?”
佟佳氏怔住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方面。
***
小汤山,十来亩地上一下子挤满了人。
老李叉腰中气十足冲着队伍喊,“不许插队,插队的都赶出去!”
说完他举着茶壶对着壶嘴吸了一口,一扭头看见脚步匆匆的蓝玉。
“蓝玉姑娘,怎么这般着急?”
蓝玉调转步伐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道:“老李出大事了!”
老李嘿嘿一笑,“能出什么大事?”
之前因为不能大肆招人,平整完地的人回去,只留下不多的修暗渠。
现在有主子做靠山,也能大肆招人了,老李还想大干一场,在冬日来临前建好房子。
蓝玉一脸急切,“你是不知道小报一宣传,有多少人往咱们这边来?”
“能来多少人?”老李不在意问。
蓝玉小声报了一个数,“两千多,这还是刚开始。”
老李打了个哆嗦,不敢置信问,“怎么这么多?”
他眉头也跟着皱起来,看了一眼排队的人,扯着蓝玉走远了一些。
蓝玉小声道:“一些来自尼姑庵,大部分是之前放出宫的前朝宫女,这些人在尼姑庵日子不好过,一听庄子是贵妃的就跑了过来。”
她瞄了一眼队伍里不少身形挺拔的妇人,又看向队伍后面不少拖家带口的人。
“还有就是京郊附近的农户,之前朝廷应允百姓开荒,这些熟地有不少被当作荒地被人圈走,一些人带地投身为奴,也有人不愿意来这里碰碰运气……”
“知道贵妃娘娘手里有银子,来投靠的人更多了,你别看今日人多,后面说不定会更多!”
老李深深皱起眉头。
“要不就说不招人了?”蓝玉试探性问。
老李瞥了一眼越来越长的队伍,没好气道,“你觉得现在能行吗?”
也不怕被人给生吃了!
“那怎么办?”蓝玉急了,“咱们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老李一跺脚,“这事我们处理不了,且问问娘娘吧!”
自己地盘一下聚集大批人,昌平州衙门呈现高度警惕。
按照朝廷律法,民间未经允许是不允许出现超过两百人的大规模聚集。
眼下少数有上千人,这可是远远超过了限定这个数目。
“明府,打探清楚了,都是去小汤山。”
昌平州通判向知州汇报。
地方百姓都知道小汤山庄子是谁的,昌平州衙门怎能不知?
一听是去小汤山,知州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件事不需要汇报九门提督了。
不然京城脚下汇聚了一大批人,他不及时汇报,是想滚回家吃自己吗?
“上报顺天府吧。”知州选择将烫手山芋扔出去。
***
“娘娘,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蓝玉先递了消息,等了一天才能入宫,一见面就将外面情况给说了。
宝音沉吟片刻后询问,“被占去的土地多吗?”
“多,怎么不对,直隶这种情况最普遍,越是靠近京城越是常见,许多百姓花费几年开荒,将荒地变成熟地,一转眼就被圈走,有地契的还好些,没地契的就只能眼看着自家地变成人家的。”
“还有一些地方有地契会更惨,没地契的还能抛地逃难去,有地契的只能带着地投身为奴!”
圈地是满人入关后的一项政策,允许旗人跑马圈地。
圈的是前朝皇庄和一些荒地。
后来朝廷发现这些圈地用来放牧了,就叫停了。
但是私下里圈地之风越演越烈,甚至连百姓的有主之地也被圈走。
“朝廷不是不准圈地了吗?”宝音翻看了一下搜索内容问。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蓝玉小声道:“官老爷总有办法让百姓屈服,别说还有官庄带头圈地!”
官庄是内务府那帮人在管,那帮人吃相还不算太难看。
“娘娘您看要停止招人吗?马上要入冬了,这些人咱们养不起……”
宝音回过神来,“是银子不够吗?”
“银子还有,是买不到粮食了,快入冬了,现在粮价一天一个价,涨得很快。”
宝音沉默片刻,拿出纸写了许久。
“这是玻璃镜、望远镜和眼镜的制作方法,去问问之前买玻璃方的商贾买不买,得了钱不用送进宫拿去买地,不是说荒地多吗?这地我们自己开,不限于小汤山附近,只要连在一起就行,地一半拿去建温室种土豆和红薯,另一半拿去种冬日不常见的蔬菜瓜果。”
“人继续招,好歹让人挨过这个严冬。”她语气低沉,“他们投奔我是相信我能给一条活路。”
靠着牛痘累积下来的信誉不能在这个时候毁于一旦。
“没有粮食就从南边运,找南方的商人,钱可以再赚,人心散了却没那么好再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2/21页)
蓝玉愣了下,说是。
***
景仁宫。
小阿哥陷入了苦恼,他找汉人老师询问了不少,每个人都给了他不同见解。
他还是对古时女性和现在女性地位为何不同懵懵懂懂。
为什么每个朝代法律都不同?对女性限制也不同?
这问题对于他来说太超纲了。
小阿哥想要做到最好,让汗阿玛夸奖他。
他抓耳挠腮,眼看就要到汗阿玛定下的截止时间,他不得不去求助额涅。
佟佳氏手中握着一本册子,是从敬事房要来的侍寝彤史。
嬷嬷端来药膳,见她许久未动,便催促道:“娘娘,这药膳需趁热吃。”
佟佳氏眼里有一丝迷茫,她放下册子问,“嬷嬷可知……”
话说到一半她住了嘴。
叶赫那拉氏一进宫就成为后宫瞩目存在,皇上对她的偏爱更是不加掩饰。
可为什么……她至今未侍寝?
若不是心血来潮从敬事房要来彤册,她怕是也不会发现这一点。
“娘娘,要问奴婢什么?”
佟佳氏皱眉舀了一勺汤放入口中。
药膳滋味只能说寡淡。
“没什么,胤禛呢?”
“小阿哥拿了许多书让身边的太监帮着念,正忙着呢。”
佟佳氏露出微笑,“皇上出的这题算是难住胤禛了。”她说今日耳边怎么那么清静。
“额涅!”门外传来呼喊声。
佟佳氏将彤册收起来,看向大门。
“额涅在。”
小阿哥举着几张沾了墨迹的字跑了进来。
佟佳氏见到一只小花猫瞬间被逗笑了,她接过宫女沾湿的帕子帮他擦脸。
小阿哥嘀嘀咕咕说了一堆,然后两眼期待看她。
“额涅,您知道的吧?”
在小阿哥眼里,自己额涅是无所不能。
汗阿玛也厉害,哪里厉害他也说不清,自己额涅可是管着宫里所有宫女太监!
额涅哪怕没有汗阿玛厉害,也差不到哪里去。
佟佳氏愣了一下,皇上这记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了?
从先帝开始,满人就开始学习汉人文化,当家万岁爷更是其中翘楚,可不代表后妃也是。
佟佳氏自小就知道自己要给表哥做妻子,完全是往皇后方向培养,她会管家,也会骑射。
在家时常说的是满语,汉语学了一些只限于会说。
十三岁入了宫,汉语也停留到当初那个阶段,此时看到儿子崇拜的眼神,佟佳氏不由冒出一头冷汗。
她这个养子也不知道听了什么,对她过于崇拜,佟佳氏也不好意思解释没那么神通广大。
怎么办?
她手不由捏紧了彤册,突然一个念头浮上她心头。
她直起腰拍了拍小阿哥的肩,一脸高深道:“额涅之前没有想过,一时也答不上来,不如你去问问延祺宫贵妃,想来这个问题她才有资格回答。”
小阿哥眼睛一亮,是啊,汗阿玛出这道题不就是因为延祺宫贵妃状告生父案吗?
问那位贵妃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额涅果然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额涅,贵母妃会不会不理我?”小阿哥支支吾吾问。
身为宫中阿哥,哪怕年龄再小也意识到住在隔壁不是邻居,跟自己额涅一样是汗阿玛的女人。
佟佳氏笑着召唤宫女准备了点心,“你去帮额涅送点心,顺便问答案,这样就不用担心贵妃不肯见你。”
小阿哥夸张松了一口气,然后高高兴兴出门去了。
佟佳氏松开彤册,对上旁边嬷嬷不赞同的眼神,“娘娘怎么能让小阿哥接触延祺宫,要是她想对小阿哥不利该如何是好?”
佟佳氏叹了口气,“放心吧嬷嬷,她不会。”
因为她发现隔壁那位可能不爱表哥,不爱那个男人又怎么会因嫉生恨伤害那个男人的孩子?
宫里竟然还有不爱表哥的女人,表哥可是大清的皇帝!
***
“娘娘,景仁宫小阿哥来拜访。”
宝音正拿着彩笔在纸上涂涂画画,就听见有人来报。
她很意外,“是隔壁那位小阿哥?”
兰儿走进来神情也同样意外,“是。”
她们延祺宫跟隔壁一向井水不犯河水,谁能想到隔壁宝贝蛋一样的小阿哥主动找上门来。
宝音也起了好奇心,这位可是未来的四大爷,“去将小阿哥请进来。各色糖果也准备一些。”
糖是和丰带回来的,去年去南边除了引入橡胶树,还置办了荒山和荒地种甘蔗,秋季新出的糖大部分运送糖厂做白糖和冰糖,还有一些做了水果糖、太妃糖和奶糖。
这些糖走海运送进京,蓝玉进宫给她带了不少。
吃着香甜的奶糖,宝音才感觉到一丝家乡气息。
小阿哥进门后规规矩矩行了礼,也没有四处张望。
说明来意后,宝音让宫女收下了点心,然后客客气气拿糖招呼他。
本来有些紧张的小阿哥吃了一颗水果糖整张脸瞬间亮起来,宝音看了有些想笑,果然没有小孩子能逃过糖的诱惑。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糖果,这些糖果对于麦芽糖和蜂蜜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我是想请教贵妃……”
小阿哥眯起眼睛说明来意。
宝音可没想到皇帝会拿这个问题来考验自己儿子,还真是就地取材。
“四阿哥想要问什么?”
小阿哥咬碎了果糖咽下,急切道:“我已经知道历朝对女子的法律,却不懂本朝对旗人女子还算优待,贵母妃会儿还要上告,这跟我了解的不一样!”
“你想问的是这个?”
宝音看着他眼神复杂,小孩哪里知道旗人女子地位比汉女高那是因为旗人女子要参加选秀,谁也不知道自家女儿会不会成为后宫主子,因这一点未婚的旗人家女儿在家地位颇高,远不是汉家女儿能比的。
这些只是旗民共识,只要不白纸黑字落在纸上,谁又能保证未来呢?
宝音叹息一声,“我打官司不是为了自己,是想为女性发个声。”
要真只是拿回财产,只需要告到佐领、都统乃至旗主那里。
现在才是最好时机,她是贵妃,大清也刚立国没多久,皇帝也是一位难得开明的君主,要是换成那位章总,她肯定是提也不提。
她振奋起来,伸手掐起小阿哥的脸蛋,“我呀,只是想代替这个沉默千百年的群体发个声音,不能总让你们这些臭男人忽视我们女性的声音。”
小阿哥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3/21页)
着糖挣扎,“我不臭,我要告诉额涅你欺负我!”
第32章
“老爷, 这是今日的官报。”
顺天府的后衙,管家拿着一份官报送进书房。
张吉午接了过去,翻开看看, 眉头上挑起来。
“这都几日了,怎么还有人鼓吹封禁小报?”
他觉得好笑,官报自己都开始抢着报贵妃案, 怎么只允许州官放火不允许百姓点灯?
管家:“老爷有所不知,这不是官报鼓吹,是一些生员闹呢。”
他给茶碗添上热水, 道:“近几日各地会馆都在抗议《新闻报》乱用西洋句读一事, 听说声势挺大,宛平县衙和大兴县衙都有些叫苦不迭。”
张吉午意外, “那些人不知道那是贵妃的产业?”
“知道, 就是知道才闹得这般凶, 说贵妃代表的是皇上态度, 这样闹也是想让朝廷给个说法。”
若是真采纳句读, 那影响可就大了,所有书籍都要重新排版, 若修书的话可关系这各学派话语权。
汉语很奇妙, 断句不同意思也不同。
张吉午没好气道:“简直就是胡闹!”
“可不是, 这般闹下去可是会惊动朝廷, 怕是宛平县和大兴县撑不住会来找老爷。”
这倒是真有可能。
张吉午看了一眼天色, 还早呢,他吩咐管家安排轿子出门。
轿子抬上他往闹市走去,很快张吉午下了轿,四处走动起来。
“老仗,京城内的小报听说过吗?”
“什么报?”
“《新闻报》。”
“没听说过。”
张吉午又换了个人问。
“老哥, 小报听过没?”
“哦哦,是说书先生念的那个吧?”
张吉午含笑问,“你觉得这小报是好是坏?”
“挺好的,就是上面一些内容太过离谱,说什么人掉水里没呼吸可能是假死,需要人做什么心肺复苏,还要口对口灌气,你说是不是胡说八道?人死了还怎么救回来?”
“救命,谁来救救孩子!”
男人正吐槽着,旁边茶摊上传出一声带着哭音的呼喊声。
“真可怜,谁家孩子,大人怎么看的?这么小让他吃花生米?”
“我就坐在附近,大人遇见熟人了说了几句话,一转头发现小孩不好了。”
张吉午为那小孩担忧起来,要知道这样呛住的小孩很难救回来。
然后他就看见刚才搭话的那个男人飞快地跑了过去。
“我试试,我试试小报上的救治法子!”
小孩亲人慌乱让了位置,男人从背后抱住小孩,两手交叠放在肋骨下方,就这么一下一下按压。
很快一粒花生米从小孩嘴里弹跳出来,原本已经昏迷的小孩发出虚弱哭声。
“好了!嘴唇不紫了!”
人群中传出欢呼声,孩子的亲人嚎啕大哭跪着给男人道谢。
而男人竟是一脸怀疑人生,“真有用!”
他没有理会感激的小孩亲人,挤出人群走到张吉午面前,一副还没回过神来的模样,“老弟,你说那救落水人的法子是不是也有用?”
张吉午同样震撼。
他也没心思问民众对小报的看法,而是转身乘轿子回顺天府。
管家匆忙迎接,张吉午快步往书房走去,他要写一封折子上报皇上。
“你去收集这几期小报交给我!”
管家刚应下,前面府衙有人找了过来。
“大人,昌平州有急事禀报!”
张吉午只好将折子延后,先去衙门处理要务。
等看清昌平州送来的公文,他差点没气死。
这群王八蛋一个个都不愿意担责任,把顺天府当什么了?当背锅的了?
官司处理不了,转交顺天府!
州府地方有大批人聚集处理不了,也转交顺天府!
怎么不干脆直接并入顺天府得了?
什么,他们本来就属于顺天府管辖?
哦,那就没事了。
“大人!”顺天府丞快步走进来,因为是跑过来出了满头汗。
“昌平州有急报,是为何事?”
张吉午没好气道:“京郊有十多个县的人往昌平汇聚,目前有上千人聚集了。”
府丞焦急道:“那是不是要派兵镇压?”
“镇压什么镇压?”张吉午将公文塞给他,“人是奔着贵妃庄子去的,你敢派人去吗?”
府丞道:“那也不能聚集上千人,人多生乱呐!”
张吉午没有着急,而是若有所思,“不,这次说不定是个好机会。”
身为顺天府尹他早看管辖范围内的大肆圈地不顺眼了,先前几次上奏,都因为朝廷跟南边作战被搁置。
谁也不能肯定朝廷一定会获胜,圈地这种小事自然也没人关心。
现在可不一样了,借着这件事闹大,说不定真将这件事给做成了!
隔日,张吉午换了一身常服骑着毛驴低调去往小汤山。
刚靠近小汤山,他就看到山脚边上搭建的矮棚。
因为此地有地热,这里气温明显比城里要高些。
又走了一段距离他看到了粥棚。
有人大声呼喊,“都来吃口热粥,等会儿集合一起去开荒,这荒地就挂在我们庄子名下,以后归你们种,大家放心,这地保证没人能夺走!”
立时有人拿着碗奔过去排队。
张吉午穿梭在小汤山许久,发现这里人虽然多,却井井有条,没有一点慌乱。
逃难的百姓神色也很稳定,没有一点惊慌,话里话外都是那二十万两白银。
“爹,吃完这顿不会没下顿吧?”
“多吃点,牛痘贵妃有二十万两白银呢,别怕没下顿。”
“小叔,去干活会不会不给工钱?”
“贵妃有二十万两白银,还能看上你那点?”
“还去开荒啊,这地不会被贵妃拿走吧?”
“怕什么,她给饭吃,开荒的地归她有毛病吗?再说人家有二十万两白银,还看得上那点荒地?”
嗯,二十万两白银给的底气。
张吉午也是头一次发现露富这种事竟然还能带来这么大影响。
一批一批的人来,又一批一批地走。
张吉午看着队伍若有所思,然后找到庄子的管事表明身份。
***
南书房内传出一片训斥声。
里间读书太子和皇子们注意力都没放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4/21页)
书上,竖起耳朵听外面动静。
三阿哥端起装奶茶的紫砂壶喝了一口,放下奶壶时发现四阿哥偷偷往嘴里塞什么。
“四弟,你在吃什么?”
他凑过去问。
早膳早就过去,这会儿还没到吃晚膳的时间,三阿哥也只能吃些点心垫垫肚子。
宫里的点心就那几样,他都吃腻了。
四阿哥瞄了一眼两个年长的哥哥,偷偷打开了装书的布袋说,“是贵母妃给的糖。”
“糖?我尝尝。”
他伸手掏了一个四方四正的,外面是牛皮纸,里面还裹了一层透明纸衣。
“这个好吃,里面有干果!”
三阿哥眼神里满是惊喜。
四阿哥极有分享欲道:“你吃的是牛轧糖,这个是牛奶糖,这个是石榴味,这个是玉米味。”
两个小的凑在一起跟小老鼠一样窃窃私语,自然很快被两个大孩子注意到了。
大阿哥两条胳膊勾住两个小的脖子,头挤进两人中间,“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三阿哥一张嘴就是一股子糖的甘甜味,“是糖,小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好多好吃的糖!”
四阿哥没想到三阿哥是个嘴上没把门的,急切地叫了一声,“三哥!”
“什么糖?我尝尝。”
等皇帝进里屋来就看见三个儿子围在一起哄最小的,最小的那个红着眼眶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
看到皇帝进来,四阿哥再也忍耐不住自己的委屈。
“呜哇,汗阿玛,大哥他们抢我的糖果子!”
大阿哥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不是抢,不是说会赔你吗?”
皇帝看向太子,“保成,怎么回事?”
太子面带羞愧,“四弟带来的糖果子太好吃了,我们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四阿哥抽抽啼啼道:“这糖果子只有贵母妃那里有,你上哪弄来赔?”
皇帝眉一挑,“哪位贵母妃?”
四阿哥噘着嘴道:“是延祺宫的贵母妃,这些糖果子是她拿来给我赔罪的,吃完就没了。”
“赔什么罪?”
皇帝有些惊讶,小四跟延祺宫混得很熟吗?
四阿哥捂住嘴,他想到这是他和那个女人之间的秘密,他答应了不告诉别人。
四阿哥有些纠结,汗阿玛算别人吗?
皇帝也没有追问到底,开始翻看起他们交上来的作业。
他也说不出失不失望,这些答案明显不是他们这个年纪能想到的,显然照搬了汉人老师的说法。
倒是小四的回答让他有点意外,这孩子是真思考过,回答女人地位低是因为没人关注过她们。
指点了几个孩子的字,皇帝又走到南书房外间,他面无表情翻看让刑部编写的纂修的《现行则例》。
纂修三年,交上来的都是什么玩意?
只知道从大明律照抄,一点脑子都没有。
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刑部这群蠹虫就没想着变通一下,要他们有什么用?
“皇上,户部尚书求见。”
皇帝忍不住蹙眉,他想到户部上奏的折子,伊桑阿是怎么想的,收税收到贵妃头上?
“不见!”
“皇上,礼部尚书求见。”
礼部来凑什么热闹?
皇帝语气不算好,“宣!”
礼部尚书帅颜保躬身走进来,“奴才恭请皇上圣安。”
“伊立。”
“皇上,奴才有重要事禀报!”
礼部尚书起身后一脸凝重地递上一个折子。
梁九功极有眼力见,接过来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翻开,淡淡问了一句,“你请奏封禁报馆是怎么想的?”
帅颜保神色严肃道:“皇上,近日因小报出现,导致民间绯议声不断,皇家私事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话题,实在是有损我大清威严!”
“京中报馆本是传抄谕旨和章奏,这个完全可以用各地提塘来传达。”
好嘛,为了封禁小报,干脆连官报一块封禁。
皇帝很想拧一拧他脑子,看能拧出多少水来。
“各省会馆学子也因句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奴才怕这些人脑子一热将事情闹大。”
外面又有太监进来。
“皇上,这是顺天府呈上来的折子。”
帅颜保还想再劝,皇帝已经懒得理会他,他拿起顺天府的折子。
看了几段,立刻笑了起来。
可不就巧了。
他将折子丢给梁九功,“给咱们这位礼部尚书念一念顺天府尹的折子,他对小报可是有不同见解。”
梁九功接住折子,清了清喉咙用满语翻译起来。
“臣顺天府尹张吉午奏请推广报馆……”
折子里张吉午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从闹市急救,再到城外逃荒百姓,全都是小报有利的一面。
皇帝听到逃荒百姓眉头皱起。
折子不长,后面还附带了一份管理报馆的详细条例,从源头控制报纸言论。
皇帝眉头舒展,急他所急,这才是他的好臣子。
梁九功念完,帅颜保还是不赞同,“皇上一旦鼓励各地建设报馆,不能保证地方生员不会抨击朝政!”
他甚至还提起了“哭庙案”。
皇帝脸色一变,因为“哭庙案”发生时先帝刚驾崩,等他长大了才了解此案,也明白此案造成的影响。
可以说“哭庙案”直接加剧江南跟朝廷的冲突。
“你且闭嘴,梁九功宣顺天府尹进殿!”
张吉午很快进来,“臣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面色不是很好,“张爱卿,你奏请的推广报馆一事,礼部尚书有不同意见,你们自己辩一辩。”
张吉午冲帅颜保拱手,“敢问大人有何建议?”
帅颜保直截了当道:“我不赞同鼓励开设报馆,朝廷禁止读书人议政,一旦鼓励报馆,这种事就无法禁止,朝廷能管得了京城,还能管得了地方?”
张吉午摇了摇头,“此言差矣,下官在奏折上说明了,只有地方官报才允许发行朝廷政策,私人小报不允许涉朝政,况且通过这些小报,皇上在宫中也能了解天下事。”
“推广报馆利大于弊,大人不该因噎废食。”
帅颜保质问,“你敢保证小报不偷偷刊印反朝廷言论?”
张吉午摇摇头,反问了一句,“难道没有报纸,民间就没有人刊应了吗?”
不,反清言论一直都有,白莲教活动更是一直没断过。
这个白莲教也有趣,宋时反宋,明时反明,跟似乎朝廷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5/21页)
着干才是他们的主业。
皇帝这会儿已经知道未来大清江山稳固,对于帅颜保那些危言耸听的话不怎么在意。
他已经发现报纸利用得好就是一把锋利的刀,没看小报才出现几日,民间已经将某女吹嘘得如同菩萨在世吗?
“行了,不要争论了,明日朝堂再议。”
皇帝打发走帅颜保留下张吉午。
“和朕说说逃荒百姓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33章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了桌面上, 宝音支着下巴坐在窗户边。
今日难得是个晴天,一早就听耳边宫女叽叽喳喳,说哪个宫的嫔呀妃呀去了御花园, 她属实有点烦躁,便将身边的人都赶到了外面。
延祺宫内两棵楸树叶子已经全部变黄。
正殿前的院子里一群人正在忙活着,安装她不久前定做的秋千架。
宫里的生活虽然枯燥, 但是有一点好,要什么内务府都能办到,办不到的加钱也能给她办到。
秋千架就安装在西侧殿外, 除了垂下来的铁链, 其他都是木质结构。
内务府派来的人忙完并未走,又搬来许多砖, 在正殿和侧殿之间搭建了一个小厨房。
小厨房内没有做灶台, 宝音画了一个铁皮炉子, 能烧蜂窝煤带烟囱的那种。
图纸被蓝玉带出宫了, 这些拿到宫外去打, 材料庄子都有。
盛京的冬天很冷,北京的冬天她想应该比盛京好不到哪去。
往年在家这个时候都在准备过冬物资, 今年进了宫, 头一年她也不知道该准备什么, 只尽量让自己住得更舒适一些。
总不能进了宫, 日子还没以前好。
小厨房四面墙已经搭建起来, 就等待晾干后上大梁。
内务府的人撤了,院子里闲着的宫女太监开始收拾院子,不说地面,秋千的椅子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还找了块皮子铺在上面。
宝音出了一会儿神, 又低下头写自己的论文。
日子总是要过的,她得为自己人留下点什么。
近来她喜欢上了将记忆里一些东西画出来打发时间,没有详细数据或记不太清时还会翻看搜索出来的论文。
这样一来点数日益减少,她不得不拾起笔费尽脑筋写论文。
咬着笔头,就看到三位阿哥一前一后进了大门。
有些意外,她放下笔走到外间。
“贵母妃,我跟大哥、三哥来看您,这是栗子糕,御膳房的太监说这是用今年刚打下来的栗子做的,正是吃的时候。”
宝音还未出声,隔壁那位话多的小阿哥就呼啦啦说了一大堆。
宝音抿嘴想笑,她也看过不少清穿剧,了解这位小阿哥真实性情,再看他时总有些出戏。
大阿哥和三阿哥一起上前行礼。
大阿哥拱了拱手,爽朗地说明来意。